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廷桢 亦文亦武照江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06:56
邓廷桢 亦文亦武照江淮孙语珺 整理         俗话说:自古金陵多豪杰!翻开历史的书页,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封疆大吏邓廷桢在宦海中度过了45个春秋,其间10年是安徽巡抚。安徽自嘉庆以来,乃积弊难返之地,政乱治紊。邓廷桢到任后,对皖省当时的政事民情孜孜留意。接着他殚精竭虑,医治疮痍,振兴安徽,上慰宸衷,下安庶民,一定要决采良策,力施仁政。邓廷桢是值得南京人骄傲的民族英雄,他是江淮耀眼的明珠。生于城南学于钟山书院        邓廷桢,字维周,号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又号刚木老人。其先世本籍福建沙县,明末“入籍江宁,卜居城内之万竹园”。秦淮河畔万竹园,在城墙西南隅,明朝时为魏国公徐达别墅,入清后,邓元昭太史卜居于此。邓廷桢为邓元昭第五世孙。1775年农历十二月初五,邓廷桢诞生在这样一个世代官宦家庭中。此时的邓府,方池似鉴,雉堞如屏,修竹万竿,上下掩映,府门上有联,上联写有“二分水竹”,下联为“一半城郊”,八个大字,情景交融。一城之隔,城外适与赛虹桥相邻,每当黄昏薄暮,白鹭成群,栖止于林间,咿哑之声不绝,时人咸谓之此乃旺气相聚,致有百鸟朝凤相类似的景象出现。邓廷桢的青少年时代,正当清王朝的“乾嘉盛世”,他“少时从同里胡愚溪学,博本渊源”,熟读儒家经典与文史掌故,对诗、词、书法亦十分爱好,造诣很深。1791年,他刚17岁,就考中秀才,入江宁县学。不久,又进入南京著名的钟山书院读书,听80高龄的桐城派文学大师姚鼐讲学。
        他后来顺利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于1801年踏入封建官场,从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乡试会试的同考官到1810年外放浙江宁波知府,1814年又调陕西,在延安、榆林、西安等地任知府,“以善折狱称,平反韩城、南郑冤狱,又全同州嫠妇母子,陕民歌之,传播京师”。1821年,他升任湖北按察使,曾自撰一副楹联挂在衙署里,以表心迹:“官要虚心,纵能发伏釐奸,须识我得情勿喜;民宜守分,若到违条犯法,可怜汝无路求生。”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他敢于为民请命。邓廷桢先后担任江西、安徽的巡抚,成为总管一省的大员。他勤于政事,为当地做了一些好事,如根治水患、整顿盐政、办赈救灾、镇压强悍等等。两袖清风慧泽皖地        邓廷桢巡抚安徽期间,水荒旱灾颇为频繁。1825年,淮北部分府州6个月无雨,田地龟裂,颗粒未收,饿殍遍野。饥民聚众抢粮,官府以谋反罪名捕饥民数千入狱,秋后被处决斩者近百余人。邓就任后,阅其案卷便叹息:“民以食为天,无食何以有民?无民何以有在清天下?”遂下令尽释饥民,开仓赈济,以抚黎庶。自1827到1835年,皖境内时有水灾,特别是1831到1833年,安徽境内连降倾盆大雨,长江,淮河等河流暴涨,许多州县堤圩皆破,田庐荡无,粟贵民病。邓廷桢采取“安贫保富”的方针,札饬各守令,逐一勘报灾情,不得只顾钱漕,玩视民瘼,又上书宣宗,请求皇上“分别赈赏口粮蠲缓钱漕”,另外他还要求士绅与官府合作,平粜济艰,对屯积粮食,高价待沽的豪绅出以告示:“趁灾敛财,夺饥民口中食者,杀无赦。”在抗洪救灾中,他经常亲乘船去灾区,勘探荒情,赈灾济民,锄荒息瘥,或素服徒步于泞泥之中,抚慰穷苦乡亲。灾后,又助民农佃,围圩补种,发展生产。
        自嘉庆起,安徽案牍日益繁多,且“多大狱”。在封建社会,土豪劣绅一般掌握着地方基层政权,操纵民刑讼事,鱼肉乡里,加上豪绅之走狗,专靠颠倒、敲诈的讼棍来为虎作伥,贪官污吏又靠这些土豪劣绅横发黑财,造成皖省民刑司法上弊端重重。邓廷桢分析这种局面后,认为“法行于豪贵,则小民易从。”他严办诬告讼师,给武断乡里的违法豪贵、玩弄讼词的讼棍以一定的打击。对部属司书,亦严厉约束,防止其串谋作弊。邓廷桢决狱平恕,博击豪强,在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平民冤情,拿办不法豪强,对于受害的劳动人民还是受益匪浅的。嘉道年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前安徽巡抚都行苛法。如凤、颖、泗等府州旧例:凡“属三人以上凶器伤人者”,“不分首从”,都将其充军到“极边烟瘴”之地,并连同反抗者的妻室儿女一道发配。由此使妇女(所谓谋反者的妻室)“多自残求免”“或自尽伤身”。邓廷桢入主安徽后,对上述苟法提出异议。他认为对谋反者“诚宜重惩”,但他认为此法对黎民百姓实在严酷,引起他的“情亦宜恤”,故上疏“请停其例”。结果“部议准停止佥配之例”。邓廷桢为民奏请更改苛法,这在腐败的清代官场上是很罕见的。
        邓廷桢身为疆臣,工作“深虑宿祸,不求奇功。”在皖,作为省抚,“至世俗好尚,一不缀意”。他不喜奢华,要求部属亦克勤克俭。平时生活俭朴,连自己的生活费等项用度,常常过问部属,其银两开支节省否?如他阅兵,由安庆去江宁,过当涂时问部下这次外出检阅,应使用于“厨传费几何?”接着令曰:“二十千”。部下闻之咋舌,觉得这么点钱委实难办。邓廷桢在行政开支方面更是节俭。由于他身教重于言教,克勤克俭,在安徽官场上“清风两袖”。1835年他调离安徽前,还手书于谦《入京》诗一首以勉后任:“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邓廷桢发出第一声呐喊        他是在鸦片战争中为了捍卫民族尊严与国家领土完整第一个公开反对割让香港的著名爱国大臣。
        1840年6月英国政府正式发动侵华战争,英军攻占浙江定海威胁天津,迫使道光皇帝派琦善到广州议和,英方向琦善提出的苛刻议和条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割让香港。
        当时,邓廷桢刚于1840年10月初被道光帝横加“病民误国,办理不善”的罪名撤掉闽浙总督,于11月21日来到广州,“以备查问差委”。邓曾在广东任职多时,对香港十分熟悉,深知它的重要地位与价值,便怀着满腔爱国热情与满腔忧愤,向琦善陈述了香港不能割让的理由:“即香港亦在粤洋中路之中,外环尖沙咀、裙带二屿,夷舶常借以避风浪,垂涎久矣。今一朝给予,彼必筑建炮台,始犹自立,继且入而窥伺。广东货船、鳞泊黄埔,辎重在焉,其白黑夷之居夷馆者以千百计,皆香港应也。与之良非所便。”
  邓廷桢以其丰富的史地知识与政治军事经验,有力地论述了香港重要的战略地位、英国的侵略野心与割让香港的巨大危害。这是当时中国爱国官民反对割让香港的第一声有力的呐喊。林则徐禁烟抗英的战友        邓廷桢历官多年,总的来说,他的仕途是较坦直平静的。直到1836年1月他被调任两广总督,来到中国当时反侵略斗争的最前哨。
        邓廷桢在广东领导的两年禁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鸦片走私猖獗,积重难返,特别是由于当时清政府文武官吏从上到下的腐败,单靠邓廷桢等少数人的禁烟是难以奏效的。
        1839年,邓廷桢64岁。清廷派林则徐来广东禁烟后,中国的禁烟斗争进入了高潮,邓廷桢的一生也揭开了最富有光彩的一页。在近一年的时间中,邓以两广总督的身份,协助林则徐查私禁烟,抗英御侮,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林则徐的亲密战友与可靠的后盾。
        1841年6月28日,道光帝以奕山指挥广州战役失败,归咎前任,对邓廷桢横加许多罪名,将他从重处分,发配伊犁以效力赎罪。66岁的邓廷桢带着满头白发与满腔悲愤踏上了西戍边陲的漫漫征途。他在伊犁生活了两年时间。他时刻关心着东南沿海的抗英斗争,为《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香港的割让而扼腕长叹。1842年10月,林则徐被发配到伊犁,邓廷桢远道相迎,并写诗相赠:“浮生宠辱公能忘,世味咸酸我亦谙。闻道江乡烽燧远,心随孔雀向东南”。
归葬南京东郊邓家山        1843年8月,清廷为应付舆论,首先下旨释放邓廷桢入关。邓廷桢被重新起用后,先后担任甘肃布政使、陕西巡抚等职。1846年4月15日(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二十),这位71岁的爱国大臣终于走完了他坎坷而富有光彩的一生,病逝于西安。家人将其遗体归葬于南京近郊邓家山(今南京东郊仙鹤门外灵山下)。它背依灵山,面对钟山,墓园开阔,四周苍松翠竹,郁郁葱葱。墓前立有两碑:一碑篆文刻有“皇清诰封荣禄大夫振威将军显考嶰筠府君之墓”,另一碑刻“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显考张夫人之墓”。为了纪念这位抗英民族英雄,1962年10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重立了一块墓碑,碑正面刻“清两广、闽浙、陕甘总督邓廷桢之墓”。风流文采照耀江淮        邓廷桢在文学、艺术上,也“风流文采照耀江淮”。他自幼熟读经史,谙熟诗词、书法。少年时身居秦淮,受秦淮景色陶冶,曾写过不少诗词。其中一篇只字不点明秦淮,而章句之中则处处勾勒秦淮风光之妙,令人神往。请看:青玉案:天涯未识春来处,却又被春阴误,芳信连番风暗度,禁烟时节,谫裙天气,几阵廉纤雨。残红片片催春去,多谢游丝绊春住,为问春痕留几许,屏留倩影,幕留青雾,池也留飞絮。
        在他从政之后,特别注重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荐举贤能。道光九年,他札饬各府州县,对考棚重新修葺,并增添寿州考棚。道光十年,他对省垣安庆的府学宫的殿庑加以重新修葺,让众多的生员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他常去学宫看望“学人文士”,且“讲论不倦”。他自己古文达雅,学识渊博,在古韵学方面有很深的研究,著有考证群经音训的《双观斋笔记》6卷,《双声叠韵谱》1卷,《许氏说文双声叠韵谱》1卷。他还尤善诗词,抚皖期间,“常招致文人,为诗酒之会”。他和当时的文学大家管同、方东树、梅曾亮、宋翔风等唱和。该时期诗词尽收录在《双观斋诗钞》中。邓廷桢不妒才,遇有文英墨萃便“极力荐宠”。如总督两广时,让方东树入其幕,发挥其禁烟抗英的智囊作用。邓廷桢爱才、荐才、用才,特重教化等,虽然是为封建清王朝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但就其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发展教育的精神,值得今人借鉴。
        邓廷桢任安徽巡抚10年,由于他刚直、清廉、精明、勤干、施惠政于皖民,深得安徽人民的爱戴和称赞。离安庆时,爱国的士绅、商人和群众持着颂牌和明镜纷纷前来为邓廷桢送行,颂牌上写着“民沾其惠”,“泽遍皖地”,“清正宜民”等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