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命运的八大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56:52

(一)新形象确立法

 

《中国孩子成功法》的第一个基本方法,是“新形象确立法”。

“新形象确立法”为孩子设计的理想形象包括六方面内容:智者形象、强者形象、健康形象、道德形象、自在形象、优秀的现代意识。智者形象具体表现为:聪明、想象力丰富、爱动脑筋、学习能力强、有创造力。强者形象具体表现为:自强、自立、自信、不怕困难、敢说敢做、对人不卑不亢。健康形象具体表现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很少生病。道德形象具体表现为:善于关心和理解他人、懂是非、懂善恶、有社会适应能力。自在形象具体表现为:热爱学习、奋发向上、兴趣广泛、开朗活泼。应该具备的优秀现代意识有:独立意识、主见意识、竞争意识、奋斗意识、创造意识、效益意识、金钱意识、社交意识等等。

当家长为孩子设计了理想的形象后,如何使这些设计真正变为孩子的现实,就要用到“新形象确立法”,具体由三种技术或者说三个方法构成。

(1)想象体会确立法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然后,他告诉A组的饲养员A组的老鼠特别聪明,同时告诉B组的饲养员B组的老鼠是智力一般的。几个月后,对这两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老鼠确实比B组老鼠聪明,能够先走出迷宫,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一个启示,他把这个启示用在了人的身上。

在一个班级的花名册上,他随机划出几个同学的名字,然后告诉老师,这几个同学经过他的观察和测试,是智商特别高的学生,事实上他根本不了解该班学生的情况。

受到这番话的影响,老师真觉得这几个孩子特别聪明,所以总用对待聪明孩子的方法对待他们。一年以后,这几个孩子在班里的成绩遥遥领先。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什么呢?一个孩子被看成什么样,被说成什么样,被怎样对待,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变成孩子的现实。

罗森塔尔效应值得每个家长重视。

 

具体到家庭教育,当家长为孩子设计了理想的形象,这个形象可能停留在语言上、词汇上:比如聪明、自信、健康、道德、自在等等。这时候就要用想象体会的方法,使原来比较抽象的形象设计变为孩子的现实。

具体做法是,经常想象一下孩子的新形象,把孩子的新形象当做孩子的现实,不管孩子暂时是什么样子。家长要经常想象,孩子聪明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有创造力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要想象孩子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创造力。在心理素质方面,要把孩子想象成坚强的、自信的、大胆的、敢说敢做的、有行为能力的人,而且心理素质会越来越好。在道德方面,把孩子想象成有是非观念的、关心他人的人。在健康方面,不管孩子目前身体状况如何,都要对孩子进行健康的想象,而且想象他会越来越健康。在自在状态方面,把孩子想象成有学习兴趣的、自觉的、奋发向上的、愿意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孩子,并且性格开朗。

家长每天都要做一到两次这样的想象,特别是面对孩子的时候。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还要启发、诱导孩子自己进行这种想象。让孩子经常想象并体会一下自己的新形象。因为所有的孩子,即使是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也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科目;再软弱的孩子,都有过大胆坚强的时候;性格再不内向的孩子,也有过活泼开朗的时候;再孤僻的孩子,也有过和好伙伴高兴玩耍的时候。所谓体会,就是找回自己在生活中曾经有过的那种感觉。有一瞬间的健康和快乐就可以,就能够体会到。这些感觉每一个人都能找到。

 

如果家长为自己设计了对待孩子的新形象,也可以通过想象和体会的方法进入这个新形象。“新形象确立法”为家长设计的新形象是:我们和蔼,我们微笑,我们对孩子欣赏,我们对孩子理解,我们对孩子平等,我们关心孩子,我们尊重孩子,我们耐心,我们倾听,我们智慧,我们从容,我们自信。请体会一下,想象一下,自己现在对孩子和蔼、理解、尊重、平等、倾听、关心、欣赏。想象一下孩子在自己眼前,就能找到那种感觉。

(2)描述确立法

 

描述确立法,即用语言不断地描述自己为孩子设计的形象。

描述确立法用在孩子身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说立竿见影。

你怎么描述自己的孩子?你怎么对别人介绍你的孩子?你怎么对孩子评价他自己?这个描述非常重要。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描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智力方面,你要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特别聪明,特别爱动脑筋,新点子特别多,常常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特别爱学习。当你这样描述孩子的时候,这些描述就开始对孩子产生影响,时间长了就成为孩子对自己的认定。家长对孩子的描述非常重要。这也是考察了很多成功者的家庭教育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对孩子的强者素质应当怎样描述呢?你描述他坚强、适应能力强、敢社交、敢讲话、不怕困难。无论是对孩子描述,还是对其他人描述自己的孩子比如说,宝宝,你真是个好孩子,特别勇敢,特别大方。孩子都会觉得自己具备了这种素质。描述得越多,孩子就越勇敢、越大方。

对孩子的道德方面,要这样描述:我的孩子愿意关心别人,并且知道如何关心别人;我的孩子能够判别是非,区分好坏;我的孩子善良,但不幼稚;我的孩子能够照顾自己、保护自己;我的孩子关心社会,善于团结他人……

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要这样描述:我的孩子身体特别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好;我的孩子很少生病,生病后一休息就好了;我的孩子心理也特别健康……

对孩子的自在状态,也要用描述的方式予以确立:比如说,我的孩子爱学习,学习特别自觉,兴趣爱好广泛;我的孩子愿意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从不让家长操心;我的孩子有上进心……

“描述”是把你对孩子的设计确立下来的第二种技术。你把孩子设计成什么样,以后就要怎样对孩子说。同时要彻底改掉过去对孩子不好的描述,尽快消除它们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些家长总是习惯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这样不好那样不好,那都是不好的“描述”。

 

描述确立法既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家长自己。

家长也可以描述自己的新形象。比如你可以经常对家人、对朋友、对孩子这样讲:经过学习,我现在变成了一个新家长。当我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我和蔼,我对孩子欣赏、理解、平等,我关心孩子、尊重孩子,我耐心,我倾听,我对孩子指导,我从容,我自信。

 

(3)行为确立法

 

任何形象设计都要通过行为体现出来,通过行为确立下来。

你为孩子设计的任何新品质,都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按这个品质行为,这种品质慢慢就固定下来了。比如,你给孩子设计了一个大胆的形象,可是孩子现在还比较胆小。怎么办呢?要通过行为,光说还不行。带孩子到麦当劳吃饭,你可以让他到柜台自己点东西。开始他可能比较胆怯,但经过启发诱导以后终于做了,要对他的勇敢行为进行肯定:你真棒;很大胆(这同时就是“描述”)。他这样行为一次,你就要肯定一次,这个品质就固定一次。

所有给孩子设计的形象,都要通过行为固定下来。

如果给孩子设计一个聪明的形象,你怎么办呢?孩子可能正在看动画片《麻辣女孩》,你可以问问他:“这个故事如果由你来编,会是什么样的结局?”他可能会有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就是创造。创造就是他的行为,你要给予肯定,这同时又是“描述”。这个行为就变成一种聪明的特点巩固下来了。

如果你想培养孩子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那么,当遇到某样东西引起孩子的兴趣,孩子特别爱学,自己在那儿琢磨的时候,对这种行为你要肯定,那么孩子爱学习的品质就被巩固了一次。

你想设计自己的孩子关心别人形象,不能光靠嘴说,而要行动。例如你哪天领他出门,看到一个比他小的孩子在路边哭,你说:“上去哄哄小妹妹好吧!”他过去了,也许不是很得体的,就是用手拉了拉对方,说:“小妹妹别哭了。”这就是行为。很好,回来就要肯定他。这样,关心别人的品质就在他身上得到某种强化。

每一种设计的品质,都要让孩子重复行为一次、两次、三次。对于很小的孩子,一个品质的建立,重复两三次就有很好的效果。大一点的孩子要建立一个更加稳定的品质,你只要通过适当的行为,而且让这个行为重复多次,好的品质同样也能建立起来。

所以,用“行为确立法”可以确立孩子的新形象。譬如孩子不敢大声讲话,就可以通过行为来改变。我们在“未来强者训练营”中就这样训练不敢讲话的孩子,让他站起来大声讲话,声音不够大,鼓励他再大一点,再大一点,最后很大的声音,重复多次,很快就敢于大声讲话了。

要通过行为确立新的形象。

 

家长为自己设计的新品质,也是通过行为确立的。无论是什么品质,有几次行为,你就会找到感觉,这种品质就在身上逐渐确立下来了。这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并不难。

只要有决心去行为,在行为过程中就把新形象确立下来了。

当你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和蔼的家长形象时,你不能老停留在自己的设计中,而要在和孩子交往的行为中确立下来。过去对孩子不够和蔼、不够耐心、不够欣赏、不够平等,今天,孩子回来了,你用新的态度对待他,第一次非常感兴趣地倾听他讲一讲学校的事情,第一次用过去没用过的方法去欣赏他、夸奖他。这时候,你设计为自己的家长形象就变成你的行为方式。在新的行为方式中,家长的新形象就开始在你身上确定下来。

过去你做不到什么时候都面带微笑,今天走出家门的时候,见到邻居,见到小区的保安,上班见到同事,你自觉地用微笑对待大家。经过几天的实践,你会发现,这个微笑的行为就把面带微笑的设计固定下来了。慢慢养成习惯,你就多了一点福分。

所有对孩子的形象设计,包括家长对自己的形象设计,都可以通过“新形象确立法”予以确立,把原来停留在概念上的形象设计,变成活生生的新自我,活生生的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