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的故乡令人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3:59:04
沦陷的故乡令人忧   若寒 于 2010-11-10 14:37:0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文化散论
  农村老家距离省城五十来公里,驱车个把小时就到了。但是我回家的次数并不多。最近回去一次,发现有两件事情让人忧虑。一件是母亲承包的责任田里那眼老机井变样了,一件是妹妹任教的职业高中快要关门了。
  
  记忆里的老机井很多年了,它旁边的机井房也有几十年了,但是越来越溃败,无人管无人问,以至于忽然坍塌,走近一看,井口上面安放了一个四方水泥箱,有几百斤重,外面有“水利设施”的字样。没有这个水泥箱时,母亲可以用水桶从井里汲水,浇灌旁边的一分菜地;现在有了这个半人高的水泥箱,汲水变得非常困难。向井里看去,只见露出一截白色胶管,未见电线和水泵。再说,从周围田地里,也从未见其他水利设施。于是,我忽然明白,这又是一次“作秀”,是“面子工程”,绝无实效。多年以前,地里还埋过几次塑料管道,后来都报废了,几乎没用。大集体的年月,浇地富有诗情画意,水从井里抽出来,顺着水渠,再顺着田埂,一畦一畦流着流着,一点也不费力。后来单干后,浇地变成塑料管的天下,一家一户,恨不得水泵、柴油机、水管一应俱全。挪动水管的费力劲太累人了,一刻也不停息,再加上水管被折来折去导致的渗漏,浇一块地,不弄得一身水一身泥绝无可能。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抗旱”模式,很快就使原先比较完备的水利设施先毁坏后销声匿迹。电线没了,线杆没了,就连孤独的机井房也一个个倒掉没了。没变的是,小麦、玉米、花生三大样,轮番播种,亩产五六百斤(花生三百来斤),永远这样。一眼井的变化,足以见证老家农业的“进步”是多么令人沮丧。
  
  那所职高的前身是全县第三高中,当年赫赫有名。1984年我就是在那里考上“小中专”吃上商品粮的。变身职高是后来的事情了。但据说,职高收不来学生,没人愿上。这次回家,才知道全校七十多位老师,教了不足百名学生,有的班级五六个人。职高如此不景气,其实由来已久,应该见怪不怪。别说职高,就是职业中专、高职高专,又有几个是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看看每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查的一百多万考生,数千人争一个职位的难堪相,就会明白当今教育出了大问题,甚至是患了不治之症。“有教无类”多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多棒,“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的择业标准多美,可是我们与这些愿景越来越远,也越来越绝望。妹妹说估计很快职高就关门了,要集中到县城的职业中专,而这里会变成全乡唯一一所小学,吃住在校,封闭管理。不用说,打造小学“航母”才是目的,但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学校又能存续多久呢?
  
  幸亏这几年还算风调雨顺,年迈的父母基本免了抗旱浇地之苦。但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水利设施始终是一种痛,折磨着父老乡亲。而今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继续玩花拳绣腿自欺欺人,不该继续让水利设施好看不中用。这种有目共睹的骗人玩意儿,到底谁来担责呢?
  
  人的能力有大小,教育本该多样化,以人为本,百花园里争奇斗艳才是春,怎么能高考独木桥上走这么多年呢?举国都在应试,教育变得越来越面目可憎,收费第一,义务名不副实,老师也在沦落,单看“职高”的悲惨境遇,就知道教育积弊有多么深不可测。
  
  故乡不折不扣在沦陷。处处都是凋零的画面。人均几分的田野本该精耕细作,成为美轮美奂的花园,可是除却疯长的围墙,越来越少的田地仍然在哭泣。更为心痛的是,蹦蹦跳跳背着书包上学田园诗般的图景一去不复返,农村孩子的成才之路竟然比城里还狭窄!呜呼!

[稿源:红网]
[作者:朱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