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批评多孩子易犯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41:49
家长批评多孩子易犯错 来源:十堰日报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党立杰
    “真是气死我了!这娃子太胆大了,居然敢偷钱,并且一次性偷了100元。要不是这次偷得多,我根本不知道。打骂之下,他‘招供’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还曾从我包中拿过二三十元……”近日,吴女士被11岁的儿子“偷钱”一事深深苦恼着。
    记者了解到,吴女士的遭遇绝非个案,本报今年就曾接到多起家长的类似反映。孩子悄悄拿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还是孩子成长的偶然?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日前,记者就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茅箭区实验学校党委书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王良炳。
    孩子“偷钱”家长要反思
    听完记者的疑问,王良炳首先指出:“11岁的孩子属未成年人,其行为只能是私自拿钱,千万不能定性为‘偷’,更不能骂孩子是‘贼’。一字之差,极可能会摧毁孩子的未来。”
    王良炳介绍,在处理孩子私下拿钱这件事情上,不少家长采用的是先打骂、后说理的教育。这样做一定要把握好度,打骂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会影响亲子关系,更不利孩子的成长。
    那么,孩子“偷钱”之后,家长到底究竟该如何面对?
    王良炳说,根据现象心理学分析,吴女士的孩子“偷”钱其实是寻求自我的一种表现。出现此现象的孩子,多数与父母的不当教育有关。比如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尤其是幼年时期,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总是采取批评式教育,极少赞扬,这样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会让孩子觉得 “我无能、我不行”等不良心理暗示。伴随孩子的成长,这种潜意识为了表明自我,就会出现偷钱、逃学、多动等行为。
    王良炳说,未成年孩子出现种种不良行为,作为家长首先要反思自我。比如吴女士完全可以先冷静下来,然后这样告诉孩子,“你拿了100元钱,肯定有你的道理,妈妈不责怪你,但你知道吗?私自拿钱的行为是不对的,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改”。
    王良炳还认为,多数家长喜欢给孩子讲很多道理,其实这不管用。真正管用的是先站在孩子的立场替孩子说话,然后仅需一两句浅显易懂的点拨就行了。王良炳提醒,在平时的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多肯定孩子的行为,多给孩子信任,整日把孩子的错误行为看在眼中的家长 (老师)绝不是称职的家长(老师),这只会招致孩子犯更大的错误。
    让孩子在劳动中走向成长
    王良炳分析,孩子“偷钱”现象之所以非常普遍,除了家长教育不当外,还包括家长习惯用金钱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有关,比如孩子要什么买什么,孩子成绩考得好用金钱奖励等,孰不知这种方式,极易滋生孩子对金钱的拥有欲望。
    王良炳建议,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钱是劳动所得,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劳动得到应得的一部分。比如,让孩子帮家长打扫卫生、洗碗、整理衣服、倒垃圾等,这样简单的家务可以分配给孩子,让其每个星期通过劳动有固定的零花钱。懂得了劳动的辛苦,孩子自然会明白钱不能随便拿。
    其次,家长要做理财榜样,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对家庭收入支出进行比较详细的记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习惯;另一方面,孩子知道自家的经济情况后,易养成合理的用钱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