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低俗化是一种必然——谈电影《唐山大地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23:49
先转一篇不凡的影评,吴平的《冯小刚与哥德巴 赫猜想》:
    围绕《唐山大地震》产生的激烈争论再次表明,在现今中国,电影发展仍无比落后,以至于一部电影尚不能当做一部“电影”讨论。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网上诸多针对《唐山大地震》的非议和攻击是错误的、非理性的或由误会产生。诸如片名不叫《余震》叫《唐山大地震》是为票房,拍摄地震题材是消费灾难,IMAX版本完全是欺骗,刻意置放植入广告,恶意提升最低票价等等。以上种种揣测源于观众、影评人或媒体对电影行业缺乏认知,令大众在这样一部看上去很强势的作品面前失掉了批评焦点,将个人行为和公司行为混为一谈,将创作规律和行业规律混为一谈。
但不可否认的是,《唐山大地震》面临极端{{{XXX}}}的观众反应。其中一个首要的诟病就是“《唐山大地震》像电视剧”。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做严肃讨论。如果剥去话题效应和社会影响的光环,《唐山大地震》是不是一部合格的电影?答案是不,《唐山大地震》称不上一部合格的电影。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明确:电影有标准。这与冯小刚本人坚决抵抗的“精英论”是两个问题。我们不能说《十全九美》和《教父》是同一个级别的作品。如何判断一部作品的级别、水准或品位?我们可以暂且用“电影感”这个不那么学院派的标准来判断。《唐山大地震》为何在如此大规模的影迷范围内引起失望和批评?因为它惊人呆滞的视听语言和传达出的同样惊人陈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中国电视剧有一个广为中老年观众接受的叙述模式(注意不是叙事模式),就是将“世俗生活”等同为“生活”,将观众纳入他们所熟悉并感到舒适的自发反应体系内,呈现“理所当然”的伦理结果而非人物变化。这一策略(或说本能)在各种影视剧、新闻专题甚至春晚的立意及创作中不断得到重复,好处是将观众统一在“主流价值观”下,坏处是彻底取消审美。《唐山大地震》同样落入“不会讲故事”的深渊,以几乎是冬眠般的懒惰将32年来的多段家庭切面简单、顺序地串联在一起,一方面规避对自己不利的社会背景事件,聚焦于家庭伦理剧范畴,一方面选取抽象化、结论性的人生节点(如上大学、交男友、找工作、生孩子等等)勉强推进,实际上已经完全失去影片开始“两个只能选一个”的叙述动力,以致无法处理张静初和李晨姐弟在汶川相遇的具体情景,观众此时已丧失对张静初角色心理的跟踪把握,之后徐帆对她的猛然下跪再次证明创作者已无法从张静初角度挖掘她的主动性,而最后张静初在墓地的崩溃明显缺乏情感支撑,以致能看出虚假。影片在视听语言上更加乏味,除了开头的地震场面有肩扛摄影机进入灾难现场外,剩下的120分钟可谓“文戏连环画”,大量室内对话、两三人关系镜头、四平八稳的中近景、极不丰富的画面和声音效果,令影片在电影院或手机上欣赏没有任何区别。
  而影片赖以树立自身价值的“亲情”或“情感”王牌,恕我直言,属于封建伦理范畴。中国数千年封建统治的结果就是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压迫机制。《唐山大地震》片中出现的所有“煽情点”都基于生养、报答、延续香火、贞洁、“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的陈腐观点,它们是大部分国人喜闻乐见的道德要求,同时也最欠缺自省态度。同样是表达亲情、分离及死亡主题,我们可以不要求国产电影向《步履不停》或《入殓师》看齐,但至少不要被《不能没有你》比下去。
  说完影片,不得不再说一下导演。实际上观众才是弱势群体,冯小刚远比他想象的坚不可摧。再多批评也不会影响票房,更不会影响电影公司的投资判断,所以大可不必因为一点不同声音而划分阵营。除去存心做人身攻击的小部分网友,大部分观众是买了票进入电影院、有感而发要表达一些情绪和意见的,不能一概视作网络暴民。这里值得深思的是为何冯小刚与所谓的影迷群体及影评人有如此大的壕沟不能跨越,以至于大部分情况下双方是在自说自话?
  冯小刚不是影迷出身,这一点很关键。注意影迷出身与科班出身是两个概念,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当面对一部电影时,脑海中都有一百部、一千部电影作为审判标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并不标榜精英,他们只是爱电影罢了。而冯小刚的问题恰恰在于此,他并非“影迷”,你可以知道他最喜欢的电影是《拯救大兵瑞恩》,至于他的看片量,我们可以持保守态度,他本人也不无得意地表示“我拍电影时从来不想别的电影”。某种程度上这是冯小刚把草根精神发挥到极致的结果,但一个导演自诩他不在电影体系内拍电影,就如同一个民间科学家自称解决了哥德{{{XXX}}}猜想,叫我们这些奥数爱好者如何面对呢?我们知道“野球拳”也可以很厉害,但如果连太极张三丰都不敬畏,为何还要在武林面前要求承认呢?
  物极必反,过于强调自己站在人民大众一边等同于将自己置于乌合之众的一员,失去审美,失去标准,失去敬畏,藐视知识及艺术。
----------再转一篇反驳的影评,叶匡政的《拍电影不是搞哥德巴 赫猜想》:
我最无法接受的观点,就是吴平认为“亲情”或“情感”属于封建伦理范畴。中西文化对亲情和家庭观的不同,是源于对生命源头的认知不同。
昨日,《新京报》上发了一篇吴平对《唐山大地震》的影评,标题叫《冯小刚与哥德{{{XXX}}}猜想》。看了之后,有些感触想说。文中观点很多,有些赞同,有些我不赞同。感觉要写成文章回应,有点难度,干脆用“微博”体,分段说一下我的观点。
1、我赞同吴平在文首的观点,电影不能当作一部“电影”讨论,是中国电影在当下最大的悲哀。所谓消费灾难、植入广告等,都属于与电影无关的题外话,是电影杂碎。只关注这些电影杂碎的人,本身就透着价值观的庸俗。一部电影怎么赚钱、赚多少钱,都是和观众无关的多余的话,这是电影公司应该关心的事。
2、“《唐山大地震》像电视剧”有很多影评人在说,这大概是业内打击一部电影最狠的招了。但事实上,每部电影都有它自己的叙事模式。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语言难道不简单吗?我们判定一部电影合不合格,与它像不像电视剧完全无关,电影甚至可以像舞台剧,比如黑泽明的《乱》。这并不是我们否定一部电影的理由。
3、电影确实是有级别的,吴平用了“电影感”这个词作为他的判断标准。我理解他说的“电影感”,就是在一个庞大的经典电影体系中,一部电影的视觉语言和价值表达是否有创新之处。我想问的是,在过去关于灾难的电影表达中,是否有过《唐山大地震》的这种叙事模式。如果没有,在我看来就是新的。吴平用“惊人呆滞”四字,来形容《唐山大地震》的视听语言,我不知从何说起?不同的电影追求,决定了不同的电影语言,就像孙犁和莫言的文风差异、阿巴斯和奥利弗·斯通的风格差异一样,我们为何不能把平实的电影语言,也看作一种艺术追求呢?
4、我觉得比“电影感”更重要的,是“观影体验”,落实到文学,就好比文学性和阅读感受一样。中国的电影和文学一样,讲究“电影感”和“文学性”的人太多,重视观影体验和阅读感受的人太少。不是说讲“电影感”不好,但如果对“观影体验”都没深刻体悟,这“电影感”也好比无根浮萍。《唐山大地震》肯定在艺术上有一些问题,但至少在“观影体验”上是很独特的,至少在中国电影中,是新鲜的。《唐山大地震》如果有问题,也不是冯小刚的问题,而是环境的问题。
5、吴平认为中国电视剧出的问题,在于使用了一种中老年观众的接受模式,即把“世俗生活”等同为“生活”。我同样不能赞同。中国电视剧的问题太多,但最主要的问题恰恰不是关注了“世俗生活”,而是不关注我们身边的世俗生活。中国电视剧关注的,大多是一种虚假的生活,是伪装后的生活。电影是要创造惊奇,但伦理的惊奇也同样是一种惊奇。在“亲情”淡漠的今天,我认为中国关于伦理的电影不是太多了,而是几乎没有。
6、我最无法接受的观点,就是吴平认为“亲情”或“情感”属于封建伦理范畴。此问题说来话长,只说两句,中西文化对亲情和家庭观的不同,是源于对生命源头的认知不同:中国文化因为没有宗教基础,家庭自然被看做个人生命与价值的源头,也因为这点,中国文化是以血缘亲情为根基的。这是中国文化历史决定的,别无他法。而西方宗教国家,自然认为个人生命的源头来自上帝,所以孩子成年后与家庭可被看作一种契约关系。抛弃亲情和家庭,中国人对个人生命和文化的认知也就失去了基础。家庭是中国人的宗教,也是安身立命的处所,这也是《唐山大地震》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之一。
7、吴平认为《唐山大地震》落入“不会讲故事”的深渊。我实在无法构想出,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讲一个家庭32年的故事。大多数观众的“哭“,至少表明冯小刚讲了一个多数中国人能懂的故事。在我看来,冯小刚也并没有对这部电影寄托更高的艺术期望。
8、导演是影迷,还是科班,在我看来,依然属于不值得一议的电影杂碎。导演需要尊重和敬畏的并不是脑子里的几千部电影,而恰恰是要把它们忘掉。他只需要尊重和敬畏要说的故事和台下的观众就可以了。毕竟电影不是哥德{{{XXX}}}猜想。
----------------------------------我想说的是,如果我来拍,我脑袋里想到的电影就是《莫斯科保卫战》,想到的书是张庆洲的《唐山警世录》,最想拍的部分其实是之前渲染的过程,最想拍的部分其实是之前渲染的过程,比如国家地震局的钱复业、赵玉林、宋瑞祥、严谷良,以及马家沟;海上的死鱼、冉广岐、青龙县,以及47万人;一步步走到那一刻。——我对展示几个悲情家庭的故事没什么兴趣,甚至是对特技。对于我心里的这部片子,大地摇晃的那一刻,就是影片的结束了。——每个中国人都能也应该能想象到那是怎么样的惨烈,特效再牛也无法展示真实的情况,更无法超越想象。此外,只有渲染才是影片的主要的发展过程,地震开始就是渲染的悲情完结。
是的,渲染、渲染还是渲染,只有渲染才能真正展示为什么,才能展示真相。相对于地震前的过程的展示所带来的震撼,地震造成24.2万人的死亡,16万人的伤残,7000多家庭断门绝烟,4240个孩子成了孤儿,这种震撼不过是一种辛酸。
LP评价说,手法比较好莱坞,制作也只能在好莱坞。我哈哈一笑。于是我知道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怎么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