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民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0:18
西藏民俗
动态资讯
国内外游客来藏是为领略独特的藏文化。
由于近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进步,西藏对外开放不断加强,其独特而古老的文化被重新焕发,许多即将消失的剧目被重新挖掘。
拉萨市娘热乡民间艺术团的演员吉嘉唱了近30年的藏戏,她告诉记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唱的起劲。“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国内外的游客,过来看我们节目的人特别多。我们的艺术团不断扩大、经济收入也好,我觉得这主要得意于政府培育和鼓励开办各种各样的传统艺术团体。”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俗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次仁平措20多年一直在为西藏民间文学艺术的抢救而工作着。他说这20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西藏的民间文艺的抢救、保护给予了很大的重视。
他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藏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三套集成》工作,西藏各地、市、县成立了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机构,可以说,西藏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遗产工作力度与取得的成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次仁平措还介绍说,作为世界最长史诗的《格萨尔王传》,国家把对它的收集、整理、出版与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的重要项目,早在国家“六五”、“七五”、“八五”计划的时候就已列入了国家的重点规划里。
今年的布达拉宫维修工程目前已经复工,罗布林卡、萨迦寺的维修工程也将很快复工。这一国家投资3.3亿元的“西藏三大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将计划在今年年内全面竣工。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辛高琐说:“我们的文物维修,解放以来一直到十五期间投资了5亿多,现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又决定对西藏一些重点文物进一步进行维修,投资将达6亿多。”
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进步、对外开放的加强,西藏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广,游客也慕名踏上西藏的游览之旅。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辛高琐说:“不管是国外来的游客还是国内的,大部分来西藏还是想看西藏的文化,当然一方面旅游是来看自然景观,但主要的还是来领略感受藏民族独特的文化。
自来水将第一次流遍西藏扎什伦布寺
由水利部直接安排,耗资180万元,历时7个多月的扎什伦布寺供水系统改造和更新工程将于本月底正式完工。清洁的自来水将第一次流遍这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重地。
扎什伦布寺民委会主任平拉说:“以往全寺只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能接到自来水,今后全寺每一处都可以方便地接水了。”
记者在寺内看到,新供水系统的高位蓄水池、供水管道、两个沉淀池以及近30个背水台都已经建设完成,水泵装置将在月底前完成。全套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可满足全寺900多位僧人的用水需求。目前,已经进行的三次供水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负责此项工作的日喀则地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欧平说,新供水系统的修建工作,是在维护古建筑完整的前提下进行的。除了一些技术设施由专业技术队伍完成外,所有与古建筑直接相关的环节,如管道、背水台、排水系统等,都由扎什伦布直属的古建筑维修队完成。此外,寺内十一世班禅大师供餐和休憩处的供水系统也得到了更新。
供水系统的改造也为扎什伦布寺周边的环境生态保护提供了新契机。欧平说,随着供水系统的更新,该寺附近的泉水取用将大大减少,对于恢复地下水位很有利;此外,随着高位蓄水池的建设,寺庙周边山脊绿化工作将尽快展开。
据悉,供水系统完成后,国家还将投资200多万元,于今年年内完成全寺的排洪沟建设。
布达拉宫金顶群将不再对外开放

到2006年二期维修工程竣工后,布达拉宫将不再对外开放其位于宫殿之巅的金顶群。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金顶群停止游客进入,不是因为出现了新的建筑险情,而是出于长远保护的考虑,“是为了将一个完好的布达拉宫交给子孙后代”。
拥有7座铜瓦鎏金宝顶的布达拉宫金顶群,不仅是世界建筑海洋中的奇观,在藏传佛教界具有崇高的地位,也是游客了解西藏宗教文化、俯瞰拉萨风貌的最佳“平台”。由于金碧辉煌的金顶群常常让游客“不忍归去”,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平台上往往要拥挤大量游人,导致金顶群成了布达拉宫承重最大的地方,加之上下共用一个狭窄的楼梯,接纳过多游客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布达拉宫毕竟是一个有350多岁的老人了,也会生病,这儿痛那儿痛。她自己不会说话,但我们要心疼她,设身处地为她多想想。”布达拉宫65岁的僧人列谢说。
在高出地面110多米的布达拉宫金顶群上,记者看到藏族工人们一边唱着民歌,一边和汉族师傅铺设新型防渗材料,更换和夯实“阿嘎土”。来自山南地区琼结县的女工达瓦白珍说:“二期维修让布达拉宫又结实起来了。虽然关闭金顶群有些遗憾,但我想这样对布达拉宫的‘健康’有利。”
“虽然布达拉宫是我国保护最为严格的文物旅游景点之一,但除了金顶群及个别殿堂外,这里的参观内容并没有缩减,仍然能够满足海内外游客参观和信教群众朝佛的需要。”强巴格桑说。(完)
藏族女孩布达拉宫放飞新春祝福
2月4日,藏族女孩单增旺姆在拉萨布达拉宫前放飞气球。
当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藏族女孩单增旺姆穿上新藏装,头戴中国节,和父亲一起来到布达拉宫广场游玩。
衣食住行
成为文化标记的藏族传统服饰
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对眼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藏族的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藏北高原气温低,风沙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通常选择的是那些便于起居、行旅、保暖御寒的服装。牧区藏族穿着以皮袍为主,它结构肥大,袖口宽畅,穿着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夜间可解带和衣而眠。
牧民的皮袍离不开腰带,穿时提起下摆与膝盖平齐,腰带一束,怀里形成大囊,里面可装不少随身用品。皮袍是用土法加工的绵羊皮缝制的,既经久耐用又抵风御寒。普通皮袍,男式的宽腰、大襟、肥大,襟、袖和下摆用10至15厘米宽的黑绒镶边,但也有不做装饰边的。女式皮袍的襟、袖和下摆先用宽10至20厘米的黑平绒镶边,再用红、蓝、绿三色平绒(各宽5至10厘米)镶边。
青海果洛地区新婚女子要穿大油大褂,在袖边上镶一圈红彩式氆氇并着华丽的背心,还有在背上挂汗巾的习惯。下摆讲究用水獭皮镶边,衣领用金钱豹皮装贴。牧民的节日盛装质地高级、做工精致,这种皮袍以羊羔皮缝制,面子用獐皮(去毛铲净,手工鞣制使其柔软后刷白凉干)制作,袖口、襟领、下摆用红、蓝、绿纹呢子装饰,用水獭皮或豹皮镶边,显得格外漂亮。
农区气候温和湿润,人们穿着的男式袍子和女式长坎肩,都主要以黑氆氇为原料,款式仍属大襟眼装,右腋下钉一个钮扣。男式袍子用绿色或蓝色绸布做两条宽5厘米、长20厘米的飘带。一般男式白氆氇藏袍的领口镶上6厘米宽的加洛(一种间隔有十字图案的花氆氇)。女式藏袍大都是黑色的,一般冬季穿有袖于的,夏装无袖,但也有四季穿无袖的,冬春季外加一十字氆氇短褂。
藏族帽子种类繁多,主要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毡帽是藏族最古老的帽子,它以白毛毡为原料,帽顶尖高,相檐很小;制作简单。现代安多地区的红缨毡帽、工布地区的男式夏毡帽,基本形状仍是古老毡,帽沿传下来的,只是用红缨、金花缎等加以装饰罢了。
藏族男女通行的长简靴,底高两厘米,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上也有线条、花纹。藏靴可分为“松巴”和“嘎洛”两大类。松巴靴底都是用牛绒捻的绳纳制的。还有一种靴底用牛皮包裹,一般多见于冬天穿着。
嘎咯靴以牛皮制底,靴帮由三层氆氇缝制而成,其黑色呢在下约33厘米,彩条毛呢在上约3厘米,花纹竖立。靴跟与靴尖缝上黑色牛皮,靴面用染黑牛皮拉条及金丝线镶边,结实美观。靴帮开15厘米竖口,口边分别用染红羊皮加固,便于拉携。这种靴的特点是靴尖朝上翘起,看上去威武大方。
僧尼服饰一般以绛红色氆氇为科。普通僧人的衣着,常见的是上面着短坎肩,前胸与背面用黄布装饰(憎官的短坎启用金丝缎装饰);下面围一条长裙,上身还披一条长约身长两倍半的披肩,举行法会时借人们都披绛红色氆氇制作的大氅,头戴竖德鸡冠帽。这种帽子以厚黄氆氇为料,帽形似鸡冠,帽顶有穗,剪缝整齐,向上耸立。僧尼还因教派的不同,在服饰的细节上有所差异,如宁玛派憎尼戴一种叫“乌坚边夏”的帽子,这种帽子以红氆氇为料,帽顶尖长,帽檐向上翻,前面开口;萨迦教派的活佛们下围白布长裙,上披红色茧绸三幅缝成的披肩。
按传统习惯,藏族男女一律蓄发留辫。男子梳一条辫子盘在头顶;妇女发式从额际正中分开,梳成左右两条辫于,在牧区,则流成数十条小辫披在背上,均匀整齐。现在,除边远的农牧区仍蓄发外,一般城镇男子都改留短发。
藏族发饰繁多,尤以妇女为最。中青年妇女喜用红绿丝线与头发混编。卫藏妇女在发顶系一近66厘米长的三角形或半圆形的“巴珠”,上面缀满珍珠、珊瑚和宝石。昌都一带妇女则把珊瑚、松耳石、猫眼石等饰品直接系在发辫上。
藏族佩饰主要有耳环、胸饰、腰饰和手饰。饰品多以金、银、铜和珠宝、石器制成。一些饰品雕镂着精细的花纹。耳饰,均为互环和耳坠,质量因贫富而异。胸饰包括项链、护身盒“卡乌”。“卡乌”为一金属小盒,面上镶嵌松耳石,内装护身符之类,意义与男子佩戴的护身盒相同。腰饰主件是一条丝绸或牛皮腰带,上面悬挂各种主人喜欢的饰品,男子有腰刀、打火镰、鼻烟壶等,妇女有银器、铜牌等。藏东一带男子喜欢腰系羊皮兜肚,内装钱币等物。手饰包括手镯和戒指:手镯有金、银、玉、海螺4种,手工制作,用于妇女;戒指男女均戴,以银质居多,上面嵌有玛瑙、翡翠等珠宝,富裕之家盛行黄金戒指。
随着历史的演进,藏族服饰艺术也在不断拓展。今天我们从不同藏区常看到的那些美丽的服饰艺术式样,不仅仍保留着古老原始文化的痕迹,而且揉进了许多近代文明的因子。同时对异国异族的文化,也被这个历来敢于迎接外来文化冲击,有着引进、摄取、消化外来文化优良传统的藏民族所吸收。比如西服、中山装、北京和天津的“盛锡福”礼帽,蒙古族的筒靴等等,就是新服饰中的一种文化内容。此外,来自印度、尼泊尔以及周边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也都能在藏族服饰艺术中找到痕迹。今天的藏族服饰艺术,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文化层面,多要素的立体艺术结构图。
精美的藏族服饰艺术,在制作上大多是由民间手工匠人完成的。这些民间手工匠人,平日与农人,牧人一样从事农业或牧业生产,农闲时,便被请到主人家中,按照主人的要求,手工缝制服饰。他们的这门独特手艺,一般并非经过专业训练,而大都是从祖辈或亲戚那里继承下来的。他们一般没有高深的文化程度,制作服饰也常常不打腹稿,而是凭着直观和灵感,凭着自己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和体验,以一根针,一团线就能快捷、纯熟地将服饰剪裁缝制得恰当而美妙,民间手工匠人的服饰缝制技艺,真是令人称绝。在一般藏族家庭,女人们不大做服饰,服饰的制作主要是男人们的事情,因此,藏族男人在服饰制作上心灵手巧。
在西藏历史上,处于封建农奴制时代,在服饰的制作上,一度曾是与农奴主的权力和拥有的财富有密切的关系。那时,直接从事农业、牧业生产的农奴阶层,既无权力也无经济能力缝制雍容富贵的服饰。在一些宗教节日或其他民间传统节日里,农奴的服饰,大多褴褛、猥琐地挤在贵族的华贵装饰之中,形成明显的反差。只是偶尔有些农家妇女,很有限度地在服饰打扮上表示一点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曾经存在的一切人与人格的区别,都已成为历史。生活,已经有可能使生息在雪山、草原上的藏民族每个成员,都能平等地、尽情地抒发自己对生活愿望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服饰艺术便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所有藏族人几乎都能参与进入服饰艺术的创造之中去,服饰艺术的发展也就更具有了广阔的前景。
如今,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较之从前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个民族中的不少成员已从传统的服饰中走了出来。但是,每个藏族人都备有一两套藏装,有些人家还保存着一些相当古老的传统服饰。在节日里和一些特殊场合穿戴的传统服饰,已经不再具有生产和生活的实用功能,而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标记,被保留下来的。
精美野性的藏式家具
不论是去过还是不曾去过西藏的人,都会对那神秘而圣洁的地方产生无尽的眷恋与向往,随之而来的是有了那么多的人对藏式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藏式家具开始在市场上出现,起初只是受到老外们的钟爱,因为它的色彩与装饰风格,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精神。而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对它产生了兴趣,那么不妨用藏式家具来释放对雪域风情的热爱。
藏式家具大部分来自于寺院等宗教场所,少量来自民间,现在北京市场上的大多数藏式老家具多半是经营者从藏民手里收集来的。由于西藏丰富的宗教资源和悠久的历史,西藏同胞的生活都围绕着宗教展开,所有的藏式家具几乎都被绚丽的彩绘所覆盖,图案上忠实地记录着宗教故事和历史传说,使得这些家具在宁静的雪域中具有相当丰厚的故事性。有的家具表面还出现了奇妙的肌理变化,那是因为时间的缘故。西藏家具的材质一般多用核桃木、松木 ( 如雪松 ) 、林芝云杉和喜马拉雅红杉 ( 又名西藏落叶松 ) 等软木制作,也有些藏柜有简单的雕刻,选用稀有的高原硬木,但比较少见。由于西藏的高原潮湿特性与虫害盛行,对木材的损害十分严重,使有些家具不能长久保留,但是酥油灯灰可形成一种有效的保护层。
彩绘与兽皮镶嵌
藏式家具在造型上古朴华丽,尤其是金属装饰品使其具有一番豪华气派。在装饰手法上别具一格,丰富多彩,大体包括:彩绘、珠宝镶嵌 ( 松石、珊瑚石、猫眼石等 ) 、铁尖钉封边、木群边及雕刻、兽皮镶嵌等。几乎所有的藏式家具都被绚丽的彩绘所覆盖,有的还有肌理变化。藏式家具装饰纹样博采众长,华丽美观,常见的有龙纹、动物纹、植物纹、雷云纹、几何纹等。纹样大都与财富和珠宝有关。在描绘技法上富有层次,色彩鲜艳,民间意趣浓厚,有些图案构思大胆,意象诡谲,极具现代感,而且其表面装饰多数采用金色彩绘图案和雕刻装饰图案。
与汉式家具区别最大、最具民族特色的装饰手法,当数兽皮镶嵌,常用豹皮,制成大小占箱柜正面 1 / 3 到 1 / 5 的方形皮块,镶嵌在深色的箱柜表面,质朴大方,狂野奔放。现在能看到的痕迹是,在卯榫对接部位,用兽皮镶包或用动物的筋当做绳子穿插后绷紧,用于增加牢度。
西藏古典家具数量甚少,式样单一,主要采用实木结构,以框式为主,多采用木卯结合。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西藏古典家具大多数是在寺庙里被发现的,其中核桃木具有美丽的花纹,特受藏族同胞喜爱,是首选的家具材料。
藏族人的服饰


在服饰文化中,装饰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讲究。藏族人和其它民族一样,有自己独特的爱美方式和装饰风格。藏族人的装饰风格大致以农牧区域来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文化和草原文化,他们明显区别于发辫的不同。过去,牧区妇女都习惯将头发编成无数根小辫。这是由于草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缘故,人们一年半载难得几次洗涤梳理头发,所以牧区妇女头饰特点,一般是将各种饰物,如松耳石、玛瑙、珊瑚、琥珀等直接穿串固定在发辫中。这一特点在康区和藏北一些地区多见。由于草原地域空旷,受阳光的照射度更强,藏北大多数男女喜欢戴礼帽或围头巾,这样发辫装饰一般多集中在下部,还有的是将各种宝石组合缝制在黑布和与发辫颜色近似的软体上,再与发辫一起衔接,这样既显得华贵,也不失其自然美。
与此相比,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卫藏广大农区,包括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阿里等地,由于物质与精神文化发展迅速,民间节日、宗教活动频繁,人们的装饰也逐渐趋于规范化和程式化。这一变化首先取决于藏南气候的温和,水资源的丰富,人们习惯经常梳理头发,发辫的繁多自然会带来很多不便。所以农区妇女一般只梳两根辫子,并在发辫中夹杂五彩丝线,平时盘在头,也可垂于身后,为农区妇女一大特点。农区妇女的头饰与发辫纯属两个部分,装饰物为不同形状的组合体,戴时只需与发辫连接,所以方便取戴。
历史上卫藏地区的妇女头饰非常丰富,形状及名称多根据当地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拉萨、山南曾为西藏文化的中心,在这一带民间流传一种妇女的头饰,藏语称“卫嫫巴珠”,用珊瑚,珍珠,玛瑙等制成,形状三角和三叉形,过去最珍贵的一种上面还加盖一个珍珠帽,珍珠帽是用无数个小珍珠镶嵌的一种圆形帽子,是具有很高地位的贵夫人才佩戴。
在日喀则一带,常见的一种妇女头饰叫“巴廓”。相似弓状,用珍珠、玛瑙、珊瑚,松耳石等制成。戴这种装饰尤为讲究,而且也麻烦的多。首先提前一天将原来的两根辫子再重新编成很多小辫,戴头饰时将小辫子从中间分成两股,用一根约一米左右长的特制的竹弓弯曲,竹弓的两端与左右发梢固定,将头发向两边伸展拉平。然后在竹弓上挂上各种装饰。“巴廓”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用红布缠绕的竹弓为支架,弯弓的上部装饰叫“达扎”,是用珍珠做成的串链,平时还可作为胸部的装饰,下部装饰称“藏嫫巴珠”。这两种装饰同时也起着平衡与固定作用。“藏嫫巴珠”平常为方便其间可直接盘在头上,这种戴法在前后藏区最为普遍。其次,在后藏地区还流传各种三角形或圆形的头饰,今天都已很难看到。
藏族男子多习惯将发辫盘在头上,并喜欢在辩梢加红色丝线,尤其康巴汉子颇具典型性。康巴男子讲究发式的粗大,为了显得魁梧,有的在发辫中加衬用牛毛绳编织的一种托物,与其自身的头发浑然一体,具有康巴人特有的剽悍之气。草原人喜欢以原始自然为美,所以习惯以较大的未经加工处理的天然珍石装饰自己,这一习性自然成为康区文化,乃至草原文化的象征。相比之下,农区男子的发式显得比较小气,特别在过去,有地位身份的男子都非常讲究发式的装饰文雅,其中也以发式的不同造形象征身份和官职的不同。
耳环在藏族男女装饰中非常重要,而且非常丰富。“埃果尔”是过去贵族夫人和小姐们常戴的一种耳环,多与“卫嫫巴珠”配用,长方形,体形较大,主要用金银制作,上等绿松耳石镶嵌。“索几”用金丝和上等松耳石制作,是一种圆而细长的男式耳坠,过去一般为贵族和有一定地位的男人所戴,这种耳坠只能戴一个在左耳上,具有一定身份的象征意义。“阿隆”是一种常见的男耳环,圆形,有金银、铜制作,局部用松耳石镶嵌,多流传民间,牧区的一般偏大。
佩饰是构成西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胸饰,腰饰等。起源于远古自然崇拜的文化现象,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随着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将佩带物与财富相提并论。藏族人最早以游牧、狩猎为生,常年过着游荡不定的生活,所以过多的家产不便随身携带,只有将财产变成装饰带在身上,日积月累,佩带的装饰品越来越多不便行动,这样饰物中开始有了以一当十,或以一当百的精拙贵贱之分。由此,装饰便成为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
位于西藏西部的阿里普兰妇女的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与其装饰物的名贵、繁多闻名遐迩。这种装饰的特点之一,以其中层层叠叠的佩带使人惊叹不已。据说这些金银宝石佩物都是祖辈所留传下来的,一代一代不断添制,与日俱增,才形成现在这种规模。类似现象在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更为突出,一些富有的家庭将自己佩带过的珍贵的胸饰捐献给寺庙或用于佛塔的装饰,这样既认为可多得神佛的保佑,也同样是显示富有的一种方式。历史上,拉萨旧政府时,还有各种象征官职地位的佩饰,这些佩饰其中大多为硕大的宝石串接,其价值更是无与伦比。
构成西藏装饰特点的一方面是金银器物,另一方面主要是天然宝石,这是藏族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对美的特有追求和表达方式,也是西藏传统文化中精神与物质文化完美结合的体现。
藏族运输
运输方面,西藏地广人稀,过去没公路交通,十分不便,解放后,党和政府在西藏修筑公路,开辟航线,交通运输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由于高原缺氧,人们行走困难,所以出门多骑马。
牧区群众习惯用数十只或上百只牦牛驮运盐巴及毛皮等物资,所以牦牛称为“高原之舟”。在地势险要、交通阻塞,牛马难以结帮通行的地方,则多由人背运货物,如林芝地区墨脱。渡江河,有些地方设有极简陋的板桥,藤桥或溜索,在无法建桥的地方,使用马头木船或牛皮船来摆渡。
藏族居住
居住方面:农区及城镇的人,均住房屋,形式为平顶立体采用石块或土坯砌墙,墙厚窗口小,门也矮小,屋内支以柱子,房顶以细圆木为椽,再重排一层细树枝,并铺垫一层小石子,然后加中“阿嘎”的泥土,夯实即成。一般农家多为一层,也有住两层的(上面住人,下层关畜)。藏族用的垫子,平时在上面盘腿而生,夜晚可在上面睡觉。这种垫子分两个部分下面一层用布做套,内装絮草或动物毛,普通厚约10厘米,上铺羊毛制成的小地毯,亦即“卡垫”。大小与一条单人床单差不多。藏族家庭用品精致讲究,有漂亮大方的酥油桶,花纹细腻的木碗,色泽鲜艳的玉石器,古色古香的土陶器和玲珑剔透的金银器皿等。
藏族衣着
衣着方面: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的藏装,其特点是长袖、宽腰,长襟。农区男女穿一种大领、开右襟的氆氇长袍。穿时将衣服顶在头上,腰第一条带子,垂下去的部分使其略过膝盖,伸出头后,腰部就自然形成一个囊袋,可以放进随身带的物品.脚穿皮靴或"松巴鞋"。
农区和城镇的妇女,冬季穿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内着各种颜色的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横条的“邦垫”(围裙),但姑娘一般不准系。
由于西藏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不同,服装的样式也有差别,如林芝、昌都、山南、日喀则和拉萨等地,都有明显的地区特色。装饰方面,地区特色更为明显。
一般来说,少女时梳一条发辫,成年后分成两条,另在头顶分出一小撮以供挂“巴珠”(一种三角形的头饰,普通以丰扎成一个三角形的架子,上面缀以珊瑚、松耳石)。胸前照例戴一个“嘎乌”(一种金属性小盒,内装小佛像或活佛喇嘛的神物,认为佩带它可以护身),两耳前面挂一双鱼形饰物耳挂。
藏族饮食
饮食方面:藏族的主食和饮料主要是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牧区还有肉食和奶制品。糌粑是藏族特有的一种主食,它是用青稞或豌豆等炒熟之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方式主要是拦和酥油茶后用手捏成团吃,也可以调以盐茶、酸奶或青稞酒。藏族群众有时用萝卜、油茶叶、土豆加一点糌粑煮成粥(藏语中“土巴”)以代替副食。
除酥油茶外,藏族人民的饮料就是青稞酒(藏语叫“羌”),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一种度数较低的酒。牧区的群众食物以肉食,奶制品居多,喜爱吃风干的牛羊肉和“手抓牛羊肉”。
城市居民除食用糌粑酥油外,还常常吃些大米、白面及萝卜、白菜、土豆、莴笋等蔬菜。口味多与四川人相同
藏族五大风俗
1、成丁礼:
藏族女子至十六七岁便要择吉日举行成丁礼仪式。这天家长要请一位生年属相好、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同龄女性,给姑娘梳两条辫子(卫藏地区的幼女都梳一条辫子,成年后就改梳两条辫子,带邦典,表示到了成婚年龄),戴上巴珠头饰,围上邦典彩裙,然后由父母、亲友及来宾向姑娘献哈达表示祝贺。仪式结束后,姑娘在三四位亲友陪同下,前往寺庙朝佛,回来后摆宴招待亲友来宾。成丁礼之后,姑娘就可心参加男女之间的社交,并可行婚嫁之事。
2、婚俗:
一夫一妻制是藏族主要的家庭形式。西藏在民主改革前经济落后,为防止财产分散,曾存在过一妻多夫、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等婚姻现象。一夫多妻制的情况多发生在上层家庭,即领主、土司通过联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藏传佛教中的黄教严禁僧人娶妻,而其余各派的僧人则可以结婚。
藏族婚礼仪式独具特色。婚日一早,鸡刚叫头遍,新朗家的舅舅及亲友数人至女方爱迎亲,新娘由亲戚女伴陪送。男家村邻每家赠送一桶清水,从门前依次排成长龙,最末一只桶旁,男方主人放置若干茶包,茶新娘下马踏用,以此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富足。新娘下马后,由送亲人在每个桶上放一条哈达以示对村邻的感谢。新娘进门前,男方亲友用柏树枝蘸水扬洒,有时还撒麦子,据说可祛魔除邪。入室后,新郎家长向新娘捧敬一碗牛奶,祝他们爱情真挚纯洁。主婚人将一条哈达抛挂中柱,讨求吉样。继而由主婚人念颂词向新人祝福,然后众人庆贺嬉闹,尽歌酣舞。新人床上铺一洁白毡子,上用青稞、小麦画上吉祥图案。新娘在男家住一日或三日后返回,有的地方新娘要数月后才到男家,开始夫妻生活。
3、名字:
藏族名字有名无姓,一般有男女性别之分,通常是两字或四字。名字多取自佛教经典,故重名的人较多,但可在名字前加上大、小、本人的特征、出生地、居住地或本人职业等以示区分。
婴儿出生后,父母请喇嘛为之行命名礼。喇嘛取名多源于佛经,并且选的是含有美与福的字眼,如扎西彭措(扎西意为吉祥,彭措意为长寿)、晋美才仁(晋美意为无畏,才仁意为长寿),等等。
4、丧葬
藏族的葬仪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水葬、复合葬等六种。
(1)塔葬
藏族的最高葬仪。享受这种葬礼的仅限于达赖、班禅或其他大活佛。大活佛圆寂后,遗体用各种名贵药材及香料反复脱水,干后用绸麻包裹,装入灵塔内永久保存。灵塔分金、银、铜、木、泥几种,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达赖、班禅圆寂后要建金灵塔,而甘丹赤巴只能建银灵塔。灵塔存放在各寺院里。
(2)火葬
仅次于塔葬的高级葬仪,只限于活佛和大喇嘛,其他死者不得享受此种葬礼。火葬时将遗体捆成坐姿并固定于木架柴堆上,由喇嘛念经超度死者灵魂,同时在柴堆上洒油点火。焚尸完毕,将骨灰带到高山之巅顺砚播撒,或撒在江河之中。新都桥一带礼葬火葬为圣葬,葬式很特别。人死后由几位长者擦洗尸身,把四肢交叉又叠起,五官中塞入酥油,然后用白布将尸体缠裹,死者头部画上卐符号,左胸画6个星星、9支弓箭、1条鱼、1个牛头。再把尸体置于堂屋地板上,请喇嘛念3天经。火葬时给死者准备五谷和糖类一起火化。另外还要准备161根小木棍、39个麦面小饼和39个酥油包,用作烧祭神灵和饿鬼。
(3)天葬
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见烟火而聚集在天葬场周围。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
(4)土葬
土葬本是藏族原始固有的葬俗,但天葬盛行以后,藏族认为土葬者不能转世而很少使用。土葬目前主要在四川甘孜和阿坝自治州部分地区流行。德格县城一带葬地比较固定,葬坑为深约1.5米的圆锥形,下撒五谷,尸用布包裹,接着用土打紧填埋,不能垒坟堆,上面放一块刻有咒经的玛尼石,插上经幡,葬仪即告结束。
(5)水葬
水葬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整尸抛入江河之中,甘孜雅江扎巴地地区盛行此俗。一般是两人送葬,将尸背至水深急流之处抛入江中,并在入水处熏烧糌粑,葬仪即告结束。雅江日依一带,人死后马上在腰际上砍一刀,然后头脚相叠捆好,放入背兜丢入河中,如甘孜德格龚垭地区的水葬。出殡多在夜晚,葬地选在水势呈海螺纹漩绕的水域。送葬地有一木墩,尸体首先被置于墩上,用斧按关节从上到下肢解,砍一块抛一块,最后连砍斧、尸袋及四周血土一并投入河中。甘孜绒坝岔在水葬时讲究尸的放置,男的卧式置,女的仰面置。而巴塘南区的普垭一带,解肢不能沾铁,只能以加工后的木刀、石斧施行。藏南林区在水葬时,也多半将尸体肢解后抛入洒河。
(6)复合葬
即先土葬,后火葬,再水葬,历时一年,且祭仪频繁,法事不断。常见于藏东珞瑜地区。
藏族幼儿夭亡,一般不举行葬礼,而是把尸体放入陶罐后扔进江河之中,也有的把陶罐长期存放于库房之内。
藏区部分边远地区还有石棺葬和岩葬的习俗。
5、生育
藏族小孩生下来的第三天(女孩是第四天),亲朋好友携青稞酒、酥油茶、小孩衣物等前来祝贺,并举行旁色仪式(旁色,藏语意为清除晦气)。旁色是吐蕃时期留下来的古老仪式。这天早上,人们在生了小孩的人家门口放一堆小石子,生的是男孩,便堆上白垩小石子;生的是女孩,什么石子都可以,并在石堆旁燃烧松柏香枝。前来祝贺的人们,首先在石堆和香堆上糌粑面,然后再进入主人家门。
孩子满月之后,便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出门仪式。这天,母子(女)俩都换上新装,由亲人陪着(陪同的人也穿新衣裳)出门,首先到寺庙朝佛经拉萨人到大昭寺),祈求菩萨保佑新生儿长寿,在世上少受灾难。然后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多选择有福气的人家,以期孩子将来也能建成幸福家庭。孩子第一次出门时,人们往往在其鼻尖上擦一点锅底,意思是使婴儿出门时不被魔鬼发觉。
六字真言
汉字音译为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
多用梵文或藏文字母(蒙古地区庙宇还有用八思巴字)书写、描画、雕刻在建筑物檐枋、天花板、门框、大小宗教器具、山岩、石板上。
仅从字面上解释,不过是“如意宝啊,莲花哟!”一句感叹语句,是一句未念完的佛经,或是仅表现出赞美观世音、憧憬幸福的心情。
“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要身、口、意与佛成为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二字,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又叫嘛呢宝。据说此宝隐藏在海龙王的脑袋里,有了此宝,各种宝贝都会来聚会,故又叫“聚宝”。“叭、吽”二字,梵文意是“莲花”,表示“莲花部心”,比喻佛法像法像莲花一样纯洁。“咪”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成达到“正觉”成就一切、普度众生、最后成佛的境界。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循环往复念诵,即能消灾积德、功德圆满。
在广大藏区,六字真言随处可见,充分表现现藏族人民对幸福的憧憬,对佛的虔诚和他们美好善良的心地。
珞巴族禁忌
珞巴族信仰古老的原始宗教,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万物有灵,灵魂不死,众多的神灵和鬼灵统称“吾勇”,遍布每个角落,无所不在。世上万物都受“吾勇”管辖。人们得罪了它,会遭灾难和不幸。“吾勇”给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因而对之十分崇拜和恐惧。崇拜具有多种形式,其中诸多的禁忌是它的主要活动。忌讳严重约束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珞巴村村有神石,不得手摸、搬动、坐其上边;村村有神树,不得砍伐。每年集体绕神石、神树转三圈和杀鸡、投放饭菜、酒祭祀。多数部落的人崇拜突兀的巨石和怪树,认为它是石神、树神栖息地,每逢过年、春播和秋收要进行三次祭祀活动,每次以猎鸡供奉。村人视这些石、树为洪水猛兽,恐惧万分。
阉猪时,主人在门口栽鲜树枝,三天内禁止生人入内,期间不外借东西,不准拿皮、毛之类的东西从灶前走过。阉猪人三天内不准靠近灶台、木柴和灶具,不得说“死”、“无”字。
人分娩、牛猪狗生崽、人患病、狩猎进出门前均插忌讳树,三天内禁止生人入内;外村亲朋前来,要在门口征得主人同意后,连说三声“鬼怪不要入内”,由主人陪同客人进屋。没有征得主人同意而入内,被视为带来了鬼怪和对主人不尊重,会被驱赶甚至引起械斗。
猎狗为珞巴族狩猎立下了汗马功劳,珞巴人视狗如子。珞巴人家家都养猎狗十多条,不咬人,不狂叫,对人十分亲善,对兽十分凶猛。客人不得打狗、骂狗,否则,有被驱逐之险。
修房时,主人会高喊三声:“人畜健康,无病无恙,代代健康,粮食满仓”。之后将混合粮撒向天空,做得十分认真,千万不能讥笑。
猪被看作牲畜的首领,是频繁祭祀的主要牲畜,因之,受到宠爱,猪糟里严禁大小便。
把动物神化并加以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普遍现象。动物是人们赖以自下而上的主要对象,但有些人与人们处于对立状态。人们对毒蛇猛兽的祭祀与禁忌就更加频繁。有些部落蛇和虎是图腾,严禁伤害。被毒蛇咬伤,不分远近亲疏,都主动停止劳动1天,并禁止到有藤科植物生长的地方,禁吃藤科状的苹果和辛辣食物及部分肉食等。
农业生产上禁忌更多,从刀耕火种开始到秋收要集体进行5次祭祀,个体进行3次祭仪,祭祀之日禁止劳动,违者遭首领鞭打。
珞巴族是个不上锁的民族,以偷盗和说假话为世上最丑之事,最可恨之事,若出现这类事情,一是教育;二是偿还;三是驱赶;对惯犯则以杀之为戒。
梦也有许多禁讳:梦见杀牛、宰猪、太阳下山、娶媳妇、掉入水中、摔下悬崖、被蛇咬、鼠咬衣、牛抵架等等,预兆家要死人,发生祸灾,第二天不出门。梦见藤蔓物,十天里谨慎小心,生怕发生纠纷。相反,梦见死人却是吉兆。
珞巴族也有记属相的习惯,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年。鼠和马,狗和龙,猪和蛇,鸡和兔,猴和虎,牛和羊是相克的,不能婚配。
[珞巴族葬俗]
珞巴族家庭特别重视为死者治丧,力图以此慰藉亡灵,并表达对其哀悼怀念之情。珞巴族多采用土葬和树葬,礼俗相当复杂,禁忌繁多,以示尽了孝道。
珞巴族多数实行土葬,因土里有金,故亦称金葬。挖长方形墓坑,用石砸实,不留足迹,放入死者生前铺垫的藤席和方块木枕。
病人去世后,通常由背尸人来料理。将死者头朝外,以示他已经“走”了。人死后,忌说死字,一般称“走了”、“老了”、“去世了”,或称“没有了”。在给去世者洗澡时,洗澡水中一般用艾叶和桂树叶,从头往下洗。寿衣不用皮毛和绸缎,怕来生变为兽类。衣裤的件数,忌单喜双,多是2件上衣,4条裤裙,都要以棉布为主。入墓时,要解开死者身上的绳带,拉直其身体置于坑内,头朝西,陪葬品全是他生前所用过的东西,如弓箭、装饰品、用具等。墓地周围架木篱笆,上盖草棚,并将猎人猎获的兽角等置于棚内,每天早晚各送一次饭酒,一般送7天,也有送一个月的。每晚烧堆篝火。
树葬即时称天葬。尸体处理和土葬相同,不能裸露皮肉。将胎儿状的尸体置于他曾经用过的藤筐里,根据死者遗愿悬于村头的树杈上。上搭草棚,遮雨防晒。珞巴人讲,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精灵的,人虽死了,尸体腐烂了,变成了虫子,但灵魂却去了“极乐世界”,变成了另一种有精灵的东西,比如悬葬,使他们早投生,快投生,变为富人和好人。
几种葬法的背尸人一般由亲属充当。父母死由儿子料理背送,妻死夫送,如果家无合适的人则由亲朋背送,或请人或按死者弥留时指定的人背尸。送尸人与死者属相相同、相克和年龄相同的人不准背尸,如无他人,必须由以上人员背尸,那么,只好将背尸者的右脸抹白、左脸涂黑,挂上女人的项链,右边裤腿卷到大腿外,左腿不卷,才准背尸。发丧要请人杀鸡打卦、选择吉日。下葬那天,全村停止劳动一天,前来送葬、劝慰。背尸的方式是背靠背,背尸人手持一把刺条,边走边扑打,以免鬼怪跟随。
葬后一个月,嫁出的女儿和分家的儿子及亲戚携带酒、肉和鸡到死者家里慰藉。一年后,死者离家的子女赶一头牛,死者家中出2头牛,村里每户携带白酒、甜酒各一葫芦,村人共饮共食。牛角送到坟头上,以示哀悼。
父母长辈死后,子女一年内不戴耳环和其他装饰品,不能结婚,妻子一年内不能剪发,额前系一条红线,头上不准插花,也不能改嫁。
背尸人返回后,主人在门口烧一堆火,一把树枝蘸上一些玉米粉和白酒,在火上烤一会儿,在背尸人身上扑打三次,接着背尸人洗脸、洗手,进屋后只准坐在死者的睡处,手不得抚摸极受宠爱的灶脚石,因它是灶神的化身,晚上只准睡在死者的睡处。三天内不得讲“少”、“无”、“死”话语。第三天背尸人可以和家人一样自由活动了。背尸人背尸后的第三天和第10天要下河洗澡,第15天后方能上山狩猎。在一年以内背尸人不能吃土豆、豌豆、核桃、桃、萝卜和牲畜的蹄子。吃饭时,背尸人要先祷告,请死者的灵魂进膳。在一年之内,背尸人不能走大路,要走小道,路遇行人要让路回避,不能笑,不能看别人的脸。总之人们对背尸人是忌讳的,认为低贱,不吉利,有阴鬼附身。因此,处处躲避、嫌弃他,冷眼待之。所以,一般人是不愿背尸的。
民间艺术
唐卡的绘制与供奉
唐卡是在藏传佛教文化孕育下诞生的一种宗教艺术,早已成为藏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卡的制作、供奉和流传有着自己的规制。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如今,在唐卡的制作和流传中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以差充好、以新充旧等不符合唐卡制作仪规的现象,扭曲了唐卡的宗教功能,严重破坏了唐卡的神圣性。作为藏传佛教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保护唐卡按照宗教仪轨传承,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而媒体则负有义不容辞的宣传与正面引导责任。
绘制唐卡者的条件、禁忌和仪规
绘制唐卡者首先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以热贡艺人为例,最初要在一特制的长方形灰盘上学习5种神像的绘画技巧,姿势有坐、立、盘、走、做、打等,神态有悲喜怒思静等,画法有繁简粗细等。学成后,才能独自绘制唐卡。唐卡艺人绘制唐卡时,有许多需要遵守的禁忌和仪轨。比如唐卡艺人每天开工之前,首先要清洁自身,佛龛前点灯熏香,院子里煨桑祈祷,并念诵祷告。祷告毕,才开始一天的绘画劳作。晚上收工之前,还要念3遍四句谒文:
凭借佛与菩萨加被及,
缘起真理真实无欺诈,
再加我心虔诚之功德,
成就所有纯洁之发愿!
如果画的是密宗本尊和护法神,还要根据本尊和护法神的习性,进行入密修炼,通过观修,得到该本尊或护法的许可后,方可进行绘制。绘画期间忌食葱、蒜,不近女色。唐卡艺人不能酗酒或吸烟,因为酗酒不仅乱人心性,还会使人手指颤抖,无法精描细画。
唐卡的供奉
唐卡的体裁与供奉的地点、方位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不同体裁的唐卡要供奉在与之相应的寺庙、殿堂及家庭佛龛。殿堂或佛龛正中供奉主佛像,如吾屯上下寺释迦殿中供奉的主佛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本生传”、“释迦千佛”等;宗喀巴殿的主佛为“宗喀巴”、“宗喀巴传”、“宗喀千佛”等;文殊殿的主佛为“文殊菩萨”;观音殿的主佛为“观音菩萨”;龙自在王佛殿的主佛为“龙自在王佛”;寺院医学院所供奉的主佛为“药师佛”等;家庭佛龛正中供奉的主佛通常为“释迦牟尼”。
也有根据其所信仰教派的不同,供奉的主佛各不相同:宁玛派供奉的主佛为“莲花生大师”,噶当派供奉的主佛为“阿底峡”,噶举派供奉的主佛为“米拉日巴”,萨迦派供奉的主佛为“萨迦班智达”,格鲁派供奉的主佛为“宗喀巴”,觉囊派供奉的主佛为“多罗那塔”,苯教供奉的主佛为“敦巴辛绕”。
主佛两侧分别为无量光佛、度母、观音、文殊及各种极乐世界图,殿堂门庭通常供奉四大天王、梵天、帝释天及各种护法神。“扎卡”通常装在随身携带的佛龛或伏藏的宝瓶内。
所有的唐卡佛像,在供奉前都要进行装藏。装藏就是在唐卡佛像背面的额部、颈部、胸部分别用彩笔书写“唵”、“啊”、“哞”3个梵文字,再经过上师加持、开光后,方可供奉,供人瞻拜。
青海藏毯从远古走向未来
随着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的召开,藏毯这个源于青海的民族工艺奇葩,作为朝阳产业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藏毯作为青藏高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中期,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古墓群中出土了“毛席”残片。经考证,这是三千年前藏毯的雏形,也可以说是现代藏毯的鼻祖。这些“毛席”是用藏系绵羊毛编织而成,并已有染色技术,主要以黄、褐两色为主,少数有黑、红或蓝色。图案多以色条、色块及点缀色为主,经纬线大多为单线。由于是手捻纱,粗细不均,显现出古朴的美丽。
青海藏毯有炕毯、艺术挂毯等品种,是以得天独厚的西宁大白毛(世界知名的优良地毯用毛,纤维长、光泽足、弹性好。经人踩踏后,毛丛立即弹起恢复原状,不会形成塌陷。手感松散,色泽和弹性具有很强的持久性,使用年代越久,光泽越明亮,不会给人以陈旧感)为原料,在藏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多国宗教艺人的艺术精华,形成独特的藏族风格艺术精品。     藏毯古老的染色工艺是运用纯天然植物染料对毛纱染色。如橡壳、大黄叶根、槐米、板蓝根、茜草根等都是染色的首选原料,染后形成的天然色五彩斑斓,不脱色且环保。此外,藏毯的色彩表现形式丰富,构图穿插灵活,与藏族建筑彩画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
多少年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藏毯虽源于青藏高原,却没有得到很大发展。相反,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在得到藏毯的制造技术后,把藏毯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起来了。青海省藏毯产业的复苏是从1996年开始的,2000年以后,青海藏毯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03年6月20日,青海省政府就发展青海藏毯产业作出规划蓝图,提出“以藏毯产品为核心,以藏毯产业为主导,培养国际性集团化藏毯企业,整合要素资源,扩展产业链,使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整合思路。到2004年末,青海省共拥有藏毯全能生产型企业10家、外销型企业4家和织毯车间212个。8年间,青海藏毯企业出口创汇平均增长50%,从业人员增加到2.28万,其中,青海省内的农牧民从业人员达到1.26万。   现在,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藏毯,从牧区作坊、农家小院走上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藏毯产品已达到上万种。藏毯作为民族工业中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正有力地推动着青海地毯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在西宁市举办,展会旨在扩大对外开放,创建特色产业,实现与世界手工地毯业接轨,并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目标,提高藏毯贸易成效,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手工地毯保税区,打造世界地毯原辅料集散地和国际地毯展览城。   青海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全省藏毯生产达到20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10亿元人民币,创汇1亿美元,从业人员达到16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做大做强青海藏毯业,2005年,青海省已在西宁和海东地区新建82个藏毯生产车间;将在平安地区再建40个生产车间;在今后的几年里,还将在青海省玉树、门源、同仁等地区建135个藏毯生产车间,青海成为“藏毯之都”指日可待.
藏传绝艺酥油花艺术长盛不衰
每年元宵之夜在塔尔寺展出的酥油花,目前已成为青藏高原冬季旅游的一大特色,吸引着十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瞻。
这一经历了400多年风雨的藏传绝学,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正逐渐走出佛学深院,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使酥油花艺术保持长盛不衰。
说是“花”,其实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传说当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创者宗喀巴大师在西藏开祈愿大法会时,梦见一些飞禽走兽可以用酥油塑造,便召集僧侣用酥油捏塑所梦事物,并供奉给众多的活佛观赏。
大约公元1600年,酥油花开始传入塔尔寺。每年的元宵节,塔尔寺都会举行正月祈愿大法会,艺僧们会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陈列展出,供各族群众观瞻。
塔尔寺的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内容也丰富多彩。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先巴对塔尔寺佛教艺术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虽然酥油花传入塔尔寺只有几百年,但经过几代僧人苦心钻研,塔尔寺酥油花的工艺水平居各寺院之冠。
为使酥油花艺术保持长盛不衰,每年正月十五花展后,塔尔寺会评鉴上、下两院制作的酥油花,分出优劣,力图以这种比赛方式提高僧人的制作技术。
塔尔寺寺管会办公室主任君尼告诉记者,为了促进酥油花制作技艺的发展,从今年起,寺院增加了制作酥油花的经费,在寺院里选拔一些年轻的僧人,由老艺人进行系统的指导等,他们也和老艺人商讨如何在酥油花艺人的培养方式上进行一些新的探索。
2006年,酥油花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海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制订相关的保护措施。
中国西藏唐卡艺术展在吉隆坡举行
为期一周的中国西藏唐卡艺术展6日在吉隆坡开幕。此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中国西藏特有的唐卡,增进马来西亚人民对中国西藏文化的了解,促进马中艺术交流与友谊。
本次展览由马来西亚创价学会和中国山东省将军书画院等共同举办。当天展出的90多幅唐卡画不仅题材和创作手法丰富多彩,而且品种繁多、类型多样,吸引了数百人前来参观。
马来西亚创价学会会长柯腾芳说,唐卡画集中反映了西藏的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同时画中也吸收了中原的山水、花鸟绘画等手法,反映了藏汉文化交融的历史,也是藏汉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的结晶。
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文化处负责人顾洪兴说,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保护人权和促进西藏传统文化及宗教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保护、修缮和建设西藏的文化、宗教设施,其民间艺术也得到了有效保护。此次举办唐卡艺术展,是中国保护和发展西藏宗教文化的又一明证。
西藏的鼻烟和鼻烟壶文化
很久以来,西藏人就有着吸鼻烟的习俗。随着这一习俗的流传,鼻烟的容器,演绎了一个独特的民族器物文化的历史。鼻烟壶以艺术和实用功能完美的结合,不仅折射出藏民族的聪敏和智慧,更是显示了独具匠心的创造力。鼻烟壶因此也被热爱生活的高原人赋予了生机和灵气.
鼻烟的来源有一个美丽传说,相传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西藏的南部地区出现了许多妖魔鬼怪,作恶多端,给众生带来灾难。为了降妖,藏王特地从印度邀请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大师法力无边,把妖魔镇在桑耶寺,大部分妖魔俯首称臣,掏心献师,甘愿当护法神,但仍有妖魔逃脱了法力,由于在逃跑时将血滴在地上,于是滴血处长出了烟草花,后被人们发现并制成了鼻烟。故人们把鼻烟视为秽物,吸鼻烟者对佛不敬。虽然有着这种典故,但吸鼻烟和香烟一样很快蔓延开来。
鼻烟的制法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工艺:把当地生长的麻黄烧成炭,进行过筛,过筛后的细粉为了保存方便,加水作成饼状,晒干。为防止在保存过程中出现吸潮现象,炭饼还要继续烧,直至变成纯白色为止,吸烟时拽出掰成小块,在特制的研磨器上根据个人的口味添加烟草调制,并研磨成细粉,当炭和烟草完全融合且用手摸时感觉润滑时工序才算完成。
鼻烟壶从游牧民的生活中开始流传,由于游牧民过着不定居、经常迁移的生活,从而养成了把日常生活用具如:针线盒、火镰、腰刀等佩带在身上作为装饰品的习惯,鼻烟壶也是其中之一。其人数男性要多于女性,老年人多于年轻人。
鼻烟壶按其质地来分,大体可分为四种即角质、皮质、木质、镶珠宝类等。
早期的鼻烟壶就地取材,多为角质,这与当地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联,当然它的产生、发展,成熟与民族的形成紧紧相联系。
角质鼻烟壶。牛角、公黄牛角、公犏牛角、羊角、岩羊角、鹿角等都可以做鼻烟壶。
羊角鼻烟壶,取材于优质的羊,当地人称之为“卢突”种羊,一般是在500—600只羊中选出4到5只,养5到8年后的羊角。早先,羊角鼻烟壶在寺院里较为盛行,因鼻烟有提神作用,很多僧人在长时间的听经过程中,偷偷地抽上几许以振作精神。这种鼻烟壶还作为一种特殊的攻击性武器被使用,使用者多为寺院中的铁棒喇嘛和一些好斗的僧人,随着还俗僧人的传播,在俗人中也渐渐时兴羊角鼻烟壶。
公犏牛角,体大,角宽,给人以粗犷大方的视觉效果,尤其是用金属加以装饰后,更显高贵、华丽。
公黄牛角,短小,角尖,造型小巧,端秀。
鹿角,多取鹿角的角根,造型极为别致。
角质鼻烟壶的造型也是多样的,有原始形的,未经加工的,也有经过雕琢的精美烟壶。其具体做法是,截取一段牛羊犄角泡在水中,软化后压成扁形晾干,用小刀削成自己喜好的造型,然后用木片将截面堵上,用做壶盖。有的壶体还镶有一两道铜箍,使半透明的角质配金黄色的铜箍,显得格外雅致。角尖钻孔可自由启闭用做壶嘴。角质鼻烟壶的色彩以黑、白、灰居多,人们尤其钟爱白色。
在灰白鼻烟壶上绘有各种纹饰,较常见的有方格纹,藏族人称之为“绣米”。这类纹饰在藏区从原始图腾崇拜的苯教开始一直流传不衰,至今在各种器物上仍可以见到。角质鼻烟壶除了在造型和外观上有独到之处外,它还有优制鼻烟的效果,犹如陈酒久置而越发香醇。
小型角质鼻烟壶一般揣在藏袍中。
皮质鼻烟壶。材料大都取自獐皮的颈部至颈下端的皮,晾干后进行搓揉,将颈下端的开口缝死,颈部为开口,形成一个囊袋,但与烟斗的形状恰好相反。烟末放置里面与皮内粗糟的表面磨合得更细,根据自己的喜好调制浓度,用专制的铁柄(前端钩状带柄的器型)在皮沿部挂一小勺。在烟袋上穿一皮绳,并系上小铜铃,随着鼻烟壶在拇指上敲击的同时发出悦耳的铃音,吸烟者乐在其中。一般系在腰上或揣在藏袍中,使用者多为野外出行者。
木制鼻烟壶。一般取材于优质的木材,其造型有空心圆形,也有上下合盖形,在合盖形盒内放置薄沙,使用时轻轻敲打烟盒将其烟过滤。
珠宝类鼻烟壶。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也不断提高。其造型更加精致、多样。珊瑚、翡翠、绿松石、象牙、细瓷、玉石、青金石、玛瑙、水晶等都是制作鼻烟壶的好材料。我们所看到的鼻烟壶大多用金属装饰银、铜、甚至金子,这也是一大特色,这种装饰形式在西藏器物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装饰手法是:雕镂、刻划、模冲、冷锻、塑雕、镶嵌、鎏金等。是增进材料档次的一种传统的工艺形式。
任何一种器物文化,历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与相邻区域、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而形成。西藏的鼻烟壶文化也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满清时期,满族人吸食鼻烟的风气盛行于社会各阶层,鼻烟壶的造型细腻、精致、小巧,形状多为扁圆形。流传到西藏后,不但丰富了西藏鼻烟壶的取材,而且在器形上与本土特色完美结合,形成了粗中带细、刚柔并济的特点,并且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鼻烟除了有吸食的实用性外,鼻烟壶因其珍贵性,代表着身份的象征,同时有着送礼馈赠、争奇斗富乃至官场贿赂的功能。男子腰间常系着鼻烟壶,有的直接系在腰上,有的则颇具讲究,用绸缎专门缝制口袋装鼻烟壶。鼻烟既可清除鼻塞,提神醒脑,又是一种特殊的“名片”。赠送和交换鼻烟壶可以使素不相识的人建立友好的兄弟关系,是表达人们爱好和平心愿的一种方式。
西藏鼻烟壶皆出自民间作坊,自然在题材经营与选择上,突出了民间特有的朴实风味,以及崇尚自然美的观念,这也正是藏民族的性格在造型形式中的体现,更加深了鼻烟壶艺术丰富的生命情感。
鼻烟壶文化只是器物艺术文化的一个局部,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以,大家在了解西藏鼻烟壶器物的特点、风格、制作方法等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藏民族的传统文化。
药王山摩崖石刻印象
早就听说布达拉宫西南侧药王山的摩崖石刻以其恢弘的气势而著名,今日终于有机会造访。
从罗布林卡路向前约500米向左转入一条石板路,在付了10元门票之后,向前几米,一座高十几米宽三十几米的垂直山体映入眼帘,其山体之上密布着难以数计的彩色佛像,其气势令人叹为观止。石崖正中上方雕刻有一尊高数米的彩色大佛尤为吸引人的眼球,周围大小佛像将其环绕其中,突出了众佛之首的地位。其余佛像大者一米余,小者仅数厘米,无论大小佛像均神态各异。文字以六字箴言为主,同时包括一些佛经内容。栩栩如生,雕刻手法堪为精湛、巧夺天工。
再向前行进,沿路两旁散布着各种雕刻着经文的石板,石板之上的经文笔锋工整,强劲有力,实为藏文书法之精品。再行约二十余米,一座高十几米的佛像造塔闯入视线,沿石崖小路绕佛塔一周,约数千彩色佛像排列其上直通塔顶,令人目不暇接,不得不拍手称绝。
整个药王山石刻造像景点长约2000 米左右,垂直的石壁之上到处都是藏经文和彩色佛像。
特产手工艺—天珠
天珠为九眼石页岩,含有玉质及玛瑙成份,为藏密七宝之一,史书记载为(九眼石天珠)。天珠主要产地在西藏、藏东、不丹、锡金、拉答克等喜马拉雅山域,是一种稀有宝石。天珠内部结构,具有天然宇宙强烈的磁场能量,其中"镱"元素的磁场相当的强烈,且全世界目前仅有西藏天珠有此一特殊元素磁场,因此配用天珠而产生的避邪、血症、防止中风、增强内气等之功效。天珠属于沉积岩之一种,组成颗粒为1 / 256公厘,主要由黏土固结而成的薄页片状岩石。天珠的色泽大约可分为黑色、白色、红色、咖啡色及绿色等颜色,页岩颜色因所含化学物质而不同,如含卷氧化铁者呈红色,含氢氧化铁者呈微黄色,含炭质则呈灰黑色。
天珠磁场为水晶的三倍,水晶磁波为4伏特,天珠则为13伏特。矿石的硬度越高,磁场越强,而天珠是半宝石,硬度为莫氏7至8.5,除南非钻石硬度为莫氏10外,当今地球上再也没有任何矿石的磁场强得过天珠。这也是唯独西藏的玛瑙才称为天珠,而巴西、波斯、苏联、印尼、台湾的玛瑙,并不能称为天珠的原因。不过任何矿石都有磁场,只是强弱有别。惟因西藏玛瑙磁场效果感应最强,因此市售许多玛瑙宝珠,毋论是否来自西藏原产地,大家一律声称是西藏天珠的原因即在此。
天珠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间,阿利安人在印度古国,所遗留焉的古老文献《吠陀经》中记载之古瑜珈理义、咒术、神祗和图腾(Totems)等符号,融合佛学思想为依据,并以简单、白话、易懂的方式解说!以应广大之学者,便于探讨研习,藉增法缘也。
原始传统佛教,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天然灾害繁生无穷,求神助佑之心自然产生!天珠因此被创造出来。同时,也渗进了各种药物治病,并以巫术咒语的图案造形,符画于石材上(天珠),进而达到提升精神(灵魂)意识的效益!即是古代一种“符令”的表征
藏族地毯 “毯”诚相见



很多人知道西藏,也很多人知道藏族文化、藏族服饰、藏族古董,但是不一定知道藏族的地毯。其实西藏是一个至少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地毯制造中心。若干年前,一位热爱中国西藏文化的英国绅士,在西藏走了一圈,成就了一家传承传统手工艺专业制作技巧的地毯织造公司,也成就了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西藏真正使用顶级品质的西藏羊毛来编织的地毯。这就是图兰纳手工地毯。今天超级淘家带大家走进陕西南路的一条小弄堂,去品味下图兰纳手工地毯的格调风情……
小弄堂里的大世界
图兰纳的店面在小弄堂内,是一栋洋房结构。走进去,各种藏式风格的地毯将房屋设置得别具风格。在图兰纳采访感觉就像回了家,家一样的装饰,家一样的房屋结构,家一样的温馨,无形当中就给顾客增添了一份亲切之感。店长告诉我说店面要选在这个小弄堂里面是因为真正喜爱家的人都喜欢静下心来给家里添置一块地毯,地毯的颜色、大小、图案都很有考究,需要静下心,慢慢挑选。而这条小弄堂里的图兰纳却有着不一样的大世界,这里有很多世界顶尖的技术,也有很多世界第一,也有很多世界唯一。这里是唯一一家在西藏自治区(大多数在中国出售的其他“西藏”地毯都是在西藏以外用廉价的原料制作的),真正使用顶级品质的西藏羊毛来编织地毯;这里也是唯一有80年历史的在中国制作地毯的公司;这里还是出口到美国和欧洲顶级艺术馆和室内设计师手里的地毯……很多事实让我目瞪口呆,这么一个小弄堂里的一家家苑店,却有着如此辉煌的精彩,摸摸身下坐着的地毯,放飞思绪,似乎真的能感受到那一份别致生活里的精彩……
天上人间,精致无限
经过店长的介绍,图兰纳地毯跟别的地毯不一样。首先在原料上,图兰纳地毯的原料是来自海拔4000多米的“天上高原”的青藏羊毛,高原羊毛比一般的羊毛更强韧,寿命长。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羊毛来自零下30多度,这样低温酷寒的环境,羊群为了饱暖,羊毛内分泌了大量的羊脂,所以高原羊毛制作出来的地毯用久了之后便有光泽。其次在制作上,图兰纳是100%纯手工制作,店长叮嘱我说,这个100%纯手工一定要搞清楚哦,指的是除了手工编织以为,从羊毛的采摘、羊毛的纺线、羊毛的染色到地毯的编织、配图、加边等等一系列过程从头到尾都是纯手工,这是图兰纳地毯与其他地毯最大的区别。并且图兰纳接受顾客自己要求地毯的方案,可以进行顾客需求定做。
这些地毯不仅只有来自于“天上”这么简单,一些精美的藏式风格装饰图案,以及层次分明的吉祥物图案,让人置身于西藏深沉古典的美轮美奂之中。细看地毯上的图案很多是西藏的一些吉祥符号,代表着健康、美丽、财富、平安等寓意。因为是手工捻线,所以有一根线粗细不匀,故染色后会深浅不一,在图案中显得层次分明,所以一些图案很有立体感。
传家收藏,经典升值
提及到价格,店长说因为图兰纳一直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所以大部分珍贵的地毯价格会略高于其他商家,消费群也大部分在一些品味男女、外籍人士,消费水平属于中高档。但是一块好的地毯是可以用来传家的,特别是一些喜爱藏族文化的人士,买回家的可能不仅仅是一块地毯,也许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格调,是一种藏族图案深沉丰富的寓意。
西藏文化中有12个吉祥物,其中8个组合在一起就是叫做藏八宝,这些藏八宝图案编织在地毯,代表一种文化,很有升值的可能。最重要的是图兰纳地毯因为羊毛强韧,并且有羊脂会越用越有光泽,所以不必担心它的使用寿命。所以选择一款好的地毯,这么传家下去也是很有意义的……
西藏服饰浅谈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
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牧区的皮袍、夹袍,官吏、贵族的锦袍及僧侣在宗教节日活动中的服装具有这种特点。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的“对通”(短衣)也有此特点。至于工布地区的“古秀”,其基本结构也是和肥腰、大襟的袍式服装相近的。只不过它的结构比袍类更简化了,这种服装不但省去了袖子,而且把衣襟和前身合并一起了。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统肥袍行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品。腰带和靴子又是附着饰品的主要穿戴。各种样式的“罗松”(镶有珠宝的腰佩)系在腰带上垂在臀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尾饰。各种精美的“止穷”(类似匕首)也都系在腰带上。
藏装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目前我们看到的直接描绘同藏族服装相似的羌人服饰在晋宁石寨山战国、西汉时期墓葬群中出土的青铜器人物图像上可隐约见到。石寨山青铜器上有近三百个人物图像。其中有一部分辫发者。这种服饰特点是:男女均头梳双辫,都穿一种有直条纹的衣服,或毛皮披风并且袒露一臂或双臂,头部有发饰。据远古史的研究和考古发现证明,古时,川、青、甘、新疆等地是羌人活动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原始社会公墓,在初步试掘中有古代干尸出土。经国家文物单位用碳14测定结果,大致肯定古尸距今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古尸土时,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部分死者穿戴的服饰仍然完好。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用毛织带腿,所不同的是皮靴上有时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也很鲜艳,它们大多是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这些都是具有相当水平的毛织工艺品。从古尸的服饰来看,一些基本特征,如身穿毛皮大衣、毛布长袍,脚穿长筒靴,毛织带腿,腰间束带,佩有小铜刀等等,和藏装有十分近似之处。从历史记载中看,西藏地区的发羌、唐牦等部与祖国西北地区的各部、族之间长期直接往来,关系密切。古尸服饰基本特征同文献记载的羌人发型相同。因此可以推断,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藏族的服饰,可能就已具备了现代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了。
后来由于居住西藏各地的部、族的互相交往以及其他诸因素的影响,藏族服饰又在不断演变、发展和丰富了。
西藏服饰艺术除服装鞋帽外,首饰同样以丰富的种类,各具特色地为传统的服饰文化增添着耀眼的光彩。
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一般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点缀”,而在藏文化中,尤其对女性而言,用“浑身披挂”四字更为贴切。各类首饰与其挂件遍布全身。头上佩的簪子、发卡、骨环、玉磐、发珠饰链及各类耳环等;胸前戴的项琏、珠饰、托架(远古金属圣物)、嘎乌等各类护身饰件;腰上系的图纹腰带、金属腰带、悬挂的火镰、腰包、奶勾、藏刀、海贝、小铃等一大批精美饰件;手上戴的各类戒指手镯;背后披挂的氆氇五彩饰带,以及各类金银珠宝。阿里地区的妇女甚至以珊瑚、玛瑙在脖子上进行美化装饰。这些首饰挂件均为西藏民间工匠以手工精制而成,尤其对金银珠宝的选料和制作颇有独到之处。如藏东德格的金属工艺,对金银的加工处理和藏刀的图纹镂刻上,在整个藏区有很高的声誉。以装饰为目的的首饰、挂件,藏族十分看中其艺术性与文化性,并十分善于将生活中的动物、植物以及理想中的吉祥物衍变为图纹在首饰中出现,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图纹已成为社会各阶层与职业范围的标识,更为突出的是宗教文化给予图纹的强烈影响,以及藏民族对首饰挂件所赋予的宗教观念。如宗教文化中“喷焰三宝”、“十项自在”、“双鹿法轮”、“鹏鸟”、“水龙”和众多的宗教符号,均以各种形式给予采纳、应用。苯教推崇的数字“九”已成为珠宝图纹的最吉祥数字。藏族对绿松石的喜好和广泛应用,不仅因其艳丽,据说还是神的赐予。
西藏传统首饰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藏民族的思想观念、社会形态,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传统的游牧生活,更需要将全家,甚至几代人所积累的财产转化为珠宝首饰满身披挂,而四处搬迁去寻找水草丰盛之地,既安全又方便。所以藏民族所穿戴披挂的不仅是服装饰件,而且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显示的不仅是美,而且象征着豪华与富有。
吐蕃时代的藏族体育活动



藏族是一个酷爱运动和娱乐的民族,早在吐蕃时代(公元7——9世纪)就风行赛马、射箭等体育活动。吐蕃的著名赞普松攒干布就是一位运动健将,他喜欢在骑马飞速奔驰中刺杀野马、野牦牛,乐此不疲。史书中说他曾一刀砍下野牦牛的头颅,这种“驰刺”的游戏,给人的刺激、紧张远在西班牙斗牛戏之上。
赤松德赞时期,桑耶寺建成后,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并有各种表演。有名俄帕拉者表演了骑骆驼的绝技,他能在七匹飞奔的骆驼上不断更换骑乘。有些人表演马术,在奔驰的马背上舞剑弄枪;有的人表演叠罗汉;而最令人惊奇的是江噶波的杂技表演,他将十三根檀香木顶起来奔跑。据《巴协》记载,这些热闹的场面都被绘在桑耶寺的壁画中。现存的桑耶寺壁画,虽是后代所绘,但大都保留了古代的风格和内容。
举重,即抱石头比赛,画面中由四人参加,一人正准备从地上抱起石头,一人将石头抱至腹前,一人将石头抱至胸前,一人已把石头扛在肩上,眉开眼笑,旁边有两位裁判。壁画生动地再现了抱石头的各种动作。这种独具特色的举重运动,一直到公元十九世纪仍很盛行。
摔跤,桑耶寺壁画中有十二人参赛,分成两队比赛,一方穿红色短裤,另一方穿白色短裤。两人为一组,其中一组已赛出结果,一人被仰面摔倒在地上,并被另一人(胜者)用手按住;有的刚刚开始交手,互相正在做拉抓动作,而有的正在紧张地拼搏。
赛马,吐蕃的军队大都是骑兵,再加上吐蕃许多地方的人过着游牧生活,使吐蕃人精于马术,赛马成为最为普及的体育活动。桑耶寺壁画中有赛马图,共绘有十九匹骏马,骑手身着长袍,足穿长靴,手中挥舞马鞭,十九匹骏马奔腾向前,给人以紧张激烈之感。
赛跑,即田径运动,画面中共有十四人参加分别穿红、白、绿三色短裤,人人争先恐后,奋勇向前。这种运动在解放前的藏区还在举行,不过规则不是很严。
另外正如《巴协》所说,壁画中也绘有杂技表演,有爬杆、高空倒立、高空展翅、覆卧钢刀等,人物形象逼真,十分精彩。
吐蕃的体育活动中最使人感兴趣的是马球,有的学者认为吐蕃是马球运动的起源地,而且从吐蕃传到唐朝。唐人称马球为“颇罗”,即来自于藏语。据《封氏闻见记》,唐太宗时就有吐蕃人在长安打球,太宗还看过比赛,据载;“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此亦令习,曾一度观之,昨升仙楼有群胡街里打球,欲令朕见此,胡疑朕爱此,骋为之,以此思量,帝王举动岂宜容易,朕已焚此球以自诫。’”虽然太宗以为帝王不应沉湎于打球之类的玩乐中,但马球到后来在唐朝十分盛行。唐人诗集中多有咏马球比赛的诗歌,而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墓道西壁上就绘有彩色的马球比赛图,栩栩如生,墓主说不准也是位球迷。入唐的吐蕃使团中,有时里面就有不少马球高手,曾与唐朝官员进行过比赛,如《旧唐书?吐蕃传》载:
景龙三年十一月,又遣其大臣。尚赞咄等来迎女,中宗宴之于苑内球场,命驸马都尉杨慎交与吐蕃使打球,中宗率侍臣观之。
《封氏闻见记》更详细地记述了这次比赛,说刚开始吐蕃使团大获全胜,后当时身为临淄王的玄宗和驸马杨慎交亲自上场,以四人敌吐蕃十人,“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吐蕃功不获施。”
除外,吐蕃人也喜欢下围棋,史言吐蕃的游戏为“围棋陆博”,其中“陆博”又称“六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博戏,可能唐代时传入吐蕃的。
岁时节日
罗让的扎花节
罗让扎花(巴)是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原名,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他圆寂之日,所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白天请喇嘛念经,藏族各地人们举行家宴,集会,野餐,品尝,着辛勤劳动得来的果实。晚上家家户户点上许多酥油灯,摆上各种供品供佛,意思是请菩萨也来尝尝秋天收获的果实,这个节被称之为罗让扎花节。与此同时,各地寺院也要举行隆重的燃灯节,燃灯供佛。罗让扎花节盛行于青海一带。
江孜赛马(射箭)节
赛马射箭活动在西藏各地非常普遍,而把它作为竞赛活动固定下来起始于公元1408年的江孜。以前的赛马节仅限于赛马、射箭和骑马射箭三项。然而,今日的赛马节除保留以上活动外,还增加了各种文体活动和物质交流,已成为每年西藏地区最盛大的地区性节日。
萨噶达瓦节

藏历4月15日,是西藏一个特有的节日--萨嘎达瓦节。"萨嘎达瓦",藏语意为氐宿为(氐宿是藏历星象28星宿之一)藏历四月氐宿出现,故这一月名氐宿月,即萨嘎达瓦。相传佛主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圆寂都是在4月15日,因此这个月工要举行各种活动加以纪念。久而久之,这些活动会集成了规模盛大的转经。所谓转经,就是按一定的线路作环形行走,是进行祈祷的一种形式。全拉萨的转经线路有三条,一条是囊廓,在大昭寺中环绕主殿觉康一周,全程立满法轮,长约500米,是内环线,藏语"囊廓"意即内环;第二条是八角街,环绕大昭寺一周,全长约1000米,是中环线,藏语"八廓"即为中环的意思,绕拉萨老城区一周,全长约5000米,是外环线,藏语"林廓"即外环的意思。在囊廓和八角街转经的人流每天都不断,林廓路则是人们在重要日子转经的线路。萨嘎达瓦节,林廓转经最为壮观。从萨嘎达瓦的第一天开始,林廓中上就出现了成群结队的转经人流。到藏历十五这天,转经达到高峰,从凌晨2点直到晚上,人流如潮,川涌不息。
传昭大法会
传昭大法会又称为莫朗钦波节,是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此会是由格鲁派创始人,宗教的改革家宗喀巴于1409年在拉萨发起的一次祈祷大会延续而来的。在这期间西藏三大寺的僧人近2万人集中在拉萨大昭寺向释迦牟尼的佛像祈祷,并举行格西学位的考试。西藏与其他地方的佛教信仰者也来次朝佛,放布施。
沐浴节
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每年藏历7月6日至12日举行,历时7天,又名"沐浴周"。相传,很早以前青藏高原发生了罕见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派七仙女从玉液池取来七瓶仙水,倒在西藏所有的河流里。当夜,老百姓都在梦中看到一个面黄肌瘦、遍体疮痍的姑娘跳进清澈的河水沐浴后,病态全无,容颜照人。从此,每年夏末初秋,当"噶马吉日"(金星)出现的七天里,城市、农村和牧区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纷纷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帐篷,围上帏幕,铺上卡垫,在水中嬉戏、游泳。妇女也毫无顾忌地在水中沐浴。中午一家人在外野餐,品尝醇厚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尽情欢度这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藏历新年
藏历年: 1月1日,公历2月或3月,是藏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藏语“卡塞”, 古时候没有藏历,人们认为桃花一开就算一个新年的开始。现在的藏历起源于公元1027年,从此,藏历的第一天固定为藏历年。
藏历年是西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团聚,用吉祥如意等美好语言相互祝福。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做着过年的一系列准备:在盆中浸泡青稞种子,藏历初一那天把青稞苗供在佛龛上,以求在新的一年里丰收吉祥;用酥油和白面炸"卡赛"等供品;完成针线活,打扫房屋庭院。在老城区和农村,人们还要用石灰、白漆或糌粑粉在墙上画吉祥图案,有的则画蝎子避邪。
藏历除夕的晚上,各家各户吃"古突"(即面疙瘩)驱鬼。家庭主妇在做"古突"时,要故意包上一些东西,以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如吃到瓷片说明好吃懒做,吃到辣椒说明嘴如刀子,吃到肉说明敬老爱幼,吃到牛粪表示经常有好运气等等。吃到什么,要当场吐出,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吃完"古突"后则举行驱鬼仪式。人们把碗里留下的"古突"倒在一个陶罐里,内有一个用面团做成的"鬼"。在倒"古突"时,要说"剩下的都给你"等话语。接着,手拿一块面团,一面往自己身上四处敲打,一面说"带走邪气",然后把面团也扔进陶罐内。驱完了身上的"鬼"再驱屋里的"鬼"。这时家里的男人拿一把禾秸用火点燃,在屋里院外熏上一圈,一边熏一边喊"鬼出来吧",以把"鬼"赶出家门。女主人端起陶罐跟在火把后面,把"鬼"扔到十字路口,家人还要在后面燃放鞭炮。据说,之所以以把"鬼"扔在十字路口,是为了不让它找到回原宅的路。这天当夜幕降临时,拉萨城内鞭炮声四起,大街小巷皆是手持火把的"驱鬼人",十字路口更是火光冲天。
大年初一的一早,人们在民间说唱老人祝福吉祥的"扎嘎"声中(现在多用录音机播放)迎来藏历新年。这天,各家各户把祝愿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卡赛"(油榨果)、"隆过"(羊头)、"切玛"(五谷丰收斗)、各种糖果摆于佛龛或藏柜上,全家人换上新衣,坐在崭新的卡垫上,吃用人参果、酥油、糖等做的"吉祥饭"。饭后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依次抓上几粒撒向天空表示祭神,然后拈一点放进嘴里。这时长辈祝大家"扎西德勒",晚辈回贺"祝你身体健康,永远幸福"。这一天各家基本上闭门欢聚,邻里互不走访。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持续半个月。
藏历年

1月1日,公历2月或3月,是藏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其中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琪玛”和一些供品最为重要,“琪玛”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新年这天天刚亮,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捧着“琪玛”青稞酒互相拜年,互称“扎西德勒”,意为吉祥如意。此后几天里,或载歌载舞狂欢,或到亲戚朋友家里做客,开怀畅饮,共庆新年,或到附近寺庙朝佛等,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望果节

望果节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节日,于秋收前择日举行,历时1至3天。届时,人们身穿各色新装,打着彩旗,带着美好的祝愿,用哈达缠着的青稞、麦穗做成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颂歌,绕地头转圈,祈求丰收,然后进行骑马比赛。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驱鬼节

藏历12月29日这一天,各地寺庙要举行一次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扫净灰尘,将房屋布置一新。人们认为新年将到,一些妖魔脏物必须清除,以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仙女节

又名“天母节”。每年藏历10月15日,各地要举行一些宗教活动。妇女认为仙女是自己的节日,所以十分活跃,最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