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五談“政改”意味著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07:32
溫總理五談“政改”意味著啥?
wangsuixue
 
2010年10月07日11:24  來源:人民網─強國社區
【字號大中小】打印留言論壇網摘手機點評糾錯 E-mail推薦:  
據鳳凰衛視報道,日前,“溫家寶接受美國CNN專訪,談及中美貿易、言論自由、政治體制改革和反腐敗等多個話題。期間,溫家寶再次強調政治體制改革和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並對胡耀邦生前作出的貢獻予以肯定。在回答CNN主持人扎卡利亞提問時,溫家寶強調,政治體制改革是鄧小平很久以前就提出的概念。他說:盡管社會議論紛紛,盡管遇到阻力,我仍會堅定不移推動我的信念。在我能力范圍內,推動政治改革,風雨不倒,至死方休。這是繼8月深圳講話之后,溫家寶第五次談及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
5次談及“政改”,且表示“風雨不倒,至死方休”,可見其用心之重、用情之切!
然而,從另一個方面,是否也反映出其所言“議論紛紛”及“遇到阻力”,這兩點看似簡單的表述裡,又豈知包含了怎樣的深沉與凝重呢?據新加坡《聯合早報》題名為《溫家寶再倡政治改革》的社論裡稱,“溫家寶近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專訪時,又一次就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發表了他的看法。在近1個小時的專訪裡,溫家寶對政治體制改革作了清楚而具體的表述。他指出,中國的發展必須是全面的,改革也必須是全面的。對於民主在中國的發展,他提出3個領域:國家權力真正屬於人民﹔使司法保持獨立和公正﹔政府必須接受民眾監督,尤其是媒體的監督”。如以上表述屬實,那麼,是否也可以這樣理解:正因為國家權力還沒能完全做到“真正屬於人民”,司法尚未能達致“保持獨立和公正”,而政府距“接受民眾監督、尤其是媒體監督”的民主狀態,也尚還有距離?故而,才需要有對於政改“風雨不倒,至死方休”的決心呢?而同篇文章裡又稱,“溫家寶暗示說,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要達到公平正義。他表示,亞當斯密斯撰寫的《國富論》雖然強調市場力量的重要性,他的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則主張政府公平分配財富,以達到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他也表示,自己心中最高的道德規范便是‘公正’”。如此,是否亦可以認為,正由於政府在“公平分配財富”的施為上,與總理心中最高的道德規范,尚存有差距,所以,他才會特別強調“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要達到公平正義”?綜上所述,除了能看到由總理清晰道出的政改目標外,也尤其向人們展示了同一問題的兩個對立的方面:即一方面是“遭遇阻力”,另一方面,則是其對於政治改革的決心與“迫切心理”。后一點不必多說,因正如《聯合早報》社論裡所說,“其實,溫家寶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看似‘激烈’的觀點,幾乎都繼承自‘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遺訓’。鄧小平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在當年早就有非常全面且成熟的看法,包括:不改革政治體制必然阻礙經濟體制改革﹔所有改革的成功與否,最終取決於政治體制改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長期目標,絕不動搖﹔黨隻能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改革要有期限,不能太遲”。然而,其理所當然的“繼承”,卻為何在今年以來,以5次談及時一次比一次“激烈”的方式,高調“發力”?這隻能說明:一方面,因“遭遇阻力”,鄧小平“當年早就非常全面且成熟的看法”,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另一方面,也正因如此,如該社論所言,“官員貪污濫權、財富分配不均、發展機會不公等諸多社會現象,使得公開抗爭的群體性事件此起彼伏、尋求正義的上訪活動絡繹不絕,針對執法者乃至弱勢群體的暴力新聞層出不窮,這都讓中國政府意識到加快政治體制改革步伐的急迫性”。也就是說,按照鄧小平的說法,“改革要有期限,不能太遲”——溫總理的急迫與5次“發力”,則是否又也說明: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確實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呢?
應該說,雖然因所處位置不同,動因有所差異,但是就“急迫”的程度而言,民間與中央、與總理的心情,並無二致。於是,何為“阻力”?就社會整體來說,其主要來自於何方?表現為何種方式?欲推進政改,將對其如何鏟除與破解?……如此等種種,則仍還有待於明確,並必須像此前經濟體制改革時,拿出具體而行之有效的法規與措施——比如,能適時推出切合中國國情的“官員財產公示制”?……當然,我們相信,有總理所發出誓言,“將在能力范圍內推動政治改革,風雨不倒,至死方休”,而且,“決定國家力量的是人民。人民的力量、人民的願望是不可阻擋的,順者昌,逆者亡”,所以,也正如總理所說,“整個中國會更加民主,法制會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公正”,這一天不但必會到來,而且會盡快到來的!
2010/10/7
原文地址:http://bbs.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10356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