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命的最后时刻说道:“如有来生,还将为中国服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10:40
网上谈兵】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要忘记这个女人(图)

发表于:2010-11-15 14:43:16
作者:zxf1698更多作品
级别:六级士官积分:2993
订铁观音茶2斤免运费送茶具
铁观音自产自销5款茶6折
没有她,南京大屠杀仍然被认为是臆想,因为她,得以演示让人类惊艳不已的刺痛。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她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却被现实弄脏了眼睛,于是只好选择闭目。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纪念《南京大屠杀》作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自杀身亡六周年,是她,第一个描写南京大屠杀,是她发现了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流星一样的生命,金子一样的心灵。她在写最后一部关于巴丹死亡行军的书时,陷入极度抑郁,其实跟她的创作历程有很大关系。张纯如在写完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虽然有些悲伤和愤怒,但仍然对生活和理想充满信心,针对日本右翼,她也相信自己说的是真话。美国这个较为自由开放的国家孕育了她,她在演讲中说,每个人都应该相信,一个人的力量能够改变全世界,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时候她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影响这个世界。
最后一部书的相关背景是,巴丹死亡行军所剩无几的幸存者在美国政府的冷战政策下,没有得到任何赔偿和相关的政治承认,成为美日政治同盟的牺牲品。
相信张纯如在写到这些时,她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她对布什政府也同样没有好感,而自己的声音又是多么软弱无力。她,“把声音带给了失语者”,自己却永远的失语,跟魏特琳选择了同样的方式结束自己。就象哈姆雷特一开始赞美人类,啊,你是多么优秀----------等到他发现尘世是如此龌龊时,他也在一刹那间崩溃。
因此,对人世有着太好的期待,对罪恶有着太切齿的痛恨,也就说人太纯了,好不好呢?不好。就像玉石,纯则纯矣,易碎。

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

张纯如写的《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一书1997年在北美地区出版,这是第一本以美国大众为读者的有关日军在二战期暴行的图书,读者称赞此书是年度最佳书籍之一。张纯如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出生,在伊利诺州长大。她1989 年从伊利诺大学毕业后,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当记者,后来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学位,并开始全职写作和演说。

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
2004年,加州克拉拉县警察局11月9日上午9时接获报案,一名路人开车经过洛斯盖多一个由当地水利局所拥有、未开发的区域时,在17 号公路南边一条未命名的路上,发现一名亚裔女性死于车内,路人立即报警。经过警方及验尸官调查,确定这名女性就是着名的华裔作家张纯如,死因为枪击。 当地警区分局长知道张纯如的作家身分,调查人员也认为,目前所掌握的证据都显示张纯如是自己开枪,一枪击中头部而自杀身亡的。

张纯如的其它作品包括《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和《华裔美国人》,都获得好评。 洛杉矶时报形容她是“最好的历史学家和人权斗士”,是“在美国成长的华裔青年模范”。已故着名的历史学家安布罗斯也曾说,“张纯如可能是美国最优秀的年轻历史学家,因为她了解必须用引人兴趣的方式来传达历史意义”。
去年,张纯如出版新书《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再次引起广泛注意。这本书讲了华人150多年的移民史,让早期华人在美受到的歧视公之于众。有消息指出,张纯如生前经诊断患有忧郁症,据《洛杉矶时报》引述她的经纪人拉宾纳的谈话报导,张纯如五个月前曾因病而住院,当时她正为她的第四本书进行研究旅行。这本书主要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和日军作战的美军坦克营官兵,他们后来被日军拘禁。从《南京大屠杀》到她近来准备写的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受日军虐待的历史,都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这些内容也与张纯如的病因不无关联。
张纯如在留给家人的短信中表示,希望家人记得生病前的她,“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张纯如说过,她从小听祖父讲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史实,但发现美国史书对此重大历史事件缺乏记载。她1996年在斯坦福大学看到南京大屠杀史料展览,这是她首次有系统地看到有关纪录和照片,在震惊之余,决定写书,揭露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并提醒世人勿忘历史,不要让悲剧重演。
张纯如的《华人在美国》与《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自杀事件在美国华人社区引起强烈震撼,各种媒体在11日都在醒目位置刊出了她的照片和生平。与她有多年交往的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发言人丁元表示,张纯如有很强烈的正义感,她在主流社会中树立了华裔的良好形象,很多华裔青年也都把她看成是学习的好榜样。

附:拉贝与 魏特琳简介
1、约翰·拉贝(John Rabe)
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父亲是一名船长,他16岁时,父亲就因病离开了人世。初中才毕业,拉贝就中断学业,到社会上谋生。1909年,拉贝来到向往已久的中国,他的未婚妻道拉也随后来到北京,他们在北京结为伉俪。他进入了德国西门子工作,先后成为北京、天津分公司的经理。1931年11月,拉贝来到当时的首都南京开拓业务,出任南京分公司经理。后来他成为了纳粹党员,并成为南京地区纳粹党领袖。他与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谢金声签订了一份协议,由学校建一座集办公与居住为一体的房屋出租给拉贝。房屋位于广州路小粉桥1号,环境幽雅宁静。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周围的居民对他友善热情,拉贝在这里工作、生活得极为愉快。
七.七事变的枪声打破了拉贝宁静的生活。1937年8月,日军开始对南京狂轰滥炸。拉贝正在北戴河休假,他星夜兼程赶了回来。他在院子里修筑了一个防空洞,提供给家里的佣人和附近的居民使用。11月,他和一些西方人设立了一个安全区,希望在南京沦陷的最危险时刻,为难民提供一个躲避的场所。他被推为安全区的主席,拉贝明白自己肩负的担子有多重。他说:“由我出任主席,我不应再有丝毫的犹豫。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时代都在这个国家愉快渡过,我的儿孙都出生在这里,我的事业在这里获得了成功,我始终得到了中国人的厚待。”
安全区内设有25个难民收容所,聚集了近30万难民。拉贝作为非常时期的“执行市长”,面对的困难象千万座大山。他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与日军斗智斗勇,与日本领事馆反复交涉、抗议,阻止日军的恣意侵犯和屠杀;他把他租住的院子,设为“西门子”难民收容所,收留了600多个附近的居民,丁永庆、宗有琴、李世珍,当年都在这里得到过拉贝的保护;他在这里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记录了日军暴行的500多个惨案;他带领他的委员们寻求国际援助,募集资金,购买粮食和药品,特别是历尽艰辛,从上海搞来了能预防脚气漫延的蚕豆。难民们对他顶礼膜拜,称他为活菩萨。为表达对拉贝的敬意,麦卡勒姆牧师专门谱写了一首《南京难民合唱曲》,歌词幽默中隐匿着辛酸:我们要蚕豆做早饭,我们要蚕豆做午饭……
1938年2月,拉贝应西门子总部要求,返回德国。他把躲在他家养伤的中国飞行员王光汉,扮作他的佣人安全地带到了上海,又护送到香港。拉贝回到德国后,他在柏林马不停蹄作了五场报告,义愤填膺地揭露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他播放了南京红十字会主席约翰.马吉牧师拍摄的日军暴行影片。他还给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和赫尔曼·戈林寄了一份暴行报告,期望德国赶快出面阻止盟友日本仍在继续的非人道暴行。为此,他受到盖世太保的迫害。二次大战结束后,拉贝因为他的纳粹身份又受到不公正待遇。在他最消沉的日子里,在他濒临饿毙的绝境中,南京的老乡没有抛弃他!来自南京的募捐,食品包裹仿佛从天而降,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晚年的拉贝,对南京的思乡之苦魂牵梦萦。1950年,拉贝在柏林患中风去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被先後苏联和英国逮捕。在面见了朱可夫元帅并证实他没有犯错之后,他在1946年六月被同盟国去纳粹化和释放,生活拮据。宋美龄很快就找到了拉贝一家的下落,希望拉贝能在东京审判中作为南京大屠杀的证人出席,但被拉贝婉言拒绝。
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他因而得到南京市民的捐助及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全家得以度过战后物质匮乏的难关,包括苏联封锁西柏林的艰难日子。这种接济一直持续到国民政府撤离南京为止。1950年1月5日拉贝于西柏林中风逝世,日记资料由他的家人保存。1996年年底拉贝日记重见天日后,拉贝才重新为世人所知。1997年他的墓碑由柏林搬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保存。
外界一般受张纯如女士的影响将拉贝称为“东方的辛德勒”,但按照邵子平先生的评价“应该说辛德勒是一个小小的拉贝”。一般认为辛德勒雇佣1200名犹太人做工时纳粹德国已显败象,除商业利益外辛德勒也有对自己前程的考虑;而拉贝等人保护25万难民则完全出于单纯的人道主义动机,并与西门子公司及德国政府的意愿相反。
拉贝是一百多年中德关系史当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006年10月31日,德国驻上海总领事Dr.Roehr(中文名“芮悟峰”)在南京拉贝故居落成仪式上的讲话中说,“还有谁能比他更好地代表德中两国之间的友谊呢?”

魏特琳(或译 沃特林,中文名 华群, 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1886年9月27日-1941年5月14日),美国基督会在华女传教士。
魏特琳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Secor,1912年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同年受美国基督会差会(United Christian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来中国,担任安徽庐州府(合肥)基督会三育女中校长。1916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南京成立时,她担任教育系主任。1919年-1922年校长德本康夫人(Matilda Thurston)回美国募捐期间,她曾经担任代理校长。后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主任。
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大部分教职员撤往四川成都,借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园继续开办,魏特琳则留在南京照管校园。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积极营救中国难民,利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保护了上万名中国妇孺难民,她从1937年8月12日到1940年4月的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日本占领夏南京的情形,并邮寄给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在美国纽约校董会的校友。日记的最后一页,1940年4月14日(星期天),她写道:“我快要筋疲力尽了。以前,虽然工作进展缓慢,但还能有步骤地制定工作计划,而现在连这些也做不到了,双手也不听使唤。我希望能马上去休假”。2周后她神经失常,返回美国。1941年5月14日,在美国寓所,打开厨房的煤气自杀。
远在美国的一个墓园里,一块墓碑上镌刻了中式建筑的图案和“金陵永生”几个大字,这里埋葬着当年金陵女子大学的魏特琳女士。这位拯救了无数中国妇孺的美国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说道:“如有来生,还将为中国服务。”
她离开南京后留下这段文字:“我所见所闻,都是真实的,我不能撒谎,我见到受害的人和烧毁的房屋,我现在担心的是我们的未来。”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