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47:48
三昧即三摩地之别名。《念佛三昧宝王论》中讲:“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亦犹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即契之后,心佛双亡。双亡定也,双照慧也。即定慧齐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心佛既然,则万境万缘,无非三昧者也。”
印祖说,念佛一法,可深可浅,深则速证三昧,浅则带业往生。
《安乐集》中佛陀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一段讲:
“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状云何?’佛告父王:‘如伊兰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头栴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花果,发狂而死。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逐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三障,无边重罪;言‘栴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积念不断,业道成办也。”
简单的说明一下,释迦牟尼佛劝他的父亲行念佛三昧。凡夫入道,多以勤劝而成就,为此,我们遇一切众生要生度脱心。佛的父亲对佛说,佛的正果是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为什么不开示我这样的法门?佛告诉他父亲,诸佛的果德,有无量深妙的境界,大神通,大解脱,大自在,不是凡夫所行的境界,因为这样我才劝你念佛。佛的父亲反问,什么是念佛的功德?佛告诉他的父亲,众生身内三毒三障无边重罪,如伊兰林,方圆四十由旬,非常大。众生念佛的心,如伊兰林中一棵牛头栴檀,这棵牛头栴檀,虽有根有芽,但还没有出土,就像众生虽能成佛,但还没有成佛一样。这样伊兰林唯有臭味没有香味,如食其花果,必发狂而死。就好像染贪嗔痴三毒,则定堕恶道。后来栴檀根芽渐渐生长,开始长成树,放出香味,把整个伊兰林变的香味极美。众生见到,皆生希有心。佛说,一切众生念佛就是这样,如果能系念不停,决定生在佛前,得到往生,即能变一切恶苦成大悲心。这就说明,但能依老实念佛,念念念圣,伏、断贪嗔痴,受用觉正净。
在经中,文殊菩萨问佛:“云何名为一行三昧?”佛说,一行三昧者,若是善男女,“应处空闲处,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专称名字,念无休息,“即是念中,能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即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是名菩萨一行三昧。
当前大众佛学者多,学佛者少;解悟者多,证悟者少。有解无行,有行无解,都不行。菩萨修法必须要具足甚深解与广大行,行解相应,才为得力。单念佛来讲,同样要具足信、解、行、证:信极乐世界是有;解理事无碍;行老实念佛;证往生净土。我们单说行,念佛修行,实非容易,如憨山大师所开示: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念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念?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皆爱欲之过也。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直至今日,翻思从前,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耶!如此爱根种子,积劫深厚,故生死无穷。今日方才发心念佛,只望空求生西方,连爱是生死之根的名字也不知,何曾有一念断著?既不知生死之根,则念佛一边念,生死之根只听长。如此念佛,与生死两不相关。这等任你如何念,念到临命终时,只见生死爱根现前,那时方知佛全不得力,却怨念佛无灵验,悔之迟矣!
“故劝今念佛的人,先要知爱是生死根本,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即日用现前,在家念佛,眼中见得儿女子孙、家园财产,无一件不是爱的,则无一事无一念不是生死活计,如全身在火坑中一般。不知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一念放得下,直如正念佛时,只说念不切,不知爱是主宰,念佛是皮面。如此佛只听念,爱只听长,且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看,这一声佛果能敌得这爱么?果然断得这爱么?若断不得这爱,毕竟如何了得生死?以爱缘多生习熟,念佛才发心甚生疏,又不切实,因此不得力。
“若目前爱境主张不得,则临命终时,毕竟主张不得。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之时也。何必待到腊月三十日,方才了得?晚之晚矣。所谓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则诸佛堕妄语矣!故在家出家,但知生死心,便是出生死的时节也,岂更有别妙法哉!”
我们再来看蕅益大师关于‘念佛三昧’的开示:“请尝言之,六字弥陀,为因名故名?为因心故名?为亦名亦心故名?为非名非心故名?若因名故名,名应自持,何待心持?又名能自持,与心何预?若因心故名,是心本有名,则不持时,名何不现?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持于心?心能有名,何持于名?又此名字,谁半属名,谁半属心?且不持时,名中半名虽无,心中半名应在。离既各无,合云何有?若非名非心故名,既非名非心,何能更有弥陀名字?如此推名,名字性空,缘生幻有。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自性,名字即法界中道实相,举一全收,无一法在名字外。所念境谛既尔,能念观智例此可知。”
我们来学习一下:
“南无阿弥陀佛”,是佛名号。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生缘灭,空生为我,假名为有,是缘所生,为幻不可得,因缘而心有。“若因名故名,名应自持,何待心持?”我们想,若是名号持名号,名号应自己念,干吗还要用心来念呢?又问名号能自持,与心有何关系。若是因心中有名号,心中不念名时,名号为什么不现出来?我们来看杯子,杯子在心中,还是你的心在杯子中?如杯子在你心中,我把杯子藏起来,你的心在何处?我把经书举起,你的心在经书中;我把书拿开,你的心又不见了。这说明你无心,因为遇到一切事物随缘生的心,见到什么生什么心,遇到念佛生念佛心,有念即是名字位。阿弥陀佛是圣主,以名召德,为念圣;贪嗔痴是报主,以业招感生死,为念凡。心本无主,遇缘而念,遇圣念圣,遇凡念凡。我们念佛时遇佛了而念佛,要生信发愿,不间断念圣心即是圣。为此祖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所以古人称为:“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便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智者大师讲,今人“只解即心即佛,不解即境即佛”,境起心生,境忘心灭,色大心广,色小心微。
“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持于心?心能有名,何持于名?”若是因名号和心而立名,既然已有名号,为何还要心来念?如果是心来念名号,心本无生,名号生于何处?且若因两者而立,哪半是因心而立,哪半是因名而立?由此则知名号不生于心,心不生于名号,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若不念名号时,心也不在了,名号也不在了,离既名无,合云何有?若不是因心立名,也不是因名立名,既如此,弥陀名字又从那里来呢?依此类推,我们来看名字,名字性空,缘生幻有。既然缘生幻有,一切名字即法界中道实相。一个明白,全都明白了。没有一法,没有名字,这样能念的念,所念的境,为第一义谛。能念观智例此可知。虎溪大师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
我想起莲池大师的开示,只愁不到一心不乱,到一心不乱,“任他千种讥万种谤,巍巍不动如泰山耳。”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
印光大师是近代净土宗的一位祖师,他老人家一生以身教导、亲证三昧,为我们末法时期众生修行做了很好的榜样。有人会说,祖师是大势至菩萨应化世间,肯定能证三昧了。实际上,菩萨教化众生以身示教,一个时代的祖师,是代表那个时代众生的修法因缘的。近代高僧广钦上人也是亲证念佛三昧的。因此,我们念佛的菩萨们定要当仁不让步,上品往生,现生成佛,为众生做榜样。
印光大师在《念佛三昧摸象记》中开示,感到念佛非常的亲切,佛号一念,妄念即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tí)醐(hú)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这是念佛的法喜充满。
下面是因问而答。有同修问,念佛一法,我已修持了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并不是不真切,而因业障深重,终究没有能到一心不乱境界。象我这样根性,只能带业往生了,得念佛三昧,恐怕今生是没什么希望了。恳请师父为我开示能得念佛三昧之法与所得之相。
印光大师谦和的开示到,三昧的境界,只有证到方能明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既然没有证得,怎么来与你说。这样再三请法,大师方为我们开示了三昧的修证:
当念佛时,心须“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
念佛三昧为三昧中王,妙法妙义。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大智度论》龙树菩萨称:“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者。菩萨常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中所说:‘菩萨入是三昧,即现生阿弥陀佛。’”
我们来引祖师的话解祖师的法,引印光祖师《复杨炜章居士书》:“心清楚、口清楚、耳清楚,为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勿使外驰。即念即观,念念照顾心源。”即是念念从心起,清清楚楚。“即念即观”,心心从心入。心念心观,为照,念佛讲照为念。“返念自念”,心念耳听,能听之音,即是心自念之声,心里念耳中听,耳能听返回来看。如心不念,去向何处听声音?“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心耳合一。“务使”,即必须。“全念即观”,每一声佛号心起、口出、入耳、再入心、再心起,口出入耳,千万不要用心念无耳听。“全观即念”,有听有念,千万不要用耳听不用心念。
以上的意思即是祖师自己所说。心念、口念、耳听,缺一不可。“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三摩地,此云正定、正受。”
“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乃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
印光大师在《四书蕅益解重刻序》中开示:
“其下手最亲切处,在于格物慎独,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学者果能一言一字皆向自己身心体究,虽一介匹夫,其经天纬地参赞化育之道,何难得自本心。”这里可以解释成:至诚恳切念佛,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乃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无念境界。从理上讲,提起撕开,破开念佛的我和被念的佛,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而复念念无间。”
印光大师在《与海盐顾母徐夫人书(代悟开师作)》中开示:
“持万德洪名圣号,无杂无间,必使念起于心,声入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乱。久之久之,自成片段。亲证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风。是以观音反闻闻自性之功夫,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净业,即净而禅,孰妙于是。”
“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从理上讲,根尘脱落,心光显现,真常无我,离言说,本自圆成。如一面镜子,太阳远能照见,西方远能照见,但尘去净尽,镜净明显,照天照地,本自如如不动,一切都是镜中像,妄生为有,缘起缘落,幻生幻灭。佛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印光大师在《复戚智周居士书》中讲:
“末法众生,无论上中下根,皆以势至念佛法门,自利利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至于征心辨见,破阴超浊,且待念到心佛不二,心佛两忘,亲证念佛三昧后,再商量。则可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矣。否则入海算沙,脑晕心迷;说食数宝,饥寒莫济。知好歹者,决不以吾言为河汉也。”
“工夫至此,愈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如雪覆千山,海吞万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罣无碍,自在自如。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
以上是三昧证悟的境界。印光大师所说的三昧境界正是净土实相,是实相念佛。
正定正受,这是大师慈悲说出自己的心得修证,方便有缘众,不计人说常短。望大众精进依持,现生三昧自得,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我本人没有证入三昧,以上所说是引用祖师在文钞中关于“念佛三昧”的开示及下手处来做说明。
总之,祖师意思,念佛一法,心念耳闻,浅则一心不乱,深则三昧。望有缘人自勉之。
此外引莲池大师对“体究”的开示,防大众误会。“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观察究审,鞫(jū,审问意思)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
说明一下。体究是体究本性,通过念佛体究根源,极处缝生,契合佛体。忆念为事持,体究为理持。
说明一下。“灵光独耀”,灵光即是佛性。“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段是《五灯会元》中的开示。
“灵光”为心光。妙空大师在《念佛四十八法》中开示出心光焕发、以音声作佛事的修证过程。
“安住身心世界于念佛声中,是以此身心安住于念佛声中而念佛。此是胜境,能灭心垢,宜勤习之。声是心声也,光亦心光也。心声旋绕之处,即是心光焕发之处,安住于心声中而念佛,即安住于光明中而念佛也。此亦胜境,能灭心垢,宜勤习之。心声旋绕,心光焕发,心体自然披露。此一真心,如大圆镜,洞达无遮,十方三世,我佛众生,浊世苦轮,净帮莲萼,皆镜中影也。声中即是光中,光中即是镜中。此是最胜境,能永灭心垢,宜加勤习之。”
简单的说明,依音声摄六根,耳是心的门,耳听即是心听,心听即是心念。能念之佛,所念之声,佛声从心出,出在何处?入心听,何处在听?能念的是谁?能听的是谁?专注一境,譬如天空中落下一块大石头,哪里敢把眼睛离开一下!这是要命的大事,这样还有妄想打出来吗?这个生命关天的时节,还有是非人我吗?如有这样的恳切心,消息不听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