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18:55
百科名片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North American pine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该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线虫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
目录
简介概况取样、分离、鉴定
分布危害情况形态特征生物学传播途径引起疾病检疫与防治检疫措施农业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品种
简介概况取样、分离、鉴定
分布危害情况形态特征生物学传播途径引起疾病检疫与防治检疫措施农业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品种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概况
学名 Bursaphelenchuh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kle,1970
异名 Aphelenchoides xylophilus Steiner & Buhrer,1934;Bursaphelenchus lignicolus Mamiya,1972
英文名 Pine wood nematode
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但未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分类地位 属于线形动物门,滑刃目(Aphelenchida)、滑刃亚目(Aphelenchina)、滑刃总科(Aphelenchoidoidea)、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伞滑刃属 (Aphelenchoides)。
鉴别特征:成虫体细长,约1mm,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
生物学特性: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只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温度25℃下30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在温度30℃时,线虫3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低于10℃时不能发育,28℃以上繁殖会受到抑制, 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
原产地:原产北美洲。松材线虫病在日本、韩国和墨西哥等国均有发生。
中国分布现状: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中国等国均有发生,但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此病1982年我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又相继在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台湾、香港等省(区)等许多地区发生并流行成灾。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以后相继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等地成灾,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携带传播;远距离主要靠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品等进行传播。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在树干上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木材蓝变。严重威胁用材林。由于扩展迅速,现已对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的天然针叶林构成了巨大威胁。
病症及机制:病原线虫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时从伤口进入松树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导管阻塞,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在夏秋季针叶失水萎蔫褪绿变黄色至红褐色,松树整株枯死,且红色针叶当年不脱落,树干有大量天牛寄生痕迹,木质部呈蓝色。病害发展过程分4个阶段:
(l)松树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松褐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
(2)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
(3)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可见松褐天牛的蛀屑;
(4)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取样、分离、鉴定
每个林业小班内可疑病树在10株以内全部取样,10株以上视其分布情况,先抽取10株,再抽取剩余数量的  松材线虫
5―10%。取样要选择当年新死松树,取样部位以胸高处为好。取样时先把取样部位树皮剥净,选取靠近蛀道、蛹室处,用直径3厘米左右手摇钻钻至树心,取适量木屑(不少于20克),或用柴刀劈至lO厘米深,取木片宜可。取好样品装入塑料袋,同时用铅笔填写寄主、采集地点、时间、采集人等一并装袋,用绳扎实。样品若不能立即分离鉴定,应放在冰箱内暂存。
目前分离松材线虫主要采取贝尔曼(Baermann)漏斗法。将玻璃漏斗(直径10—15厘米)放在漏斗架上,漏斗末端套上一段乳胶管,并置一止水夹于乳胶管上,在漏斗内铺上两层纱布。将截取的木段剥皮后劈成细长的小木条(或钻取的木屑、或将诱捕到传媒天牛剪碎)置于漏斗的纱布上,缓慢地注入清水,使之完全浸于水中。线虫从小木条或木屑及传媒虫体的组织中游离到水中,并通过纱布沉积到漏斗末端。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后即可打开止水夹,用小培养皿(直径约6—7厘米)接取底部约5毫升的水样进行镜检。
病原鉴定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LY/T1123-93)”。
控制方法:人工伐除病死树,防止疫区木材携带该种或天牛扩散传播,袋装熏蒸杀灭松墨天牛,利用天敌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防治天牛 。
国外情况:
松材线虫病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朝鲜和中国局部地区等国均有发生。
松材线虫在美国发生的情况:松材线虫在美国分布很广,但美国的土生树种大多数是抗病的,当地传媒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效率也相对较低,同时有大量的自然天敌存在,因此松材线虫在美国的危害不严重。
松材线虫在日本发生的情况:早在1905年松材线虫就传入日本,在九州长崎造成危害,由于控制不力,不断扩展、蔓延。1979年竟损失松木243万立方米。目前,松材线虫疫区占日本松林面积的25%,已扩展到日本47个县府中的45个(仅北部的青森县、北海道尚无松材线虫)。
有关措施:
中国政府正对局部发生的松材线虫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以封锁、扑灭此线虫。仅1998年至1999年10月,中国检验检疫机构从来自美国、日本的木质包装材料中截获松材线虫的批次分别达44次和28次(中国仅从美国和日本输华的木质包装材料中截获到松材线虫,因此只规定对美国、日本的输华木质包装材料采取措施),为防止松材线虫的传入,检验检疫机构对发现松材线虫的木质包装采取了销毁措施。(松材线虫的寄主仅局限于针叶树种,故仅对输华的由针叶树制作的木质包装材料采取限制措施)但如不杜绝输华木质包装材料中的松材线虫进一步传入,则中国政府的努力将前功尽弃。这一紧急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也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协议)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原则相一致。
美国和日本采取的紧急检疫措施:美国、日本输华货物应避免使用针叶树木制作的木质包装,如果使用,须在出口前进行热处理(中心温度达到56°C以上,持续处理30分钟)或者其他经中方认可的有效除害处理方法,并由美国、日本官方检疫部门出具植物检疫证书,证明进行了上述处理。对于使用非针叶树木制作的木质包装或无木质包装的货物,出口商须出示“使用非针叶树木质包装”或“无木质包装”声明。
编辑本段
分布
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中国等国均有发生,但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此病1982年中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又相继在安徽、广东、山东、浙江、台湾、香港等省(区)局部地区发现并流行成灾。
编辑本段
危害情况
松材线虫侵入树木后,外部症状的显著特点是:先是针叶失水,褪绿,继而变褐,而后整株枯死,针叶全呈  松材线虫
红黄色。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蒸腾作用下降;②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虫侵害和产卵的痕迹;③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通常可见到甲虫的蛀屑;④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病树干枯死亡,但针叶不脱落。此时树体上一般有多种害虫栖居。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雌(20):L=1140µm;a=39.4;b=11.1;c=27.3;v=72.9%;st=15.2 µm;
雄(20):L=1070µm;a=47.6;b=11.0;c=31.3;st=15.1 µm;sp=29.8 µm
雌雄虫都呈蠕虫形,虫体细长,长1mm左右。唇区高,缢缩显著。口针细长,其基部微增厚。中食道球卵圆形,占体宽的2/3以上,瓣膜清晰。食道腺细长叶状,覆盖于肠背面。排泄孔的开口大致和食道与肠交接处平行,半月体在排泄孔后约2/3体宽处。卵巢单个,前伸;阴门开口于虫体中后部73%处。上覆以宽的阴门盖。后子宫囊长190µm,约为阴肛距的3/4。雌虫尾亚圆锥形,末端宽圆,少数有微小的尾尖突。雄虫交合刺大,弓状,成对,喙突显著,交合刺远端膨大如盘。雄虫尾似鸟爪,向腹面弯曲,尾端为小的卵状交合伞包裹,退火的交合伞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见,交合伞(为翼)是尾的角质膜的延伸,在问短呈铲状,由于边缘向内卷曲,从背面观呈卵形,从侧面观呈尖圆形。病材中的幼虫虫体前部和成虫相似,但其后部则因肠内积聚大量颗状内含物,以至呈暗色并接结构模糊。幼虫尾亚圆锥形。
编辑本段
生物学
松材线虫引发的松树萎蔫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寄主树种,环境条件,媒介昆虫密切相关。在我国主要发生在黑松、赤松、马尾松上。苗木接种试验,火炬松、海岸松、黄松、云南松、乔松红松、樟子松也能感病,但在自然界尚未发生成片死亡的现象。低温能限制病害的发展,干旱可加速病害的流行。
在中国传播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主要是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在日本除松褐天牛外还有小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griseus(Fabricius))、褐幽天牛(Arthopalus rusticus(Linne))、(Corymbia succedanea Lewis)、短角幽天牛(Shondylis buprestoides Linne)、(Acaloculata fraudatrix Bates)、(Monochamus nitens Bates)、双斑泥色天牛(Uraecha bimaculata Thomoson)等7种。在美国携带松材线虫的几种天牛主要以卡来罗纳黑天牛(Monochamus carolinensis) 为主。
中国南京地区松褐天牛每年发生1代。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从罹病树中羽化出来的天牛几乎100%携带松材线虫。天牛体中的松材线虫均为耐久型幼虫,主要在天牛的气管中,一只天牛可携带上万条,多者可达28万。2月份前后分散型松材线虫幼虫聚集到松褐天牛幼虫蛀道和蛹室周围,在天牛化蛹时分散型幼虫脱皮变为耐久型幼虫,并向天牛成虫移动,从气门进入气管,这样天牛从羽化孔飞出时就携带了大量线虫。当天牛补充营养时,耐久型幼虫就从天牛取食造成的伤口进入树脂道,然后脱皮形成成虫。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往往是松褐天牛产卵的对象,翌年松褐天牛羽化时又会携带大量的线虫,并"接种"到健康的松树上,导致病害的扩散蔓延。
编辑本段
传播途径
近距离传播靠天牛等媒介昆虫传带,远距离传播则主要借助感病苗木、松材、枝桠及其他松木制品的调运进行。
编辑本段
引起疾病
松材线虫病多发生在高温干旱的的气候条件下。从罹患病树羽化出来的天牛几乎100%携带松材线虫,每只天牛都可携带成千上万条线虫,最高可达25万~30万条。当天牛在树上咬食树木补充营养时,线虫幼虫就从天牛取食的伤口进入树脂,然后蜕皮成为幼虫。被松材线虫侵染的松树往往又是松墨天牛的产卵对象。翌年,在罹患病的树林内寄生的松墨天牛羽化时又会携带大量线虫,并“接种”传播到健康的松树上,导致病害的扩散蔓延。该病害的近距离传播主要靠松黑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是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品等进行远程传播。松材线虫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只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25℃下经30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在温度30℃时,线虫3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松材线虫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0℃,低于10℃时不能发育,28℃以上时繁殖会受到抑制,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线虫类昆虫能在6个月内使松树死亡,是使松林大片被毁的重要害虫。
松材线虫病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等国均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侵袭中国香港,几乎毁灭了香港分布广泛的马尾松林。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被发现,随后相继在安徽、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形成几个疾病中心,并向四周扩散,使这些省的局部地区发生并流行成灾,导致大批松树枯死。松材线虫病给安徽、浙江两省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5亿~7亿元。由于松线虫的毁灭性危害,该虫已被为对内、对外的重要检疫对象。
广东省在防治松材线虫病害下了很大功夫,投入5700万元,治理区面积约80万公顷,有效地“控制、压缩和扑灭”松材线虫病。应用松墨天牛引诱剂和诱捕剂及航空监测技术提高宏观监控疫情的能力,人工伐除病死树和袋装熏蒸杀灭松墨天牛,利用管氏肿腿蜂天敌防治天牛等方法起到了明显的控制效果。在安徽,为防止和隔断松材线虫病害传入黄山,保护黄山松不受松材线虫侵袭,实施了宽公里、内围边界长公里、外界边长100公里的黄山生物控制带工程,有效地阻隔了松材线虫传入黄山。
编辑本段
检疫与防治
检疫措施
(1)检疫检验方法
直观检验:此种方法主要在产地调查时使用。在调查时仔细观察树木发育是否正常,注意察看有无树脂分  松材线虫
泌减少、停止,针叶变褐、萎蔫,枝干及整株枯死的现象,同时观察树干上有无天牛蛀食的痕迹、产卵孔、羽化孔等,如有再行解剖检查。
解剖检验:用工具将可疑感病的树木锯断劈开,看材质重量是否明显减轻;木质部有无蓝变现象;树干内有无松褐天牛栖居的痕迹。
漏斗分离检验:从罹病木发病部位或天牛栖居处钻取木材组织并粉碎,用双层纱布包好,置于下方带有胶管和截流夹的玻璃漏斗上,加水浸泡12小时,取下部浸泡液离心,取其沉淀液15ml,置于解剖镜下,对照松材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检查鉴定。
(2)检疫处理
木材及其产品在使用前或出境、进境前用60℃热处理或杀线虫剂处理。检疫中发现有携带松材线虫的松木及包装箱等制品,应立即用溴甲烷熏蒸处理;或浸泡于水中5个月以上;或立即送工厂切片后用作纤维板、刨花板或纸浆等工业原料以及作为燃料及时烧毁。对利用价值不大的小径木、枝桠等课集中烧毁,严防遗漏。农业措施
林地清理,砍除和烧毁病树和垂死树,清除病株残体,这是一种较可靠的对策。特别是在危害区采用此法抑制病原的扩散是切实可行的。伐除后必须烧毁和或进行处理,否则将成为新的感染源。设立隔离带,以切断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如此,可切断天牛的食物补给,可有效地控制天牛虫媒的扩散,以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的目的。化学防治
(1)清除传媒松墨天牛
在晚夏和秋季(10月份以前)喷洒杀螟松乳剂(或油剂)于被害木表面(每平方米树表用药400-600ml),可以完全杀死树皮下的天牛幼虫;在冬季和早春,天牛幼虫或蛹处于病树木质部内,喷洒药剂防治效果差,也不稳定。伐除和处理被害木,残留伐跟要低,同时对伐根进行剥皮处理,伐木枝梢集中烧毁。原木处理可用溴甲烷熏蒸或加工成薄板(2cm以下)。原木在水中浸泡100天,也有80%以上底杀虫效果。这些措施都必须在天牛羽化前完成。在天牛羽化后补充营养期间,可喷洒0.5%杀螟松乳剂(每株2-3kg)防治天牛,保护健树树冠。
(2)防治松材线虫
在线虫侵染前数星期,用丰索磷、乙伴磷、治线磷等内吸性杀虫和杀线剂施于松树根部土壤中,或有丰索磷注射树干,预防线虫侵入和繁殖。采用内吸性杀线剂注射树干,能有效地预防线虫地侵入。生物防治
利用白僵菌防治昆虫介体,也可用捕线虫真菌来防治松材线虫。抗病品种
目前,日本主要利用马尾松、火炬松合日本黑松杂交,选育抗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