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否认CPI被人为调整 指责媒体主观推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05:59

国家统计局否认CPI被人为调整 指责媒体主观推断

2010-11-11 02:34:26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日前有报道引用社科院的研究报告称,中国CPI被人为调整,五年系统性低估超过7%。11月10日晚,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副司长庞晓林在官网发文称,“我们认为媒体报道的结论是主观推断,与事实不符,有关媒体不核实报告内容的可靠性,所用标题误导公众。”

居民对物价的感受与CPI对于全部物价进行综合后的数据有偏差。

由于CPI编制细节尚未公开,因此相关研究充其量也只是水中望月、镜中看花。要对CPI指数有更准确的理解,还有待于相关细节的公开和透明。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徐奇渊

我提一个建议,就是理性的消费,要相信政府完全有能力来调控市场,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作为企业来说,我建议你不要炒作农产品,会成为打击的对象。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 周望军

新京报11月11日讯 有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CPI被人为调整,五年系统性低估超过7%。昨日,报告作者否认以社科院名义发布报告,系以个人名义发布。

国家统计局官员总经济师姚景源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表示,对此报告不做评价。昨晚,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副司长庞晓林在官网发文称,“我们认真研究了有关报道内容和徐先生的文章,认为媒体报道的结论是主观推断,与事实不符。有关媒体不核实报告内容的可靠性,所用标题误导公众。”

学者报告称“CPI被低估”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徐奇渊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他的《数据和主观感受:CPI是风动还是帆动》是以个人身份发布在研究所网站上,并不代表中心,更不代表社科院。

据财经网此前报道,这份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名义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间,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人为调整,系统性低估超过7%。报道中介绍徐奇渊为社科院研究员。但据徐本人说,他目前仍是博士。

报告引用了央行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储户对物价水平的满意度指数连创2001年以来最低点,为21%左右,这一满意度低于2007-2008年通货膨胀时期的水平(30%)。而另一方面,统计局公布的CPI指数始终在3%左右水平波动。

据徐奇渊计算,在这5年中,按照CPI常规的编制程序,有-7.53个百分点无法用8个分项指数及其权重来解释的,可以被视为人为调整的痕迹。基于此,他判断在过去5年间,CPI被人为系统性低估超过7%。

低收入家庭更觉得物价高

徐奇渊在报告中详述了主观感受和物价统计数据矛盾的原因:首先,居民主观感受多是基于环比数据,而统计数据报告则是同比数据。同时,居民对物价的感受与CPI对于全部物价进行综合后的数据有偏差。此外,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感受也有所区别,低收入家庭面临的实际物价水平更高。

观点交锋

“人为调整CPI不可能”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称,明年会加大房租在CPI比重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表示,人为调整CPI是“不可能的”。他指出,统计是工作人员在各地采集数据,经过严密计算出来的,而不是一个人拍脑袋决定的。“这么大量的工作不会因为一份报告而否定,我们的劳动成果也应该得到尊重。”

至于CPI权重五年一调整,叶青解释说,这是全球基本采取的一个时间,五年一调整相对稳定,有可比性,有利于分析研究。

他坦言,由于国内的CPI权重上一次调整在2006年,到现在正好五年,最后阶段的CPI数据是会和普通百姓的直观感觉有一些出入。他表示,明年CPI权重调整后,将会加大房租在CPI中的权重,降低食品权重。

“CPI作考核指标有水分”

经济学家马光远称,学界一致认为CPI数据不能反映现实

经济学家马光远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学界对于CPI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现实的观点一直较为一致,“CPI的构成肯定是有问题的,不能反映目前的真实情况,这是一个制度性的低估。另一方面也有人为的低估在里面。”

马光远认为,“把控制CPI作为官员考核的指标,就会人为往下压,其中就会有水分。”因为牵扯到多个调控部门的利益,要让统计数据真实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单纯技术的过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同样认为,我国统计数据的操作空间的确存在,但是,仍能反映宏观经济变化情况。他打了个比方,一个人一直用不准确的磅秤称体重,尽管数据不准确,但同样反映出个人体重的变化。“也就是说,尽管数据并不精确,但逻辑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够反映出现实变化。”

同题报道

统计局文章火药味十足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悉,庞晓林的这篇署名文章主题为《CPI不是用模型推算出来的》。

“我们认真研究了徐先生的文章,认为媒体报道的结论是主观推断,与事实不符。”庞晓林在文中称。对于通过数学模型推算出来“被低估7%”的结论,仅仅是一家之言,并非主流专家学者们的共识。

“国家统计局官员发表署名文章,直接辩驳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这是一种很罕见的行为。所以,足见其重要性。”在采访中,有关学者对记者表示。

在这篇署名文章中,庞晓林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辩驳。其一,数学模型只是一种分析研究工具,不适宜直接用来生产统计数据。目前,统计部门编制和发布的价格指数有着严谨的编制工作程序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原始数据是采用定人定时定点派人直接采集的,是真实可信的,是能够反映市场物价变动及其变动趋势的。

报告作者在不能解释自身模型推算结论的情况下,没有分析其所使用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而将其中不能解释的因素归咎于“人为调整”,是不负责任的。

其二,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有很多种,既有拉氏公式,也有派氏公式,还有理想公式。用拉氏公式计算价格指数存在着高估的倾向,而用派氏公式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同样的基础数据,利用两种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国价格指数编制也正如报告中所说每5年调整一次“商品篮子”,每年则根据城乡居民12万户消费调查资料及相关资料调整一次权数。

庞晓林直接指出,“报告作者采用纯粹的拉氏公式,利用不够完整的资料来评估CPI数据,作为一项科研工作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对研究结论的局限性不做必要的说明并对外发布,是不够严谨的。”

“-7%”如何计算出来?

社科院的报告包括四方面核心内容:1)城镇储户对物价水平的满意度指数处于历史低谷,最低点达到21%左右;2)居民的主观感受侧重于环比数据,而统计局公布的是同比数据;3)2006年以来的5年间,CPI大约被系统地低估了7%;4)建议统计局对CPI的分类指标所占的权重进行调整。

那么,上述报告是如何计算出来这一个数值的呢?

该报告的执笔人徐奇渊分两个步骤论证计算得出了“-7%”这个数值。第一步,徐奇渊论证了与固定权重的CPI相比,官方公布的CPI存在低估。

他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01年基期的CPI分类权重数据:食品占34%,烟酒及用品4%,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6%,医疗保健10%,交通通信10%,娱乐教育文化14%,居住13%。然后使用这个固定的权重,结合官方公布的各月CPI8个分类价格指数,得到一个固定权重的CPI价格指数。最后把官方公布的CPI指数减去这个固定权重的CPI指数,就得到了2001年至2010年的各月差值。

分析这些月度差值,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在2001年~2006年,波动幅度较小;但是在2007年~2009年期间,差值长期落入负值区间。根据这一特点,该报告得出结论,与固定权重的CPI指数相比,官方公布的CPI存在低估。

在第二个步骤的计算中,该报告则计算出2006年1月到2010年5月,这个差值累计为-7.35%。徐奇渊通过采样这一时间段的月度CPI数据,根据国际上流行的权重分析计算公式,对5年来一共53个月度数据进行了回归估算。通过这种计算得出了-7.35%这个数值。


报告续53个月的CPI价格指数变化中,这个-7.35%的变化值无法用8个分项指数及其权重进行解释。因此,这个-7.35%的变化值可以被视为人为调整的痕迹。也就是说,这53个月以来,通过这种调整方式,CPI被系统低估了大约7%。

新闻回顾:社科院:中国CPI被人为调整 五年间被低估7%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研究报告称,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间,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被人为调整,系统性低估超过7%。央行的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储户对物价水平的满意度指数,已经接连创出2001年有数据以来的最低点21%左右,显著低于通货膨胀时期水平。(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杨华云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