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民国际论坛上讲种菜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46:07

成都农民国际论坛上讲种菜经

  ■本报记者孙琪文/图月初,一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国际论坛的邀请函从上海飞到郫县安德镇安龙村,递到64岁的太婆李芝兰和34岁的小伙子王成手里。25日,他们将登上国际论坛,在世界各地的专家面前,讲述“生态种菜”经验。
  一老一少缘何登上国际论坛?原来,3年前,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在安龙村开展“安龙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项目”,还原农田的本来生机。李芝兰和王成两家人率先在村里尝试“不沾农药化肥”的生态农业种植。
  种植生态菜,六旬老太第一个报名
  4月22日下午,春风吹过安龙村的菜地,空气中散发出蔬菜和泥土的香味。李芝兰在自家地里忙活。她的脚边,绿色的莲花白、牛皮菜绿油油一片,长势正旺。
  “种菜也要分好朋友和坏朋友。好朋友在一起,能互相帮助,长得更好。”李芝兰指着种在一起的莲花白和土豆说,因为地里不用农药,为了防止病虫害侵扰,他们就将叶子会散发刺鼻气味的土豆种在莲花菜旁,虫子自然远离这个区域。这就是“间作”,生态种植的手段之一。
  2005年,成都河流研究会选址安龙村,开展“成都府南河上游安龙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项目”,关注生态农村建设。
  李芝兰说,当河研会秘书长田军告诉他们使用农药化肥,不仅农田易板结,而且其残留物还会随雨水等渗透到河流中,造成污染时,她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我们在河边种菜,也会破坏河水水质。”
  李芝兰在安龙村已经生活了近40年。在她眼里,现在的安龙村很美,但过去更美。“那时的走马河河水很清,村里人都要从河里担水吃。夏天最热的时候,大家干活累了,还会下河洗澡。夜里能听到蛐蛐叫。”但后来,河水变得混浊起来,蛐蛐也没了。
  当河研会提出要在村里搞生态农业种植时,李芝兰和老伴第一个报名。首批有11家农户报名参与。
  小伙种地,过去为生活现在为兴趣
  生态农业项目在安龙村实施3年,王成是村里少有的没有外出打工,却留下进行生态种植的年轻人。
  头一次听说“生态有机种植”时,王成有点迷糊。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小伙是种地能手,家中2亩田地,从水稻到蔬菜,几乎由他一个人耕种。为了增产,王成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大量使用化肥。当时他想不通:不用农药,成片的蔬菜岂不是要被虫吃光?
  但王成还是报了名。他半信半疑地把农药和化肥堆到墙角,以防万一。随后,在河研会的帮助下,王成他们建起了沼气池,开始用粪桶挑沼气池里的沼液浇灌菜地。耕地不用机械,都用锄头挖,土壤转换期不用农药,而是用手去一只虫一只虫地拣。
  头一年采用生态种植法,地里长出的菜又小又黄,上面还满是虫眼,产量减了60%。王成心里有点打鼓:生态种植,能填饱肚子吗?
  住在2里地外的李芝兰老两口却干得很欢,他们将家里的4亩地全部生态化了。“小伙子,做事要沉住气。”李太婆的话鼓励了王成,他坚持了下来。
  第二年,未施肥的土壤开始进入转换期,种出来的菜长势好些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也让人惊喜。一次,王成在稻田里除草,居然有两只青蛙跳到脚边。“土地变好了”,河研会的志愿者告诉他,这是土地恢复生机的表现。他家水稻打出的大米连打米工人都惊叹:“咋这么香?”
  2006年下半年,河研会两次组织成都市民到安龙采购生态蔬菜,四季豆、莴笋、青菜头等生态蔬菜高出市场价三至五角,农户们很是欣喜。不久,“安龙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项目”获得“2006年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不少省内外专家来村里考察,马来西亚的农业专家还手把手教王成松土。
  如今,生态种植打开了王成的视野,“过去种地是为生活,现在更多是兴趣。我从来没想到,自己现在这么喜欢种地。”
  参加论坛,就说“我们的经历”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法国巴黎银行基金会主办,目的是“运用文化资源,以敏锐的理解力来面对人类面临的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挑战,以探寻解决问题的创造力、进取性及合作意见。”
  “如果说,李芝兰代表着老一代的农人,那么王成就是新一代年轻农民的代表。”河研会志愿者张兴玲说,3年时间,环保的理念已经根植于这一老一少的心。
  接到邀请,李芝兰很激动,但更多的是坦然,“我就给专家们讲讲我每天做的事嘛。”李芝兰乐呵呵地编起顺口溜:一早下地,拔草除虫;白天吃菜,健健康康;晚上睡觉,听到青蛙叫,睡得香。“我的经历,就是我要说的。”
  而王成告诉记者,除了去讲种植的感受,他还想去论坛上取经。王成说,目前城里的70多户家庭成了他们的固定客源。但单靠目前这种个体种植、销售模式,还很难将生态种植发展壮大。
  最近,郫县安德镇政府的负责人经常来到村里,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并提到了生态蔬菜深加工的想法,这让王成很兴奋。他希望在论坛上,能多讨教一点这方面的思路,学学国外的经验,让安龙村的生态菜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

  ■本报记者孙琪文/图月初,一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国际论坛的邀请函从上海飞到郫县安德镇安龙村,递到64岁的太婆李芝兰和34岁的小伙子王成手里。25日,他们将登上国际论坛,在世界各地的专家面前,讲述“生态种菜”经验。
  一老一少缘何登上国际论坛?原来,3年前,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在安龙村开展“安龙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项目”,还原农田的本来生机。李芝兰和王成两家人率先在村里尝试“不沾农药化肥”的生态农业种植。
  种植生态菜,六旬老太第一个报名
  4月22日下午,春风吹过安龙村的菜地,空气中散发出蔬菜和泥土的香味。李芝兰在自家地里忙活。她的脚边,绿色的莲花白、牛皮菜绿油油一片,长势正旺。
  “种菜也要分好朋友和坏朋友。好朋友在一起,能互相帮助,长得更好。”李芝兰指着种在一起的莲花白和土豆说,因为地里不用农药,为了防止病虫害侵扰,他们就将叶子会散发刺鼻气味的土豆种在莲花菜旁,虫子自然远离这个区域。这就是“间作”,生态种植的手段之一。
  2005年,成都河流研究会选址安龙村,开展“成都府南河上游安龙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项目”,关注生态农村建设。
  李芝兰说,当河研会秘书长田军告诉他们使用农药化肥,不仅农田易板结,而且其残留物还会随雨水等渗透到河流中,造成污染时,她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我们在河边种菜,也会破坏河水水质。”
  李芝兰在安龙村已经生活了近40年。在她眼里,现在的安龙村很美,但过去更美。“那时的走马河河水很清,村里人都要从河里担水吃。夏天最热的时候,大家干活累了,还会下河洗澡。夜里能听到蛐蛐叫。”但后来,河水变得混浊起来,蛐蛐也没了。
  当河研会提出要在村里搞生态农业种植时,李芝兰和老伴第一个报名。首批有11家农户报名参与。
  小伙种地,过去为生活现在为兴趣
  生态农业项目在安龙村实施3年,王成是村里少有的没有外出打工,却留下进行生态种植的年轻人。
  头一次听说“生态有机种植”时,王成有点迷糊。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小伙是种地能手,家中2亩田地,从水稻到蔬菜,几乎由他一个人耕种。为了增产,王成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大量使用化肥。当时他想不通:不用农药,成片的蔬菜岂不是要被虫吃光?
  但王成还是报了名。他半信半疑地把农药和化肥堆到墙角,以防万一。随后,在河研会的帮助下,王成他们建起了沼气池,开始用粪桶挑沼气池里的沼液浇灌菜地。耕地不用机械,都用锄头挖,土壤转换期不用农药,而是用手去一只虫一只虫地拣。
  头一年采用生态种植法,地里长出的菜又小又黄,上面还满是虫眼,产量减了60%。王成心里有点打鼓:生态种植,能填饱肚子吗?
  住在2里地外的李芝兰老两口却干得很欢,他们将家里的4亩地全部生态化了。“小伙子,做事要沉住气。”李太婆的话鼓励了王成,他坚持了下来。
  第二年,未施肥的土壤开始进入转换期,种出来的菜长势好些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也让人惊喜。一次,王成在稻田里除草,居然有两只青蛙跳到脚边。“土地变好了”,河研会的志愿者告诉他,这是土地恢复生机的表现。他家水稻打出的大米连打米工人都惊叹:“咋这么香?”
  2006年下半年,河研会两次组织成都市民到安龙采购生态蔬菜,四季豆、莴笋、青菜头等生态蔬菜高出市场价三至五角,农户们很是欣喜。不久,“安龙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项目”获得“2006年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不少省内外专家来村里考察,马来西亚的农业专家还手把手教王成松土。
  如今,生态种植打开了王成的视野,“过去种地是为生活,现在更多是兴趣。我从来没想到,自己现在这么喜欢种地。”
  参加论坛,就说“我们的经历”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法国巴黎银行基金会主办,目的是“运用文化资源,以敏锐的理解力来面对人类面临的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挑战,以探寻解决问题的创造力、进取性及合作意见。”
  “如果说,李芝兰代表着老一代的农人,那么王成就是新一代年轻农民的代表。”河研会志愿者张兴玲说,3年时间,环保的理念已经根植于这一老一少的心。
  接到邀请,李芝兰很激动,但更多的是坦然,“我就给专家们讲讲我每天做的事嘛。”李芝兰乐呵呵地编起顺口溜:一早下地,拔草除虫;白天吃菜,健健康康;晚上睡觉,听到青蛙叫,睡得香。“我的经历,就是我要说的。”
  而王成告诉记者,除了去讲种植的感受,他还想去论坛上取经。王成说,目前城里的70多户家庭成了他们的固定客源。但单靠目前这种个体种植、销售模式,还很难将生态种植发展壮大。
  最近,郫县安德镇政府的负责人经常来到村里,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并提到了生态蔬菜深加工的想法,这让王成很兴奋。他希望在论坛上,能多讨教一点这方面的思路,学学国外的经验,让安龙村的生态菜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