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Facebook魔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5:04
作者:
消费应用刊记者 姜 姝 最近常思考一个命题:网络社区的生命力,究竟是真实还是虚拟。 有谁能够抗拒Facebook的魔力?这项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有研究机构对Facebook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这个工具已令许多大学生沉迷,例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制定度假计划的时候都考虑到度假地不能使用Facebook的遗憾。 很多美国大学生每天早上必干这四件事:起床、上卫生间、检查电子邮件、检查Facebook账户。Facebook是只对美国高校学生开放的网站,它严格限制注册,需要在指定的大学IP地址范围内上网才能注册Facebook账号,这使得它形成了“真诚”和“信任”的特色,大多数用户都使用真实姓名、真实信息和真实照片。 真实身份是Facebook很重要的一部分,Facebook的流行,和其注重真实身份密切相关。在Facebook上用户都有自己的档案和个人页面,用户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发生互动:留言、发站内信、评论日志,而且一旦添加成好友,每次登陆后都能看到所有朋友的动态,不管他们做了什么(如添加好友、发表评论、上传照片等等)都可以清楚看到;还可以查到朋友的朋友的信息……Facebook似乎无所不能,既可以帮你找到擦肩而过的同学,也可以因为共同爱好拉近你和同班某个同学的关系。 尽管哈佛大学辍学生、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一再强调:“Facebook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网络社区,我们也不需要建设社区,Facebook只是个工具,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可笔者还是认为Facebook首先是创造了网络社区的平台,使得大学生们有机会交往并划定人际圈子,最终从线上走向线下,当然其中的法宝还当属是真实身份带来的信任感。从这点上来看,Facebook又被拔高是代表了最新SNS的发展趋势和网络人脉经济的崛起。 物必有两面,网络并不只具有创造虚拟现实的魅力,映射了真实身份和真实交际关系的Facebook也同样成功。从1991年互联网World Wide Web诞生以来,它就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成就了Yahoo、eBay、Google等巨型企业的成功,可一个巨型企业的诞生恰恰也说明了一个旧的网络时代的结束,繁荣背后必有危机,或许Google的危机就在于世界不仅是搜出来的,而世界恰是因为人的交往而存在的。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简称SNS ,社会化网络软件)是Web 2.0 体系下的一个技术应用架构。SNS 基于六度分隔理论运作,这个理论的通俗解释是:在人脉网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可以达到目的。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就成为一个大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