新华社记者再抨击金牌:中国人或成“新东亚病夫”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27:45
新华社记者再抨击金牌:中国人或成“新东亚病夫”
2010年11月18日 20:10上海青年报【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83条

连续几天,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每天刊发评论,对中国体育体制的种种弊端进行批评,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批评声和叫好声同样猛烈。为这一系列评论开了头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杨明,甚至被亚运代表团副团长、江苏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批评为“为了出名”。“我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干了27年的体育记者,要出这个名干吗?”昨天,杨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聊了一个多小时,“我不希望这个事件变成一个炒作、大家只做看客,我希望的是,我来抛砖引玉,让体育圈真正冷静思考,我们国家延续了几十年的体育模式、唯金牌论,是不是应该有所改变。”
回应 争金牌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从杨明的《“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开始,新华社短短的几天内,连续刊发了多篇被外界认为是“炮轰”中国体育体制的评论,包括马向菲、王攀的《为什么林丹不能像陶菲克那样享受比赛》,赵仁伟、王雁霖的《不妨为“冷门”项目热烈鼓掌》等,观点尖锐。昨天,亚运代表团副团长殷宝林对此通过媒体回应,反问“重视金牌有什么错”,表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不矛盾”,并认为“某些记者是为了出名”,“颠倒是非”。一些看热闹的人,甚至把这跟前不久商务部和海关的“论战”相联系。
杨明本人昨天告诉本报记者说:“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对错不重要,能引起重视、讨论,能够各抒己见,这是挺好的事情。我也看到了该官员的表态,从他作为体育官员的角度,他的观点也有道理,从竞技体育的角度就是要争夺金牌,但那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另外,他说我是为了出名,颠倒是非,这一上来就很主观——我也是运动员出身,50多岁的人了,做体育报道工作已经27年,只是想冷静思考这些问题。”
自己的思考,被动变成炒作的内容,作为资深媒体人,杨明也知道其中的“玄机”:“网络上转载时,完全是为了炒作,取标题也是断章取义,好像我是要讽刺什么。这不是我的本意,但是,不要紧,我也不介意。有支持的,有拍砖的,有争吵才正常,我不希望一边倒地支持我,也希望别形成大批判,去咬文嚼字抠字眼,最好是专注于观点本身。”
初衷 能让孩子在小区有健身场所
作为同行,杨明也坦诚地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关于中国体育体制,这不是一个新的命题,都说了多少年了——举国体制、全运会是否该停办,这些都一直在讨论和争论。我这篇文章,原本是想到亚运会尾声或者结束之后再写的,那个时候大家可能会更冷静。”
杨明说,亚运会正在进行,大家都在关注着比赛,现在有这样激烈的争论,会让比赛受到影响,“毕竟,这不是选手的错误,就像原来大家都批评的应试教育,学生本身也没有错一样,这都是体制的事情。”
对于新华社记者的身份,杨明不置可否,他和社内对外的观点一致,“只是个人观点”,但是,新华社连续刊发这个主题的评论,却又让外界认为,这其实也是新华社的观点。“那位体育局官员说我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对立起来了,事实上我并没有对立,20多年前就提出来要两手都要抓,但问题是,你真正抓了吗?主要还是抓金牌吧?每个体育局都有这样的现象。”杨明说。
最后他表示:“选择这个时机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我真心希望我是在抛砖引玉。媒体人只能是提出观点,还要更多的学者、专家参与进来讨论,他们有整套的研究理论。对这个话题,我也会继续关注——说了出来,能让孩子在小区有健身场所,我就很满足了。”
新闻背景
新华社连续发文质疑当前体育体制
11月14日《“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 记者 杨明
个人认为,一家独大并非好事,会带来不少隐忧。
金牌拿太多并非好事,会带来负作用。我们应该立刻转型和转轨,把重视竞技体育转变成重视全民健身,淡化金牌,强化国人体质和健康,提倡大体育和大健康的概念,让体育理念真正回归。
11月15日《为什么林丹不能像陶菲克那样享受比赛》 记者 马向菲 王攀
我们究竟应该树立怎样的“金牌观”?获得更多的金牌是否就是我们的根本目标?目前,中国正在努力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比起争金夺银,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和益处更为重要。
11月16日《不妨为“冷门”项目热烈鼓掌》 记者 赵仁伟 王雁霖
那些无欲无求的小项目,运动员没有了上级下达的成绩指标,没有了成王败寇的精神压力,有的则是对体育发自内心的热爱,以及参与运动带来的愉悦。
观点详解
同为媒体人,杨明和本报记者对话的一个小时,不到一成的时间是在回应外界的热议和亚运代表团副团长的批评,其余的时间,他用在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上。“现在竞技体育因为金牌而带来的光环,正和整体国民体质下降,形成巨大的反差,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他忧心忡忡地说。
【现状很严峻】
北体大校长的“新东亚病夫论”
杨明昨天很尖锐地说起目前中国体育的现状,“北体大的校长观点更加尖锐,他说如果再不重视孩子、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中国将成为新的东亚病夫!”
使用了几十年的举国体制,让专业运动员来争夺更多的金牌,杨明认为他之前确实有存在的理由。“毕竟中国体育发展这么多年,这样的体育模式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时代不同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国民心态的改变,体育体制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说,“为国争光、鼓舞士气,金牌体制带来的这些,在我们走到顶点之后,是否到了该冷静思考图改变的时候?它带来了喜悦,之后是否还能继续收获喜悦?”
他举了跳水的例子,“跳水就是典型的精英战略、金牌战略的产物,精英战略相对来说,投入的钱虽多,但效果也最好,所以跳水至今不是大众项目,只是金牌项目!跟老百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
而不图改变,是因为金牌也俨然成为了体育官员政绩考核的标准和依据。“这种举国体制、专业体制层层上来,只有前苏联、前东德用,现在只有我们在用,就因为对金牌的追求。曾经,我们连大学生运动会都用国家队队员,挂个某某大学的名字,这几届才有所改变,用真的大学生了,改变了之后,金牌少了,但这个真实啊,不但没给中国抹黑,反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队的信誉度。”
【修复毛毛雨】
体育普及还是太过形式主义
杨明在评论中曾经提及,亚运会这种比赛,就大量使用业余运动员又如何?他昨天也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说,业余并不是就代表水平低下,而只是相对于专业体校的培养机制而言,“像美国的菲尔普斯,从本质上说,他就是业余选手!我们的举重奥运冠军张国政,其实也是业余选手,他之前就是北体大的教师。”
业余选手问题,是很多人不同意杨明观点的重要因素,甚至嘲讽说这会让比赛很难看、不精彩。“其实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是业余培养模式,像俱乐部之类,这次来亚运会,其它国家大多数都是这种业余性质的,专业化模式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他说,“像日本国奥队,有6名大学生选手,这都是纯业余的吧?我们的国奥呢,全是职业选手。”
当然,杨明说“无论业余和专业,参赛都是为了争金牌”,自己提及业余选手参赛,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应该渐渐向业余培养机制转型,也就是多重视群众体育,让整体国民素质上升,为此就算丢掉一些金牌也不要紧。“俄罗斯没改前苏联模式之前,也是金牌榜上的巨无霸,改了之后,金牌数在往下掉,但国民体育素质却在上升。”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毛主席提出来的要求,至少你要两手都抓吧,但我不相信体育局能抓好。刘鹏局长上任之后,从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讲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型,这两年才刚刚修复了一点,重视了一点全民健身,刘鹏本人也是全民健身专家,各种数据都相当熟,主抓的也是这个方向,”杨明说,“但包括奥运冠军做全民健身志愿者在内,在我看来都是形式,实际作用有限,但至少有这个形式,能让冠军们知道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现在不是做过就行了,做得还非常不够,将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割裂了开来。”
“我们媒体,也还做得不够,平时都只是盯着金牌和体育明星,让观众、读者们都习惯了只对金牌满足,说,啊!得金牌了,真好,但实际上你自己的生活中呢,恐怕是跟体育完全不沾边!”
【转型不容易】
应成为国家战略,多部委联手
在亚运代表团副团长殷宝林的反驳中,提及“谁说美俄日韩不重视金牌”,杨明非常明确地说:“这点我非常不同意!美国也有奥委会,但不像咱们这样,层层都设成政府机构,养体育部门这么多人,一天到晚想着怎么多拿金牌。确实能多拿,但带来的弊端却也有那么多!我也知道,要想中国体育的体制改革,就像巨人转身,不会那么容易也不会很华丽,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国家多个部门联手。”
杨明说,我们的金牌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比如拿了金牌就能让人爱国,而像在澳大利亚这许多国家,人家参加比赛的很多人,都是平时真的喜欢体育的。“我们呢?全运亚运奥运,就像小考中考大考,跟应试教育很相像,我倒是建议,我们体育的改革,可以和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多联系联系,这才可能有帮助和触动——我稿子中说,中国有多少小胖墩,国民体质如何下降,这些数据就都是从卫生部拿到的,体育部门看到这些数据,恐怕才更能有好的决策。所以,改革不光是体育局一家的事,这些搞竞技体育的官员未必懂,要由国家牵头,各个部委联动。”
杨明说自己希望,两会时说提的“改善人民体质应该列进十二五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从国家战略来抓”,这才有成功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资讯电子期刊
2010手机世界杯 激情赢大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金牌观的碰撞
要什么样的金牌
“淡化金牌”引发口水战
【博客】的确需要淡化“金牌情结”
【博客】你也可以是记者
中国亚运金牌突破千枚大关
省运会金牌大项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