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不可从两面看(已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15:22
 

  《庄子》教我们如何观察人:“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智。”在此提出四项鉴人之法,供我们分辨出人际间的是非善恶、好坏得失:


  第一、一生一死,即知交情:有些人特别有人缘,朋友遍四海。但是,热闹风光中,看似情投意合、肝胆相照的朋友,也不见得是真交情。


  当你经历生死难关,碰到艰困逆境或落拓潦倒时,还能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交情。


  第二、一贫一富,即知交态:汉武帝时,汲黯在朝中当大官,每天拜访他的客人很多。后来他因罪罢官,门前冷落,只剩麻雀在觅食。


  过不久,武帝重新起用汲黯,过去的客人又纷纷上门了。汲黯感慨地在大门上贴上对联:“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即知交态。”有时,人在富贵时,看似交游广阔,门庭若市。等到气势稍差或一蹶不振时,却门可罗雀。在这样贫富起落中,正是让人看清炎凉世态与冷暖人情。


  第三、一贵一贱,即知人品:有些人当他居高位,享厚禄时,显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等到时运俱衰,丢官去位,就垂头丧气,惶惶不可终日。


  有些人作劳工时,态度自信而不卑;待努力有成,得以居上位时,态度谦虚而不亢。贵贱高下是人性的试金石,可以显出“宠辱不惊”的高贵。


  第四、一迷一悟,即知本性:经说:“迷悟染净,凡圣之异。”有的人生性颟顸胡涂,行为处事不辨事理,一辈子不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就是张牙舞爪、猖狂无知地到处惹是生非。


  有的人心眼玲珑剔透,处世明理,悟性通达,随时随地与人为善。从这些气质的差别,可以看出每个人品性的不同。


  生与死、贫与富、贵与贱、迷与悟,是极端不同的景况。人生不是一成不变,总有起落不定之时,若逢判若云泥的遭遇,也不用伤感或狂喜,如果能以平常心视之,不仅可藉境练心,也可趁机鉴赏人性。


  第一、一生一死,即知交情;
  第二、一贫一富,即知交态;
  第三、一贵一贱,即知人品;
  第四、一迷一悟,即知本性。


  世间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绝对的是与非,任何事都有其两面。世界原本就是一半一半,白天占一半,留一半给夜晚;有一半是男人,另一半是女人;虽愿善念常据心头,另一半的恶念却也蠢蠢欲动。李密庵的〈半半歌〉也说:“百年苦乐半相参。”在此提出世事之两面,供大家细思量:


  第一、钱能福人亦能祸人:常言道“有钱有福气”,钱财的用处甚大,可以让人不愁生计,优渥过活,更可以做善事,救难济贫。但俗语也说“人为财死”,有些人为了贪取钱财,作奸犯科,不择手段;或虽有大量钱财,却只知过灯红酒绿的生活,挥霍无度,活得全无意义,反而为钱所祸。


  第二、药能救人亦能杀人:恰当的用药,能让人远离疾病的威胁而恢复健康,延长寿命。但药品一旦误用、滥用,却会危害生命。譬如安眠药,有人以它解决失眠的痛苦,亦有人以它结束生命。而因听信偏方,延误医疗,以致丧身失命的消息,也常有所闻。可见药能救人亦能杀人,端看如何用药。


  第三、话能慰人亦能伤人:“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好话能安慰人,让人欢喜,让人得到鼓舞。“恶言一句六月寒”,一句不得体的话,也会让人伤心难受,士气全无。“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人都有一张口,如何善用,就看自己的智能。


  第四、学能用人亦能障人:拥有学问,能懂得许多知识,小则可以自受用,大则可以造福社会人群。但如果太固执自己所知悉的学问,也可能以成见、偏见看待世间事,至此,学问反成所知障。因而连孟子都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世事难求全,虽无法要求人间尽善至美,但愿大家把握好的一半,改善坏的一半。比方说:用我们的钱财来福利人,我们的药都是救人,说的都是善言良语,以丰富的学问匡时济世。如此,在这佛一半魔一半的世界,也算是向佛远魔了。


  第一、钱能福人亦能祸人,
  第二、药能救人亦能杀人,
  第三、话能慰人亦能伤人,
  第四、学能用人亦能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