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梅缘梦记》长丰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14:23:37

腊梅与湏子游览了肥西,又迈向了长丰县的路迢。腊梅向湏子介绍说,长丰有名的寺庙有:龙门寺、东宝寺、明城寺、东岳庙、吴山庙;有名的祠堂为:陆氏宗祠、陈氏宗祠、姜氏宗祠、陶氏宗祠、魏氏宗祠。有名的土地庙为:罗巷土地庙、胡小郢土地庙、陶龙窝土地庙;还有有名的吴山镇节烈坊和蔡城塘大闸。

 

一同过县北蔡城塘。蔡城塘,亦称“蔡城湖”,在县北边境,今属孔店乡。北与今淮南市接壤,是古代较大的水利工程。据说它的南端过去曾有“蔡城塘大闸”,清代乾隆四年(1737年)修建,清末渐废。大闸今已不存。楹联:“绿水长盈,入眼全为芳草地;清风徐至,论功却胜大明湖。”(大明湖,在山东济南市,为当地主要名胜地,早已辟为公园。)

 

俩人前往县东造甲乡。据说造甲店的东北旧有明城寺,始建于明初,规模颇大。清末毁于战火。原址处已修建水库。楹联:“云封殿酒杨枝水;雾绕炉焚柏子香”、“敢作敢为,世上偏多无奈事;相迎相敬,眼前都是有缘人”、“种山田,种圩田,不如多种福田好;求阴地,求阳地,还是只求心地佳”、“几十年、尘世栖迟,婆心未已,富贵若浮云,愿将俗子微躯,甘拜佛门亲圣教;数千里、灵光普照,福曜无疆,神仙如望岁,应顺天时地理,好从苦海渡迷津。”(福曜,祥瑞之光。望岁,农家盼望丰收的年岁。)

 

偕手继续走向县东偏南之埠里乡。那旧有车保寺,早废,遗址犹存。大门联:“东土阳和敷泽;保民安乐溥甘霖。”正殿联:“悟透禅机,万法皆空明佛性;修成道杲,一尘不染证菩提”、“云来无踪,伴白石青松,同参因果;人来有幸,度善男信女,共作神仙。”(佛教有因果轮回之说,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佛教称信佛的男女为善男信女。)

 

在县东南隅三十头乡的罗巷村口旧有“罗巷土地庙”,庙已不存。庙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作一方之保障;佑四季以平安。”腊梅说,“胡小郢土地庙”,就县南边境的胡小郢,北距县城(水湖镇)一百里许,今属岗集乡。庙已不存。庙联:“位居中央,合天德以行化育;灵通上帝,尽地利而衍生机。(古人以”天、地、人“为三才。典出《周易·说卦》。地,居三才之中,故云。)

 

继续向县南双墩集乡方向而去,据说旧时的“陆氏宗祠”就在双墩集西南,1949后废,现已不存。楹联:“先祖规模远;裔孙绍述长”、“乔木千枝原共本;长谁万派总同源”、“祖德绵长,怀橘奇童称孝子;宗功久远,开莲雅士著高风。”(三国时吴国的陆绩,年六岁,到九江见袁术。袁术给予他橘子吃,他偷藏三枚于怀。术知而问之,答曰归以奉母。南朝时,陆修境与陶渊明、释慧远结白莲于庐山。)“俎豆奉千秋,三笑当年传逸韵;文章焕五彩,双龙后代继馨香。”(相传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专心修行,足不出户,送客亦不过寺前之虎溪桥。他与道士陆修静、诗人陶渊明谈道论儒。一次送陆、陶二人,边谈边走,不觉过了桥。三人相视大笑,世称“虎溪三笑”,传为佳话。晋代陆机和陆云兄弟二人并有文名,时称“洛下双龙”。)

 

走往县西南陶家楼(今属陶楼乡),腊梅说,离此陶家楼约十里处,旧有“陶氏宗祠”,1949年后废,祠已不存。楹联:“列宗先祖贻谋远;孝子贤孙福泽长”、“不忘先祖之风,门栽五柳;应勉后昆以学,诗咏百梅。”(晋代诗人陶渊明,号五 柳先生。宋代陶复亨有《梅花百咏》诗。)

陈氏宗祠,在县南陶家楼东,今属陶楼乡,祠已不存。楹联“祖功垂福泽;宗德衍家声”、“文德高风世泽长,名标七子;武功佐汉源流长,计出六奇。”(上联指陈琳,汉末建安中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人,全称建安“七子”。下联:指陈平。陈平佐汉高祖刘邦,曾六出奇计。见《史记·陈平传》)

龙门寺,在长丰县西南陶楼乡里。因修水库,寺于1958年被拆毁。楹联:“佛性禅心澄水月;梵钟法鼓聚鱼龙”、“烦恼时、常来坐坐;明白人、早去修修”、“霖雨虽多,不救无垠之草木;佛门纵大,难容伪善之民人。”(民人,即人民,语出《汉书·礼乐志》)“贝叶成文,慈云永护苍生福;天花散彩,法雨常周赤子恩。”(贝叶,贝多树的叶子。贝多,梵语的音译,即菩提树,叶可裁为梵夹以写佛经。)

 

走向县西南涂郢乡,据腊梅说此乡四里墩自然村西北约五里处,旧有“魏氏宗祠”,祠已不存,原址现被魏老河水库所淹没。楹联“佑启后人,春秋不懈蒸尝事;训垂列祖,朝夕唯存敬惕心。”(敬惕,敬畏、警惕。)“九曲总朝宗,千秋俎豆馨香远;一堂崇列祖,万派源流福泽长。”(九曲,指黄河。朝宗,指百川归海。这里有双关义,比喻所有支派都到此祠朝拜祖宗。)“窃符救赵,战国雄风,莫恋遥遥华胄;问难谈经,传家儒学,当思穆穆文宗。”(窃符救赵,战国时信陵君魏无忌事,见《史记·魏公子传》。华胄,名门贵族的后代。问难谈经,东汉魏应,经明行修。曾在白虎观专掌诸儒谈经问难。事见《后汉书·章帝纪》。穆穆,端庄盛美。文宗,文章大家,也泛指试官。)

 

前往县西南吴山镇,街口有“吴山镇节烈坊”。此坊旌表何人不详。1972年因抗旱而将其拆除,石柱移作井栏用。至今石柱上此联石刻字迹犹清晰可辨:“翁姑已逝,论大义、端合殉夫;但数月间,茹苦含辛,为有遗孤终不死。襁褓又殇,恸弱息、永难继嗣;只十日内,屏浆绝粒,毕全烈节与偕亡。”(襁褓,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此指婴儿。弱息,自己的子女,典出《南史·周盘龙传》。)

吴山镇原名吴山庙驿,是合肥县北面的一大驿站,即当时官方传递文书的交通大道。旧时的“吴山庙”,称在古驿道边上。相传唐末吴王杨行密的墓在此,当地俗语谓“坟”为“山”,因以名庙,后遂成地名。庙早废,今已不存。

大门联:“修竹千竿,驿道当门声琐碎;丛祠一座,香烟绕户颂空明。”

正殿联:“老佛归来,画里殿堂皆福地;真神到处,眼中丘壑即名山”、“看曼陀花,无我无人观自在;证菩提果,非空非色见如来。”(曼陀,曼陀罗,花名。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悦意花。自在,佛教指空寂无碍。)“人世横流,看一代雄豪,称王称帝;佛门清静,诵千声梵呗,悟道悟禅。”(上联指杨行密事。行密,庐州合肥(今合肥市)人。唐末起兵据庐州,曾受唐封为吴王。后其子称帝,尊他为太祖。《新唐书》和《五代史》均有传。)“吉凶忧喜本同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地阴阳无二理,余庆者庆,余殃者殃。”(此联上、下比末二句,用叠字,二、四位置平仄相对,可视为工。庆,福、幸福。)

观音殿联:“法雨沛西天,救群生、脱难消灾,泽润频施甘露水;慈云自南海,免此地、善男信女,皈依远到普陀山”、“甘露润斯民,为尔苦难群生,远离苦海;香烟隆此地,留我慈悲大士,永布慈云。”(尔,此处应平而仄,拗。香烟,香火之烟雾。)

戏台联:“天时地利贵人和,喜今朝、八方无事,百谷顺成,真算是、禾黍丰年,壤叟衢童歌大有;物阜民康赖神佑,趁此日、九夏芙蓉,四围杨柳,好借这、风琴雅管,吹豳饮蜡庆升平。”(百谷,指一切谷物。壤叟,乡野的老人。又帝尧时有壤父,年八十余而击壤作歌。衢童,道路上的儿童。豳,豳籥。蜡,指蜡茶,又称“蜡面茶”。茶的一种,出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