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吸费”骗局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40:15

     “电话铃声响起,骗子开始耍你;一响就断少见,号码陌生难辨;打回才知不对,手机已被吸费……”这首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打油诗,折射出手机用户屡受“响一声”电话骚扰的无奈。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针对“回拨陌生未接来电可能产生高额吸费”的传言作出解释。无论扣费多少,“响一声”电话大多会让手机用户遭受经济损失。消费者因此质疑,到底是谁制造了“电话吸费”骗局? 

  回拨“响一声”扣多少钱? 

    为了验证回拨“响一声”电话会产生多少通话费用,记者近期搜集了近20个“响一声”电话号码,这些号码大多以158、159开头。 

    记者逐个回拨了这些“响一声”电话,并记下电话内容与通话费用。其中,广东中山的号码1582050****,拨通后传来一段电脑录音,“您好,这里是**服务中心,为您介绍大批会员、风景模特、白领佳丽、男女公关……” 

    经过查询,通话时间为44秒,回拨这个电话所产生的基本通话费0.13元,长途话费0.56元,共计0.69元。 

    记者发现,在“响一声”电话中,此类以广告宣传为主的电话较多。根据接听时间长短,回拨者将被扣除相应的通话费。而另一类“响一声”电话虽然不需支付话费,却暗藏欺诈陷阱。 

    如1591898****属于广东汕头,拨通后也是电脑录音,称“香港长石集团为庆祝2008年奥运会,特举办手机号码摇奖活动”;然后,电脑录音煞有介事地恭喜回拨者,称“您的号码已中二等奖,奖金15万元,请与领奖处联系”等。 

    专家解释,回拨的“响一声”电话中,有一部分是事先录制的彩铃,不会产生通话费用。但此类“中奖消息”大多子虚乌有,就是蒙骗消费者,让其支付所谓的领奖“手续费”,一旦回拨者信以为真,就会遭受经济损失。 

    此外,在记者搜集的近20个号码中,还有3个“响一声”电话被设置了呼入限制,或者是空号,回拨后均无法接通。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调查显示,“响一声”电话主要包括三类,一是部分企业诱导用户回拨电话进行广告宣传,二是部分不法分子诱导用户回拨电话进行六合彩等信息宣传,三是部分不法分子诱导用户回拨电话进行诈骗活动。

“高额吸费电话”的猫腻 

    有的手机用户拨打陌生未接来电、被扣除几十乃至上百元话费,主要是电话被转接到了国外声讯台。尽管记者验证过程中没有出现类似情况,但在互联网上,各种兜售“电话吸费”产品、征集“电话吸费”加盟商的网页随处可见。有的宣称,可让加盟商年收入“过百万”。 

    “高额吸费电话”有何玄机?记者以加盟商名义,联系上一名自称“台湾声讯业务代理”的陈小姐。她表示,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征召电话回拨加盟商。 

    “手机用户只要回拨电话,就会通过卫星转接器自动转接到香港等地的声讯台。”这位陈小姐说,“当他挂机时,已经被扣了很多话费。” 

    陈小姐宣称的加盟利润颇为诱人:一个电话扣费50元,加盟商可拿到20%的话费;1台电话群拨器每天能制造大约1万个“响一声”电话,如果按两成左右的用户回拨,即转接2000多个电话计算,年收入可以“过百万”。 

    另一个广东肇庆的卢姓代理商表示,加盟商分得的利润可达到话费的30%。记者发现,这些代理商都要求加盟者购买设备,如所谓的“电话群拨器”“卫星转接器”等,价格从1000多元至4000多元不等。据称,这些设备加上几张手机卡号,加盟商就能轻轻松松地赚钱了。 

    为了让记者确信,两名代理商都提供了一个“吸费号码”,声称可以测试验证。但记者拨打之后发现,其中一个是香港的普通号码,另一个无法接通,所谓的“高额吸费”没有发生。 

    对此,卢姓代理商支支吾吾地表示:“老板只给了这个号码,其他的情况不清楚,等你买了设备、加盟后可以随便试。” 
谁来根治“响一声” 

    “‘电话吸费’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要弄明白回拨诈骗有几种方式。”长期关注通信行业的搜房网无线业务经理王峰分析说,“响一声”电话回拨诈骗主要有几种类型:以中奖为诱饵骗取银行汇款;声讯台诱骗用户回拨赚取信息费;诱骗回拨国际长途电话以及其他国内电话。 

    根据记者调查,如果“响一声”电话显示为国际长途号码,手机用户基本不会轻易回拨。因此,一些代理商声称可通过“卫星转接器”,绕开国内电信运营商,把电话转接到国外收费昂贵的声讯台。但调查中,代理商对“卫星转接器”的工作原理、费用收取等内容语焉不详。 

    “打个比方,你买了上海到北京的机票,不可能从北京飞到美国去,因为没人给你付北京到美国的机票钱。”王峰说,如果通过电信运营商“呼叫转移”将电话转接到国外,回拨者并不需要支付呼转费用;所谓的“通过卫星把电话转接到国外”,更有可能是电话群拨器代理商设下的骗局,目的在于骗取加盟费。这个观点得到了同济大学电信和信息工程学院专家的认同。 

    但专家同时指出,无论扣除的话费金额多少,“响一声”电话有可能使手机用户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这个角度说,相关部门及电信运营商都有责任加强监管。 

    “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产品、服务的质量,电信运营商也不例外。”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法律和理论研究部副部长唐健盛说,消费者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回拨陌生的未接来电,但“响一声”电话回拨陷阱的出现,表明相关技术和服务存在待改进的地方。 

    专家建议,电信运营商可借鉴“垃圾短信”的治理方法,通过开通举报平台、设置“黑名单”等技术手段,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与此同时,对网上兜售“电话群拨器”、骗取加盟费等行为,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从源头上遏制“响一声”电话回拨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