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与情操的陶冶 鲁景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15:13

  我们倡导朗读,不仅因为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在于它是提升感受能力,培养感性素质,启迪审美思维的重要方式。

  古人读书讲求“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所谓“口到”,即指朗读。钱理群先生潜心研究鲁迅多年,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鲁迅的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靠读来进入情境,靠读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在朗读中感受其中的韵味、气势。”

  面对精美的文字,为什么会产生“非得朗读不可”的欲望?因为,朗读是在对词语产生具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随着文字的起伏流淌,朗读者会不断引发想象和联想,不断还原和丰富文字描画的世界,不断地把感受、感悟恰切生动地融入到声音的细腻变化当中。设身处地、如临其境,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并于声情并茂的表达中体会文字背后的韵味和妙义,从而获得一种高雅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

  时代发展到今天,虽然学校语文教育中一直提倡听说读写并重,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朗读根本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文中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被肢解为一个个考点、一道道训练题。简单便捷、实用功利的“浅阅读”,填平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消解了文本阅读带给人的抚慰和乐趣。

  疲惫的心灵需要滋养,民族的想象力需要培育。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走不远的,“读书养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如何改变国人阅读的现状?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大问题。

  当我们在众声喧哗中心神不宁的时候,阅读严肃庄重的经典文本是获得心灵皈依的门窗,而朗读则是开启这扇门窗的一把钥匙。当你独自体会着夜晚的寂寥与空灵,情不自禁地感叹:“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时候;当你面对苍翠的山峦脱口而出:“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时候;当你历尽世事沧桑,探寻生命归宿,按捺不住地抒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情怀的时候,你会发现,有感而发、酣畅淋漓的声音,是如此动人心扉,蕴藉深厚。

  朗读作为一种有声语言参与的阅读方式,不仅仅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手段,更是朗读者自身的一种情感置换和梳理,如春风化雨,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美感提升。

  一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决定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风貌。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蕴含、拓展着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存智慧。其含蓄的表达、丰富的想象、深远的审美意象、丰富的词汇、灵活的语法,以及富于音乐性的声调变化,都为朗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我们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精选了历代名篇佳作,无论是合辙押韵的诗歌、古文,还是通俗流畅的现代白话文,都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经典,是历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小小的三尺讲台,无疑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圣坛。我们传播的是漫长岁月里本民族坚忍、执着、美好、崇高的心灵历程,是正宗文脉孕育出的黄钟大吕的华夏正声。我们引导学生朗读,就是引导学生向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文化回归,向汉语言庄重、含蓄、融通、质朴、规范、严整和充满美感的回归。

手捧书卷,面对优美的文字,用汉语倾情地朗读,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油然萌生对于自己民族语言的喜爱和眷恋,在声音的流转中,体会汉语独特的美感。朗读,让你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让你在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让你于大气、高昂、雍容、华彩的乐章中感受美好的人生。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因为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一个从小热爱朗读的人,始终会怀有阅读经典文本的渴望。帮助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如同帮他存了一笔巨额财富,让他一辈子都受用不尽。朗读习惯的养成,可以使一个人拥有情趣和情调,会使一个民族更加雅致、文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鲁景超)

www.jyb.cn 2010年01月21日 来源: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