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种苗培育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20:43

黄鳝的人工繁殖方法基本上与其他家鱼相同,但由于怀卵量不大(200~600粒/尾),所以需要的亲鱼数量较多。选择和培育亲鱼时,要选个体长度不同的,以保证雌雄比例协调。黄鳝繁殖的主要技术要点:

1.亲鳝的选择

亲鳝来源可由亲鳝培育池获得,或从市场选购,只要亲鳝选择得好,人工繁殖均能获得成功。雌鳝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的为好。成熟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个体较小的成熟雌鳝,腹部有一明显的透明带,体外可见卵粒轮廓,用手触摸腹部可感到柔软而有弹性,生殖孔红肿。雄鳝以选体重200~500克的为好。雄鳝腹部较小,腹面有血丝状斑纹,生殖孔红肿。用手挤压腹部,能挤出少量透明状精液。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见活动的精子。

2.催产和催产剂

可采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鲤鱼垂体(PG)催产。其中一次注射LRH-A效果较好。注射剂量视亲鱼大小而定,15—50克的雌鳝,每尾注射LRH-A5~10微克,50~250克的雌鳝,每尾注射10~30微克。将选好的亲鳝用干毛巾或纱布包好,防止滑动,然后在胸腔注射,注射深度不超过0.5厘米,注射LRH-A量不超过1毫升。雌鳝注射24小时后,再给雄鳝注射,每尾注射LRH-A10~20微克。注射后的亲鳝放在水族箱或网箱中暂养。箱中水不宜过深,一般20~30厘米即可,每天换水1次。水温在25℃以下时,注射40小时后每隔3小时检查1次同批注射的亲鱼,效应时间往往不一致,故应检查到注射后75小时左右。检查的方法是,捉住亲鳝,用手触摸其腹部,并由前向后移动,如感到鳝卵已经游离,则表明开始排卵,应立即进行人工授精。

3.人工授精

将开始排卵的雌鳝取出,一手垫干毛巾握住前部,另一手由前向后挤压腹部,部分亲鳝即可顺利挤出卵,但多数亲鳝会出现泄殖腔堵塞现象,此时可用小剪刀在泄殖腔处向里剪开0.5~1厘米,然后再将卵挤出,连续3~5次,挤空为止。放卵容器可用玻璃缸或瓷盆,将卵挤入容器后,立即把雄鳝杀死,取出精巢,取一小部分放在400倍以上的显微镜下观察,如精子活动正常,即可用剪刀把精巢剪碎,放入挤出的卵中,充分搅拌(人工授精时的雌雄配比,视卵量而定,一般为3~5:1),然后加入任氏溶液200毫升,放置5分钟,再加清水洗去精巢碎片和血污,放入孵化器中静水孵化。

4.人工孵化

孵化器可根据产卵数量选用玻璃缸、瓷盆、水族箱、小型网箱等,只要管理得当,均能孵出鳝苗。鳝卵比重大于水,在自然繁殖的情况下,鳝卵靠亲鳝吐出的泡沫浮于水面孵化出苗,人工繁殖时,无法得到这种漂浮鳝卵的泡沫,鳝卵会沉入水底。因此,水不宜太深,一般控制在10厘米左右。人工繁殖受精率较低,未受精卵崩解后很易恶化水质,应及时清除。在封闭型容器中孵化时,要注意经常换水,换水时水温差不要超过5℃。鳝卵孵化时,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耗氧量不同。在水温24℃条件下测定每100粒鳝卵每小时的耗氧量,细胞分裂期为0.29毫克,囊胚期为0.46毫克,原肠期为0.53毫克。胚胎发育过程中,越向后期,耗氧量越大,因此,在缸、盆中静水孵化时,要增加换水次数。

5.黄鳝卵成熟度及受精情况的鉴别

刚产出的鳝卵呈淡黄色和橘红色,比重大于水,无粘性。卵吸水膨胀后,直径3.8~5.2毫米,重35毫克左右。成熟较好的卵吸水后呈圆形,形成明显的卵间隙,卵黄与卵膜界线清楚,卵黄集中于底部,吸水40分钟后,胚盘清晰可见。成熟不好的卵,吸水后卵不呈圆形,卵黄和卵膜界线不清,卵内可见不透明雾状物,这只能作为卵成熟度的指标,不能作为鉴定受精卵的指标。成熟好而未受精的卵,形成假胚盘,进行细胞分裂。因此,卵是否受精,要观察到原肠期。由于鳝卵卵黄丰富,未经处理的卵用肉眼和镜检很难看清楚,须用鉴别液透明后再做镜检。鉴别液配方是:福尔马林5毫升,甘油6毫升,冰醋酸4毫升,蒸馏水85毫升。孵化水温25℃左右,人工授精后18~22小时,观察卵受精情况。此时取出鳝卵,在鉴别液中浸3分钟再在镜下观察,如囊胚向下延伸,原肠形成,可判断卵已受精。在同样条件下,神经板的形成在受精后约60小时。卵出膜时间通常在受精后5~7天。出膜时大部分头部先出膜,少数尾部先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卵黄囊较大。出膜鱼苗的体长依卵的大小而异,一般为1.2~2厘米。出膜鱼苗在孵化箱中再经过4~7天,卵黄囊基本消失,幼鳝体长一般达3~3.1厘米,即可放入幼苗培育池培育。

近年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柯薰陶、赵云芳等进行黄鳝人工繁殖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主要技术经验如下:

(1)亲鳝来源及选择:亲鳝是从农贸市场上选购的。雌雄搭配比例为2~3:1。在生殖季节,成熟的雌亲鳝下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腹部呈浅橘红色、稍透明,生殖孔红肿。雄亲鳝体长均在50厘米以上。

(2)催产时间、方法及产卵方式:催产时间是6月2日至7月16日,水温为23~27℃。共催产6批亲鳝。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经催产的雌亲鳝腹部明显变软,生殖孔红肿,并逐渐开启。在相同条件下,未经催产的雌亲鳝无上述变化,不能自产,也挤不出卵粒。催产的亲鳝经47~50小时,能自产或挤出卵粒。一般用人工采卵(挤卵或剖腹取卵),少数黄鳝可自产。雄鳝是剖腹取精液,进行干法授精,受精率约为43%。

(3)孵化:受精卵呈橘红色,比重大于水,无粘性,吸水膨胀后的卵径为4.5毫米左右。卵膜半透明。采用静水孵化法。水温为27~30℃,孵化时间为9~11天,孵化率为57.2%。

(三)受精卵的胚胎发育

1.卵

黄鳝卵径3.3~3.7毫米,卵粒重35毫克左右。卵黄均匀,卵膜无色半透明(见图1之1)。卵子受精后12~20分钟,受精膜举起,形成明显的卵间隙,此时卵径增大到3.8~5.2毫米,并开始有原生质流动。受精后40~60分钟,可见到明显的胚盘(见图1之2),从卵子受精直到原肠早期,卵的动物极均朝上。

2.卵裂期

在25℃左右的水温下,鳝卵受精后120分钟左右,发生第一次卵裂,由经裂形成两个相等的分裂球(见图1之3)。受精后180分钟左右发生第二次卵裂,与第一次卵裂面垂直,经裂形成4个相等的分裂球(见图1之4),受精后约240分钟,第三次卵裂,与第一次的分裂面平行,经裂成8个大致相等的细胞(见图1之5),第四次分裂在受精后300分钟左右,与第一次的分裂面垂直,形成16个细胞(见图1之6),受精后360分钟左右形成大小基本相等的32个细胞,呈单层排列(见图1之7),此后分裂继续进行,经多细胞期,于受精后12小时左右发育到囊胚期(见图1之8)。

3.原肠期

随卵裂的继续进行,动物极细胞越来越小,隆起的高囊胚逐渐变低,并沿卵黄表面向动物极包埋,原肠期开始(见图1之9)。受精后18小时左右,动物极细胞下包,进入原肠早期,形成环状隆起的胚环。受精后21小时左右,动物极细胞下包到卵的1/3,胚盾出现(见图1之10)。受精后35小时左右,下包到卵的1/2,神经胚形成(见图1之11)。受精后44小时左右,发育到大卵黄栓时期(见图1之12)。受精后48小时左右,进入小卵黄栓时期(见图1之13)。受精后60小时左右,胚孔闭合(见图1之14)。

4.神经胚期

在原肠下包的同时,动物极的细胞开始内卷,在受精后21小时左右,胚盾形成并不断加厚,形成原神经极(见图1之10)。此后随原肠的下包,神经板不断发育、伸长,在受精后65小时左右,尾芽开始生长时形成神经沟(见图1之15)。

5.器官发生期

(1)心脏的形成:受精后60小时左右,形成细直管状的心脏(见图1之16),并开始缓慢跳动,每分钟45次左右,血液中无红细胞。此后心脏两端逐渐膨大,有心耳心室之分(见图1之17),进而出现弯曲。受精后90小时左右,形成S形心脏,心跳每分钟90次左右,血液中有红细胞而呈红色。

(2)尾芽的生长:胚孔闭合以后,尾芽开始生长。受精后77小时左右尾端朝前形成弯曲(见图1之18)。受精后95小时左右后尾部朝后伸展(见图1之19),并不断伸长。

(3)脑、眼的发育:受精后65小时左右,神经胚的头部膨大形成前、中、后3个脑泡,随后可以见到菱形的脑室(见图1之20)。受精后85小时左右视泡出现在前脑室两侧(见图1之21),受精后100小时左右晶体形成。

(4)肌肉的运动:受精后65小时左右,肌肉开始轻微的颤动。随发育的进展,颤动变为抖动,到受精后95小时左右,胚胎可以在卵膜内随意转动。

图1黄鳝胚胎发育示意图

1.未受精卵2.受精后40-60分钟,见到胚盘3.受精后约20分钟,第一次卵裂4.第二次卵裂5.第三次卵裂6.第四次卵裂7.第五次卵裂8.囊胚期9.原肠始期10.胚盾出现11.神经胚形成12.大卵黄栓时期13.小卵黄栓时期14.胚孔闭合15.形成神经沟16.心脏形成17.心脏分出心耳心室18.尾芽形成19.尾部后伸20.出现菱形脑室、胸鳍21.视泡出现22.仔鱼

(5)鳍的发生和退化:受精后69小时左右,胸鳍形成(见图1之20)并不断扇动,每分钟90次左右,同时随尾芽的生长,在受精后94小时左右胚胎的背部和尾部形成明显的鳍膜(见图1之19)。胸鳍和鳍膜上有丰富的微血管网,可见血液有规则地流动。到卵黄囊接近消失时,胸鳍和鳍膜亦退化消失。

(6)孵化期:孵化前卵膜逐渐变软变薄,胚胎在卵膜内剧烈转动。水温22℃时,受精后327小时(288~366小时)仔鱼破膜而出。仔鱼出膜时体长一般在12~20毫米,刚脱膜仔鱼的卵黄囊相当大,直径3毫米左右(见图1之22)。仔鱼只能侧卧于水底或做挣扎状游动。

(7)仔鱼期:孵出后24小时,仔鱼体长16~21毫米;孵化后72小时,仔鱼体长19~24毫米;孵化后120小时,仔鱼体长22~30毫米;孵化后144小时,仔鱼体长23~33毫米,颌长1.2毫米左右。此时卵黄囊已完全消失,胸鳍及背部、尾部的鳍膜也已消失,色素细胞布满头背部,使鱼体呈黑褐色,仔鱼能在水中快速游动,并开始摄食丝蚯蚓。

(四)人工繁殖的鳝苗培育

鳝苗培育池宜选用小型水泥池,池深30~40厘米,上沿要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以防雨水漫池造成逃苗。水池应设进、排水口,并用塑料网布罩住。水池面积一般不超过10平方米。池底加土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加牛粪或猪粪0.5~1公斤。水深10~20厘米。最好引殖丝蚯蚓入池,池面放养根须丰富的水葫芦。出膜后5~7天的鳝苗即可入池培育,每平方米放鳝苗100~200尾。开口饵料最好用丝蚯蚓,也可喂浮游动物,或用碎鱼肉等动物性饵料。黄鳝有自相残食习性,放养时切忌大小混养。平时注意水质管理,经常加注新水。经1个月饲养,幼鳝一般可长至8厘米左右。到年底每平方米可出幼鱼100尾左右,每尾体长可达15厘米、体重3克左右,这时即可转入成鳝池饲养。

四川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对鳝苗的培育方法是:仔鳝卵黄囊快消失时,开始投喂饵料,对第一批鳝苗用两种饵料饲养,一组投喂动物性饵料,一组投喂配合饵料,经过19天的饲养,结果喂动物性饵料的一组仔鳝最大个体长4.7厘米,最小长3.9厘米;而喂配合饵料的一组仔鳝最大个体长只有3.9厘米,最小仅2.9厘米。接着将仔鳝从室内转到室外小池内饲养,8天后检查,幼鳝生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