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持有逾1020亿美元中国股票 怪不得可以随时收割全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31:43
美国政府持有逾1020亿美元中国股票
2010-10-30 16:57:45 来源: 法制晚报(北京)     美国财政部今晨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美国政府持有的海外证券达近6万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39%。  
  其中,美国持有的英国证券数量居首,占到了9580亿美元。持加拿大证券和日本证券金额分列二、三位。同时,美国还持有逾1020亿美元的中国证券,居第15位。  
  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美国政府持有的海外证券规模为5.98万亿美元,而2008年为4.29万亿美元。  
  数据显示,在美国持有的海外证券中,股票占4万亿美元,长期债券占1.6万亿美元,短期债券占4000亿美元。   
  而在持有的中国证券中,仅股票一项就有1020亿美元。  
  与之相比,中国现在仍为美国最大的“债主”,截至今年8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数量达到8684亿美元,较7月末增加了217亿美元。  
  美国持有海外证券数量前五名(单位:亿美元)  
  排名 国家 总计 股票 长期债券 短期债券  
  1 英国 9580 5620 2400 1560  
  2 加拿大 5400 2950 2200 260  
  3 日本 4190 3710 410 80  
  4 开曼群岛 3730 1480 2170 80  
  5 法国 3620 2510 820 300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美国财政部年度报告  
  ●专家解读  
  美国对我证券市场有好预期  
  上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蓝庆新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持有的中国证券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未向美国那样开放,外资在华购买证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从美国购买中国证券的种类比例来看,股票占了绝大部分,对此蓝庆新认为,由于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美国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比较好的预期。  
  此外,蓝庆新预计,美国投资中国股票市场可能主要在新能源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这与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相吻合。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黎史翔)   
  就单单是股票全球就6万亿美金 差不多是流动性基金 还有其它债券期货资源都没公布  希拉莉闪电访华 中美高层力求保持密切沟通
(2010-11-01)● 曾昭鹏 北京特派员   美国国务卿希拉莉周六傍晚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与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戴秉国举行了会谈,凸显两国高层力求保持密切沟通,改善双边关系的意愿。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昨天凌晨发布的外交部消息将此次会面定位为“非正式会晤”。报道说:“双方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下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此外,报道也说:“双方还就亚太地区形势、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中美并没有对外公布希拉莉和戴秉国会谈的具体细节,但法新社引述一位不具名资深的美国国务院官员说,在近期区域领土课题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导致些许紧张的背景下,戴秉国寻求在中美关系上让美国“放心”。   这名官员也说,戴秉国重申了外交部长杨洁篪较早时表达的立场,即中国会是“可靠的稀土供应国。”   希拉莉和戴秉国是两国最高政策沟通平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战略对话联合主席。美国国务院较早时接受中方建议,在希拉莉的亚太之行间中,增加到海南做短暂停留的行程。   希拉莉是在前天结束越南河内的东亚峰会行程后,续程前往柬埔寨访问途中专程绕道至三亚与戴秉国进行会谈。   据法新社另外引述的美国官员透露,两人在三亚机场会面长达两个半小时,会谈过程中还有其他高级官员陪同。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中央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裘援平、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参加了会晤。    中美愿意改善关系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教授受访时指出,戴秉国和希拉莉的会面反映中国非常重视中美关系,尤其是希拉莉此次闪电访华凸显两国高层在近期双边关系出现一些争议的背景下“都有改善关系的愿望”。   中美在贸易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长期存在分歧,即将举行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及其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致使有关问题近期更加尖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关系。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上周日也在山东青岛机场进行了短暂会晤,就中美经济关系交换了意见。   希拉莉与戴秉国的会谈,正值美国高调介入南中国海问题,并在钓鱼岛问题上表现出支持日本的倾向之际,但昨天新华社报道突出了双方的共识。   有关报道说:“双方一致认为,胡锦涛主席明年初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对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意义重大,双方将密切沟通,认真筹备,共同营造良好氛围,确保访问取得成功。”   中美政府日前先后证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明年1月正式访美。有鉴于此,孙哲预测,在胡锦涛访美前两个月“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机”。他说:“这两个月非常重要,可以说将决定明年中美关系的基本走向。”   他也说:“双方都会营造一些气氛,低调处理敏感问题,但关键是能不能落实中美联合声明的一些具体内容,尽快确定明年1月(胡锦涛访美)后的一些双边活动,如美国国防部长来访或民间交流,这样高层就可以有一些共识。”   至于胡锦涛访美之后的中美关系走向,孙哲说:“形势会怎么发展,双方其实也没有底,只能继续互相对冲(hedging)。” 人民币超发43万亿 央行货币政策回归稳健2010年11月02日00:36  来源:中国网  作者:谈佳隆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作出了令外界颇感意外的加息之举。  为什么中国货币政策转向来的那么突然?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中欧陆家嘴(600663,股吧)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央行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用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我看来,此次央行希望通过加息向市场释放中央决心调控通货膨胀预期的意图,以及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信号。”吴晓灵说。  有学者评论认为,此次央行加息不仅是“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更是对过去10年,甚至30年过度依靠货币推动经济的一次重要的货币政策转向。  货币超发43万亿元  “央行加息其实来的太晚了,货币超发已经那么严重,早就应该实施收紧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这样告诉记者:“我们看到包括绿豆、姜、蒜、辣椒在内的农副产品轮番上涨其实都是央行货币超发的结果,多余的钱在市场中乱窜,多年累计起来的过量货币已经给中国经济实体带来了巨大的通胀风险。”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CPI同比上涨3.6%涨幅创下23个月新高;当月食品价格更是同比涨幅高达8%。那么,CPI的同比逐步增长是否是由货币超发引起的呢?  “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一句经典名言。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而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因,资源商品化过程加剧,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也是合理的。但过高的货币供给却极易带来通胀。  通货膨胀与货币超发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得到众多中国学者的认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周其仁近日即在其博客中警示“货币老虎越养越大”。  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33.54万亿元的GDP规模,是1978年3645.2亿元GDP规模的92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广义货币=流通中现金+银行活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却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  吴晓灵直言:“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官方数据,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13.5万亿元,是GDP的1.5倍,多出了4.6万亿元,而到了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33.5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60.6万亿元是GDP的1.8倍,比差多出了27.1万亿元。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间的比例在进一步加大。根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央行操作独立性 不足?   有学者认为,近年来的货币超发,其最大的诱因,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带给中国的通货紧缩之忧。  2008年12月,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经济学家樊纲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曾暗示称:“央行掌握货币发行权的时代,要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也并不容易。”  这意味着在经济危机之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即有通过超量的货币发行来托住经济增长的想法。  由此,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的“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目标,最终却是以增长27.7%表现出来的,高出10个百分点。  有学者认为,正是央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过去30年(特别是近10年)央行“积极”推动货币超发的情况推向了极致。吴晓灵在解释原因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过去那么多年出现货币超发的情况,存在央行调控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央行自身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调控技术逐渐成熟的。另一方面,我国的央行操作独立性还有待与提高。”  但吴晓灵也表示,中国的央行不可能在指定货币政策的时候有独立性。“中国的央行是内阁成员,在操作上如果有更强的独立性,我认为调控起来可能会更好一些。”  虽然吴晓灵认为过去30年相当超量的货币都被新增商品(资源、土地等等)的市场化吸纳,但她仍然无法接受目前央行实行的超高的货币供给是“理所应当”、是“合理”的。  吴晓灵建议,如果中国政府将“十二五”规划期间GDP增速下调到7.5%~8%之间,未来几年的CPI控制目标上调到4%,那么未来几年广义货币增长率应该控制在13%~14%以下来应对流动性泛滥。从未来两年的央行货币政策来看,逐步收紧货币供应增幅并消化过多货币供应是当务之急。  如何消化超量货币  如何消化超量货币?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而难解的问题。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形成从跨境贸易结算的结算货币进而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如果这样的话,从长期来看是否就并不需要担心超量人民币的出路问题了呢?  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曾担心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会对央行控制国内信贷规模产生影响。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境外人民币增多的话,对于央行调控广义货币会产生影响,考验央行调控能力。”  但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来化解货币超发既不现实也不可行。吴晓灵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要计算货币供应量只能以国内的通货膨胀目标为主,调控该国的货币供应量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如果要加入国际流通因素来衡量或调控货币供应量则难以做到。  周其仁则在其博客中坦言,根据中国改革的早年经验——“水多了加面”,比较合理的政策组合似乎应当是:或动员更多的资源进入市场,以消化源源不断超发的货币;或减慢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但必须严格控制货币的超发。  “最糟糕的组合呢?就是既听任货币被动超发,又在市场化改革方面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周其仁写到。(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未来往哪里去 回复日期:2010-11-02 11:14:21      笑而不语,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的。  
  事情总要有个结果的。  
  有人背骂名,有人拿好处,有人被牺牲。。。  作者:tiyansisb 回复日期:2010-11-02 12:10:57      眼泪秀给穷人看,钞票印给富人化,道貌岸然的老畜生,你去死吧! 2010年 11月 02日 10:01中国消费增长遭遇减速带?     近几个月,随着中国经济明显回升至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场对经济减缓的担忧逐渐减弱。但有一个方面仍然显示着不同寻常的减缓迹象:消费支出。    诚然,中国每月零售数据继续维持超过18%的稳定增长,计入通胀因素后约为15%以上。但现在众所周知的是,就连中国的统计权威机构也不怎么把零售额数据当做家庭消费的一个指标。(这些数据更多的是反映零售店的业务流量。)
    零售额数据显示的增长速度往往总是高于用来计算GDP的更广义的消费数据,后者包括服务支出。中国国家统计局利用对数万个家庭的季度调查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消费方式。
    根据2010年前三季度的最新数据,扣除物价因素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6.3%。这比去年同期10.1%的增长速度慢得多,甚至低于2010年第一季度8.7%的增速。统计局并未公布每季度的数据,但如果自己算一算,就会发现第三季度的实际增长速度为4.5%,令人失望。
    芬兰银行转型经济研究所(Bank of Finland's Institute for Economies in Transition)在其最新周报中说,逐渐减弱的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决策者来说是个令人不快的意外,尤其是在政策目标之一就是促进消费需求的情况下,低迷的消费需求使得中国已经庞大的经常项目盈余更高,此时许多国家正在抱怨人民币被低估以及中国的外汇政策。
    然而,这一季度城市居民消费调查并未受到密切关注:过去的数字一直在很奇怪的波动,有时并不与中国经济其他已发生的事件相符。很难知道明显的数字下滑是何原因。其他的指数,例如联恒市场研究对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并未显示最近有同样的急剧下滑形势。
    资本经济(Capital Economics)的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些数据应得到慎重对待,有传闻报道显示收入增长近期有所回升,尤其是未被纳入调查的流动人口。
    芬兰银行转型经济研究所在试图澄清这些数据时自行进行计算,去掉了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数据中的季度波动和通胀因素。他们认为从季度环比来看,城市居民消费增长速度相比2008和2009年2%以上的增速有所降低,现在的增长速度只有不到1.5%。
    无论怎样分析这些最新数据,都很难从中看到许多分析师们认为的中国将向消费型经济转型的证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经济学家王庆在一份新报告中写道,实验证据和理论分析都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拐点,消费在未来十年的表现可能会更强劲。
    芬兰银行转型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这种积极的长期评估并不赞同。他们的报告中说,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人口老龄化最终会导致中国劳动力储备缩减,从而迫使薪水上涨,最终刺激消费。
    问题是,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最终预期呢?  作者:zongbeizan 回复日期:2010-11-02 12:57:12      “公权领域法无授权不可行,私权领域法无禁止则可行。” 2010年 11月 03日 07:09央行:关注通胀 引导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中国央行周二表示,仍在关注经济高速增长可能带来的通胀风险;而这一风险可能会因为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采取货币宽松政策而加大。不久前,中国央行近三年来首次上调了利率。

中国央行在周二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由于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将继续引导货币政策由金融危机时的宽松状态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市场普遍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周三将宣布新的债券购买计划,但与Fed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已开始逐步取消刺激政策。去年,中国央行已降低银行业新增贷款数量,并在10月中旬将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

针对加息问题,中国央行首次作出公开解释,称加息是希望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并巩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成果。所谓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指其他政府机构为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及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中国央行称,总体通胀及泡沫较多的房地产市场仍是风险因素。

央行称,国际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较慢,而中国经济正快速增长,通胀预期及价格的上行压力不容忽视。

中国央行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及服务成本上升可能将推动通胀预期升温。

中国央行表示,主要经济体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将导致大量资金流向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不过该行并未明确指出美国也在其列。

该行表示,在流动性充裕及通胀预期较强的背景下,剩余资金需要寻找许多不同的出口,所以需要高度关注潜在通胀压力。

中国央行表示,在进一步加强管理通胀预期的同时,其货币政策须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此外,该行再次承诺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依据市场供求关系并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汇率改革。

与此同时,印度央行及澳大利亚央行周二均上调了利率,此举凸现出亚洲高速增长国家与发达经济体之间依然存在分歧;前者需要对抗高通货膨胀,而后者则受经济低速增长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