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让手机支付成为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10:05
中国移动:让手机支付成为习惯2010-05-14 00:00:00

  如果手机能够支付,钱包便可以被尽情遗忘,那将是多么惬意和轻松的一件事情。这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梦想。


  梦想照进现实


  2月2日,上海地铁全线试行“世博通”手机钱包服务,拥有中国移动RF-SIM卡的市民,只要拿手机轻轻一刷便可通过1500个专用通道随便出入上海地铁所有线路,而且还可以通过手机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进行购票、购物、就餐和打车等消费。


  3月10日,中国移动400亿入股浦发银行,全面布局手机支付业务。


  3月16日,中国银联宣布将在上海、山东和湖南等6省市试点手机支付业务。


  梦想已然照进现实。现在,我国厦门、上海、广州、重庆和湖南等地都已推出了手机支付试点业务。这些地方的手机支付用户即使没带钱包也可以照常潇洒地去商场购物,去饭馆就餐,去歌厅K歌,甚至买彩票。他们需要做的便是掏出自己的手机在专用POS机上轻松一刷,一切搞定。


  手机支付来了,而且来势凶猛。我们先看看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的试点省份湖南的情况。去年3月,湖南建成全国唯一的全网手机支付平台,承担面向全国31个省份6亿中国移动用户的手机支付业务运营支撑工作。目前,湖南的中国移动“手机钱包”注册用户已达到300万,支持商户超过1000家,布置的移动POS机超过1万台,2009年的交易总量突破20亿元。此外,中国移动还在长沙高新区购进146亩土地,用以建设现代化的移动电子商务产品研发中心、运营中心、演示中心、培训中心和面向全国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面向合作伙伴的托管服务机房等大型基础设施,一期建设任务预计2012年底完成。


  而我国手机支付的另一方主导力量——中国银联不久前也宣布在湖南长沙推广银联手机支付试点项目,该项目遍及出租车、超市、餐饮、医院、药店等众多行业和领域,目前已完成改造的受理终端3000多台,预计2010年底,将完成1万台受理终端的设备改造。中国银联采用的是iSIM技术,由摩托罗拉提供。摩托罗拉iSIM解决方案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就是支持手机断电时的近端交易功能。


  手机支付板块龙头股之一,新大陆的副总经理林建认为,金融监管政策的松动直接导致了我国手机支付业务的井喷。


  手机支付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明显和突出的,而不是仅仅对于消费者。电信运营大佬们可以通过手机支付来提高ARPU值和用户黏度。而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手机支付丰富了其交易渠道,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商户,手机支付则意味着高效率和低成本。以快餐巨头麦当劳为例,根据不完全统计,支付交易的时间每减少6秒便可以提高1%的收入。所以,手机支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重视和推广,包括在非洲等经济不发达国家。


  手机支付大部分属于小额支付,利润较薄,而且手机支付将打破传统刷卡支付模式,因此必然损害银行的利益,这使得财大气粗的银行对手机支付的兴趣不大,甚至持敌视态度。而对于银行卡组织,比如我国的银联,由于受资金和落地渠道的限制,在手机支付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像诺基亚等手机厂商以及像捷德智能卡厂商也在手机支付上有所图谋,但由于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所限,基本难成气候。所以,机会留给了对金融业务垂涎已久的电信运营商。


  全面布局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三大巨头都启动了手机支付的试点,虽然应用功能都大同小异,但技术实现方式迥然不同。高举自主创新大旗的中国移动经过试验最终采用了由国民技术和直通电讯合作开发的具有民族特色的RFID-SIM卡技术,平台由高阳科技搭建。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毛平看好中国移动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发展,他认为中国移动最有实力引领我国手机支付产业的步伐。理由是中国移动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相对丰富的经验。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战略规划非常明确,那就是以手机支付平台为核心,构建商业应用和银联系统为支撑的用户便利服务体系。具体实施上分为4步:首先是建立全国网络运营平台“www.cmpay.com”作为移动手机支付内部支撑运维平台,这是整个战略的核心;第二步是通过优惠手段(比如,换卡不换号,充值送卡)大量发行 RF-SIM 卡,跑马圈地,积累用户资源;接下来利用用户规模和自己的品牌号召力吸引商户合作,做大产业链;最后,谋求入股银行,绕开行业壁垒,打通银联金融支付结算通道。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湖南省建立了全网手机支付平台,在重庆市建立了全国密钥管理中心,并正在建设SIM卡多应用服务中心,各试点省市的移动公司还分别建立了试点业务的应用平台。3月11日,中国移动和浦发银行同时发布公告,浦发银行向中国移动子公司广东移动定向增发约22.075亿股约400亿元的普通股。增发完成之后,中国移动将持有浦发银行2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至此,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战略构思雏形已经形成。


  中国移动入股银行的战略跟当年NTT DoCoMo 入股三井住友和瑞穗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回顾NTT DoCoMo的经历,在入股银行后的一年后,其手机支付用户数量便占到3G 用户的44%,市场接受率非常高。所以,随着3G商用的渐入佳境,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用户也很有可能会实现大规模的攀升。而且,根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员透露,手机支付已经被列入公司2010年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这意味着中移动今年将投入庞大的内部资源支持该业务在全国的推广。


  市场因此普遍认为,我国的手机支付时代实际上已经到来,而2010年将成为我国手机支付元年。根据林建预测,5年内我国手机支付用户的渗透率有可能达到30%。也就是说,届时如果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11亿,那么将有3.3亿用户使用了手机支付业务。那时,手机支付产业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啊?令人心驰神往。


  但是,也有泼冷水的。东兴证券的王玉泉便对当前火热的手机支付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认为我国手机支付标准和技术方案仍然处在试验和调整阶段,行业间的壁垒依然存在,信用体系尚不完善,诸多因素导致手机支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产业格局未定的情况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方式便是观望。王玉泉的担心并不多余,尤其是政策壁垒方面,这在相对开放的国外也是一个难以解答的命题。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便明确指出,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并不意味着中国移动拥有了从事某种金融业务的权利和身份,手机支付业务的主体必须是一个支付组织而不是出资主体。此事有违与中国移动之愿。


  虽然中国移动的目标是让手机支付成为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但作为“当事者”,中国移动湖南公司副总经理郭小明也坦诚,他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遇到诸多制约,比如与银行、交通、有线和医保等行业的沟通非常艰苦;商店、超市、药店等POS机的改造和建设工程浩大;而且大部分消费者还无法接受移动支付这一新兴支付方式,他们更喜欢现金和银行卡。因此,手机支付目前还无法连点成面,只能局部试点。


  当支付遭遇手机,一半是海水,另一半将是火焰。唯有包容,才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