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可以不当现成的君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56:05

【原文】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2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这个人的人生规律,可以说是高尚到了极点了,他三次将天下让给季历,人民简直无法找到适当的语言来称赞他。”

【说明】为什么要称赞泰伯?泰伯为什么要“三以天下让”?这是本节的关键问题。只有弄清了泰伯为什么要“三以天下让”,才能知道“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了。周人是古老的农业部落,兴起于今陕甘一带。传说其始祖名弃,为姜姓有邰氏女,曰姜嫄所生,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号后稷。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夏朝农官。因夏政衰,失官而奔于戎、狄之间。其孙公刘率族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发展农耕,势力渐兴。后又传九世,到古公亶父时,因受薰鬻、戎狄的进攻,从豳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岐山间)。周原土地肥美,宜于农作。商代晚期,古公在那里兴建城郭房屋,划分邑落,设立了官吏机构,国号为周。古公后被周人追称太王。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周文王)。传说古公预见到姬昌的圣德,就想把君位传给三子季历。长子泰伯为使父亲古公的愿望实现,便偕同仲雍逃到长江下游(春秋时的吴国即仲雍后裔),使季历和姬昌顺利继位。按照夏朝以来的规矩,王位是由长子或是兄弟相及继承,但由于古公有对殷商王朝很不满而想推翻的思想,有意革命,泰伯不以为然。泰伯依照传统的观念,认为尽管其政治腐败,小邦周再怎么说也是殷商王朝的一个小诸侯国,不应该推翻殷商王朝。但出于孝心孝道,泰伯又不愿反对古公亶父,也因为殷商王朝确实太糟糕,有负于天下百姓,所以泰伯处于两难之间。古代宗法社会,有长兄在,次子是不可以接位的,于是便与虞仲三次逃出,让古公传位给季历。古公卒,少子季历继位,是为公季,后周人追称王季。周国势发展,季历同商朝属下的任姓挚氏通婚,加强了与商朝的关系,因此季历是殷王武乙的女婿。商王武乙末年,季历入朝,武乙赐以土地及玉、马等物品。随后季历征伐西落鬼戎,俘获“十二翟(狄)王”。商王文丁时,季历进一步对诸戎作战,除伐燕京之戎受挫外,伐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都得胜利,使周的势力深入今山西境内。文丁(一说帝乙)封季历为牧师(即方伯)。可能是由于周的强大,引起同商朝的矛盾,季历终为商王所杀。季历之子昌继位,即周人追称的周文王,姬昌乃殷王族女所生,故而是殷王武乙的外孙,具有了殷商族血统。孔子以为,泰伯于思想、学问、仁义、社会行为规范,没有不好的,只是他的传统观念使他认为不能以下犯上,故他弃王位而逃走,有王位可坐而不为。也就是说,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君王都可以不当。孔子推崇这种不把富贵功名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真理放在第一位的人。所以在此称赞他。称赞他是什么目的呢?历史发展到春秋时期,从夏、商、周逐渐成形的私有制突然暴发而畸形发展,人们开始伸手要官、买官,见官位而不让,有官当而忘乎所以,甚至发展到弑父弑兄而争夺王位,人们被私有制弄昏了头脑,被权势、财富迷住了心窍,私有欲、占有欲占据了整个心身。使得整个华夏社会一片混乱,人们被掠夺、剥削而苦不堪言。所以孔子提出泰伯“公天下”的思想品德,是宣扬“仁、义、礼、智、信”这个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因为泰伯的“出逃”,显然就是最佳行为方式。

——————————————————

【注释】1.泰伯:又称为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dǎn胆)父的长子。古公有三个儿子,泰伯、虞仲(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周文王)。传说古公预见到姬昌的圣德,就想把君位传给三子季历。长子泰伯为使父亲古公的愿望实现,便偕同仲雍出走他国,使季历和姬昌顺利继位。

2.得:《易·文言》:“知得而不知丧。”《庄子·秋水》:“至德不得。”《礼记·大学》:“虑而后后能得。”这里用为找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