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留学生代言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7:36:15
  • 袁方
    选手ID:3147579
    参赛时间:2010-10-05
    年    龄:24 周岁
    留学国家:大洋洲-澳大利亚
    学    校:莫纳什大学
    参赛宣言:
        留学不是说说而已,更需要脚踏实地。
    前途不是一马平川,我们需要用知识武装自己,逾越阻挡我们前进步伐的困难。
    在一片远离故乡的土地上奋斗,我们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
    我们有梦,便要努力去做梦的实践者。我们才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海外的坚实力量。
  • 2010-10-05「走出去 说出来 把心收回来」

    ——记维多利亚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校董袁方

    采访/撰文:朱萸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袁方,一名来自中国四川的留学生,在澳洲这片土地上展现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一方面在公众事业上,他当选成为维多利亚大学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校董并获连任;另一方面在学业上,他顺利完成本科之后正在攻读两所大学的三个硕士学位,在他不算强壮的身躯里彷佛有着用不尽的活力,凭借着不同于常人的毅力和自信,追逐着人生的梦想。

    最初知道袁方这个名字是在他当选上维多利亚大学校董后不久,出于一贯「不喜欢追逐权利和名誉之人」的心理,当时的我对于袁方的评价只有两个词「无聊」和「好出风头」,这样的人,我是一百个不情愿去了解和接触的。一段时间后,就在我几乎快要忽略了这个人的存在之时,我突然在杂志社的邮箱内看到了袁方发来的关于留学生的文章,用词虽然偶尔有些偏激,但道理分析得却是异常清楚。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他的文章幷重新省视自己对他的偏见,萌生了与之见一面的念头。这一面,让我听到了标题那句经典的话语,也让我对他生出了一丝佩服。

    冷门专业 却成为兴趣所在

    每一个留学生在决定出国这件事上都有不同的经历,有些是家长所求,有些是自身希望,有些是国内大学升学决定,袁方就属于最后一种。袁方1986年出生于四川南充,是典型的80后代表,高中毕业后进入四川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合办的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学习(这种合作办学项目如今在国内很是流行,头一年到两年在国内读,之后出来在国外完成学业,费用上来说相对要低一些)。在留澳的留学生当中有个说法:「女生十人七个是会计,男生十人八个读IT,剩下一拨儿不是颠勺的(指厨师)就是拿剪子的(指理发)。」多少显示了在移民政策之下,留学生的专业取向,现实而又无奈!袁方却选择了十分冷门的专业-「音乐工业和大型活动管理」,谈到专业的选择,袁方表示选音乐工业可以算得上是「阴差阳错」,但在读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艺人经济是我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但真正学上手后却发现很有意思,也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视野,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其实,我们常说从一个人的选择中可以看出其人的个性,在专业的选择上袁方展示了他是一个喜欢挑战、敢于尝试、不固步自封的人,同时对于选择的道路,有一种超乎一般的坚持力。一路学来,袁方于08年底获得维多利亚大学商学学士学位(事件管理专业),完成了他学业上的第一步。

    目前,袁方正在两所大学修读三个硕士学位-维多利亚大学(ERP 和MBA双硕士学位)和莫纳什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袁方表示,前者是将来生存上的「需要」,后者是个人兴趣上的「想要」,两者都不想放弃。如此一来,每个学期他必须至少研修8门课,在City和Caulfield两个校区之间往返跑,大部份的留学生修读一个学位都已经忙得四脚朝天,袁方的修学生活可想而知,不过他却觉得很开心:「辛苦那是肯定的,但同时也觉得很充实,所以就算有时会觉得有点累,但始终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对于很多留学生所面临的专业选择与移民问题上,袁方表示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定一个长远的规划,认认真真地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如果兴趣、学习、工作和移民四个目的都能吻合自然是最好,但在万一不能的情况下,就一定要仔细考虑,切不可为了一时的、眼前的得失而纠缠不清,陷入被动的局面。

    竞选校董 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2008年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校董会选举中,当时方22岁的袁方从众多候选人当中脱颖而出,以高票当选幷成为澳洲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校董。一年之后,他再次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当选,成为维多利亚大学历史上第一位赢得连选连任的来自中国大陆的校董。

    对于大部份留学生来说,校董是怎么一回事,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也不想去了解。据袁方介绍,校董会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里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方针政策有着决定性的话语权,校董会由22名校董组成,除2个学生代表成员外,其他的校董成员都澳洲的商界名流。

    对于为何会做出参选的决定,袁方表示自己在校园生活的过程中发现,虽然学校约有三千多名国际留学生(中国留学生占到约40%),但学校在做某些决定的时候却很少考虑到这一点。袁方打比方说:「若把学校比做一间商业机构,那么自己作为一名在校生,既是这个学校的产品,同时也是这个学校的资产。」他认为不少的留学生会去选择做负债品,只会一味地认为学校不好,甚至讨厌所读的学校;为甚么就不能反过来去改变和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呢?而校董会正是这样一个有可能让自己的建议被放到台面上来讨论并实践的大好机会和手段。

    在澳洲,大部份学校校董会的学生名额都是由当地学生把持的,国际留学生当选者很少,中国学生就更是绝无仅有。竞选是一件耗精力、耗脑力、耗体力的活计,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自我的挑战,但与袁方而言更是一种磨练。袁方回忆当时的参选经历时表示,「这样的经历,其实是教导自己怎样走出去,说出来,把心收回来!」这是袁方最喜欢的一句话,走出去就是把自己给带出去,说出来就是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心交给别人,把心收回来就是把别人的心意和心愿交换回来,在这样的轮回之中不断地开拓和前进。目前的中国留学生,不少人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缩在一角,不肯走出去同人交流;要么是太过张狂,迷失了自我。所以要做到收放有秩,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对于袁方而言,拉票可以算得上是最让他记忆深刻的事,「总统竞选要发表公众演说,我竞选校董,不过是把公众演说变成了一对一的演说。」袁方说中国学生同当地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秉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他们不会关心选你上台后你会做甚么,只会以「我认不认识你」作为是否选你的先决条件,绝对的「中国特色」,尴尬却无奈;而当地学生则不同,他们会详细地询问你的梦想、理念和建议是甚么?你上台后会做甚么?能做到怎样一个程度?袁方感叹:「如果留学生只知道一味抱怨,而不知道或不愿意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那么面临的种种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地解决!」

    竞选成功之后,袁方在实践中明白,当校董,特别是想让自己的建议被接纳,并非想象当中那么容易。袁方自嘲自己第一任校董期内的表现不过是刚刚PASS,「光是在熟悉澳洲的教育系统与校董会上就我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最初的半年, 开会的时候袁方常常只管听,不发一言,回去之后还要「做功课」-仔细研究会议的内容,他人的表述方式等。「英文并非我的母语,平时写论文虽然也有锻炼,但这种政治性更强的建议提案同论文那是两码事。经历过了才知道,英文的修辞手法委实不比中文简单!如何表面婉转却又实际强硬地让别人接受并重视自己的意见,文字间的学问微妙复杂得很!」慢慢地,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开始适应,并逐步试着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对于连选的成功,袁方自谦说:「一方面是由于在第一任期上所做的一些工作得到了学校学生会和一些校董会成员的肯定,得到了他们很多的支持与鼓励。另一方面自己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身后有一个团队在支持着我前进。」目前袁方在新一任上主要希望能够改善的一是建立一些服务体系,帮助那些从高中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很好地适应角色的转换,提高学生在校生活的质量和多元性;二是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建立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途径。「希望这届结束的时候,可以给自己打到Credit!」袁方笑着说。

    因为彼此都是或曾经是留学生的关系,在访谈中还谈到了近年来一些学生因为不堪压力而自杀的事件。在袁方看来,每个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感都不一样,幸福必须是别人给的,但快乐却是自己可以创造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某个层面上却是维系人们生存下去的纽带和勇气,如果人处理不当,往往会认为上天不公平、感觉到被世界抛弃,最终走上不归路。对于独自一人身在海外的留学生而言,大胆地走出去,适当地融入一些圈子中,可以舒缓因学习或生活不利而有可能产生的压抑情绪。

    今日的脚步 明日的梦想

    除去学业和校董之外,袁方还是维多利亚大学大中华学生会和澳洲梦青年俱乐部的会长。对于这样几点一线间来回奔走的繁忙生活,袁方过得很开心,不过他自嘲自己如今缺少了一点「个人生活」!谈及今后的打算,袁方表示会尽职做好校董的工作,同时努力完成全部的学业。在移民还是回国发展的问题上,袁方觉得是否移民,对于自己而言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关键要看对于将来的人生和事业发展有多大的益处,袁方笑谈:「人生就好比一只潜力股,不论是读书也好,参加社会实践也好,都是一种风险投资,是对自身价值的积累,最终能有多少回报,那是机遇同努力的双重结果!」毕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 2010-10-05惊喜与杂糅: 在旅游时,我都在看些什么?

    旅游之中的惊喜,是平凡生活中的惊奇

    “旅游之中的惊喜,是平凡生活中的惊奇”,这是前不久去悉尼旅游时,在一家名叫‘纪伊国’的日本书店闲逛中看到的。这是我来澳大利亚留学将近四年之后,第一次到墨尔本之外的地方旅游,而我在本次悉尼之旅的惊喜便是发现了这家书店。对我来说,出行一次本来就在思想上感觉十分疲惫了,又怕来回坐车折腾自己。加上去来的时间,我在悉尼一共待了将近三天,倒是完全达到了我理想的状态,“不跟团,不因赶时间慌张,不看那些所谓的名胜景点”。

    三天的时间,除了去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在卧龙岗创立的南天寺以外,大部分时间都留在悉尼市中心。于是前后去了两次‘纪伊国’书店,这也是我在澳洲看到的最大的一家有买中文书的书店,而且里面的中文书算得上全而广了,两岸三地的各种书都有得卖,而离它不远的专卖中文书的新华书店简直寒碜得有些可怜,书目不多,也不讲究。从版本的选择上看,这个书店很懂得选择书目,而且也很讲究,比如里面的汉英和英汉大词典的版本都是在国内学术界很受好评的,而在国内的一般城市的大书店都不一定看得到。可能是原版进口的原因吧,中文书都特别贵,最后忍痛挑选了两本,而其中一本龙应台去年出的《大江大海1949》我是看过的,买回来的原因只是想做个纪念;另外一本是台湾译本,日本作家瀧本往人的《去问哲学家吧!》。

    澳洲人打的不是仗,打的是寂寞

    虽然,我是专门为中文书慕名而来的,因这个书店选择书目的讲究,话了不少时间浏览英文书目。倒是在英文书目中,没有太多的发现,大致感觉跟墨尔本的一些大的综合书店售卖的相差不多。其中,也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是出售战争方面的书目的。对于战争,澳大利亚的本地人民肯定是非常陌生的——我指的本地人民是指,迄今为止已在澳大利亚已经繁衍了至少三代的那批人,因为澳洲是世界上为一块适人居住,而没有发生过战争的大陆了。澳大利亚国家更是不与任何国家接壤。二战时期,就差那么一点点,如果美国不丢原子弹,日本再坚持坚持,有可能把战火烧到澳洲大陆来。

    虽说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争,但不甘寂寞的澳洲人还在近代的每场战争中都有参与,从一战、二战再到朝鲜、越南、海湾,再再到伊拉克与阿富汗,哪里都有澳洲人的影子,但这些战场都离澳洲差之‘十万八千里’。用现在网络流行语说,“澳洲人打的不是仗,打的是寂寞”。 而在书店看到的那些战争方面的书,大致也都写的些发生在前面罗列的这些战争中的故事,我又稍微留意了一下,专门写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书要比他的要多得多。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两场战争中,澳大利亚跟他们同盟国都是输家的吧,不用多看这些书,都能猜到里面的内容。不是战争何其艰苦,就是共产主义敌人如何暴力、血腥与缺少人性,目的自然是通过渲染悲情,从而博得民众的同情,如此一来,因跟着美国出师战败而尴尬的政府也有得一个台阶可下。

    为了宣传和渲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每年的4月25日,都会举办大型游行会,以纪念澳纽军团到海外各地参战而牺牲的士兵,而这一天也被称之为ANZAC DAY(澳纽军团日),在澳大利亚这一天也是全国性的一个公众假日。这一天,老兵们会盛装游行,到各地的战争纪念馆。

    那30万人大于这47万人

    现在,基本上澳大利亚的各大城市都修建了战争纪念馆都成了当地旅游景点。几乎每个从中国过来的旅行团都要参观这些战争纪念馆,大家都会跟这些长得威武雄壮的建筑拍照留念。我曾做导游时,还观察到许多国内来的游人,一进去就会肃穆庄严。其实,如果他们了解一些澳洲的历史,知道他们所参观的地方所纪念的士兵,曾经在战场上杀过中国人,我想他们多半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这行为多少有点像,中国人参拜日本晋国神社。

    但我觉得十分讽刺的是,中国从19世纪中,就开始与列强打仗,后来又抗日、国共内战,不敢多说,我估计从1860年到1949年间,因为战争而非正常死亡的中国人比现在澳大利亚的人口还多。不举其他,仅仅1937年12月13日日本占领南京后,据历史上讲杀了30万南京人,而国共内战时期,共军围城长春半年,几乎全城的国军和平民都被饿死或因疾病而死,解放时长春这座据说有近百万人口的城市,成了空城。如果你生活在长春,你可能隔不了多久就有机会看到报纸上报道某处房地产商挖地基时,挖出堆堆白骨。

    可能你不太了解这些,还不知道长春有围城这件事。你总会读过初中历史吧,一个连中国许多小孩都知道的事,著名的解放三大战役之中的辽沈战役,在我所就读的历史书上就写着,在52天的战役中,我党军队共歼国军47万。日本人杀的30万和我党军队歼灭的国军47万,有什么不一样,又有什么一样的呢?一样的是都是中国人被杀;不一样的是那30万是被外国人杀的,这47万被中国人自己杀的,这大概也是肥水不留万人田吧。而我国的宣传就跟澳大利亚给自己国民宣传参战原因一样,是到位的,直到一年前,我还觉得‘那30万人大于这47万人的’,30万死得实在冤枉,这47万简直该死,不足可惜。

    即便如此,我们没有像澳大利亚纪念阵亡士兵的纪念日,没有集体追思,更没有老兵游行。澳大利亚有,又什么了不起吗?当然他们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纪念因为他们人少,死不起。我们人多,允许死。不光战争中可以死,后来大饥荒还可以饿死一大批人,可是人数还是有这么多,不少反增,还有好十几亿呢。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优良品质。

    反之,澳大利亚人的生命力就相差得多了,他们的本土上从没有打过仗,不用吃有毒的食品,不用喝有毒的水,不呼吸有毒的空气。可他们的毛病好真不少,许多人因为吃得太多得肥胖病以及肥胖造成的其他病症而死,因为在日光浴太多得皮肤癌死,当然更多的人‘寂寞’而死。

    从澳美同盟比看下去

    所以这些澳大利亚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让人有时候哭笑不得。虽然澳大利亚认为美国第一大战略伙伴,也跟美国南征北战,新总理上台第一个小时的谈话中就声明美澳同盟。但在许多美国人的眼里,澳大利亚人就是组装的台式PC,各个部件来自不同的厂商,部件之间不相容不说,还有一部分甚至都没有CPU。其实,澳大利亚人大部分人也都讨厌美国人,喜欢美国的都是些年轻人,原因主要是美国售卖的货品比澳大利亚廉价得多,有部分年轻人喜欢假期到美国淘货。

    澳大利亚跟美国的关系,在这个社会的普通人的眼里没有什么理由想得通为什么会这么好。澳美经济联系早就被中澳,日澳,甚至韩澳取代了。澳大利亚的主流社会现在不得不承认中澳关系的地位,其经济的快繁荣和增长离不开中国。然而事实上,澳大利亚的主流社会却是一直都看不起中国,更看不起中国人。其实我们扩大一点,澳大利亚社会不把东亚人(中日韩)当回事。但不得不得承认的是,澳大利亚必定会经历,其实也正在经历亚洲化,谁也说不定到底50年后,什么颜色皮肤的人是这个国家的领袖。可能这个限定太短了,你敢预测,你说得清楚100后的澳大利亚社会吗?会成为印度尼西亚,还是马来西亚那样吗?更大胆点成为新加坡那样?谁也说不清楚,但说得清楚的是这个国家的社会正在亚洲化,无法避免。

    在悉尼你会看到,满街的行人中,黄色皮肤的人占了绝大多数,白人只是‘偶尔’出现,成了点缀。‘纪伊国’书店所在那条名叫‘乔治’的大街,也据说是悉尼最重要特别一条商业街,至少有三分之一都属于中国城,另外还有两条与‘乔治’相平行的街道三分之二都是中国人的天下,甚至街道的名字标牌上同时标注中英文。在‘乔治’大街上那些报刊亭里,通常一分为二,一边通常是摆放的英文报纸杂志,而另外一边则是满栏中文杂志,比如瑞丽,电脑爱好者等等之类的,当然还有华文报纸,且是日报。

    不仅在悉尼,在墨尔本、布里斯班这些相对比较大的城市,都有相当数量的黄种人,有的是固定居民,还有大部分更在努力成为固定居民。不断壮大的黄种人数量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力,有些白人显得害怕,害怕有一天他们祖先发现的大陆上满是黄种人,更怕这本是属于他们的社会被黄种人主导。但是这个时代的经济,黄种人的贡献尤为巨大。澳大利亚的经济,就恰好在黄种人的巨大贡献中成长的。保守的白人,常常是为了经济增长和保持的长久繁荣,不得不改变对黄种人的态度,但是又时时利用手中权力刁难黄种人。简直是‘又想马儿跑,又不愿给马儿吃草”。这实在有点可笑。

    唐人街往外走几百米,就差不多到了世界著名的情人港了。沿着港湾,有风格各式的酒吧、餐厅、咖啡馆,游人们大都会在这里喝上一杯,不然,大概会有枉来了情人港的意思。于是,我有两天的下午时间,都消费在这里的一家咖啡店里了,重读了台湾作家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这家咖啡店不大,而没有什么大的特色。选择它的原因,是因为其对面,据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军博物馆,那里不仅陈列有军舰,还有潜水艇。

    澳大利亚的海军曾也威武、强大过,可是,澳大利亚的海军不曾在战场上,真正的放过一炮,没用得着实有些可怜。但是,不甘寂寞、不怕折腾的澳大利亚政府,曾一度跟着美国大力的发展过海军,鼎盛时期还有两首航空母舰,分别命名为墨尔本号和悉尼号。可是两首航空母舰都没有得到善终,墨尔本号尤为淘气,曾发生过数次装船事故,撞沉过自己的护航舰,也曾将一同演习的盟友美国的舰艇撞断成两截,而且屡试不爽,最后在80年代中期作废品卖给了中国的一家拆船公司。


  •  
  • 2010-10-0522岁川籍山区学子 成为澳洲首位华人校董

    他来自南充仪陇山区,年纪轻轻就成为澳洲大学第一位华人校董,元月1日,这名刚刚22岁的川籍学子走马上任,一边读书,一边参与维多利亚大学学校管理。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又有什么打算?昨日(2日),本报记者越洋采访,独家了解到这名青春年少的学子是如何扬名海外名校的。

    积极竞争 当选第一位华人校董



    上午10时,如约和袁方“见面”。视频上是一个青春激扬的青年,他正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校园宿舍里,为客户做策划方案,“能够当选维多利亚大学校董,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是学校建校88年中国留学生史上的一个突破。”袁方说,依据维多利亚大学章程规定,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的重大事项由校董们讨论决定,日常运营则由董事会委托给校长。维多利亚大学董事会只有一个学生席位,每位任期一年,任期交迭。因此每年会由全校学生投票选举一名新校董接替离任的学生校董。袁方目前还是维多利亚大学事件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他告诉记者,他这个校董每月有6000多元人民币的薪水,而其他22位校董多是政府和商界名流,只有他一人还是学生。

    2007年2月,袁方通过四川大学中澳项目,来到维多利亚大学学习事件管理专业。当年他就报名角逐校董职务,“可能是我准备不够,最后落选”。今年10月,袁方再次报名角逐校董职务。他利用机会在校园里“拉票”,与那些有投票权的学生一一见面,“学校里有3500名国际学生,他们对我很支持”。2008年11月27日,竞选揭晓,袁方成为该校第一位华人校董。

    育子秘诀 让他快乐自由地成长

    5月21日,当夜幕降临时,侨居墨尔本的华侨华人,包括留学生,从四面八方涌向维多利亚大学,参加“墨尔本华人烛光追思晚会”。蜡烛烛光拼出“四川5·12加油”的字样,许多华侨泪流满面,纷纷为四川灾区捐款。活动非常成功,袁方是策划人之一,不过他当时的身份不仅是维多利亚大学活跃分子,又是澳洲梦俱乐部的会长,“地震后,我就一直想要为祖国、为家乡做点什么。”

    “那个‘校董’是个啥,我也不清楚,可能像我们县委常委吧!反正是一个官儿!”昨日上午,记者找到袁方的母亲王秀珍,说起儿子袁方,王秀珍非常自豪。王秀珍夫妇俩都在青海发展自己的事业,袁方7岁时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我们长年在外奔波,孩子也没在我们身边,但他很自觉,自理能力很强”,王秀珍说她的育子秘诀就是,让孩子快乐自由地成长,成绩没考好,她总是在电话里帮孩子分析原因,从不责备。

    新闻背景

    维多利亚大学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公立大学之一。维大创建于1916年,总校区位于维多利亚墨尔本,现有在校学生逾54000人,国际学生3000多人,上百个博士专业,68个硕士专业,共有6所现代化的校园,是澳洲著名学府。


  •    
  • 2010-10-05在澳洲面试校长

    你可能万万想不到的是一个学生居然可以面试大学的校长?至少在许多国家你是看不到学生面试校长的。



    来澳洲将近4年,作为维多利亚大学的校董会成员也接近2年,遇到过很多有意思,也超乎我意料之外的事情,面试校长便是其中之一。



    在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都有完善的管制模式,一般是治理和管理是区分开的。比如,一所大学的治理(Governance)是由校董会(Council)负责,而管理(Management)职能则交由校长以及其团队负责。而目前国内的大学也设置有一个校董会,但大多都是摆设,各大学争相找一些名人企业家做校董,目前的目的仅仅限于帮助学校吸收捐款。



    根据每个国家的规定,校董会的组成不尽相同。例如在美国的公立大学的校董会中,设置有一个学生席位,但该学生席位只有建议、质询权,不具有决策权(也即是不能投票)。而在澳大利亚公立大学的校董会中,有的大学还会有1到2个学生席位,且具有跟其他校董一样的权利。



    澳大利亚大学的校长招聘,由校董会完成。一般大学校长的招聘会在这一任校长离职前的一年开始,校董会会成立一个校长招聘委员会,招聘委员会的成员当然都是来自校董会。就拿我所在大学的招聘委员会举例,其中有8个成员,包括正副校董会主席,三个校董会委员会的主席,教育与研究委员会正副主席,以及一个学生校董会成员,即是我自己。这个委员的责任就是面试合格的申请人(一般面试会分为两轮,每次一个小时),在每次面试完都会有一个简短的会议,而最重要的是最后该委员会选出的校长必须是该会达成的共识(consensus)。



    招聘过程历时至少半年之久,该过程包括草拟职位描述和招聘要求,发布招聘广告,初选面试,面试。值得注意的是,我所在的维多利亚大学的招聘要求(selection criteria)有22条之多,根据招聘要求,每一个申请人都要按照招聘的要求写出自己的回应(也即是相关的工作经历),在我们接受到的一个申请人中,有一位申请者写了长达73页的申请资料;所有的申请者都要求有两个简历,第一个是工作简历(Work experience),第二个则是学术简历(Academic experiences);招聘广告是经过多次审查,而且面向全球发布的;面试,并没有弄得十分花哨、设置小陷进什么的,所有面试的问题极为普通,就是一些检查申请者能力的基本问题(问题普通,但是要回答全面而且符合学校情况,则完全要靠足够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在面试的时候我们8个成员,分别分配了任务,有的是考验申请者的管理能力,有的考验决策能力等等,我所要提问和了解的部分就是关于教育质量和大学国际化的问题(Good Teaching and education qual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当校长招聘完成之后,新的校长一般需要辞掉现有的职位,然后接受至少3-6个月的职前培训、全面、深入的了解学校的日常管理。在澳洲大学里面绝对没有空降校长一说,要全面管理好学校,并非易事。而据我了解,在国内的大学里面,空降校长的事情比比皆是,一个完全都不大了解这所大学的人,突然跑去到这所大学的校长,完全是牛马不相及的,对该大学多少都是一个打击。就如校董会一位以前是澳洲通用电气澳洲公司的总裁所说的,许多人可能可以很好的管理一个私人公司(Private Company),但不一定可以管理好一所学校。一所大学所面临的问题远远比一所公司遇到的问题复杂得多。




    注:全文未校,如有错字、别字,请见谅。另外欢迎大家讨论,可发送到:crazykenyuan@hotmail.com

  • 2010-10-0522岁川籍山区学子 成为澳洲首位华人校董

    他来自南充仪陇山区,年纪轻轻就成为澳洲大学第一位华人校董,元月1日,这名刚刚22岁的川籍学子走马上任,一边读书,一边参与维多利亚大学学校管理。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又有什么打算?昨日(2日),本报记者越洋采访,独家了解到这名青春年少的学子是如何扬名海外名校的。

    积极竞争 当选第一位华人校董



    上午10时,如约和袁方“见面”。视频上是一个青春激扬的青年,他正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校园宿舍里,为客户做策划方案,“能够当选维多利亚大学校董,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是学校建校88年中国留学生史上的一个突破。”袁方说,依据维多利亚大学章程规定,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的重大事项由校董们讨论决定,日常运营则由董事会委托给校长。维多利亚大学董事会只有一个学生席位,每位任期一年,任期交迭。因此每年会由全校学生投票选举一名新校董接替离任的学生校董。袁方目前还是维多利亚大学事件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他告诉记者,他这个校董每月有6000多元人民币的薪水,而其他22位校董多是政府和商界名流,只有他一人还是学生。

    2007年2月,袁方通过四川大学中澳项目,来到维多利亚大学学习事件管理专业。当年他就报名角逐校董职务,“可能是我准备不够,最后落选”。今年10月,袁方再次报名角逐校董职务。他利用机会在校园里“拉票”,与那些有投票权的学生一一见面,“学校里有3500名国际学生,他们对我很支持”。2008年11月27日,竞选揭晓,袁方成为该校第一位华人校董。

    育子秘诀 让他快乐自由地成长

    5月21日,当夜幕降临时,侨居墨尔本的华侨华人,包括留学生,从四面八方涌向维多利亚大学,参加“墨尔本华人烛光追思晚会”。蜡烛烛光拼出“四川5·12加油”的字样,许多华侨泪流满面,纷纷为四川灾区捐款。活动非常成功,袁方是策划人之一,不过他当时的身份不仅是维多利亚大学活跃分子,又是澳洲梦俱乐部的会长,“地震后,我就一直想要为祖国、为家乡做点什么。”

    “那个‘校董’是个啥,我也不清楚,可能像我们县委常委吧!反正是一个官儿!”昨日上午,记者找到袁方的母亲王秀珍,说起儿子袁方,王秀珍非常自豪。王秀珍夫妇俩都在青海发展自己的事业,袁方7岁时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我们长年在外奔波,孩子也没在我们身边,但他很自觉,自理能力很强”,王秀珍说她的育子秘诀就是,让孩子快乐自由地成长,成绩没考好,她总是在电话里帮孩子分析原因,从不责备。

    新闻背景

    维多利亚大学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公立大学之一。维大创建于1916年,总校区位于维多利亚墨尔本,现有在校学生逾54000人,国际学生3000多人,上百个博士专业,68个硕士专业,共有6所现代化的校园,是澳洲著名学府。


  •  
  • 2010-10-05失望和无奈:一个留学生眼中的澳洲‘唐人’社会

    失望和无奈:一个留学生眼中的澳洲‘唐人’社会

    (一)
    来澳洲读书好几年了,见到过很多人,也遇到过很多事情,常常心里感觉好有感触,总也想找个机会写篇文章抒发一下。可总是给自己找了很多借口,拖了下来。记得好几次打开电脑,沏上热茶,做好了架势,正要动手写的时候,突然一个电话,打断思维。还记得有一次,为了写这些感受,不会抽烟我的,还买了一包中华烟,再自制一个烟灰缸。恰就万事俱备的时候,可就是写不出几个字来,最后也只好拆掉所有的架势,让此事一再拖了下来。

    而后就这样一直拖着。拖到了现在,似乎情不得已了,必须写的时候了。为什么说必须写了,是因为最近感觉脑袋里面装了太多的东西了,又没有像古时候那些人,例如哲学祖师爷苏格拉底那样好的记忆力,记录不下来,久而久之就丢了。当然我只是说例如,我那里有这个资格和那些伟大的人如此比较呢。写下来也只是满足自己,到有一天,不会后悔。如此这样后悔的事情,我已经经历了好几件了。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我这个老古板,终于在近期出了墨尔本,去了一趟澳洲最大的城市悉尼。好像又看过一些东西了,见过一些世面了,是有些底气记录下来这些感受了。我知道没有见够世面,而无病呻吟的写文章,是总会被人觉得太自大的。或许现在依旧表现得自大吧,但不管,我至少说服了自己了。

    我要写的是“唐人”,是我在澳洲观察到的“唐人”。至于“唐人”一词的定义,我就不在这里解释了,我相信你我都明白。据统计,现在全世界各地的“唐人”,好像说是有三千多万。澳洲的“唐人”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淘金热。在美国有旧金山,在澳洲则有个新金山。澳洲的新金山,是在澳洲第二大城市墨尔本的西部。第一批来澳的“唐人”,只是东南部省份的一些劳工,他们来澳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淘金。许多人抱着梦想,有的是成年,也有举家前往,收拾点行李,划着渔船就一步步的划到了澳洲。很多人在旅途中因为饥饿,疾病等,在还没有踏上澳洲土地的路途中就死亡了。记得前年,在墨尔本澳华博物馆馆长Mark Wang 的邀请下,在参观该馆的时候,还真切的体验了一回那一代当人来澳的情景。说是真切的体验,其实我只看到了“黑暗”。Mark告诉我,为了真实的反应适当的是情景,他们将这些展览布置在底下一层,本来灯光就一场的暗了,而里面所陈列的东西也都暗黑的无比。据说,这些东西还真是那些时候遗留下来的,因为时间久了,大都发黑了,好多木制品,已经发出了霉味了。

    淘金,哪是那么容易的,一些人安全到了岸,到了目的地,因为与其他种族的人争夺,许多人在斗争中死亡了。第一批生存下来的仅是少数,而后有陆续的来了好几波。Mark的祖父就是这一代淘金人当中之一,Mark的父亲在墨尔本的唐人街也曾风云一时,为了纪念和保存那一段淘金文化,在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筹划建造这个博物馆。Mark 作为第三代,已经完全不会说中文,用现代的话说,他是个完全的“香蕉人”(外‘黄’内‘白’)。他如今,在做着自己的家具生意之外,还管理着这个博物馆。尽管他不会说中文,但是他极其的热爱中国文化,也一直在努力的在澳洲推动着中国文化,博物馆不定期的会举办一些文化方面的活动,例如邀请国内的艺术团前来参演,开设太极拳课程等。目前,这个博物馆已经成了,墨尔本中小心学生是接受澳洲华人文化的教育基地。这里的主要客源也只是这些澳洲本地的中小学生,而大量来自大陆的留学生和新移民则很少有人了解这座博物馆。这也是Mark十分担心的,他担心这些新一代华人会忘掉这段历史,其实他担心的更重要的是,澳洲华人社会新旧移民的完全脱节。

    而事实上也是这样的,根据我了解的情况,新移民别说对澳洲社会了,就是在澳洲华人社会里只存在一种介入的状态,也是不融入的。博物馆的建筑已经有很多年了,许多设施已经极其老化了,需要大笔的资金维修和维护,在我们的一次谈话中,他谈到这些担心。我说,现在很多新移民,都有比较强的经济基础,为什么不可以在他们当中募集资金呢?他带有些失望语气告诉我,蛮难的,第一,他不认识;第二,在他接触的那些新移民中,很少有人会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他的计划是通过一些渠道,向政府游说申请这笔资金。

    后来,我也觉得是这样的。我后悔,当初给他能提出这样的天真的想法。许多这样的新移民或者说新“唐人”,每天无所事事的时候,情愿把时间贡献给赌博,把钱贡献给赌场。还有部分人是愿意贡献给妓院的吧,每每在唐人街拿到一份华文杂志或者报纸,大概里面都有好几版面妓院广告。而这些广告商大都标榜说他家的姑娘,黄、黑、白,中、日、韩、澳、纽、欧洲等,一应俱全。而在其他社区杂志上,我实在很难看到过。前几天在悉尼坐出租车,那位华人出租车司机看到许多警察检查司机酒后驾驶,他随口感叹道一句“澳洲人为‘水’而工作”。我认同,澳洲本地的白人,星期一到星期五挣的钱,就基本上花在喝酒上面了。我知道我们的新“唐人”是有经济基础的,不然那些装修得富丽堂皇的酒店、名牌专卖店,是不会专门雇请一个会讲中文的服务人员的。那么我们“唐人”又在为什么工作呢?我们没有见到澳洲华人社会里面,有几个像样的为大众或者为社区服务的非政府和慈善组织,有几个像样的志工团队。

    这多少让我有些感慨,在后来的我跟Mark 的几次在活动的见面中,我得到了比较肯定的信息。Mark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游说和工作,他告诉快成功了,募集的维护资金快差不多了。我问他在华人社区里面募集了多少,他较为尴尬的笑了笑说,没有什么收获。在最近的一次见面中,我终于忍不住问他,没有工资,而且工作艰难,为什么要做这些?他告诉我,这个问题蛮简单的,因为他是中国人,他要把这个父辈传下来的东西保存好、管理好,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更好的向澳洲社会推广中国文化。他着重强调特别是澳洲的华人历史和文化。


    (二)

    翻开中文杂志,除了你可以看到繁荣的妓院广告以外,另外就是卖房广告了。它们各自吹嘘着各自是如何之厉害,有的几近万能。

    房子——中国人对房子,是有特殊感情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可是中国人的‘狗窝’,从古到今,也无法自己真正拥有。现在国内的所谓商品房,一般也只有几十年的使用年限。其实,这跟西方社会的民众的租房思维一样,只不过中国人的‘租房’习惯是长期持有。而估计这些新建的商品房,可能因为某天不符合市政风格,在不到使用年限时,就已经被拆掉重来了。可这算什么呢,依旧有那么多的人前仆后继的如此超前‘租房’,然后把房价炒高。

    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成了‘唐人’,第一件事情便是要想法设法的有房子。似乎现在已经是无论走到哪里,就会把当地的房子价格炒高。但这没有办法,澳洲这个私有化的地方,初来这里的中国人,看到人生第一次可以自己拥有自己的房子了,怎么能轻易放弃如此宝贵的机会呢。有需求,当然就有了市场了。便在杂志里,如此多的房产广告。根据我所接触和听说过的,在墨尔本的华人或者专门做华人生意的房地产公司和房产中介,保守的估计有将近25家左右(我想事实上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吧!)。而每一家从事房产的公司也大都本事惊人,早已各自练就一身独门武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一家都跟奥巴马一样会讲故事打动人心,也都跟奥巴马的皮肤一样黑得有特色,黑得让人难以捉摸。房产公司们如此炮制连环套,用老移民套新移民,新移民套更新的移民或者留学生。

    但我不排斥这种做法,商业本就如此,在利益面前理性的黑一点、手硬一点,那终究也可以让人觉得有道理。买的人多花了点钱,按照中国人常有的想法,也可以买到安心的。除此之外,我还觉得有更多的有点,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共同利益上将一部分的华人团结到一起,可以让华人社区有更多的联系,墨尔本的163俱乐部应该算这个方面好例子。但肯定也有不情愿被斩一刀的人,觉得多花了些冤枉钱,于是有人到处控诉卖方的无耻。可久而久之,这些人自然的回归了,也就不再控诉。这便是我与一个老移民谈话后,他对此感叹的说法‘他成熟了’。

    “他成熟了”,好客套,又好讽刺的话啊。可事实上,新来的“唐人”是要经过这样的锻炼然后成熟的。这句话,当然又是一句老实的真话。我感谢这位老“唐人”前辈告诉我这句真话,让我深一步的了解了我身处的“唐人”圈子。

    这几年,我在澳洲接触过不少的修房子、卖房子,当然还有买房子的人。房子,这个窝,还真使许多人成熟不少了。后来我问那位老“唐人”,如此的成熟对这个社区的发展是好还是坏时。他保留了意见,他没有继续说。08年后,在为汶川地震募捐的活动中,我又认识了不少老“唐人”,后来也参加了四川同乡会,有几次机缘,便参加了同乡会组织的活动。我看见新会员不断的来,新会员也不断的成熟。开始我还分得清彼此,后来看到他们就毫无知觉了。跟一个年长的朋友谈起此事,他感叹地说了句老套好像又有点像真理的话“这就是唐人社会,你能怎么样?”。还作朋友奉劝般的对我说“咱们还是洗洗早点睡吧!”。

    (三)

    在杂志报刊上还有另外一类广告所占的篇幅比较大,这就是万能的移民公司。说它们万能,是毫不为过的。它们在帮助国人成为澳洲“唐人”的过程中,做出来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它们也只是吃吃政策的饭,政策好的时候,生意当然如日中天,红火的不得了。记得在08年末,我曾整整花了3个星期,几乎拜访调查了位于墨尔本市中心‘九宫格’内的38家唐人移民公司。而后,根据我得到的调查结果,让我简直苦笑不得。但也要说,大多数公司是好的,少部分的公司甚至连资质都没有,还有一家公司曾屡次被政府查处有诈骗行为而被罚款勒令关闭。这家公司的老板完全不理会这些,转个弯,换个名字(其实都只换了英文注册名字,中文名字依旧如此)和地方,原班人马立刻又开始工作。

    陆克文政府在09年中开始了的新移民政策,在09年底的时候,又大致的走访了一遍我曾经调查过的移民公司,最后发现有至少五家公司在这次政策风暴中歇业了。而事实上,有更多的小型移民公司在10年初的时候陆续被迫关闭。

    或许,很多谈起移民公司,都会觉得很恼火,很多人会送‘更坑拐骗’一次予之。这当然也是各人一厢情愿的事情,周瑜打黄盖,有人愿意被骗,就有人愿意骗。被骗的人当然会不高兴,但只是说说,久而久之,自己累了,也就歇下来了,不再做过多的纠缠。

    其实上面说到的移民热现象,从唐人的历史来看,已经属于第四波移民了。而大家可能还不知道的是,澳洲社会里到目前为止,有且仅有的一次唐人们的大团结,则是因为移民。这次大团结,发生在第三波移民中。

    不过,我也才在一个星期前,在拜访墨尔本大学高博士的访谈中,偶然间提及了。高博士现在研究的一个方向便是当代华人社会,而高博士本身也是这次大团结中的一位“弄潮儿”。我想,用“弄潮儿”一词来形容,应该不过,高博士也大概不会反对。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改革开放已有10来年了,人们心中长久的压抑如火山般喷发,各种新思想、新潮流,百花齐放。而跃跃欲试的人们,又特别是那些长期压抑的知识分子,感觉这应该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年代了。不管有无条件,许多人争相出国,投亲靠友,偷渡,留学,等各种方式出来。但这只是这次大团结中的一少部分。另外一部分,也是主力军,也即是我3岁那年夏天天安门前发生的事件。很多青年逃难到了国外,据说有4万人左右来到了澳洲。但这个统计数据,据高博士讲,仅仅是个概数吧。为了在当时造成大影响,或比实际的多。

    但不管多少,这帮走投无路的中国人真正团结起来了,给移民部长以及议员不断的发请愿信,以致很多议员最后没有办法正常工作了。高博士讲,这招虽然有点烂,但着实有效。最终撮合成了与政府的谈判,高博士说“当时一个89英雄,就跟政府讲,要澳洲政府帮助中国留一下一些民主的火种。当时处于西方阵营的澳洲,居然最后让步接受这批人”。最后他们赢了。政府出了打包政策,这批大团结的人最后全部获得了永居身份。

    不过,也让人惋惜的是,这批人团结的拿到永居身份后,也即是成为唐人后,各自都作鸟兽状散去。而后,这批现已进入不惑之年的人,就是目前活跃在墨尔本悉尼等地。那些旅行社、免税店、报纸、房地产中介、移民中介、还有大多数餐馆的老板便是他们了。

    这些年,前前后后接触过不少这一批的唐人。但我怎么都很难把他们,跟以前在80年代末那些诉求民主的“将士”们(这是我在一个那个事件的一个回忆录中看到的词,高博士形容他们为英雄)挂上钩。或许他们年轻时经历了太多动荡,还有不安;或许他们也跟以往的唐人一样变得‘成熟’了,适应了这唐人的生活。这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测。至于是不是,你我都不能有话说,只因那是别人的生活吧。

    (四)

    好了,我承认我不大老实。也不大对得起看这些文章的人,往往随心所欲的乱写,不太注重前顺序。但是我现在还是不大能满足你的要求。我在前面三段文字中,有提及第一、三、四波的移民潮。但直接跳过了第二波。

    与其他三次移民潮相比,第二波较为复杂,也不太容易说清楚。这一波的移民潮是发生在二战结束后,结构也比较复杂了。有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当然更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唐人了。后来也有一些,被称为“亚细亚孤儿”的一代人,有通过偷渡过来加入澳洲的唐人社会。

    与其他几波的唐人相比,第二波的人我接触得较为少。大部分这部分人除英语以外,都说广东话,与后来两拨相比,这一波的人更保留有更为传统的中华习俗。我听说,墨尔本史宾威那边很多的菜园就是这批人拥有的。但是请不要用四十五俯角俯视他们,你们在唐人街餐厅吃到的以及在菜市场买的新鲜菜,都是他们种出来的,这么多年的劳动与努力,生活也是非常惬意的。而在悉尼也有更大的一个区,专门是越南华人区,一位悉尼的出租车司机曾告诉那些人中许多是第二波,当然还有70年代越南战争后逃难过来的。

    说第一波是劳工,第二波大家通常总结为战后难民,第三波则是学潮后的知识分子,但到此为止的这三波都是穷人,不大有什么资本,来的目的就是简单的为了生存。而第四波,正在发生的这一波,因为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是最有钱的一波移民了,所以他们来澳的原因就较为繁杂了。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看,这一波来澳需求远远高于前三波。但这一波的名声大概也最差的,许多人将这一波定性为“出逃”。国内媒体在近期的报道中,也说国内有大批的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出逃”。

    这四批次的大量移民,构成如今澳洲的唐人社会。有意思的是,在我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一般大家说的海外唐人数字为三千万,在我写得差不多快完的时候,看到最新的报道中显示目前已有四千五百万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了。我不知道这应该是怎么一回事,或许这是一个民族骄傲。上次和高教授的谈话中,他告诉我,这不是一个悲观的事情,目前的趋势显然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保存的。

    巧合的是,就在昨天晚上我出席了来澳访问的印度侨务部长的一个欢迎仪式,在他的演讲中他就提到世界上也只有中国和印度有这样一个部长席位了。世界上这两个唯一历史没有间断的东方文化大国在输出货品的同时,也出口“人”。一个多世纪以前英国曾出口人,不过那是把囚犯出口到澳洲;美国也曾进口人,只不过进口的是非洲的奴隶。从某种角度说,中国和印度现在也在出口人,不过出口的是其国十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及他们带走的资本。



    (五)

    说到了唐人,是当然不能不提及唐人街的。曾记得,在我未出国之前,每每在电视上看到国外唐人街那标志性的牌坊时,总有一份无憾的骄傲。不得不感叹,中国人是真龙,煞是厉害了得。

    在澳洲规模较大的城市,都是有唐人街的。与其他国家的唐人街相比较,澳洲大城市中的唐人街显得出类拔萃了。首先,澳洲的大多数唐人街都在城市的中心。据一些喜欢旅游的人说,其他国家的唐人街都在城市的偏远地带。而听到唐人街后的第一感触,大概就是脏乱臭。如此相比,澳洲的唐人街是要好得多,真的要干净整洁得多了。

    或许是东方思想的根深蒂固,悉尼和墨尔本人的唐人街都处于城市的东部。然而,与悉尼的唐人街作比较,我又更喜欢墨尔本的唐人街。虽然,当我下飞机后,接我的朋友就告诉,悉尼的唐人街要比墨尔本的大很多,而且悉尼最繁华的一条街——乔治街,有将近一半都属于唐人街。的确,后来我还看到,在这些属于唐人街部分的街道,都有标注上中文名字的标签。我问朋友,一提到唐人街,你想到什么?他想都没有想的告诉我“假”。进一步解释说,唐人街的人假,买的东西假货多——还是条件反射般的反应的。我说既然假,为什么还有如此之多的人来这里呢。他说“这不也没有办法吗?即使大家都知道假,但是还是得来,离开这里很多华人会死。许多人说不上来中文,想吃个辣的,买点国内干货,还得来啊。”这话倒是在理,也很实在。

    刚来澳洲的人,大概都会特别喜欢唐人街。倒是久而久之,熟悉了之后,大家就对唐人街不太感冒了。有说唐人街脏乱臭的,也有说没有文化的,千奇百怪的样的谩骂和抱怨都有。我不敢评论什么,倒是跟墨尔本的其他少数裔社区的街道比起来,虽然地处城市的中心,到也还是真的有这些谩骂和抱怨的现象存在。但,又能怎么样呢?这么多的华人,这多有智慧的华人,这么多有钱的华人,好像没有几个有奉献心,主动出来为这个社区做些事情。每每遇到国内有什么灾害,倒是这边也有组织大家一起捐助。在我参与组织的玉树和汶川地震的募捐活动中发现,大抵上都有些许人利用这个机会来作秀。很多人说年轻人没有什么良心了,倒是我看到很多年轻的留学生愿意出力出钱,而且毫无怨言。那些唐人社会的各路英雄领袖们往往演得过火了。那又说明什么呢?能说明的,早就在水浒传中讲的一清二楚了,一百单八将各个是英雄好汉,不过凑在一起,其实就一帮乌合之众。



    注:全文未校,如有错字、别字,请见谅。另外欢迎大家讨论,可发送到:crazykenyuan@hotmail.com


  • 2010-10-05女总理吉拉德和那一代移民:我所了解的澳大利亚社会

    女总理吉拉德和那一代移民:我所了解的澳大利亚社会



    2010年6月24日,一个澳大利亚南部严冬中平凡而残忍的日子,一个创造了多项历史的日子。在这一天,带领工党回到阔别12年之久的执政党地位,曾一度被民众认为最受欢迎的总理陆克文在工党内杠的牺牲品后,悲情下台,也是近40年来澳大利亚唯一一位任期不满的总理;在这一天,在澳大利亚建立联邦政府109年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位女性总理——朱莉吉拉德。如果吉拉德能在年底的大选中领导工党胜出,她将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位赢得选举的女总理。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那便是朱莉吉拉德的特殊身份。与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巴拉克一样,朱莉吉拉德也是出生于1961年,两人的生日仅仅相差一个月零25天。当然奥巴马是哥哥了,所以也起到了模范作用,先于朱莉吉拉德当上一个国家的首脑。朱莉吉拉德作为总理,其出生对于澳大利亚民众的意义,不亚于奥巴马的出生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的特殊意义。出生在国外,后来移民到澳大利亚的新总理朱莉吉拉德,应该给澳洲的所有新移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又特别是那些少数族裔们。



    据澳大利亚官方给出的简历,朱莉吉拉德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格拉摩根山谷的小镇巴瑞,儿时随父母移民澳大利亚,如今父母长居于南澳的阿德雷德。朱莉吉拉德的那一代移民,大致也可以归于二战后长达20年的澳大利亚吸收欧洲白人的那一波移民潮。在1945年到1965年期间,甚至可以把这个时间延伸至1970年,由于人口稀少、较低的出生率,澳大利亚接受了大批的欧洲移民,这当中也包括二战中战败国德国的许多移民,而德国移民大部分被分配到了南澳(近年来更有当地许多研究机构专门研究了这部分德国的移民)。这批欧洲人移民主要是由于欧洲长期战乱,导致很多人对欧洲失去了信心,于是举家移民到澳大利亚这个世界上仅有的一块没有发生过战火,而且人口稀少、土地广袤、物产丰富的南半球国家。



    这一批移民当中的大多数跟朱莉吉拉德的家庭一样,或是父兄结伴,或是邻里为伴,托儿带母的,漂洋过海数千里之后来到了澳大利亚。来时除了自己身上的衣服、些许行李和剩余不多的旅行盘缠,以及家里许多张三顿要吃饭的嘴巴之外,一无所有。 然而,这完全没有影响这批移民在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发芽,在他们努力辛勤劳动下,如今许多已经枝繁叶茂了。



    又特别是他们的第二代,当时还是小孩的那些人,如今以活跃并且掌握着澳大利亚社会的政、经、商的各个领域了。澳大利亚大学的许多正副校长们,大集团公司的董事主席们,政府行政负责人,当然也有许多政治家大都曾是这一代移民的第二代。因为这一批人当初移民时都是小孩,也有被称为“战后二代小移民”的。如果说我们要立一个标志的人物,那么朱莉吉拉德将当之无愧的成为“战后二代小移民”的标致性的人物。而这些有成就的“战后二代小移民”们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们都曾经在家庭极为艰难、吃饭都难的情况下,得到父母的资助下,再半工半读的念完了大学。



    也有人说,澳大利亚的大学基本上是为新移民所开的。澳大利亚本地人,准确的说,应该是指那些已经在澳长期居住了三代以上的人吧,是不大怎么上大学的,因为他们觉得上不上大学,生活质量大家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大的必要。就如有些人激情的评论说,与其说澳洲人生活休闲,还不如说他们是在太懒,没有什么志气。而事实上,很多后来的移民是不大喜欢本地人的,就像我前段时间搭乘出租车遇到的一个来自欧洲的司机一样,虽然自小移民澳大利亚,已40多年了,但是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澳洲人,他觉得“澳洲人生来就没有脑子。我在哪里生的,就要在哪里死”。我当时诧异自我琢磨着,难道欧洲人也有落叶归根的传统。我知道,我曾经也在印度电影《新德里6号》中看到过,印度人的归根传统。落叶归根在中国人这里,就在我今年从家来墨尔本的飞机上,听到那位华人跟位前去墨尔本旅游的中国人解释的一样,“我在中国出生的,移民到澳大利亚了,我现在就是‘澳大利亚华人’了,而我的儿子现在就是‘澳大利亚华裔’了”。至于这句话的言下之意,不作过多解释。



    也因为在澳大利亚的社会有这样一批一批的人,在特定的环境里前来与此,以至于澳大利亚社会自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利益团体。等级与等级之间的距离划分得极为清楚,记得在于墨尔本大学的高博士谈话时,他曾讲到这样一件事情。他说,在悉尼有一个富人区,里面的豪华住房住的都是一些公司高管和持股人,但是就这样的一个富人区里面却没有一家大型的超市。于是为了方便该区人的生活,政府决定在该区修建一个大型的超市。消息一出,这帮富人马上就向政府抗议,不准在该区修建。如果要修,就要超市出售的任何货品的价钱都要比一般超市贵1/3 的价钱。政府就纳闷了,同样的货品为什么要求比外面的贵1/3的价钱呢,这难道不是自讨苦吃吗?询问之,其回复简直有点骇人听闻,说是如果超市货品价钱一样,周边的穷人就要蜂拥过来,反正他们有钱可以承受,贵1/3的价钱,刚好可以把穷人都自动的挡在富人区之外。



    初了解澳大利亚的白人社会,以为他们会有与欧洲白人相同的家庭观念。其实不然,这里黄种人家庭观念倒是很‘白’很‘西方’,倒是白人的家庭观念很‘黄’很‘东方’。又特别是二战后这批从欧洲移民过来的家庭。在墨尔本,我接触到的一些欧洲人便是这样。我所在大学的校董会主席便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也是属于“战后二代小移民”,6岁时随父母从希腊来到墨尔本,与大多数二代小移民一样,好不容易读完了大学,而后又到了美国哈佛商学院读书,学成回国后便自己成立现在澳大利亚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前身,并一直任总裁到退休。因为校董会的事情,我们有过许多的接触,也一同参加过许多校董会举办的活动。倒是最后发现他的家庭观念特别的东方,他直系亲属维持很亲密的关系,更是跟女婿的父母之类的远亲往来平凡,大规模的家庭聚会居然会保持在两个星期一次。跟我所了解的那些华人相比,2个月有一次大规模的家庭聚会,也是很了不得了。



    是啊,我说那一代的欧洲移民,已经在澳大利亚崛起了。其实在二战后,同样也有许多来自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方的华人移民,人数不见得就比欧洲的那一批少多少。但是如今,那些原来一无所有的华人在澳大利亚有了土地种上了菜,在唐人街开上了餐厅。一些评论人士说,他们活跃在主流社会的边缘,也为澳大利亚社会的多元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也出现了政治家和一些做学问搞研究的,只是数量上差之太大!


  •  
  • 2010-10-05留学生改如何锻炼自己

    留学生改如何锻炼自己

    按:每逢澳洲的冬天,又特别是在这个六月,我总会收到一些同学朋友的问题,要求我做一些回答。其实好多问题对我自己而言,也曾经是我的困惑,我也更不是什么专家,只是从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浅浅回答以满足他们要求。以下是最近几个学妹学弟问我的问题以及我的回答,有关于学习,有关于工作,也有关于人生规划的。 我自我觉得应该是很多人也想过的问题的吧,所以我就此整理出来发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大家有所帮助。但是我要在此指出的是,这些说法或者观点,仅仅为我自己的观点。


    问: 然后说学生大多也就端盘子洗碗而已,这确实,甚至有时候我觉得这些简单的我都做不好,那你觉得有什么另外的方法可以不去做这些吗?能找到其他有价值的经验吗

    端盘子,首先没有错,再次这对很多留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必要的生活体验。最后,端盘子是一种很光荣的劳动,我想多人都是做不好的,最后端盘子也是很有价值的经验,只是对某些人的价值不一样而已。我想在墨尔本的留学生中,除了少部分的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以外,大部分都是来自普通的家庭,可能家庭能给你一些支持,但是是非常有限度的。如果你是来自普通家庭,而且家庭只能提供有限的支持,这里就要求留学生们在留学的同时,便要考虑一个问题,毕业后要有什么打算。不仅要有长远,更要有近期细致的打算。说白了,就是要求你定一个目标。然后在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来锻炼自己。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留学生一定要在学习以外的空余时间里,学会找到事情做。可以去打工,可以去看书,可以去社交,可以去搞社团,做社区工作,做自愿者等,无论你怎么做,做得好与不好,这些东西都将帮助你得到经验,然后在做的过程你自然的会检查自己,不足的地方你会自然改进,好的地方你也会不断的发扬。可是很多人做不到,每天都是三上,“上网,上课,上床”。上完了怎么办?当然最后结果只有一条,就是越来越稀里糊涂的。

    好了,我回到问题上来。每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和追求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人设定的那些目标也各不相同。所以我觉得,不去端盘子,还能做什么是自己的选择的。关键看,就如我在上面说的,你的目标或者你喜欢的是什么,然后你就朝这个方向去奋斗。比如你说,以后要做管理,好那现在就去尝试做管理,利用学生的身份,可以做一些社团,然后管理经营这个社团,这样是不是可以锻炼到能力呢。再举例,比如你说你喜欢跟人打交道,好啊,你就多去社交,比如你可以参加自愿者,做一些地方的讲解员,去学会听话和传达,从而锻炼你跟别人的沟通能力,最后提升你跟人打交道的能力,拓展你的人际圈子。可是,很多人的,有目标,有想法,就是没有行动,每天宅居在家里,就等着天上掉馅儿饼。可是我想说的是,天上掉馅儿饼的概率绝对小于天上掉花盆的能力,年轻的我们要宁愿到外面四处碰壁,也不要在家面四壁。

    学生期间,大家可以利用学生这个身份,做很多有意义更可以锻炼自己的事情。事情要做,而且还要有热情,利用学生这个身份,如果做得好,你还可以创造出杠杆效应。很多刚毕业的同学和朋友,或许会慌,然后怎么找工作都找不到。发出去很多简历,可是连面试都得不到一个,急得要死,回来照照镜子,发现自己还是很不错,一表人才,学习成绩也还很好,自我觉得能力有蛮有的,也算是潜力股,可是为什么就找不到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同学在读书期间没有锻炼到位,连胡适之先生就说过,人与人的区别就在8小时之外。从你自己写的简历上,那些招聘经历是看得出来你对这个职位是否有底气的。如果你锻炼到位,你在简历上写作的语气完全不一样的。你不信的话,大家可以把那些在学校里面锻炼得足够充分的人的简历,和一般毕业生的简历做个对比。现在就算他们写在简历上的,大概的经历都差不多一样,你都不是专业人士,你都可以看出他们区别在哪里。

  • 2010-10-05留学期间该不该谈恋爱

    留学期间该不该谈恋爱

    按:在澳洲这几年,冬天的时候,问我关于感情问题的人特别多。照例,我不是什么专家,对于感情,我自我也是个痴迷者,更为具体的讲,我是个糊涂迷茫者。下面不是我的经验之谈,只是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欢迎评论,提出你的看法。

    问:我刚来墨尔本,就遇到了一个蛮喜欢我的人,你觉得我该不该谈恋爱啊?可是我又不是那么想谈。因为很怕麻烦。

    恭喜我吧。这样的问题问我,我还真不能给你谈经验。毕竟我自己在这个方面经验是零蛋,常常面对感情的时候就是傻蛋。我说的这些“感情”,不仅仅只是爱情,还有亲情,友情。所以每次出国,或者出远门,我特别不喜欢有人接送我的。重逢倒是快乐,可是离别时又难又难。我仅仅想安静的来,安静的又离开,就有点像徐志摩的诗写的一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而后多次以后,我剖析我自己,其实是害怕感情,感觉在那个时候我的两条腿是支撑不住那些厚重的感情的。我想,好多人也许也有这种感觉吧。

    那到底留学期间,谈不谈恋爱呢。我觉得应该谈。我一直认为真正去谈过恋爱的年轻人,会比较懂得生活的。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可能因为父母的溺爱,从小到大都不知道怎么关心人,因为一直在被关心;从不知道怎么为别人付出,又特别是感情的付出,因为一直总有人为他们付出。在溺爱的环境下,让人很简单的想到,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可事实上,这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所有人的感情投资跟现在所有商业投资一样,投资者都是要计较回报的。所以无论怎么样,所有人都应该学会感情回报。可是在上面的讲的那种情况下,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感情回报。

    可是没有关系,我不经意间观察到,很多年轻人懂得的感情回报,是从自己恋爱中学到的。因为所有人的初恋,我是说纯自由恋爱,都是平等的。两个恋爱的人,两个以前无缘无故陌生的人,走在一起,相互不舍,相互关心,感情在这个过程不断地深入。投资与回馈就在整个过程来回贯穿。最后那些以前好不知道怎么关心别人的年轻人,居然通过一次恋爱后,开始关心别人了,而且是主动的,特别是对父母,对亲人的关心。恋爱有的时候可以让人心智成熟得更快。

    所以,我是特别的鼓励大家年轻的时候可以真爱一两回。这样的恋爱,可能是伤怀的,可能也是愉快幸福的。总结一句,那种感觉是“痛并快乐着”的就好了。去好好恋爱一场,可能你才会懂得未来的生活中,你会缺什么。以至于你知道自己真正会想要什么。去好好恋爱一场,留学生的日子在国人看来,是很光鲜的,其实留学生活也是苦涩的,找一个可以相伴的人在一起,也不是一种太坏的事情。

    恋爱,麻烦?是的,恋爱是麻烦。但是与其他的东西比起来是较为真实而简单的,至少你是由内而发出感情。也麻烦的,因为这种事两个人的事情。你们要相互了解,然后理解,最后到共识。只要你一旦进入这个过程了,或许你就会觉得简单些了,然后你会感觉享受些了。

  • 2010-10-11出国以及出国以后的故事

    出国以及出国以后

    走出国门的那一天
    这一天,我揣着太多的感慨,满怀希望与梦想走上前往澳洲的飞机。5年前,我依旧生活在四川的农村,常常奢望着赶3、6、9号的集市,喜欢集市狭窄街道上拥挤的热闹。那种拥挤总给我带来许多城市的向往。是的,5年前,我只是在电视看过大城市,而没有去过大城市。
    而5年后的这一天,我却要踏上前往南半球的征程,所以有些感慨是自然的。然而,那天我没有因为出国而感到特别的激动,我也并不因为离别而感到极度悲伤,当时我的心情是平静如水的。因为我了解这一刻对我人生的意义,对我父母以及其他亲人的意味。今天这个时刻,无疑是会光宗耀祖的。
    是的,从父亲的眼神里,我看得出他们对我的期待。我是带着荣耀走的,当然我要带着荣誉回来。我心情平静,我清楚我身上所肩负的使命,以及那些来自我最亲的人的期望;我不感到悲伤,我明白未来的路将不会完全一帆风顺。而在未来,依旧我必须满足亲人在我身上对于未来的渴求。
    走时,我没有怎么说话,父亲也保持沉默。我的母亲跟天下所有人的母亲一样,在我的身旁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要我保重自己,多吃饭,注意身体”。而这时我的脑筋失灵了,我不知道如何辩答,只能紧闭着嘴从喉咙的后半部分,艰难的发出“嗯”的声音。声音虽然很轻,但那却异常沉重。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子女远距离的离别,她是总会担忧也很伤心的。长大的雨燕,总会为自己的梦想离开母亲的避风港的。所以母亲是明白的,她很明白儿子的处境,而她更清楚自己心灵会增加对儿子更重更多的担忧。
    走了,该死的飞机为何今日不再晚点?我多么想再听听母亲轻言细语的祝愿,还有那一声谁也不愿吐出的“再见”,当然还有我沉重的那声“嗯”。走了,到南半球,那个对我来说充满希望和幻想的地方。那是迷茫的未知世界,那里却有一条我必须走出的路。我是带着梦想去的,在那里,我也必将实现我的梦想。从机场挥手分别的那一刹那开始,我便开始踏向那个未知的世界,去寻找我未来之路的征程。是啊,我要出发去远方为我的梦想奋斗了,那是多么的“伟大”啊。于是,那一天,便开始了"我未来"的故事。
    “安全套”的插曲
    早就听留学澳洲的前辈们说,墨尔本是一个花花世界,很多留学生在那没有经受住诱惑,最后败得很惨。我是个很正常的人,花花世界肯定对我也会有强大的诱惑。
    为了防止被诱惑,增强我的抵御能力,在临走的时候,我专门去买了一个安全套,作防御的寓意。
    有的时候寓意是美好的,可就在我过成都双流机场的安检的时候,这个避孕套就让我羞愧难言。 当时走得匆忙,就临时把安全套放在了衣服的荷包里,哪知过安检的时候,安全套的铝箔包装会让安全检查机器发出警报。最后,我不得不拿出那个安全套给安检人员查看。安检人员看到我手中只是一个安全套,而后安检机器也没有再响,就把我放行了。
    为了下次安检不再次丢脸,在过了成都的安检后,我就灰溜溜的就将安全套丢进了垃圾桶。是啊,它应该完成它的使命了,应该把它那个最后归属于它的地方。
    是啊,生活中,我们似乎很喜欢找些特别的东西来把感情寄托。这种寄托有时候是很有意义的,而有的时候只能说很有意思,因为这些寄托不会永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那到底后来,在澳洲的生活中有没有经受住诱惑呢?到目前为止,我的这种自我约束是抵抗住了一些诱惑的,但也因为一些诱惑的因素让我改变了原有的许多想法。
    有人说凡事都有两面,然而对于不同的个体,这事情的两面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所以,我不能说我曾经赋予安全套“抵御诱惑”的意味是错的,我更不能说后来我的做法对过去的自我承诺有过反叛。
    其实,我不能如此理智的去分析这件事情,似乎我还没有到如此理智的年龄。然而,无论何种定性都还为时尚早。在成长的路程中,我们都独自在选择自己认为最对的路,我们从不感觉有错,因为路的本身是没有错的。
    初踏澳洲的土地
    结束了10多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平稳的落在澳洲土地上。第一次踏上澳洲的土地,我没有说不出的惊喜,但的确这里的土地是冷得出奇,我没有努力去和昨天割舍,更没有致力与这个新环境融合,一切都平静极了。
    从过海关到办理接机手续再安全乘车到达寄宿家庭,一切都非常的顺利。对着面前崭新的一切,我毫无察觉,一个劲的帮助英语不太理想的同学翻译,并很不情愿的跟接送我的司机谈话。谈话,谈什么呢?还不是鸡毛蒜皮般芝麻话题!
    是啊,这周围的一切似乎跟我没有任何直接关系,我不知道我为何如此的坦然。当同学不停的用手指着那些新奇的世界给我看的时候,我却无精打采,感觉这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似曾相识,因为这是我的战场,这个年轻人追梦的战场。
    在寄宿家庭的第一个晚上,天很热也特别的闷,我没怎么睡着。是啊,我现在已经身处在我的那个梦想之地,所以不管天气炎热与否,我都应该是睡不着的。我不知道,这块梦想之地能否让我感觉安然,能否给我带来温暖?
    这种寄托,很娇情吗?我想是的,而且还特别的矫情,但是人在孤独的时候的想法就是这样,这也是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矫情。因为当我踏上澳洲的土地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孤独,并且要开始去学会忍受孤独,特别是孤独时生活对我的冷落。
    乌鸦、鸸鹋、袋鼠与草原----上学路上
    乌鸦、鸸鹋、袋鼠......别以为是我到了动物园,去学校报道的第一天,我可没有那么良好的兴趣。这是我第一次去学校,在路上所看到的草原上的野生动物。
    你无法想象澳大利亚的大学居然会把校区会修在偏远山区,那里除了杂草一类植物以外最多的就是野生动物,简直是某种程度的世外桃源。对不起,我的经历就是这样的离奇,有时候让我哭笑不得。
    那天是我第一次去学校报道的日子,毕竟第一天我表现得积极,搭上了早晨第一班去学校的公共汽车。澳洲的公共汽车很豪华,不是奔驰就是沃尔沃,正当我还在感叹澳洲公交系统如此美好的时候,问题来了。没有例外,问题就是那么讨人嫌,次次都会在人感叹美好的时候出现。问题是什么呢,当汽车从出城的高速路上拐下来,我就看到路边的站牌上开始出现了我的大学所在的区名,但是我无法辨别到底我应该在哪一站下车。我“贵口难开”,不知道是不敢还是不愿意向澳洲人不“耻”下问,我的身边坐满了学生,我竟没有向他们询问下。我是“聪明的”,“很聪明的”,因为正当我鼓足勇气要向他们询问时,学生们都到站下车了。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的人是伟大的,大部分人在这下车,而且站牌明显的标志着我要去的那个地方,因此我判断,我也应该在此下车。
    结果,你是可以想得到的。我提前下车了,这个地方只是一个中学,并不是我要去的地方。最后在这个荒无人烟的草原上我走了将近1个小时,才到达学校。
    可笑吧?我觉得很可悲,我太强调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刚来澳洲的那一年,我是20岁,已经有了堂堂的男人摸样了,我想不通一个人20岁的男人居然没有勇气向陌生人问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我想我当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然而懂得这个道理又有和何用呢?人有的时候还不如一只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它们在草原上吃草,我在草原上吃苦。其实在天堂里也有牢狱。


  •  
  • 2010-10-11在澳洲做校董

    在澳洲做校董的日子
    在许多同学的支持下,我成功竞选上了校董席位。而转眼间,我的维多利亚大学的校董任期已将近半年。现在的状态与年初相比,繁重的校董责任早已经替代了初始的新鲜感。但依旧要保持高度的热情,我始终没有忘记那些支持者赋予我的使命。
    先来说澳洲的校董会的吧!校董会是澳洲大学里面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决定决定校长的任免,决策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规模、经费开资等重大事务的机构。澳洲公立大学的校董会的成员一般控制在20到22名,而私立大学的校董会组成结构则有另外一套系统,其实人数的多少自己决定的。校董组成结构是:6人是受学校校董会聘请,6人是政府聘请,1人来自当地州长的代表,2-3人来通过学校员工选举,1-2人在学生中选举产生,另外分荣誉校长和校长各占一个名额,学校基金会董事长,教育研究咨询委员会正副主席,还有1到2名是来自其他机构观的察员。
    值得提及的是,国内的大学也有相应的大学有校董会,国内大学校董会的性质跟国外的不一样,国内的校董会的功能是咨询机构不是决策机构。校董会的名单非常壮大,一般都在近100人左右,东北大学的校董会有150人之多,很多都是社会名流,其实跟这个大学最多利益相关的人群代表,基本上没有进入校董会,但是对于学校在合作以及筹资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在我们学校的校董会里面,我是来自学生中,通过学生选举产生的校董或者说校董会学生民意代表。据说在澳洲大学的历史上,我是第一个被选进校董会的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而在维多利亚大学则更是第一个国际学生。
    很荣幸但也很无赖!
    荣幸什么呢?很荣幸的是通过努力第一次打败当地的学生代表被成功选上了,从自我的角度来说值得庆贺。从国际学生的角度来说更值得庆贺。原因很简单,占学校总人数25%的国际学生在学校的决策里面除了招生上提及比较多以外,其他的地方相对较少。简单说,国际学生在学校里面很缺少话语权。另外,在学校各个院系的各个决策委员会里面基本上无国际学生进入,选举上则基本全军覆没。荣幸的是在该校历史上第一次有外来和尚念了本地庙的经。
    无赖什么呢? 无赖的是,这么些年,这么大数量的国际学生,而让我吃了第一个螃蟹。更无赖的是,如果我真的要在这个席位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做一些提案,必将遇到巨大的阻力。而事实确实如此,在这半年做了几次关于国际学生服务方面的提议都遇到较大的助力。如果我不去为这些提议努力,而自我的良心会有一种本能的不安,更会对那些支持我的同学有欺骗的嫌疑。
    国内校董会为什么性质和国外区别?
    性质不一样:像前章所说,国内的校董会是学校的咨询机构。而国外的校董会是决策机构。其根本原则是这样的,国内大学的行政管理办法是党委集体决策下的校长负责制。那么在国外呢,则是校董会决策下的校长负责制。所以管理制度上有根本的区别,当然其作用也是不一样了。
    委员会
    在澳洲校董会里另设立了好几个委员会,委员会的目的是作学校政策咨询机构。一般在大学的校董会里面分设有,资源委员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校董会主席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以及战略决策委员会。每个委员会都有一位主席,定期主持召开会议。相关的提案也先是通过了这些委员会后,才能拿到校董会上来最终决策。
    校董的职责
    校董会成员的职责:简单的说就是开会,校董是没有行政管理职能的。说起开会一般人都觉得会比较的简单,至少国内很多的会议是这样。但是澳洲的校董会,绝对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是每次会议的议项是非常繁多的,因为学校是一个非常特别机构,有盈利与非盈利性的双重特点,而且学校里面的机构非常的庞大,所以每次会议议程报告时常多达400页。内容广而多,里面的用语也是相当微妙的,像我的指导老师,资深校董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对于我这种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而言,阅读与理解的难度相对更大,一般我至少要花上3到4个晚上来专门研读。
    看这些会议资料,则是校董成员的职责之一。在校董会上校董对这些报告的回应是非常的激烈的,3个小时的会基本上有2个半小时在辩论。特别是遇到一些很具有争议的决策时,就特别麻烦。董事会门口有员工或者学生,有时候甚至是外来组织或者媒体的抗议什么的,这样的会是开得异常艰难的,每个校董投票时都会非常的谨慎,压力当然也是相当大的。这时校董的职责就药是在排除任何干扰后,作出最后利于学校发展的决定。
    最值得提及的是,澳洲的校董补助或者说薪金并不高,一般只有9000到1万澳币左右一年,但是每个校董成员的使命感特别的强,我想说每个人也都绝对的负责任。记得上个月中旬,按照惯例是我和指导老师见面交流谈话的时间。因为在学校不定期的会给校董成员发很多活动的邀请,校董可以选择参加也可以选择不参加。在上次谈话中,当我们讨论到参与活动的时候,他说他无论多忙学校的大活动一般都会去参加,给出原因是,作为学校的校董成员在学校重大庆祝以及和其他大学建立关系或者和政府签署协议时,作为职责的一部分都应该到场的。他们对学校有非常的强的荣誉感,也在尽力的为这个学校作出最大的奉献


  •  
  • 2010-10-25中国人在海外的势力弱小得可怜

    中国人在海外的势力弱小得可怜


    总有人说,我喜欢做戳穿皇帝新衣事实那个小孩,这次我乐意再来做一次。我的确很喜欢编辑这段话,写得很棒“他们有人勇敢,有人坚强,有人有创意头脑,有人敢第一个吃螃蟹,他们让我们相信,中国海外留学生势力,很强大!”

    但是,这有可能只是他们看到的一种表象。或许是他们对国外中国人的期望,说实话我也希望能看到海外中国人的强大势力的。事实上中国人在海外的势力小得真的很可怜,可怜得让人觉得可悲。堂堂中华人,个顶个都是强人,都是龙。老话又要说一次了,可是放在一起就是虫,可怜虫。

    从群体的角度来看华人,真的可怜。不团结,大家相互骗,老华人骗新移民,新移民骗留学生,有的时候一提到华人,很多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假和骗。但许多人也只是如此说说而已,因为没有力量来改变这个事实。就算你不骗人作假了,其他人照样来骗。因此华族人很难得到尊重,为什么。因为华族人自己就不尊重自己。

    我小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海外回来的华人,大家如此的尊重他们。我现在知道了,一个在海外国家的主流社会里面有一席之地的华人,要经历多少苦,多少难。我相信很少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举例告诉你,早我两年在校董会的本地师兄,在25岁的时候就能当上市长,而墨尔本地位华人市长苏正西到了60多岁了,才竞选上市长。很多人老华人告诉我,想去主流社会有一席之地,你首先竞争的对手不是老外,而是自己人,脱后腿的也是自己人。一个在国外有一席之地的华人,哪一个不是过了许多关,受了很多难的人。

    人多好办事?以为老华侨告诉我,华族的人逐渐增加了,但是越来越难办事情了。一个小小墨尔本市,有好几十个华族社会团体,还要按资排辈。华族人口远远超过其他族,但是每年得到的政府对社团的福利资助少得可怜。一位老华侨的儿子,想方设法的修建澳华博物馆,得到在华族这边的支持可少得可怜。可谁不知道澳洲的中国人有钱,豪车,豪房全是中国人在买,在墨尔本好几十家专门卖华人的房地产公司足以证明了。

    有钱,有人,扎根这么多年。我们华族甚至连个为社区服务的自愿者的机构,都没有。我们每年做的一些节日性的活动,也基本上属于自己玩而已。很多人出来时都说要推广中国文化,真否此,到了最后有几个人在做?全部都忘得一干而尽。可怖与可恶的是,大多数人还在糟蹋中国文化。

    中国人在海外势力很强大吗?我真的不敢相信。恕我直言,中国人在海外的势力弱小得可怜。

    我们不需要做梦的人,我们需要梦想实践者,希望更多的人脚踏实地,问心无愧,做个诚实的人,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到哪一天,可能中国人在海外的势力必会强大。


    注意:全文未校。如有错字,别字,请原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