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概论 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18:06
第 1 章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弄清楚写作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区别,掌握写作的特点和规律的内容。
[教学重点] 本教学体系的创新之处,写作的规律。
[教学难点] 本教学体系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第1次课)
1.1.          第一节 写作及其相关概念
1.1.1.  文章
1、古今词义有别
1、1、色彩、颜色
《周礼、考工记》:“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楚辞、桔颂》:“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1、2、礼乐、法度
《诗经、大雅、荡》诗序:“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
1、3、有组织的文字
晋人挚虞《文章流别论》:“文章者也,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人伦,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理:事物之理;性:事物之性;万物之宜:万事万物最恰当的表现。
释:宣示天上地下的迹象,规则,阐明人之五伦的次第,秩序,穷极事物的道理,尽抒有物之性,探索研究万物的最恰当的表现。”
《史记、儒林列传》:“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此处指文章包括文学作品。
陈望道《作文法讲义》:“文章,是一种传达意思的工具。”“用文字传达意思的制作说是文章。”
唐弢:“人类大概都有表现的欲望,用文字的技巧来实践这种表现的,这就是文章了。”
《辞海》:“今通称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文字为文章。”
《现代汉语辞典》:“1、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2、泛指著作。”
2、今人外延有别
1、1、一切有篇章组织的文字
1、2、非文学作品
张寿康《文章学概论》:“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是反映客观存在的真实事物持文章(包括散文和通讯报告)不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几类文学作品。”
1、3、李静梅《大学写作教程》:广义:一切文章;狭义:非文学作品。
3、结论
文章是意思相对完整的、有篇章组织的文字符号的集合体。
符号:《现代汉语词典》标记、记号;
苏珊、朗格:“一种表现形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符号的形式”。
《现代写作学》称公式、图表、照片等为非语言符号,或辅助信息符号。
[思考与练习 1 ]
以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第2次课)
1.1.2.写作
《韩非子、十过》:“子为我听而定之”,写是记录。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
《诗经、小雅、何斯人》“作此好歌”。指制作,创制。
释为:用笔来记录心中构想的成果。
1、分歧
1、1、关于内容载体
一是刘锡庆《基础写作学》:“借助书面语言完成观念、感情传递的复杂的精神产品过程。”
一是朱伯石《现代写作学》:“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制作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
1、2、关于写作成果
一是指文章
一是王作昌《写作》93年12期的“写作本质论”:“写作是用文字(别处用符号)传达意义的创造性制作。”成品除文章外,还有非文章写作成品,如标语、处方、对联、元素周期表、注释、广告等。
2、结论
写作是人们运用文字符号来制作文章的精神生产活动
1.1.3.写作学
1、定义:写作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写作规律的科学。
2、历史:
A、         古代写作研究
《尚书》:诗言志(两说:尚书尧典或舜典)
孟子:以意逆志、知言、养气。
墨子:言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庄子:妙造自然
荀子:文以明道
孔子: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为命,裨bi谌chen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论语、宪问》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
陆机《文赋》:恒患意不趋物,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刘勰:《文心雕龙》
钟荣《诗品》
箫统:《昭明文选》序
王国维:《人间词话》
B、         现代写作学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现代写作学的产生以作文法、文章学的研究为滥觞,以写作杂志的诞生为标志。
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鲁讯:《摩罗诗力说》
叶圣陶:《文心》
陈望道:《作文法概要》
“文章学”一词始见于1907年《国粹学报》,后以此命名的有:龚自知《文章学初编》;蒋祖怡《文章学纂要》;张寿康《文章学概论》。(张的文章不包文学作品)
文章学与写作学“前者是以研究写作的成品为主,后者以探索成品的制作为主”。(现代写作学)
1980年成立“中国写作学会”,而“写作学”一词始见于1981年7月10日创刊的《写作》杂志。
1985年刘锡庆《基础写作学》第一次在著作是以写作学冠名。
马正平在《高级写作学引论》把写作学的发展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写作行为宏观操作机制的探索
一、从“八大块”转向“文体技法”论
二、从文本主义转向写作过程论
三、从写作过程论转向写作主体论
四、从写作主体论转向写作文化论
第二阶段:探索写作行为微观操作原理
一、从梯级模型到场论模型:写作能力内在机制研究
二、从非线性、非稳态到写作分形:对写作复杂性的思考 
三、“写作思维”概念的提出与研究 
四、对思维的思维:“写作策略”概念的提出与研究
五、非理性写作与非构思写作的观念与理论的提出
3、现状
一是教材纷乱,派别林立
A、表态、构件论,八大块:“材料、主题、结构、表达、语言、文风、修改、文体”
B、动态、过程论。刘锡庆
生活——作者
读者——作品
以朱伯石为代表
C、综合派、动静结合
另外还有:史变论、体式论、价值论、文化派
二是电脑网络写作方兴未艾
张小红,在文学界和国际软件业中却小有名气。这不仅因为他从诗人、作家变成了电脑专家,在国际上首先发明了让电脑自动写文章的软件。还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肖春英由一名普通工人成了一些报刊的专栏作家,年仅18岁的儿子肖诗呢也成了国内最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他们父子共同研制出了《GS文章自动生成系统》软件。用电脑写稿写出了200万。机器诗选一首如下:
李白诗仙
张小红
太白的诗都如此张狂
如此沁园春如此上九天
怎么读
也是唐朝最动人的曲调
马蹄声声
在太白酒的香味中
醉去。轻舟
总也追不上
早已不是
让人动人心弦的东西
太白魂都在他的吟唱里
他没有爱情
与闲愁
没有斗茶猜书
没有轻扬的泪水
没有后来人的赏花唱和。 有时候
他的狂想掺了羊毫或狼毫的笔峰
一抖墨
浸透了宣纸
就白发三千丈
黄河入海流
壮壮烈烈醉倒华夏
……
4、本教学体系的创新要点
突出重点,拾级而上、以点带面、融汇贯通
[思考与练习 2 ]
1.      我的写作兴趣是什么?
2.      怎样才能提高写作兴趣?
(第3次课)
1.2.          第二节 写作的特点
要区别不同的事物,就要抓住事物各自的本质,而事物的本质是由它的特殊的矛盾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学好写作就应当抓住写作的特殊的本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
写作有如下特点:
1.2.1.    目的性
指的是写作必须表现作者的主观愿望,一篇文章应当集中地、单一地反映作者某一意愿、想法、观点、感情等。比如白居易年青时,曾到长安求仕,携自己的诗文去见当时的有名文人顾况,顾况起初看不起他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一眼看到诗卷上的名字,便戏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可是当他看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野火烧不尽,吹风吹又生”时,忙改口说:“有才如此,居易不难”了。分析白居易写诗的目的,人两种内容,一是想用诗来进身仕途;一是想通过诗本身的描写,来赞扬新生事物的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写作活动的目的,有两个层次:
1、1、宏观目的。指的是作者从事写作活动时,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从一定的立场出发,所表达出来的主观愿望。比如有的人写文章纯粹是为实现个人的某种目的,他往往不考虑文章的内容怎样,因而会出现拼凑、抄袭等现象。而有的人写文章则是为了社会,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让文章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起到宣传群众、影响群众的作用。鲁迅的写作就是这样,他看到国人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弃医从文,为的就是疗救国人的精神。不过,一般人往往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现在人们撰写论文即是如此。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刘再复把它运用到分析人的写作动机上,也分为五个层次。
一是为生存而写作;
二是为安全而写作;
三是为归属而写作;
四是为尊重而写作;
五是为自我实现而写作。
人的自我实现,并不是为自我而写作,而是要超越自我。自我实现有两主导意识,即自由意识和使命意识。自由意识包括超常性、超我性、超前性;使命意识是从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的角度来写作的。
我们应当有正确的写作目的。我们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传统的“文以载道”的精神。曹丕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事。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王充说,为世用者,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顾炎武说,文章有益于天下。鲁迅,为人生,救中国;托尔斯泰说,写作而没有目的,又不求有益于人,这在我是绝对做不到的。
但是有人写诬告信,假新闻,即是反例。
1、2、微观目的
指的是作者通过一篇文章的本身内容所要表达的主观愿望。
1.2.2.      综合性
指的是写作活动和写作成品的综合体现着作者的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2、1、生活。
指的是作者的生活阅历。比如曲波写《林海雪原》,就是有了丰厚的生活基础。而鲁迅是一个大家,但是他想写一部反映红军的斗争生活,他曾听陈庚介绍过江西中央苏区的斗争故事,但是最终还是因为不熟悉生活而没有动笔。又如曹禺写《雷雨》中的工人和革命斗争生活就写的非常苍白。就是因为生活不熟悉的缘故。司马迁为了写《史记》,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来了解和收集历史材料,作间接的生活感受。
2、2、思想
指的是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有这样的故事,一财主请客,请的是秀才和一个当官的,宴席间秀才提议作诗,几人作的诗如下:
秀才:大雪纷纷落地,
官员:莫非帝王瑞气,
财主:下之三年何妨,
过来一个乞丐说:放你娘的狗屁!
鲁迅、沈尹默、胡适都写过人力车夫,但是主题却不一样。胡适是同情;沈是反映阶级对立。鲁迅是赞扬和自我解剖。
鲁迅的《灯下漫笔》中所说的三个时代。
2、3、知识
指的是写作要融汇各不学科的知识,如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写宁波下大雨,刮台风,有水,想起《易经》上的“天一生水”的句子,这个藏书楼的名字就是因此得之。秦牧的散文知识丰富,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中有许多历史知识。
2、4、技巧
指的是艺术表现方法。表现在结构、语言等上。比如红楼梦的结构象一个灯笼;儒林外史的结构则是一个链条式。
2、5、能力
指的是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表达力、创造力等。。
1.2.3.      实践性
从理论上来看,写作的实践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章的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因而作者必须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了解社会生活,收取写作材料。
二是因为写作是一种技巧、技能,同其它技能一样,它的获得必须通过多次的练习实践,只学习了写作的理论是不行的,要将理论转化为能力就得要实践。
写作要经过反复实践练习,多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许多专家对这一点都有过很好的论述。如:
1、写作学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操作性,理论是操作的理论,教学的操作的教学,孙绍振见王光明等《写作学——福建师大写作教师关于写作学科建设的对话》、《写作》1995、8
2、我们写作老师的麻烦是把这门课化解成许许多多的训练元素,教师的本事就是要这个地方做转化工作。余秋雨《写作是构建现代文明的重要素质》,见《写作》1994、4
3、真本事、真功夫的‘作文’训练,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大面积(非少数优异生),高幅度(五分或十分以上)提高作文水平的教师才是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刘锡庆《写作》1997、6、14
陈师道:永叔谓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唐彪: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借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已之功夫,其益相去矣。
司汤达:每天要动笔。
果戈理:没有什么,你就拿起笔来写:"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了,……总这样写,最后就写出来了。
契诃夫:请你尽量多写,请你写,写,写……写到手指头断了为止。
(第4次课)
1.3.          第三节 写作的规律
引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宇宙天体的运行有它自己的轨道,象哈雷慧星每隔71年就要和地球相逢,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形成潮涨潮落。从小的方面来说,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列,人体基因的组合,也无一不是受制于它自己的规律。人们就是要掌握这些规律来为自己服务。最近,美国的叶梁博士破译了癌症的基因密码,发明了一种“金百益”的抗癌新药。这就是人类对自然规律性的掌握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人类掌握了自然规律性以后,会有许多的人间奇迹被创造出来。据有关媒体报道,随着人体基因密码的测试成功,人类会战胜更多的疾病,使自己的正常寿命延长到1200岁。这就是规律的作用。
因此,对写作来说,也应当掌握它的规律,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想见,我们在掌握了写作规律以后,肯定会把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
1.3.1.      关于写作规律的几种看法
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说老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中,不仅传授学问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传授治学的方法。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知识的创新,而知识创新是建立在对前人的已有的成果的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上。因而我们应当了解前人在写作规律上的不同看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
前人对有无写作规律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文无定法”,“文无定格”,“法寓于无法之中”(明·唐顺之),这是不妥的。它扩大了法和格的含义。不过,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是说写文章不要拘泥于一定的模式,文章应当常变常新;有人则认为,“文有文律”,“以法为律”(清·刘熙载),“定体则无,大体则有”(金·王若虚),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①刘锡庆   《写作通论》
第一、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第二、习惯成自然,基础须早打;
第三、旺盛的写作热情始终是前进的巨大推动力;
第四、文章写得好,每人的得力点并不完全一致。
②路德庆  《普通写作学教程》
一是双重转化律;
二是多元统一律,即文章是思想、技巧、生活、语言等众多元素的合成构筑;
三是点化调整律,即随着认识的深入,作者不断地提炼、修改、调整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③朱伯石  《现代写作学》
一是化一律(物我化一、多元化一、言意化一);
二是渐近律;
三是适宜律(外部适宜: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内在联系;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符合本民族的特点。内部适宜:内容——主旨与质料,形式——体裁、结构、表达方法、语言等。)
④周姬昌  《写作高级教程》
一是物我交融转化律;
二是博而能一综合律;
三是法而无法通变律(法是文章体制、写作准则、写作技法;无法是指模仿、化用)。
除此之外,还有吴伯威等人也有一些说法。不过,归纳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因素。比如物意文的转化、综合素养、循序渐进等。
对前人的说法,我们取长补短,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3.2.      结论
(一)微观规律
双重转化律
是指作者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总要进行两次转化。第一次是作者将客观外界事物或社会生活向自己的主观认识、感情转化。有人称意化、内化。第二次是作者将存在于自己头脑的认识、感情,转化成别人可以知晓的物质形态的语言文字符号。有人称物化、外化。
苏联心理学家A·T·科瓦廖夫在《文艺创作心理学》中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就是:把外部刺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者现实的形象;第二,把形象变换成作为形象客观化、物质化的体现的文字描写。”
这一规律在中国,不是当代人的发明。虽然各家用词不同,说法不一,但是如出一辙,同属一门,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应当上溯到陆机,他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也说过类似的话:“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这里他说的是物情辞的关系,与物意文的关系基本是一致的。他的意思是说:“模写、再现客观事物的气象和风貌,这要随着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转换,要与之相适合 ;连缀辞采、谐合声律的语言表现,这要和内心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这种物意文的关系,在其它的姊妹艺术中也有相似的表现。比如,郑板桥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苏轼在《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中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赵鹘(GU)落,少纵则逝矣。”
例:①、《叶圣陶修改艺术》
原句:一阵的尘灰消散时,离壕沟七八尺远的有一条炸断的手臂,断处渍着一滩紫黑的血,皮色灰白,瘦瘪得可怜。
“紫黑”应当为“殷红”,因为人的手臂是刚被炸断。
②、《青春之歌》
江华宣判戴瑜死刑却不杀,扔到车下,使得其能继续破坏北大的学生运动。(不杀的原因是想借敌特务之手来杀,因戴已失去敌人的信任。)
特务王凤娟杀死戴时,戴的手中有北大进步分子的名单,王却说他无用,连一个王忠都领导不好。
(二)宏观规律
1、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指得是学习写作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则,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顺序,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①、由少到多:
一从字数来说,小学的字数400——600;初中是600——800;高中是800——1200;大学(本)学年论文5000——7000;毕业论文7000——12000;硕士30000——50000;博士15万——20万。
二从写作客体要素来说:人、事、景、物应当从少到多。
②、先简单后复杂:
A、先记叙后论说;B、先写实后写虚。
③、先规矩而后巧
古语:“大匠能喻人规矩而不能使之巧”。
叶圣陶在《中国国文学习法》中说:“记事物记清楚了,说道理说明白了;没有语法上的毛病了;没有论理上的毛病了,这就是象样。至于写得好,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④、由模仿到独创
茅盾:“持平而论,‘模仿’不一定要不得”,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好形式。”
朱光潜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中说:“各种体裁我大半都试作过,那时我的模仿性很强,学欧阳修、归有光有时居然学得很象。”
2、持之以恒
指得是学习写作不仅要有写作的兴趣爱好,而且还要保持旺盛的热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从事写作实践,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比如,马克思在图书馆地板上磨的脚印;托尔斯泰、鲁迅坚持记日记。
3、多读多写
①、多读
"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韩愈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白居易说:"苦节读书,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闲暇)寝息矣。"(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或教授)
②、多写
叶辛在知青宿舍那简陋的条件下写小说,最终发表了《蹉跎岁月》。
[思考与练习 3 ]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课后记]
第 2 章   大学写作第一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弄清楚主题和叙述的含义、类型,了解主题的相关概念,提高概括、辨识、选择、固化主题的能力。掌握叙述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主题的类型、辨识和选择,叙述的作用,叙述与描写的区别。
[教学难点] 主题的辨识,叙述与描写的区别。
[教学过程]
(第5次课)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把写作水平分为五个等级。这种分级写作教学新体系遵循的原则是:突出主题,分解要点,以点带面,逐级递进。具体的说,就是在五个不同的写作等级中,都要以主题的好坏来作为评价写作水平的标准;不同的等级,主题的好坏不同、并随着等级而递升。写作过程和写作成品所牵涉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都依据它们不同的难易程度而分解为不同的要点,安排在不同的等级上;各种文体也依据它们各自所包含的技能技巧的不同份量和与某一级内容的适应性进行甄别、掂量,把份量重的、内容与本级相适应的文体作为训练的重点,并借此来覆盖、带动其它份量轻的文体的训练。
2.1.          主题明白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看到一些自然现象,也要接触许多人和事,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都是写作的材料。可是有人认为一提起笔来,不是不会写而是没有材料来写,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所谓的没有什么可写,并不是没有材料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主题。或者说,是觉得自己材料太平淡了,没有什么意义,写出来对读者没有什么启示和教益。那么,这就不是材料的问题,而是象罗丹所说的那样,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过,还应当补充一点,我们缺少是对生活意义的发现,也就是对主题的发现。那么,要发现美、发现主题,首先就要认识美、认识主题。
2.1.1.      主题的含义
1、主题一词的来源
主题一词,源于德语中的音乐术语,是指乐曲中的最具特征的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旋律,即主旋律。日本把这个概念译为主题,我国又从日文中借用过来。
中国古代没有这一词,与主题这一词语意义相近的有:
意,如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古人把材料称为“事”,与之对应的是意,即主题,主张“一意到底”,不能“二意两出”。在白话文兴起时,就用全文大意,或是中心意思来代替了这个概念。
主脑,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称:“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也,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主旨
2、不同看法
刘锡庆:主题“即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王光祖:“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贯穿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
朱伯石:“写作主体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贯穿全文的意向。”
3、结论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倾向。
不采用上述定义的理由是,有的文章有观点、有思想,有的文章就没有;比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作者表达的是自己的一种主观上的感受。之所以称倾向,是因为作者对文中所写的材料,应当表示出自己主观上的一种态度,是赞扬,还是批评,是肯定,还是否定,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拥护,还是反对。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的主观上的指向性,目的性。

2.1.2.      主题的类型
1、从主题的性质来分
① 观点。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也就是作者对文章中材料的认识。在记叙文中,它是作者对所写的人、事、景、物所作出的判断。写一个人,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是称赞他还是批评他;写一件事,作者认为这件事做得对还是不对,应当如何去做;写景物,作者通过景物的描绘,要表达什么看法,得到什么启示等等。在议论文中,作者的主张是什么,论点是什么等。议论文如:
人民日报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记叙文如:
苏轼:《石钟山记》的主题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又如他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不相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就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观点。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通过记叙周总理为一位普通的工人买衬衫的事,来表达作者的看法,这就是,周总理在这件事上做得对,表现了一种平易近人、严以律已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王之涣《登颧雀楼》
② 感情
是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好恶爱憎之情。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所表达的就是友情。
张九岭的《望月怀远》所表达的是爱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辛弃疾的《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纲,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分辨这一类主题要注意如下两点:
一是有时这种感情表现在人类的普遍意义上,那么,只要写出了这种感情就可以了;如屠格涅夫的《麻雀》中,作者写了“我”打猎回来,一只小麻雀掉到地上,我的狗走近它,这时从树上飞下来老麻雀,拼命地护着它,狗也受到威慑后退了。作者写道:
“——我带着尊敬地走开了。
是的:不要笑啊。我尊敬那只勇敢的小鸟,我尊敬它这种爱的冲动。
爱,据我想,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唯有靠它,唯有靠着爱,生命才得以维持,才得以发展。”
二是作者应当对这种感情的内涵有所判断,肯定值得肯定的正确的情感,否定不健康的东西。
如母爱不能爱在孩子的错误上。
③  美感
美感指的是人由于对周围现实的审美特性有了感知而产生的特殊的感受。这种感受受社会的制约,又有个性特征。如《敕勒歌》、《望天门山》
④  情趣
是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一种主观上的情调趣味。如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又如有一小小说《约会》见(《现代写作学》77页)说的是一男一女是同事,各人心里有意,但都未向对方表白,某日,男的从女的门口路过,女的问他,干什么去,他说找一个朋友,男的女的,女的,能介绍给我吗,可以,那你就跟上我走吧,走了好长时间,女的问,你的女朋友呢,男的说就是你呀,女的说我早就知道了。
⑤  意向
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这类主题大多是说明文和应用文。
比如公文中的请示、报告、通知;说明文中解说词,说明书等。又如调查报告中的反映问题的调查报告。
2、从含义上来分
① 单意主题
文章中的主题所呈现的意义是单一的。如《谈骨气》、《白杨礼赞》《祝福》等。
②合意主题
文章中的主题所包含的意义,是由两个或几个比较小的意义单元构成。这些意义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然而并非几个主题。
比如《土地》、《红楼梦》等。
3、从形态上分
①显性主题
文章中主题的表达比较明显。作者或者运用议论的方式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这种主题大多出现在议论文中,在记叙文、诗歌等文体中也有此种情况。比如峻青的散文《雄关赋》、《丑石》等。
②隐性主题
作者在文章中不是直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材料的客观的展示,让主题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
一是自然呈现,如《变色龙》、《逃犯》;二是象征暗喻,如《门槛》、《秋夜》等。
4、从层次上分:作者意图;作品本身;读者接受。
(第6次课)
2.1.3.      与主题相关的概念
1、问题
问题是在文章中反映或研究讨论解决的矛盾,主题不是问题,也不是主要问题。主题是对文章提的问题所做的结论,也是作者对问题所持有的观点和评价。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爱情的位置》
2、课题
课题是在科学研究领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如:外星人、生命起源、素质教育。
区别:①、问题的范围大,课题的范围小。②、课题这一概念使用范围大(在科研和写作过程)主题在写作过程。③、课题是问题、主题是解决问题的结论。
3、论题
①、逻辑学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
论题:月亮上有人;无人
结论:不成立(假);成立(真)
②、写作学
论题是议论文中要进行论述的问题,它规定了议论的范围和重点,决定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
论题是论说文中使用的概念,主题适用于一切文体。
论题是问题,主题是结论。如:谈谈理想;谈骨气。
4、标题
标题是标举文章名称的词句。
一是同于主题:《反对党八股》;《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好形式》
二是异于主题
①、揭示问题的标题。《关于中小学生吸烟问题的调查》
②、揭示论题的标题。张志公《怎样过语文关》;王汶石《漫谈构思》
③、揭示课题的标题。《二十年来金星研究的重大收获》
④、揭示中心材料的主题。a、人:《李自成》。b、事:《分马》、第二次考试》。c、景:《荷塘月色》。d、物:《记一辆纺车》、《红军鞋》。e、时:《九三年》。f、地:《荷花淀》。g、时地:《一九三六年冬在太原》。h、时人:《列宁在一九一八》。i、人地:《北京人在纽约》。
⑤、象征暗示主题。《门槛》、《樱桃赞》、《祝福》。
2.1.4.      主题的特点
这一点,各个教材的说法是不一样的。不过大多数教材都提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这一说法的始作俑者,是刘锡庆先生。他认为,“‘主题’是潜藏、寓含在全部材料或题材之中的”“‘思想意义’的准确概括”,“作者的任务不过是理解它、消化它、捕捉它,把这它准确地‘概括’出来而已”。这就是客观性。而主观性指的是,“主题虽然源于生活,产生于全部材料或题材之中,但它的形成又自始自终地受着作者思想感情及世界观的影响与制约,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是自相矛盾的。主题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或抽象情感,它具有主观的色彩,而主题的来源——材料才具有客观的特点。
它表现在两方面:
1、由于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水平的差异,对同一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因而也就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不同主题。
从纵向来比,如历史上不同时代有人写过不同的以蜜蜂为题的文章。
·唐代的罗隐的《诔蜂》:
不分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此诗主题是对蜜蜂的同情。
·《题画诗选》七绝《题蜂》
衔脂窃粉笑蜂忙,只为微躯急聚粮,
念到蜜成无已份,何如花底剩余香。
·杨朔的《荔枝蜜》:
“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且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也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横比:胡适的《人力车夫》、沈尹默的《人力车夫》、鲁迅的《一件小事》
2、由于读者的世界观和思想水平的差异,会对同一篇文章的主题做出不同的概括和理解。
(第7次课)
2.1.5.      主题的辨识
1、不能把材料当主题。如《篝火晚会》
夜刚降下帷幕,繁星们就已焦急地催促过月姑娘不知多少遍了。终于,在星星们的簇拥下,月亮姑娘含羞出场了。融融的月光,轻轻地洒在了房屋上,也洒在了操场里每位同学们头发上、身上,几天来,初到异地的不快心情这时早已抛之脑后了,吸一口清新沁人的空气,任凉风拂过发梢,顿时发觉,好久没有享受过如此美丽的夏日夜晚了。
“我们的篝火晚会现在开始了。”随着主持人那甜甜的话音刚落,“哗——”掌声顿时响起,在掌声中,篝火燃烧起来了,它欢快地扭动着身躯,在柴堆上展现着舞姿,它有桔黄的头饰和鲜红的舞鞋,燃烧的叭叭声是它响亮的笑声,它舞动的节奏有如我们年青的心,它的光、照亮了黑暗、映照着我们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篝火用它那优美的舞姿,向老师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老师们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微笑着坐在我们的中间,我被浓浓的大家庭气氛感动了!
在欢笑声中,第一个节日,以含火字的歌曲对拉的拉歌比赛开始了。以班为界,每一次是两个班参加,按班类推。我们九五班就与九六班较上了劲,瞧!那边我们班的女生用甜美的嗓音赢得了大家的称赞。无论是革命歌曲,还是流行歌曲。不管是儿时的歌谣,还是疯狂摇滚。这时都派上了用场。哎呀,不好!我们班一时招架不住,倒计时已经开始了,望着对方幸灾乐祸,心里暗暗着急,只是学的歌太少,还在搜肠刮肚,苦苦寻找。
火燃得更旺了,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老师们一下子成了焦点,没有想到平时看上去挺严肃的严老师这会儿高歌了一曲《父老乡亲》,惊震四座。就连我们数学老师金老师也生情并茂的吟诵他最喜欢的那首《满江红》,掌声四溅。当我们同声高唱《真心英雄》,晚会跨进高潮,歌声激荡在夜空里……
火渐渐地小了,操场上恢复了平静,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谈论着各自的话题成了晚会的延续。这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渐渐的入睡,远近的灯光也都相继熄灭。只剩有火光,月光轻柔的照在身上,别样的惬意。
篝火终于灭掉了,望着那一堆灰烬,我不胜感慨,
我永远怀念那一夜,怀念那一夜的火,怀念那一夜的人。
又如:《雷雨前后》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颤。笔直延伸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曝晒在日光之下,几株稀疏的柳树,热得透不过气来。无力地垂着枝条。柏油马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一串汗珠摔下地,“滋”的一声,冒出了一道白气,就没影了。
空气闷得人发慌……
“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的蝉拉开嗓子,幸灾乐祸地高叫着……
“暴风雨要来了。”
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一丝云彩,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沙沙沙”,一些小砂子平地而起,撒到窗子的玻璃上,发着声响。不知谁的草帽被子风吹得风筝似的一翻一翻地向空中跑了。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的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块大幕布似地遮盖着天空,并且一点点地压下来,压下来……
“嚓!”电母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她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挑破了黑幕布,仿佛要把这天地刺穿……
“轰隆隆”雷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他也发怒了,用震耳的鼓声震倒了黑云山,仿佛要把这天地震个颠倒……
白白的雨雾代替黑黑的天幕。“嗒嗒嗒”豆大的雨点敲打着玻璃窗,溅起白蒙蒙的水雾。一丝丝清凉的空气渗入人的心肺,“啊,多么清凉……”
闪电不那么地刺眼了。雷声不那么震耳了,雨雾不那么的密集了……
雨后天睛。这一阵雨,把整个天地都洗刷一新。几株柳树伸展着枝条,枝叶上挂满晶莹的水珠。怎么?枝条上已冒出了一颗颗嫩绿的尖芽?
多美啊!
又如:《我的孩子》
·孩子不想去外婆家,以折断毛衣针要挟母亲;
·以要喝奶粉骗取妈妈压在屁股下面的小刀;
·坐在自行车上,问妈妈月亮是不是跟着我们跑?
·妈妈去上学,煮了鸡蛋,留两个给孩子,孩子却放在妈妈的包子里。
2、不能自相矛盾。似是而非
如:《我仰慕的农民爹娘》,既赞扬爹娘关心教育子女,又肯定为钱而脱离教育。
3、不能看法太多,无所适从
如:《说说我的心里话》——文凭、经济、社会地位
正直人生之春,我就有了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自然不是悲伤,哀惋,更多的是觉得流年似水,人生苦短,想拥有的东西实在太多。几年来,我从一个中专生到为人妻继而为人母,现实一次又一次让我感到,父辈的希冀,家庭的负荷,社会的重任,让我难以承受,深深的觉得做一个人的艰难。
比起六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们算是幸运的一代,可同时,我们又是不幸的一代。我的初中时期(80年代末)中国的教育走向了一个弊端,全国上下出现了空前未有的“中专热”,成批成批的未来各项领城尖端人才,“大才小用”被送进了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当时初三复读是经常的,有的三凡五次,年龄达二十多岁。而我做为全家希望,老师的骄傲,第一年就以惊人的成绩挤过了这座人生的独木桥,方圆几十里成了人们的“荣耀”人物,至此,我就永远打破了上高中的美梦。我无奈,多姊的家庭条件限制我必须早日争取经济独立。在运城农机校,宿舍的舍友不止一次地慨叹:将来咱们到社会上,不是次品,而是废品。的的确确,农机校不论是管理上还是教务上,都有是一团糟,我人生最宝贵的青年时代,就在那里虚掷了。毕业之时,又而临知识人才大爆炸的年代,我们这些中专生被别人嗤之以鼻。于是我努力地向大学文凭靠拢,成人自考,破费不少,半途而废。最终又报了成人高校,想园昔日的大学梦。可是做为成人班的一员,谁的背后没有一串串坎坷的经历?谁没有为实现这个愿望而放弃好多好多?父母、恋人、儿子或是整个家庭?唉,中国的教育机制!
那年,经济体制改革,山西省河津铝厂首先响应“打破铁钣碗,不吃商品粮”的号召,兄弟单位纷纷效仿,对我们学生触动不小。毕业生后几经辗转,我被分配到万荣县埝底中学任教,月薪240元。工作中,我尽职尽责,工作中对学生,我满面腔慈爱,尽管如此,我多么后悔当初没上师范呀,如果自己师范毕业,最起码在绘画、音乐、舞蹈各方面略知一二,三笔一话拿得起放得下,定是位出类拔萃的人民教师,可是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爱人家在农村,条件极其平常,他在地区口腔医院上班,同是工薪阶层的我们,为了改变家的面貌,处处压缩开支,几年下来,弟兄三个终于为家里盖了一个小洋楼,了却了父辈的心愿,可是来到运城我们又是一无所有,唉,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自己的房子呢?恐怕还要等到十年二十年。孩子 、老人、家庭,永远是一项无穷无尽的开支。我被生活磨的失去了棱角,少了好多情趣。是呀,钱,在有的时候不是好东西,但我们是多么需要它呀!
如今的社会,文凭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包装,也是最实惠的东西。中专毕业的我,尽管在单位工作干得极其出色,可是“县级模范教师”与我无缘,“区优秀教师”和我不沾边。“电教能手”我只能睁眼看。爱人也常说,在口腔医院,他们年轻的不能有丝毫情绪,否则院长就要“谆谆 ”告诫了:你们这些中专生,一个月挣一千多,有什么不满意的,不愿干就走,到街上随便捡一个都比你强。至此,他们小心翼翼,“忠心耿耿”。是呀,文化水平决定我们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地位,我真感到好压抑。
我一直是努力追求向上的。不同时期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准则,十六的花季,我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二十岁参加工作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降生在哪片热土,定要开垦醉人的绿”又成了我的座右铭。时至今日,尽管前进的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但我有信心去克服,去挑战,我想一生终归会向我们露出微笑,我们会拥有自己的世界,会向这个开放的时代展示自己的价值!
本文所表达的看法有:
·大材小用是中专的弊端。
·农机校的管理混乱,使我虚掷年华。
·社会只重文凭,不看实绩。
·我一直是努力追求向上的。
2.1.6.       主题的选择
指的是作者从自己掌握的不同材料所反映的众多主题中,依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选择一个即时写作的最佳主题。
要有见报意识,写一个好的主题,容易发表,若没有见报意识,永远不能提高。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1、选择客观上有必要或有可能充分表现的主题。
什么是有必要的?有必要的就是文章能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即它的教育、认识、审美作用。
·赞美积极、进步的思想、风格的。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配合当前形势的;
·和大多数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如《中国小皇帝》、下岗;
·打击敌人、揭露错误的;
·揭示科学奥秘的;
·在限定的时间、篇幅里能充分表现的。如高考作文《谈谈理想》、《寒假纪事》,范围不能大。
·选择与传播方式、读者对象相适应的主题。
a、报刊的级别:校报(校运会纪录被打破);人民日报(校运会打破世界纪录)
b、读者对象:少男(怎样摸透女人心);少女(怎样摸透男人心)
2、选择发挥本人主观优势的主题
·本人有独到的见解的主题
如:《劳远盛,切莫在城市发展摩托车》;
河南大学学报:《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
《妻妾成群》,以前:阶级压迫是妇女痛苦的根源。本文:妇女内部的互相倾轧,攻讦,甘为妇隶的思想,是封建夫权得以存在并造成妇女痛苦的原因之一。
·反映自己熟悉的生活材料的主题
a、鲁迅不写红军斗争的主题
b、本人反映清代仁人志士开发台湾的主题,一直写不出来,而自己身边的事就可以很快写出来。
·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奴性意识——《电话记录》
2.1.7.      主题的固化
用语句将主题的内容表达出来
[思考与练习 4 ]
1.      寻找两篇文章概括主题。
2.      以你最感动的一个人或一件事为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