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高交会亮点 未来高速发展可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05:32
高交会吹响新兴产业大发展号角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高交会共设9个展馆,全国各省(区、市)、有关部委、26所著名高校以及港、澳、台地区和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均组团参展。
相比往届高交会,无论是各大展馆,还是各大论坛,新兴产业都成为热门话题。昨日记者在展会看到,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卫星、数控机床、高速铁路等一大批新兴产业成果亮相高交会,例如,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零甲醛人造板材、用表皮细胞培养的“人工皮肤”可让伤口不留疤痕、把污水变清的膜生物反应器、下一代因特网主干网技术、将用于国产大飞机的新材料、国产螺旋CT等。
在昨日召开的第十二届高交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次经济危机都会发生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此次发生经济危机也不例外。他指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提升主要有两个方式,一个是现有制造业产业链尽量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另一个方式是培育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
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也认为,新兴产业是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以谋求产业主导权,中国出台新兴产业政策也正当时。工信部将积极联合其他各部委促进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
不过,当前各地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表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他表示,在此次高交会中展示的新能源等高新技术表明我国在某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的技术产业化不足,在商业模式方面严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而导致中国的一些成熟技术在产业发展方面落后于人。他指出,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各级政府和很多垄断企业为了既得利益,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新兴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吴敬琏也指出,由于缺乏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制度文化,很多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或者夭折或者成为“小老头树”类型的企业。此外,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大家一哄而起,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地方政府对企业过度补贴等问题。吴敬琏认为,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阻碍创新的体制障碍,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张来武认为,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企业实现“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具体而言就是除了银行,还需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产业基金、期货等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因为财政扶持资金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力量,但是来自市场化的金融资金才是促进新技术产业化、商业化的根本力量。
财政部经建司司长李敬辉则透露,目前财政部出台了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863、973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在北京、深圳等七省市建立产业创投计划等8个方面支持战略产业的发展。(证券时报)
七大产业路线图日渐清晰 未来高速发展可期
行业发展离不开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孕育与支持,新兴产业更是如此。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正式发布,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这七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逐渐走到了台前,共同组成了未来20年乃至30年间,我国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虽然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起步的时间并不长,但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迅猛,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如节能环保产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总产值发展到1.49万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700多万人,其中环保产业连续8年年均增长率超过20%。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连续4年翻番,2009年累计达到2580.53万千瓦,成为全球第二风电装机大国,当年新增风电装机1380.32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一。生物制造产值2008年达到1266.57亿元,同比增长21.31%,预计未来几年内总值可突破1万亿规模。信息产业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为1.5万亿元,占GDP比重近5%。除此之外,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板显示、新一代宽带等新兴领域也处于蓬勃发展的前夜。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领域除了发展迅速,在重大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一些重要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例如,环保产业中的膜技术和膜生物反应器应用。风电机组设计能力、多兆瓦级风电机组研制和多晶硅生产、提炼技术取得突破,部分关键风电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部分领域涌现出一批高速成长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群。如节能环保产业中,节能服务公司注册数量2009年累计达到500多家,环保企业数约为3万家并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脱硫公司。新能源产业中,一方面涌现出包括华锐风电、金风科技(002202,股吧)、东方汽轮机、南高齿等一批风电设备整机和零部件龙头企业,以及包括无锡尚德、保定英利等若干光伏和太阳能热利用大型企业,其中,部分龙头企业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另一方面,快速形成若干从事零部件生产、服务配套的上下游中小企业群。移动通信终端产业中,中兴、天宇均进入全球手机销量前10行列。
产业集聚区开始凸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呈现出集聚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了若干集群和产业集聚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涌现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重点以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深圳、长株潭、西安综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等为代表。
――生产企业高度集中。这类聚集方式比较明显的包括新材料产业,已初步形成以海门、江阴等产业基地为主的、数量全国居首的长三角聚集区域,和以电子信息材料为重点的广州、佛山等珠三角聚集区。再比如半导体照明产业,全国85%以上的LED企业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北方地区、江西及福建等四大区域。医疗器械产业在长、珠三角和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区域的总产值及销售总额总计占全国80%以上。
――消费市场高度集聚。这类集聚方式最突出的是数字家庭产业,即全国已形成北京闪联、青岛E家佳为代表的实施“数字家庭行动计划”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部分领域在新形势下开始新一轮产业布局。如航空工业在原有基地布局的基础上,围绕新兴领域发展需求,正在进行新一轮航空产业园布点和建设。
“同质化”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地感觉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明显不足。包括关键设备、技术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或基本依赖进口。例如,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企业相关负责人都曾在不同场合向记者反映:关键和共性技术缺乏、核心材料依赖进口的问题仍然突出,规模已跻身世界前列的风电、光伏等领域也是如此。
以风电产业为例,按照风资源分析、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关键部件、重要部件、风力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等划分该产业的核心技术并与国际领先水平比较,其中只有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和风力并网发电两项技术属于“落后于国外”,其他技术全部“依赖进口”。
除此之外,我国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企业。
据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负责人共同反映,行业内均存在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偏低的“小、散、乱”情况。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国排名前10的制药企业各销售规模只占总规模的13.5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医药10强产业集中度达到39.9%,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我国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优势虽然比较明显,但是仍然缺少国际竞争力,“大而不强”“广而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了一些问题。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规划初步显现出重复布局、“一哄而上”的势头。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从空间上看,地区间存在同领域的重复建设、“规划过剩”现场。从全国产业布局来看,近八成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超过九成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六成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另有一半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
第二,从产品技术层面上看,新兴产业低水平生产重复,低档次产品供应过剩,竞争无序等问题初步显现。以节能环保为例,地方盲目投资、低水平建设的“过热”现象已经比较严重,全国3000多家从事半导体照明相关业务的企业中,约70%~80%都仅从事下游应用的开发,同时,在功能性照明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盲目对道路、景观照明等进行拆装改造,造成新的浪费。此外,化学制药企业、中药产业、平板显示产业、光伏和风电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剩、重复生产导致市场同质化问题突出、竞争无序等现象。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发展目标
根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点,现阶段应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一是以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二是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着力发展生物产业;四是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为进一步集中力量,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决定》从上述4个方面7个产业领域中选择了若干重点方向作为现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7个产业分别是: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综合考虑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趋势,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的客观要求,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观目标应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二是形成满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新要求的客观能力;三是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发展的新优势。从发展阶段上看,应按照“三步走”的思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到2030年前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15年力争达到8%左右、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等定量目标,是根据相关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和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测算的,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