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生态肉鸭产业发展战略及愿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6:50:12
 
沛县生态肉鸭产业发展战略及愿景

09-11-26 20:04  发表于:《沛县发展论坛》 分类:未分类

        肉鸭网rouya.cc 11月26日报道        2005年以来,沛县把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坚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市场化手段,强势推进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实现了生态肉鸭全国第一、特色蔬菜全省第一、优质稻米全市第一,三大优势产业已成为惠及沛县百万农民的富民产业,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        生态肉鸭产业作为沛县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年养殖量达1.5亿羽,全国第一;年孵化苗鸭2亿羽,全国第一;年加工肉鸭2亿羽,全国第一。生态肉鸭产业实现了养殖规模从小到大、效益从低到高、品牌从无到有、产业从弱到强的跨越。        发展概况        沛县有2000多年的养鸭历史。为把这一传统产业做大做强,2005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肉鸭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政策、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强势推进,生态肉鸭产业一年起步,两年翻番,三年倍增,五年跨越。养殖总量由原来的不足千万羽,发展到现在的1.5亿羽,产值达80亿元以上,带动从业人员10万人,成为全国肉鸭养殖基地。
一是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形成了以沿龙河路林鸭复合养殖、沿沛龙路规模小区养殖、沿湖沿大沙河水面养殖为主的三条养殖带。全县千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镇6个,百万羽以上的专业村46个,十万羽以上的养殖小区159个,建有生态肉鸭标准化养殖大棚1.5万栋。
二是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全县拥有以中国雨润集团、南京中意集团、河南华英集团、广西桂柳集团、江苏国信集团、山东六和集团等为龙头的肉鸭孵化、加工企业60余家,年孵化、加工能力均达2亿羽,形成了集种鸭孵化、规模养殖、宰杀分割、熟食加工、羽绒制品、服饰寝具、饲料禽药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以肉鸭加工企业为主体,在省级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被农业部命名为首批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是江苏省农林厅、外经贸厅、科技厅授予的江苏省外向型农产品加工示范园、江苏省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三是实现了社会化服务。牵头组建了江苏省鸭业协会,发展肉鸭专业合作社、协会41家,经纪人发展到428人。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为养殖户提供种苗供应、疫病防治、产品运输等全方位服务。目前,全县拥有专业防疫人员300余人,物资配送单位60余家,专业运输车辆500余辆。        市场分析         当前,鸭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充满着挑战,必须把握市场脉搏,注重扬长克短,强化因势利导,推动健康发展。        ◆产业优势        一是良好的自然条件。沛县东濒微山湖,西含大沙河,北有昭阳湖,河湖环绕,水草丰茂,素有苏北水乡之称,是天然的养鸭牧场;拥有30万亩林地,林区空气新鲜,地草繁茂,也是养鸭的最佳?车兀蝗赜?8万亩采煤塌陷地,适宜规模化养殖;沛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2℃,全年适于养鸭;地处四省交汇,交通便捷,易于物流运输。        二是丰富的人力资源。沛县农村劳动力人口达50万人,实施“沛县生态肉鸭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及开发工程”项目以来,定期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年培训养殖大户、企业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5.5万人次,人员结构配置合理,为鸭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是有力的技术支撑。沛县鸭业得到了国家畜牧总站,江苏省农委、江苏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关注和支持,通过产学研合作,生态肉鸭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        四是较强的集聚效应。沛县鸭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优势已经初步显现。在优惠政策的推动下,肉鸭养殖、繁育、宰杀、加工以及服务等相关企业,大量投资建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吸引管理、科技、经营人才创造了平台。        ◆发展机遇        一是经济高速增长,市场需求持续上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对食品的品质和饮食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鸭肉极具保健功能,市场空间非常大。鸭产业不断发展,带来餐饮、娱乐等一系列的集聚效应,借饮食文化的传播之力,古沛龙飞鸭将迎来大发展的机遇。          二是宏观政策利于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把畜禽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作为重点发展和支持项目。《国家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江苏省畜牧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此外,徐州市和我县也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特色肉鸭产业的扶持力度。         三是群雄割据,有利于做大做强。经过多年发展,鸭产业已崛起20几家大型集团,涌现了一批以鸭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县(市),迎来了地区联合、产业联合、企业联合进军国际市场的发展机遇。目前的局面有利于鸭业强县和优质企业做大做强。         四是产品市场细分潜力无限。我国鸭产业深加工的方向是进一步挖掘鸭的潜在价值,增加产品种类,加大熟食深加工比重,研发特色系列产品,延长产品保存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市场呼唤针对市场需求开发鸭产品。随着生物技术的提升和应用,鸭生物制品潜力无限。        五是WTO带来新的机遇。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多年,为水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历史上中国的饮食习惯对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国具有重要影响,饮食传统和饮食文化一脉相承,这些国家对鸭产品的消费情有独钟。我国劳动力成本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水禽精细分割产品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潜在的国际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市场风险        做大做强肉鸭产业,存在着产品较单一,附加值较低,竞争优势不明显等一些制约因素,面临着一定的市场风险。         一是缺乏完善的疫病控制体系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畜禽生产的众多环节,包括育种、饲料、运输、加工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容易影响最终鸭产品的质量。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这种风险与日剧增,特别是疫病的防治研究滞后于生产,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饲养业的需求。        二是行业缺乏质量安全标准,不利于品牌树立。由于肉鸭生产多以分户规模化饲养为主,生产技术有待提高,防病治病用药不尽科学。食品加工中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禽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出口及国内消费者的信任度。        三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户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目前,肉鸭加工企业与养殖农户之间多采用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负责销售和市场推广,农户则需承担所有的养殖风险。同时,由于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常常面临市场原料不足的尴尬状况。        四是贸易保护措施严重威胁我国鸭产品出口。我国禽肉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约占我国禽肉出口总额的80%左右。由于欧、日、美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禽肉出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五是环境污染加重,威胁生态平衡。随着鸭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肉鸭养殖和加工规模将进一步增加,有机废弃物和加工污水等将对生态平衡的威胁逐步加重,进而制约了养殖业和加工业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发展战略        当前,鸭业已进入转型发展、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围绕打造全国鸭业第一县、全国最大的鸭业经济圈,着力实施“核心竞争力培育、可持续发展、市场拓展”三大战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肉鸭产业新跨越。        ◆实施核心竞争力培育战略        一是引领科学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以及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鸭业持续发展,辐射和带动苏北以及鲁南、豫东、皖北各县,努力将沛县建设成为中国鸭业发展的领头羊。        二是加快产业集聚。通过提供技术支撑、项目实施、资金支持、出台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加工企业和育种孵化、养殖、饲料、防疫、物流等相关产业在沛县集聚。积极引进人才,研究市场资讯,从而为优质资源的不断积聚提供便利,达到鸭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法宝,是不断引领产业发展、带动辐射的根本保障和要求。进一步在良种繁育体系、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饲料配方、防控防疫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使沛县鸭业独占鳌头,成为鸭产业“硅谷”。        四是强化品牌建设。鸭产业竞相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沛县将坚持以创立品牌为立足点,不断建设发扬本地品牌,努力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是推进产业升级。进入更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是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动力,沛县将紧盯目标,眼光放远,步调加快,完成养殖中心——宰杀中心——加工中心——销售中心的嬗变。        二是发展循环农业。在发展鸭业经济时,大力发展种养加循环、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从整体出发,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三是完善利益联结。从长期发展来看,企业需要有长期可持续的稳定原料来源;从市场变化来看,农户由于风险承受能力弱,也需要强有力的企业作为支撑。沛县将不断实践和探索企农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高品质的一体化养殖模式,这是鸭业能否保持良性循环发展的根本之道。        四是保障食品安全。发展鸭业经济,必须打造相应的食品安全体系,不断建立完善规范化养殖标准、食品检测体系、物流安全体系、可追溯制度以及防疫防控体系等一系列行业标准和制度规范。        ◆实施市场拓展战略        一是市场导向与市场细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现代人的健康养生理念,进一步细分鸭产品市场。积极开发深加工产品市场,特别是精细加工品市场、名特优产品市场、低温产品市场以及旅游休闲产品市场等,开发出更多具有沛县特色的产品,保持市场份额。        二是宣传策划与品牌推广。有效加强宣传力度,认真做好“古沛龙飞鸭”品牌的宣传、推介和认证工作;充分利用展览会、推介会、联谊会、促销会和广告等多种形式,积极广泛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使产品尽快打开市场,产生好的效益。         三是扩大网络与拓展市场。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网络,准确了解市场信息,增强市场的运行效率;利用信息网络和现代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市场,减少市场风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发展愿景         沛县生态肉鸭产业将以生态友好型、市场导向型、统一高效型产业为定位,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四大产业功能。经过5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一点一线一圈”,即以沛县为中心,拓展现代化高效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的鸭业经济圈。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沛县将建成百亿元肉鸭大产业,年出栏量稳定发展到2亿羽,年加工能力达到5亿羽,成为全国最大的肉鸭加工中心;创建养殖品牌、加工品牌、旅游品牌、生态基地品牌等“古沛龙飞鸭”系列品牌,形成鸭业全国著名品牌群;促鸭业经济转型,实现养殖中心——宰杀中心——加工中心——销售中心的产业升级,成为全国鸭产品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交易和出口地;结合汉文化、鸭文化和自然风光,建成全国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建立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养鸭模式,形成全国最大循环农业示范区;循环利用废弃物,改变村容村貌,生产有机农产品,推动全县大农业发展;进入全国百强县,带动农民致富,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