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26:25

《何谓“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富金壁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载《北方论丛》1995.3

对许慎关于形声字的定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道:
事兼指事之事、象形之物,言物亦事也;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譬者喻也,喻者告也。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
自段玉裁如此说解之后,说形声者率皆沿袭其说(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文字学笔记》)
“说文纲领”:“以事为名者,以言其形;取譬相成者,以言其声。”)但这种解释其实是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名”的理解。   
如果说“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那么,江河之字以水为名也即以水为字,所有从水之字也都以水为名也即以水为字,“名、字”岂不是成了义符的同义语?又,既然江河之字已经“以水为名”了,为什么还要“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 “以水为名”的“名”与“因取工可成其名”的“名”是不是一回事呢?如果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成两橛(水之“名”与江河之“名”)?如果不是一回事(前一“名”指水旁,后一“名”指江河之字),岂不是违背了逻辑的同一律?     
“字”是“名”的古义。至少在汉代以前,这个意义已经不使用了:   
⑴《管子·君臣上》:“书同名,车同轨。”( 《史记·秦始皇本纪》:“车同轨,书同文字。”)
⑵《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郑玄注:“名,书文也。今谓之字。”   
⑶《周礼·秋官·大行人》:“喻书名。”郑玄注:“书名,书之字也。古曰名。”  
⑷ 《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皇侃义疏引郑玄注:“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
今世曰字。”
许慎与郑玄是同时代人,显然,他解释形声字说“以事为名”时,不会使用当时人已不习知的“名”的古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的“名”字仅此一见。他凡说到“文字”的意思,或曰字,或曰文,或曰书,皆不用“名”。
笔者以为,“以事为名”的“名”是指名称、名号,也就是字音(古汉语中往往一字一词,这里的“字音”等于说“词的语音形式”)。《说文解字·口部》:“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鸣而命施谓之名,名之为言鸣与命也。”《管子·七法》“名也”尹知章注:“名者所以命事也。”就是说,某事物叫什么,也即人们称它为什么,这就是它的“名”,指字音而不指字形。而以“名”为字音,历时久远:
⑸《淮南子·说林》:“或谓冢,或谓陇,或谓笠,或谓簦,头虱与空木之瑟,名同实异也。”高诱注:“头中虱,空木瑟;其音同,其实则异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第十七指出:
“或谓簦”下,当有“名异实同也”五字。言冢与陇,笠与簦,名异而实同;若头虱与空木之瑟,则名同而实异也。
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文字学笔记》“略论推寻本字之法”亦曰:
虱与瑟一音,若依今日注音字母之法为之,则虮虱之虱与琴瑟之瑟终古无别也。①
《淮南子》的作者是汉初人,他这里所说的“名”指字音。又王筠《说文释例·形声》:
⑹ 夫声之来也,与天地同始。未有文字以前,先有是声,依声以造字,而声即寓文字之内。故不独形声一门然也。先有日月之名,因造日月之文;先有上下之词,因造上下之文。
可见,近世的文字学家也以“名”为字音。
“名”既指字音,那么,“以事为名”当指声符。以江河字为例,事指工可(工可为二事,江河则为另二事),江河古同工声可声,即以工可为其名(指字音,即声符)。这其实也就是假借方法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依工可之声,托江河之事)。
段玉裁说“取譬相成”是“谓半声也”,大约是本之于《颜氏家训·音辞》:“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熹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音字耳。”而颜之推所谓“譬况假借,以证音字”,是指古人训诂中用的“某读如某”式的注音、说明通假的方法。②张守节《史记正义·论音例》也说:“先儒音字,比方为音。至魏秘书孙炎,始作反音。”这譬况比方以证音字的方法,与许慎解释形声字所用的“取譬相成”并非一事。
所谓“取譬相成”当指义符。以江河字为例,江河都属水类,于是以工可为其名(指作声符),取水作譬况以成江河之字。
这并不是新观点。顾实《中国文字学》就说过:③
其半为声者,本从假借而来,故假借曰“依声托事”,而此亦曰“以事为名”矣;其半为形者,兼取会意之式,故会意曰“比类合谊”,比者譬也,而此亦曰“取譬相成”矣。或曰:“譬者,假借其声音也。”是岂其然哉!
其言中肯(唯“比者譬也”,似于义未安。愚谓比者,比并也)。不过,他的观点并未为人所重视,于是至今只剩下了一种权威的段玉裁的解释。而段的解释又实在扞格难通,所以讲文字的书或引段说而一带而过,或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对许慎形声字定义的解释。这个问题确实早该澄清了。

注释
①虱与瑟皆为入声、栉韵、山母字,音同。
②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引卢文弨云:“此不可胜举,聊举一二以见意:郑注《易大有》明辩遰,读如明星皙皙;《晋》初爻摧,读如南山崔崔;《周礼·太宰》斿,读如囿游之游;《疾医》祝,读如祝病之祝。”
③顾实,近代语言文字学家,《辞源》编纂者之一。《中国文字学》刊《东南大学丛书》,二十年代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