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里 “文化副都”?“钱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54:50
一事多议
济宁曲阜要兴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将耗资至少300亿元人民币
孔子故里 “文化副都”?“钱都”?

济宁曲阜要兴建“中华文化标志城”,耗资目前预计至少300亿元人民币。3月1日举行的规格极高的标志城新闻发布会开始向全球征集标志城的创意规划方案,设置总奖金高达890万元人民币。
去年10月22日,国家发改委就已向山东省下发了《关于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有关意见的通知》,称标志城项目将分两步实施。第一步,主要是开展标志城范围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第二步,在完成主建区创意征集和充分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落实好建设资金,待相关条件具备后,适时启动项目建设。
复旦大学教授,《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课题组首席专家葛剑雄希望“(曲阜)中华文化标志城可作为我国的文化副都,承担部分中华文化家园的功能。”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树骅则建议把曲阜建设成文化之城和朝拜圣地。“在尼山(孔子出生地)下建立孔子博物馆,孔子像最好高168米,使它成为曲阜的‘四孔’。”张树骅说。
——据《第一财经日报》3月3日报道
■“文化副都”怎能微缩五千年中华文化
其实,所谓“文化副都”只是形式上的,即便功能再多,也不是“中华文化”的内核。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本身是自自然然的,用外部形式固定,只能是一种“人为加工”。而人们骨子里若没有文化的“基因”,最后怕只成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人在其中,只能开开眼界而已。再者,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不是一个“文化副都”装得下的。“市场运作”下,弄一个微缩“景观”,所谓的“中华文化”只怕要委曲求全,消于无形。
人们常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我们投资,以文化的名义,在许多地方,却“咣当”一声就能诞生出城市“文化景观”。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气派的、纪念性的、标志性的,处处可见,结果,生出了一个个城市景观的怪胎,成为失去意义的摆设,失落的场所。
——王理 《长江商报》 ■谨防孔子再次被有目的地任意肢解
去年,知名学者李零置大众的趣味于不顾,出版了《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彰显出其独立、清醒的批判精神。书评家丁国强先生在2007年6月15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李零所对抗的不是孔子本人,而是那些强加给孔子上的种种谬误,而这种种谬误的出发点就是掩饰孔子的真实面目,按照政治功利的目的首先要给其戴上神圣的面具,以达到掌握话语霸权的目的。……如果没有对孔子的‘同情之理解’,没有对《论语》文本的细读精解,孔子就只能是一个可以被任意肢解的符号。”就中华古典文化而论,我们既要与时俱进,使之不断丰富和革新,以融入现实生活世界,也要警惕中华古典文化被物欲、资本、权力等因素浸淫、扭曲或篡改,从而背离了文化的原意和功效,异化为某些人或群体获取各种功利的招牌或工具。
——薛克智 红网
■展示、保存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中国文化标志城的建成可谓意义深远,仅其文化上的意义就可载入史册。首先,它有助于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种通过一座城市来全面融合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中华文化,能很好地将其保存下来,就像一个文化的历史博物馆一样。其次,通过展示传统文化,唤起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记忆,将这些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网易山东滨州网友
■还是建经济大省靠谱
还是把孔老夫子从古墓请出来比较经济合算!!!300亿!!!能够引进和培养多少科技人才啊!经济大省是靠科技人才来支撑的,缺乏科技人才,所有的一切均是虚幻与假象,这年头,从某地改名—郑州的炎黄塑像—所谓的中华龙—圆明园重建等等,大头症患者何其多?
——网易山东济南网友
■靠孔子赚钱,没受孔子熏陶
我去过曲阜,那里的人基本上靠孔子吃饭,饭店、商贩,眼睛里全是钱,完全丧失了孔子的道德准绳。在那里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看样子孔子的儒家思想对现在人们真的缺乏约束力。人的行为是文化的直接体现,而现在人们说的和做的完全不一致,说的是几千年灿烂的文化,脸上充满了自豪感,但行为上,却不敢让人恭维。
——网易江西九江网友
■文化学者怎能缺席工程规划委员会?
众所周知,文化发展和演变有其自身内在的范式和规律,必须紧紧贴近实际、贴近民众。然而,在该工程的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中,难觅真正懂得文化问题的学者或专家的踪影,而地位显赫的地方官员则当仁不让、忝列其中,这虽然凸显了领导重视的一贯传统,但总让人闻出传统官本位社会中官者通吃、君临一切的怪异气息。
——薛克智 红网
■凭什么屈原故乡、炎黄故乡不能建?
中华文化标志城到底有没有意义?我想意义肯定是有的,期望将中华文化标志城建成“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样的想法很伟大,但问题在于,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性质,是否会让所有的人都能认可在孔子孟子的故乡建立“中华文化标志城”?
古都西安、洛阳或者是屈原的故乡等都要求建立“中华文化标志城”可以不可以?如果可以的话,大家都竞相建立,会不会造成一种浪费?换言之,一定要在多元的中华文化之中找出一个“标志”,这是否科学?是否会对其他文化符号、文化城市造成伤害?
——欧木华 《西安晚报》
http://www.yweekend.com/webnews/080306/A16/080306A16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