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1 09:20:56
百科名片
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的1科,又称蓝雪科。
编辑本段
种属分布
白花丹科共21属580种,分布于全球,多在北半球热带以外的半干旱地,以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为主,大都为耐盐碱植物。中国有2族7属约40种,分布于南北各省,其中白花丹族(Plumbagineae Meissn.)包括白花丹属(Plumbago Linn. )、鸡娃草属(Plumbagella Spach)、蓝雪花属(Ceratostigma Bunge);补血草族(Staticeae Bartl.)包括彩花属(Acantholimon Boiss.)、伊犁花属(Ikonnikovia Lincz.)、驼舌草属(Goniolimon Boiss.)、补血草属(Limonium Mill.)。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白花丹
白花丹科植物为直立或攀援的灌木、亚灌木或1年生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序为穗状、头状或蝎尾状聚伞花序;苞片常形成鞘状总苞、干膜质;花萼宿存、合生,萼齿5,齿间常膜质;花瓣分离或合生,裂片5;雄蕊5,与花瓣或花冠裂片对生,花丝线形,着生于花冠裂片基部或贴生于花冠管上;花药2室,药室平行、纵裂,花粉粒卵形,子房上位,无柄,1室,胚珠1,从基生的珠柄下垂,倒生,珠被2层;花柱5,分离或合生,常被毛或具腺体;柱头头状、长圆形或线形。蒴果为宿存萼所包,果皮干膜质或多少革质,不开裂或盖裂,稀从基部向上瓣裂,常同萼一起脱落;种子有或无胚乳。染色体基数x=6,7,8,9。花粉粒具3或4沟;扁球形至近长球形,极轴长52~84微米,赤道轴长50~75微米;极面观圆形或圆形浅裂:外壁厚4~8微米:覆盖层具突起的气囊,外壁外层网状或颗粒状。
编辑本段
亲缘关系
白花丹科与报春花科的亲缘关系密切。由于两者的雄蕊通常都与花冠裂片对生,子房1室,具特立基底胎座。J·哈钦森把白花丹科科列入报春花目。有的学者则主张把白花丹科另立一目,放在报春花目之前,认为它们是中子目(Centrospermae)或它的祖先的衍生物。但从花粉形态学上考虑,如在孢粉壁层次等方面,紫金莲的花粉粒具有30条沟,围绕着15个五角形的区,则很象亚麻科中某些类型的花粉,因而认为白花丹科与亚麻科的亲缘密切。
编辑本段
经济价值
白花丹科植物有许多种类入药,补血草属植物的根含各种黄酮,如杨梅树皮甙(myricetrin)、四羟基黄酮(tetrahydroxyflavone)等,常用作强壮剂和收敛剂;许多种类是闻名的鞣料植物和染料植物;白花丹属、小蓝花丹属等多含矶松素(plumbagin),为刺激和强腐蚀剂,入药可治某些寄生虫病。蓝雪花属和白花丹属常作观赏植物栽培于庭园,也供药用。[1]
参考资料
1生命经纬  
http://bio.biox.cn/Biology/200701/20070106003014_6703.shtml
开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