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发展战略-产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0:45:10
企业的绿色营销,不仅与企业自身的观念和营销战略、策略的实施有关,而且与宏观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从工业化进程来看,在工业发展的早期,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和轻型组装业为主,企业营销中污染物排放量较低;在工业发展中期,各种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企业营销中污染排放量急剧扩大;在工业发展后期,重工业比重稳中趋降,主导工业转变为复杂的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产业内部也由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性产业转移,使得企业营销中排污量逐步降低。发展绿色产业是保证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重要因素。本章主要介绍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新兴的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及原有产业自身的绿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等问题。
1  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绿色产业的界定
  绿色产业亦称环保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
等活动,并有一定经济效益的行业的总称。其核心是环境保护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技术开发、环保咨询和服务以及环境保护市场的建设。
  在1994年的全国环保产业调查中,环保产业被划分为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技术开发、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环保咨询服务、资源及“三废”综合利用、环保产品营销、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等七大门类,并将这七大门类产值的总和作为环保产业的统计产值。绿色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1. 全方位渗透性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普遍接受的新形势下,随着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体系的逐步实施,环保产业将广泛地渗透于所有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及消费的全过程,也散布在各行各业中。因此环保产业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特性。
  2. 环境依赖性
  环境资源是特殊的国有资产,环境的破坏不仅意味着环境资产的流失,也意味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流失,因此国家
政策法规的导向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发达国家普遍对环保产业予以政策调控及经济激励。
  3. 动态发展性
  环保产业原先仅限于治理各种污染和环境监测的产品、设备等,后来随着对环保的重视扩大到现在的规模,其范畴随着经济发展及环境问题的变化而呈动态发展,以体现其于经济与自然环境系统协调的特殊性质。适应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动力及目标。
  4. 高科技支撑性
  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环保产业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目前发达国家不断加速环境技术的产业化,使环保产业的发展日益体现高科技、高技术及高附加值。而在技术上的领先又使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发展水平更具优势。
  5. 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性
  环保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性,体现在环保产业自身的技术进步将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从技术上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产业调整、产品结构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环保产业是基础性产业,也是战略性产业。
1.2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
投资在不断增长。1990年全球用于购买环保新设备的投资为2000亿美元;到1995年就达到了4700亿美元,其中污水处理技术的投资为1400亿美元;2000年,全世界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将增至6500亿美元。这一庞大的国际市场,已日益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注,不仅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竞争的焦点之一,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带生机。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在迅猛上升。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环保产业是今后几十年将迅猛发展的少数几个经济类别之一,被称为朝阳产业。
1.3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是自70年代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初具规模。为有效控制我国的环境污染,支持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1990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随后颁布了关于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1992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保产业工作
会议,确定了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向,展示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成果和水平,引起了国内外经济界、工业界的重视。近年政府又开展“3321”工程,即指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的治理。并采取了两项重大举措:“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一些技术、设备和服务项目已达到发达国家80年代的水平。1995年环保产业调查显示,1993年我国从事环保产业的单位和企业已达到8651个、职工188.2万人,拥有固定资产450.11亿元,年产值达311.48亿元,环保技术设备出口1亿元,年创利40.91亿元①;目前,我国环保产业有9000多家企业,年产值达520亿元左右,占国民经济总值的0.7%②,覆盖环保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发、废物利用、生态保护等领域,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环保产业还是处于发展初期,基础还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仍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1.产业规模小,结构单一, 2.技术基础薄弱,质量难以保证, 3. 配套设施缺乏,市场化程度低。
2  新兴环保产业发展战略
2.1 发展新兴环保产业的意义
  ● 发展新兴环保产业的意义
  1. 环保产业是提高环保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 环保产业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3. 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4. 环保产业为企业改革和缓解就业形势提供机遇。
  ● 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
  环保产业号称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被广为看好,据统计,1992年全球环境市场的规模为2500亿美元,1994年上升为4080亿美元,预计世界环境市场规模将以每年7.5%的速度扩大,当前的全球环境市场超过5000亿美元③。 
  环保产业的发展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已把环保产业列入今后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十分乐观。现阶段我国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在加大,广大农村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也提上了办事日程,要解决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必须依赖于环保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潜在的大市场;而今后中国经济必将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必然要继续对环境进行开发利用,这一过程将回产生新的环境压力,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也需要环保产业的支持,这也是一个可以预见的大市场。从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目标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来看,中国环保产业市场有越来越大的需求,环保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对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市场潜力预测,可以根据环境保护
投资来间接估算。80年代,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占GNP的比重不到1%,进入90年代,我国环境保护投资占GNP的比重在1%左右。 
2.2 环保产业的发展战略
  ●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技术
  根据我国“九五”环境保护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从解决21世纪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出发,今后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领域将是城市污水治理设备、大气污染防护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及环境生态监测装备。
  1.在水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方面,急需研究开发和完善一批实用的污染控制技术。
  2.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要围绕烟尘和硫氧化物防治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开发大型燃煤电站脱硫技术和中小型锅炉实用脱硫技术与设备,同时除尘技术领域还应继续研制开发袋式除尘和静电除尘的高
新技术,提高整机的技术含量和系统控制水平,此外开发汽车机内净化和三元催化净化等也是当务之急。
  3.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重点是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即进行卫生填埋、堆肥、焚烧、降解等处理设施的开发与生产。对
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有害废物的无害化处理,要开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高新技术研究,提高利用技术水平。
  4.在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方面,我国现有成型的自然生态保护技术(生态
农业技术、水土保护技术),虽然还可支持生态保护研究及恢复治理需求,但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除加大投资力度,搞好生态建设外,还要进一步探索资源开发后的生态恢复建设,同时要重点推进生态保护与恢复建设的产业化进程,将自然生态保护切实纳入产业化经营管理中。
  5.环保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是环境监测仪器。要开发各种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及数据传输系统,将激光探测等高
新技术应用于环保技术开发中,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通讯网络,为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检查、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环保产业的发展对策
  1. 加强环保产业技术开发,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从技术角度看,环保产业技术落后,是制约当前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环保产业技术开发,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尽快实现技术产业化,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在全国建立一批环保高
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基地和高新技术孵化、辐射基地创办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发挥大城市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新产品为龙头,科工贸相结合,大力开发投资少、效益高、质量好的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际交换与竞争。尤其要重点开发一大批具有市场覆盖高、技术含量高、能出口创汇、产品系列开发寿命周期长等特点的高新技术拳头产品,采取积极扶持政策,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鉴于我国绝大多数环境技术仅相当于发达国家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的水平,存在30年左右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强环保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多种方式、途径,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为我所用,以满足保护环境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全面推进我国环保产业上台阶、上水平;此外,还应加快环保高
新技术产业化和商品化,以技术转让、合资经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方法将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高技术产品。
  2.从管理角度看,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在环境保护立法上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并严格贯彻该原则;依法保护环保企业主的经济权利,环境治理者能够真正得到相应的报酬;以法律形式规定环境保护收益的公平分配和转移制度;在有关环境保护的
法规和条例中增加有关保护和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条款。
  培育环境保护市场,理顺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建立环境保护产业的技术标准,既避免由于过去体制、
政策的原因环保产业得不到支持,环保投资难以到位的困境,又加强对环境保护市场的引导、规范、监督、服务工作,营造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扩大排污收费的范围,使排污费适当超过污染物治理费用,大于污染物排放的治理费用与整个社会边际
利润之和,真正实现“污染者付费”,保证环保产业有不少于其他产业的利润,是环保产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建立有利于环保产业的财政税收
政策投资融资政策、科技政策,给予环保产业充分的发展空间。
  ● 环保产业新领域的开发
  1.环境资源产业
  环境资源产业是指专门从事环境资源的保护、治理、恢复、再生、更新、增值和积累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活动主要
括土壤改良、耕地恢复、采种育林、飞播育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饲养、水产育苗、水利事业、废水废气净化、各种资源的保护等。
  环境资源产业化,并非把环境资源产权具体划分给某个企业或个人,而是要解决环境资源产权的虚化问题,它通过环境资源的基础研究(即环境资源的保护治理等活动)、扩散(即环境资源的保护治理产业化)及渗透(即环境资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一方面使环境资源的保护、治理企业或部门形成一个能切实
履行其职责、权利的产业,另一方面,使环境保护治理与当地其它部门互相支持、互相依赖,通过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当地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也分享一部分带来的效益。
  2.环保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快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目前信息产业正从基础领域迅速向专业领域渗透,环保领域也不例外,环保信息产业就是指对环保信息进行收集、
加工和使用的产业。它建立在利用括现代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技术的基础上,核心在于增加环保信息获取量、加快环保信息处理速度。
环保信息产业具有一般信息产业的共性,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同时也有其个性,即环保问题具有多学科、跨学科、文理交叉的特征,环保对象信息量大、动态范围大、浓度低、系统复杂、机理不清等特点。
  发展环保信息产业的关键,是要紧抓环境保护有别于其它行业的特点,以创新为灵魂,开发出针对性强、适用面广、起点高、技术含量大、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
2.3 发展废弃物回收处理业务,使之成为新兴的环保产业
  据专家计算,生产1吨
,用废钢铁代替矿石,可以节省74%的材料能耗;1吨废纸代替造纸原料,可节电40度、节煤400公斤、节水30吨、节约烧碱50公斤。目前全球每年新增垃圾100多亿吨,其中美国20多亿吨;德国人均为800多公斤;我国垃圾年产量为8500多万吨①。这么丰富的垃圾资源为人们施展“点石成金、变废为宝”术提供了原料。
  ● 发展废品回收业,清洁“我们的家园(地球)”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时间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废品回收业。在日本,一半以上的塑料靠回收,90%的垃圾经处理后具有使用价值。在法国,目前已建立起日处理10吨以上垃圾的工厂350个,已有20%的垃圾通过处理加以利用。法国每年回收废纸达2500万吨,占全国
造纸工业原料的40%。1988年以来,美国新闻纸回收利用工厂从9家增至29家,从业人员已达15万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纸出口国,仅此一项回收就达200亿美元。一些有名的大公司也加入了废品回收利用的行列,杜邦公司和北美废品经营公司组成了塑料回收利用联盟,在各地开设加工中心,利用回收的塑料瓶子制成公园里的凳子或是高速公路路障等物。P&G公司则采用回收的牛奶罐和苏打瓶制成的容器,作为该公司出品洗涤用品的装。日本的一家化妆品公司,从废弃的蛋壳中提取卵膜粉,用来制作高级化妆品,这种产品具有消除皮肤斑点、减少皱纹、保持皮肤细腻光滑的功效,很受人们的欢迎。
  我国为了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利用,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了以废物交换为突破口的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的试点工作。通过固体废弃物申报登记,开展废物交换,一方面,实现了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固体废物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的资源化,节省了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使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垃圾的转化和利用,作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新兴产业已开始形成。精明的企业家们正从丰富的垃圾资源中寻找新的
商机。许多公司正在为大量废旧的、木材、塑料、纸张、陶瓷,以及随处可见的各种垃圾寻找重新利用的途径。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废品的巨大价值。广东省吴川市南郊,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废品城”,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那里,经分类处理过的废品,成批地销到全国各地。该村靠经营废品致富,成为崭新整洁的文明村。此外,在江苏的兴化等地也建立了这样的废品市场。
  ● 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废物资源
  我国财政、税务部门等为了扶持进行废物回收及综合利用的企业,制定了一系列
优惠政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在原设计规定的产品以外,综合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企业利用本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建材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为处理利用其它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在国家政策导向的引导下,很多企业开始了变废为宝的工程。
3  传统产业的绿化
  发展新兴环保产业无疑是发展绿色产业的重点,但除专门面向环境问题的环保产业外,其他各种产业的绿化也是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现有的产业中,
农业直接面向环境资源,直接改变环境生态状况;工业则是污染大户,是破坏环境和生态的主要因素;建筑业在节省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产业绿化主要即针对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在结构调整上也主要强调提高污染少、综合效益高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低污染较大、对环境破坏较多的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工业内部则重在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知识、技术的消耗替换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
3.1
农业的绿化
  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将来
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这一决策具有战略意义。在具体策略上,我们应当坚持以科技兴农为先导,以高产、高效为核心,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转移到“在于生物工程”的技术路线上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立体农业”,促进农业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要使农业发展既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又不使环境受到进一步破坏,进而能有利于生态平衡,重点应在两方面上下功夫:
  ● 开发优异的农作物品种
  ● 开发高效的肥料
3.2
工业的绿化
  完整的
工业系统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它是由括自然资源如矿山、厂区、森林等在内的生态系统和产品加工销售等在内的经济系统复合起来的有机统一体,括生产系统、技术系统以及相关联的生态系统。它本身存在自身的生态经济规律,必须遵守规律,维护生态环境,才能可持续地、不危害社会地正常生产,走上绿色工业的道路。
  ●
工业布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 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资源。
  ● 使用有利于环保的原材料。
  ● 对生产工艺进行绿色改进。
  ● 对生产方式进行绿色改进。
3.3 建筑业的绿化
  1988年11月,我国国家建材局、建设部、
农业部、国家土地局联合组成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拉开了改革墙体材料、推广节能建筑的序幕。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66号文件《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颁布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使用废渣生产承重空心砖等新型墙材的规定。
  《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对建筑业提出了“积极开发和采用可降低能耗和物料消耗的新型技术与材料,到2000年,建筑业的能耗和物耗率分别比1990年降低10%和40%左右”的目标。
  ● 开发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建筑材料
  ● 开发和推广节能建筑
3.4 第三产业的绿化
  第三产业的绿化,主要
括以下内容:
  1.树立绿色经营理念。企业高层领导和全体员工都要树立绿色意识,形成绿色企业文化。不仅要将绿色意识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而且要积极支持和参与绿色公益活动。
  2.经营产品的绿化。对所经营产品的选择、
投资和开发,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协同发展,考虑对环境的保护,节省资源、减少污染。
  3.经营过程的绿化。配备专门人员,对经营全过程进行分析和监控。首先,通过分析,制定各个经营环节的绿化标准;然后,形成制度,依据绿化标准对各个经营环节进行定期检查;最后,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出限期整改计划,并监督实施落实。
  为配合上海市政府“绿色营销工程”的实施,上海市商业委员会确定2000年“绿色营销工程”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突破:
  1、市区主要商业街百货商店推行使用纸质
装袋,大幅度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超市门店塑料袋使用明显减少,积极探索使用纸质袋或可降解材料装物替代,并印上“回收材料制造”字样;进入超市产品减少过度装(减少装材料的厚度、层数和大小)。
  2、积极开发“绿色产品”。主副
食品、家用电器、装潢材料等都要积极倡导开发和销售绿色产品;结合“三绿工程”、“厨房工程”和“放心工程”,试点“绿色链”建设。拟花两到3年的时间,建成上海主副食品“绿色链”--生产建立绿色基地、流通营造和培育绿色市场,并造就较好的绿色消费氛围。
  3、在市区主要饭店、
快餐店中逐步取消一次性木筷和不可降解塑料餐具;宾馆、酒店客房要积极设置有关标志牌,引导住客增强绿色意识,减少资源耗费,开展绿色消费。
  4、抓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从集中回收废
电池着手,防止废旧物资对环境的污染。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商委专门召集各区、县商业主管部门,部分商业大集团公司,各大超市公司以及有关
装生产企业,举行“实施绿色营销,倡导绿装”推进会。会议倡导绿色装的使用和推广,鼓励生产企业使用再生资源;要求本市商业企业积极为消费者提供可降解的购物装袋;倡导消费者自带购物袋,减少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会议,进一步强化绿色理念,促进绿色消费,净化上海环境,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