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开示:依止一位高尚人士至关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47:53
 

索达吉堪布开示:依止一位高尚人士至关重要

设若依止高尚士,则对自己有大益,
住于山王之鸟群,彼等显成金色也。
  
设若去亲近依止优于自己的高尚人士,那么对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提高自己的修养等一定会有很大的利益。比如住在须弥山上的鸟儿,它们都被山色显映成金色。
   
一个平凡的人,若想在世间有所作为或超脱世间成为圣者,依止一位高尚人士至关重要。《心性休息》、《大圆满前行》等法本中都提到高尚人士的法相,即戒律清净、人格贤良、智慧深广、大慈大悲、修行稳固等。如果能长期依止这些人,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自己各方面都会向他们靠拢,逐渐也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增上修行功德。自佛陀出世以来,从未有过修行人不依止高尚的善知识而自我造就、以己之魄力智慧生起五道十地功德的。经云:“无舟子之船,无法到彼岸。圆满断证功德亦复如是,若无上师之引导,非能脱出世间界。”
  
佛陀的十大声闻弟子之一优波离尊者,本是释迦王族中身份卑微的理发师,后来他闻佛功德遂对佛法生起信心,是年偕同释迦王子阿难、阿那律等人于佛前出家。他依教奉行,精进修持,同年结夏安居时悟道而成为僧团上首。奴隶出身的人依止佛陀竟然开悟成就且得到众人的尊敬,这个惊人的事实在当时如雷贯耳,震憾人心。

就世间法来说,小至个人的成家立业,大至为国家、社会、人民做事业就必须以德为本,依止高尚之师。步入不惑之年的人,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观点。若想做一个领导人,必须具足领导的基本道德与学问,如是方能安抚天下,顺应人心。真正高尚的人才是世人恭敬尊崇的对境,他们活着是众生的光荣,失去他们将是众生的损失和悲哀。

山王即须弥山,屹立于四大部洲的中央,坚稳而不可动摇。此山王四面有四种不同的颜色,其中一面为金黄色,住在此面的鸟群常时与山体相触,身色也被映成金色的了。又如春夏之季,人们坐在绿草如茵且遍满黄色小花的花丛中,时间一长,身上的衣服也会泛金光,同样,高尚的善知识能影响一代人。
  
曾经有位行者,在读小学之时寄宿在老喇嘛伊乐的家中,伊乐慈祥、和善,做事认真,修学精进,他常对行者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无论学汉文还是藏文,你都要认真努力。”受其影响,行者学习专注,成绩优异,于短期内完成学业,后出家修行,成为精通三藏的大法师、大罗扎瓦(大译师)。虽然老喇嘛早已圆寂,但却永远活在法师心中,伴其走过弘法利生的光辉大道。  


依止一切高尚士,学者之前常询问,
交结义重情长者,谁具此等则常乐。

若能诚心诚意地依止一切高尚人士,于知识渊博的学者前常常询问请教,交结忠厚、重义气的人,无论是谁,凡具上述品德者就能常时感受安乐。

此颂之义本论已多次提及,也许有人觉得繁琐,但作为重点的义理是有必要反复强调的。《大般若经》中讲到常啼菩萨依止善知识,《华严经》中讲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事迹。做为后学的我们,同样要有“上刀山,下火海”的大无畏精神,宁舍生命也不舍弃自己所依止的高尚人士。对于学佛修行的人来说,高尚之士莫过于根本上师;就世间来讲,中国古代“淑世主义”所尊崇的高尚人士则须具有温、良、恭、信、让等修养的贤善之士,即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精神之大成,既知书识理,又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操,愿为千秋大业牺牲现实的荣华等。这类人士是博古通今、才华横溢的学者,在他们面前恭敬讨教,能获得真知实利。故学人于善知识前应常谦卑、恭敬而求学无厌。

再者,结交朋友之道也应做到温和敦厚而不愚昧,择友则应亲近义重情长者。中国历来提倡“仁、义、礼、智、信”,做人首先须具仁慈之心,进而以合乎时宜的道义相辅,世间所谓的“侠义”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合时宜之仁义不会失礼,有智慧故承事必得成功。“信”亦是指讲信用或讲仁义者可取信于人,古人常言:“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有些人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不顾性命,帮忙硬是帮到底。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终成为荣辱与共的患难兄弟。一次同曹操作战时,三兄弟于混战中失散了,关羽被曹军重重包围,曹操因钦佩关羽的胆识和为人,故殷重地劝其投降。关羽为保护二位皇嫂不顾命难而提出了“降汉不降曹”的要求。在曹营中,虽得到曹操“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礼遇,但却丝毫不为所动。后来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便随即“挂印封金”,保护二位皇嫂“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寻找刘备。这三兄弟实为典型的忠义之士,强烈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义重情深的优良传统。重义之人坚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出生入死也要承办。历史上亦有著名的“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

修行人除了依止善知识外,同行善友也特别重要。若接触的是古道热肠,正义凛然的道友,自然会在无形中使自己的品格、智慧、大悲都得以增长。法王常教导我们,如果不能单独一人静修,则应结交一位善友,切不可与烦恼深重的人接触。对于上述几项要点,谁人若具足,那么他定会得到暂时乃至究竟的一切安乐。



出自索达吉堪布《格言宝藏论释》
(圆融世间法和佛法,增长方方面面的智慧)
在线阅读全文  http://www.zhibeifw.com/book/geyanbzls/main.htm
电子书  http://www.zhibeifw.com/ebook/gybzls.c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