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0:23:07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17-23

保温和散热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拓展活动“调查隔热材料”和活动3。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帮助动植物御寒”和“设计一个保温屋”、科学在线及科学阅读。

活动1:怎样保温和散热

活动目标

1.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保温和散热的方法。

2.能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保温和散热的措施。

3.能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尽量多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1.出示排风扇、保温瓶、暖气片、塑料大棚和窗帘等图片察图中的物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教师分别出示暖水瓶和散热器的剖面图,讲解其保温和散热的原理。使学生明确保温就是设法减慢热传递,散热就是设法加快热传递。

3.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鼓励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更多的保温和散热的例子,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4.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温和散热的道理。热水变凉

活动2:热水变凉

活动目标

1.能设计多种使热水变凉的方案。

2.能选择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并简要写出自己尝试的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      ’

活动过程:

1.设计指导。教师提示学生设计方案分两步进行,先从生活经验出发,思考使一杯热水变凉的多种方法;再综合运用加快热传递的知识,设计使一杯热水凉得更快的方案。在此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通过借助热的良导体,或者与冷水、冰等物体接触,或者增大容器表面积等方法来加快热传导;通过水的流动或者吹风来加快热对流。

2.自行设计。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此教师可以通过活动记录表,帮助学生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设计。

 

拓展:调查隔热材料

实验观察。指导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为保证实验的可比性,教师要统一规定水量和实验前后的温度。比如可以规定:水量为200毫升,实验前热水温度为80C。交流评价。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评价各自的方法和结果,找出效果最佳的方法,分析其中的原因。

 

活动2:保温箱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完成保温箱的设计方案。

2.能用文字记录设计的结果。

3.能按方案进行制作和实验。

4.能用条形图整理实验的结果。

5.能与同学交流评价各自的保温箱的效果。

活动过程:

1、    计方案。    教师先提示学生要综合运用减慢热传递的方法来设计保温箱的方案。

如要选择保温效果好的材料来减慢热传导;要尽量减小容器的表面积来减慢热对流;设计浅色的表面来减少热辐射。然后对设计活动提出四项要求:(1)不得采用现成的保温容器,必须选择原材料自己制作;(2)保温层的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    (3)不能用电或化学燃料;(4)材料的选择,制作、实验的方法均应保证安全。最后让学生分组设计保温箱方案,并用文字和图记录下来。

2.制作保温箱。让学生分组照方案制作保温箱。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提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3.实验观察。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要为学生实验提供相同的冰块,控制一定的室内温度。比如可以提供同一种冰糕或体积相同的刚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30、。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将装有相同冰块的容器放在室温下作为参照,以检验各组的保温箱效果。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将各自的实验结果写在黑板上。

4.整理信息。让学生在教材64页的图表中,用条形图画出各组的实验结果,并通过分析条形图评价本组的实验效果。

5.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保温箱,请保温效果最好的小组介绍其保温箱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保温效果好的原因,并对自己的保温箱提出修改方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科学在线

通过科学在线,帮助学生了解纳米技术在保温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到高科技的发展,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意识到发明创造源于观察和人们的需要。

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下阅读科学在线,并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有关保温和散热的高科技方面的资料,制成资料卡,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拓展:帮助动植物御寒

活动目标

1.能关注周围的动植物在冬天里的生活。

2.能选择多种方法帮助动植物御寒。

3.能用短文记录活动的过程和感想。

活动过程

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进:

1、    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先组织学生讨论,身边有哪些动植物,需要我们帮助过冬?怎样帮助它们过冬?农村的学生接触到的动植物较多,一般能说出多种需要帮助过冬的动植物及具体的方法。比如用土将葡萄等藤本植物埋起来;用干草或棉花等将小树苗的茎包起来;给麦田浇灌冬水和撒上厚厚的农家肥;将花卉放在温室里;把蔬菜、水果放到地窖内过冬。往猪窝、兔窝内放些干草或干土;向小鸡窝内放个暖水袋;给小狗穿上小棉袄等。而城市的学生接触到的动植物较少,教师要视情况先提供必要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再让学生选择活动的内容、制订活动方案,并记录在下表。

2、布置学生课下按计划分组或个人活动,活动中要爱护动植物,一定要注意安全,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

一篇日记,内容要生动、具体,要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3、安排适当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活动日记,评价各自的活动情况。

 

科学阅读

      通过科学阅读,使学生了解可调光玻璃的发明过程和功能,体会到生物的特点对人类发明有重要的启示,仿生发明的过程是从观察开始的,是将观察到的生物现象与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实现的。意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变化。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上阅读,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罗伊是怎样发现透明鸡蛋清遇热会变成白色?

      (2)可调光玻璃有什么功能?

      与其他同学交流可调光玻璃的发明过程。

 

拓展:设计一个保温屋

活动目标

1.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保温屋的设计方案。

2.能用文字和图记录设计的结果。

3.能与同学交流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保温屋设计方案。

实施建议

1.指导学生做好设计前的准备。(1)通过查阅书刊、上网或实验,了解房屋热传递的主要渠道及保温措施,为设计活动做好知识上的准备;(2)根据教材中的提示,指导学生设计思路,做好方法上的准备;(3)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能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设计出更科学、美观、实用的保温屋,能够获得最佳奖。

2.学生设计保温屋方案,并记录在教材第66页中。在此教师可以参照“保温箱”的记录表,为学生设计提供一份记录表,帮助学生进行设计。

 

 

 

地表探秘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科学在线;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活动目标

1.能按照要求制作一张世界地图的拼图板。

2.能从拼图游戏中发现地球上各块陆地之间的关系。

3。能大胆提出猜想和假设。

4.能发挥自己的空间想像能力推测过去地球上陆地的分布情况

5.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问题。

6.体会到科学假设的提出是需要事实依据的。

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或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找出地球上的七大洲,要求学生重点观察地图或地球仪上七大洲的轮廓线,引导学生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导人部分的地形图,可以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地球大陆板块的轮廓线,看看各大洲轮廓线有什么特点。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独立观察,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要急于把答案讲给学生,更不要急于把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板块学说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2.教师要告诉学生用肉眼观察是很不准确的,可以用拼图的形式,实际拼一拼,观察这七大洲的轮廓线有什么特点。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厚硬纸板、颜料、胶水、刻刀、复制好的世界地图等材料工具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把复制的地图贴在硬纸板上,沿大陆边缘剪开,得到若干小纸板,用小纸板做拼图游戏,看看有什么发现。在学生使用剪刀制作拼图板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3.学生一定会觉得拼图游戏很有趣,但不一定能从拼图中获得地球板块运动的结论。在拼图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把一些小岛也考虑在内。要注意这种大陆板块的拼合,即使把一些小岛包括在内,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吻合,只是由于轮廓线的大致吻合,给了人们充分的想像空间。

4.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提示学生想像远古时代地球的大陆可能是什么样的。如果学生能够得出大陆板块在远古时代可能是连在一起的结论,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与现在的七大洲比较,说明地球表面的七大洲可能是运动的,只是这种运动非常缓慢,经过漫长的地质时代,才形成现在的样子。

5.教师把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有关地理发现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引导学生认识观察、思考、推测等思维方法在地质发现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要引导学生懂得魏格纳关于大陆板块运动的想法只是一种猜测。要证明魏格纳的猜测,还需要许多科学考察证据的。事实上,后来他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各国大陆的边缘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考察,发现了大量的地质学、生物学的证据,最终才提出“大陆板块漂移说”的地质学理论。直到今天,许多地质学家仍然在寻找科学证据,来证明地球板块运动这一假设。在这里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科学史方面知识的教育。

 

活动2: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活动目标

1.能推测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化石的原因。

2.能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能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大胆的推测。

4.能发挥自己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过程:

1.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我国喜马拉雅山的图片或课件,说明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但是,科学家在对喜马拉雅山进行科学考察时,却意外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告诉学生这一科学事实,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并把自己的解释记录下来,学生解释是否科学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思维训练。这里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根据事实提出假设的训练。

2.要让学生懂得,对现象做出解释只是一种假设,要证明自己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大量的科学实验。这里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教材上提供了一个用橡皮泥证明假设的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独立选择材料没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

3.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懂得地球的内部是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的岩石由于物质构成的不同又可以分成几个圈层。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图,让学生对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有初步了解。由于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地球圈层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如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都说明了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在学生对地球内部的岩石圈层构造和地球内部的运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做模拟实验,避免活动一开始就急于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操作。

4.做模拟实验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用什么来模拟什么。教材上提供了用多色橡皮泥代表岩石,模拟不同岩层,用来自手的挤压力来模拟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用小刀在橡皮泥上切割成裂痕,模拟岩层上固有的断裂或地质裂纹。然后让学生把四五块条状的橡皮泥一块一块地叠起来,就好比是组成地球的岩层,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观察“岩层”的运动。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最后,再取一条橡皮泥,用小刀把橡皮泥切割成几块,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挤压或抬升橡皮泥,模拟地球岩层的运动,同样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上面的模拟实验可以反复多做几遍。实验后,要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解释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明世界最高峰上为什么会发现海洋化石。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观察到的模拟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在远古时代喜马拉雅山处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地壳的挤压、抬升,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这就是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海洋化石的最可能的原因。大量的科学考察证明,在远古时代,现在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地质科学家证明目前的喜马拉雅山已经进入了中壮年,每年还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抬升。

 

 

 

了解地震危害

活动目标

1.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

2.能把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地震的概念。

4.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感受

5.能说出地震会引起哪些灾害。

 

了解地震的危害:

活动过程

1.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学生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种大众媒体,对地震灾害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书从1976年我国的唐山大地震引入。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历史上发生在我国北部地区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地震。此次大地震几乎在一夜间使美丽的唐山城变为废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教师可以从唐山大地震的介绍(通过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课件)引入本课的教学活动,也可以从当地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或近一段时期世界上发生的地震引入本课教学。在了解地震危害以前,学生可以先完成两个模拟活动,模拟体验地震的危害,培养学生了解地震危害方面知识的兴趣。用硬纸板或薄

木片做的模拟活动是要让学生体验地震发生时引起的地面的断裂。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薄木片断裂时两只手的感觉,要让学生反复几次实验,静静体味断裂时两只手阵痛的感觉,也要体验薄木片断裂瞬间的响声,把它想像成地震发生时剧烈的振响。在学生完成模拟实验后,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说出自己对地震危害的感觉。用托盘和书本做的模拟试验,帮助学生全面体验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公共设施破坏等严重灾害。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身边随时可以找到的物品,如托盘、书本、铅笔盒、积木、橡皮泥等搭建一个社区或一幢漂亮的房子,把搭建的模型放在两摞书上,快速移动托盘下的两摞书,观察模型瞬间倒塌的现象,从中体验人类的生活设施在地震中破坏的情况。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搭建的模型在瞬间倒塌,学生必然会受到心灵的冲击,这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体验当地震灾害发生时,人们的恐惧与无奈心情,感受地震灾害的无情,及时启发学生用模拟实验的结果来说明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在学生对地震危害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地震的纪录片或多媒体片(如没有条件,可以查阅资料),以便加深学生对地震危害的认识,特别是地震引起的山崩、地裂、建筑物倒塌、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在观看完纪录片后,要引导学生对地震的概念做简单的归纳,这里不要求学生说出精确的地震概念,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什么是地震即可。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模拟实验和观看纪录片的感受进行概括,并把自己感受归纳记录下来。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写下自己对地震灾害的感受。然后对地震的主要危害进行归纳记录,完成教材上的记录表。地震主要危害:建筑物倒塌和损坏、人身伤亡、大量社会物质损失、山体崩塌、泥石流、水灾、火灾、瘟疫等。

 

活动2:避震演习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科学在线,对古代的科学发明产生兴趣,并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

2.能通过搜集资料,弄清发生地震时应当采取的措施。

3.能边演示边说明发生地震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受到伤害。

4.能通过交流发现自己在演习时,哪些行为需要改进。

活动过程:

1、    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让学生了解到很早以前人们开始了预报地震方面的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预报地震的仪器。

2、    指导学生进行避震练习,

3、   

 

20、火山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1:模拟火山喷发

活动目标

1.能按照指导完成模拟实验。

2.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

3.能说出地球内部存在什么物质。

4.能把自己知道的火山的知识告诉给其他同学。

5.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6.能说出科学技术在火山预报方面的应用。

活动过程:

1.从庞贝古城的故事引入本课的教学。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来自维苏威厚厚的火山灰掩埋了位于地中海和维苏威火山之间的罗马古城庞贝。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已经把大约一半以上的被埋藏的古城挖掘了出来。我们因此可以看到当年的庞贝古城的城墙、商店、房屋、石板街、古罗马广场、寺庙、公共浴室等设施,当时城里居住着大约两万居民。教师可以事先与学生一起查阅有关庞贝古城的资料,看看科学家在考古中还发现庞贝古城居民的哪些日常生活,把收集到的资料课在课堂上交流。教师也可以把事先收集有关庞贝古城的故事制成多媒体或图片,指导学生观看,让学生对火山灾害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懂得火山喷发有时是突然发生的,人们几乎来不及躲避,几乎在瞬间一座美丽城市就会从地球上突然消失。

2.火山喷发到底是怎么回事?熔化的岩石是怎样从地球的内部来到地球表面的?这些问题都可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不可能看到真实的火山喷发,这里用苏打水和醋做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进而对火山喷发的原理有一定的认识。在做操作实验以前,教师要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地球内部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石,这些炽热的岩石处于熔化状态,熔化的岩石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在一定时地表剧烈变化候,会喷发而出,形成地球表面上的火山喷发现象。

教材上提供了详细的模拟实验的步骤。教师在提示学生按步骤操作以前,特别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弄脏衣服。实验中加入一两滴洗涤灵是为了让喷发的现象更为明显,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事先折叠好),是为了让喷发后形成火山锥的效果更为明显当慢慢地向瓶中倒人醋的混合物,可以看到红色的泡沫从瓶口喷出,形成了像喷泉一样的喷发现象,喷射出来的混合物沿着铝箔下流,好像火山的岩浆喷发现象。教师要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对于实验过程,教师可以不做过多的提示,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实验步骤,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观察记录。教材上提供了一张火山喷发时的剖面图,启发学生结合模拟实验的结果,想像真实火山喷发时形成的壮丽自然景象,体会不可阻挡的自然力量对人类的生活、生产造成的严重破环性。要组织学生交流

讨论,要让学生用模拟实验的过程解释或描述火山喷发的过程,以及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是怎样流动的。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火LU的喷发过程,启发学生把模拟实验与火山喷发对应起来,说明真实火山喷发是什么样的。

 

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科学在线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火山喷发的预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体会科学技术发展对火山预报技术发展的影响,从中感受科学技术在预报减灾方面的广泛应用;二是引导学生懂得尽管火山喷发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如给人类带来矿物质、地热、建筑材料和美丽自然景观等,从而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科学思维能力。

 

拓展:写一篇科幻短文

活动目标

1.能在科幻小说《地心之旅》的启发下小短文。

2.能大胆想像地球内部的情况。写一篇关于地球内部的科幻

3.能在写作时发挥自己的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

4.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奥秘的愿望。

实施建议

1.    地球内部到底有什么?这是一个许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秘密的兴趣就从来没有减弱过。教材上提供了19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地心之旅》

2.    的故事,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写一篇科幻短文。培

3.    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科学幻想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4.    尤为重要。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

5.    科学阅读的能力。

6.    科幻小短文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教师要在一周后组织学生对自己

7.    写成的科幻小短文进行交流,在班上评出最优秀的科幻小短文。

 

 

 

21、岩石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以及科学在线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和拓展活动。

 

活动1:收集、观察岩石

活动目标:

1.能到周围环境中收集当地具有的岩石标本。

2.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对收集到的岩石标本特点进行描述。

3.能用不同的标准对收集到的岩石标本进行分类。

4.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5.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岩石的概念。

6.能说出科学家把岩石分成了哪三类。

活动过程:

1.在学生的生活中,几乎处处时时都可以看到岩石,但是学生往往容易对身边的岩石熟视无睹,没有意识到需要收集岩石、观察岩石。因此,在学生收集、观察岩石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研究周围常见物质的兴趣和能力。

2.收集岩石的活动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上进行观察记录活动。由于学生收集的岩石可能极为有限,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或几个班级同学收集到的岩石汇集起来,以便学生观察、记录和分类。对岩石的观察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教材给了比较详细的提示,希望学生能够从形状、颜色、软硬、条纹、光滑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从中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另外,要提示学生填写教材上的记录表,做好记录。

3.用肉眼来观察岩石,观察到的都是岩石的物理性质。由于岩石表面一般都风化了,不容易观察准确,可以用将岩石敲碎、观察岩石新的断裂面的形式,进一步对岩石进行研究。看看观察到岩石的颜色、软硬、光滑程度等有什么不同。另外,还可以设计小实验来研究岩石的化学性质。向打碎的岩石断面上滴几滴浓醋,来观察岩石表面上是否冒气泡,就是通过化学性质来观察岩石,以便给岩石分类。

4.根据观察的结果,自定标准给岩石分类。学生自定的分类标准和分类也许不够科学,这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的方法。为了训练学生分类的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各个小组的分类进行交流,讨论各个小组的分类有什么优点和不足,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中,逐渐掌握分类的方法。

5.科学在线提示学生,在地质学上地质学家常常根据岩石的成因对岩石进行分类,即根据成因把岩石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类。沉积岩中含有化石,教材上提供了6张含有化石的岩石图片,这一点学生可能会感兴趣,教师可以重点加以指导。关于三类岩石的成因,小学课程标准中未做要求,教师可以不要求学生掌握。教师也可以出示岩石的实物,便于学生认识三类岩石。地表剧烈变化

 

 

活动2:制作岩石标本盒

活动目标

1.能把自己或小组收集到的岩石标本进行分类

2.能给每种岩石制作资料卡。

3.能制作标本盒保存收集到的岩石标本。

活动过程:

1.岩石标本盒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教材-上没有做过多文字提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给以制作提示。学生可以用硬纸板对盒子进行分格。重点要指导学生制作岩石资料卡,这是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训练很重要的一步。

2.完成岩石标本盒制作后,学生要对自己收集的岩石进行分类,并存放在标本盒中。然后,指导学生给每块岩石制作资料卡,最后把填写完的岩石资料卡贴在每块岩石所在的小格里。

3.在活动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岩石分类的训练,以便学生更加科学地认识岩石。

 

活动3:岩石的用途

活动目标

1.能找出在生活和生产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岩石。

2.能大胆地设想用岩石为人类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已知的知识和设想。

4.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岩石其用途不同。

活动过程:

1.要求学生就岩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课前进行一个调查,也可以事先查阅岩石用途的材料,指导学生收集岩石用途的图片,课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2.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讨论岩石用途的基础上,对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进行归纳分析,以便进一步体会岩石的用途。

 

拓展:描述岩石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各种岩石的特点,用文学和科学的语言描述岩石。

2.愿意观察描述岩石。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岩石,可以写成小短文或小诗

 

 

22、环境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资料的分析活动,第二课时完成调查讨论活动。

      本课的学习活动与下两课时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课的教学应与下面两课时统筹设计,进行单元备课。

活动目标

1.能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分析结论。

活动过程:

1.教材首先用四幅图展示了人类的四个发展阶段:古人类阶段、农业文明阶段(黄色文明)、工业文明阶段(黑色文明)和现代文明阶段(电子文明),向学生展示了不同阶段中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及环境变化的情况。教学中教师可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绘制成动画多媒体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应用中引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可分成四层进行:(1)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进程的资料;(2)讨论分析变化的原因,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分析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4)调查寻找身边的环境问题。

2.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引起环境问题的资料,在事实充分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分析出各种变化的原因,以及各种变化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才能确定科学进步是其他变化的根本。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产生了环境问题。这一基本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基本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基本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地抓住每二教学过程的目标任务,启发学生独立环境与保护活动,让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的有关变化和事物间相互作用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其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分析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的组织。在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进程的资料的教学时,可采用教师介绍资料、个人思考整理记录表、小组汇总的方法进行。在个人活动开展前,教师可利用课件或教材插图向学生绍人类社会发展的四大阶段。主要包括:

(1)科学发展的进程。火的使用——铁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发明和电脑的问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适当补充过多,只要学生能明确几大阶段即可。

(2)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些内容。但注意不要材料的使用:原始的天然材料——加工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合成材料。生产工具的使用: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的使用——电器和电脑的使用。生产方式的改变:集体狩猎——个体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工厂生产——电气化生产。

(3)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风餐露宿、食不果腹——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工业产品的出现方便了人的生活——电子产品的出现使人的生活现代化。

(4)环境污染的现象:基本没有污染——开荒种地破坏植被(黄色时代)——工业烟尘污染空气(黑色时代)——各种污染现象同时出现。

      教师在介绍以上资料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图片,用学生可接受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对以上现象有所了解即可,教学中不要求学生记、背生疏的术语。

      个人思考和记录整理:

      教学中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把以上内容梳理成自己的概念体系,以便整理在记录表内。记录表内的用语,不要强求规范统一,只要学生能用理解后自

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应给予肯定。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目的是让每个人的记录进行补充以求完整,因此最好不要占很长时间组织重复内容的发言。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将内容整理得清楚、准确的记录展示给全班,

以供分析讨论时使用。讨论分析变化的原因。了解科学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此教

环境与保护学环节中,建议教师设计如下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的分析思维活动得以完整、连贯:①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的生产活动是怎样变化的?与生产工具有什么关系?与人所使用的材料有什么关系?②人的生活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与人的生产活动有什么关系?

③以上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讨论后可板书:科学进步——技术进步——社会进步——人的生活品质大提高。分析认识生产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本环节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讨论: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给人类造成了哪些环境问题?本内容教师应尽力启发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中希望学生能提出:空气的污染:生产中的烟尘、交通工具的尾气。水体的污染:生产、生活中的废水(有毒、有害)。土壤的污染:农药、化肥的施用。环境的破坏: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臭氧层的破坏、土地荒漠化、淡水缺乏、能源短缺等。

      此教学内容教师应尽量启发学生将以前所接触的环境问题,归纳为几大方面的问题,不再列举具体事实。以上所列的内容学生在前几册的学习中都应有所接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教材内容。

总结:学生经前几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墓本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此

教师町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升华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系统。

学生应形成的概念系统为:科学的发展科技术的进步——社会的进步

——带来厂环境问题。调查寻找身边的环境问题。此教学环节町分为课上调查和课后凋查

两步进行。课上调查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教室环境、校园环境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考察和查。为后面专题研究做一定的准备。调查后要及时组织学生整理记录,并分析校园及周边环境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课上调查的内容、过程、方法的确定和设计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从而为学生课后调查做一个示范,因此,教学的设计应尽可能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示范以指导学生的课后调查活动。

课后的调查应提示学生:

(1)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考察、调查

(2)做好调查记录或资料卡片的制作。查阅资料等。

(3)外出调查时一定要由家长陪伴,并注意安全。

(4)调查后整理调查记录或资料,准备下一课学习前的汇报。环境与保护

 

 

保护我们的家园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中国环境保护标志。

2.能说出我国主要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1.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2.能举例说明有哪些监测环境状况的方法。

3.能具体说明每一种环境监测方法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

活动过程:

1.本课教学可以教师对照图片介绍为主要方法。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环境监测机构的工作室。教师可将教材上的插图以及教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补充的内容,绘制成动画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没有条件制作课件的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环境保护组织体系及法律保护体系的教学可分成四层向学生介绍:1)组织学生汇报关于当地环境问题的调查结果。2)介绍世界环境保护会议及历年环境保护的口号;介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及标志图案的含义。3)介绍中国环境保护机构及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介绍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4)讨论:以上介绍的一系列措施对环境保护有什么作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图案的中心画面由地球和人组成,人的头、脚和双臂突破了地球轮廓,寓意联合国环境署的使命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空间环境,周围环绕着两根交叉的橄榄枝,象征着和平、友好、协调的联合国宪章宗旨。

      中国环境保护徽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象征地球只有—一个,人们要共同保护这个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徽标上端图案基本结构与组合同联合国环境保护徽相近,说明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球性的,环境保护事业与全人类生存休戚相关。上端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在召唤。图形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泛指大气与水体,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说明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污染的监督与治理,使天常蓝、水常清、山常绿,让人们永远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图案基本色调采用明快、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下端ZHB为Zhong Guo Huan Bao(中国环保)的缩写,标明这是环境保护徽。环境监测的教学可以分以下两步:1)以当地的具体实例向学生介绍环境一旦被污染,很难恢复治理的事实,说明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意义。2)结合图介绍噪声、空气、水体监测的装置和检测方法。如有条件,町向学生展示一些监测仪器并演示一些检测现象。(如噪声监测仪、pH试纸等)我们为防治环境污染做贡献。讨论:寻找我们周围环境污染的警示信号。此讨论为本单元学习认知行动化及专题活动选题做准备。

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引导学生寻找学生身边、学生可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