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师诸成就之《口诀要义》及讲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45:27
 
口诀要义
莲花生大士作
张志佛原译
敬礼上师
余,甲珍女子措嘉,自髫龄起,即如影随形侍奉化身邬金莲师,未尝远离。尔时,上师将离藏地,赴罗刹境,余,甲珍女子,献供金宝曼达,并行荟供轮,而白上师言:“大哉上师,将欲离此,调伏罗刹,我等行将失怙。虽曾长时随侍上师,然今以一老妪,实于临终之际,乏决定信心。叩求上师慈悲恩允,赐我等一总持、明晰、易行之口诀。”
于是大士答曰:
一、即身成就之要诀
净心诚信谛听之:
身要虽有诸要门,然皆不脱于三者:无作松坦与适意。
语要虽有诸要门,如持气与持明咒,然皆总摄于斯旨:止语休息如哑者。
意要虽有诸要门,如紧松与内外观,然皆不脱置心于:自然无作无乱境。此心宛然非寂灭。
若寻思此心是无,然如阳焰若恒照。若寻思此心是有,然无形色与表色。
唯毕竟空与明觉,此即汝之心自性。既能如是体认之,于此当生决定信。说此即是见之要。
住此寂境无散乱,复无造作与持守,说此即是修之要。
尔时于六尘境中,无攀缘染著取舍,亦无希冀怖畏心,说此即是行之要。
无论何种犹疑生,祈求亲传之上师。勿住城邑聚落中,应住静处而修持;
舍弃最深之执著,及与紧系难舍者。若能如是而行持,此身虽为凡夫身,此心已同于诸佛。
二、临终与中阴境相
(一)临终
处于临终中有时,应当如教而修持:
地大融入水大时,身感沉重难负荷。水大融入火大时,口与鼻皆感干涸。
火大融入风大时,此身暖热将尽散。风大融入于识时,气出如风入如喘。
此刻身感如山压,复觉陷落于暗中,复次将感如坠空。
复显自性现量境,光明骤现似锦缎,千万日月虹光生,雷响余震并相随。
(二)实相中阴
复次自心将显现,寂静尊与愤怒尊,即诸种相之圣众。
身伴光轮遍空中,挥舞武器而哮吼,打杀吽呸暴厉声,如十万日耀于空。
尔时内显之本尊,提点汝莫离觉性,勿为扰动勿迷乱。
内显魔障纷扰之,毁汝所得之觉受,出尖厉声惑乱汝。
三、临终与中阴成就要诀
当此之时应了知:
重压之感非由山,乃汝四大正消融,切勿于此生畏惧。
陷落暗中实非暗,乃汝五蕴正消融。
感坠空中实未坠,身识分离息尽时,意识无依有此感。
所见虹光骤现者,实乃自性之本相。寂静尊与愤怒尊,无非自心之显现。
种种声即汝自声,种种光亦汝自光。切勿于此有所疑。
设若汝竟生犹疑,重将堕入轮回中。若了此皆自显现,以觉安住于明空,
将证正觉成三身;纵曾造业应轮回,将亦不入轮回中。
内显本尊非由他,乃汝无乱现观心。故于此时至要者,对内苦乐诸心境,
及外六入诸尘境,勿生冀怖缘执心。若能恒持于自心,将于中有证本来。
此刻精勤无散乱,保任修持为最要。
内显魔障亦非他,无明犹疑习气也。故于此时至要者,诸声色光之显现,
种种可怕怖畏相,勿为惑乱勿疑惧。刹那犹疑迷乱者,即入轮回之业海。
故当恒持于自心,精勤修习令力圆。
四、投生中阴成就要诀
胎门现若天宫时,坚定勿为彼所诱。莫生欣求与怖畏,必免再生而证觉。
此刻不需佛加持,汝之觉性本成佛。此刻不受地狱苦,执著任运而涤除,轮回涅槃怖翼心,
自根而断尽无余。证觉犹如水去沙,空离云翳金除渣。如空法身而自利;如空开展遍法界,
报化二身为利他,随心所及遍饶益。
五、咐嘱流通
纵弑父母大罪人,若受此诀达三次,虽有业力之牵引,亦将不落于轮回,得证正觉定无疑。
纵汝多有甚深教,若无此诀之教授,流转何处不可期,故离证觉实甚远。
乃当恒修此口诀。并授诚信精勤者,具大根器之弟子,恒常忆持已上师,于口诀生坚定信,
其心安忍弃世缘,终一生行修持事。授彼上师之信印,授彼本尊之密印,诸空行母之契印。
如我邬金莲华生,于一千八百余年,承事无数大上师,请求口受教敕,习练修持并教授。
未见更有何教法,深邃过此心要者。
我行调御罗刹境,汝当如教而修持。汝将证觉本尊刹,应恒护持此口诀。
于时,宝上师放如日百宝光明,而赴罗刹境,随而措嘉佛母证大解脱。佛母密录封藏此甚深教敕,并祈愿曰:“愿未来际,授予多杰林巴金刚,并利益广大有情。”
覆答自解脱于临终及中有际之口诀要义竟。
三昧耶,密!密!密!
 
《口诀要义》讲解
主讲者:慧华金刚上师
时间:佛历三O二二年(公元一九九五年)春节
地点:诺那·华藏精舍台北总舍
莲师之《口诀要义》极其殊胜,值得大家再三阅读,并牢记在心。此篇开示之究竟处,著重时时安住体性,如如不动,不为尘染,不为识移,超越空有,究竟解脱。任何对治法门,皆为六识作用,并非究竟,唯有直观心体,不取不舍,即为直修体性法门。
此口诀包含即身成就、临终成就、实相中阴成就、及投生中阴成就,等于所有成就口诀,皆已摄于其中。
莲师首先开示即身成就之要诀:
身之要门,一般有毗卢七支坐,乃至其他各种坐姿,但不管何种坐姿,总以轻松自然为要。
语之要门,一般修持的方法如持气、持咒等,但总以止语休息为要。纵使持咒,或高声持、或低声持、或金刚持、或默持,皆是如幻而持。若遇得入正定,则应如幻默持,乃至若能直住心体,则亦可不持咒,因一切咒、一切法,皆为显现自性本体,若能直持自性本体,则已持一切咒、已修一切法。
意之要门,一般修本尊观、外觉、内觉、直觉等,但总以直住任运、无作、无散乱之自性本体为要。
见之要门,在于认证“空与觉合即是心之自性”。说心是有吗? 但却没有显色、形色、或表色。显色是指色彩、明暗、光影等,以其显现为色;形色是指长短、方圆、高下等,以形量为色;表色是指取舍、屈伸、行住坐卧等,以其表彰为色。心既无色彩明暗,无长短方圆,也没有屈伸行住,因心非色法故。但是,非色法就是空无吗?然而心却如阳焰般,看似存在;又念念相续不间断,看似恒有。然则,心是什么?说无,不是全然无,而是毕竟空、真空;说有,不是真有,而是本觉性的如幻显现。空与觉合,就是心的本来面目,也就是真正的自己。于此认证,生决定信解,即是见之要门。
修之要门,即对此“空觉不二”之境,不造作、不持守、不散、不乱,任运安住。
行之要门,即安住此境,六根不攀缘六尘。因不染故不分别,不分别故不爱恶,不爱恶故不取舍,不取故无希求,不舍故无恐惧,无希求怖畏即无挂碍,即是超越颠倒。依之而行,即得究竟涅槃。
平日修持,若有任何疑惑,皆应祈请亲传上师加持。真正有心修持而欲得大成就者,应远离城邑聚落,寻求静处,专心闭关修持。除了舍离外在的尘缘,以及舍离相爱最深的人,更重要的,是要舍离内心的牵系、攀缘与执着。若能如是修持,则即此凡夫之身,其心必能证得等同诸佛之证境。
接着莲师开示临终成就之要诀:
临终之际,四大分离,从外相上来看,地大融于水大时,身感沉重,难以支持;水大融于火大时,口鼻皆感干涸;火大融于风大时,身体暖热尽散;风大融于识大时,气息将绝,呼吸如风,吸气如喘。而此时临终者内在之感觉,会感到身如山压,复感陷入黑暗中,然后感到坠入空中。行者当知:感到如山重压,是因为四大正在分离;陷入黑暗的感觉,是由于五蕴消融;而坠入空中的感受,正是气息已断,心身分离,心无所依的缘故。
莲师开示是如此简短,但实际过程,却并非如此简单。如四大分离,地融于水,将感到身如山压,内识所见如阳焰;水融于火,将感到波浪滔天,内识所见如烟雾;火融于风,将感到火焰冲天,内识所见如萤火;风融于识,将感到暴风狂啸,内识所见如灯火。过此之后,识入中脉,又有“显、增、得”三个阶段:初时嗔恨之心消融清净,则内见如秋月清澄之白色光明,是为“显现”;次则贪爱之心消融清净,则内见如日之红色光明,是为“增长”;最后愚痴之心消融清净,则内见如黎明前之黑暗,是为“近得”。过此之后,身心分离,则如坠空中,此时将短暂失去知觉。再次醒来,则是自性光明显现,如日、如月,并伴随如雷巨响。凡此种种临终情境,平日就应熟悉于心,舍报时自然不会惊怖。届时临终,感到重压时,即知自己将要离此世间往生;陷入黑暗时,了知自己五蕴已消融;见白、见红、见黑,即知自己三毒已净;坠入虚空时,亦知自己的心已不在为色身所束缚。当此之时,如月之自性光明显现,或强光骤现,如千万太阳,于此,当了知此皆自心本有光明,为内心之光明外显;而种种如雷巨响,亦是自心本有的音声。
特别要了知一点:此等临终境相,并非仅于临终才显现。若行者勤修体性法,福慧因缘具足,则于禅定中,亦会如此显现。先是以肉眼见如阳焰、烟雾、萤火、灯光之“空色”,接着见白、见红、见黑,最后自性光明显现。但我们已知:“显现”时是要嗔心已清净而见白光,“增长”时是要贪心已清净而见红光,“近得”时是要痴心已清净而见黑暗,所以在禅定中要想到此境地,必须要平时就要清净自己的三毒,等到自己三毒都已完全清净,则自然能到此境地。如何清净三毒?安住体性不动,观世间如幻。若知如幻,还有什么可贪、可嗔?即使自己的杀父仇人站在自己的面前,也不会生起丝毫的嗔恨之心。
不管于临终之际、或于禅定中,当自性光明现前时,这是最重要的一刻。此时应认证此自己本有的真心,切勿存丝毫疑惑。若有所疑,则将错失成就的机会,而继续轮回。故此时必须认证此即真正的自己,以自己的“觉”安住于此明空之中,则刹那之间,自性母光明便与法界子光明打成一片,是为“母子光明会”,证得法身成就,乃至三身成就。
倘若于临终之际,自性光明现前而不能认证,则将进入中阴阶段。故接下来莲师开示实相中阴成就之要诀:
中阴所显的寂静、愤怒诸尊,即种种武器,打、杀之声,如千军万马而来,又有如百千日月之强烈光明或火焰,此皆自心幻显,无须勿惧逃避。若避入黑洞、茅蓬、山崖等处,即堕入地狱;若逃向暗淡光明,则入六道轮回。此时应保持自心如如不动,一切境界现前,皆知为体性所显,不取不舍,无求无惧,住于如如不动心,恒常保任持守,不散不乱,而契入体性。或是作念投入诸佛强烈光明火焰中,则亦可往生诸佛刹土,证得报身成就。
莲师又开示投生中阴成就之要诀:
若在中阴时期,见到天宫,亦不可进去,因为所有的胎门,大都是变化显现成众生最喜欢去的地方。故应安住于不动心,不取不舍,则能不受后有,得证菩提。华藏祖师亦曾开示:临终时六道有情化作已逝世之亲友来迎接,若与他们打招呼谈论,立刻会被其牵引而堕轮回;应当令他们随自己念佛、持咒,并告诉他:等我成就了再来度你。若是修行人,在临终或中阴时,见到佛来接引,亦不随佛去,因为来接引的必为化佛,若随他去,则生于化土,为带业往生之境界,一定要落阶级:故应求佛放光加被,令自己安住甚深禅定,契入实报庄严土;若是禅定功深,自性现前,与法性打成一片,即能汇归毗卢性海,究竟涅槃。但若禅定功夫不到家,则应求佛接引往生,或如《梦幻生死》所示而选择胎门,以本尊身而入胎,乘愿来度众生,则是化身成就。
要之,若能安住体性,则不论于何种阶段,都能究竟成就。若不能安住体性,则依上所示之方法,亦可分别获证法身、报身或化身之一成就。
然而以上种种观修,切不可等到临终及中阴才修。因为凡人舍报,四大分离,千万种痛苦,与种种对世间的不舍和牵挂,几乎不可能观修。而中阴所受的种种怖畏,比之我们在生所受最恐惧的事,更强千万倍,其怖畏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若生前无禅定功夫,其时更不可能观修。因此,一定要在生时,就勤加修持,并且要熟悉得如同别人叫你的名字,自己不假思索立刻就知是叫自己的程度。平日遇到任何烦恼、悲哀、喜悦之事,皆知为梦境,为自心体性幻显。这样练习得非常纯熟,自然不住一切尘色、一切念虑,舍报时,自然契入法性,汇归性海。
修行人常对世间事能知是幻,对修法却不能如幻。因此,在修法时,亦须练习,以如幻之身,修如幻之法,度如幻有情。如此日复一日,不断训练自己,终于能真正体证一切是梦,而不执著。因不执著,就不取舍;不取舍,就不造业;不造业,就不再轮回,现生即能出离生死轮回,而不待舍报之时。
另有一点也须特别注意,各位的一切修持、诵经、持咒,乃至思想、言行,皆当为众生,决不可为自己。如此菩提心逐渐广大,我执相对日渐减少,方得佛法的真实利益。学佛最重要的是破我执,若总为自己累积功德而修,则日复一日,反而我执日重,与佛法背道而行。所以应当于一切时中,为众生而修持,则我执自然随着修持日渐淡薄,终究泯除。到那时,虽然仍有一个形体在讲经、说法、吃饭、睡觉,皆如实了知,一切确为梦境,而不起我见。诚如《心要经》中所说:体性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体性不动,却能如幻而现情、器、时三世间,亦能如幻度众生。时时如是安住,岂能不成就?届时将如莲师所开示:纵然想轮回,亦不可得。
生命十分短暂,若不超出生死,未来仍将遭遇无量劫轮回六道之苦。故应视自己如栏中等待宰杀之牛羊,总有一天会轮到自己,决定珍惜每一个今天,精勤修持。生命于转瞬之间,业风吹动,死神来临,若到此时才想修持,悔已太迟了。即使曾闻莲师开示的《口诀要义》,平时既未熟悉于心,临终众苦交逼,满心所牵皆为世间的财势、名位、得失、人我、恩爱、取舍等,绝不会想到依莲师的口诀修持。因此,一定要平时就极为熟悉,如知自己名字一样,毫无差失,如此才有把握在临终光明、实相中阴、投生中阴三个阶段中,获得成就,往生本尊刹土或汇归法性。希望各位能依照莲师的《口诀要义》,每日诵念一遍,牢记于心,并将莲师开示之身、口、意、见、修、行诸要门,运用于平日之修持中、生活中,毫不懈怠,才望有成。
最后,莲师复开示所证之果位:若能恒住于不动心,则不需诸佛加持,因众生自性本来即佛;亦不受地狱三涂之苦,因住于不动心,即无执著,了知轮回与涅槃皆如空华,对轮回不生怖畏,对涅槃亦不希求。
成佛并非于众生心外令有佛可成,而是将染净和合之众生心,去除染妄之业识,剩余纯净之菩提心、本觉性,即是成佛。犹如水除去渣滓、金矿除去杂质、晴空而无片云。又成佛者,证得如虚空之法身,乃属自证;但为利他故,乃起大用,展现报化二身,遍于法界,随念所及而显现,广行利他事业。
此《口诀要义》,为莲师在西藏,法缘已尽,将往他方世界调御罗刹时,经佛母移喜磋嘉之祈请而作。此时佛母已侍奉莲师一生,年亦垂老,莲师在临走时,将最精要之修持口诀开示之,佛母依之修持而得成就,并将此甚深精要口诀,藏之于岩库。今日我们以无比胜缘,获得此口诀,实多生善根福德所致。
莲师曾于一千八百年中,追随无数上师,修习各种法门,但是未曾见到任何一法,较此口诀更深。因无论生有、临终、中阴状态之任何修法,皆以涵摄于此口诀中。若各位今后皆能依此《口诀要义》修持,则此生,或于在生、或于临终、或于中阴,必得成就,决定无疑。
在平日修习中,就应设想、体认,当自己遭遇中阴种种怖畏时,应如何面对。其实无论何种怖畏景象,唯有修持华藏祖师开示之“不动心”,则能超越世出世一切幻相,而得解脱。了知世间一切荣辱、得失、名位、妻子、恩爱,无不是幻;出世间之本尊、光明现前,亦了知是幻。恒常住于如如不动体性,则能回归法性,证到诸佛的法身。
各位均为在家居士,有家庭、工作上的种种责任,不像出家众,可以在庙里、山上专修闭关修习空观,故应以修习假观为主。视外境根尘所接、心念所及的一切法,皆为梦幻。既然一切皆幻,则反观内心,有不变不迁、如如不动的体性非幻,如是而安住体性。
以上诸位祖师之开示,大众应时时谨记于心,日夕精勤,定中渐渐无念,安乐、光明、自在之觉受现起。此时不可贪着禅味,凡有觉受,仍有我所,当一直安住恒寂恒照,了了常知,无是无非,无得无失。直到诺那祖师开示之“觉而忘觉”之地,体性忽然现前,亲证实相。
平时若无恒常觉照的功夫,则不能至“觉而忘觉”的境界。但是,众生根器不同,并非每一位行者,都能恒住明空觉照之大定。若依“金刚萨埵心月观”等无上部深密法要而修持,则可仗五佛五智之光明,转凡夫之八识成五智,而自然安住明空大定。在达大定之前,须不断觉照清静无染、遍满遍照的空、乐、明之体性。此“乐”非指双运,真“乐”乃指无世间颠倒、挂碍、忧虑、恐怖、得失,以及生老病死、与五蕴炽盛之自在清静妙乐。
一切法,凡可言语描述,都是标月之指。此指必须十分正确,否则因地失之毫厘,果位则差之千万里。但若依体性而修,则决无差失,因一切人、天、三乘圣贤,乃至十地菩萨,皆依究竟法、体性法而证菩提,不立一法,不舍一尘,大悲遍满,普度有情。
 
为了您的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
打开网站    取消
来自:http://hi.baidu.com/762841999/blog/item/aac2b597de39156354fb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