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将评述(二)i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06:00

1.  杀人吃人

我从来这么认为,地球不会因为少了某个人,也不会因为少了某个国家,或者少了某个民族而停止转动。战争谁胜谁负,靠的是实力和运气,与正义无关,也不妨碍天道循环。一般情况下,战争总是一方胜利,一方失败,大家争个你死我活,无非是为了保全自己,此外再怎么自我标榜也无济于事,正义这个词早已经被政治家用滥了。人们常说“以成败论英雄”,不过是胜利者拥有历史书写权。要想分清楚每一场战争的正义与邪恶方,无异于痴人说梦。当然,我们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么就先来说说名将中的杀人狂吧,首屈一指的自然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白起擅长野战和攻城战,他征战四方,分别与楚国、魏国、韩国、赵国交战多次,攻取七十余城,是为常胜将军,被誉为中国“战神”,在赫赫战功之后,他也是个杀人魔王。我想,无论是神,还是魔,都是少了人类应该有人性和良知,所以缺乏人性、漠视生命吧。不过,话又说回来,杀敌人的将军,总比杀自己人的将军好,总比杀自己百姓的君主好些。白起功绩《史记》有载:秦昭王十四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秦昭王三十四年,攻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韩,斩首五万。如此算下来,在白起导演的最负盛名之长平战役前,他已杀了四十来万人。不过史书上倒没说白起杀的是降卒,估计那些人是被白起打败时战死沙场之上的,真正大规模的屠杀当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一战。战国纷争数百年,强国之道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哄哄的局面太久,渐有大统一之势,各个国家既然不能靠签订契约、联盟来形成安定团结的局面,就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当时军事实力最强者无过于秦、赵,长平一役正是决定了秦赵两国未来命运的一战,也间接决定了结束乱世统一中国的主人。众所周知,战争乃是政治之延续,可算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赵国尽管良将精兵不逊于秦国,可赵王大大不如秦王,赵国的政治手段大大不如秦国,这就是最大的分别了。长平之战的较量,看似刀兵相见,然决定胜负的关键在战场之外。秦国采纳范睢“远交近攻”战略以来,于公元前262年,即秦昭王四十五年伐韩,此为长平战役的开始,此役历时三年,最后几个月才是赵括和白起决战。韩国以“上党归赵”换取赵国参战。上党高地乃赵邯郸战略屏障,秦之伐韩亦是把矛头指向赵,所以赵王经廷议之后决心接受上党,抗击秦军。公元前260年,秦军围攻上党,赵使良将廉颇应之,初战赵军不利,廉颇遂以坚壁待秦。廉颇以弱示敌,旨在利用地势打持久战,而秦军补给线太长,只可速战。秦军几番出击,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士气低落,长久以往,形势对秦极为不利,所以秦国开始试图让赵军改变战略。秦国用计,赵王启用赵括,赵括取代廉颇后按照赵王的意图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术,白起则避其锋芒,先退兵,再阻隔,大胆穿插,控制据点,形成合围,消耗到赵军粮绝而取胜,这一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大规模敌军的包围战,极为罕见,凭借和敌人差不多的士兵数量,要围困四十万的敌兵,这种战术实施相当困难,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的,不过白起成功了。后世对赵括评价是“纸上谈兵”,认为他是赵军战败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赵括并非一无是处的将军。如说赵括纸上谈兵,当年其父赵奢也是缺乏实战经验,照样一战成名;至于说到赵括走马换将,将自己人取而代之廉颇的人,这也未可厚非,要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当然是自己人靠得住一些;说到“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嘛,赵括在军中既无威望,当然立威为第一要务,安抚人心那是长久功夫。总而言之,赵括虽有失误,却并非长平之战失败的最关键。其时政治形势是:赵国遵行唯利是图的战略,时纵时横。当秦危及自身安全时,就合纵抗秦;当秦的威胁解除时,又与秦的关系暧昧,连横攻城掠地。山东诸国对赵国很不信任。长平战役初期,赵国举棋不定,试图同秦国讲和,从而失去了和纵的机会。反之秦国密切注视着合纵成败,秦国的意图是“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惜乎赵国之不察。中国战争,政治上的失策导致战场上的失败数不胜数,长平战役可谓典范。到后来赵军陷入困境,粮道断了,赵国再“急请粟于齐、魏、楚”,自然无任何一国响应。就在此时,“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为了取得胜利,秦国动用了倾国之力,而赵国无动于衷,不闻有任何援军,也不见打通粮道,更没有政治外交上卓有成效的努力争取,轻轻松松便丢了国运。长平之惨败,首当其冲是赵王之失算。总算赵王痛定思痛,长平惨败后交好楚魏,楚魏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开始再次与赵国合作,不久秦军围攻赵之国都邯郸,战国时期的另一位名将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赵国的老弱残兵联合增援来的魏军力战保住不致亡国,但从此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本。邯郸之围五年后,燕国还以“赵壮者尽於长平,其孤未壮”的理由攻赵,幸亏廉颇力挽狂澜,此刻赵王想起昔日之长平,已是悔之晚矣。赵括及其四十万赵军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无敌将军白起,还有动员起来的整个秦国,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赵括尚能力抗强敌,导致“秦卒死者过半”,秦军以惨胜结束,自己慷慨战死,也算求仁得仁了。长平之战的结果是:秦国方面,秦军惨胜,死伤过半;赵国方面,主将赵括战死,降者数十万,都饿得疲惫不堪。白起这时候做个一个惊人的决定,“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是为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屠杀的数目,此处不予讨论,估计以秦军的惨重损失,赵军方面又饿上了四十来天,最后活下来投降的不会多于二十万,十万之众应该有的。问题是,这十万之众是不是应该屠杀,又或者是非杀不可呢?长平之战是白起的最后一战,此役之后白起和范睢闹意见,不欢而散,后来得罪秦王,被逼自杀。《史记》中这么写道: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这里提一下,战国时期李牧和白起都被封为武安君,不同的是李牧为赵国的武安君,白起为秦国的武安君,但两人的最终命运差不多,都是被自己的主君抛弃,这“武安君”大概是不祥的封号吧。)按这段文字来看,当时的价值观应该把杀降当成罪过,毕竟征战各为其主,一旦投降再屠杀就是灭绝人性了,白起一生功过也因长平大屠杀受到后人的批评。屠杀对赵国是致命的损失,秦国也并不好受。从此之后各国凡与秦军交战,必定力敌,宁死不降,以秦之强,要屠尽天下人只怕也难,“战杀虽难,降杀虽易,然降杀之为害,祸大於剧战也”。后人评价白起“善战而拙胜”,一针见血。做人的底线,也是军人的底线,更是名将的底线,白起此举,有失军人之荣誉,有失军人之职业道德。屠杀,所得者小,所失者大,秦国经此教训,再不见大规模屠杀降卒,而是收拾民心,遂有四海。在中国历史上,屠杀之事并不少,但只是招来更加顽强的抵抗,让局面不可收拾,要安定人心、繁荣昌盛,还得靠生息养民的政策。时至今日,屠杀为世人唾弃,比起古代为求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来,倒是大大的进步了。可是我突然想到,长平之后白起一直未受重用,是不是也和屠杀行为有关呢?这么大的事情,没理由白起一个人作决定而不问秦王的意见?白起负责行军打仗,更没理由当冤大头留下如此恶名于后世?那么,屠杀是不是秦王做的决定,而推卸给白起,然后秦王再杀人灭口呢?如果是真的话,那白起可是比窦娥还冤啊。长平的真相也许永远都是个谜了。既然说到了杀人,那就顺便提一提吃人吧。中国历史上,每逢政治混乱之际,恰恰遇上大荒之年。没饭吃,怎么办?老百姓易子而食,你吃我的儿子,我吃你的女儿,于是心安理得。所谓仓廪足而后知廉耻,仁义道德的教训怎么也架不住肚子饿,既然中国人习惯认命,那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碰上好皇帝就是盛世,碰上坏皇帝就吃人,饿死不要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嘛,吃人真的没什么大不了。君不见唐代张巡,为抗击叛军坚守城池大吃特吃,并且得到了文天祥的歌颂,可怜那自愿或不得已无辜被害的怨灵,千载之下还被后人嚼得津津有味呢。在中国,无论人性、良知、义气,一旦遭遇仁义道德、忠君爱国,就成了可以抛弃的小利小义,生死更不在话下。张巡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为大唐尽忠,居功甚伟。张巡死守睢阳,“大小四百战,斩将三百、卒十余万”,果然是名将手段,众议其“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可谓大唐的恩人。但吃人一事,“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其大悖天理人道,是为人类历史上的罪人。清代王夫之说,张巡“捐生殉国,血战以保障江、淮”,功绩“出颜杲卿、李澄之上。”但是“守孤城,绝外援,粮尽而馁,君子于此,惟一死而志事毕矣”,“过此者,则愆尤之府矣,适以贼仁戕义而已矣,无论城之存亡也,无论身之生死也,所必不可者,人相食也。”说得很有道理。我相信张巡此举也是百般无奈之下的选择,是时道德观如此,也就不忍再苛求张巡。只是心中未免疑惑,堂堂大唐盛世,沦落到靠吃人来保家卫国,怎至如此?把国家糟蹋到老百姓“易子而食”的地步,那个朝廷还值得去誓死捍卫吗?为朝廷尽忠,乃至无所不用其极,只求目的,不问手段,究竟是顺应时势还是违背时势呢?名将不以成败论英雄,可是后人面临如此尴尬选择,又将何去何从呢?王朝末代之名将真是悲哀,除了面对昏君、腐败的政府、士气低落的老弱残兵和强大又得民心的敌人之外,还要面临道义良心上的折磨,最后总是牺牲了自己,也亡了国家。名将杰出的军事才能成为国家最后的支柱,那个王朝的末日也不久矣,名将的慷慨热血只不过是末日挽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