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宁:国殇日,我们一起走向共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9:26:41
国殇日,我们一起走向共和
鲁宁
【该文章阅读量:117次】【字号:大中小】
18日傍晚,当秘鲁共和国驻北京的大使馆即将降半旗、为我国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致哀的前6小时,“北京”终于做出一项也许“复杂”却十分果敢、犹晚未晚的得民心决策:
公元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全国设立哀悼日,以国殇的哀荣,告慰汶川大地震不幸遇难的数万名同胞。
19日14时28分,中华大地、世界各地行驶中的中国船舰,同时呜响低沉悲泣的汽笛和警报,为汶川大地震的遇难同胞哀呜。也为32年前唐山大地震以及因无数次天灾人祸遭致的无数遇难同胞超度长眠于天国的尚未安息的亡灵。
前者,为以人为本----以天下苍生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华夏大地的最终扎根又添了一杯沃土;后者,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清偿着“历史的欠帐”。
中国、2008、5.19,这一天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这一天的14时28分,车辆在此刻停驶、行人在此刻停步、坐者此刻起立,劳者此刻停下手头的工作----13亿国人,数亿海外华人举国同悲、山河同泣;
这一天,国旗开天辟地为天下苍生低垂;
这一天,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这一天,象征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国旗虽在缓缓下降,民族凝聚力却随之节节攀升;
这一天,是中华民族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吹响的又一次“集结号”!
中华民族历来重礼制,中国古代自西周以降“礼不下庶人”。1949年,中国以28年坚韧不弃、2000万仁人志士的鲜血更改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然而,走向共和注定征途漫漫,其艰难曲折、其所必定支付已经支付仍将继续支付的代价非更改国号可比。
1990年国旗法颁行,沿袭数千年“礼不下庶人”之旧规被更改。可是,8年之后,“九八洪灾”吞噬3500余同胞生命,国家并未将新“礼制”下及“庶人”。无独有偶,大抵1个月后,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病逝,国家依据法定“礼制”下半旗帜致哀。而在“九八洪灾”前2个月,德国一列客车脱轨导致100名乘客遇难,第二天德国立即下半旗为死者的亡灵进行超度。
短时间内,中外三宗不幸事,不同的处理结果和背后的“礼数”规格之巨大落差,促使《中国青年报》顶着极大风险刊发《国旗为谁而降》的评论。这篇文章第一次通过新闻评论使一款法律条文深入人心,使一种观念和诉求得到主张----这就是:国家应该给灾难中丧生的普通公民降半旗致哀,以此表达国家对普通公民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看似偶然、实乃必然,“降”文安然无恙。半年后的1999年5月12日,国务院决定为北约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同志下半旗志哀......
又是长长9年,又经历了无数次同主题新闻评论和网络“公民表达”的呼请----包括笔者截稿于上周六的《实在不吐不快,请为地震遇难同胞降国旗》,全国人民,全球华人,终于共同见证国旗为地震遇难同胞而降。
这是一次值得赞叹的进步,得益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落实于国家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缘自于持续30年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走向共和,终极目标是实现国家宪政。作为古老的东方大国,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我们走向共和的路途必然经受更多难以估量的艰难曲折。然而,这一代、下一代,这一代新闻工作者、下一代新闻同行----我们不言放弃,我们聚沙成塔。沙粒色不同、分粗细,理性、建设性舆论就属虽细小却于建塔不可缺失的沙粒。
在民间,家庭成员亡故满7天做“头七”。5月12日到19日,汶川大地震满7天,国家为地震遇难同胞做“头七”。5.19----国殇日----国家励志日。中华民族以国家新的最高礼制安慰亡灵,慰藉亡灵的亲朋至爱,激励生者自强不息,令国民增国家认同,提国人爱国情怀,树走向共和信心,我们在欣然接受之后还当图强发奋!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08-5-20       本站发布时间:2008-5-20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2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