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下03(南)工作面作业规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2:21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53下03(南)综放工作面位于五采区南部。东临53下02(南)工作面(未准备),西临53下04(南)工作面(回采完毕),切眼南临近3下煤冲刷边界,停采线北距五采中间胶带巷中120m。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第二节  煤 层
本工作面回采煤层为山西组煤3下 ,厚度2.60~6.50m,平均厚度4.8m,结构简单。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附图一:53下03(南)工作面地质综合柱状图
第四节  地质构造
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该面两顺槽及切眼掘进过程中共揭露断层点12处,落差在0.8~2.0m。均为正断层,断层密度为29条/km2。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以走向近SN的断层为主,占58%。据分析SF499和SF502为同一条断层。
断层情况见表4及平面图。
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该工作面内煤岩层总体趋势为走向近NE,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在3~5°,工作面南部倾角变大,胶顺自切眼103m,倾角最大达18°,辅顺自切眼335m,倾角达11°,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
三、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1、本工作面在回采412.8m后,工作面面长将由240.8m缩短至233.4m,缩面对工作面回采产生一定影响。
2、工作面南部距红层距离较近,3下煤覆岩导水裂隙会波及至红层,红层水将是工作面主要的涌水水源。回采期间预计最大涌水量达200m3/h,将会给工作面正常回采带来较大的影响。
第五节  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分析
直接充水含水层:煤3下顶板砂岩,最大导高范围内(6.5×13=82.5m)顶板砂岩厚55.3~63.1m,平均厚59.2m,岩性以中砂岩为主,含裂隙水,富水不均一,以静储量为主,有突发涌水特点。
间接充水含水层:侏罗系底界红层含水层距煤3下顶板距离58.0~113.6m,平均85.8m。工作面南部煤3下覆岩导水裂隙会波及至红层,受红层影响范围为切眼以北胶顺434m,辅顺361m,面积90982m2。工作面北部回采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不受红层水影响。
二、涌水形式
东临53下02(南)工作面(未准备),西临53下04(南)工作面采空区,53下04(南)工作面回采期间最大涌水量49m3/h,正常涌水量35m3/h。53下04(南)工作面总体趋势呈东南高,西北低趋势,靠近53下03(南)工作面无采空区积水。预计53下03(南)工作面涌水形式为顶板淋水及采空区涌水,以采空区涌水为主。
三、涌水量
1、预计方法:
工作面北部不受红层影响区域其充水条件与53下04(南)工作面相类似,视为同一水文地质单元,所以采用相关比拟法预计北部涌水量;工作面南部受红层影响区域其充水条件与13下01工作面相类似,均为受红层影响区的首采工作面,故采用经验类比预计涌水量。
2、涌水量预计:
工作面北部:
比拟因素:煤厚、采面面积。
计算公式:Q=Q0×S×h÷S0÷h0
参数选取:Q0:53下04(南)工作面开采煤3下时正常涌水量35m3/h,S:53下03工作面回采面积368520m2,S0:53下04(南)工作面回采面积257007m2,h:53下03(南)工作面煤3下平均厚度4.8m,h0:53下04(南)工作面煤3下平均厚度3.35m。
比拟系数确定:K= Q最大/Q正,Q正:53下04(南)工作面正常涌水量35m3/h,Q最大:53下04(南)工作面最大涌水量49m3/h, K=1.4。
计算结果:
53下03(南)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74.4m3/h,最大涌水量74.4×1.4=104.2m3/h。
工作面南部:
由于工作面南部距红层距离较近,3下煤覆岩导水裂隙会波及至红层,红层水将是工作面主要的涌水水源。依据《五采区3下煤开采红层水影响区分析及涌水量预计》报告,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为80m3/h,最大涌水量163m3/h
涌水量确定:53下03(南)工作面为五采区第一个波及红层含水层的工作面,3下煤顶板中粗砂岩的厚度较大。
综合考虑工作面实际情况,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00m3/h,正常涌水量80~100m3/h。
四、涌水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
前已述及,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主要受3下煤顶板砂岩水的影响,有突发涌水可能,涌水形式为顶板淋水及采空区滞后涌水,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一、冲击地压
(一)、概况
53下03(南)工作面位于五采区南部,切眼南临近3下煤冲刷边界,停采线北距五采中间胶带巷中120m。东临53下02工作面(未准备),西临53下04工作面(回采完毕)。工作面标高-422.2~-559.9m,平均标高-491.0m。
1、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条件
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山西组煤3下,结构较简单,层状构造,厚度2.60~6.50m,平均厚度4.8m ,f=1~2。南部及切眼附近煤3下相对较厚,北部煤3下相对较薄。直接顶为粉砂岩,f﹦4~6,厚度0~4.31m。老顶为中砂岩, f=8~10,厚度8.04~31.0m,平均厚20.08m,直接底为泥岩及砂质泥岩,平均厚度2.94m,老底为细砂岩,f=6~8,厚度2.65~8.80m,平均厚6.46m。
2、煤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由于3下煤煤质性脆,硬度低,脆性煤层在坚硬厚砂岩顶板及细砂岩底板的夹制下,容易聚集大量的弹性能,在坚硬顶板断裂或滑移过程中,大量的弹性能突然释放,形成强烈震动,有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
3、地质构造
工作面煤岩层总体趋势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为一宽缓的单斜构造,局部伴生宽缓的波状起伏及断层。自切眼向北约140m范围内,煤层倾角较大(最大19°),煤厚变化剧烈(2~6m),切眼处于冲刷带边缘,顶底板对煤层的夹制力大,构造应力较集中。另外,辅顺沿空段断层附近存在部分残余构造应力,回采期间特殊地点必须加强冲击地压监测。。
4、开采条件
工作面分为2个块段,自切眼北帮向北至53下03(南)辅顺拐弯处为第一块段,该块段推进长度412.8m,净面长240.8m;自53下03(南)辅顺拐弯处至53下03(南)工作面停采线为第二块段,该块段推进长度1148.2m,净面长233.4m。工作面自南向北推进,第一块段整体采深相对较浅,冲击危险性相对较低,应加强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的矿压观测及冲击危险性监测;同时第一块段临结束与第二块段开始回采时,工作面在53下04(南)原切眼处形成“突角”,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应加强该区域冲击地压管理。由于沿空段辅助顺槽一侧实体煤帮受53下04(南)工作面采空区悬顶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而且,从开切眼往北,采深逐渐加大,由460m变化到580m,局部区域发生冲击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二)冲击危险区域划分
1、53下03(南)胶顺:自切眼往北140m范围内处于冲刷带边缘,顶底板对煤层的夹制力大,应力较集中,日常采用电磁辐射仪进行常规监测,发现超标时,采用钻屑法进行验证,钻屑超标时必须及时通知区队并采取解危措施。日常监测正常时,工作面回采时胶顺可按无冲击危险进行管理;若监测有冲击危险时,必须按冲击危险区域进行管理。
2、53下03(南)辅顺:
①自切眼北帮以北360m—460m范围内,工作面在53下04(南)原切眼处形成“突角”,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应加强该区域冲击地压管理。
②工作面推进1042m—停采线范围内,该地段上覆岩层属于“S”型空间结构,且这一阶段采深最大达580m,沿空侧工作面前方上覆岩层 “S”型空间结构影响区域,煤体上应力集中系数按照2.5计算,则最大应力为2.5×2.5×570=35.6MPa,而煤层单向抗压强度为20MPa,应力比达到了1.78,超过了发生冲击地压的基本应力水平,因此,53下03工作面北段沿空侧具备发生冲击地压的条件,回采至该区域需要按照冲击地压工作面进行管理。
3、其他区域回采过程中,可按无冲击危险进行管理。
(三)冲击地压监测方法及实施步骤
1、钻屑法
(1)实施方法
钻屑法采用手持式煤电钻或专用钻机施工,钻孔直径42-45mm,孔深应达到应力峰值区,一般为3.5倍采高或巷道高度,钻孔应布置在巷高或采高的中部,钻孔方向水平垂直巷帮,或稍微向上有不大于5°的斜角。钻孔施工过程中不得来回进、退钻,施工到指定深度必须空转,以使煤粉全部排出。
(2)冲击危险指标
根据实测结果,我矿3下煤冲击危险指标为:钻孔深度小于7m时,临界煤粉量为4.0L/m,钻孔深度大于7m时,临界煤粉量为5.3L/m。如果实际煤粉量超过临界煤粉量,或者在钻进过程中出现卡钻、吸钻、异响、煤炮增多等动力现象,则可判定所测地点存在冲击危险,必须采取解危措施。
(3)实施时间和地点
工作面推进至自以上危险区域时,应采用钻屑法进行监测。危险区域工作面每推进20~30m左右利用钻屑法检测一次(冲击危险比较严重时,可适当减少施工时间间隔或选择工作面周期来压时进行检测),检测孔布置在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影响区内,一般在煤
壁前方10-30m范围内,检测孔间距5m。(如果工作面内有冲击危险,工作面内也应布置检测孔)。
所有冲击危险解危工程施工结束后必须采用钻屑法进行效果检验,监测无危险时,方可正常生产,否则,要继续采取解危措施。
如因断层原因无法利用钻屑法监测和效果检测时,可以采用电磁辐射法进行监测(效果检测)。
2、电磁辐射法
(1)实施方法
采用KBD5型电磁辐射监测仪对采掘工作面内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多点动态跟踪监测,每个测点监测时间2分钟,呈60°夹角朝向带测煤体,有效监测范围为7-22m。
具有冲击危险的采煤工作面在上下顺槽超前工作面80m范围内布置监测点,间距10m,定点观测,随工作面的推进,固定点不变,不断向外增补测点。
(2)冲击危险指标
根据3下煤煤岩变形破坏声电效应试验测定结果,冲击危险指标为电磁辐射强度值为100mV,脉冲数为1600。根据冲击地压发生前的煤体应力分布变化规律和特征,确定用以下两种方式判断冲击危险:
①临界值法:如果监测数据超过以上临界值,则认为该区域存在冲击危险;
②动态趋势法:如果监测数据没有超过临界值,但出现以下情况时,也认为具有冲击危险:
a.当电磁辐射强度值或脉冲数随时间呈现增长趋势时。
b.当电磁辐射强度值或脉冲数先随时间呈增长趋势,而后突然降低,之后又呈增长趋势时。
3、治理解危
当发现有冲击危险时,应及时进行解危处理。主要采取煤层卸压爆破。
①施工方法
爆破卸压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炮眼采用风动钻机(煤电钻)、麻花钻杆配合φ42mm钻头施工,炮眼距底板1.5m左右,炮眼角度平行于底板、垂直于煤帮。爆破采用MFB-200型发爆器起爆,每次只准起爆一个炮眼。
②爆破参数
爆破孔的孔深10m,爆破孔间距5m,每孔装药长度4m,炸药采用煤矿许用水胶炸药,剩余炮眼长度全部用水炮泥和粘土炮泥封口,装药采用塑料软管防护式反向装药,每孔均匀布置3个同段毫秒延期电雷管,孔内并联连线。
如因钻孔打至岩石或卡钻、吸钻严重,无法施工至设计深度时,装药长度可取炮孔深度的0.4倍,炮孔深度小于5m时,不得装药爆破,应采取钻孔卸压。
4、效果监测
解危处理后,必须采用钻屑法进行效果监测,效果监测孔应布置在两个爆破卸压(钻孔卸压)孔中间,进行效果监测时,效果监测孔不得少于2个,只有当2个效果监测孔均正常时,方可解除危险,否则,必须利用效果监测孔进行爆破卸压。无法利用钻屑法进行效果检验时,可采用电磁辐射法进行效果监测。
(五)冲击地压危险区预防措施
工作面必须加强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提高端头和切顶线的支护强度,加大辅顺超前支护范围。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煤工作面沿空顺槽煤壁向外60m范围内,禁止存放钢性材料和设备,正在使用的设备要生根联牢,支柱要与顶网连接或连为一体防倒。
工作面在划定的冲击危险区域回采时,当煤机进入距机尾60m范围前,由班长负责通知所有人员撤离辅顺危险区,经确认危险区域人员全部撤离后,安排机尾和电站工作人员布置警戒,在电站操作台和机尾煤壁处分别悬挂“截割机危禁止进入危险区”警戒牌,严禁任何人员入内,方可向机尾方向截割。(胶顺监测有冲击危险时,在向机头割煤到达40#架时在皮带机尾和机头煤壁处分别悬挂“截割机头禁止进入危险区”警戒牌)。
在划定的冲击危险区域工作面进行割煤、移架、放煤等作业时,工作面内的作业人员此时要撤至支架立柱间观测和操作。
在工作面回采距泄水巷100m左右时,必须提前将老巷两端口进行封闭,并悬挂“严禁入内”警示牌,禁止人员入内。
在冲击地压特别危险区段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保证躲炮距离和躲炮时间,躲炮半径不小于150m,躲炮时间不小于30min。
工作面电站尾车距离工作面煤壁不小于100m。
二、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工业储量:240.5万吨;
可采储量:192.4万吨。(工作面回采率参考值为80%。)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1、工作面尺寸及储量
53下03(南)工作面分为2个块段,自切眼北帮向北至53下03(南)辅顺(原53下04(南)工作面胶顺)拐弯处为第一块段,该块段推进长度412.8m,净面长240.8m,平均煤厚5.63m;自53下03(南)辅顺拐弯处至53下03(南)工作面停采线为第二块段,该块段推进长度1148.2m,净面长233.4m,平均煤厚4.49m。工作面工业储量:240.5万吨;可采储量:192.4万吨。
2、 生产能力及可采期
工作面回采率为80%
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工作面三八工作制,二班零四小时生产,四小时检修,另根据工作面长度、两顺槽下坡坡度与顶板红层水的影响,二个块段每日分别按7、10个循环组织生产。
(1)第一段工作面每日按7个循环组织生产,循环进尺0.8m,煤层平均厚度5.63m,则:
日产量=240.8×5.63×7×0.8×0.80×1.36
≈8260(吨)
每月按29天计:
月进尺=7×0.8×29=162.4(m)
月产量=8260×29×10-4≈24.0(万吨)
可采期=可推进长度/月设计进尺
=412.8÷162.4
≈2.6(个月)
(2)第二段工作面每日按10个循环组织生产,循环进尺0.8m,煤层平均厚度4.49m,则:
日产量=233.4×4.49×10×0.8×0.80×1.36
≈9121.5(吨)
每月按29天计:
月进尺=10×0.8×29=232(m)
月产量=9121.5×29×10-4≈26.5(万吨)
可采期=可推进长度/月设计进尺
=1148.2÷232
≈5(个月)
本工作面可采期=2.6+5=7.6(个月)
第二章  采煤方法
第一节  巷道布置
一、采区巷道布置概况
53下03(南)工作面位于五采区南部,五采区南部采用五采中间辅运巷、五采中间胶带巷两条采区集中巷布置的方式。五采中间辅运巷通过五采边界辅运巷、六采辅运巷与西部辅运巷勾通,形成采区的辅助运输、进风系统;五采中间胶带巷通过五采边界胶带巷、回风联络巷与西部胶带巷、西回巷勾通,形成采区的煤流运输、回风系统。
二、工作面辅助顺槽
53下03(南)工作面辅顺自原53下04(南)工作面切眼向北为沿空掘巷,净煤柱为3.0m;同时利用原53下04(南)工作面切眼以南的原53下04(南)工作面胶顺作为53下03(南)工作面辅顺,在其内布置移动变电站,并作为工作面设备安装线路;工作面分为2个块段,自切眼北帮至53下03(南)工作面辅顺拐弯处为第一块段,该块段推进长度412.8m,净面长240.8m;自53下03(南)工作面辅顺拐弯处至53下03(南)工作面停采线为第二块段,该块段推进长度1148.2m,净面长233.4m。
53下03(南)工作面辅顺为矩形断面,净宽×净高=4.2×3.0m,净断面积为12.6m2。支护形式为:锚网+钢筋梯+锚索,顶部锚杆间排距均为800mm,顶部锚杆为φ22mm,L=2200mm;帮部锚杆为φ20mm,L=1800mm。帮部锚杆间排距均为800mm。顶、帮部锚杆均为螺纹钢树脂锚杆。锚索排距2.4m,间距1.4m,锚索为φ15.24mm,锚固深度6.5m。
此顺槽为工作面辅助运输顺槽,作为进风、运料等辅助运输之用,在其内靠近工作面侧布置移动变电站。
三、工作面胶带顺槽
53下03(南)工作面胶顺为实体煤巷道,矩形断面,净宽×净高=4.2×3.0m,净断面积为12.6m2。支护形式为:锚网+钢筋梯,顶部锚杆为φ22mm,L=2200mm;帮部锚杆为φ20mm,L=1800mm。锚杆间排距均为800×800mm,顶、帮部锚杆均为螺纹钢树脂锚杆。另外在顶板破碎、压力大及过断层时,采用打锚索加强支护。
此顺槽为该面主运输顺槽,作为煤炭运输、回风之用,在其内靠近工作面侧布置胶带运输机。
四、采煤面切眼
切眼沿煤层底板布置。矩形断面,净宽7.5m,净高3.0m,净面积22.5m2。支护形式为:锚网+钢筋梯+锚索+单体液压支柱。
五、溜煤眼
在53下03(南)胶顺和五采中间胶带巷立交处布置溜煤眼,圆形断面,Φ=3.0m,深16.3m,容量约150t。
六、硐室及其它巷道
在切眼刷大的基础上,自原53下04(南)胶顺向东20.0m再开深1.5m,长18m,高3.0m的采煤机组装硐室,支护形式为:锚网+钢筋梯+锚索+单体,锚杆间排距均为700mm,锚索排距700mm,锚索为φ15.24mm,锚固深度6.5m,南帮为木锚杆支护,单体支柱间距为1.0m。
回风联络巷:为拱形断面,净宽×净高=3.6×3.2m,净面积10.1m2。采用锚网喷支护,锚杆为:φ22mm,L=2200mm,设计锚固力≥150kN/根,间排距均为800×800mm。
第二节  采煤工艺
一、采煤工艺
53下03(南)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
工序过程:割煤→移架→推移前部输送机、放煤→拉移后部输送机。
双滚筒采煤机割煤,采高2.8±0.2m,割煤截深0.8m。
二、落煤方法
1、采煤机进刀
端头自开缺口斜切进刀,进刀长度30m,进刀深度0.8m。
具体操作如下:
&nbs
p;(1)采煤机向下(上)割透端头煤壁后,在煤机后方推移刮板运输机,使得刮板运输机弯曲段为20m后,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向上(下)进刀,通过20m的弯曲段至距顺槽30m处,使得采煤机达到正常截割深度(即0.8m)。按要求推移刮板运输机至平直状态。
(2)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向下(上)割三角煤至割透端头煤壁。
(3)割完三角煤以后,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采煤机空机返回,进入正常割煤状态。
采煤机斜切进刀示意图
2、正常割煤
正常割煤长度前后期为240.8m/233.4m,采煤机正常牵引速度4m/min,双向割煤,截深0.8m。采煤机正常割煤采用前滚筒在上部、后滚筒在下部的方式。
3、放煤
工作面机采高度定为2.8m,第一块段放煤高度为2.8m,第二块段放煤高度为1.7m,则第一块段采放比为1∶1,第二块段采放比为1.6∶1。
双轮顺序放煤,采放平行作业,一刀一放,放煤步距0.8m。
第一轮放煤在移架后滞后≮10个支架,第二轮滞后首轮≮5个支架。第一轮放出量约为顶煤的1/2~2/3,第二轮将顶煤放净后即停止放煤。放煤结束后关好放煤口,并确保过煤高度不小于500mm。
初次放煤为工作面顶煤冒落后开始放煤,距停采线10m时停止放顶煤。采煤工作面两端头使用插板撕网的方式将端头支架顶煤放出。
三、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前期:W1=L1×S×h×r×C=240.8×0.8×5.63×1.36×80%=1180.0t
后期:W2=L3×S×h×r×C=233.4×0.8×4.49×1.36×80%=912.15t
式中: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长度,m;
S-工作面循环进尺,m;
h-工作面设计采高,m;
r-煤的容重,t/m3;
C-回采率,%。
第三节      设备配置
一、设备配备情况
1. 液压支架
二、设备布置
工作面布置液压支架162(157)组,其中机头布置排头支架3组,机尾布置9(4)组。排头支架后立柱中心线滞后中间架后立柱中心线435mm。
胶顺靠近工作面侧铺设SSJ1200/4×315型胶带输送机一部,总长度约1670m。胶带机后配用SZZ-1000/400型转载机和PCM200型破碎机各一部。
电站及设备列车布置在原53下04(南)胶顺尾巷;靠东侧铺设轨道,供电站及设备列车使用,设备列车最后一个车距工作面安全出口约300m(缩面后100m),电站及设备列车随工作面回采向前移动。
附图四:53下03(南)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第三章  顶板管理
第一节  支护设计
一、液压支架支护强度验算
1、经验公式计算支护强度
F=N×H×S×Z×Q×9.8         =8×2.8×7.79×2.6×1.3×9.8         =5780kN式中  F:要求的支架工作阻力,kN;      N:采高的倍数,一般取6-8,这里取8;      H:工作面采高,2.8m;      S:支架的支护面积,7.79m2;      Z:煤层顶板岩石容重,2.6t/m3。
Q:动载系数,1.3。
2、选择工作面支护强度
应大于5780kN/m2。
3、支护设备选择
53下03(南)面选用中间液压支架ZFS6200/18/35工作阻力是6200kN;上下端头选用ZTF6500/19/32型放顶煤排头支架工作阻力是6577kN,故所选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满足要求。
P=8×H×Z=8×2.8×2.6t/m3≈0.58MPa
P:支护强度,MPa
该面液压支架支护强度分别为0.8~0.86MPa和0.75MPa,均满足要求。
二、乳化液泵站
(一)泵站选型、数量
泵站型号和数量详见表15。
工作面供液管路选用直径31.5mm高压胶管,回液管路选用直径51mm胶管。高压胶管选用钢丝缠绕高压胶管,耐压32MPa以上。
(二)泵站设置位置
泵站安设在辅顺距离工作面煤壁约300~345m(后期100~145m)的位置。
(三)泵站使用规定
1、乳化液泵站卸载压力不得低于30MPa。
2、使用自动配液装置配制乳化液,乳化液浓度3%~5%(ME15-5微乳型乳化油浓度1.5%~2.5%)。自动配液装置故障时,可以应急采用人工配液。
3、每天使用糖量仪检测乳化液浓度。人工配制乳化液时,使用糖量仪检测乳化液浓度每班不少于一次。
4、加强泵站及支架供液系统的维修,杜绝系统的窜漏液。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根据兖州矿区及本矿综放工作面矿压观测资料,预计本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约50m左右,老顶周期来压步距约20m。工作面顺槽超前压力影响范围预计为:胶顺、辅顺超前压力明显影响范围30m左右,辅顺沿空掘巷段超前压力明显影响范围60m左右。
工作面切眼布置162个液压支架,当工作面推进到53下03(南)工作面泄水巷时,撤出5个支架,然后正常推进到设计停采线。对工作面顶板实行全支护法管理,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一、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
(一)控顶方法
1、采用追机移架、立即支护方式支护顶板并及时伸出护帮板。在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再移运输机,即割煤→移架→推移运输机;采取正常移架的方式移架。移架步距0.8m。
2、正常移架滞后煤机后滚筒一般不得超过10个支架。顶板破碎时要紧跟前滚筒移架或超前煤机移架,即:当发现片帮严重时,在煤机割煤前移架,再进行其它操作,工艺顺序为移架→割煤→推移运输机。
3、在顶板离层的情况下,应采用“擦顶移架法”,即首先将支架立柱快速下降,当支架顶梁与顶板稍有距离时,停止降架,立刻拉架使支架的顶梁与顶板相擦而快速前移,将支架前移一个步距,然后升起支架,并达到初撑力(顶板破碎段除外),进行正常的操作支架的过程。
工作面最大控顶距8.278m,最小控顶距7.478m。
(二)移架顺序
1、采煤机向下(上)端正常割煤时,滞后煤机后滚筒3~15m移架(顶板破碎时可紧跟前滚筒移架)。
2、采煤机割煤并移架后,及时将支架的护帮板伸出护帮,片帮严重时要伸出伸缩梁护顶。
3、采煤机进刀,向上(下)正常割煤时,自下(上)而上(下)滞后煤机后滚筒移架。
4、机头(尾)处排头架正常移架顺序为:先移2#架(161#、156#架),后移1#架(162#、157#架),再移3#架(160#、155#架);条件特殊时,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移架顺序。
5、在采煤机割煤时,超前采煤机前滚筒1~3架将护帮板收回,并在采煤机后滚筒后方顺序将护帮板打出。
6、移架过程中要正确使用侧护板调整支架角度,防止支架挤咬、倾倒。
(三)工作面支护要求:
加强支架的支护强度,确保支护质量,泵站压力不小于30MPa,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24 MPa。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时,要及时停机,查明原因,处理好再移架支护。
工作面支架以及端头和两顺槽所有单体支柱必须达到初撑力,特别注意工作面中部支架的初撑力及支架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冒顶。
加强上、下端头顶板管理,要提高支护质量,适当加大支护密度,确保排头支架联网与巷道搭接0.2m以上,防止出现端头冒顶。
采煤机割煤后,要及时移架,移架与采煤机后滚筒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5m,防止长时间空顶。如果出现液压支架故障,可以采取插花移架的方式。
工作面出现冒顶时,要及时用木料接顶。
工作面支架中心距保持1500±100mm,支架歪斜不大于5°,支架仰角不大于7°,垂直顶底板支撑。
二、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
(一)初次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管理
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前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期间,必须加强初次来压的预测预报工作。
工作面支架以及辅顺所有单体支柱必须达到规定的初撑力,特别注意工作面中部支架的初撑力及支架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冒顶。
加强上、下端头顶板管理,要确保支护质量,适当加大支护密度。排头支架联网与巷道搭接0.2m以上,防止出现端头冒顶。
工作面停采时要编制停采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二)过断层及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
本面揭露断层12条,必须加强过断层回采时的顶板管理工作。
(1)、过断层顶板管理措施
工作面即将过断层时,工区技术管理人员要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和现场实际确定出工作面将要通过的层位。
在顶板裂隙发育区段,应及时拉超前架护顶,并及时伸出伸缩前梁,升紧护帮板,防止因煤层破碎诱发冒顶事故。
在留底煤区段 ,煤机应控制好采高,保持在2.8±0.2m;割矸区段的割矸厚度根据工作面起伏度及矸石硬度确定。
两端头三角区破碎时,要及时架设木板梁抬棚,以加强支护。
煤机过断层区域或破碎带时,要放慢速度,速度控制在2.0m/min,割煤后及时移架并将支架护帮板伸出,片帮严重时及时使用伸缩梁护顶。工作面支架要升实。
两端头三角区顶板破碎支护作业时,应先加强端头顶板支护,伸出伸缩前梁,打紧护帮板,机头作业应在前后运输机、转载机停机停电闭锁时进行,机尾作业应在前部运输机停机闭锁时进行。
两端头段刹刀或提刀区域,要掌握适当的高度,与工作面顺平,确保刮板运输机的正常运转。
加强对支架、泵站的维护工作,杜绝窜、漏液现象。
加强对煤机的维护工作,对损坏的截齿及时更换,每天要检查煤机各部位对接紧固情况,以防煤机出现事故。
过断层期间技术人员应及时掌握断层的延展方向,并制定出具体的破底、留底煤的范围,以便指导安全生产。
工区管理人员或班组长、验收员一定要随时掌握工作面要通过的层位。
端头段单体需采取防失脚倒柱措施,确保单体达到初撑力。
拉移端头支架时,所有人员必须躲到安全地点,严禁在移架同时进行端头的支护、回撤等施工。
现场要备足规格齐全的装顶支护材料。
当现场断层矸石硬度较大煤机割不动时,必须及时编制过断层放震动炮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
顶板破碎时,采用擦顶移架以防松动顶板,片帮严重时采取超前支护,减少空顶面积。
回采过程中因断层等原因,造成工作面漏顶、漏矸时,应及时向下刹刀割底,并采取降低采高,留取一定的顶煤来控制顶板,必要时可在支架前梁上穿板梁或工字钢与铺设金属网配合的方法维护顶板。铺设金属经纬网时,长边对接,短边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使用12#铁丝隔扣相连;端头铺网时与巷道顶网搭接相联。
处理冒顶时至少有两人以上在场操作,一人施工,一人观察顶板及周围状况,清理出一条畅通无阻的退路,以便及时退出,采取从一侧向另一侧维护顶板,不能多头同时进行。
处理局部冒顶前,应首先对冒顶区周围加强支护,并检查冒顶区域的安全情况。
冒顶区域移架,应首先检查冒顶情况,确定正确的移架顺序。
工作面浮煤浮矸要及时清理干净,保证支架能顺利拉移。
(三)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
工作面周期来压及压力显现明显时,及时加大挑顶量,控制好采高,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和区队组织快速推进,避免发生压死支架事故。
工作面支架必须达到初撑力,使用好支架伸缩前梁和护帮板,减少片帮和掉顶现象。
顺槽超前支护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必须达到初撑力,杜绝使用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要及时加强端头支护,增加密集支柱。
坚持支护质量监测和来压预报工作。
生产过程中发现工作面压力显现明显时,必须及时向区队值班人员汇报。
因顶板垮落造成关键岗位视野不清时必须立即停机,防止误操作。
第三节  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一、工作面辅助顺槽、胶带顺槽的超前支护
(一)支护方式和范围
辅顺超前支护采用三路800×1200mm十字铰接梁,配合三排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超前工作面距离不小于30m,冲击地压区段超前支护不小于60 m。十字铰接梁主梁(1200mm)垂直于巷道横向使用,各梁之间相互铰接,中间一路十字梁沿巷道中心线方向支设。
辅顺替棚区域内压力增大,顶板下沉明显时,需加密支护。靠巷帮两侧加密单体支设时,为减少因鼓底对单体的改动,加密支设时单体可倾斜一定角度5°~7°(与垂线方向);在人行道内不采帮侧十字梁下,以距十字花中心300mm为中心增支一排单体,可根据现场要求调节将单体支设在十字梁十字花或任一主梁上,排距0.3~1.2m不等,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700mm。
胶顺超前支护采用3架ZT24500/18/35型端头自移支架支护,转载机布置在端头自移支架的中间,支护范围31.88m,保证正常生产时的超前支护的距离。
超前支护范围以外的巷道出现顶板离层、垂网、破碎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采取打点柱、架棚等措施。并及时向矿有关部门汇报。
(二)支护材料
辅顺使用三排800×1200mm十字铰接梁配合三排液压单体支柱支护,每个十字梁下一棵支柱,并可根据巷道压力显现情况增加支柱。单体支柱应尽量支设在十字梁十字花或主梁上,但如果现场需要:如运输设备改柱、增加临时支护、支护受力不平衡等,也可以在副梁上支设支柱。严禁将单体支设在金属顶梁铰接点上。
胶顺采用端头支架后不再支设单体密集支柱,为防止开采初期胶顺巷道坡度大,端头自移端头支架切顶处向前涌矸,可采用提前在自移端头支架上方上网,并和工作面端头支架上方网联在一起。第一架超前支架前方顶板破碎,或压力明显,顶板下沉离层时,可在人行道侧架走向板梁抬棚,柱距0.8~1.0m。
(三) 顺槽超前支护标准
支柱纵横成线,偏差小于±l00mm。
支柱应支到实底,并做到迎山有力。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两端头≥9OKN,超前支护段≥50KN。
铰接顶梁之间要用圆柱销联好并砸接到位,保持平直,铰接率≥90%。
所有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方向一致,放液方向朝向老塘。
巷道的支撑高度不得低于1.8m,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0.7m,单体支柱活柱行程≥200mm(顶板压力大、改动单体影响顶板支护强度时,单体活柱行程≥100mm)。
单体支柱钻底量大于100mm时必须穿铁鞋。
所有单体支柱应连绳防倒。
胶顺超前端头支架顶梁接顶严实,达到初撑力。支架的出现歪斜时,必须利用调架千斤顶调正。
二、工作面端头特殊支护安全出口的管理
(一)机头(胶顺)特殊支护形式
机头端头使用ZT24500/18/35型自移端头支架支护,自移端头支架与工作面第一架排头支架相邻,转载机布置在端头自移支架中间,前后运输机机头分别布置在自移端头支架的左架前部和后部,左架顶梁的下部。
正常生产期间采煤机割完机头,拉移工作面支架,将后部运输机拉到位后,用端头支架超前架的第一架推移机构推移转载机,转载机推移1个步距后,拉移端头支架的端架,然后拉移端头支架的第二架超前架,最后拉移端头支架的第一架超前架,这样胶顺端头与超前支护完成一个循环,下一个工作循环仍然按此办法完成。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拉移端头支架的端架
操作端头支架的端架左架控制阀,降端架左架前、中、后立柱使左架离顶,通过与转载机联接的推移千斤顶使左支架前移一个步距,行走过程中为了防止支架倒架及歪斜,在支架前、中、后顶梁及底座上设有调架千斤顶以便及时调整顶梁、底座,支架行走一个步距后,同时升前、中、后立柱及时撑顶,完成左架动作后,操纵右架控制阀,降右架前、中、后立柱使右架离顶,通过右架前端推移千斤顶使右架前移一个步距,右架行走过程中,及时调整顶梁及底座调架千斤顶使顶梁不歪斜,右架到位后同时升前、中、后立柱及时撑顶,完成端架的前移。
第二步:再拉移端头支架的第二架超前架
操作端头支架的第二架超前架左架控制阀,同时降其左架各立柱使左架离顶,通过与转载机联接的推移千斤顶使左架前移一个步距,行走过程中通过调架千斤顶及时调架,防止支架倒架及歪斜,左架行走一个步距后,同时升其左架各立柱及时撑顶,完成左架动作后,操纵其右架控制阀,降右架各立柱使右架离顶,通过右架前端推移千斤顶使右架前移一个步距,行走过程中通过调架千斤顶及时调架,使顶梁不歪斜,右架到位后同时升其各立柱及时撑顶,完成第二架超前架的前移。
第三步:最后拉移端头支架的第一架超前架
拉移端头支架的第一架超前架工作原理同拉移端头支架的第二架超前架工作原理相同。
机头1#架与端头支架端架之间距离小于0.5m时,顶板完整时可不支护。架间距在0.5m以上,或顶板较破碎,架间坠网可在1#架上工字钢,并探出1#架至端头支架端架处;也可在1#架架侧支设抬棚,抬棚下单体在拉移后部运输机机头前停机回撤后,在前部运输机机头后补支,并栓好防倒链。
(二)机尾(辅顺)特殊支护形式
机尾端头采用十字顶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机尾端头支架与架侧铰接梁距离0.5~1.2m时,距架侧200~300mm支设单体板梁棚,柱距1.0±0.1m,不少于3棵。机尾端头支架与架侧铰接梁距离1.2~1.5m时,可将靠面侧的一路十字铰接梁顺延,每梁一柱,在后机尾减速器前回撤。端头支架与架侧铰接梁距离0.5m以下时,根据顶板完好程度现场确定是否支柱。
辅顺超前支护靠采面侧梁柱在机尾端头架架前回撤,正常生产期间可在采煤机割完机头、向机尾牵引时超前回撤一排。其他梁柱在切顶线处回撤。切顶线与端头架尾梁末端齐,切顶密集柱距0.5±0.1m,端头处必须备用两棵以上单体支柱。正常生产期间,超前或拖后回撤均不得多于一排。
当跨前部运输机机尾上方十字顶梁无法支设单体时,如顶板压力较小,可利用水平销配合过渡,水平销必须插设牢固并与巷道顶网连接,待十字顶梁跨过机尾时再支设单体;如顶板压力较大、顶板破碎时,可跨前部机尾架设两根5m花边钢迈步抬棚,抬棚梁在十字花两侧均匀布置,抬棚使用必须采取防滑、防坠措施,在十字顶梁两侧支设防滑单体,把抬棚梁与十字顶梁利用12#双股铁丝牢固捆扎,不少于3道;前机尾上方端头架和十字梁距离小于1.2m时,如顶板完好可不必支护,如顶板破碎压力较大时,同样利用两根5m花边钢架设迈步抬棚。如端头三角区顶板比较破碎,可在端头支架上工字钢,工字钢可探出端头架,在工字钢上支设单体,工字钢与单体之间垫上木板防滑。
(三)铺顶网
两端头三角区顶板破碎时,可在端头3~4个支架上铺金属经纬顶网。联网方法:金属网长边平行工作面,使用12#铁丝隔扣对接相联;短边搭接0.3~0.5m,使用12#铁丝隔扣相联。联网每扣拧3圈以上。第一次挂网生根时,先降下一组支架前梁后,工作人员从其上侧顶板完好处向架上吃网,撤人后再升紧支架。
(四)顺槽端头支护质量要求
1、端头支护支柱的前移、支设应在端头支架移架完成并达到初撑力后方可进行。严格支护质量验收,确保支护强度。支架达到初撑力。
2、及时移架,防止大面积空顶,端头支架距前部运输机减速箱确保0.7m安全出口,支架拉移后及时清理浮煤、浮矸。
3、金属网隔扣相联,靠巷道侧必须与巷道顶网连接(搭接≥200mm)。
4、现场要备用足够的支护材料。(见表18)
三、支护材料的使用数量和存放管理
支护材料明细表
表16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正常使用数量 最小备用数量 存放地点
1 液压单体支柱 DZ-315 棵 200 60 辅顺料场
2 十字梁 800×1200mm 个 200 60 辅顺料场
3 一字梁 1000mm 个  20 辅顺料场
4 经纬网 1.2×6m 块 3 60 辅顺料场
5 坑木  方  3 辅顺料场
备用材料在辅助顺槽中靠帮分类摆放整齐,实行挂牌管理,标明材料名称。顺槽内存放物料要留出不小于0.7m宽度的行人空间。
附图五:53下03(南)工作面、顺槽及端头支护示意图
第四节  矿压观测
一、矿压观测内容
综采支架工作阻力:每架液压支架安装一组综采支架工作阻力测压表,记录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大小。
在工作面支架上安装5条电脑圆图仪监测线:两头各安装一条,中间均匀布置3条,用于监测记录支架受力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顶板来压状况及规律性。
超前支护单体支柱工作阻力:初次放顶期间,在工作面上下顺槽各均匀布置三组单体压力记录仪,详细记录超前支护单体支柱工作阻力变化情况和规律。正常生产阶段,每班利用单体测力计检测一次工作面上下顺槽各5棵单体支柱超前支护阻力大小。
围岩变形量:在工作面上下顺槽设置巷道变形观测点,观测在超前压力影响下巷道变形规律。
端面顶板宏观参数:工作面中设置端面顶板宏观统计观测点,观测记录工作面顶煤冒落、煤壁片帮、采高、端面距等参数。
观测上下顺槽所安设顶板离层仪离层变化情况及锚杆、锚索测力计受力变化情况。
工作面出现异常来压时,进行专项矿压观测,分析原因,总结规律。
二、矿压观测方法
1.矿压数据收集方法
①工作面开始回采后,定期统计各项观测数据,直接顶初次垮落后,每班对各项矿压数据统计一次,直至老顶初次来压结束,之后每天观测一次,直至前五个周期来压结束。
②定期采集电脑原图压力自记仪所记录的压力数据,保证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曲线的完整性。
③工作面初次放顶、过泄水巷及出现异常来压时进行专项矿压观测。
2.矿压数据整理分析
①定期对所收集的矿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由防冲办及时进行整理编制工作面矿压观测简报及矿压日报旬报。
②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编制完整的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
第四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运输系统
一、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一)运煤设备及装、转载方式
采煤机组割煤自装煤和前部运输机前移装运底煤;破碎并垮落到支架掩护梁和插板上方的顶煤,在插板缩回后利用自重自溜进入后部输送机中运出。尾梁、插板完成大块煤的破碎并通过上下摆动破坏掩护梁上方由大块煤形成的临时拱式结构。前、后输送机平行运煤,集中到胶带顺槽桥式转载机、破碎机和胶带输送机上通过溜煤眼运出。
(二)辅助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工作面需用的材料、设备等物资,采用无轨胶轮车运到工作面。工作面旧料采用无轨胶轮车回收上井。胶顺旧料利用皮带机运至皮带机头后,用无轨胶轮车回收上井。
二、移溜(转载机、破碎机等)方式
采用推移前部运输机和拉移后部输送机的方式,推拉溜步距 0.8m,弯曲段长度不小于20m,推拉方式为跟机单向推拉。
(一)推移前部运输机
1、工作面割煤、移架后,滞后10架以上依次推移前部输送机。
2、在采煤机斜切进刀切入煤壁规定截深后,将前部输送机推向煤壁,成一条直线。
3、特殊需要时,可以采取单向推溜方式推移前部输送机。
(二)拉移后部输送机
工作面后部输送机在支架前移后处于放煤位置,待放煤工序结束后,将后部运输机滞后后一个放煤处5架以上拉移一个步距。
(三)拉移转载机
前后部机头推拉到位后,将转载机拉移一个循环步距(0.8m)。然后将皮带自移机尾前移一个循环步距(0.8m)。
三、运煤路线
煤机割煤(支架放煤)→前、后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顺槽胶带输送机→溜煤眼→五采中间胶带输送机→五采边界胶带输送机→溜煤眼→西部胶带输送机→井底2#煤仓→主井装载皮带→主井至地面煤仓。
四、辅助运输路线
1.设备安装路线
地面→副井→井底车场(电机车)→西部回风巷(绞车、电机车)→五采边界泄水巷(绞车、电机车)→五采中间辅运巷(连续牵引车)→53下03(南)辅顺(连续牵引车)→原53下04(南)胶顺尾巷(绞车)→切眼(绞车)。
2.设备撤出路线
(1)第一块段停采时设备撤出路线(采用无轨运输)
停采块段(撤出多余的设备)→53下03(南)辅顺→五采中间辅运巷→五采边界辅运巷→六采辅运巷→西部辅助运输巷→井底车场(电机车)→副井→地面。
(2)工作面停采时设备撤出路线(采用轨道运输)
停采工作面→原53下04(南)胶顺(绞车)→五采中间辅运巷(连续牵引车)→五采边界泄水巷(绞车、电机车)→西部回风巷(绞车、电机车)→井底车场(电机车)→副井→地面。
3.材料运输路线
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副井→井底车场→西部辅助运输巷→六采辅运巷→五采边界辅运巷→五采中间辅运巷→辅顺→工作面。
4.运人路线
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副井→井底车场→西部辅助运输巷→六采辅运巷→五采边界辅运巷→五采中间辅运巷→辅顺→工作面电站前。
附图六:53下03(南)工作面生产系统。
第二节  通防与监控系统
一、通风系统
(一)、风量计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执行办法)》计算工作面需风量:
    Q=60×V×S×K长
     =60×1.5×9.5×1.2
=1026m3/min 
式中:  V-工作面的适宜风速,取1.5m/s;
S-工作面平均有效通风断面积,综放工作面取9.5㎡;
K长-工作面面长调整系数,取1.2。
1、瓦斯涌出量进行验算:
Q≥100×q采×K采通m3/min;
=100×1.017×1.4=142.38 m3/min
式中:q-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取1.017m3/min;
K采通-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4
2、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进行验算:
Q≥100×q采×K采通 m3/min;
=100×0.229×1.4=32.06 m3/min
式中:q-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取0.229 m3/min;
K采通-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4
3、按人数计算:
Q=4×N=4×60
  =240 m3/min
式中: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60人。
根据上述计算和考虑防治瓦斯、自然发火和工作面防尘、降温等综合因素, 确定53下03(南)工作面的开采时工作面配风量为1026m3/min。
(二)、通风路线
副井→北部辅助巷→六采辅运巷→五采边界辅运巷→五采中间辅运巷→53下03(南)辅顺→53下03(南)工作面→53下03(南)胶带顺槽→五采中间胶带巷→五采边界胶带巷→回风联络巷→西部回风巷→风井。
二、防治瓦斯
(一)瓦斯检查(设点、次数)
1、工作面设专职瓦斯检查员巡回检查,每隔3~5小时检查一次,每班至少检查两次,检查结果通知当班采煤班长并签字认可,并及时向通风调度汇报。
2、瓦斯检查点分别设在:工作面回风出口外10m以处;工作面回风隅角;工作面回风出口以里5m处。
3、加强初次来压时瓦斯检查,来压前指定专职瓦斯检查员蹲点观测。
4、出现瓦斯浓度超过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撤出人员,汇报调度,适当加大风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二)瓦斯监测
1、传感器设置
(1)在工作面回风隅角安设瓦斯传感器一只;
(2)在回风顺槽、距工作面面口不大于10米的地方安设瓦斯传感器一只;
(3)在回风顺槽靠近工作面方向、距该顺槽与采区回风巷的联络巷门口10-15米处安设CO、温度、风速传感器各一只。(详见图)
2、报警值:瓦斯:≥1.0%;CO:≥24ppm;温度:≥30℃。
3、瓦斯断电浓度:≥1.0%。
4、瓦斯复电浓度:<1.0%。
5、瓦斯电断电闭锁:当任何一只所测瓦斯浓度≥1.0%,或安全监测监控设施故障时,切断工作面及回风顺槽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瓦斯浓度<1.0%,且安全监测监控设施故障解除后,自动解除电气闭锁。
6、所控设备:超限断电由设在五采变电所内的fz08监测分站控制为53下03(南)工作面供电的相关高防。
7、维护、校验、试验
(1)采煤区队的班组长负责传感器的吊挂、移动,防止传感器、线路损坏,确保监测监控正常运行;
(2)监测队负责每10天进行一次瓦斯电断电闭锁试验,并按规定校调传感器。
8、其它
(1)监测监控分站:该工作面使用五采变电所内的fz08#监测监控分站;
(2)传感器所用信号电缆型号:回风顺槽内为: MHYV2×7/0.28+2×14/0.28;从回风顺槽口到fz08#分站为:MHYVP1×7×7/0.28;
(3)断电执行器型号为:KDG7;断电执行器所用电源引自KDW12X不间断电源,不间断电源交流引自胶带机头专用综保;
(4)所用传感器电源箱型号为:KDW12X,放置在工作面胶带巷风门处,交流引自工作面监测系统专用电源。信号电缆由胶顺进分站,在电网断电后必须保证该传感器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小时。
9、采掘区队长(包括副职)、技术人员、各班工长、流动电钳工、采煤机司机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工长将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悬挂于工作面回风隅角,采煤机开机时司机随
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停机检修时将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放在采煤机上对工作面瓦斯进行监测。
(三)回风流及隅角瓦斯治理
1、工作面两顺槽角度较平缓及巷道上坡时,端头悬顶(顶板下沉量不足1m)距离超过5m时仍不垮落,将巷道顶网在端架顶梁切顶处南侧(老塘侧)剪开,促使顶煤冒落。并坚持每排剪网,直至悬顶冒落。剪网施工时,人员站在胶顺端架顶梁下人行道侧,用长柄剪钳操作。
2、工作面某一侧顺槽巷道下坡角度较大、顶板破碎、剪网后有涌矸危险时,一般不得采用剪网手段放顶。但悬顶(顶板下沉量不足1m)距离超过5m仍不冒落时,每推进2~3m剪网一次,直至顶板冒落,确实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控制时,应对进回风隅角进行封堵。
3顺槽巷道采空区内悬顶距离过长(10m以上)、已采取剪网手段仍不垮落时,必须向通风管理部门汇报,加强有害气体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工作面停机时,应尽量将后部输送机开空。
5、加强工作面气体检测,发现气体情况变化及时处理;回风隅角悬挂的便携仪报警时,机头人员必须立即向班组长汇报。
6、当回风隅角瓦斯浓度达到1.0%或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0%时,工作面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汇报通风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处理。
7、当瓦斯浓度超过1.0%时,由通风工区在回风隅角安设抽排风机,并制定专项措施。
8、加强回风隅角瓦斯监测,定期进行取样分析。
9、指定专人负责检查、维修电气设备、电缆,杜绝失爆。
附图七:53下03(南)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
三、综合防尘系统
(一)供水管路系统
胶顺:西部回风巷Φ159mm供水管→五采边界胶带巷回风联络巷Φ133mm供水管→五采边界胶带巷Φ133mm供水管→五采中间辅运巷Φ133mm供水管→53下03(南)胶带顺槽Φ108mm供水管分两路:一路接至皮带机头,另一路经顺槽接至工作面(该管路供胶顺除尘水幕、三机转载喷雾、架间喷雾、放煤口喷雾、前后溜头电机冷却水、工作面洒水降尘等)。
辅顺:西部回风巷Φ159mm供水管→五采边界胶带巷回风联络巷Φ133mm供水管→五采边界胶带巷Φ133mm供水管→五采中间辅运巷Φ133mm供水管→53下03(南)辅顺Φ108mm供水管→53下03(南)工作面(该管路供清水泵箱、乳化液泵箱、前后溜尾电机冷却水、辅顺防尘水幕、洒水降尘等)。
(二)防尘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取以下降尘措施:
1、为保证防尘用水的水量、水质及管路维护方便,两顺槽水管均在进入顺槽处和供水管路末端安装过滤器、闸阀。在两顺槽距离采煤工作面300m范围内各安设水压表。
2、胶带顺槽和辅助顺槽内供水管每隔50m设一个带固定手柄的三通阀门。
3、煤层注水
注水方式采用静压注水,水压不小于3MPa。钻机选用MK-3型钻机,钻机固定在平板车上随移动变电站移动。钻孔的布置采用单巷长钻孔布置方式,注水位置在辅顺侧。钻孔深度150m。钻孔间距为20m,钻孔直径Φ56mm。封孔方式:封孔用水泥砂浆封孔,水泥:砂:水为1:1:0.6,封孔长度>10m。注水超前工作面距离>50m(根据生产情况与超前压力情况可适当调整)。
4、采煤机要求内喷雾齐全可靠,喷雾嘴完好,采煤机内喷雾压力不小于2 MPa;外喷雾雾化程度高,特别是外喷雾要能够封闭截割产尘部位,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 MPa,如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 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5、液压支架架间设自动喷雾,每个支架安设一组架间喷雾装置,每组喷嘴不少于3个。架间喷雾喷嘴迎风喷雾,采煤机割煤时,煤机下风侧30m范围内保持3~5组喷雾正常开启,覆盖前立柱至煤壁间全断面。
6、转载点喷雾:53下03(南)工作面前、后刮板输送机机头各设2组手动喷雾,确保始终有1 组喷雾能有效覆盖转载处;该转载点喷雾应固定在转载机挡煤板上,安设不少于3个喷嘴,喷嘴间距200-300mm;破碎机煤流进、出口处必须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并安设喷雾头不少于5个,转载机头设一处手动喷雾装置,安设喷雾头不少于3个, 胶带输送机机头设自动喷雾装置,安设喷雾头不少于3个;做到各喷雾应能在1MPa压力下雾化效果好,罩住各转载点产尘部位。
7、在53下03(南)胶带及辅助顺槽中距工作面50m内,安设一道风流净化水幕;第2 道设在胶顺巷道内,实现半自动(如拉杆式控制)喷雾;在53下03(南)辅助顺槽巷道口安设一道自动风流净化水幕。每道风流净化水幕的喷雾喷头不少于6个,且雾化良好,覆盖全断面,各道风流净化水幕均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移设。
8、采煤队每班设专责防尘工负责粉尘冲刷,采煤工作面(包括支架阀组及其它部位)及胶带顺槽距工作面100m范围内每班冲刷一次;对53下03(南)工作面胶带顺槽每天冲刷一次;辅助顺槽每旬冲刷一次;发现粉尘堆积及时冲刷;对机电设备的粉尘,应定期用棉纱清理,禁止用水冲刷。
9、进入工作面和胶带顺槽侧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
10、工作面总粉尘浓度每月测定2次。
11、所有防尘设备要与其他设备同时安装完毕, 保证同时投入使用,做到防尘效果好。无防尘设施不准生产,无防尘用水不准生产。
(三)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措施
在53下03(南)工作面辅助顺槽和胶带顺槽中安设辅助隔爆水袋,隔爆水袋必须安设在巷道的直线段内,且首排距工作面不得小于60m,不得大于200m。隔爆水袋安装、质量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具体要求:
水袋组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不得少于200L/m2,隔爆水袋采用60L容量,每棚间距1.6m, 棚区长度不22.4m,水袋总数为45个,每排安装3个水袋。
水槽列中的水袋,占据巷道宽度的和与巷道最大宽度的比例为:S>10m2时,至少是65%。水袋之间的间隙与水袋同巷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m,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1.8m,两水袋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m。
水袋距离顶板、两帮的间隙不得小于100mm,棚组内各水袋的安装高度要保持高度一致。
水袋采用易脱钩的吊挂方式,挂钩位置要对正,每对挂钩的方向要相向布置(勾尖与勾尖相对)。
隔爆水袋要做到经常清刷,保证水量,水袋每周检查一次,发现损坏及时更换。
四、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
(一)防灭火系统
本面由开切眼至停采线基本为俯斜开采,主要采用井下移动式膜分离制氮机注氮防火。 注氮能力600m3/min,安设于制氮机硐室。注氮主管路利用注浆系统:四采胶带巷Φ159mm注浆管→北部回风巷Φ159mm注浆管→风井井底Φ159mm注浆管→西部回风巷Φ159mm注浆管→回风联络巷Φ133mm注浆管→五采胶带巷Φ133mm注浆管→五采中间辅运巷Φ133mm注浆管→53下03(南)胶带顺槽Φ108mm注氮管(与胶顺Φ108压风管共用)→工作面。
(二)防火重点及措施
防火重点为开切眼、停采线等,主要防火措施以注氮措施为主,辅以喷堵、注凝胶、注粉煤灰及其他措施。
1、注氮措施
a.  注入方式
注入方式采用间歇式注氮,即当采空区出现自然发火征兆时,对进回风隅角处用蛇皮袋装碎煤砌筑防火隔离墙,要垒实接顶,并喷艾格劳尼材料堵严,向采空区埋管注氮。采煤过程中加强53下03(南)工作面回风隅角的气体检测及监测。
b.  注氮浓度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38条规定,氮气防灭火氮源要稳定可靠、注入氮气的浓度不得低于97%,根据经验使注入区内的氧气浓度不得大于7%。为保证注氮效果应采取进回风隅角封堵的固氮措施。
c.  注氮释放口位置的选择
对综采放顶煤采空区的注氮,其注氮释放口应设置在采空区氧化带内,据兖矿经验,注氮释放口距工作面的最大距离为Lmax=Le+Rn
式中:Le——采空区漏风带宽度,取30m;
Rn——氮气有效扩散半径,取15m。
则Lmax=Le+Rn=30+15=45m
故注氮释放口设置于离工作面45m的进风侧采空区底板上,罩以金属网并用木垛保护。
d.  注氮监测
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对注氮区域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检查注氮效果,并作为改变注氮方式和停止注氮的依据;注氮期间每天人工取样分析,防止回风隅角氧气不足。瓦斯检查员加强回风隅角瓦斯及氧气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通风调度汇报,由通风工区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e.  制氮装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定期维护、维修,确保制氮机运行正常。
2、其它防火措施
(1)加快工作面推进度和注氮防火
工作面月推进度不得低于80m。当工作面月推进度低于80m时,加强对采空区气体的观测及分析,发现发火隐患时,及时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2)做好发火早期预测预报
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对工作面回风进行连续监测,并采用定期人工取样(每周至少一次)对回风隅角CO进行分析等方法,做好自然发火早期标志性气体趋势分析,加强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
(3)工作面开采初期开切眼预埋注氮管路和监测束管,并对开切眼气体进行监测,每天至少测定一组数据;工作面进风侧端头每隔一定距离(一般间距不大于50m)应施工1道隔离墙。工作面开采期间过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断层时,接近断层前50m要预埋注氮管路和监测束管;当月推进速度低于80m或有自燃征兆时,应施工隔离墙,进行注浆处理,没有注浆条件时要注氮处理。工作面末采期间(距停采线100m)应编制专门防灭火措施并遵守以下规定:①工作面保持持续推进,月推进速度不小于80m,当工作面月推进速度低于80m或有自燃征兆时,要进行注氮处理。②工作面进回风侧端头每隔30m施工1道隔离墙,并埋设注氮管路和监测束管。
3、 工作面结束生产时的防灭火措施
(1)工作面停采后,要立即对工作面进行限风处理,风量降至500m3/min;
(2)工作面停采后必须在45天内撤出并封闭。封闭时胶顺、辅顺停采线处预留注氮管路;
(3)工作面封闭后,敞开53下03(南)胶带顺槽与五采中间辅运巷的两道风门,关闭53下03(南)胶带顺槽与五采中间胶带联络巷的两道风门,对53下03(南)工作面停采线进行均压,减少采空区漏风。
第三节  排水系统
排水设备及管路布置
排水线路
53下03(南)泄水巷以南的排水路线:辅顺→53下03(南)泄水巷→53下05(南)胶顺→五采南部泄水巷→五采泄水巷→-665水仓泵房→中央水仓、泵房→地面。
53下03(南)泄水巷以北的排水路线:两顺槽→联络巷→五采中间胶带巷(水沟)→五采泄水巷(水沟)→-665水仓泵房→中央水仓、泵房→地面。
管路布置
两顺槽掘进期间安装的Φ108mm排水管可作
为生产时的排水管;另外,胶顺自测量导线点S5327经回风联络巷至五采中间胶带巷水沟增加一路Φ159×6排水管,靠东帮落地布置,长度约900m。
当工作面出现较大涌水量,且工作面排水系统不能满足排水要求时,将往工作面的压风管路改为排水管,以缓解工作面水情。
(三)水泵安装:
为了确保较小低洼处不积水,在两顺槽各主要低洼处分别安装一台50m3/h排水泵,并与Φ108mm排水管相连接。当胶顺涌水量较大且低洼处积水严重时,可临时增加一台KL100-50型排水泵,与其内的Φ159×6排水管连接。生产中工作面可能有积水,在电站尾配备KL100-50型泵两台、KGQ50-50型泵四台作为备用,以确保正常生产。
附图八: 53下03(南)工作面供、排水管路布置及排水泵示意图
第四节  供电系统
一、供电系统
(一)高压供电
①辅顺高压
该工作面电源由井下五采中间变电所引入二路高压,在工作面辅顺北端入口处分别设两台BGP9L-6G、300A高防开关。第一路高压向FLP-2000kVA移动变电站和FLP-2000kVA移动变电站供电,作为前部运输机、后部运输机的电源。第二路高压向FLP-1500kVA移动变电站和KSGBZY-1250/6移动变电站和KBSGZY-400/6移动变电站供电,作为采煤机、转载机、破碎机和泵站等的电源。
详见《53下03(南)综放工作面移动变电站供电系统图》
②胶顺高压
电源由井下五采中间变电所引入,在工作面胶顺顺槽北端接一部高防开关,为胶带机供电。液压张紧装置和制动闸等所需660V电源设专用660V移变,高压取自胶带机移变的电源侧。
详见《53下03(南)综放工作面固定变电站供电系统图》。
二)低压供电
53下03(南)工作面两顺槽低压供电均为双回路,分别引自不同的移动变电站供两顺槽内的排水泵、绞车、工作面移动变电站部分低压设备用电。
1、胶顺双回路供电:
第一路电源引自53下03胶带机头配电点KBSGZY-315/6移变,第二路电源引自53下03胶带机头配电点KBSGZY-630/6移动变电站。低压电缆规格为:U-1000  3×70+1×16长度共计约3700m。KBSGZY-315/6移变高压电源引自供53下03胶带机高压电源高防负荷侧,配电点KBSGZY-630/6移动变电站电源引自五采区变电所19#高防,使用高压电缆为:YJV22-3×25-300m。
2、辅顺双回路供电:
第一路引自53下03胶带机头配电点KBSGZY-630/6移动变电站(同胶顺第二路电源),第二路电源引自53下03胶带机头配电点KBSGZY-315/6移变(同胶顺第一路电源)。低压电缆规格为:U-1000  3×70+1×16长度共计约4000m。
另外,在工作面设备列车上安装1台KBSGZY-400/6移变(排水专用)及配套排水设施,此电源引自工作面移动变电站1250kVA移变电源侧。
(三)负荷统计(见表17)
(四)工作面电气设备(见表18、19 )
二、电器保护整定计算
1、 BGP9L-6G型高防开关整定计算
第一路高防开关整定:
∑PN=2100kW    Kr=1
S=2100×1/0.8=2625kVA
Ig=2625/(1.732×6)=252A
过载整定:按长时工作电流整定:Izd=1.1×Ig= 277A
短路整定:按工作电流值的6倍进行整定, 即Izd=252×6=1512A
第二路高防开关整定:
Ig=209A
过载整定:按长时工作电流整定,Izd=1.1×Ig=230A
短路整定:按额定值6倍进行整定,即Izd=1254A
2、移动变电站开关整定
①2000kVA变电站(T1)开关整定
过载长延时按额定电流整定,即:Izd=226A,根据变压器实际取250A。
短路整定取额定值4倍,即:Izd=4×226=904A
②1500kVA变电站(T2)开关整定
过载长延时按额定电流整定,即:Izd=226A,根据变压器实际取250A。
短路整定取额定值4倍,即:Izd=4×226=904A
③2000kVA变电站(T3)开关整定
过载长延时按额定电流整定,即:Izd=295A,根据变压器实际取300A。
短路整定取额定值4倍,即:Izd=4×295=1180A
④1250kVA变电站(T4)开关整定
过载长延时按额定电流整定,即:Izd=546A
短路整定取额定值4倍,即:Izd=4×546=2184A
3.真空磁力启动器整定
①控制采煤机电机磁力启动器整定
过负荷整定:按采煤机电机总额定电流整定
Izd=Ie=206A
短路整定:取8Ie,Izd=8×206=1648A
②控制前部运输机电机磁力启动器整定
过负荷整定:按前部运输机电机额定电流整定
Izd=Ie=113A     根据开关现场实际档位取120A
短路整定:取8Ie,Izd=8×120=960A
③控制后部运输机电机磁力启动器整定
过负荷整定:按后部运输机电机额定电流整定
Izd=Ie=113A     根据开关现场实际档位取120A
短路整定:取8Ie,Izd=8×120=960A
④控制转载机电机磁力启动器整定
过负荷整定:按转载机电机额定电流整定
Izd=Ie=85A      根据开关现场实际档位取88A
短路整定:取8Ie,Izd=8×88=704A
⑤控制破碎机电机磁力启动器整定
过负荷整定:按破碎机电机额定电流整定
Izd=Ie=127A
短路整定:取8Ie,Izd=8×127=1016A
⑥控制乳化液泵电机磁力启动器整定
过负荷整定:按乳化液泵电机额定电流整定
Izd=Ie=120A
短路整定:取8Ie,Izd=8×120=960A
⑦控制喷雾泵电机磁力启动器整定
过负荷整定:按喷雾泵电机额定电流整定
Izd=Ie=70A
短路整定:取8Ie,Izd=8×70=560A
4、皮带机头变压器二次侧馈电开关的整定计算
过负荷整定:按电机额定工作电流整定
Izd=Ie=796A
短路整定:按电机额定电流的4倍整定
Izd=4Ie=8×796=3184A
5、皮带机头BGP9L-6G高防开关整定计算
过负荷整定:按长时工作电流Ig=176A整定  Izd=194A
短路整定:按额定电流的4倍整定
Izd=4Ie=5×176=880A
6、QBZ-400/1140型磁力启动器整定计算
过负荷整定:按电机额定电流整定
Izd=Ie=199A
短路整定:按电机额定电流的8倍整定
Izd=8Ie=8×199=1592A
详见《53下03(南)综放工作面高压供电专项设计》
附图九:53下03(南)综放工作面移动电站供电系统示意图
附图十:53下03(南
)综放工作面固定电站供电系统示意图
第五节  通讯、控制、照明系统
通讯系统
工作面架间间隔15m、前后运输机机头、机尾、转载机头、破碎机、设备列车各设扩音电话与工作面控制台相联系;胶带顺槽间隔100m设扩音电话与胶带机头控制台联系。胶带机头控制台与工作面控制台各设调度电话同地面联系。
二、控制系统
工作面架间间隔15m,分设闭锁键,胶带顺槽沿途每隔100m设皮带闭锁键。前后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转载机机头、破碎机设闭锁键。
辅顺控制台和皮带机头控制台要实现耦合、通话,必要时实现连锁。控制台实现起车报警、闭锁停车、运输机远停等功能。皮带机装设皮带六大保护,并且运行正常。
针对工作面的实际生产需要,前部运输机头处安设一部TK230C型电话,可实现设备运行时,在工作面上就可单停前部或后部运输机。
三、照明系统
胶顺皮带机头、辅顺移动电站控制台及工作面内均设置照明系统。
在两巷内安装18W防爆灯,间距30m,约60盏,顺槽各安装2台照明综保,2台照明综保安置在顺槽两端,其电源分别引自就近低压设备;在工作面安装18W防爆灯,间距3m,电源引自电站综保;胶带机头安装18W防爆灯,间距10m,电源引自胶带机控制回路综保。
附图十一:53下03综放工作面通讯、控制、照明系统示意图
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一节  劳动组织
一、作业方式
实行“三八”工作制,即每日三班,每班8小时,两班零4个小时生产,4个小时检修。
二、劳动组织
工作面每班有两名带班工长负责组织生产,配有质量验收员、采煤机司机、支架工、三机工等相关工种的操作人员若干名,全队每天生产出勤人员78人。
三、正规循环方式
工作面实行采放平行作业,每天按10个循环组织生产,循环进尺0.8m。
附图十二:53下03(南)综放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第二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六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一、灾害应急措施
工作面在回采期间,要严格执行本规定的通防、防治水、生产等部分的要求,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及时按规定处理。发生事故,要按照《兖州煤业公司济三煤矿2008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有关规定组织抢救、自救,重大事故要及时汇报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避灾,尽快沿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事故影响地点直至上井。
(一)发生顶板事故后应急措施
1、及时探明冒顶范围和被埋堵的人数和位置,立即向矿调度室和工区汇报现场情况,以便尽快调集人员进行抢救工作。
2、积极恢复冒顶地点的正常通风,如果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风管、水管等对被埋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3、处理事故过程中,必须首先坚持由外向内的原则,加强支护强度,防止出现二次冒顶,有条件时可开掘通向遇险人员的专用通道。
4、遇有大块矸石威胁遇险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岩块,但必须防止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状态。
(二)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应急措施
1、受威胁区域人员必须立即戴好自救器。
2、迅速撤退灾区和受威胁区域人员,抢救遇险人员,组织矿山救护队探明爆炸地点范围和气体成分,发现火源立即灭火,并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二次爆炸。
3、在证实确无二次爆炸可能时,迅速恢复被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
4、工作面工作人员按照避灾路线迅速撤到安全地点。
(三)发生火灾事故后应急措施
<一>发生外因火灾后应急措施
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必须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并切断火区电源。
2、初期外因火灾火势较小、容易控制时,现场人员应充分利用灭火器材或其它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
3、如果火灾规模较大,现场人员不能直接扑灭时,必须积极组织受威胁区域人员尽快沿避灾路线撤离火区。受威胁区域人员必须立即戴好自救器。
4、调度室接到汇报后,根据火灾的地点、性质和规模等,立即通知可能受灾人员及可能受威胁区域人员尽快沿避灾路线撤出灾区,按规定程序通知有关人员制定救灾方案。迅速查明原因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人员,积极组织矿山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同时探明火灾地点范围和灾害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灭火,防止灾情扩大。
5、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它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变化情况,避免引起其它事故发生。
6、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施工区域内消防器材的存放地点。
<二>发生内因火灾后应急措施
1、井下容易发生自然发火的地点:丢失大量煤炭的采空区、压酥的煤柱、巷道冒高区顶煤等。当遇到工作环境湿度、温度异常增大,出现雾气,有煤焦油气味,人员感觉头疼、闷热、四肢无力等现象时,说明附近煤炭可能有自燃现象,必须立即向工区和矿调度室汇报。
2、受威胁区域人员必须立即戴好自救器。按照避灾路线迅速撤到安全地点。
3、有关部门必须立即查找漏风通道,指定灭火方案。确定火源的准确位置后,要首先向高温点处注水注浆,降温灭火;对发火地点采取均压措施,减少向火点的供氧。
4、发生自燃现象后,必须设立一氧化碳监测点,进行连续监测,随时掌握火区的变化。
(四)发生水灾事故后应急措施
1、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
2、水势不大时,应组织人员尽机械能力排水。
3、排水能力不足时,要及时增加排水设备。加强排水管路的检查,防止管路破裂时水倒流。
4、若水势较大,要及时切断工作面动力电源,并积极排水,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
5、若水势很大,可能封堵通风巷道或行人通道时,必须立即将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沿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直至上井。.
二、避灾路线
瓦斯及煤尘爆炸、火灾:53下03(南)工作面→53下03(南)辅顺→五采中间辅运巷→五采边界辅运巷→六采辅运巷→北部辅助巷→副井。
水灾:53下03(南)工作面→53下03(南)胶顺→五采中间辅运巷→五采边界辅运巷→六采辅运巷→北部辅助巷→副井。
附图十三:53下03(南)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本工作面范围内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本作业规程,严格遵守矿和区队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施工前,由队长负责组织,技术主管负责传达已批准的《53下03(南)综放面作业规程》,所有下井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学习人员签名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凡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必须补考直至合格。学习签名、考试成绩分别登记在本规程附表内。休假人员(超过半月以上)上岗前必须对本规程进行重新学习。
加强现场科学管理,狠抓薄弱环节,以预防为主,各工作人员、上岗人员现场必须做到先检查,后工作,先排除隐患,后开工;做到隐患不排除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严格执行安全质量责任制,各上岗人员必须对本岗位、本业务范围内的安全、质量负责,二人以上工作时,必须明确一人为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所有人员必须接受入井检身制度,严格遵守乘罐制度,乘罐时必须按规定进出路线,乘罐时人员的身体和携带的长物不准伸出罐外,严禁向井筒内抛掷任何物品,乘罐时必须采取站立姿势,严禁躺卧、下蹲或平坐,严禁在罐内打闹嬉戏。
区队所有职工必须要熟悉本工作面行走路线,要熟记工作面各避灾路线,要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和巷道标志;已设置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巷道,严禁进入;行走时,严禁乱动沿途机电设备。
在通过个别负压较大的风门时,应先打开卸压窗卸压,两人以上合作打开风门,等人员全部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然后关闭卸压窗,严禁人员敞开风门乘凉,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造成风流短路;若风门损坏,及时汇报通风工区进行更换或维修。
各工种要携带好随身工具,保证行动安全方便;螺丝刀、斧、锥等锋利工具必须套上护罩,以防碰伤他人或自伤。
参与施工人员和设备操作、维护检修人员必须经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方可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上岗。重要设备的主司机或包机组长要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
每班跟班队长、班组长、和现场跟班安监员必须详细检查工作面及两顺槽顶板、支护情况,检查设备完好情况和工程质量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安排处理。消除隐患或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开工生产。
特殊工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特殊工种人员到达工作岗位后,将本岗位设备运转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本班遗留问题及下班注意事项,并共同对设备进行试运转。
当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处理,因故处理不完的要向值班人员汇报清楚,由值班和跟班领导安排处理,杜绝隐瞒事故。
工作面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要按照《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做到动态达标、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巷道顶板压力显现明显处,或顶板破碎下沉出现离层处,要及时采取架棚处理。
加强工作面综采设备的管理,要按照综采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进行检修和保养,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所有综采设备的安全保护设施必须按照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安装和使用,并保证完好可靠,正确使用,不
得以任何理由拆除或甩开。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设施损坏及安全保护装置失灵时必须立即停机处理,正常后再恢复生产。
工作面的各监测系统、通风系统、注浆系统、防尘系统、通讯系统、供电系统各安全保护装置,必须时时保证其完好,并坚持正常使用。发现损坏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人员经常跨越的运输设备上方,要安装牢固的人行过桥。跨越皮带机必须走行人过桥。
工区管理人员要认真填写安全信息卡,工区值班人员必须及时组织人员落实整改。
严禁人员进入运转的运输机、转载机、转载机挡煤板里侧或上方作业;进入作业时,要停机停电闭锁,维护好顶板与煤帮,并设专人看管有效闭锁和观察顶帮后方可进行。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进入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时刻注意煤壁、架间,人员应在支架人行道内行走,防止片帮或落煤伤人,同时要注意脚下管线,以防滑倒摔倒。巷道内行走工作时要注意观察巷道锚杆受力状态,避免锚杆或锚杆托盘崩弹伤人,受力变形的锚杆要及时采取铁丝固定或其它有效防崩措施。
片帮掉顶的大块煤矸要及时停机处理。
采煤队要配合防冲办加强矿压观测工作,掌握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进行来压预报,正确指导生产,工作面压力仪表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任何人员不得站在或使身体任一部位处于可能发生移动的物体附近或设备之间。严禁乘坐运煤机械和运料车辆。严禁在输送机内行走或坐在挡煤板上。
移动电站、皮带机头、油脂存放点必须配置完好有效的消防器材。
工作面配置齐全完好的排水设备,所有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必须大于设计涌水量。
所有防尘设施必须在工作面投产前安装完毕,并确保防尘效果良好;无防尘设施不准生产,无防尘用水不准生产。各转载点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喷雾降尘设施。
发现煤流中有锚杆等杂物必须及时停机停电捡出。拾锚杆等杂物或面前联网、吊网、两端头上料时必须将煤机退离5m以外停机,并将输送机、转载机(截割机头时停止转载机)停机停电闭锁。
使用钢丝剪或虎钳剪断硬丝时,必须侧身或低头防止崩伤面部。并确保硬丝崩弹范围内无其他人员;使用剁斧、截刀等截取钢丝绳、钢筋等物品时,要防止其碎屑崩弹伤人面部器官。
所有人员在处理各种带压管路和阀件前必须关闭上一级截止阀,并采取正确方式卸除余压,严禁带压作业(卸压方式:活动工作面后部拉移千斤顶,来回伸缩直至千斤顶不再动作,操作阀操作时感觉有无压力;对于风水管路进行放水,放风)。对于处理管径一样的管路,要进行提前确认好哪一个是要处理的管路且卸压完毕后方可作业,以防误操作。敞口的管路严禁正对自己或他人。
各种操作手柄要及时回零。严禁用高压液冲尘或冲洗卫生。
使用风动机具时,人员必须熟悉机具结构、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一般的故障处理方法。处理任何机具故障,必须先关闭动力源(压缩空气)。
支设、撤除绞车四压两趄或拉移电站生根支杆时,操作人员必须观察好单体或支杆的崩坍、滑落方向,避开崩弹、滑落时的波及范围。支设、撤除支杆时,必须使用1t以上的手拉葫芦选择合适的顶板起吊,起吊链栓系于支杆上端作为支杆使用起吊工具。
为防止大块煤进入运输系统,溜煤眼上口必须加一个孔径不大于500×500mm的方孔蓖子,溜煤眼上口必须安装照明灯和牢固的栅栏。进入栅栏工作时,必须将皮带停电闭锁,将溜煤眼口封好,系牢保险带,保险带生根牢靠,并由专人看护。
溜煤眼放煤工放煤时,人要站在远离放煤口的操作杆的一侧,人离开时要关闭放煤口。开机时人员严禁进入皮带里侧清理卫生,放煤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凡刚性接触拉、压、顶、砸时,方向要正,刚性接触面应垫一木板或木楔,人员离开5米以外,观察其使用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上、下山行走时,有轨区段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不准在车场内休息或逗留;无轨及平巷运输区段行走时要注意周围车辆,当有无轨胶轮车或电机车行驶时必须立即停住并靠帮站立,等车驶过后再行走。
登高2米以上作业需系牢安全带并生根牢固。不准在工作面互相打闹嬉戏,严禁进入采空区,严禁在井下睡觉。
工作面停风时,要立即停止工作面生产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问清原因,必要时在跟班队长和班组长的指挥下快速、有序的撤出工作面。
所有人员在工作面前作业必须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情况,特别是在工作面支架立柱至煤壁间、两端头安全出口及两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作业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抬扛作业时,人员要密切配合,要相互协调,叫应清楚,看清周围和脚下,轻抬轻放。
第二节  顶板管理
一、工作面支护质量要求
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达到“三直、二平、一净、二畅通”的质量要求。
加强泵站、支架的检修,确保支护设备和液压系统工作正常。
采煤机割煤后,要及时移架,移架与采煤机后滚筒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5m、严禁长时间空顶。
支架升实达到初撑力,支架立柱下腔液压不得低于24MPa。特别注意工作面中部支架的初撑力及支架状态,工作面顶板破碎时及时拉超前且支架要与两侧支架升平。
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时,要及时停机,查明原因,处理好再移架支护。
工作面掉顶时,要及时用木料接顶。煤壁片帮深度不足0.8m时,必须使用伸缩梁、护帮板护帮。片帮严重(片帮深度达到0.8m以上)时,必须拉超前架护帮。
二、工作面装顶
装顶工作必须由工长或有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施工人员协调配合,专人负责监护和照明。
装顶时必须将前后输送机停机闭锁并通知电站停电挂牌。装顶前必须先敲帮问顶,人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找掉悬矸危岩,确认无危险后方可作业。
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空帮作业。
装顶前必须提前打好扶手,留好退路,要确保装顶段支架液压系统的完好,否则必须采取措施处理;装顶时要从冒顶区域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不得多头同时施工。并派有顶板管理经验的人员监护。
人员不得在冒顶区域下方行走或逗留;不得操作或维修装顶的支架及相邻支架;无关人员必须远离施工地点。
施工区域内支架必须关闭截止阀,防止误操作或物料碰到操作把手。需要操作支架时,必须指定专人,联络清楚,所有人员躲到安全位置,严防误操作。
装顶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必须远距离操作,并用葫芦或绳链将支柱牢固生根,以防歪倒或崩弹伤人。
三、顺槽超前支棚
顺槽支棚施工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必须三人以上配合,专人照明和监护。支棚地点不准有物料和其他备品备件存放以免影响支棚工作,不准人员随意进出,人员须经支棚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出。
必须使用完好支柱和顶梁,支柱、顶梁损坏、影响正常使用时必须及时更换。
铰接梁圆柱销必须齐全到位,超前支护段金属绞接梁绞接销的铰接率大于90%,不准出现相邻或连续两个不铰接的顶梁。
支棚施工时,支起的单体和临时竖放的支柱要及时拴绳防倒(支一棵拴一棵)。
支棚后要背好顶,使用木板梁接顶时,不得重梁重楔,木板梁要用铁丝拴系在顶网上。
支护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支柱与顶梁状态,发现顶梁歪斜等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进行处理。
在替棚施工中,十字顶梁起飞时单体柱爪必须卡牢顶梁,缓慢供液,接顶木料可用长柄工具撑住,严禁人员扶撑,以防滑落伤人。为防止十字顶梁与单体之间相互滑动而发生意外,每次十字顶梁起飞不准多于三排。
巷道局部超高需使用梯子、脚手架施工时,梯子、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放置要稳定,并有专人扶持和监护施工安全。登高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佩带好安全带。
巷道局部超高施工木垛接顶时,必须确保每一块木料放置稳固,否则必须利用铁丝捆绑、吊挂的方式进行固定。
替棚后为便于下班的十字顶梁悬挂,在巷道高度许可且十字顶梁下垂后行人安全通道的最低点大于2.0m时,可垂吊一排十字顶梁交接班但铰接销必须齐全到位。
超前支护段巷道顶板压力显现、下沉量增大时,必须在十字梁下增补支柱,加密单体,加大支护强度。
为使十字铰接顶梁在支护中承载均匀、防止单体扭转滑动(现场使用的十字梁十字花处敷有加强板、影响单体与顶梁的啮合),凡超前支护需要单体加密的十字铰接顶梁下支设的单体可改为在十字铰接顶梁十字铰接处的主梁两侧均匀支设。
工作面两顺槽承载中的金属顶梁发生损坏时必须及时更换,无法更换的必须在损坏的金属顶梁区域采取补打单体加强支护措施。
撤除超前抬棚时,先撤除两端的单体,然后撤除中间单体,撤除单体时人员要远距离操作,躲开棚梁反弹、崩落所波及的范围。
胶顺在转载机封闭段上作业时,必须先检查盖板、护罩等保护设施是否齐全,螺栓是否紧固,否则不准作业。并随时防止人体、物料进入转载机封板间隙内或转载机内煤岩块涌出挤伤人员腿脚。
四、端头维护
端头维护施工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必须两人以上配合,专人照明和监护。
端头维护时,要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先支后回,严禁空顶空帮作业。敲帮问顶时,附近机械设备要停止运转,发现有片帮危险和松动危岩活石时,必须立即处理。
交接班期间要认真检查机头、机尾安全出口宽度、高度是否符合规定,支架顶梁两侧及前方空顶是否及时处理;超前加强支护距离及质量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有无单腿棚及空帮空顶现象,检查端头处浮煤、浮矸是否清净。
端头三角区顶板压力显现明显或顶板破碎时,必须采取加大支护强度,或增支抬棚或端头支架上工字钢,工字钢可探出端头架,在工字钢头打上单体,工字钢与单体之间垫上木板。抬棚必须打防滑单体或栓防滑链等措施。
工字钢或花边梁抬棚必须用12#铁丝或起重小链拴系到顶网上,支设、回撤、挪移过程中禁止人员在棚梁下方通过。
因巷道底鼓需要卧底时,要避免因卧底而造成单体失脚歪倒,卧底期间要及时改支失脚单体,保证原有的巷道支护强度。
巷道原有顶网、帮网破损时必须及时处理,防止片帮或顶板落煤伤人。支柱活柱行程不足、支柱受侧向压力时必须及时改柱或扩帮处理,否则必须采取可靠措施将支柱固定牢靠,防止支柱断裂伤人。
回柱或改柱时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制度,先清理好退路,施工人员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放液,然后解开防倒绳回撤。严禁用回柱绞车回撤单体支柱。
回撤施工时,检查有无影响作业的废料、杂物;回收的支护材料是否已整齐码放在指定地点,作业前检查作业现场顶帮是否稳定,周围环境有无影响人员作业、安全等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回柱必须先检查煤壁折帮及支护情况,支柱受侧向压力时,人员必须选择可靠的安全地点作业,严禁站在支柱反弹、歪倒、片帮危及方向和位置。
回撤支柱、顶梁前确认影响范围内无其他人员,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三角区及切顶密集回撤作业时,不少于两人,一人作业,一人监护照明;施工时选好站位,看好退路,先用长把工具将单体液压支柱放液后用葫芦拉出,然后再撤铰接顶梁,避开崩料、掉顶(接顶物料)危及方位,避开顶梁摆动、掉落、反弹危及位置。
面前支护、回撤不得跨在运转的转载机上或站在转载机挡煤板、输送机头、机尾上作业。三角区、转载机尾、无挡煤板的转载机侧等区域作业时转载机和输送机必须停机闭锁。
采空区悬顶长度超过5m时必须支设至少2棵趄柱。
端头支护支柱的前移、支设必须在端头支架升起并达到初撑力时方可进行。不得在端头支架降架时改支端头的单体支柱。
拉移端头支架时,所有人员必须躲到安全地点,严禁在架侧、巷道端头逗留。严禁在移架同时进行端头的支护、回撤等施工,端头架拉移且端头回撤施工完毕后必须在切顶线支柱前挂好“严禁入内”警示牌。
端头支架拉移前,端头维护人员必须要检查端头架后尾梁到架后电机插座间的距离,如降架后间距较小(降架后间距小于150mm)时,必须停止后部运输机的运行并采取措施,端头架拉移后检查各电机插座,确认完好无损方可启动后部运输机。
人员严禁进入切顶柱后方无可靠支护的空间。掉落的柱梁要用长柄工具勾出,严禁进入空顶区内取料。
回撤行程不足的单
体支柱,应首先采取挖底根的方式。如果底板坚硬,必须使用单体支柱斜撑时,必须按照本规程第七章第八节使用单体支柱的有关规定远距离操作,并由专人在安全地点堵人警戒。
陷入底板的铁鞋可使用手拉葫芦回收。当使用小吨位葫芦难以回出时,应换用大吨位葫芦或用手镐挖出,不可猛拉或增人硬拉。使用手拉葫芦须按照本规程第七章第六节起吊操作有关规定执行。
拉超前端头支架拉移端头支架端架时,支架操作人员要始终观察支架活动范围是否有事故的隐患,谨慎操作防止事故,并且支架拉移的范围内不能有其他人员。
当采煤机正在进机头时,绝不允许降端架和移端架,防止煤机割到端架顶梁或底座连杆。
支架前移之前必须将前梁完全下摆,绝不能在上摆的前梁顶着煤壁的情况下移架。否则会造成前梁千斤顶和其铰接处损坏。
在倾斜工作面要特别注意利用调架千斤顶及防倒装置及时调整支架位置,以免支架下滑倾倒。
底板条件不好时,液压支架的底座可能陷入底板,在这种情况下,支架前移时,可垫起底座,确保支架沿着煤层前移,而不陷入底板。
移架时为防止支架倒架和底座偏斜,要及时调整各调架千斤顶行程,使其调正,便于移架,必要时加以辅助支撑。
胶顺超前端头支架拉移后升架时,要达到初撑力,顶板超高处用板梁接顶。
五、其它安全要求
所有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矿分管部门必须保存试验记录。新下井的单体支柱首次使用时必须及时进行放气,防止单体出现假支撑现象。
工作面顶板破碎时,可在支架上铺金属顶网、穿木板梁或工字钢。
穿料、上网时,必须停机闭锁,敲帮问顶后,人员站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作业。
顺槽巷道顶板压力显现、下沉量增大时,可增补支柱,加大支护强度。增补支柱可支设在铰接梁的任一梁上除铰接点之外的任何位置。
超前支护范围外的巷道压力显现明显、顶板下沉量大,需打超前抬棚,抬棚两端需用12#铁丝系到顶网上,一梁三柱,采用铰接梁支设超前支护每梁一柱;回撤抬棚下方单体时,施工人员要躲开下落后所波及的范围,同时下落范围不可有其它易造成崩弹的物料,采取远距离卸液的方式撤除单体。
顺槽下坡角度较大有涌矸危险时,应采取补网或缩小密集支柱间距等措施,防止滚矸伤人。
顺槽顶帮变形严重、支护锚网受力较大,有崩弹危险时,必须采取防止崩螺帽、托盘的措施:用铁丝将锚杆外露端拴系在金属网上,或用防崩木托盘或贴巷帮悬挂塑料防护网。
回出的物料和剩余材料必须码放在指定地点并确保稳固。竖放的支柱必须用铁丝或防倒绳牢固生根在顶帮锚网上,防止倒柱伤人。
拉移上有板梁等支护材料的支架时,要将后部停机闭锁,确认物料没掉入后部运输机内方可开机。
拉移电缆拖移装置时必须巡视沿线确认无刮卡,人员避开拖移装置移动范围及绳道;拉移生根必须可靠稳固,煤机在机尾运行时,严禁拉移电缆推移装置。
现场要备用足够的支护材料。
锚网巷道煤帮侧的锚杆托盘、钢筋梯和金属网应根据超前压力显现情况,超前煤壁1~5m拆除。周期来压期间、巷道顶板破碎开裂地段,适当减小拆除距离。
拆除锚杆托盘、钢筋梯和金属网前必须仔细观察顶帮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拆除顺序由下向上,由后向前。拆除后的煤帮侧严禁人员进入,防止片帮伤人。
单体支护操作时必须两人配合作业。一人将支柱对号入座,支在实底(或鞋)上,扶牢单体,另一人插入注液枪、扳动注液枪手把升柱,注液枪插入阀嘴前,先清理阀嘴内浮煤杂物,单体升紧前把顶梁调正,柱爪和顶梁花边要紧密啮合,工字钢下单体支设时必须要垫好防滑木板。
工作面底板不平需要提架时,可先用完好的单体支柱将支架顶梁顶住后并必须用钢丝绳将单体牢固固定(单体固定时要确保单体滑崩时波及不到支架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再降架,降架时前后柱要同时下降,防止顶梁倾斜而造成单体滑崩,等支架底座吊离底板达到所需高度,支垫好,回撤单体,前移支架,单体支设时与顶梁接触点必须要加垫木板防滑,同时单体支设时严禁受侧向力。
端头架及工作面其它支架铺网期间,吊网时严禁利用千斤顶管线作为吊点。
第三节  防止冲击地压伤人
根据防冲办电磁辐射检测结果和钻屑法检测结果,对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必须及时制定方案、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性治理。
防冲办检测发现异常高危区电磁辐射幅值或脉冲数报警区或检测钻孔煤粉量超过临界值时,必须立即向分管领导汇报并立即通知现场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区。现场跟班队长、班长必须立即组织所有人员向远离危险区方向撤离至安全地点。分管领导组织施工放炮解危施工。
待解危工作结束后,经检测确认有关参数正常后,方可下达解除危险信号。危险解除后经防冲办人员或安监人员通知许可,工作面施工人员方可进入施工地点。
利用电磁辐射法、钻屑法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检测及卸压爆破施工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经矿批准后实施。
在划定的冲击地压危险区两端设置冲击地压警示牌。
没有工作任务的人员不得进入冲击地压危险区。工作面人员必须经过冲击地压危险区时,必须快速通行。严禁在冲击地压危险区内蹲、坐、躺卧休息。
须在冲击地压危险区内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尽量减少同时参与施工的人数,施工人员须尽量减少在危险区内的停留时间。
工作面处于冲击地压危险区内施工时,辅顺距工作面60m范围内的顺槽内不得存放物料。临时备用的材料和配件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固定。彻底清除电站列车上所有不能可靠固定的物料,防止矿压异常冲击时物料伤人。
端头回撤的物料必须及时外运到指定地点平放并垫牢,严禁贴帮竖放。机尾端头存放备用的单体等物料必须平放在煤壁延长线采空区侧。
各种钢性风水管路必须布置在巷道的不采一侧,已布置在回采侧的要提前回撤。
顺槽超前支护所有支柱要及时连绳并挂防倒链防倒,防倒绳要拉紧并两端牢固生根。单体点柱与顶板间必须垫木板。巷道底板松软时,单体支柱必须穿木鞋(短边尺寸不小于支柱直径的1.5倍且选用优质硬木),严禁穿铁鞋。
绞接顶梁之间要用圆柱销联好。顶梁损坏时,可在断裂下垂的梁下增补支柱。
巷道原有顶网、帮网破损时必须及时处理,防止片帮或顶板落煤伤人。
冲击危险区内顺槽两帮锚杆外露端(螺母)必须用铁丝拴系在金属网上,也可以用专用木托盘进行阻挡式固定。
工作面处于冲击地压危险区内或周期来压期间,工作面出现顶板下沉、煤炮频发、异常响声、支架安全阀大量开启、顺槽巷道两帮突出、底板鼓起等矿压剧烈显现现象时,作业人员必须密切观察,高度警惕,工作面人员立即进入完好支架内,顺槽内人员立即撤离超前支护段到冲击地压危险区外。
工作面支架必须升实达到初撑力。顶板破碎严重时,必须铺顶网护顶,防止架间落矸伤人。
因工作面压力显现扬尘造成视野不清时必须立即停机,防止误操作。待视野清晰后,要先检查工作面及两顺槽支护情况,恢复生产前必须洒水降尘并冲刷积尘。确认无异常后方可继续组织生产。
端头三角区顶板破碎、顶煤冒落见矸时,在端头3~4个支架上铺双层金属经纬顶网,并使用木板梁接顶,接实端头支架。若因直接顶已破碎难以接顶时,必须在支架前梁上金属网下穿工字钢梁,工字钢可探出支架,并在工字钢上适当位置打上单体,增强支护强度。
拉移端头支架时,所有人员必须躲到工作面支架内,严禁在支架外侧、巷道端头逗留。严禁在移架同时进行端头的支护、回撤等施工。
顺槽超前支棚前,施工人员必须先检查施工地点附近巷道顶帮情况,发现巷道原有顶网、帮网撕裂时必须先补联网扣;超前架棚段巷道拆除防倒连杆前必须先用铁丝将钢梁、支柱分别拴系到巷道顶网、帮网上。
工作面推进不正常时,每班至少升架一次。工作面停产三天以上、恢复生产前必须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检查、监测,如存在危险必须处理,解除危险后方可施工。
冲击地压段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采煤机由机头向机尾截割牵引距机尾60m(120#架)时,采煤机司机必须通过扩音电话向班长发出“采煤机即将向机尾截割的”警示。听到警示后,班长必须立即安排电站开始警戒、机尾安全负责人检查人员撤离情况。
经班长确认,所有人员均已撤出冲击地压危险区(辅顺泵站司机及辅顺超前支护人员到控制台、机尾人员进入工作面支架内)且各警戒到位后,方可命令煤机司机牵引采煤机割煤。得不到班长命令,煤机司机和支架工不得进行割煤和移架操作。
第四节  防治水
一、地面防治水措施:
完善3下煤顶部砂岩水位动态观测系统,并做好各水位长观孔的水位动态观测工作。
认真分析井上下资料,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正确指导生产。
二、井下防排水措施
开展矿压观测工作,为工作面防排水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安装完善排水系统,使其综合排水能力达200 m3/h。
53下03(南)工作面泄水巷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应派专人负责定期清理泄水口的淤煤、杂物, 确保泄水巷内水沟的畅通。工作面推过泄水前,在泄水巷东门口打好木垛,在工作面推过后,能够继续泄水。
保证-665水仓泵房排水设备完好。
按照《53下03(南)综放工作面防排水专项设计》要求完善工作面和两顺槽排水系统。
保证两顺槽排水系统双回路供电。工作面的排水系统必须保证畅通,保证排水设备动态完好。
加强对采空区涌水、积水情况的观察,特别是采空区,当发现涌水量增大时,须停止回采采取措施。
三、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必须按照《53下03(南)综放工作面防排水设计》要求完善工作面排水系统,并定期检查维护,保持排水设施完好,确保排水能力。
加强胶辅顺巷道低洼地段的清理,避免因淤煤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发现排水管路堵塞时必须及时处理。
工作面涌水明显变化或增大时,必须立即汇报矿调度室,以便及时启动矿井抢险灾害处理程序。
工作面涌水量明显增大时,工作面局部低洼点积水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迅速恢复排水系统,增加排水设备设施,专人负责供电、潜水泵、管路的管理,以免影响生产。
工作面涌水量明显增大时,必须立即安排专人到两巷低洼处观察顺槽积水情况,涌水量超过排水能力,采取措施效果不明显时,必须及时切断工作面高压动力电源,并采取措施防止供电系统被淹。
工作面或巷道局部积水不能控制,可能会阻断人员通行或风流通过时,必须立即组织人员撤出工作面及顺槽。
工作面两顺槽必须保持足够数量的潜水泵、开关、各种电缆、管路及连接件以备工作面排水和抢险之用。
当顶板出现淋水或老塘涌水增大,或者有其它异常水情征兆时,现场人员要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和工区值班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发生突水事故后的处理措施:
首先将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或上井,并组织人员尽机械能力排水。
排水能力不足时,要及时增加排水设备。若水势很大,淹没工作面时,要及时切断工作面动力电源,并积极排水,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
地测人员要对井下涌水量、地面水文长观孔水位进行观测,并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出水水源,为矿井防治水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瓦检人员要对井下空气成份进行加密测量及测定,为救灾人员提供通风方面的基础资料。
加强排水管路的检查,防止管路破裂使水倒流。
第五节  通防及安全监测
加强通风管理,确保工作面的风量达到1026m3/min,风速满足要求。因任何原因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必须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恢复生产。
确保工作区域内空气成分满足要求,进风流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不高于0.5%,其它气体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工作面内及其两顺槽严禁烧焊。
发觉工作面进回风不畅通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查找原因,
立即处理。
当工作面局部施工地点空气温度超过26℃时,必须缩短该施工地点职工的工作时间,当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30℃时,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采取降温措施。
回采期间巷道受压断面缩小影响通风时,必须及时采取卧底、扩帮等措施,保证工作面正常通风量。
认真执行设计的综合防尘措施,保障防尘用水有充足的水量和符合要求的水压。
认真执行设计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工作面任何人员发现发火征兆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由通防部门及时处理。
对工作面的注浆和注氮要按规定进行检查,确保其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要及时采取补注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
必须保持工作面范围内安全监测仪器、仪表正常使用,发现损坏或异常立即汇报矿有关部门。随工作面推进及时挪移传感器,并按要求悬挂在合适的地点。
各班长必须认真履行瓦斯检查员手册签字制度,及时掌握工作面CH4浓度的变化情况,必要时按要求组织人员撤离;下井人员必须佩带矿灯和自救器,井下严禁随意拆卸矿灯和自救器。
跟班队长、班组长、电钳工及采煤机司机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各班班长将便携仪悬挂在工作面回风隅角,采煤机司机携带便携仪对工作面瓦斯进行监测。便携仪报警时,工作面必须立即停机,检查瓦斯情况并进行处理。
出现瓦斯超限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和通风调度,由通风工区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对两隅角悬顶段及时剪网,悬顶超过5m时要及时剪网放顶,确保及时冒落;悬顶距离超过10m时,在机尾切顶密集处悬挂挡风帘并通知矿通防部门采取措施。
回风隅角切顶线处剪网时,人员必须站在切顶支架一侧,并保持退路畅通,用长柄工具剪网,剪网时必须停止工作面输送机和转载机并停电闭锁。
工作面停机时,应将后部输送机开空,避免在后部机头处积煤,以利架后风流通畅。
第六节  运输管理
一、辅助运输
(一)使用绞车
轨道运输沿途安全设施必须齐全、完好并正确使用。所有轨道铺设质量必须符合矿井轨道质量标准要求并经矿分管部门验收合格。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凡出现铁路阴阳、轨枕接底不实、铁路变形时,必须由铁路维修工修复后再进行运输工作。
斜巷内必须配齐一坡三挡等安全防护设施并确保声光信号灵敏可靠。
绞车钢丝绳必须按标准插接,必须使用保险绳,保险绳与主绳必须牢固连接。
绞车司机、信号把钩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使用绞车前必须对绞车固定、护绳板、压绳、钢丝绳、钩头、绞车制动、声光信号、启停按钮等全面检查,确认完好可靠并空载试车正常方可使用。要检查轨道、道岔、挡车器及其它安全设施,确保齐全完好并处于正确位置。发现问题必须先处理好再使用。
绞车检查时,制动闸和离合闸的闸带必须完整无断裂;制动闸制动后,闸把位置在水平线以上30°-40°时即应制动,闸把位置严禁低于水平线。
绞车操作时必须按控制按钮操作,严禁用开关就地操作绞车运行;绞车操作时,严禁将工作闸和制动闸同时按下,在非紧急情况下,严禁采用紧急制动停车。
必须使用合格的联车装置和专用的有防跳、防窜销装置的车销子。严禁超挂车。
必须使用操作规程允许的信号联络。司机必须按信号开停车。
行车过程中,司机必须集中精力,控制好提松车速度,监视绞车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车检查处理。绞车滚筒上钢丝绳出现爬绳、咬绳及出现绳缠绕较乱或其它故障时,要先刹紧制动闸,掩牢车辆,然后再松绳停车处理。严禁用手或脚拨动运行中的钢丝绳。
严禁放飞车。松车严禁余绳。提车受阻时严禁硬拉,必须立即停车制动查清原因进行处理。用完绞车必须停电闭锁。
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行车路线两头有专人在安全地点站岗,严禁人员进入,线路中有人严禁行车。斜巷行车时,下车场方向严禁有人员逗留。
把钩人员要正确使用挡车器等安全设施。摘挂钩必须在车停稳并掩牢后进行,严禁在车运行中摘挂钩。摘够钩时必须站在轨道外侧,不可将身体伸入两车之间。信把工在每次联钩前,必须检查设备封车情况,有无滑动部分和没有固定好的小件。只有在联好钩头、销子,正确使用保险绳且绞车作业影响范围内无人员停留、所有人员躲到安全位置后方可发开车信号。
处理车辆掉道时,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作业并统一指挥,矿车下方支设趄柱防止下滑和歪倒,同时,要锁紧钩头,刹紧绞车,人员站在安全的方向作业;必要时应卸掉车上的物料再拾道;严禁用绞车硬拉复位;若运输物料已歪斜有倾倒迹象时,必须先将车辆牢固固定,卸料后再进行复道,车辆复道时,先复上坡方向的一侧,后复下坡方向的一侧;人员严禁站在车辆下坡方向。
严禁跨越或钻过运行中的钢丝绳。不准骑绳行走。严禁乘坐运料车辆,严禁蹬钩、扒车。
斜巷停车、装卸车时,必须将车辆掩牢。必须确保车辆已摘掉钩头,司机方可离开绞车。
在坡度不大于7‰的巷道内人力推车时人员应站在车的后方,严禁站在矿车两侧推车,不准骑绳推车;推车应时刻注意车辆前方有无人员或障碍物。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使用胶轮车必须严格执行矿《无轨胶轮车运输安全技术管理规定》。人员必须及时避开胶轮车运行路线,严禁与车同行。车辆制动以前严禁靠近。
装车严禁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用叉车、平盘车装载物料必须采取可靠措施封车牢靠,防止物料窜动。装卸车、封车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操作。
装卸重长物料如工字钢时,必须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号令一致,互为监护,看好路况,防止挤手砸脚。
综采设备和大件上、下井装车时,要派专人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装车。
辅顺电站道内拖移备品备件或拖移电缆可利用电站绞车进行拖移,拖移时要确保电站列车的稳固,可采取固定车轮的方式进行固定,电站处于斜坡段时,可将绞车车盘下道并用单体打好趄柱,拉移阻力较大时、必须检查受阻原因,严禁强制拉移。
使用绞车在皮带机头拖拉皮带或其他配件或回收的物品时,绳道内严禁有人。
(二)起吊重物
施工人员必须了解重物的重量和几何尺寸,起吊要求和防护要求,选用正确的吊装方式和符合要求的专用起吊工具和索具。
用棚梁或承力点起吊设备吊时,要预先对棚梁或承力点进行可靠的加固,确保安全后方可起吊(采用起吊点周围打点柱进行加固,斜拉时必须打戗柱)。
使用手拉葫芦等机具人员必须了解机具结构,熟悉机具性能,掌握正确的使用、维护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必须选用吨位足够的手拉葫芦。
起吊作业前必须实验手拉葫芦的性能,确保完好。严禁使用不完好的葫芦。严禁将重物吊在吊钩的尖端。
使用链环上齐螺栓;使用链条做索具时必须用12#铁丝将链条端头牢固锁定;使用卸扣、螺栓必须上满丝扣。
起吊前,必须认真选择起吊点,起吊处顶板、煤帮完整,确保承力点可靠。根据重物的吨位不同,应使用专用起吊锚杆或架设工字钢棚作起吊生根。用作生根的钢棚必须有可靠的防倒措施。
索具捆缚在重物的设计吊装部位,转折点及与设备接触部位应垫以软质垫件,如木板。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重物上部件损坏、丢失。设备上可能滑动或转动的部位必须可靠固定。
吊起重物时,应先试吊高度100~200mm,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继续操作。葫芦拉力大于正常手拉力时,必须立即停止使用进行检查处理,不可猛拉,更不能增人硬拉。手拉葫芦必须直向受力。葫芦的起重链条扭结或钩头翻转时不得使用。
操作人员必须选择安全的位置与重物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开索具、工具或重物摇摆、坠落、反弹危及方位,并严禁人员、人身任何部位进入上述位置。施工需要时必须用物料垫牢稳定后方可进入。
严禁任何人员随同设备同行升降,严禁用手直接校正已张紧的吊具。
设备在起吊时,一般不得中途停止作业,设备到位或中途停止时,必须放置稳固。对重心高的设备,必须采取防摇动或倾倒的措施后,方可拆除起重机械或索具。
设备上的滑动部位应予以固定,以防滑动碰坏和碰伤人员。
(三)大部件拖运
准备好托运用底拖、封车用葫芦、5T葫芦链、起吊环等托运工具。
检查电站前后两部绞车的固定,如电站处于斜坡段可把绞车拿掉道并打好四压两趄,前后轮内外固定;平巷可采取固定车轮的方式,但必须要保证电站的稳定,否则必须打压车。
使用绞车前应对绞车固定、压绳、钢绳、钩头、绞车制动、信号、启停按钮等全面检查,确认完好可靠并空载试车正常方可使用。
使用绞车拖运时,必须清净沿途障碍物并确保所用大部件、工具等符合要求。超前支护范围单体可提前改支以满足大部件通过所需空间,但最多不可超过10棚且运后必须及时补支。
回头滑轮的固定,替棚段可利用支护完好的十字顶梁做固定点,巷道内可利用顶板完好且螺纹外露较长的两根锚杆相互用40t连接做固定点。拖运大部件时,必须清净沿途障碍物并确保所用大部件、工具等符合要求。
绞车或滑轮拖运大部件前,要对绞车的负荷、钢丝绳的承载能力、滑轮的额定载荷进行校核,确保无误后方可操作。使用绞车前应对绞车固定、压绳、钢绳、钩头、绞车制动、信号、启停按钮等全面检查,确认完好可靠并空载试车正常方可使用。若绞车牵引阻力较大必须在绞车盘前支设趄柱或将绞车脱离电站轨道另行固定。绞车拖运大部件时只准使用慢速挡。
必须使用操作规程允许的信号联络。司机必须按信号开停车。电站道拖运可使用口哨、扩音电话、声光信号作为停车信号。任何人发出停止信号,绞车司机必须停止绞车拖运。
绞车运行过程中,司机应集中精力,监视绞车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车检查处理。绞车滚筒上钢丝绳出现爬绳、咬绳及出现绳缠绕较乱或其他故障时,必须停车处理。
绞车拉力过大时应停车检查处理,严禁硬拉。
拖运作业时,在绳道两端安全地点设岗,看好回头轮生根,严禁人员进入绳道(链道)和拉坏生根、滑轮、断绳可能危及的范围内。
电站道拖运大部件时,电站范围内不得有无关人员逗留。重要岗位确需有人员检修或操作时,必须躲开绳道,站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
被拖移大部件移动的相反方向有人员跟随观察运输情况时,必须站在3米以外有掩护的安全地点;大部件处于超前支护范围内时监护人员应站在无钢丝绳的单体道内,并距离大部件至少3m以上,防止顶倒单体或其它物体伤人。
处理大部件倾倒时,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作业并统一指挥,同时,要锁紧钩头,刹紧绞车,人员站在安全的方向作业。严禁跨越运行中的钢丝绳,不准骑绳行走。严禁乘坐大部件底拖。
绞车使用完毕后应停电闭锁。
大部件装卸车、起吊拖运、吊装时,必须由班长统一指挥,号令统一,协调一致。
拖运作业时,在绳道两端设岗,严禁人员进入运输绳道内可能危及安全的范围内。
抬扛物料、装卸车要统一指挥,叫应清楚,起放一致,防止挤手砸脚。行走时要看好路面情况,口令统一、步调一致。
(四)刮板输送机运料
使用运输机运大件必须由班长协调指挥。
将设备大部件或其它重物(以下简称大件)装入、拖出输送机时,可将葫芦生根在支架各千斤顶连接鱼口上。但必须确认生根点可靠,并严格按照本规程中有关起吊拖运的规定执行。
用输送机运大件时,必须垫牢大件防止歪倒。必要时,使用葫芦或链条将大件固定在输送机刮板链上。
输送机运转过程中要专人看守闭锁,同时要有专人在支架内跟随大件全程监护,发现异常立即停机。
大件需经过采煤机时,采煤机处要提前造好条件,大件经过时,将大件拖向煤壁底板,摘开煤机滚筒离合,启动煤机,挑起摇臂,向相反方向牵引,使大件在滚筒下通过。
大件过煤机时,由跟班人员检查煤帮前空间,并协调指挥采煤机牵引过大件。人员进入输送机内作业时,必须确保前部输送机、采煤机已停机停电闭锁,并敲帮问顶、检查架前架间顶板情况,采取可靠方式护好煤帮,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
使用刮板机运送小型物料时,必须先将输送机内煤矸开空。根据物料形状及大小堆码于刮板链上并可靠固定,确保不会发生刮卡。
使用运输机运料时,必须有专人在沿途看管闭锁,
监护物料状态,确保能够及时停机。
装卸料时必须停机闭锁,并把支架护帮板伸出。严禁开机装料、拾料。
(五)皮带运料
使用皮带运料期间,皮带司机不得离岗。溜煤眼口牢固蓬严或使用好卸料台,以防物料掉入。
使用皮带运料前,必须先试运转皮带机,确认皮带机运转正常不跑偏,否则不得装料。
使用皮带运料时,必须在皮带沿线设岗联络,确保做到装卸料时皮带机闭锁停机、装卸料地点作业时打下闭锁,作业完成、人员离开皮带机到达安全地点,联络清楚后方可打开闭锁联系开机。
卸料地点专人站岗,开机期间手不离闭锁,在物料到达卸料地点前及时停机。皮带沿线人员在皮带运行期间手不离闭锁,并随时通报物料状况,发现物料散落、歪斜等情况及时停机处理。
向皮带上装钢梁等重物时必须先用木板垫好,防止砸损皮带表面。物料码放在皮带中心,钢梁、单体一次装料不得超过3根。装料时须集中一处,不得多点平行作业,对圆形物料的运输必须采取防滚防滑措施用半圆木或木刹固定牢靠并用铁丝封好;托辊的运输可采取3~5个一组的方式牢固捆封。
回收H架时,要平放在皮带中央,防止储带仓巷道低处将H架挤在顶板与皮带中间,损坏皮带。运料时在储带仓巷道低处要安排专人看好闭锁,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监护。
卸料时,人员可站在皮带上要防止脚下打滑摔倒伤人并确认皮带已打下闭锁,其他人员躲至安全地点。全部卸完后,方可将卸下的物料转运至指定地点。皮带上下不得同时作业。
不得用皮带运送大型设备及部件;皮带运料仅限于1吨以下且对皮带无有损害的物料和配件:如各类千斤顶、开关、工字钢、单体以及各类小型配件,严禁用底皮带运输超高超宽影响皮带安全运行的任何物料。
皮带机头利用卸料装置卸料时,卸料装置必须与皮带搭配合适、防止剐坏皮带,同时皮带卸料时、物料掉落危及安全的范围内不得有人。
用皮带运输物料时,必须使用铁丝将物料封好,防止运输过程中物料掉落挂伤皮带,并有专人在卸料地点观察,当物料到达指定地点时必须及时闭锁停止皮带运转,防止物料拉过,造成堵仓等事故。
二、运煤设备管理
(一)刮板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
输送机司机必须熟悉设备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术;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
开机前必须仔细检查设备,确认各种螺丝齐全紧固、盖板完整、油位适当、冷却良好、链条松紧度适当、搭接合理、信号清楚、闭锁灵敏,设备运动影响范围内人员已躲至安全地点,周围环境无问题后方可联系开机。
开机先开水,严禁无水开机。停机应停水;不得重载停机。
三机起动后,司机必须随时监视设备运转情况,确认设备运行平稳,声音正常、部件完好,冷却有效,否则必须停机处理。
司机必须及时联络,调节输送机运煤量,防止设备过载;输送机内有大块煤矸时,必须及时停机处理,并注意防止淤煤溢出挡煤板窜入转载机人行道伤人。发现煤流中有除矸石以外的非煤杂物时及时停机捡出。
设备运行期间,司机不得离岗,同时负责岗点附近人员的安全监护,防止人员进入端头三角区、转载机尾、无挡煤板的转载机侧等危险区域。一旦发现有人员进入上述区域,必须立即打下闭锁停机,司机离开岗位时必须停机停电闭锁。
三机电机、减速箱的通风和冷却系统要保持良好,驱动部周围浮煤及时清理。
运行中的三机设备严禁人员跨越。人员在设备内作业时要停机闭锁并派专人看管。输送机运行期间,顺槽内正对卸煤方向严禁有人员通过或逗留。
转载机进料口到前机头、前后机头之间必须安设钢性防护栏,同时转载机进料口到前机头的范围内必须安设拉线紧停。
转载机司机要严密监视皮带机运行情况,出现跑偏要及时调整;皮带机尾淤煤及时清理,严禁任何物品磨到皮带,清理皮带机尾淤煤时必须站在皮带两侧的安全地点进行,人体任何部位不得靠近皮带,皮带运行期间严禁人员清理马蒂尔中间敞口部分淤煤或进行其他的施工。
工作面出现闭锁在未询问清楚原因之前严禁私自解锁,必须严格执行“谁闭锁谁解锁”的制度,特别是机头多功能电话闭锁期间除运输机司机外、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锁。
前移皮带机尾时,须将皮带机停止运行,移够步距,调整好方向、角度后开机试运转。
皮带机尾存有煤矸危及皮带运行安全时必须停止皮带运行;严禁人身体的任何部位进入运行的上下皮带之间。
运输机或转载机一般不得重载停车,严禁大块煤、矸通过采煤机或破碎机,有大块煤、矸影响运输或破碎时,必须停机进行处理。
前部输送机头到转载机进料口挡煤板间和前、后部输送机头间设防护装置,防止人员进入转载机。转载机进料口处悬挂防护链条。
锚杆及其它异物进入转载机封闭段,无论距离远近,严禁任何人员在闭锁后入内去捡。必须低速运转转载机到机头皮带处,停机捡出。
除专用工具箱、支护材料和排水设施(潜水泵、开关、管件、电缆等)外,转载机机身上方一般不得存放其它物料。确需存放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物料散落或进入转载机。
转载机顶封板必须封闭严密,无关人员严禁在顶封板上逗留;作业前先对顶封板上的安全情况、物料存放进行检查且确保顶封板完好,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作业,同时必须有专人监护安全。
前移转载机前必须对转载机两侧全面检查,超前支架与机身间保证无人员,电缆管线吊挂完好防止挤拉;机道必须清理干净,确保无障碍物。
转载机拉移时,必须用第一超前端头支架推移千斤顶推移,防止转载机弯曲,操作时要注意观察,缓慢供液,一旦出现拉移困难时要停止拉移,问题查清后在拉移,如因转载机煤泥问题,可用第二超前端头支架帮助推移。
拉移转载机时,操作人员与输送机头司机联络清楚,防止拉移过量。
拉移时除操作、监护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必须离开机道,防止端头超前支架与转载机支架相对移动而挤伤人员。
操作人员必须在安全的位置操作,避开超前架与转载机相对移动危及的位置。
拉移皮带自移机尾可参照拉移转载机的安全要求执行。
在转载机身、前后机头之间安设过桥,以便人员通过。过桥必须完好牢固,固定螺栓齐全紧固。
设备运行期间,人员经过过桥时必须认真观察顶板和煤流情况,确认即将经过的煤流中无大块煤矸时,快速通过;严禁人员在过桥上停留;过桥不完好时,机头过人必须停机闭锁。转载机运行期间,桥部下方严禁人员作业、逗留和通过,确需时,必须机尾滚筒护罩和马蒂尔两侧护栏完好。
输送机检修时,必须对作业地点敲帮问顶并采取可靠的临时支护措施护好顶帮。
处理三机事故或更换三机设备时,要执行停电挂牌制度。检查破碎机需打开盖板时必须停电闭锁并等主轴停稳后方可开盖,皮带轮护罩完好,固定螺栓齐全。
人体任何部位不得进入不稳定的重物和设备下方,工作需要时,必须采取可靠的方式垫牢;维修检查运输机底链需要人员或人身进入溜槽下方时,必须要用木墩将溜槽垫牢;所有运输机液压操作阀操作完毕后要及时回零。
人员需要进入后部输送机时,必须将输送机停电闭锁并专人监护(监护人员监护内容:闭锁必须常闭,人员工作范围的有关支架严禁操作)。并调节支架尾梁高度、伸出尾梁插板,检查架后情况,防止采空区涌矸。
必须使用随机的液压紧链器或闸盘紧链器张紧刮板链,并正确使用卡链器可靠卡链。紧链时不得有人对同一设备进行检修。因条件所限不能用随机的闸盘紧链器紧链或液压马达紧、掐链子时,可用单体支柱。但必须注意:
两端单体支柱距离不能小于10m。
单体支柱的生根必须牢固,并用可靠索具拴牢单体支柱。
单体支柱必须至少两个柱爪卡住完好的刮板。
供液时必须远距离操作,人员必须躲离单体支柱滑脱所波及安全的范围,并确保无关人员不会进入危险区域。
当运输机运行时,严禁用手或钢钎等铁器掏运输机底链观察孔,以防刮板挤手或钢钎弹出伤人或喝进铁器损坏设备。
(二)带式输送机
皮带机司机必须熟悉皮带机工作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一般故障处理方法,并严格执行《带式输送机操作规程》。
皮带六大保护(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保护、温度保护、烟雾保护、超温自动洒水保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每天检查并做好记录。
开机前应首先检查传动装置,各滚筒是否完好,胶带机附近及储带仓是否有人工作,各种安全设施、安全保护、信号、闭锁是否完好、齐全、灵敏可靠;检查各部油位是否符合规定,清扫器是否完好,胶带张紧是否适当,胶带接头是否符合规定;检查胶带周围是否有杂物磨刮胶带,各种托辊是否齐全,确保符合设备运转和安全要求,有问题时必须先处理好后再开机运行。
开机前必须向皮带沿线发出开机信号,得到机尾回复后方可起动;开机期间,皮带司机和转载机司机均不得离岗;司机离开岗位时要停机闭锁,检修皮带时必须停机闭锁。人员上皮带作业前,必须将皮带机停电闭锁。
设备启动后,司机应注意监听传动装置、各滚筒是否有异常声音,随时检查泵站油压、胶带运行情况,发现皮带跑偏、滚筒损坏或皮带撕裂等异常问题及时停机处理。
停机时必须及时清理皮带机头、机尾、各转载点淤煤,防止煤泥磨到胶带。
调整皮带、清理皮带机巷时,人员必须服装整齐,扎紧衣襟、袖口,防止手臂、衣服卷入运转的部件间,浮煤清理时严禁人员身体进入下皮带和上下皮带间。
开机期间,严禁人员跨越皮带机;人员确需通过的地方安装行人过桥。严禁人员乘坐皮带。
抽放胶带必须由班组长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负责施工安全。使用皮带夹板固定胶带时,必须将夹板固定牢靠。皮带涨紧绞车缓绳时要将皮带可靠固定,防止倒转。使用卷带机掐皮带时,使用前认真检查卷带机的的完好及固定情况,卷带时,人员站在安全地点,调整皮带时,卷带机必须停止运转。
皮带机架上方施工要由熟悉环境的司机或维修人员操作,并有专人监护;作业时,人员要看清脚下,防止踩空和坠落。
订扣机等有关工具必须由有经验的检修人员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工具性能和结构特点,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误操作;使用高压风订扣机时,必须确认管路连接完好后,方可缓慢送风。
有人员在皮带机架或驱动部件上方时,严禁开动皮带机和绞车。
使用绞车拴系胶带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钢绳割伤胶带。
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使用小绞车前要认真对绞车固定、压绳、钢绳、钩头、绞车制动、声光信号、启停按钮等全面检查,确认完好可靠并空载试车正常方可使用。
必须使用操作规程允许的信号联络;开车拉动胶带时,人员必须躲到绳道以外的安全地点,避开发生断绳、胶带反弹等问题时可能危及方位;除非人员已经全部躲到安全位置, 否则不得送电和操作。
开车过程中,司机必须集中精力监视绞车运行情况,控制好绞车速度和拉力大小,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停车检查处理。阻力大时严禁硬拉。
绞车滚筒上钢丝绳出现爬绳、咬绳及出现绳缠绕较乱或其它故障时,必须及时停车处理,严禁用手或脚拨动运行中的钢丝绳,严禁一手开车、一手处理爬绳。用完绞车必须停电闭锁。
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制度,做到绳动人不动。人员对胶带的操作必须在绞车停稳并制动后进行。严禁跨越运行中的钢丝绳。
缓绳或其它原因停车时,司机必须集中精力,手不离闸把,严禁脱岗。
胶带装车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操作,施工时,必须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号令一致,互为监护,防止伤人。
皮带头处理溜煤眼蓬仓时,可在栅栏外,用长柄工具作业,如确需进入必须系好保安带生根牢固。人员在卸载滚筒上方作业或溜煤眼上方作业时,人员必须系牢安全带并可靠生根,溜煤眼口必须用大板蓬严或用煤将溜煤眼灌满,并将皮带机停电。
皮带运行期间煤流系统含水量较大时,要及时通知放溜煤眼工,并说明情况,以便于调整卸煤量,避免溃仓;开机运行期间机头监护人员要防止卸载点崩煤矸伤人。
皮带运行期间,严禁拆除护网;皮带运行时严禁跨越皮带或由皮带下方通过,必要时走人行过桥。
储带仓调偏时,必须将皮带机停机闭锁;储带仓皮带跑偏严重,调整困难时,必须由一名班长或跟班队长现场指挥协调。
人员严禁进入储带仓内作业,确需进入时,皮
带机、涨紧绞车必须停机停电闭锁并将皮带涨紧全部松弛后方可进入,并把各个跑车可靠固定。若在储带仓内接溜子链子作业时,必须用2个3t及以上葫芦将作业地点皮带吊起,制造出一个作业空间。
更换滚筒时,用葫芦将滚筒从一头拉入或拉出,穿链时可采取用长铁丝引入的办法,严禁人员进入储带仓内。
更换托辊时严禁人员身体直接进入上下皮带间,如确需进入必须利用完好的葫芦吊起(起吊点可靠)或道木等物品采取可靠的支撑后方可施工。
皮带机检修40t溜子或更换皮带清扫器等作业时,必须将皮带机停电,在溜煤眼上方作业时,必须用板梁将溜煤眼蓬严板梁两端牢固固定,或将溜煤眼灌满。
更换40t溜子电机时,必须提前将溜煤眼灌满煤并且蓬上板梁,将溜煤眼扇形门关闭。
(三)马蒂尔系统操作(皮带自移机尾)
转载机前移(沿工作面向外)时,滑动小车就会朝马蒂尔系统基架的外端移动,与小车连接在一起的活塞杆被压入缸体。注意:上述操作只能在马蒂尔系统装置能够允许的最大搭接行程内进行。
滑动小车向前运行到最大距离(活塞杆长度≤2700mm)时,应向前移动马蒂尔(自移装置)。杜绝操作失误,否则将导致设备损坏并有可能伤害到附近的工作人员。
马蒂尔(自移装置)自移前,如前移动距离不足时,可提前拆除1个皮带中间架,将撤除的托架、托辊、固定件等部件要妥善保管。
马蒂尔(自移装置)自移时,必须将滑架提起(利用升降千斤顶),使组合基架落于顺槽底板,做好基架顺利前移准备;基架前移前,要及时清理基架前方底板浮矸、浮煤和其它杂物。
操纵推移千斤顶手柄,让高压液进入千斤顶缸体推动活塞杆伸出,即可拉动组合基架前移。在马蒂尔(自移装置)自移时,应停止转载机运行。
自移完成后,当胶带向一侧跑偏时可操作相应的调高千斤顶或必要时操作侧移水平千斤顶,直到胶带恢复到正常位置为止。
马蒂尔(自移装置)移动完毕后,转载机司机必须通知皮带机司机注意张紧胶带(必须告知皮带机头司机拉移距离)。
马蒂尔(自移装置)检修时必须要停止皮带并将皮带机尾闭锁,同时通知皮带机头岗位工。
更换马蒂尔(自移装置)滑架侧向千斤顶管路和千斤顶时,必须采取牢固的支撑方式,严禁直接利用自身千斤顶进行支撑,人员需进入下方施工时,要使用道木、木墩等牢固的支撑物支撑且必须经试验可靠后方可进行,组合滑架的对接两侧必须同时垫牢。
更换马蒂尔(自移装置)托辊时,必须采取牢固的支撑方式,严禁直接利用浮动托辊架自身千斤顶进行支撑皮带,可利用顶板锚杆配合起吊环对皮带进行起吊,然后使用道木、木墩等牢固的支撑物在马蒂尔(自移装置)中板上方对上皮带进行支撑,托辊更换时,松下浮动托辊架,将各操作阀“回零”,关闭进液截止阀后方可进行更换。
皮带调偏或运行中微调整时,必须要保证马蒂尔(自移装置)两侧无有人员通过和逗留,以防因巷道狭窄造成马蒂尔和上方的转载机减速箱(自移装置)挤伤人员。
马蒂尔各千斤顶要及时检查连接状况,及时更换损坏的连接销。
马蒂尔机尾护罩要及时检查其牢固状况,机尾滚筒及时加注油脂,两侧皮带胶皮等杂物每天要及时停机清除,严禁开机期间直接用手或其他工具清理。
三、处理大块煤矸
(一)防止出现大块煤矸
工作面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组织生产,搞好工作面工程质量。严格控制采高,及时移架支护,严禁大面积空顶。
所有液压支架必须达到初撑力,并正确使用伸缩前梁和护帮板,防止片邦掉顶。
工作面顶板破碎时,必须及时移架或拉超前架支护顶板。必要时可采取工作面局部铺顶网或采取联网与支架上板梁、钢梁联合维护顶板防止大块煤矸冒落。
移架操作必须先检查支架尾梁高度,将尾梁和插板调整至适当高度,防止移架过程中漏煤漏矸。
拉移端头支架时必须停止后部输送机,移完支架立即拉移后部输送机,检查后部输送机内无大块矸石后方可开机。
顶煤较薄的区段移架后必须及时拉移后部输送机。
割煤时煤机控制好牵引速度,与收护帮板配合好,减少大块煤片帮。放煤操作应保持煤流均匀,防止大块煤矸进入输送机内。
煤机司机、支架工、输送机司机等工作面人员应加强对煤流的监视,发现煤流中出现大块煤矸、其体积大于经验值(三个方向最大值不得同时大于1000mm)时,必须立即停止输送机。
由班组长或跟班人员对大块煤矸进行测量确认是否需要处理。一般情况下,根据工作面条件,只要煤矸外形尺寸显示不能够顺利通过煤机过料口、输送机卸载点或转载机进料口的,必须停机闭锁进行处理。
(二)处理方法及安全要求
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块煤矸时,应首选人工破碎或搬运法。
使用大锤破碎时,操作人员应选好站位,其他人员避开锤头运行或反弹方向,防止锤头甩出伤人。同时,作业人员要防止破碎煤矸过程中碎块飞出伤及面部器官。
处理大块煤矸时工作面必须停机闭锁,并全面洒水将工作面范围内积尘冲刷干净。施工地点周围20m范围必须彻底冲刷。
架前人工处理大块时由班组长使用便携仪检查施工地点风流中瓦斯;架后处理大块时由专职瓦检员检查施工地点附近20m以内瓦斯。当风流中CH4浓度不超过1.0%时,方可进行处理。
处理前检查施工地点顶帮及支护情况,敲帮问顶、找掉架间浮石。煤机附近作业时必须将采煤机停机闭锁并摘开滚筒离合器。
处理大块期间,工作人员必须随时注意顶帮及架间落矸,并有专人监护;严禁操作施工地点前后10m范围内的支架。
煤矸破碎后,人员全部离开架前,方可开机。开机时人员不得站在架前,防止输送机内淤煤溢出挡煤板。
对输送机内因片帮、掉顶形成的大块煤矸可使用大锤或风镐等工具,人工破碎处理。
当大块煤矸已拉到机头附近或已进入转载机时,根据转载机道不采侧空间大小,可考虑将大块煤矸吊运出转载机,随工作面推进将大块煤矸撇进采空区。
利用葫芦起吊、移动大块时,起吊葫芦、工具等必须完好可靠,严禁使用失效的葫芦,起吊前先试吊起高100~200mm,检查无误后再继续起吊。
必须选择可靠的起吊生根点。使用索具捆绑大块煤矸必须找好重心,拴牢并可靠连接。
起吊时,要有专人统一指挥,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选择安全的位置远距离操作,避开索具、工具、生根损坏、反弹及煤矸摇摆、坠落、破碎崩落危及方位,并严禁任何人员、人身任何部位进入上述位置。
起吊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须将煤矸松下落地至稳定状态,方可靠近。
使用铁锤或风镐破碎煤矸时只准一人作业,使用铁锤配合钎子破碎煤矸时只准一人操作大锤、一人掌握钎子作业,其余人员躲至5m以外有掩护的安全地点。可轮流作业,但严禁多人同时作业或近距离围观。
操作人员必须先检查工作环境,选好站位,选择煤矸受力点,对操作影响范围做到心中有数,并时常检查工具完好情况,防止甩出锤头伤人。
使用铁锤配合钎子破碎煤矸时,操作人员协调配合,扶钎子人员要掌握好钎子的方向,防止钎子受冲击后崩落伤人,同时要有防护措施防止崩落的煤矸碴伤人。
使用风镐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操作,使用前认真检查机具完好情况及钎子、风管连接固定情况。使用机具应轻拿轻放,不用时要及时停风,防止损坏机具或误伤人员。
使用风镐破碎煤矸时,必须选择正确的站位,两脚站稳,均衡用力,不要硬顶强冲。时刻注意风管连接部分是否松动,并注意不要使钎子误插到脚上,要避免刷落的矸石滚落伤人。磨钝的钎尖及时更换。
所有风动工具必须按操作规程要求正确使用,管路联结处捆扎牢靠,不用时将机具带出工作面,存放在安全、干燥处。并在两顺槽内关闭压风管阀门。
(三)架后煤矸
放煤过程中,架后出现大块煤时,应采用反复摆动尾梁、伸缩插板等措施挤压煤块,使煤块破碎。
架后大块煤进入煤流、造成输送机淤煤时,必须立即停止后部输送机,将煤块破碎后方可启动输送机。
发现架后大块矸石进入后部输送机时,必须立即停机处理。由经验丰富的支架工操作支架尾梁插板将矸石拨、顶固定后,拉移附近支架,拉移后部输送机,将大块矸石撇入采空区。
已在架后发生刮卡的矸石,可使用适当长度的单体支柱向采空区顶推,或撑起矸石至后部能运转,并减少后部输送机运转时间、减少放煤量或不放煤,直至矸石进入采空区。
处理架后矸石必须停机闭锁,施工地点周围20m范围洒水降尘、彻底冲刷,并有专人在架前监护。
使用单体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第七章第八节单体支柱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
工作面范围内的大块煤矸严禁裸露爆破处理。
四、溜煤眼的管理
煤眼下口采用扇形门人工放煤。溜煤眼上下采用调度电话或扩音电话联系。
溜煤眼上口必须设置照明灯和牢固的栅栏,进入栅栏工作时,必须停机闭锁、系牢保险带,保险带生根牢固可靠,并设专人看护。
为防止大块煤进入运输系统,溜煤眼上口必须加一个孔径不大于500×500mm的方孔篦子。
工作面煤流含水量较大时,溜煤眼应保持放空,不得存煤。工作面外围故障时,必须及时停止皮带运转,使溜煤眼尽量放空;工作面停止生产时,必须关闭放煤口。
溜煤眼上口喷雾由皮带司机根据煤流含水情况开停。正常生产过程中严禁非生产用水进入溜煤眼内。
皮带司机每次开机前要检查试验通讯电话、扩音电话和控制系统,确保能够及时联络。必须检查溜煤眼完好、存煤、积水情况,发现溜煤眼内积水要通知下口放煤人员暂不放煤和放煤时注意水煤。
溜煤眼内积水较多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可使用风泵或小电泵将溜煤眼积水排出。
杂物或大块煤矸蓬在溜煤眼上口,确须人员进入溜煤眼栅栏以内处理时,必须通知溜煤眼下方停机、告知工作面、将皮带机停电闭锁,正确佩戴保险带并可靠生根。
使用皮带运料时,应在皮带沿线、卸料地点专人站岗,开机期间手不离闭锁,在物料到达卸料地点前及时停机。必须联络清楚所运输物料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防止拉入溜煤眼。
溜煤眼放煤人员必须熟悉放煤设备、放煤机构工作原理、性能以及控制放煤操作程序。溜煤眼放煤处通讯电话、扩音电话、闭锁及信号必须完好灵敏,放溜煤眼人员必须熟悉有关操作。
放溜煤眼人员放煤前,放煤前首先检查放煤口完好情况、附近巷道顶、帮支护是否安全可靠,确保工作环境安全。每次开始放煤前通知溜煤眼上口检查溜煤眼内的积水、存煤情况。发现溜煤眼内积水时要先排水后再放煤。
检查溜煤嘴与扇形门的固定情况、压杆与顶板、扇形门之间的连接、设备润滑以及各部连接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彻底严禁放煤。
检查放煤口附近皮带输送机的托辊、挡煤板是否完好,运转是否正常。检查试验通讯电话、输送机的闭锁装置和信号是否齐全、灵敏可靠。
溜煤眼放煤工放煤时,人要站在远离操作放煤口的风动阀门,调整放门口大小,使放出的煤量均匀。人离开时要关闭放煤口。
放溜煤眼人员必须时刻注意皮带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机处理。及时清理周围浮煤,不得影响皮带运行。开机时不能进入皮带里侧清理。
放煤过程出现胶带跑偏、掉托辊、拉回头煤、埋底皮带等情况或其他机械故障需要处理时,应首先停机闭锁,立即通知上方皮带停机,与上下两处胶带输送机司机建立可靠的信号联系。人员在胶带上或靠近胶带工作时必须将皮带停电闭锁。
放水煤时,要至少派两名放煤工,站在巷道溜煤嘴位置的上方 ,其中一人放煤,一人观察,扇形门必须采取可靠限位措施,只允许打开1/3-1/4,慢慢放煤,以防止煤水突然涌出。当仓内积存水煤较多时,尽最大可能远距离放煤。
出现溃仓征兆时,应立即停机闭锁,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待稳定后,人工清理干净淤煤。清理过程中,要由专人监视放煤口情况严防因再次溃仓而发生人身事故。
放溜煤眼人员班中途中做好自主保安。开机期间,严禁跨越皮带机。
当溜煤眼被大块煤矸卡住,应停止上下两部胶带输送机,并闭锁,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一般应采取人工震动等方法处理,处理人员站在扇形门后方安全位置(出现溃仓时,人员不可受到其威胁),通过观察孔使用钎子或其它长柄工具处理,处理过程中必须关闭扇形门
,严禁任何人员进入溜煤眼内处理。
处理堵卡仓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操作,并有专人监护。操作、监护人员要选好撤退路线。皮带运行时,严禁人员进入内侧清理卫生。
检修时,如上皮带需要运行,必须通知溜煤眼下方检修人员离开溜煤眼下口,待确认下方人员到达安全位置后,顺槽皮带方可运行。
大块煤矸难以处理,确需放炮时,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及专项措施的有关规定。
五、行人及乘坐运人车辆
上下班行人乘坐车时,必须遵守矿有关规定,服从矿管理人员安排。
巷道内行人必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情况,及时躲避车辆。不得在道心行走;遇有胶轮车通过时,必须进躲避硐室或靠巷帮站立,待车辆停稳后通过。
乘坐人车必须遵守秩序,服从司机和矿管理人员指挥。排队候车、上下车,不得抢上抢下。必须经车后台阶处上下车箱,不得跳车、扒车。
乘坐人车时必须坐在车厢内,不得站立,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探出车外。
人、料不可同乘一车,不可乘坐非人行车以外的任何车辆。
第七节  机电管理
一、采煤机
采煤机司机要熟练掌握采煤机的原理、结构、性能和一般维修技术、操作要求,必须严格执行《采煤机操作规程》。
开机前必须仔细检查煤机各部件:各类螺栓要齐全完整紧固,滚筒截齿要齐全锋利,操作、急停手把和按扭灵活可靠,各部油位正常、电缆夹连接良好,确认完好正常方可发出开机信号,周围人员全部躲至安全位置后方可送水,检查确认冷却管路畅通、喷雾效果良好后,再送电开机。
煤机内外喷雾保持正常使用,做到停机停水,开机先开水。严禁无水开机。喷雾设施故障时,必须及时停机处理。无水或水压不足时严禁开机。
煤机司机必须提高自主保安意识,在支架内用遥控器遥控操作。防止滚筒甩出煤矸、锚杆或煤壁片帮及煤机刮卡管路、电缆夹移动伤人;司机行走时要注意防滑防倒及周围设备状态,同时注意观察架间以防架间漏矸伤人。
煤机司机必须随时注意煤机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提前清除电缆槽内杂物,发现异常情况如声音异常、油位下降、部件刮卡、输送机内有大块矸石或非煤杂物、电缆出槽、卡子脱开等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机处理,并将输送机停机闭锁。
采煤机在运转中,司机要集中精力观察滚筒前方有无障碍物,防止采煤机割支架前梁或单体支柱等铁器。支架高度不足时要特别注意前梁下方管路,防止采煤机刮断管路伤人。不得用采煤机破碎大块矸石。
工作面采高要控制稳定,并做到顶底板平整,煤壁齐直,避免割底板或丢底煤。煤层变薄时要贴顶板割煤,两端头要与顺槽巷道顺平,保证工作面按设计方向推进。
煤机司机必须与移架工及收护帮板人员密切配合,防止煤机割到支架或刮碰支架管路。收护帮板超前前滚筒不大于3m;移架滞后煤机后滚筒不大于15m,否则必须停止煤机牵引。严禁大面积空项。
采煤机运行中须换向时应先减速,停止牵引后再反向调速。不准带负荷停止截割。
斜切进刀距离以前滚筒为准不得小于30m,并须将输送机顺直。
采煤机运行时,煤机两滚筒前后5m范围内不准人员在支架前方停留,以防滚筒甩出异物、煤矸伤人。司机和其他人员经过时必须走支架前后立柱之间的通道。
采煤机过后要及时伸出护帮板护帮以防片帮伤人。
煤机割工作面两端头必须放慢牵引速度,司机必须集中精力,工长要指定专人观察周围情况,防止挤压、割坏管线、支柱等。只有在端头顶板维护完整、单体支柱全部撤除、电缆管线吊挂固定牢固、各种杂物清除干净、人员全部躲至安全位置(至少距滚筒5m以外)后方可截割。
采煤机靠近端头截割时,顺槽内不得有人员对着滚筒,附近严禁人员通过,防止甩出物品伤人。
有人员在滚筒附近工作时,如拾锚杆、检查设备完好等,必须停机停电并摘掉滚筒离合器。
采煤机截割机尾时煤机速度控制在3m/min之内,必须有班长现场指挥,必要时用葫芦向外拉移电缆,以防止煤机割通后电缆滑动而造成割电缆事故;同时煤机截割机尾时滚筒与电缆之间必须保持0.4m以上的距离。
采煤机截割机尾时,煤机司机一人监护滚筒、一人必须要站立在煤机主停位置,以防煤机失速而出现意外。
煤机检修时,停机前要造好条件,选择顶板完整地段停机,支架升实,护好顶帮。需要人员到机身上或煤机机身煤壁侧作业时,必须提前用支护材料护好煤帮;进入煤机机身下方运输机内作业前,必须将运输机停电闭锁并打下煤机运闭。煤机液压系统检修拆卸管路阀件前必须卸压。
检修时必须将截割电机离合器摘掉并可靠固定。更换截齿或司机离开煤机时,必须停机摘掉滚筒离合器并通知电站停电挂牌。
需人员进入前部输送机时,前部运输机必须停机停电闭锁并对施工地点周围敲帮问顶、维护好顶板和煤帮、处理净架间浮煤悬矸以后,方可作业。
采煤机上必须安装能够停止前部输送机的闭锁装置,并确保闭锁可靠。
采煤机必须有可靠的制动装置。
采煤机司机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或将便携仪挂在煤机机身上。
受断层影响滚筒割矸时,煤机要控制好速度<2m/min,所有人员要闪开滚筒割矸时矸石碎屑和矸石崩弹位置。采煤机司机离开采煤机时必须将采煤机停电闭锁。
检修时,煤机摇臂下方作业时前必须将滚筒落到实底或采取打木垛支撑或用葫芦吊挂方式将摇臂固定,防止摇臂下落伤人。
二、液压支架
(一)移架
支架工必须熟悉支架结构、原理、液压系统原理及支架操作、维修方法,并严格执行《液压支架操作规程》。
移架距煤机后滚筒3~15m,顶板破碎或折帮严重时必须及时移架或拉超前架。
操作支架前必须清净架前杂物,其他人员离开被操作支架,经检查支架构件完好,液压系统正常,管路缆线、支架无刮卡,后尾梁插板与后部输送机相对位置合适,支架周围人员全部处于安全位置,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操作。支架周围有人工作时,严禁操作有关支架,以防误操作。
移架前要观察好周围的顶板和煤帮。如果出现采高不足或顶帮破碎时要首先处理好顶帮,然后移架。
移架要移够规定的步距,并用好工程线,保证支架齐直;用好侧护板,调好支架角度和架间距,防止出现倒、挤、咬架现象;并观察好架间管线,防止受挤受拉。移架时禁止人员通过;移架时,如果出现拉移困难,要停止移架,查明原因处理好后方可继续移架。
升架必须操作足够的时间,将支架升实达到初撑力。升起支架后及时打出护帮板并调整好尾梁角度。支架操作完毕后,各操作手柄必须打回零位。
工作面局部片帮掉顶,梁端距超过300mm时,必须及时伸出伸缩梁护顶护帮,梁端距超过800mm时,必须及时拉移超前架;局部顶板破碎冒落时,应将破碎段支架升平,不可盲目升实(初撑力不做要求),以防造成咬架或支架错差架间漏矸。
生产过程中因支架本身故障而不能拉移时,如顶板完好可采取暂时留架的方法留下本架处理故障,但其左右两侧支架必须正常拉移以减少空顶距离。
支架出现咬架、挤架、支架倾斜角度较大时,必须掌握好拉架次序,及时进行处理,严禁硬拉硬拽。
工作面倾角较大时,拉移支架时要少降支架并用好侧护板调架,以防支架歪架、咬架。利用单体调架时,遵守第九节使用单体支柱关于调整支架部分的规定。
拉移排头支架前,必须先维护好端头顶板,除监护人员外、所有人员离开支架影响范围,全部闪到安全地点后再移架,移架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地点移架,拉移人员的脚严禁处于前桥和推移连杆间;拉移前要检查连杆、推移头各销轴的稳固,防止在拉移时造成崩弹。
清理支架顶梁浮煤时,人员必须站在支护完好的邻架下用长把工具操作并观察好顶帮,防止顶板滚矸或架间漏矸,清完及时将支架升牢。
任何时候,支架出现漏液及其它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因现场条件限制,须交由下班处理的,必须经现场跟班人员允许并向下班人员交待清楚。
处理液压系统故障必须关闭上级截止阀或停泵并正确卸压。严禁带压、带载拆卸管子和阀组。严禁利用高压液拆卸管路或液压元件。
支架构件、管路、阀件、密封等损坏后须更换时,必须选用同种规格的合格件更换,严禁不同种规格间混用,单向锁和双向锁严禁错用。液压系统严禁使用铁丝代替U形销和单腿销、无销或销件锈蚀现象。
支架检修时必须每天检查支架人行平台的连接和稳定,防止行人时发生偏转而出现意外安全事故;同时,每天检修期间要指派专人检查支架各连接销轴的连接完好状况,杜绝各销轴插接不到位。
支架检修时必须对损坏的各高压胶管(破皮且最外层钢编丝出现连续断丝超过5丝以上的)及时更换,支架所有在用U型销必须与各连接件相匹配,严禁混用。
支架立柱活柱行程必须保持在200~800mm范围内,否则要及时调整立柱机械加长段长度。调整立柱加长段时,要由有经验的支架工操作,并有专人监护,密切配合,拆卸卡环或半圆环时,必须使用螺丝刀、手锤等工具,严禁用手抠或将手指插入孔中投销子。安装半圆环时,手指要拿住半圆环周边,不能放于其上部或底部。
更换支架千斤顶、护帮板等各种较大元件、构件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和安全监护。工作时对顶帮进行可靠的临时支护,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架间管线应保持吊挂条理,废旧管线必须拆下带出工作面。工作面内支架上不得存放无关物品,特别是小型木料、金属件;更换的大部件(如溜槽、电机等)未能及时运出工作面时,要用葫芦或索链牢固固定在顶梁固定鼻子上。
支架工处理液压故障时,如多点同时施工必须要有支架组长或班组长负责统一协调,停送泵必须在确认所有施工全部完毕后由组长或班组长通知电站送泵供液,严禁其它地点在无有任何信号通知的情况下搭车施工处理液压故障。
支架检修时,相邻支架严禁同时检修。进入前部运输机和后部运输机内处理问题时,必须将前后部运输机停电闭锁挂牌。
利用液压支架的推拉进行电缆槽的整形、采煤机截割电机的安装时,支撑物必须选用木质材料,严禁使用钢性材料;施工时,支撑物拴好防滑防崩安全绳,人员操作要采取邻架(左右距支撑点间隔一组支架)操作的方式进行操作。
更换千斤顶时,拆卸千斤顶一端销轴时要防止其摆动伤人。
更换前梁千斤顶时,若损坏一个可用另一个做支撑,但前梁下严禁有无关人员,如两个千斤顶同时损坏,可用单体进行支撑,单体与顶梁间垫木板防滑;更换护帮板千斤顶时让护帮板自由下垂防止摆动伤人;更换立柱,一次只准处理一个立柱。
工作面长时间不生产时,应每两小时升架一次。
工作面正常生产期间,浮媒清理、冲尘等其它需在架前施工和行走人员要注意工作面工程线的摆动,防止崩弹伤人;正常使用时,两端要利用专用钩或定线器固定牢靠,防止崩弹;工程线出现断丝断丝时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刮伤行人;出现断股时必须及时更换新工程线。
(二)推拉前后输送机
推溜在移架后15m处,跟机顺序推溜;输送机弯曲段长度不得小于20m,推溜应三次到位,不得出现急弯;超过一个弯曲段后,前一段操作手把及时回零。
拉后部在放完煤后进行,至少三次到位,防止后部出现急弯
推前溜时,架前不得站人,防止推移框架弹起伤人。
拉后溜时,人员不得站在架间,防止断链伤人。
推拉溜受阻或推拉溜不到位,必须及时停止供液,待查明原因,处理好方可继续推拉。
工作面局部需要人工卧底时,必须停机闭锁,支架伸出伸缩梁和护帮板,由班长安排专人用长把工具找掉施工段的悬煤悬矸,必要时使用半圆木、单体等护帮后,方可进行人工卧底工作。施工期间专人监护,在安全地点观察顶帮变化情况。
推机头、机尾时必须多人协调作业,至少三架以上同步操作,以防造成运输设备的损坏。
拉机头、机尾前必须清净驱动部前方煤矸,拉移时,多人配合,协调作业。
严禁多头相向或背向推拉溜。
支架后方有人时,后部运输机必须停电挂牌,电站集控台电工未确认人员是否离开后部之前严禁开动后部运输机。
处理尾梁千斤顶,一次只准处理一个,更换时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内容:操作阀严禁无关人员操作,闭锁必须常闭,左右支架严禁操作)或挂警示牌警示。
(三)放煤
放煤工
必须熟悉支架结构、原理和放煤机理,并严格执行《液压支架操作规程》。
放煤工必须精心操作,放煤前必须检查架间各管线的完好,防止在操作中出现高压液伤人。
放煤工站在支架的后立柱后进行操作放煤控制阀手把,收回尾梁插板,缓慢操作尾梁千斤顶;放煤过程中,要注意放煤口的放煤量,保证后部煤流均匀,严格控制煤流大小,防止后部运输机过载。
操作放煤时要防止插板进入输送机。支架尾梁自降时,必须及时停后部处理。
严禁将大块煤矸放进后部输送机内。有大块矸石进入后部时,必须将后部停机闭锁后处理,防止刮卡支架尾梁。
放煤结束后,将支架尾梁升起,插板伸出,保证支架过煤高度。
放煤时应开启本架的降尘喷雾。
支架两端头排头支架铺顶网时,可用插板破坏顶网后把煤放出。
三、电气操作维修
(一)基本要求
所有电工要熟悉掌握电气设备的原理、性能和维修技术并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有关规定。检修前必须检查作业地点顶帮情况,支护完好状态。
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回风巷检修设备前必须对巷道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查, 瓦斯浓度低于1.0%时方可作业。
各包机人员、维修人员上岗后,要严格按本工种设备说明书要求、日常检修程序、操作规程以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要求检修。在生产过程中不准出现设备带病运转现象。
电气设备必须定期检修,达到质量完好标准,并挂牌管理,责任到人。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和绝缘保护性能,不符合要求的部件及时更换或处理。发现电气设备防爆性能达不到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要求,必须立即停止使用。杜绝电气设备失爆现象。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本体电源和上一级供电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器(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然后挂好接地线。
所有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后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使用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1.0%以下的地点使用,并时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栏等防护设施。高低压送电前,必须确认送电线路及开关无人作业,否则不得送电。
电工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对电气设备正确操作和维护,不得随意改动参数设置、整定值,严禁甩掉各种保护。所有电气设备各种保护装置必须灵敏可靠,保护失效时,必须停电处理,处理不好不准强行送电。
电站、工作面和皮带机各种电气保护必须每天检查,定期试验,确保灵敏可靠。
电站集控台电工必须根据工作面内工作人员要求开停机。开机期间不得离岗。
电站集控台电工必须根据检修工作人员要求停、送电和停、送泵,每次操作必须明确联系人的姓名、目的、检修位置,严格按照“谁停电谁送电,谁停泵谁送泵”的原则执行,严禁误操作。
停电时必须立即在所停开关的送电手柄上挂停电牌。不同目的停电须分别挂牌,只有所有停电牌全部摘掉后方可送电;严禁同工种之间搭车检修或进行其它施工;严禁约定时间送电,严禁借用他人时间检修。
正常生产中严禁在开关上直接操作设备。排除故障或检修期间需在开关上操作试验时,必须得到检修负责人亲口指令,并向全面发出警告后方可操作。
工作面各种电缆管线要分类吊挂整齐、不得浸入水中,单轨吊吊挂平直。 严禁直接用铁丝吊挂、捆扎电缆。严禁在电缆上吊挂物品。
移动电站应搭设防淋棚。电气设备表面应保持清洁。
煤电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每次使用前,必须对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用具有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
电站操作电工要听清工作面各工种发出的各种开停机和停送电、停送泵等要求,在开机、送电、开泵等操作之前必须要进行操作确认,否则不得执行操作,杜绝误操作。
工作面所有扩音电话要求固定牢固,位置适宜,通话清晰,闭锁灵敏可靠,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否则不得开机。
电气设备检修时,禁止用停送电的方法查找故障;检修完毕后在恢复送电前必须检查瓦斯气体浓度,检修后电气设备必须恢复完好后方可送电。
(二)使用3300V、6000V高压电气设备特殊措施
工作面所有高压电气设备必须达到完好标准,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必须达到安全性能。
高压电气设备必须通过低压控制器进行控制,严禁通过直接操作主回路控制设备启停。
所有高压电气设备必须保护齐全,保护不完好严禁使用。
所有高压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联好保护接地极,并必须与局部接地极可靠连接,接地极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积不小于50mm2的镀锌扁钢。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高压电气设备检修时必须停止上一级供电电源,并闭锁挂牌,专人看护直至检修工作结束,防止有人擅自操作误送电。
高压电气设备停电后验电时,必须使用与电源电压等级相适应的高压验电器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放电。
设备检修完毕,必须由检修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方可合盖,防止在各腔室内留有杂物工具等。
所有设备检修完毕,经反复检查无误后,方准安排专人送电。
回撤顺槽高压电缆时,两路高压必须同时停电,不得检修完一路送一路,以防误送电。
所有6kV高压电缆连接器必须正确接地。并定期检查连接器完好情况。
四、泵站
泵站司机必须熟练掌握本面所用乳化泵、喷雾泵的原理、性能和操作、维修技术,并严格执行《综采泵站操作规程》。
泵站启动前,首先检查各部件有无损坏、各处螺栓是否紧固,润滑油油位是否合适,液箱液位是否合适,各种保护是否齐全,所有阀件是否打在适宜的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
启动后,注意监听,若泵的运转状态异常立即停泵处理。泵站司机不得无故离岗,随时注意开、停泵信号,不得任意开停泵。
生产或检修过程中工作面内更换阀件或高低压管路需停泵处理时,必须联络清楚,听清信号,问清原因,按要求停泵、开泵,以免误操作伤人。开泵前必须向工作面发出开泵信号再等5钞钟后开泵。
正确使用自动配液装置,乳化液浓度严格控制在3%~5%(ME15-5微型乳化油1.5%~2.5%)之间,并保持液箱液位满足吸液要求。泵的卸载阀整定值不超过31MPa,供液压力不低于30MPa。严禁随意调整安全阀的整定值。喷雾泵压力不低于5MPa。
泵站检修时必须停电挂停电牌。泵站检修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污措施。精密阀件不得在井下拆卸。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卸载管路余压,严禁带压操作。
保持液压系统的清洁卫生,泵箱过滤器必须定期清洗更换,保持泵箱盖常闭。泵箱必须定期清洗。各种胶管、液压元件必须保持清洁。
所有液压管路必须随时保持吊挂条理。严禁使用铁丝代替U形销,严禁使用单腿销。
五、变电站和泵站的移动和固定
(一)移动变电站和泵站的拉移、固定
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严禁带电作业。
移动变电站轨道必须符合工作面顺槽轨道铺设质量标准,轨道外侧0.5m范围内及两道轨间保持清洁,不得有高出道轨上平面的杂物。
电站车盘之间使用专用连杆,连杆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使用直径不小于25mm的钢丝绳做保险绳套。连接装置每天检查,确保完好。
电站安设拉移绞车两台,型号为SDJ-20,分别安装在移动电站两端。钢丝绳直径不小于25mm,回头轮承载能力不小于30T,使用两根直径240mm以上的圆木作切柱配合专用铁鞋作回头轮生根,切柱要打到实顶,如巷道平整,必须要提前掏好合适的柱窝;圆木的支设和回撤必须要利用葫芦进行牢固起吊或松放,圆木支设完毕后,必须要用钢丝绳将圆木与顶板牢固固定,确认安全后方可撤除起吊葫芦。
拉移电站必须由安全负责人统一指挥。拉移电站前必须先切断设备电源,拆除接地线,仔细检查轨道质量、串车装置、生根装置、防跑车装置、牵引绞车安全设施、钢丝绳、钩头、绳头插销、回头轮等是否完好;回头轮及绞车固定是否可靠;车与车连接装置是否牢固;声光信号是否灵敏可靠;电站自身及巷道顶帮是否存在刮卡可能;电站沿途电缆管线吊挂情况等,确认无误后方可下达拉移命令。
拉移移动变电站时应首先使牵移绞车绳处于张紧状态后,方可解除防跑车装置。
拉移电站时要由专人在电站两端安全处站岗堵人,拉移过程中除监护、操作人员外,严禁任何人员站在或坐在拉移的电站车辆上面,不得在电站附近及电站下山方向停留作业。否则严禁拉移。
电站拉移过程中要分段专人监视,一旦发现断绳、脱销、刮卡、掉道等情况要立即停车制动,检查处理。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拉移。
电站制动后,立即安装好地锚及其它防跑车装置,方可松绳。地锚使用40T链子将车盘与道轨拴在一起,不少于6处,内外轨根据现场车辆受力点大小合理布置。移动变压器等重车所处巷道段坡度较大时,要增加Φ34mm链环链条加固生根。地锚链及其联接件直至下一次拉移电站前方可解开,任何人不得挪作他用。
顺槽坡度增大,变电站拉移困难时,要增加辅助拉移绞车,加固生根装置。
移动变电站在有淤泥、过水窝等特殊情况下,轨道必须保持清洁,轨面及轨道两侧不能有煤泥等杂物。
移动电缆回收时应保证足够的弯曲半径将电缆盘成“8”字形或椭圆形,妥善保管电缆插头和接线盒,防止损坏或丢失。
电站后电缆拖移装置可用电站后牵引绞车拉移,也可用专用绞车四压两趄拉移电缆拖移装置。
巷道坡度<8°时严格执行作业规程规定正常拉移,但在电站拉移时必须要留设最少一道Φ34mm的安全链。
巷道坡度≥8°且长度>100m时必须编制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二)电站道轨道铺设标准:
轨道必须使用同规格铁轨,铁轨要保证平直凡发生弯曲扭转变形的铁轨严禁使用。
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两轨面高低差≤5mm,两接头高低差≤2mm,两轨缝间隙≤5mm,轨枕间距1000±10mm。
轨道铺设必须要平直,轨枕要垫实并保证车辆通过时不发生下陷和变形。
轨道的夹板和螺栓、螺丝及平垫必须保证齐全牢靠;所有螺丝必须紧固到位。
六、设备管理和检修
严格执行设备检修制度。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工作面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到人,包机人全面负责设备保养、检查、维修。必须要对检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现场排查,
所有施工人员施工时,要熟悉所操作及检修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等,特别对于设备本身各铰接和可移动部位危及施工人员安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稳固措施,防止其意外动作造成人员损伤。
电器设备检修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严禁设备带病运转,杜绝电器设备失爆。
各包机人员按照本工种操作规程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和设备说明书要求,对工作面设备进行预防性强制检修。
设备出现故障必须及时处理,不得长时间带病运转。任何设备严禁甩保护运行。
对主要设备实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各工种应按岗位对口交代本工种设备运转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遗留问题及下班注意事项,并共同对设备进行试运转。
电器设备检修过程中要妥善保护各隔爆结合面,防止损坏。
工作面所有液压系统检修时必须将检修部位正确卸压,并关闭上一级压力截止阀。精密阀件不得在井下拆卸;工作面所有液压系统液压操作阀在操作后必须及时回零,杜绝液压阀件的误操作。
泵箱、油池开盖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污措施,防止煤尘、水进入系统。检查
油箱必须等油充分冷却后再开盖。
任何时候不得将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入齿轮箱或可能发生相对运动的部件间,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工具掉入上述部位。
必须对检修地点的环境进行检查,超前排除现场存在的各安全隐患,采取可靠的临时支护措施护好顶板和煤帮。
在进行液压系统检修、油池拆检、注换油、起吊更换大部件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污措施,提前将工作面积尘冲刷干净,并保证施工过程中不进行其它可能扬尘的操作。
小型零部件要妥善存放,防止丢失或进入煤流。旧件及时回收上井。
七、油脂和设备润滑
区队设兼职油脂管理员,负责油脂管理工作。
在工作面顺槽内设置临时油脂存放点,油脂存放地点要选择地面平整、通风良好、风流相对洁净、支护完好、无淋水的巷道区段。
所有运送、存放油脂的容器必须密封、洁净,各种油品必须作好标识,油桶、油抽子、油泵必须加罩,并正确标示油脂牌号,做到专桶专用、专抽专用。
井下油脂存放点必须配备灭火器、沙箱等消防器材,灭火器必须完好有效。
废旧油脂按矿有关规定回收处理。要使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防止误用。
设专职设备润滑管理人员,对工作面除采煤机、皮带机外的其它设备进行油润检查和注换油。采煤机、皮带机的油润工作由包机人员进行。
严格按照设备要求的油品牌号、换油周期和数量对设备进行注换油,并填写注油润滑记录。
设备换油要做到专桶专用,油桶要清洗干净。必须使用专用加油工具和加油接头,使用后妥善存放。
注油时,必须将注油口清洗干净、对环境采取防尘措施。各种齿轮箱严禁开盖加油。
八、配备件管理
区队配备专职的地面配件材料管理员,负责配件材料计划、领用、发放和地面配件库的管理。井下配备兼职的配件材料管理员,负责井下配件、材料计划及现场分类整理码放和工作面巡查。
井下配备件必须有一定的数量和覆盖面,存放地点必须选择顶板完好、支护可靠、巷道无淋水、无积水并较平坦处。
配备件运输、存放要有防磕碰、防淋水的措施,对于各种外露的轴、键、齿轮等要涂油、包裹或加装防护罩。
所有备件应挂牌标识,小件应上架摆放。
旧件及时回收上井,不得与备件存放在一起,防止误用。
九、工作面排水和卫生清理
熟悉现场工作环境,了解排水泵结构性能,以及相对应的开关、闸阀。
作业前,必须检查周围顶帮安全情况,设备运转情况,防止片帮和架间漏矸伤人。
辅顺顺槽内作业,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制度;胶顺注意检查皮带是否跑偏,防止皮带洒煤掉矸伤人。
工作面排水,每次开停泵,必须要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防止误操作。
严禁使用护网缺失及其他部位不完好的设备;每次淤泥清理前必须检查护网完好情况,护网检查必须在停泵状态下进行。
排水泵起吊时,要防止泵体摆动伤人和突然坠落伤人;工作面排水人员在支架拉移时,必须躲开支架移动危及方位。
拆卸管路前,要及时关闭各相应的截止阀,防止高压水倒流。
利用前部运输机运输排水泵时,装卸泵人员必须检查顶板煤帮安全情况,要护好煤帮;利用葫芦起吊时,起吊点必须牢靠,排水泵摆动方向及下方严禁有人。
排水泵电缆必须吊挂整齐。
9、工作面浮煤清理时,要面向逆煤流方向作业,架间距大或有漏矸现象时,严禁站在架间清理。
10、架前清理前,注意检查附近支架各操作阀是否回零,5米范围内严禁有人操作支架。
11、工作面防尘前先检查管路设施完好情况,严禁使用单腿销、铁丝代替U型销。
12、开启阀门前,必须握紧水管头,严禁管口对人。
13、架前冲尘时,必须观察顶帮及架间漏矸状况,支架内行走要注意防滑防倒。
14、每次冲尘完毕,将阀门关好,把管路盘好。
煤质管理
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及矿文件要求,认真搞好工作面煤质管理工作。
加强顶板管理,避免或减少端面漏矸和冒顶事故。
区队内成立煤质管理小组,队长任组长。管理工作要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奖罚分明。配合生产、安监、煤质管理部门共同搞好煤质管理。
工作面过断层时,要根据现场实际尽量减少割矸量,必要时采取煤、矸分开运输的方法,减少矸石进入煤流。
加强放煤管理,杜绝出现煤未放完就关闭放煤口或大量矸石涌入输送机等现象,放煤结束后要及时关闭支架放煤口。出现大块矸石要及时处理。
加强对杂物的管理,严禁棉纱、铁轨、木板、皮带等各种杂物进入煤流,工作面两端头杂物必须提前清理干净。
新旧小型金属件、棉纱、胶管、油脂等,均不得混入煤流,必须带出工作面妥善存放和处理。
每天检查皮带边沿及皮带储带仓,对磨出的边线及时剪除或清理。回采过程中,防止其它脏、杂物混入煤流。
工作面涌水量较大时,按照防治水措施,减少水分进入煤流;工作面内按照开机开水、停机停水的原则供水;严禁用乳化液冲洗设备;液压系统漏液时及时处理。
及时移架、护帮,杜绝面前漏矸、冒顶。
电站到机尾段人行道侧巷帮上挂放编织袋,生活垃圾必须及时清理到编织袋内。
各输送机司机要加强责任心,发现有混入煤流的木料、锚杆等非煤杂物必须及时停机拾出。
第九节  其  它
一、使用单体支柱
使用单体支柱调整支架、顶、压、推移输送机、紧链、处理冒顶等特殊操作时,须遵守下列规定:
使用单体支柱的施工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必须两人以上配合,专人照明和监护。跟班区队领导或班组长必须现场统一指挥。
进入作业区域必须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敲帮问顶时,附近机械设备要停止运转,发现有片帮危险和松动危岩活石时,必须立即处理。
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使用长度合适的支柱。必须将对施工有影响的设备停机闭锁。
支柱前要检查泵站至注液枪管路系统是否完好,各处接头是否漏液、可靠,注液枪是否正常。检查支柱零部件是否齐全;柱体有没有弯曲、凹陷、缺爪和漏液现象;检查三用阀工作状态和支柱承载状态是否良好,有无自动下缩现象,不准使用不合格支柱。
使用单体支柱时,必须选好单体两端支撑位置,确保单体受力时不滑不崩。单体与金属接触的一端垫木板防滑。支柱支设或回撤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支柱可能倾倒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
使用单体支柱调整支架时,柱脚支在实底上,柱顶与支架间垫以木板。严禁将支柱直接打在液压支架侧护板或前后立柱或千斤顶上。
操作人员在扶柱、升柱时,必须使用绳或索链将支柱拴牢生根,将支柱固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移动范围内。升柱时缓慢供液,在支柱稍稍受力或虽不受力,但已稳定时,将注液枪供液管阀关闭,用铁丝拴住注液枪手把,到安全地点远距离操作。
施工时,操作人员必须躲在有可靠掩护的安全位置远距离操作。其他所有人员须躲至5m以外安全地点,远离崩料、掉顶、飞阀、断柱可能危及范围,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必要时,应在施工地点两端设岗。
操作支架与单体时必须仔细观察,协调配合,缓慢操作,发现支柱移位、刮卡、弯曲或支架刮卡等问题,立即停止操作进行处理。必须保证支柱只受压力,不受弯折力,防止支柱折断。严禁使单体承受拉、扭、剪切力。
施工完成后,必须等支架升实、所有操作阀处于零位,单体稳定后,人员方可靠近。
使用单体支柱撑起输送机头、尾或其它重物时,必须选择牢固、可靠的承力部位,防止损坏设备。禁止将支柱支设在电机、减速器螺栓或护板上。
严禁人员、人身任何部位进入起高的重物下方。施工需要时必须用物料垫稳定后方可进入。
使用单体紧链时,必须将输送机停机闭锁,所有人员要避开刮板输送机链条反弹的运动方向,左右单体的间距大于10m。
单体液压支柱与金属接触可能出现滑动时,要采取垫木板等有效的防滑措施。
以上施工时,操作人员必须在安全位置进行远距离操作。注液枪管应安装在距单体5m以外的供液管阀上。严禁使用截止阀操作单体。严禁操作影响范围内的支架。
支柱支设或回撤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支柱可能倾倒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
人员挪移液压单体支柱时,须两人配合,叫应清楚,看好周围和脚下,协调用力,防止挤手砸脚。抬、扛单体支柱时,要相互协调、叫应清楚,看清周围和脚下,防止绊倒、滑倒伤人。
竖放的单体支柱必须用铁丝将其上端拴系在贴帮金属网上,防止倒柱伤人。
二、注液枪的使用
注液枪使用前必须要检查注液枪至供液源各连接、管路和阀件的完好状况,检查各连接部位和阀件是否漏液、销子插接是否到位、各连接件的规格尺寸是否匹配完好,否则严禁使用。
为注液枪供液时操纵阀或截止阀要缓慢供液,防止供液过猛而引起液压管及注液枪弹起伤人,注液枪使用期间操纵阀或截止阀处必须有人操作并监护注液枪的安全使用情况出现问题要及时关闭操纵阀或截止阀。
注液枪出现自供液或其它损坏时要及时更换注液枪,严禁带病使用;拆除液压枪后的液压管必须及时进行封堵或拆除。
注液枪不用时要及时关闭操纵阀或截止阀并把管路盘好放到指定的位置存放:机尾盘吊在机尾端头架架侧,机头盘吊在1#架下侧,转载机道盘吊在转载机机尾挡煤板外侧或吊挂在转载机下帮。替棚段可盘放在电缆拖移上。
严禁使用高压液冲洗卫生或设备,杜绝高压液的非正常使用。
液压枪严禁跨转载机使用。严禁用注液枪敲砸单体三用阀。
支柱支设完毕,不得使用高压液往外拔注液枪。
更换高压胶管、注液枪前,必须关闭截止阀,并正确卸压。
注液枪枪口严禁正对别人,支设单体时,人员一律不准正对注液枪口和三用阀以防伤人。
每一把注液枪都必须安有单独的截止阀,供液前必须确认截止阀所对应的注液枪。
三、过断层施工
根据断层在工作面位置,正断层上盘侧留底煤,下盘破底。并将工作面底板尽量割平,防止出现较大起伏。
根据断层延伸方向,断层下盘侧适当提刀,上盘及时刹刀,减少割矸量,提高回收率。跟班人员要根据断层延展方向,及时确定具体的割矸厚度和范围。
煤机截割底板砂岩时,根据现场岩石硬度控制牵引速度,并及时更换损坏的机刀。
割煤后及时将支架护帮板打出,并及时移架。必要时拉超前架支护顶板。
断层处顶板破碎时,可在受影响区段铺设金属顶网。
支架要达到初撑力。因顶煤破碎造成前梁不接顶时要及时用坑木接顶,严禁空顶。必要时可在支架上沿走向穿板梁或钢梁。到输送机煤壁侧进行支护作业时要停机。
严格控制支架倾斜角度,防止歪架、倒架。
后部输送机要及时拉移到位,需要时停机移架,防止大量矸石进入输送机。
工作面浮煤浮矸要及时清理干净,保证支架能顺利拉移。
支架上的支护材料到达尾梁上方后,拉架时要将后部输送机停机。确认无杂物进入后部输送机后方可开机。
加强煤机检修,保证各部螺栓紧固。加强泵站、支架检修,保证工作面支护质量。
发生冒顶事故要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处理冒顶事故要认真敲帮问顶,随时找掉顶帮浮矸,顶板状态稳定时方可作业。有专人照明和观察顶板情况,工作人员看好退路,发现异常及时撤离。根据现场跟班人员统一指挥,从顶板完好处向冒顶处逐架处理,人员协调配合,不得多头作业。
过断层期间,现场要备足各类支护材料。
现场备好排水设备、用具并保证排水系统畅通。
端头须人工卧底时,必须将工作面输送机、转载机停机闭锁。支架升实,护好煤帮。输送机前方有任何人员时,严禁操作影响范围内的支架。
因矸石坚硬,确须震动爆破处理时,必须编制专项措施,经矿审批后方可执行。
四、提高回采率措施
根据我矿回采工作面矿压资料,参照矿及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确定设计回采率为80.5%。
综放面初采期间加大工作面采煤机采高,增强支架对顶板支撑力,采用上下摆动尾梁挤压煤块的措施,促进顶煤破碎,加大对顶煤破
坏,促使顶煤跨落,在顶煤破碎跨落后及时进行放煤。工作面端头铺顶网时,除后部输送机两端至电机范围不放煤外,其余地段可用支架尾梁插板将金属网撕裂后放煤。
工作面过断层要制定专项措施,加大工作面割底量,顺好工作面坡度,减少过断层丢底煤量。最大限度提高回收率。
工作面回采时,加强探煤厚工作,严格按作业规程回采。正常放煤时,在保证煤质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多放煤,以提高工作面的回采率。
综放面两顺槽每隔一排剪开巷道顶网,促使巷道及工作面端头顶煤跨落。
综放面两端头只有在顶板破碎顶板维护困难时采取铺网措施,顶板完整时不铺网,对铺网后的端头支架用支架插板将顶网插破后进行放煤,提高工作面两端头顶煤回收。
工作面刮板运输机选用带铲煤板的运输机,实现对工作面浮煤的铲装一体化,对工作面架前浮煤人工清理装运输机,减少浮煤丢失。
采煤机割煤时尽量加大割煤高度,并根据煤层起伏变化莫测情况,顺好底板严格沿煤层底板回采,减少丢底煤量。
综放面放煤选择放煤效果较好的低位放顶煤支架,放煤顺序为单轮顺序放煤,对局部难放的顶煤可采取多架同时放煤,放煤工序与割煤、移架相配合,保证放煤时间,在放煤速度慢时,及时停采割煤与移架,最大限度回收顶煤。
综放面严格按设计停采线进行停采,加大工作面采高,工作面结束时按工作面设备撤除停采要求距离上网,严禁超前上网停采,提高工作面顶煤回收范围。
五、工作面调试生产措施
把全面设备全部检查一遍,确保设备安装完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设备正式运转前,必须安排专人将前后部运输机前的杂物、铁器和埋藏于浮煤中的零部件全部检出。
高、低压开关在生产之前必须进行保护试验,各种保护要齐全、灵敏、可靠;工作面的开机送电必须严格规程规定的各项制度,杜绝误操作。
处理电气故障时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停送电制度和停电挂牌制度。
检查支架的支护状态,损坏的液压管路及阀件及时更换,保证液压管路的畅通。
对运输机、转载机、胶带运输机各驱动部应进行单独试运转,确保各驱动部运转方向一致,且高、低速转换正常。在各设备单独试运转正常后,依次开动所有设备进行联合试运转。
试运转过程中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先支后回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若人员进入面前作业时,运输机必须停机闭锁,必要时要在面前打临时支护进行护帮护顶。
一旦出现冒顶事故,应及时用坑木装顶,尽早控制住顶板,防止事故扩大;装顶时应两人协调配合进行,一人施工,一人观察周围情况,装顶必须从一头向另一头进行。
加强对支架、泵站的维护工作,杜绝窜、漏液现象,支架操作前,必须对所有支架的完好进行彻底检查,避免在操作中出现意外,不完好支架必须要及时整改,否则不得操作。
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在所有电缆及电气设备保证完好的情况下,开机进行试运转,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后,方可恢复正常送电。
试运转过程中,煤机应放慢牵引速度,煤壁侧截割掉的木托盘要及时捡出。
煤机正常截割过程中,应在机头处派专人拾取锚杆,防止锚杆被拉出工作面进入煤流系统,拾取锚杆时应观察好顶帮,防止煤壁片帮或架间漏煤伤人;拾取锚杆的方法应适当,防止被锚杆所伤,必要时应停机进行拾取。当煤机割机头时,运输机司机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锚杆被割下应及时停机拾出。
现场要备齐足够规格的装顶材料。
溜头悬挂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同时积极配合通防部门做好气体检测工作,一旦气体异常,及时向矿调度汇报。
工作面试运转前,工作面所有设备必须要确保完好到位,两顺槽支护必须达到规程要求。
六、专项措施
(一)调面措施
为了保证工作面正常生产,刮板运输机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工作面倾角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面,一般在调面过程中,两排溜头一排溜尾或两排溜尾一排溜头推进,以两个大斜刀为一个大循环调面,为防止咬架,连续调面三个循环后须正常推进一段距离后,视溜子上窜下滑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调面。
在调面过程中,应保证工作面的工程质量,保证支架正直,防止咬架,拉架时用好侧护板。及时调整支架的架间距,防止架间漏矸伤人。
当工作面前、后部运输机出现上窜下滑不同步时,应以前部运输机稳定为准,后部运输机采用单向依次拉移进行调整。
在调面过程中,必须保证运输机平直。必须吊好、用好工程线。
(二)单体液压支柱用作临时压趄柱的措施
单体液压支柱用作绞车压趄柱、拉移装载机,连续牵引梭车尾轮生根铁鞋压柱、拉移移动变电站生根铁鞋临时压柱时,必须选择规格合适的完好单体作压趄柱,并确保单体支设后活柱行程不大于700mm,不小于200mm;单体支柱的初撑力不小于90kN。
应尽量选择巷道顶、底板完整的地点固定绞车或铁鞋,当顶板破碎时,单体上应戴帽,若底板松软,应在铁鞋或绞车下敷设板梁或道木,以增加顶、底板比压和摩擦力。
每个生根铁鞋至少应支设6棵单体液压支柱,四压两趄;四棵压车柱按与底板85±5度之间支设,两棵趄柱按与底板70±5度之间支设。
直接支设在绞车底座上的压趄柱,两压四趄;两棵压柱要垂直顶底板支设,四棵趄柱紧贴绞车底座,后排趄柱按与底板80±5度之间支设,前排趄柱按与底板70±5度之间支设,四棵趄柱的倾斜方向与绞车的受力方向相同。
每棵单体液压支柱必须用细钢丝绳或小链拴牢,并固定于顶板上,防止歪倒伤人。单体上戴的单体帽也必须牢固生根于顶网上,防止坠落伤人。
每次使用绞车前,必须仔细检查铁鞋的各焊接点是否开焊、变形,各链接点是否牢靠,并检查所有压趄柱,确保完好,失效的单体及时更换。
绞车运行时,要有专人站在安全地点观察钢丝绳的运行情况,发现绞车运行阻力过大时,不能硬拉,防止出现断绳或拉跑压趄柱的事故。
(三) 工作面使用风动工具安全技术措施
在接各种风动工具时,必须使用完好的风动工具,供风管路使用压力合适的完好胶管。各联接处必须联接牢固、可靠,使用“U”型销联接时销子必须上到位。压风管路中必须安装一个完好的截止阀。
每次使用风动工具前,必须对供风管路、各联接头和风动工具的完好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使用。
使用风动工具时,操作人员要防止压风或施工时所产生的碎屑伤眼,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在作业地点附近逗留或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出现联接头漏风、管路破裂等情况时,不得直接进行处理,必须可靠地关闭截止阀停掉压风并正确卸压后方可处理。
在使用风动工具时,不得将风动工具的转动部位放至人的任何身体部位,更不许用手直接抓住转动部位,防止出现误操作造成伤害。
向转动部位安装其他辅助工具或更换转动部件时更换破损的管路以及密封时,必须可靠的停掉压风并正确卸压,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严禁将风动工具拆掉而使用敞口的压风管路清理设备卫生。
使用风动工具期间,严禁使用弯折供风管路的方法停止压风,而应采用关闭截止阀的办法可靠的停风,在打开截止阀供风时应缓慢开启,开至合适位置,使风量合适。
风动工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可靠的关闭截止阀停好压风,并将风动工具放至安全地点。
严禁将敞口的压风管路正对人的任何部位。
(四)监测监控系统使用安全措施
1.监测监控线应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及时收线,将其盘圈吊挂于煤帮一侧顶板完好地点,当收至接线盒时通知监测队回收。
2.在工作面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不得损伤监控线、各传感器及探头,抬放单体时防止挤压监控线。
3.工作面及两巷的监测监控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及监测队,及时恢复监测监控系统。
4.工作面及两顺槽因特殊情况需放炮时,应另外采取措施保护监控线及传感器,以防放炮时崩坏。
(五)工作面下端头停机过人措施
因工作面两巷高差较大,运输机难免上窜下滑,胶顺采用端头支架后,相对占用巷道空间,采取人工拨转载机的方式把转载机机身向运输机机尾方向调整更加困难,会影响转载机下帮的安全行人,为保证行人安全,现场必须作到以下要求。
行人通过机头及三角区时采取停机过人的方式,即停止工作面三机的运转、行人由前机头通过转载机到到转载机前人行道。
工作面及时调面,按照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对工作面进行调整,以确保转载机下帮的行人宽度。
采取停机过人方式过人时,运输机司机要及时在1#架下侧、前机头三角区前较为醒目的地方各悬挂“停机过人”警示牌。
机头需过人时行人要提前利用转载机头和4#架的扩音电话或灯光示意的方式通知运输机司机停机闭锁,等确认三机停稳并得到运输机司机的许可后方可过人。
机头过人时,运输机司机要确认三机闭锁状态并向工作面及电站喊话通知机头过人,同时要坚守岗位监护好机头闭锁和行人的安全通过。
在采取停机过人期间运输机司机要尽可能的减少机头三角区淤煤以便人行道畅通。
运输机司机吊挂前机头过路电缆时要尽可能的将其吊高,以增大行人高度,同时要确保吊挂葫芦的安全、稳固、牢靠。
需停机过人前,运输机司机要提前处理前机头有掉落伤人的块煤和矸石,否则不得行人。
行人通过前机头及三角区前,应仔细观察顶板及周围环境情况,预测并采取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片帮、刮卡、磕碰、脚下打滑等后果。
行人在机头电缆下方行走时,应低头、弯腰,保持安全帽高于身体其他部位。时刻注意观察前方,防止电缆和高压管路碰伤。
有行人经过时,严禁进行拉移、升降机头端头架或拉移端头端架的操作。
机头三角区和机头减速箱不得存有不稳定的煤矸和物料;转载机道靠可采帮行人必然经过的区段不得存放任何物料。
当1#架或胶顺端架有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时,未经允许严禁任何人员经过。
(六)外围运料
装车时,人员必须配合好,严防挤手砸脚,摆放整齐,防止物料倾倒伤人。
封车必须用Φ15mm钢丝绳封牢,封车棍用双股8#铁丝固定,余绳要盘好。
换装时,必须等车停稳后起吊,起吊前选择承力可靠的起吊点,起吊时重物下方以及重物摆动危及的范围内严禁站人。
设备卸车前将卸车地点附近的杂物清理干净,防止卸车冲击弹起铁器、杂物伤人。
(七)工作面顺槽人力车使用措施
人力车各部位必须采取全部焊接方式,焊接高度不得小于3mm;运输重量不得超过500kg(独轮车不超过50kg),运输坡度不得超过10°。
使用独轮小推车时,圆形配件用8#铁丝封2道,其它小配件也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封车。
使用双轮人力车(地排车)时,双股8#铁丝封车(小链或3'钢丝绳),封2道,封车铁丝必须与车本体连接牢固。
地排车行驶过程中,在车体框架两侧用专用圆环栓绳牵拉,没有专用圆环时连接到框架或护栏上。
采取用麻绳或高压胶管辅助司机松拉车的方式,上坡拉车时,地排车司机和拉车人员均在车的前方,两侧各拴系一条绳索,辅助人员在两侧协助司机向前拉,地排车司机负责掌握车辆运行方向;下坡松车时,地排车司机和拉车人员均在车的后方,松车时应缓慢下行。
地排车司机必须安排一名有经验的、体格健壮的老工人控制方向。
下坡松车时,当运输物体较重时,司机应将车体框架前端支撑腿着地,利用车体框架与底板的磨擦阻力使车盘缓慢下滑。
由于巷道上坡下坡变化较多需要车辆调转方向时,必须空车调转。
车辆运行期间两侧和车辆运行的下坡方向严禁有人。
地排车运送长物料(长度超过车本体)时,必须将物料封牢固,并且长物料相对运动方向的正前、后方不得有人,以免物料相对车体运动时被长物料顶伤;运输时人员必须集中注意力以免物料相对车体运动时挤伤手脚。
当运输超过车框宽度的物体时,必须将物体与两边护栏连成一体,并且保证物体不会与车轮碰触。
在车辆运输时,参加运输人员要观察巷道两帮情况,防止有外露较长的锚杆或铁丝,以及在巷道中的其他设备或物体踫人。
人工拉地排车运输时必须指定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
参加运输人员都应熟悉该运输路线的起伏和沿途特殊安全注意点。
装卸车过程中配件一定要轻抬轻放,互相配合好,协调好,严防压手挤脚。
(八)胶顺ZT24500/18/35型端头支架操作措施
对该支架操作维护及有关人员在使用前一定要集中培训学习,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维护或其它工作。
只有经过液压支架操作培训并且合格的有关人员才能操作液压支架。操作液压支架时要保证始终能看清即将移动的支架的动作区域,避免造成人员或其它潜在事故隐患的发生。对支架液压系统、维修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来进行。
人员任何时候都不能靠近和进入可能转动的部件,特别是单摆杆、四连杆、前梁等区域内。
在进行检修工作中,绝不能带压拆卸各类胶管及液压元件,需要拆卸更换时,必须关闭主进液管路。
在检修工作时一定要在该液压支架的操纵阀组上挂警示标志或有人看守阀组。如果检修中确需操作某控制机构时,必须由专业操作人员在检修人员的指挥下操作。
在安装更换液压支架顶梁和立柱工作时,为了固定支架确保安全,一定要将液压支架的掩护梁、四连杆采取固定,例如在每对前后连杆之间和前连杆和掩护梁之间插入硬木楔防止它们突然下落。
当更换立柱时,必须将顶梁支撑固定好,已与顶梁分离的立柱不要翻倒。
在拆装液压支架的前梁固定装置时,由于前梁可能发生转动,要确保没有任何人员在其转动范围,如在拆装工作中,需要操纵前梁千斤顶动作,操作人员绝对听从拆装人员的指挥并操作无误。
在任何拆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绝对听从具体拆装工作人员的指挥,并做到准确无误。
维修更换控制阀与立柱及一些承受压力的液压缸(如前梁千斤顶、调架千斤顶等)之间的液压管路及其元件时,必须先卸压,并将与其连接有可能发生转动的部件,用机械方法牢牢固定。这一方法对铰接部件同样适用。
在任何拆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绝对听从具体拆装工作人员的指挥,并做到准确无误。
至少每班检查一次液压支架看是否有损坏和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如有问题及时处理。在处理问题时要划定足够大的警戒范围,并有警戒标志,确保他人安全。
任何维修液压支架工作之前,采取机械固定的方法固定好液压支架,例如在每对四连杆之间插入木楔,在倾斜工作面使用链条或其它有效方法固定更换件,以防止顶梁、掩护梁突然下降和更换件突然下滑。工作完成后应检查维修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只能用正确的U形卡来固定管接头,并牢固插紧,绝不能用铁钉、铁丝或其它物来固定。
出现已损坏的液压胶管及液压元件,应由专职人员立即更换。更换工作之前必须将液压系统和更换元件内的压力卸压。
定期清理支架操作指示牌,确保清晰,以防止任何误操作而造成事故。
操作液压支架时要保证始终能看清即将移动的支架的动作区域,避免造成人员或其它潜在事故隐患的发生。
升架时要完全达到初撑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完好的支撑顶板。前梁要尽可能的贴紧顶板,防止煤和周围矸石落入人行道内。
在倾斜工作面要特别注意利用调架千斤顶及防倒装置及时调整支架位置,以免支架下滑倾倒。
底板条件不好时,液压支架的底座可能陷入底板,在这种情况下,支架前移时,可垫起底座,确保支架沿着煤层前移,而不陷入底板。
移架后重新升架时,为了防止被前移的支架和邻架倾斜,要使用调架装置尽快调直支架,并使底座和邻架的顶梁底座平行对齐。
底板和顶板的推移空间内保持干净,这样才能不妨碍推移装置工作和顺利的推移转载机。
临时支护冒顶区时需要降低顶梁高度,形成一个支护空间,但要确保转载机的通道空间。
当煤层厚度减小时,确保立柱仍然有足够的剩余行程,以防立柱在顶底板之间被压死。
在推移转载机之前要确保液压支架立柱达到预定的初撑力,支撑在顶底板之间,使支架在顶底板之间具有足够的锚固力。
当采煤机正在进机头时,绝不允许降端架和移端架,防止煤机割到端架顶梁或底座连杆。
顶梁遇到顶板台阶时,需向下倾斜,但绝不能阻碍采煤机通过。
支架前移之前必须将前梁完全下摆,绝不能在上摆的前梁顶着煤壁的情况下移架。否则会造成前梁千斤顶和其铰接处损坏。
顶梁倾斜角度的改变将会引起顶梁前端高度明显变化,顶梁前端过高的状态是支架受力最为恶劣,所以即使没有测量仪器也要尽早采取措施来防范,例如必要时平整顶板和底板台阶或填充冒顶区等。
支架在工作时立柱必须始终保持有足够的剩余行程,便于升架和降架,否则当顶板松软时,支架达不到足够的初撑力,或者支架处于最低时就可能出现压死支架现象。在这种状态下,当支架受到突发的高峰载荷的冲击压力时,立柱下腔没有足够的乳化液或立柱活塞已与缸底刚性接触,高峰载荷的冲击压力得不到缓冲,支架必将受到严重损坏。
(九)工作面大角度俯采时安全技术措施
人员在斜巷段行走时,注意脚下,防止滑倒,行人可以扶供水、供风管路。
生产时,皮带拉煤下山,皮带洒煤,在洒煤地点皮带框架上装上护网,防止洒煤伤人。
转载机司机站在马蒂尔操作台上方侧,人员需要清理皮带清扫器下的回头煤时,停机后方可作业。
在拉移超前支架后,要将超前支架升实,并达到初撑力,顶梁不接顶的位置,要用板梁或道木接顶,防止支架歪倒或下滑。
要特别注意利用调架千斤顶及防倒装置及时调整支架位置,以免支架下滑倾倒。
转载机或支架上更换配件时,在斜巷内要注意防滑,固定牢固,人员严禁站在更换件的下方作业。
转载机机尾采用超前在端头超前支架上网,金属网要与巷道及1#端头支架上铺设的网连在一起。
工作面内行人时,人员一律走支架内人行通道,并要扶住支架前立柱,慢速行走防止滑倒。工作面清理卫生及其他作业人员不应站在推移连杆上,防止滑倒伤人。
支架工拉移支架前,检查尾梁与插板的高度,预防在支架拉移时,插板掉进后部运输机内,另外检查插板是否打出,防止后部大量与大块矸石掉进后部运输机内。
工作面运输大件时,将大件下垫好木板或板梁,并用葫芦封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滚动。
工作面起吊与更换设备配件时,人员要站在更换件上方部位或一侧的安全位置进行作业。
工作面更换的旧件不能及时运出,要用索具牢固固定在支架上,1吨以上的大件要用葫芦牢固固定在支架的起吊环上。
加强煤机外行走部与支撑腿滑靴的检修,生产时安排人员看好电缆,防止电缆折返时掉进前部运输机内,损坏电缆。
加强前部运输机齿排的检修,磨损严重及损坏的要及时更换,防止煤机掉道或损坏行走部。
辅顺内运料人员,抬扛物体叫应清楚,轻抬轻放,起放一致,防止物体滚动挤手砸脚。行走时要看好路面情况,口令统一、步调一致,防止滑倒。
支棚时要三人配合操作,两人在单体两侧扶住单体,一人在单体上侧供液,密切配合。竖放的单体要及时栓绳。
回撤单体时,采取远距离放液,放液后一人扶住单体,一人解下防倒绳;回撤棚梁时,人员要用长柄大锤砸开铰接销,人员躲开十字梁坠落危及的范围。
七、其它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生产技术条件变化等情况,须改变本规程有关规定时,必须编制补充措施,经矿审批后方可执行。
《53下03(南)工作面作业规程》附图:
附图1:   53下03(南)工作面地质综合柱状图
附图2:   53下03(南)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实测剖面图
附图3:   采煤机斜切进刀示意图
附图4:   53下03(南)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附图5:   53下03(南)工作面、顺槽及端头支护示意图
附图6:   53下03(南)工作面生产系统示意图。
附图7:   53下03(南)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示意图
附图8:   53下03(南)工作面供、排水管路布置及排水泵示意图
附图9:   53下03(南)工作面移动电站供电系统示意图
附图10:  53下03(南)工作面固定电站供电系统示意图
附图11:  53下03(南)工作面通讯、控制、照明系统示意图
附图12:  53下03(南)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附图13:  53下03(南)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