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百度Hi会成功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08:52
3月27日,在业界舆论琢磨了半年之后,百度的即时通讯工具——“百度Hi”终于开始对公众发送邀请。和当初Gmail的邀请不同的是:“百度Hi”的邀请没有数量限制,所以不会出现当时“一蛋难求”的局面。而且,“百度空间”(即百度的博客服务)上的联系人会被直接导入,从而使第一批种子用户绝大部分来自“百度空间”。
近期看,“百度Hi”还不会是QQ的竞争对手。这是因为,聊天工具有很大转移成本,普通用户很少会因为个人喜好而更换产品。国内数量众多的聊天工具鲜有成功者,靠功能和外观设计来获取用户的途径基本已经走不通。
但是,如果“百度Hi”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完成服务到达桌面的任务,那就显得非常合理。目前从几个功能,可以看到这个产品能够服务于这个目的:
(一)百度Hi对百度产品的功能协助
(一)“百度Hi”的主界面上方有百度消息的提醒和链接。
在此之前,百度消息是不容易被用户及时获取的,除非该用户是“百度空间”和“百度知道”等产品的用户。百度自己没有邮件服务,也不把消息发送到用户的其他邮件地址。尽管百度消息是所有百度产品的中心,但却是一个很少被光顾的地方。有了“百度Hi”的支持,用户才有可能每天察看最新的消息。
(二)“好友空间”文章的更新通过亮显的星号来提醒。
此前,这个对RSS用户完全无用的功能曾经造就微软MSN空间的成功。这个功能很可能会进一步促进百度空间的使用率。当用户知道自己的更新会以这样的方式通知好友时,将可能进一步促使他们认真对待空间上的文章。
(三)网页搜索的集成。
在“百度Hi”联系人列表的上方是一个很明显的搜索框,外加一个“百度一下”的按钮。当你一开始键入关键字的时候,会对联系人列表按照该关键字进行过滤。如果直接按“回车”,则会自动跳转到百度的网页搜索。这种获得搜索服务的方式非常能够被初级用户所接受,也正是各种浏览器地址栏右边的快捷搜索框炙手可热的原因。
我们从上述功能可以看到:如果不使用百度的其它服务,而仅仅把“百度Hi”作为一个聊天软件,那么它的意义不大。但虽然目前“百度Hi”的功能很简单,却已很好地把百度Web上的服务延伸到桌面。也就是说,对大量使用百度产品的人来讲,“百度Hi”是一个必装软件。
(二)百度Hi的“群”
此外,应该提一提的是“群”,这是“百度Hi”的重要功能之一。用户需要邀请30个联系人才有创建群的权利。
这确实是“百度Hi”在推广上很有创意的一步。有影响力的用户会因为这个制度更积极地推广这个服务,同时由这些用户创建的群会有更大的几率长期活跃下去。这也反映了“百度Hi”更多侧重于娱乐、群聊功能,而并非用于协作通信。这有别于其他一些即时通信软件,比如Skype。
“百度空间”原先就有群的功能,但却是为百度“贴吧”服务的。每一个热门“贴吧”都有一个群首页,显示成员空间更新的文章。现在,直接在“百度Hi”里创建的群还没有Web形式的首页,但很有可能百度在不久的将来会增加这个功能。
(三)是否需要采用开放协议?
“百度Hi”是否需要采用开放协议?这是业界争论比较多的话题之一。
实际上,无论从这个产品的服务目的、软件开发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百度Hi”开放的意义都不大。
首先,从服务角度看,“百度Hi”并非要成为一个平台,也不会是百度花费大量资源的一个产品。就像Google的即时通讯Google talk在谷歌也不是一个重要产品一样。它们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辅助其Web产品和用户联系得更紧密,而不是把即时通信作为一个基础性服务来运营。相反,腾讯的QQ则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运营,其Web产品是用来提供增值服务的。QQ如果开放,它的意义会更大,而“百度Hi”没有这个必要。
其次,从软件开发角度,做一个开放平台和做一个即时聊天软件的难度是不一样的。百度从来没有很成功的桌面软件产品,也没有非常强大的桌面软件开发团队,甚至于为了保密百度都不会在产品开发初期公开招募有关的开发人员。所以,“百度Hi”采用自有协议是合理的。
再次,目前国内也没有一个稳定的开发人员阶层来实现和充满“百度Hi”开发协议的意义和价值。这里指的开发人员是那些有技术、时间、创意和商业头脑的技术人员。比如,搜狐的开放插件平台自去年上线以来,并没有看到有非常成功的插件出现,而即使是像豆瓣这样的典型Web2.0企业提供的API,也没有孵化出很好的混叠应用(Mashup)。
所以,“百度Hi”是一个专一性很强的产品,它仅仅服务于百度产品线本身,属辅助性产品。在用户规模未达到一定数量级之前,“百度Hi”决不会也不应该以QQ作为竞争目标。但是,“百度Hi”的用户群与QQ更接近,不会对高端人群产生吸引力。与此同时,“百度Hi”也不会成为一个平台,从运营成本和实际成效来看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