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科学民主-像猪一样活着多好-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18:20:19

宗教与科学民主

一、          宗教

1、宗教是个外来词,会随对西方文化的认可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理解。

《基维百科》:在汉语中,宗教本不为一联缀词,《说文》:「宗者,尊祖庙也,以宀从示。」,「示者,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这表示对神及人类祖先的尊敬和敬拜。教指教育、育化,上施下效,侧重在对神道的信仰,这一点反而与西方的宗教理解较为接近。直至公元10世纪,「宗教」一词才最先见于佛经,如《续传灯录》中:「吾住山久,无补宗教,敢以院事累君。」这里的宗教指崇佛及其弟子的教诲,其意狭小而具体。但随西方宗教学崛起及其对中国学术界之影响,「宗教」与「Religion」一词画上了等号,成为广义性宗教概念,具有现代学科分类学的意义,与古时之意已大相径庭。

这说明“宗教”是个外来词不是本土产生的,它在中国没有根基,所以,对宗教的理解常常会根据对西方文化认可程度不同,有不同理解和不同的含义。

2、宗教的定义

《宗教百科全书》定义: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得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应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宗教学家对“宗教”的诠释:

门辛:人与神圣真实体验深刻的相遇、受神圣存在性影响之人的相应行为

缪勒:人对于无限存在物的渴求、信仰和爱慕

泰勒:对灵性存在的信仰

弗雷泽:人对能够指导和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人力量的迎合、讨好和信奉

施密特:人对超世而具有人格之力的知或觉

海勒尔:人与神圣的交往、相通和结合,是对神圣的生动经历

范.德.列乌:人与神秘力量的独特关系

奥托:对超自然之神圣的体验,表现为人对神圣既敬畏而向往的感情交织

施莱尔马赫:宗教是人对神的绝对依赖感

蒂利希: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

3、宗教的本质

指对神的敬畏心态,即对神的信仰。宗教信仰的对象“神”又被理解为“未知的宇宙世界”。

反宗教者的本质:无知者无畏。

4、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基维百科》:“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科学是从宗教理论中分化出来的:首先,从宗教学中分离出哲学,再从哲学中分离出物理和化学,然后再分离出众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语言、文字、绘画、舞蹈、诗歌、音乐等,往往通过宗教的形式进行了广泛的传播,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许多宗教人员同时也是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和创造者。

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事实关系和价值关系的认识越来越趋于边缘化、精确化和物质化,宗教所表现出的整体性、道德性、根本性与科学的零散性、精确性和现实性形成越来越鲜明的对比,特别是现代科学引起的环境污染、道德沦丧、暴力暴行横行,使人类对现代文明和现代科学进行越来越深刻的反思,寻找问题的源头,回溯探究分歧的节点,最后,宗教作为科学之母,再次回归到世人关注的焦点上来。

5、宗教的分类

人人都有宗教信仰,但有部分人是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者,宗教的分类根本上只分两类:一神论和多神论(无神论是多种轮的变种)。

一神论:凡是认为世界有且仅仅只有创世主一位神,不存在第二个神或者圣人权威,在上帝绝对的全能全知面前人和一切被创造的物质世界都不神圣的。

多神论:一种原始低级宗教。凡是认为世界不仅仅只有一个神的,或者承认另外还存在妖魔鬼怪或者圣人、天才的。

无神论因为在否认绝对的全能全知的神的存在同时,承认天才、超人、圣人存在,这实际上是多神论的变种。

二、科学

1、科学是个发展着的名词,随科学的发展不同而有所不同。

《百度百科》: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宋 陈亮 《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而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因此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的时候,在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香港创业学院院长张世平:即分类的“知识”“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科学的定义: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 科学的特点: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科学的本质:哲学家和科学家经常试图给何为科学提供一个充分的本质定义但并不很成功”。

《基维百科》:除了《百度百科》的内容外,又补充:“據說文解字,科,會意字:“從禾從斗,斗者量也”;故“科學”一詞乃取“測量之學問”之義為名。”

2、科学与唯物主义

《百度百科》: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科学与唯物主义画等号,这其实是错的。科学是表现客观世界的规律,而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唯物主义就是对的,事实上唯物主义不一定就是对的。

3、科学与真理

科学不等于真理,科学是崇尚真理真实的人们,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

4、科学与悖论

科学的东西本身具有悖论!也就是说,不同的专业学科的东西很容易被混淆和认为是矛盾的!其实,它反映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不同的多个复杂方面!

三、民主

1、民主是个外来词,随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同,含义不同。

《百度百科》: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

《基维百科》补充:民主通常被人与寡头政治独裁政治相比较,在这两种制度下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上,而没有如民主政治一般由广大人民控制。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但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

2、民主与宪政

《基维百科》:民主与宪政并非一致,民主是一种形式,而宪政则是一种制度;宪政的核心价值在于个人自由,而民主则着重于政权归属。宪政的精髓是“有限政府”,即政府应当受到约束,以避免侵犯民权;这并不涉及政府是否经过民主程序产生,例如17世纪立宪时期的英国。只有民主而没有宪政,则民主往往沦为“多数暴政”或民众被少数人引导操纵。宪政的存在,在制度层面上最大程度减少民主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并保护少数群体的人权,使得民主不被扭曲。

宪政国家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最为明显和共同的特征是军队国家化司法独立分权制衡

四、一神论下的宗教与科学民主的高度统一

一神论者认为:除了创世主,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是神圣的。

上帝作为创世主,它在创造世界的同时规定了宇宙一切现象运行的法则,所以只有它是全能全知的,它同时也就是真理本身,在创世主的全能全知面前,任何人和任何事物,不论他被无知地认为是妖魔鬼怪,或者圣人、天才,其实都是绝对地无知无能者。

科学既然是“科学不等于真理,科学是崇尚真理真实的人们,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而在一神论眼里,信仰创世主,敬畏它,同时努力接近它,努力地理解部分创世主规定的法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吗?原来在一神论眼里“信仰上帝就是科学”;

民主即然是与“寡头政治”和“独裁政治”相比较而产生的,一神论从根本上否定除了创世主之外的第二个神圣、圣人、天才和超人。而所谓的寡头政治和独裁政治,不过是权力超人,是一神论天然就否定的东西。这样在一神论眼里“信仰上帝就是民主”。

总之,科学与民主只有站在一神论的宗教信仰基础上,才能落地生根,才有存在的可能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