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开展研究性阅读的主阵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55:34
语文课堂:开展研究性阅读的主阵地

[摘要]研究性学习倡导的是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研究性阅读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堂教学。本文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论述教材是开展语文研究性阅读的载体,并从课后习题转化为课题、对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研读、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比较法指导学生研究、由研究的课题引申出新的课题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研究性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合作探究      研究性阅读      主阵地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使这一耳熟能详的话语,不再局限在口号上,而是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上。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阅读,是目前讨论和实践的一个热点。

一、立足课堂,开展语文研究性阅读的意义

目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大多采取课题研究的方式,因此“筛选问题、确立课题”的环节,成了研究性学习起步阶段的难点之一。而中学语文教材(包括《语文读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这里涵盖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学名著。从《诗经》、《楚辞》、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直到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以及外国的文学作品;涌现了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辛弃疾、龚自珍、鲁迅、巴金、老舍、沈从文、朱自清以及普希金、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等一大批的文化巨人;体裁也涉及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出现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诸多文学流派。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我们的研究性阅读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的研究性阅读,若能立足课堂,从课文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扩展性的语文知识的研究、现代生活问题的研究和社会调查研究等,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文本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从“薄书厚读”中,扩大阅读量,拓展联想与延伸的能力。同时,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从课文出发的研究,与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储备联系密切,学生能够较快地联系已有的知识,较少对研究产生畏难的情绪。

这样的语文研究性阅读,既可以保留传统语文课程以那些重要的、基本的主干知识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不削弱基础知识的学习,不破坏语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又可以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使那些原来不能在语文课程中出现的内容以课题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如《古代史书中的侠客形象例谈》、《〈边城〉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等,从而有效地拓展语文学科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课堂开展研究性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一)课后练习转化为课题

研究性课题源自课文最简捷的方法是:将某些课后练习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如《祝福》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人说,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之流逼死的;也有人说,是柳妈这一类人害死了祥林嫂。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一般的课堂教学是由老师介绍一下小说的写作背景,然后分析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祥林嫂的悲剧是封建的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这四条绳索造成的,是旧社会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这样,问题也得以解决了。但是假设我们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将这个问题化作《关于祥林嫂死因的分析报告》这样一个小课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多查阅一些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师生共同讨论,答案就可能不这么单一了。

笔者的做法是:在课题确定了以后,首先要求学生通读课文,熟悉祥林嫂的遭遇,编写《祥林嫂小传》,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出一些假设:我们发现祥林嫂的死因与封建礼教、与鲁四老爷以及婆婆的凶残、短工的麻木、柳妈关于死后恐怖的宣教,另有大伯收屋时的蛮横、鲁镇群众的奚落等等可能都有关系。有了假设,还需要论据的论证,不然种种假设只能归于臆测。第二步,学生们开始分工寻找资料,有的搬来了鲁迅作品研究,了解到了鲁迅创作《祝福》的意图;有的通过网络找到了《祝福》的电影版,很多学生还找到了一些名人对祥林嫂之死的评论,如丁玲曾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在这些资料的帮助下,学生的课题小论文很快完成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练习中的第二题的“应该怎样看待别里科夫这个人物”等。

(二)对课文中的历史人物、事件进行阅读研究

自古文史不分家。在我们的语文教材里,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更是比比皆是。有的是作为主人公出现在课文中,如选自《史记》里的廉颇、蔺相如、项羽、刘邦等,选自《左传》的烛之武、《战国策》的邹忌等,他们是作为历史人物出现在教材中;有的已经成了艺术作品里的主人公,典型的就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了;有的仅仅是作为文章的一个点缀,或是引出文章的话题,或是论证文章的观点,如刘征的《庄周买水》活用了《庄子》中的典故和人物形象,赋予它们时代的内容;臧克家的《纳谏与止谤》以齐威王、唐太宗和周厉王等纳谏或止谤的言行作为典型的事例来论证“纳谏使国家昌盛,止谤而终于垮台”的道理……同样类型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于教材里出现的著名历史人物,假如仅仅是做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免会放弃掉许多可以进行专题研究的课题。因此,笔者引导学生暂且做了如下的探究:

1、对于没有在课文里详细介绍的名人,可以从了解他着手,读读有关这些人物的专题介绍,然后考虑他的历史意义。

例如《耳闻不如目见》里出现的蔡文姬,她也和昭君一样外嫁给匈奴;一代大儒——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竟然会痛哭暴君董卓……在了解这些人物的历史后,会产生一些问题,把这些问题留住,就能产生很好的课题如《昭君隆嫁与文姬迫嫁的比较》、《蔡邕的悲剧》等。

2、对于耳熟能详的小说中的历史人物,不妨比较历史与小说,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例如,《三国演义》在刻画人物时,既写出人物性格的主体特征,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霸奸诈、关羽的勇武忠义、张飞的勇猛暴烈、诸葛亮的高超谋略、周瑜的聪明嫉妒,又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曹操奸诈残忍而又善于吸纳人才等等。对这些人物你有什么独特的看法?是否赞成既定的结论?

有位同学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从历史、小说、现代人角度解读曹操》一文中写到:乱世造英雄,汉末动荡的社会创造了雄才大略的曹操。同样,杰出的曹操也影响了汉魏的历史;而《三国演义》的广为传播,又使得曹操有了民间的烟火气……遥想唐朝,那时推崇“建安风骨”,人们心中的曹操应该是一个“清俊”“洒脱”的文武兼备的高大形象;《三国演义》盛行的明清时期,曹操是“奸雄”的代表;现代许多人心目中的曹操是有着“文韬武略”的优秀管理者,那么,将来的人又会如何解读曹操呢?

3、对于课文中详细介绍的历史人物,可以从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着手,多角度地进行选题。

此方法在实施上,一定要先钻研弄懂课文,再阅读课外资料;还要注意思考它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就拿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来说,一是从课文中的事例出发,进行直接的阐发议论,然后上升到一定高度进行研究,如《论蔺相如的出使策略》、《小议将相合欢》;二是联系现实社会来思考,如《“认错”为利国》、《外交谈判的智与勇》。

(三)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其实对于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究,一直是我们语文课的“主旋律”。作为研究性阅读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就看你怎么应用。我们有不少优秀的教师非常善于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深入讨论和理解课文,往往能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境界。假设,我们把这些提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主要针对全文或者课文的某一部分进行提问,上课时将这些问题列出来,在合作解疑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寻找其间的内在规律,然后组合成文,也将是一篇篇不错的课题小论文。比如学习了《荷塘月色》、《拿来主义》和《触龙说赵太后》以后可以设计小论文题《<荷塘月色>的语言美》《“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从赵太后说起》等。

(四)利用教材间的内部联系,运用比较法指导学生研究。

如果单独一篇课文可供研究的要素不够,或者为了学生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得到更大的锻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一篇课文放到更大的参照系中,通过比较,分析其异同,领会相互特点,探讨普遍规律。比如可以让学生比较《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劝谏艺术等。

再如,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学生应当能将《过秦论》和《阿房宫赋》连在一起,从中探讨出“仁者当政,暴君必亡”的结论,促使学生本人对社会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又如在教学《阿Q正传》时,与《孔乙己》《药》《祝福》进行纵向比较,《药》表现的是华老栓们的精神的荒芜和愚昧,《孔乙己》表现了“看客”的冷漠和无聊,《祝福》表现的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阿Q正传》更是描摹病态人生的精神病态的雕塑。通过比较,明确了鲁迅先生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精神“病苦”的人们,表现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精神苦痛和麻木的灵魂,从而对鲁迅作品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再以几篇《六国论》的研究阅读为例。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苏洵说是“弊在赂秦”;而苏辙则归咎于“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可李帧却认为,六国不得天助,无地利之便,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终于自弱,自取灭亡。他们虽然论证严密,但其认识都不免片面。为此,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引发讨论、争辩,并进而让学生去探索求证、产生新见。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为什么三人论述会各不相同呢?如果六国能象苏洵所设想的那样,不以地事秦而“并力西向”,或象苏辙所言“厚韩亲魏以摈秦”,或象李帧所论“施行仁义”,能否不亡?这样引发学生去查阅史料以求证,在阅读研究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六国灭亡与其因循守旧、不实行变法或变法中途而废相关,也与其政治腐败、民心背离相关,还与其各存私心而不能精诚团结、互相信任相关,等等。进而通过讨论使之明确,古人借史事而讽今,各有其针对性,所以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如今,联系现实来思考,便可以确立起六国新论,或论改革图强增国力,或议反腐倡廉得民心,或谈团结一心力量大,等等。

总之,对于人物、事件的研究,从师生的共同实践来看,“进行比较”是相对容易入门的研究角度,在比较中体会和认识人物的意义,研究的成果也在比较中诞生了。

(五)利用现有教材,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很注意布白艺术,也就是文章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余地,读者可以据此对作品进行再次创作,如阅读《项链》一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要求学生充分运用知识储备,加以创新,对文章的结尾进行再创造,写出《当真相大白之后》《如果我是玛蒂尔德》等文章。

还可以鼓励学生将一些经典文章换个形式,给文章以另外的包装,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事先我发现学生对这一篇文章特别喜爱,篇幅比较短小,人物塑造也有血有肉。班上有几个学生比较活跃,也具有表演天赋,于是,我改变传统的一字一句译讲的方法,而是让学生编演课本剧。首先是熟悉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编写课本剧:交代人物生存的环境,撰写人物的对话和舞台说明等,据此来让学生充分掌握戏剧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其次是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排练。由于满足了学生很想得到别人认可的愿望,他们热情高涨,一字一句斟酌台词,设计舞台动作。尽管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课本剧,他们却力求精益求精,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让作为老师的我十分感动。终于,他们的劳动赢得了课堂上的阵阵掌声,同学们在下一周的周记中基本上对他们的表演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实践证明,只有我们的教学形式不时“换新”,不断的在我们的园地里注入活水,才能真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使我们的研究性阅读常研常新。

(六)由研究的课题引申出新的课题

对于已经研究过的课题,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再研究,对占有的资料换一个角度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出内涵,寻找新的外延,确定新的课题。在课题确定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文章的切入口要小,要善于以小见大。

例如分析《荷塘月色的语言美》的小课题完成了,可是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已经对查询的资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又引申出了其它的新课题。

又如,在广泛阅读《朱自清文集》时,有的学生喜欢上了朱自清的散文,列出了“朱自清散文赏析”的课题。显然这个课题的题目过大,足以写一本厚厚的书。事实上,学生的研究只可能局限在某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或者某一类的作品,这样就与整一个课题的题目极不相称。因此,我建议先对朱自清的散文进行分类,分类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也可以按照艺术特色来划分,再确定感兴趣那一类作为课题进行研究。经过分类、比较后学生们陆续定出了“平淡中见绚烂——读朱自清散文”、“淡笔掩不住浓情——小议朱自清的叙事性散文”“朱自清与余秋雨的游记散文比较”等课题。

总而言之,教材提供了很多可供研究的小课题,笔者的实践还比较肤浅。相信各位方家,能够结合自己的长处寻找到更多的方法,共享研究性阅读带给我们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侯定元,《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法》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www.k12.com.cn

2、张东河,《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刍议》,《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第5期。

3、谢钊云等,《研究性阅读的操作与实践》,《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0期。

4、施向军,《利用阅读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8期。

5、屠洪根,《求同与辨异》,《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年10上。

6、程红兵,《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4期。

7、任长松,《探究学习:18条原则》,《教育研究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8、汪佳敏,《基于网络运用的语文研究性课堂学习》,惟存教育网(http://www.bein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