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要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7:35
           冬天,很多养生爱好者一如既往,按照往常的生活习惯按部就班地进行晨练。甚至很多人因为天气寒冷而刻意增大了运动量,他们认为,寒冷需要用运动来增加热量。这样的锻炼方法可不可取呢?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都知道冬天是进补的最好季节,面对市场上泛滥的补品,冬天里究竟怎样进补才对人的养生保健最有益?           冬天里白昼短,黑夜长,人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起居生活习惯,才符合养生之道,有益人体健康?冬天里很多人手脚不温,这是否是正常现象?冬天也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多发季节,日常生活中需要怎样预防和重视?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今天的课程,我们会发现,冬天来了,季节转换了,我们生活起居习惯、锻炼和养生的方式方法也需要改变。
          一、冬天的季节特征     讲到冬天的季节特征,大家第一个感受到的就是“寒”。所有的自然特征都表现出了这个“寒”字。冬天白昼短,黑夜长,日光少,可以说是寒;树木萧萧,百草凋零,可以说是寒;天冰地冻,万物蛰伏也可以说是寒。所以从感觉上冬天就是一个寒字,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冬天何以会寒呢?为什么季节的变化总是由暖到寒,然后又由寒到暖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这样的变化和我们养生有什么关联?
          祖国的传统文化对季节转换的描述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万物推陈出新,欣欣向荣;夏天繁荣秀丽,万物华实;秋天硕果累累,万物成熟;冬天水冻天冰,万物闭藏。这样的描述非常准确地反映了气候和自然的变化规律,冬天以后,又是春天,万物闭藏之后,慢慢地又推陈出新,开始一个新的周期。冬天之所以表现出了“寒”,是因为万物都闭藏了,哺育万物生长、给地球带来光明和热量的太阳也闭藏了,表现出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的特征。因此只有闭藏才是冬天的内在特征。
          中医理论认为,太阳的光明就是天地的阳气,冬天里太阳的光明收藏起来,是为了来年的春天的生发,夏天的繁荣,秋天的收获。因此,如果没有冬天的收藏,就谈不上其它三个季节的生机勃勃和硕果累累。大家都知道这句谚语:“瑞雪兆丰年”,为什么冬天下雪视为祥瑞?因为冬天里下雪了,天气寒冷,就意味着今年冬天收藏好了,为明年的好收成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农谚说“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就自然的角度来讲,“寒”只是冬天的外部特征,从万物生生不息的角度来讲,冬天的闭藏,意味着为来年积蓄能量。
          自然界的其它生物也一样,懂得顺应自然规律,到了冬天就闭藏起来了。落叶的植物叶子掉光,将生机藏于大地之中;青蛙和蛇也蛰伏于泥土之中,开始了整个季节的“冬眠”;就连家里养的小乌龟,也龟缩起来,停止了进食。因此,自然万物也无不围绕四时季节变化而变化,无不遵循自然规律而生生不息。
          人作为万物之灵,更应该懂得自然变化之道,顺应天时,以提高生命质量。太阳光明的变化作为自然变化的主要特征,而人则以阳气的变化作为生命兴衰的特征。少时如初生之阳,生气勃勃;壮年如日中天,光芒四射,但同时开始转衰;及至老年,阳气衰弱,身体机能全面下降。因此人的自然生命周期,实际上是阳气变化的一个周期。而每年四时季节的转换也就是每年阳气变化的一个小周期。和自然界一样,人体的阳气,春夏旺盛于表,秋冬藏伏于内,这就是人体特征和自然特征的同步一致。
          那么冬天的特征我们可以用“闭藏”二字来概括,人体的阳气也是一样,在冬天里的特征也是闭藏的。懂得天时的人,会养生的人,就知道冬天的养生之道就是闭藏养阳之道。
                二、冬季的养生规则           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的刘逢军教授在讲到养生规则的时候,打了一个比方,他说:“人体好象一部车,从新到旧,直到消亡。在人生的旅途中,如何驾驶这部车,是人应该懂的学问。例如一个司机,必须懂得交通规则、驾驶和维修技术方能上路开车。可是,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人很少研究人体运行的规则,如同非司机驾车,因而造成人体这部车损坏或过早地报废是不足为怪的。”因此,司机有交通和驾驶规则,人把握生命、养护生命也有一定的养生规则。
          用规则一词来讲养生,本身就说明,在规则之内,意味着畅通无阻,超出规则之外,就意味着违背和损伤。那么刚才讲到了,冬季养生规则的大前提就是“闭藏”,违背了闭藏之道就是违背了养生规则,遵循了闭藏之道就是遵守了养生规则。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论》是这样论述冬季养生的:“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泻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萎厥,奉生者少。”
          《黄帝内经》是我国流传最广的中医著述,也是中医发展的源头。可以说,所有的中医流派都是以《黄帝内经》做为理论基础的,所有的中医名家之间各有争议,但是对于《黄帝内经》都视之为无可争议的经典,没有哪个敢宣称其理论和学问不是来自于《黄帝内经》的。因此,我们讲养生规则,也把这些经过几千年验证这些理论学说,做为指导我们今人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日常生活的起居习惯、饮食习惯、养生锻炼方法、情志特征都一一归纳到冬天阳气闭藏这个特征上来,那我们就不会错。我们怎么样理解冬天的闭藏呢?闭藏是向内的,就好比储蓄,冬天里不断往银行里存钱,来年的开支就可以应付自如;也好比一个水库,你冬天里把水贮满,来年的春种秋收你就可以收放自如。可以说,只要冬天里“闭藏”的这个规则遵守了,来年生命蓬勃的物质基础就具备了。
                三、冬季养生注意事项           1、早睡晚起,必待日光。这句话来自于我们刚才学习的《黄帝内经》里面。那么何谓早睡?何谓晚起?为什么?           早睡就是指晚上9点钟,就要上床入睡。这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9点睡觉可能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但是我们讲养生就是讲顺应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什么?就是白天长,黑夜短,你就晚睡早起;白天短,黑夜长你就早睡晚起。     可谓是天睡我睡,天醒我醒。从阳气闭藏这个角度来讲,早睡晚起就是让阳气能够充分的闭藏。白天人体活动的时候,阳气是处于消耗状态的,晚上睡觉的时候相对来讲是静态的,阳气处于闭藏状态。因此,冬天的睡眠时间相对于其它三个季节时间要长,不可一味地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晚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等日出起床为宜。长沙地区冬天日出时间大约在7点前后。根据资料统计,每年11月16日的日出时间约为6点50分,元月16日的日出时间为7点21分。上班的不说,我们老年人冬天应该至少睡到7—8点钟起床,才叫做顺应天时。第二方面的内容是,不要过早起床锻炼身体,为什么呢?其他三个季节你早点起床锻炼身体没有问题,但是冬天不行,尤其是城市里的冬天。    刚才讲冬天阳气蛰伏,早晨起来,城市下水道中的废气、工业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各种重金属微粒、汽车排出的含铅的尾气等等都还沉积于地表,没有升发到上空去。尤其在寒潮来临的天气,上午10点以前,地表的气温低于天空中大气的气温,大气停止了上下对流,出现了气象学上所讲的“气温逆增”现象。只有等10点以后,地面气温渐渐升高,大气开始对流,污染了的空气向高空扩散,地面的空气变得洁净,才能开始锻炼。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盲目早起,总是在废气中锻炼,结果是越锻炼对身体的危害越大,出现了头晕、乏力、气管炎等毛病。
          冬天阳气萧杀,夜间尤甚。天黑早,阳气收藏早,因此早睡养阳;天亮迟,阳气升发也迟,因此晚起可以固阴精,此谓冬天起居顺应天时之道。
          2、冬保三暖。《黄帝内经》讲冬天要“去寒就温”,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保持温暖,才能使阳气不泄于外。阳气有着护卫人体的特性,当寒气侵袭人体的时候,阳气会从体内从潜藏状态转为散发状态以抵御寒冷,因此冬天衣着过于单薄有伤人体阳气。大街上那些冬天穿短裙子的女士,把妆卸下以后,脸总是青白色,或者是黑色,这就是伤到阳气了。    冬保三暖的内容包括头暖、背暖、脚暖。一方面,阳气虚的人,这三个部位容易受寒邪侵袭,很多人一到冬天双脚就象冰块一样冷,还容易头凉、背凉、头痛、背痛。因为在人体中头和背都为阳,阳气不旺的头和背容易凉、痛。肾阳不足的人因为缺乏推动心血管的能量而缺乏足够温热的血液温暖四肢而导致手脚寒凉。另外一方面,人体这三个部位若总是寒凉不暖的话,也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恶性循环。
          冬天对这三个部位的保护时,我们尤其要注意冬天对双脚的保护。怎么样保护呢?那就是冬天热水洗脚。对于热水洗脚,民间有很多认识,所谓“热水洗个脚,胜过吃补药”,“凉从脚上起”。中医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    在人体十二经络中,有六条经络起始汇聚于脚,冬天通过温暖双脚而温暖脏腑,达到“丹田暖和”的目的,大家知道,丹田就是藏阳气的地方,冬天洗脚实际上也是补阳气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冬天手脚不温的人,更要在睡前用48度左右的热水泡脚,并可以适当添加热水以保持水温。泡脚以脚暖为度,不可因水温过热而使人出汗,出汗则为过头了,反而扰动了阳气。
          背部和头部的保护,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于冬日上午10点以后,只要是晴天,可于室外散步、坐伏或轻度的体育活动,使太阳晒到人体的头部和背部,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直接的补阳方法。冬天晒太阳,可使人一身温暖,浑身舒适通畅,因而有“冬季阳光是补药”的
    说法。过去在农村,冬天正是农闲时节,太阳出来的时候,三五成堆聊天晒太阳、拉家常好不闲适惬意,实际上这就是最好的养生方法。冬天2℃以下的气温就一定要戴帽子,否则尽管身上穿得很暖和,体热就象通过穿了底的水桶向外发散,不利于防寒护阳。
          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就是很多人去公园里锻炼或者散步,累了的时候喜欢坐在公园里的石凳、水泥凳上休息,这个时候坐上去会感觉一股凉气从臀部传递到背部,敏感的人甚至感觉直接传递到了头部,这对于人体的损害是很大的,寒邪直接通过腰股、命门,顺着脊梁直透头顶,五脏皆受其害。
          3、无泄皮肤。无泄皮肤的意思还是围绕着闭藏阳气而言。中医认为,冬天皮肤开泄,就会使阳气走失,而不利于其闭藏。那么围绕“无泄皮肤”这个规则,我们有很多生活起居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
          首先就是运动。大家都知道适量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但是现代人对运动的认识很盲目,很多人认为身体不好是缺乏运动的结果,往往由不运动到盲目地对运动量、运动方式、运动的时间地点不加选择。这样的运动健身方式是非常糊涂的,往往不能受益反而受害。那么冬天最好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就是“无泄皮肤”的运动方式,简单点说就是不出汗的运动方式。
          有许多老年人,运动中喜欢向自我身体挑战,认为自我能承受的运动量越大,便是身体机能越佳的标志,每天逼着自己达到多少多少的运动量,然后总是要运动后出汗了,好象才达到了运动的目的。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运动保健观念,大家都知道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多有风采啊,简直是浑身都洋溢着活力和能量,可是,运动员早衰特别厉害,30多岁不退役的运动员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有专门机构测定过,运动量超大的运动员,30多岁的时候,其脏腑功能相当于50多岁的正常人。为什么呢?就是长期运动过量透支身体元阳过于厉害的缘故。一般来讲,体育运动的时候阳气是向外越的,而冬天里,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应该是往里面收藏,因此,冬天里不宜剧烈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总的来说是以“无泄皮肤”为度。
          那么冬天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锻炼方式最为合理?根据冬天这个季节的自然特性,我们提倡“静功”,在房间里面打打坐,练一练深呼吸和吐纳方法,还有北京炎黄经络研究所祝总骧教授提倡和推广的《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刘逢军教授推广的《起床法》、《静坐法》、《混沌法》等等都是特别好的养生锻炼方法。在室外,晴好天气我们可以选择太极拳、养生操、散步等方式适量运动,但不宜选择长跑、球类等运动量过大的运动方式。     如果身体不好的人,不想运动,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就好象一张车子,跑不动了,是因为车子出毛病了,如果强行上路只能使车子的毛病加剧,要等到将车子保养或者修理好以后才能上路。人也是一样,你不想动弹或者没有力气了是身体失衡了,需要调理好以后才能够适量运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各大城市里有很多冬泳爱好者,他们不但喜欢挑战自我,而且也喜欢挑战自然。他们用自己的血气与自然界的寒冷对抗,跳下冰凉的江水之前,他们藐视严寒,冬泳完成以后,他们有无比的成就感,就象一个成功归来的勇士。而且媒体报刊也不遗余力地为他们的勇气鼓掌。但是须知这样的运动锻炼方式是非常有害的,冬泳爱好者的双脚往往一到冬天就浮肿,为什么呢?就是伤了阳气的缘故。从古至今,没有挑战自然的人获得了成功,只有顺应自然的人获得了自然的馈赠,获得了健康长寿。 
          其次是洗浴。洗浴方面,也和冬天的阳气闭藏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一年四季洗澡喜欢用滚热的水,洗浴完毕,浑身发红、舒坦,还有人特别喜欢桑拿浴,把它视为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须知这样的洗浴方式对人体是有害的,练武的人,师傅教诲的时候有一条,就是洗澡只用温水。刚才讲冬天泡脚可用热水,那只是局部,只是在冬天脚凉、脚冷的时候,而洗澡的时候,如果水的温度过高,破坏了人体气血的平衡运行,破坏了人体元气。     很多妇女老人不明不白地死在澡堂内,还不知所以然;很多男子因为长期高温沐浴,导致精子成活率低而丧失生育功能,真是可悲可惜。冬天里尤其是这样,温度过高,皮肤处于开泄状态,人体闭藏的阳气升发体外,不利于冬季阳气的收藏,有违养生之道。
          还有一个问题是按摩保健。有许多人有按摩保健的习惯,但是冬天里我奉劝有这个爱好的人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冬天身体按摩其他部位还好,不要按摩背部。中医讲,腹为阴,背为阳,背部按摩容易扰动阳气而导致阳气外越。尤其是按摩工作人员多为女性,女性为阴,男性为阳,女性的手冬天里大多冰冷,按摩背部的时候,把你的阳气都吸走了,这样的知识,请各位切记切记。
          4、惜精养神。惜精养神应该是一个贯彻始终的养生法则。尤其在冬天,这个阳气闭藏的季节,惜精养神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之根本,《黄帝内经》讲“夫精者,身之本也”。精化气,气化神,因此,我们今天的词组“精神”二字是连着用的,说明精足神足,神安益精。刚才我们学习《四气调神论》的时候,人到了冬天其情志应该是“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说冬天里不可象春天一般精神外露,或者豪情满怀,或者意气昂扬,整个人应该处于一种内敛状态,情志不可外抒。           中医认为,稳定的精神情绪对人体脏腑有着良好的影响,而神志反常,喜怒无度,杂虑太多都会伤神。所有不稳定的精神情绪都会伤到人体的脏腑,“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情绪失常会带来脏器的失常。《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就是忧悲愁郁,伤肺而亡,《三国演义》里面的周瑜,也是由于心胸偏狭,既忧且悲且怒,尽管何等雄姿英发,英雄了得,也奈何英年吐血而亡。    因此情绪稳定,实际上一种“神补”,即稳定的精神状态可以补益人体。当然,现代医学有一种病名叫做冬季忧郁症,一到了冬天人就无法提起精神,集中精力,或者焦躁或者特别容易疲劳或者精神忧郁等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难以用精神来调节了,因为这是脏腑失衡的外在表现。冬天里肾气不足、肝气不舒的人容易悲郁,这个时候养肾调肝,就能够使其情志正常。
          古人讲“善保精者必高寿,过损精者必早衰”,冬天里尤其要惜精如金,不可贪恋房事,耗伤精气。冬天里,肾经活跃,肾为先天之本,为藏精之府,冬天是养精藏精的最佳时节。肾虚的人在冬天里补肾容易奏效,但是中医有个“百日筑基”的观念,即调理肾的时候,百日之内,不得泄精。传说中活了888岁的彭祖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后世的养生家又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道理提出了每月“春二、夏三、秋冬闭藏”的房事养生观念。    这个问题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来确定,整体来讲,要以藏和守为要决。冬天本是补肾养精之际,如果不补反耗,则“肾伤则髓空内枯,腰疼不能俯仰”,导致诸病丛生。有慢性疾病的人会导致复发或病重。
          有人明知自己肾精空虚而强求欢娱,服用过于温燥的壮阳药物,殊不知药物过于温燥则耗阴伤津,导致阴亏。就好比一只不明亮的蜡烛,不是去添加石蜡助其火力,而是一味增加氧气助其燃烧。这种人违反了养生大忌,若一味放纵则死期不远矣。
                四、冬季养生进补和调理之道           1、为什么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节。民谚讲:“冬季进补,上山打虎”,形象地说,头年冬天好好进补,第二年就可以上山打得老虎。冬令进补的意识,在我们国家可谓是深入人心,可是真正懂得进补之道的人却很少。冬季进补是养生调理方法的一种,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由于一年四季中,肾经在冬天最为活跃,大部分身体虚弱或失衡的人都由肾虚而引起,而冬天里天寒地冻万物闭藏,进补温热的食物或药物不容易上火,因此冬令进补符合天时,事半功倍。
          一般来讲,人体的阴阳虚实因人而异,一个人可能五脏六腑有不同的阴阳虚实,肾阳虚的人,肝就可能阴虚或阳虚,调理之道就有差别。因此,冬季进补和调理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绝对不可盲目追随,不加选择。
          2、六味地黄丸现象值得深思。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黄丸是一种著名的中成药,由于传统的习惯和广告的作用,不知道六味地黄丸的人很少,而且都知道六味地黄丸是一种补肾的中成药。但是真正知道六味地黄丸的确切功效的人有多少呢?进一步说,掌握了什么情况下应该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人又有多少呢?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习惯于盲从,电视里面经常打六味地黄丸的广告,他知道自己有性功能障碍或者耳鸣、掉头发,自己知道是肾虚,于是便一整箱一整箱往家里搬,每天三次,每次8颗,从不间断。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人经常手心脚心发热,晚上睡觉双脚必须放在被窝外面,只要药材地道,吃了肯定会有效果。如果这个人素来怕冷,脸色青白,这样就完全是南辕北辙了。我有一个朋友的朋友,怕冷,小便频,吃六味地黄丸吃了一年后,脸色都黑了,背也开始驼了,后来把六味地黄丸换成补肾阳的食品,现在一切都好了,脸上开始有了光泽,人也不再特别怕冷了,整个精神状态都好了。
          六味地黄丸是一剂滋补肾阴的名方,主要以治疗由肾阴不足所引起的腰酸、腿软、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舌红苔少等症,它由宋代儿科专家钱乙根据医圣张仲景的八味地黄丸变化而来。八味地黄丸是温补肾阳的名方,把八味地黄丸中温补肾阳的两味药材去掉,就成了滋补肾阴的配方。现代人的体质,尤其是中老年人,肾阳虚的人占大部分,因此调理过程中要以温补肾阳为主进行调理。虽然六味地黄丸滋阴潜阳、泄中带补,但其药性却是以滋阴为主,对于肾阳虚的人来说,浪费钱财不说,对身体确是适得其反。六味地黄丸的畅销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现代人养生保健意识增强,大部分不需要医生开药方就自行购买,另一方面说明现代人迫切需要养生保健常识的普及和培训,以增强自我保健的水平。
          3、什么样的人需要冬季补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旺的人耳聪目明,精力充沛,精神稳定,项直肤亮,可延缓衰老数十年。冬天需要滋补肾阴或者温补肾阳的人我们可以通过简易的症状表现来进行分别,以免走入补肾的误区。
          ①、冬天里手脚容易凉的人是肾阳虚的表现。肾阳虚厉害的人还没有到冬天就要穿毛衣毛裤,冬天里必须开着电热毯方能睡觉,否则双脚象冰块一样冰冷。如果手心、脚心和内心燥热,常年睡觉时候必须将双脚置于被窝外,就是肾阴虚内热之症;
          ②、肾气不足,头发脱落、发质干枯。“肾主毛发”,肾气足的人头发浓密而荣光,肾气不足的人头发脱落、发质干枯;           ③、肾气不足,面生“肾锈”。肾气不足的人面色较暗或脸色青白无光泽,肾气足的人皮肤光泽正常。在冬天没有把肾气补上来的女性,春节过后,易生面斑,春天尤重,中医上称为“肾锈”。这样的人只要冬天把手脚调温暖了,一般情况下脸上不会再长斑;
          ④、肾气不足,记忆力下降。“肾主骨,生髓,通脑”因而“肾主智”。记忆力下降主要是由于肾气渐衰之故。老年人老年痴呆症、女孩子青春期后学习效率下降、小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其根子都在肾;
    ⑤、肾气不足,易生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牙齿松动诸症。“肾主骨,牙为骨之余”凡是肾气足的人颈椎自然挺直,人体轻松挺拔,肾气不足的人容易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肾气足的人,牙齿白而亮,年过80也完好无损,肾气虚的人牙齿松动,有的40岁就牙齿脱落;
          ⑥、肾气不足,容易小便失禁,“五更泻”。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下开窍于二阴”,肾气足,二便正常。肾气虚的人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凌晨便急、便稀,是由于肾阳虚导致命门火衰之故;肾气不足严重者,易患二阴炎症等顽疾;
          ⑦、肾气不足,更年期提早。《黄帝内经》讲,男子56岁,女子49岁,天癸枯竭。天癸枯竭标志着更年期到来,女性这段时间往往表现出躁热不安、彻夜难眠,甚至狂躁、闭经。这个时候滋肾阴,降虚热,更年期症状可减缓或消失,月经来潮可能延迟至60岁以后。男性如果肾气足,更年期同样可以推迟,年事虽高也同样表现出青春活力;肾气足是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必要基础;
          ⑧、肾气不足,夫妻生活难以和谐。肾气不足的人男性易患阳痿、早泄、遗精等性功能障碍;女性肾阳虚者易患性冷淡症,反感夫妻生活,导致夫妻感情不和。
          ⑨、肾气不足,易惊恐,心神不定。肾主恐,肾气虚的人易恐惧不安,常常觉得有人要捕拿他一样,严重者出现精神疾病;           ⑩、肾气不足,易导致耳鸣、听力下降。肾上开窍于耳,肾气不足,易导致耳鸣耳聋;           ⑾、肾阳亏的人易生肿瘤。女性35岁以后,肾气渐衰,肾阳亏损导致生殖系统不通畅,容易出现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甚至恶性肿瘤,这样的人只要冬天把手脚调温暖了,三个月左右肿瘤一般可以慢慢消失,一味手术切除,等于割韭菜,韭菜割了蔸还在,还会再生;
          当然,中医调理从来不是孤立地调理某一个脏腑,人体内往往是一个脏腑失衡而导致其它脏腑也失衡,我们这里仅仅列举了一些比较典型的矢衡症状。由于肾乃先天之本,故肾气之虚易导致其它脏器之虚,实践过程中需要辩证整体调治。
                五、冬季有病慎输液,感冒莫住院           冬季天寒,阳虚的人体寒。“血遇寒则凝,遇热即蒸”,阳虚的人的血液在冬天尤其容易凝滞,因此冬季又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目前社会上很多人迷信输液,迷信用抗生素消炎,身体稍有不适,就喜欢输液挂吊瓶。在冬天,这对于阳虚的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阳虚往往表现为心里怕冷,此刻心阳虚弱。冬天里从库房取出的吊瓶内液体只有10℃左右,而人体的体温为37℃,当低温液体经流静脉进入心脏之后,只要输液速度稍微过快,心脏突然遇寒,可能导致心肌痉挛,只需几分钟就可致人死亡。医院在分析死因的时候,心脏往往因为体温余热的传导又恢复了原状,因而把死亡原因定为原有病症上。肾病归结为肾衰,心病归结为心衰,肺病归结为肺衰。世界卫生组织在十多年前就告诫人们,输液和抗生素对人体有副作用,不可滥用,而现代人却迷信输液的速效作用,岂不知这种医疗方式不仅副作用大,而且可以致人性命。
          免疫力较差的人容易感冒发烧,其实如果只是感冒发烧无须往医院跑。感冒分为寒感冒和热感冒,体表发烧,心里怕冷是寒感冒,属于阳虚症状,只需要温补肾阳和元气,就自然可以抵御阳虚畏冷;心里怕热,外低热或高热,是阴虚之症,只需要滋阴降热至心里不热,其烧自退,其病自愈。仅仅感冒发烧,不用住医院,也不用输液。
          最后,我们讲养生,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话题。我这里只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传播一些常识。具体生活中怎么做,我看一是要多学习一些基本的养生知识,二是和专业人员、养生爱好者多探讨,三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结合自己的体质特征多感悟,只要对于养生这门实用有益的科学有兴趣,对于自己身体多关注,对于生活更热爱,我相信我们的养生水平就会提高一个层次,我们的健康水平、生命质量更加会提高一个层次。  

冬季养生重在养肾

 

道法自然,人顺四时。养生的首要原则就是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认为,春气和肝气相通,夏气与心气相通,秋气与肺气相通,冬气与肾气相通。冬天气候寒冷,万物肃杀,是寒冷当令季节。

  中医理论认为,寒与肾相应,最易耗伤肾的阳气。肾的阳气一伤,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萎遣精等疾病;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等症状随之而生。因此,冬令注意对肾脏的保养十分重要。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中精气的强弱,决定着人的生长壮老已。现代研究认为,肾气与人体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冬天养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 肾主纳气,与肺司呼吸的功能相辅相成。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肾不纳气,即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的病象。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养肾有助于肺气呼吸,预防此类疾病。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冬天经常叩齿,有益肾、坚肾之功。肾生髓,其华在发,脑为“髓海”,冬天要注意健脑,并加强秀发的养护。肾在液为唾,冬日以舌抵上腭,待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精。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中精气有助于膀胱尿液的蒸腾气化,老年人冬日养肾,具有缩尿之功,可减少夜尿频多的现象。膀胱经脉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当其冲,故冬天应注意背部保暖,着件棉或毛背心,以护肾阳。
 
适度运动也对养肾大有裨益,可使肾中精气更为充盛。比如:坐着看书、看报时,可缓缓地左右转动身体5~6次,然后双脚自然地前后摆动数十次。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常练此动作,对腰膝有益;也可将手掌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摩挲,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

  医学上说,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搓后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壮腰、舒筋活血等作用。此外,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冬季锻炼还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年老体弱者,锻炼出汗时应停止运动,一定要及时穿上衣服,有条件者换去汗湿的内衣,以防感冒。 
冬季养肾,除了精神内守,起居有时,适度运动之外,饮食调摄也很重要。冬天可适进如羊肉、狗肉等滋肾壮阳的食物,这对素体虚寒、阳气不振者尤其有益。对于肾之阴精亏少、阴阳渐衰的中老年人来讲,还可配食乌龟、甲鱼等护阴之品,以求阴阳平衡。

  黑色食品能入肾强肾,冬宜食“黑”,可择食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蘑菇、乌骨鸡、海带、紫菜等食物。不少干果和坚果具有补肾养肾功效,如核桃、板栗、松子、榛子等,冬天食用正合时宜。上述食物还兼具健脑、乌发之功。需要注意的是,咸味入肾,可致肾水更寒,寒凉之品则易损元阳,故冬令饮食不可过咸,并忌寒凉。
  冬季巧食补 预防呼吸病  进入冬季后,寒冷的气候使人们更多地在室内生活。为了保暖,写字楼、家庭、学校教室和其他公共场所经常处于密闭状态,室内空气不断受到污染。各种病毒和细菌的传播也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常见的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5岁以下小儿、老人和慢性疾病患者是主要患病人群。除了要注意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以外,这类人群还可以通过调节饮食,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 医学研究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和老年人,大约70%血清中的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数值。缺乏维生素A会使呼吸道上皮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受损,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

   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为孩子和老年人提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动物的肝、蛋黄、乳制品中维生素A含量最为丰富。维生素A的前体是β-胡萝卜素,多存在于橙黄色植物中,如胡萝卜、红心甜薯、玉米、柿子等。另外,许多深绿色蔬菜,如菠菜、甘蓝、韭菜、豌豆苗中也含有较丰富的胡萝卜素。人体从植物性食物中摄入胡萝卜素后,在肝脏及肠黏膜中可转变为维生素A被人体利用。

  胡萝卜、甘蓝等蔬菜中的β-胡萝卜素易溶于脂肪,在小肠中与脂肪微粒及胆汁结合后,随同脂肪酸一起吸收,所以此类蔬菜最好用油脂烹调,以便于人体充分利用。

  补充滋阴润肺的食物 可以多吃一些银耳、百合、莲子、梨、藕、萝卜、荸荠、山药、豆浆、蜂蜜等具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莲子羹、红枣百合粳米粥、蜂蜜萝卜汤、蜂蜜雪梨汤等,也可以炒胡萝卜西芹百合。

  主动饮水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主动饮水对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也很重要。最好每天主动喝6~8杯水。不能等到渴了的时候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人体细胞脱水已到一定程度,中枢神经发出要求补充水分的信号。 其中,早晨起来先喝一杯水最为重要,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都使不少水分流失,人体已经处于脱水状态,小支气管内的痰液变得粘稠不易咳出,甚至堵塞,从而引起肺部和支气管炎症。清晨饮水可以很好地缓解呼吸道脱水情况。清晨饮水以白开水为好,也可以加少量蜂蜜。  

最健康的食品

蔬菜中卷心菜、芹菜、胡萝卜等3种就是碱性食品。另外9种是芦笋、花椰菜、茄子、甜菜、荠菜、苤蓝菜、金针菇、雪里蕻和大白菜。

9种水果香甜可口:头号水果就是木瓜,虽然富含维生素C的橘子、柑子也入选了,但是木瓜里的维生素C却远远多于橘子的含量,而且木瓜还有助于消化人们体内难以吸收的肉类,能防止胃溃疡。肉甜汁美的草莓不但汁水充足,对人体健康还有极大好处。此外,猕猴桃、芒果、杏、柿子、西瓜等香甜多汁的水果也跻身最佳食品之列。

荤菜吃出名堂:进榜的最佳肉食当数鹅肉、鸭肉和鸡肉,鹅肉和鸭肉的化学结构很接近橄榄油,对心脏有好处,尤其是老人不妨适当多吃点。鸡肉是公认的“蛋白质的最佳来源”,老人、孩子更要及时补充。

养脑巧吃零食:榜上评出的最佳护脑的食品,还有不少可以当零食吃呢。蔬菜中有菠菜、韭菜、南瓜、葱、花椰菜、菜椒、豌豆、番茄、胡萝卜、小青菜、蒜苗、芹菜。此外,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壳类零食对脑子也很有好处。
巧用常识辨食物寒热 对于食物的“寒热”性质,许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辨别。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教给大家一些小窍门。
“一般情况下,可从食物的颜色、味道、生长环境、地理位置、生长季节几方面来看。 ”杨教授说,从颜色来看,绿色植物与地面近距离接近,吸收地面湿气,故而性偏寒,如绿豆、绿色蔬菜等。颜色偏红的植物,如辣椒、胡椒、枣、石榴等,虽与地面接近生长,但果实能吸收较多的是阳光,故而性偏热。
从味道上来看,味甜、味辛的食品,由于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较多,所以性热,如大蒜、柿子、石榴等。而那些味苦、味酸的食品,大多偏寒,如苦瓜、苦菜、芋头、梅子、木瓜等。
从生长环境来看,水生植物偏寒,如藕、海带、紫菜等。而一些长在陆地中的食物,如花生、土豆、山药、姜等,由于长期埋在土壤中,植物耐干,所含水分较少,故而性热。

从生长的地理位置来看,背阴朝北的食物吸收的湿气重,很少见到阳光,故而性偏寒,比如蘑菇、木耳等。而一些生长在高空中的食物,或东南方向的食物,比如向日葵、栗子等,由于接受光热比较充足,故而性偏热。

食物寒热还与生长季节有关。在冬天里生长的食物,由于寒气重,故而性偏寒,如大白菜、香菇、白萝卜、冬瓜等。在夏季生长的食物,接收的雨水较多,故而性寒,如西瓜、黄瓜、梨、柚子等。

小心冰箱让食物变“毒物”
   食物在冰箱内贮存的时间过长或方法不正确,不但会出现形状、颜色、味道等改变,而且营养成分含量下降,并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使食品变“毒品”。 “一次购物,长期消费”,目前已成为很多家庭食物消费的主要形式,即在超市购物时,一次大量购买新鲜或冷冻的食品,放置于冰箱中,然后每天按需消费。
为了迎合这种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市场上冰箱的体积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多,从单门到双门、三门,温度控制由机械型转为电子型。
然而,食物在冰箱内贮存的时间过长或方法不正确,不但会出现形状、颜色、味道等改变,而且营养成分含量下降,并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使食品变“毒品”。
食物在冰箱中贮存一段时间后,一方面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钠、钾等含量减少,营养价值下降;另一方面,食物中亚硝酸盐、三甲胺氮等有害物质与细菌数量由少变多,且存放时间越长,有害物质和细菌量增加越多,由此产生的危害越严重。
以亚硝酸盐为例,一次大量摄取亚硝酸盐,食用者可出现呕吐、腹泻、口唇发紫,长期过多摄入亚硝酸盐, 体内亚硝酸盐水平增高,如果同时进食大量蛋白质,就会与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类在胃内合成亚硝胺,进而诱发胃肠道肿瘤,如胃癌。
三甲胺氮是动物性食品发生腐败变质最早期的指标,是蛋白质发生分解的标志,对人体有害,这些胺类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进一步分解为氨,对人的肝脏和大脑产生毒性,尤其是对已患有肝、脑、肾疾病者危害更大。
食物酸度可反映中酸性物质产生的情况,如鲜奶中脂肪、蛋白质分解后酸度可增高。进食酸度增高的奶类,不仅可使体内酸碱平衡受到破坏,而且因高酸度奶中可能有细菌的大量繁殖,食用后还会导致食物中毒。果汁酸度增加,也与成分破坏、微生物繁殖有着密切关系。 

由此可见,平时应根据不同食物的实际消费情况,按需购买,并对冰箱中所存放的食品心中有数,及时消费。此外,我们还要对冰箱及时进行清理,定期消毒,以保证冰箱的使用安全。

服降血脂药别吃柚子 在秋季水果中,柚子因其味道酸甜而广受青睐。然而,解放军302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医师魏振满却提醒说,服用降血脂药的患者最好别吃柚子,以免引起头晕、恶心、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很多降血脂药属于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如果血药浓度过高,他汀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就会增强,不仅会破坏体内肌肉组织,还会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衰竭,进而出现各种不适。
  然而,柚子中的活性成分,恰恰能提高降血脂类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而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
  英国医药管理局曾公布过相关实验结果:服药时吃柚子或喝柚子汁,结果等同于过量服药。高血脂症患者,用一杯柚子汁吞服1片洛伐他汀药片(又称美降脂),结果相当于用1杯水吞服12~15片洛伐他汀,因此病人极易发生中毒,出现肌肉酸痛,甚至肾脏疾病。
  另外,只有柚子中含可提高血药浓度的活性成分,橘子、橙子都没有类似成分。那么,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是否应拒绝吃柚子呢?魏振满指出,喝柚子汁后隔一段时间再吃药,发现柚子汁对血药浓度仍有升高作用,并可持续很长时间;只有3~7天后,柚子汁的作用才会渐渐消失。因此,为安全起见,服药后6小时和服药前3天都不要吃柚子。  不要轻易把手机交到孩子手里

学龄前儿童单独拥有手机的还不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接触、使用手机的机会也不多,相反,父母把手机交到孩子的手里,让孩子用手机跟家人通话的现象屡见不鲜。好奇的小朋友喜欢把父母的手机当成玩具,开锁、解锁,个性设定,手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充满乐趣的新式游戏机,但事实上,把手机交到孩子的手里并不明智。

通常微波有这样的特性:含水量越高的物质越容易吸收微波的能量,儿童大脑中水的含量高于成年人,他们头部对微波能量的吸收也强于成年人,所以在相同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儿童所遭受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

手机对人体大脑的负面影响主要有,改变细胞膜的功能、影响钙的新陈代谢及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脑细胞出现烫伤反应,提早老化,导致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减弱、头痛及眩晕、睡眠障碍、神经性退化、褪黑激素分泌减少,甚至癌症。干扰如耳、颈及脸等身体其他部位的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自我操练防止痴呆10法

“老年痴呆症”是由于大脑萎缩与变性而引起的慢性精神衰退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的是原发性痴呆(又名:阿尔茨海默病),其次是脑血管性痴呆。本病属于中医学“健忘”、“呆病”、“郁症”、“癫症”等范畴。本病尚无特效药,需重视预防。以下10种自我操练是海内外防止痴呆的主要方法。

■朗读报刊上的中外新闻,或者大声诵读《唐诗》《宋词》等古典名著,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5分钟至半小时。

■每天安排15分钟,口头或笔算简单的加减乘除,如9+4、11-2、5×4、28÷4。

■平日多动左手,如用左手拿筷子、写字、打羽毛球等。

■每天用半小时做折纸游戏,也可以练习剪纸。

■玩魔方或搭积木,这些游戏向来是老少皆宜,尤其适合预防痴呆症。

■站或坐,双手握拳,向前平伸。首先,按照小指至拇指的顺序逐一伸展,接着按拇指至小指的顺序逐一伸展,各5-10次。

■坐姿,先用左手拇指依次点按左手食指2次,中指1次,无名指3次,小指4次,再从小指逐一点按至食指,重复若干遍。

■坐姿,先双手掌心同时拍打双腿2次,再用左手掌心单独拍打左腿3次,反复操练5分钟。

■坐姿,拍手、掌心拍手背各10次,然后掌心、手背拍打膝盖各10次。

■单手扶墙或桌椅,挺胸,踮着脚尖大步走20-30步,然后双手扶桌椅,脚后跟轮流提起下落,反复2

六招提高免疫力
冬季是疾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在写字楼工作的人群,由于室内外温度的不同,再加上冬季环境的污染,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这里提供几个提高免疫力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一、借助睡眠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著名免疫学家通过“自我睡眠”试验发现,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二、保持乐观情绪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三、限制饮酒每天饮低度白酒不要超过100毫升,黄酒不要超过250毫升,啤酒不要超过1瓶,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每一部分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限制每天一杯,过量饮用会给血液与心脏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坏。

四、参加运动专家进行的3项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适合。

五、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专家指出,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

六、改善体内生态环境用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来已久。研究表明,以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同时还能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去“吃”掉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在内的各种可致病的外来微生物,产生多种抗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于健康人来说,不妨“食疗”,多吃些乳酸菌饮料;而健康边缘人群,可以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能提高免疫力的食品

1.灵芝:灵芝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这是因为灵芝含有抗癌效能的多糖体,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锗元素。锗能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延缓细胞的衰老,能通过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而发挥其抗癌作用;

2.新鲜萝卜:因其含有丰富的干扰素诱导剂而具有免疫作用;

3.人参蜂王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内分泌的调节能力,并含具有防癌作用的蜂乳酸;

4.蘑菇、猴头菇、草菇、黑木耳、银耳、车养、百合等:都有明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5.香菇:香菇所含的香菇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冬季运动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晨起或睡前叩齿50下左右,舌在口内左右转动各5圈,鼓漱40次左右,分二三次咽津液入丹田。调息入静后,再练吹字功40次左右。吸气时两手经腰后上提至胸前、耸肩,呼气时念吹字(不出声),提肛收腹,脚趾抓地,两手由胸前落至膝,屈膝半蹲。然后,双手攀足,站立或直腿,双手下按足背或抓脚趾,稍停,反复慢做10次左右。再搓腰50-100次,最后倒退走半小时左右。也可学打太极拳或拍打功、疏通经络功等;或做慢跑、散步、滑水、跳绳、球类等到运动项目。                      
                  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应多在室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在冷空气中活动可增强神经调节机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锻炼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
对症运动治愈老毛病      -     无论你身体哪儿不舒服,都有一项运动可以减轻你的痛苦,甚至可以治愈你的所谓老毛病!    一、有氧运动打造健康牙龈    锻炼几乎对于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有好处,牙齿和牙龈也不例外。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去健身馆参加有氧运动的人,患牙周炎和牙龈疾病的概率要低40%。    二、散步减轻抑郁   
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减轻抑郁来说,每周轻松愉快地散步三次,每次30分钟,所取得的效果比吃药好得多。156名抑郁症患者在完成16周的散步研究半年后,只有8%的人说,他们的抑郁症复发了。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一项独立的研究发现,半小时的散步可使中度抑郁症患者立即提起精神。    三、跑步缓解关节和肌肉疼痛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坚持跑步的成年人年老后,肌肉骨骼疼痛及患关节炎的可能性比不跑步的人要小25%。英国理疗协会运动理疗师玛歌说:“关键是要坚持不懈,如果你一直坚持跑步,你的关节、肌腱、韧带和肌肉等就会习惯撞击,人体进而会进行调整,因此跑步不会导致关节或肌肉疼痛。”    四、游泳可减轻经前综合征   
研究发现,女性月经周期与精神和身体性能不可避免地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女人在运动时必须“听命”于身体状况。在卵泡期(即周期第1—13天),雌性激素分泌较少,因此,女性在这个阶段可以进行快节奏的运动;而到了黄体期(即周期的第14—28天),就应该尝试一下低强度的运动,例如游泳,以减轻经前综合征的症状。    五、普拉提缓解腰痛   
英国一位顾问理疗师马特·托德曼说,如果你的腰痛很严重,或是已经困扰你很久了,你可以考虑去找一位同样也是理疗师的普拉提老师,请他一对一地指导你,或是参加一个小型的普拉提班。    六、练瑜伽治头痛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医疗中心的托马斯·勃罗佛尔德医生认为,瑜伽可以治疗头痛。他认为,75%的头痛是由于坐姿问题导致脖子后面的肌肉紧张引起的。    经常头痛的人应该“定期接受瑜伽训练,拉伸上背、扩胸、来回晃动肩膀”,在做这些动作时,要注意保持头部位于中间。    七、打太极拳可减压    美国塔夫斯大学英格兰医疗中心的王教授分析了大约50例临床病例,称打太极拳有利于减轻焦虑感、减少压力,还有降血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