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记叙文的平铺直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50:43
标签:作文教学
校园
如何避免记叙文的平铺直叙?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  唐远田
○点击考点○
语文“考纲”在作文部分明确指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在“作文考试的要求”的“发展等级 ”之“ 丰富”“有文采 ”“有创新”中更为准确的规定“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构思新巧,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这些都显示一个重要信息:记叙文的写作不可平铺直叙!
○应对策略○
一、精心选择和组合材料,设计传神的细节
1、认真选择和组合典型材料,使文章内容充实、蕴涵丰厚。
作文选择的材料,首先应做到真实可信,因为真实的才是美的;其次应做到材料的典型性,只有典型才能更加突出人物性格,才能更鲜明地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再则,应该体现材料的丰富、充实。
要做到材料既真实又丰富,最好的办法就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即是将发生在多个人身上的事,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来写。
例如:获奖作文《爱,在哪里?》(该文获第一届“当代重庆优秀作文精萃”征文大赛高中组二等奖)中写了这样几件事:①讨厌自己的疯子妈妈;②在城里的重点中学读书却迷恋上网,学习倒退;③母亲在给我送毛衣的回家途中摔下山崖不幸去世。据作者自述,这几件事就是“杂取”了发生在两三个同学身上的经历,合成为“一个”的。这样,既真实又有代表性。
2.巧妙设计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任何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必然能从字里行间发现诸多精彩绝妙的细节,这些细节正是该文获得满分的重要标志。细节,如同绘画等艺术手段一样,能让读者在头脑中再现所描绘的情景,即如古人所说的写景“如在眼前”、绘神“如同身受”。
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1)、抓住同一事物的变化
比如《故乡》中闰土的双手,《祝福》中祥林嫂的脸色变化,等等。又如:
窗外,淫雨霏霏。年轻的县长在房间里焦灼不安地踱着方步。他的心情就像夏日的天气一样变幻不定。
……
雨似乎快停了,太阳的光辉正渐渐地照亮这阴沉的天空。年轻的县长心中的阴霾也豁然开朗……
太阳高高地升起,淅淅沥沥的下了几天的雨终于停了。
推开窗,望着和煦的阳光,他想,明天又是一个好日子。(《两难之间》)
(2)、时刻以主人公为参照。
例:上饭时,热情的主人给他盛来了满满的一碗雪白的米饭,颗颗雪白的米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直往他的鼻孔里钻,他咽咽口水告诫自己:“千万别吃得太快,要文雅一点。”他几乎是数着米粒进口的。
——《米粒·谷粒·血汗》
这段细节描写处处从“他”的视觉、嗅觉、心理等角度来展开,表现他的喜欢米饭、同时又拘谨的心理状态。运用这种细节描写方法时,眼见的、闻见的、听到的、摸到的、内心感受到的、想到的……一切皆出自所写人物自身的诸感官体验。
(3)、以我为中心
例如:
我来到街心公园,在那里眼望坟头的鸟雀,惬意无比。“叔叔,你吃雪糕吗?”一个长相无比甜美的小女孩微笑着抬头问我。我的脸红了,慢慢地蹲下身,轻轻地吮了一口她手中的雪糕。“真好。”我微笑着对他说。
我们在花园里玩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和人类分享他们的快乐。突然,一大群警察包围了我。“我是秀兰·邓波儿的克隆体。”小女孩依然微笑着说。
——《永夜——2050年第364个清晨》
这段例子中小女孩的两次“微笑”含义不同,前次让“我”感到快乐,后次让我感到惊讶、厌恶。还有,“长相无比甜美”是写“我”的感觉,“第一次”是暗示“我”的快乐感受。这种文中有我的细节描写即是“以我为中心”的。
(4)、绘形绘神法
例如:
时间过了两个月,一个西装革履的身影出现在峰顶,哥哥走来了.他面色红润,略显发福,油光可鉴的额头下眼神明亮.他神采飞扬地掸了一下笔挺的襟袖,走向充满期待的父亲……
这之后不知过了多久,再一个身影出现了:他步伐稳健,全身透出不尽的活力;尽管黝黑、瘦削、衣衫褴褛,但双目炯炯有神,映射着青春光彩。
——高考满分作文《登山人的选择》
这段中出现了两个特写式的细节,我们由此可知:哥哥没有经受多少苦难——红润、发福、笔挺;自信得意——眼神明亮、神采飞扬、掸。弟弟历经磨难——黝黑瘦削、衣衫褴褛;自信坚忍——炯炯有神、青春光彩。这是一种对比,但就单个而言,又是采用“绘形绘色”法,不但写出事物的表面特征,还点明其精神状态。
此外,细节描写的技巧还有:对比、侧面烘托、特写等。这些技巧的使用,离不开描写方法的配合。
3.巧妙设计波澜起伏的情节
同学们的作文常常顺时而写,显得平铺直叙、平淡乏味。只要我们作文时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了,就可避免“平铺直叙”:
(1)设置悬念。“悬念”就是通过具体情境,设置迷团,使读者见了生疑,疑而难解,从而引得他急切往下看,以求弄清个中原委。
(2)一波三折。“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中增加些波折,使情节回旋推进,能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
(3)造成误会法。在开始设置误会,再引导读者在“歧途”上越走越远,最后真相大白“迷途知返”,感慨顿生。用好了此法可在大开大阖中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使结构跌宕多姿、魅力无穷。
二、追求诗意灵动的语言魅力
这也是记叙文避免平铺直叙的重要途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魅力靠语言。好的语言应该追求准确,一词一句恰到好处地表达我们的写作意图,一切尽在我们的掌控中,这便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
高考作文,应追求语言的诗意化和灵动新鲜。“诗意化”是指语言富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灵动新鲜”指语言表现力强,有极强的个性风格和质感。
浏览高考满分作文,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丰富的语言世界:或气势磅礴,少年意气;或严谨方正,老成大气;或隽永清新,独抒性灵;或充满机智,富有想象;或委婉得体,合情合理;或庄谐并出,言词灼灼……为此,我们不仅叹服叫好,还应学习模仿,甚至超越。
追求诗意化的语言技巧
高考作文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做到了准确、控制有度后,还应开辟新的领域,追求诗意,以有效吸引阅卷老师,从而获取高分。
1.造句典雅
如满分作文《与你同行》:
凌云壮志中夹杂了儿女情长,就好象总也难逃西楚霸王的悲剧,四面的楚歌仍时时在历史深处回响;纯粹的情感中掺拌世俗实务的因素,终将使美珍碧玉粉身碎骨,坠入泥淖,红楼遗梦,终难掩那“原应叹息”之声。水,难与火同行……
可是,沉睡多年的智慧偏要在水深火热中诞生,在火热的情感中锻炼,在静如冰水般的理智中复苏。浴火后,它获得了爱与美的涅磐,情与理的新生。
这段文字中,项羽与《红楼梦》中众女子人生际遇的例子写得典雅生动。“理智复苏”那一段文字以“凤凰”比喻“理智”,使得语言极具张力。“火”“冰水”“浴火”“涅磐”这些词典雅形象,再现了“凤凰涅磐”的过程。
2、 情感外露
考场作文不妨学一学诗歌的“直抒胸臆,感情强烈”的特点。例如高考满分作文《蓝色蛹,金色蝴蝶》:
我想我是迷路了。
城市里的道路迷迷转转,我却总也找不到出口;高高耸立的密密的楼群将天空割成了一张张破碎的脸。除了年轻,我什么也没有。
这段话以自述为出发点,表达了忧伤迷惘的感情状态。
3.借用叠音词及偶数音节的词
叠音和偶数音节的词(二、四音节),能表达出一种整体的节奏美。这也是诗歌语言的特点之一,如《蓝色蛹,金色蝴蝶》中,“迷迷转转”、“高高”、“深深”、“远远”、“来来回回”、“轻轻”、“隐隐”等叠音词的使用,就造成语句轻盈回环的美。
4.句式整齐
整齐的句式能增强语言的气势,也能渲染出一种整体的朗读美感。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能实现这一目的。下面列举几个满分作文的片段,供同学们揣摩:
秋风萧瑟,月落云残。我的城飘扬着秦国的旗帜,我的皇宫飞扬着秦国的欢歌。
——《亲妻远贤终误我》
浮尘障目,看清常流的浊水,观蓝天常成阴霾,眺绿野常似荒漠。
——《拭去眼前的浮尘》
一双明亮的眼睛为我们带入了大千世界的缤纷。
一颗圣洁的心灵使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亲疏冷暖。
——《莫让感情蒙住双眼》
5.反复
反复是诗歌常用的语言表现手法之一。反复,可以达到回环的音乐美,起到一唱三叹的效果,步步渲染强烈的感情,引导读者理解。高考作文中,反复也很常见。
例如:2002年安徽省高考满分作文《把翅膀托给天空》一文,共分五节,第一节以“走在村庄的腹地,我选择做一个抒情的歌手”作为全文的题记。以下四节依次使用了大体相同的句式:
走在村庄的腹地,我该不该做一个抒情的歌手
走在村庄的腹地,我不得不做一个抒情的歌手
走在村庄的腹地,我注定是一个抒情的歌手
走在村庄的腹地,我并不仅仅是一个抒情的歌手
这些句子相同之处稍有变化,反映了我在做出“心灵的选择”时由疑问到获得答案再到意志坚定的心路历程,叠章咏唱,强烈的感情感染了读者。这样的美文理应得满分。
6.含蓄形象
高考满分作文的语言往往含有丰富的内涵,或饱含哲理,或流露感情,但一定要明白晓畅。看下面的例子:
乡村是一种古老,乡村里的蓑衣是一种古朴的文字,草鞋也是一种古朴的文字,而披蓑衣穿草鞋的人是一个个的标。
——《把翅膀托给天空》
这几句话还可以说成这样:“乡村比较闭塞落后,可以看作人们生活记录标志的事物只有蓑衣和草鞋,人们生活着,当他们披上蓑衣,穿上草鞋下地劳动时,只是乡村生活的细微的局部。”
一比较就知道,原句的表达明显地要有意味得多。
○牛刀小试○
【训练题目】: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 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所说的那样……”
【作文要求】:1.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2.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的神态。
【解题思路及提示】
这个材料作文可以看作续写或扩写文字。要求写景和写人,不免要用到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手法以及相应的语言。
“女儿和儿子的话语”写出来后,要不偏题,那就要准确地理解材料中父亲的那句话:“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说的那样”。这句话提示我们,女儿对老树皮的赞叹和儿子对新树皮的赞美必须是一致的,不许出现一个褒一个贬的情况。
[例文]:
夜    话
夏日的夜晚,静谧,迷人。一个整洁朴素的小院子里,一棵繁茂的梧桐树立在院子中央。这棵树已经很老了,坑坑洼洼的树皮,像老人的满脸皱纹。树皮很长,向四周伸展着,将小院的天空遮去了许多。树下坐着一老两少三个人。夜静悄悄的,  微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啪”的一声,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树皮。
女儿低下头,望着地上的老树皮发出了赞叹:“老树皮多伟大啊!为了保护新树皮,每天都要经受风吹雨打与日晒。现在,新树皮长成了,它的生命却结束了。你们不觉得它就象母亲一样吗?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女,操劳一生,毫无半点怨言,这就是爱的力量吧!”女儿的眼中隐隐含着泪花,她一定又想到了平日母亲对她的关心和爱护。
这时,儿子插话了。他望着鲜嫩的新树皮,满脸的兴奋:“一个生命的结束,另一个生命的开始,世界多么神奇,你不觉得吗?这新树皮充满了青春,充满了朝气,这不正是我们年轻人的特点吗?我们的国家不正需要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去建设吗?”儿子无限向往的望着梧桐树,仿佛已经走进了现代化的大军中。
慈祥的父亲微笑地听着、看着,满怀感慨地说:“我希望人世间都象你们俩说的那样,充满了爱,充满了希望,那世界将是多么美丽啊!孩子们,为了明天,为了未来,努力吧!用你们的双手去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