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岭大捷:日本“军神”被国军狙击手一枪毙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28:09
 

梁华盛第一九○师和冷欣第五十二师都属王敬久第二十五军。

这两个师在东孤岭和玉筋山漂亮的阻击战,让王敬久深感欣慰。

两个师都是抗战爆发后新组建的,刚刚组建完毕就参加武汉会战,开上了南浔战场。他们刚一上阵就打得如此顽强,特别是女机枪手唐桂林女扮男装代兄从军的事迹,更是让王敬久这位铁血军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第二十五军军长王敬久,字又平,1902年生,江苏省丰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王敬久其貌不扬,举止粗俗,满口脏话。他吃饭喜欢蹲在地上,开会也没个坐相,喜欢蹲在椅子上,因此他的部队军容也不整洁。有人甚至将他的部将冷欣后来在日本投降仪式上挖鼻孔的事,也与他的老上司王敬久挂起钩来。

尽管如此,王敬久却以勇敢善战著称。在国民党军队中,王敬久给人印象最深的是1932年2月,其时他任第八十七师副师长,率部参加“一·二八”淞沪大战。当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父亲逝世的消息,他无法抽身返归故里奔丧,便在战场上身着孝服迎击日军,所部将士深受感动,因而奋勇杀敌,大获全胜,王敬久从此一战成名……

冷欣第五十二师从玉筋山退守东孤岭后,主战场随之由玉筋山转到了东孤岭主峰阵地。

接防东孤岭的华振中第一六○师属叶肇第六十六军,这是一支特别能打仗的广东部队。广东的富庶和沿海的便利,让这支部队装备精良。特别是“南天王”陈济棠反蒋时,曾得到日本大量的军事援助,于是,这支部队的武器装备与日军不相上下,除清一色的“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外,每人还有一顶钢盔,号称广东当地唯一戴钢盔的中国部队。

说起叶肇第六十六军,一般人有所不知,南京失守时,因唐生智的通讯指挥系统失灵,其他部队皆选择从拥挤的江边突围,因而损失极其惨重。大敌当前,只有叶肇第六十六军、邓龙光第八十三军这两个军敢于独辟蹊径,义无反顾地从正面杀出一条血路,从日军的包围圈中撕开一个口子,结果反倒以最小的代价成建制地安全突围,叶肇第六十六军的战斗力由此可知。此外,俞济时第七十四军一部也从正面安全突围。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第一六○师师长华振中,不仅以能打硬仗著称,而且他的资历更是让人咂舌,一般的师长都是少将,而他的军衔却是个中将。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竟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与张发奎、薛岳、叶挺是同期同学,人家都干到了上将兵团总司令,麾下统领十几万大军,他老兄却还在师长的位置上原地踏步。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他太能打仗而政治上不敏感,一生总是犯错误,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功劳与过错总是成正比增长。

华振中因资历老,能打硬仗,广东部队的各级将领都敬他三分。他与军长叶肇的关系更是亲如兄弟,因了这层特殊的关系,他的这个师在人员和武器装备的配置上,略优于其他部队。

伊东第一○一师团碰上了华振中第一六○师,他的好运道也就到头了。

东孤岭久攻不下,被逼无奈的伊东中将只得孤注一掷,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

伊东第一○一师团第一○一联队是该师团战斗力最强的一张王牌,联队长饭冢国五郎以凶狠、狡诈、作战勇猛、灵活著称,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为此多次褒奖饭冢,并亲自赐予他“猛将”的称号。

饭冢国五郎,日本群马县人。1909年5月27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一期步兵科;同年12月26日,被授予下士官军衔。1937年8月2日,晋升为步兵大佐;同年10月4日,任伊东第一○一师团第一○一联队联队长。

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饭冢国五郎一上阵,便有号称“笔部队”的日军战地记者相随。


宋美龄一夜风:换来美30个师

扭曲变态的人日本女兵是这样杀中国人的

斯大林一句复百万德国女人被苏军报复

日本史上的爸位女天第一任嫁给亲哥哥

把皇帝挤兑的离家出走的极品女人

听清朝老宫女述说大内宦官净身秘事

宦官怎么解决要求?

女道士鱼玄机争风吃醋打死婢女

日本武士妻子的偷情技巧

解密:万历帝为何不承认自己私幸宫女



[ 本帖最后由 燕子姐姐妹妹 于 2010-11-9 09:42 编辑 ] 收藏评分分享 宋美龄一夜风流:换来美军30个师
扭曲变态的人性 日本女兵是这样杀中国人的
斯大林一句复仇 百万德国女人被苏军报复
日本史上的爸位女天皇 第一任嫁给亲哥哥

 

 转发此文至微博 TOP shte8888  元老会员   发表于:2010-10-24 12:39   只看该作者 发帖 30159    精华:10   最后登录:2010-11-9    发短消息        
2楼

笔者在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日军的“笔部队”:

“笔部队”是日军战地记者团的简称,它是日本大本营专门为侵华战争宣传需要而设立的。“笔部队”门类齐全,包括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新闻纪录片摄制组记者(因那时电视还没有发明出来)。“笔部队”如影随形地跟着部队一起行动,真实记录“大日本皇军”在中国土地上“浴血奋战的壮举”,以激励这些武士们奋不顾身地为天皇卖命,从而煽动更多的日本国民参军参战。

饭冢国五郎是日军的一员“猛将”,自然就受到“笔部队”的记者们的争相追捧。当时,日本《读卖新闻》记者须滕就带了一个由小悮行男、山中、樋口等四人组成的战地特讯组,扛着电影摄影机,寸步不离地跟着饭冢。饭冢一举一动的战地行踪,都摄入了须滕的镜头。

饭冢的形象确实上镜,很有点“猛将”的派头。饭冢不凡的外貌让战地特讯组的记者们喜出望外。

因为在烈日下连日苦战,饭冢晒得通身黝黑,眼睛里布满血丝,他浓密的络腮胡已连日不刮,蓬松虬曲地挂满脸上,显得相貌狰狞,活脱脱一个“猛张飞”形象。因为天气酷热,饭冢打着赤膊,露出上身发达的胸肌和双臂,头上又戴着一顶钢盔,样子显得异常的凶猛。

用今天的话说,饭冢的这副模样,确实很有视觉冲击力。敏锐的职业眼光告诉须滕,他们一行这次的运气特好,碰上了一条大鱼,一部具有轰动效应的重量级新闻纪录片,即将在他们的手中出炉。

为了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须滕在激战前对饭冢进行了战地采访。

饭冢面对镜头,一点也不露怯,这种场面他见得多了。饭冢今天的心情很好,他的正面是正开着机“吱吱”转动着的摄影机,他身后的背景是硝烟弥漫的东孤岭战场,面对须滕的提问,他侃侃而谈。

须滕问:“如果战争结束了,你打算干什么?”

饭冢回答说:“我爱好钓鱼,战争结束后,如果我还活着,我就安安静静地钓鱼度日。”

采访中,饭冢还告诉了须滕一件事:

他的第一○一联队前任联队长加纳治雄,去年在淞沪会战中战死,那次战斗打得极其残酷,当时第一○一师团损失惨重,整个师团伤亡9000人,占师团当时总人数的80%。那一仗,他的大多数部下都战死了,尽管那是个被称为“光荣战死”的年代,但国内仍有人非常憎恨加纳,一到夜晚,加纳在东京的家里,常有人往他的房间里扔石子。我不想让我的家人像加纳那样受到牵连,不得安宁。

饭冢还算是个实在人,面对着镜头,他没有唱高调,也没有说一些在这种场合应该说的豪言壮语,倒更像是有些诉苦的成分。


后来我在有关日方资料上看到,里面提到饭冢时,说他这个人实际为人不错,对朋友义气,在军校读书时还助人为乐,喜欢思索,还能写诗。

须滕对饭冢的回答似乎没什么异议,饭冢毕竟名声在外,是响当当的“猛将”,下一步就等着拍摄这位“猛将”在战场上的形象,以便让他名扬天下。

9月1日,猛攻东孤岭的战斗又打响了。

伊东中将照例是老套路的三板斧:先是飞机轰炸,然后是大炮猛轰,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之后,便是步兵的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