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唐山大地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01:40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了34年。34年后把《唐山大地震》这个20世纪中国如此重大的历史题材拍成这样,冯小刚有点太不像话了。不仅有失众人的期待,还糟蹋了个好题材。

“唐山大地震”作为历史事件的分量有多重,无须赘言。所以从冯小刚最初对外公布要把“唐山大地震”拍成电影的那一刻开始,万众就开始期待电影何时能上映。那真是“只愁没人拍,不愁没人看”。

但是这几天只要是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的观众,再了解到电影的投资组成后,才明白这只是一部以76年那次大地震为“缘起”,通过一个家庭伦理亲情的沧海桑田,去演绎一段唐山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故事,最后推出一部广告唐山现代化的城市营销电影。

但这依然是部值得说的电影,不为别的,只因它是唐山大地震。

被切割的“1976年”叙事

影片一开始就抛开多余的铺垫,直接以蜻蜓群体迁移隐喻大地震前兆。十来分钟后,除了把地震时间从凌晨3点小调整成前半夜外,基本上整场“地震戏”较为突出写实手法。尤其是地震发生前对主人公方大强(张国强饰)、李元妮(徐帆饰)夫妇躲在卡车后车厢过夫妻生活戏的处理,显出亮点。众所周知,过去国内长期将正常的夫妻生活过程定性为准色情镜头,而一直纳入国产电影的表现禁区。而现在能在大地震这类重大灾难题材的电影处理中加入这些,突出电影制作方的开放求实态度。而一部在讲述灾难与人性的国产影片能写实化的加入这些体现日常生活质感的细节元素,是值得肯定鼓励的。

随后几分钟的地震场景(真实的地震时间仅23秒)堪称震撼。差不多是本片叙事手法最高超的片段。国产电影近几年对战争及灾难场景的制作逐渐趋于精良。2009年陆川的《南京!南京!》一片对中日交战现场子弹横飞的细节处理,体现了当前国内电影人力图突破CG技术限制,避免电影制作粗造幼稚的严谨态度。影片中地震峰值时刻,大地剧抖、水管爆裂、电线短路、房屋横向撕裂垮塌、众人慌乱逃生被埋等细节的立体处理,让观众身心倍感压迫、悲愤。那一刻仿佛是天地在对人类执行死刑一般的恐怖悲悯。

当观众对灾难场景的观感能心生悲愤压抑之感,自然是电影制作效果达致精良的最好证明。但这段出色的制作手法在随后的救灾戏份中却不留余地的被遗弃败坏。当母亲李元妮略显话剧腔的哭喊哀求壮劳力为其救儿救女,并挣扎于救儿还是救女的抉择时,一旁扮演救援壮劳力的演员明显显露出一种肌肉松弛、言语节奏呆板盲目的蹲姿。常识提示着观众,只有前一刻身体是在一种非常空闲缓慢的时间节奏下,才会出现这种休息式的蹲姿。这与发生在现实抗震救灾中的那种无处不见的“紧绷、焦躁、无奈、悲痛、强力、凌乱”直至拒绝空闲的情绪气氛是彻底背道而驰的。

或许这只算是拍摄技巧的疏漏大意。更意想不到的是,在不到十分钟救灾和母子不愿分离的戏份交代之后,随即而来的竟是以一段怪异的剪辑,将故事顺序直接硬切向一对由陈道明、陈谨饰演的军人夫妇认领地震孤儿的场景,地震灾情悲痛基调完全被破坏。

真实的地震过程可能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钟,但地震之震撼除了涂炭生灵、沦丧生命的悲悯无奈之外,更在于我们党和政府、以及千千万万同胞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到抗震救灾的伟大行动中的震撼精神。尤其是参与过两年前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各方、以及时刻关注着地震灾情报导的全球华人同胞、海外友人,无不清楚地震的人性迸发升华和有着无限可能性的事态变化,都是在震后的抗震救灾过程中产生的。仅仅十来分钟的戏份就交代了本应无比深刻伟大的救灾叙事,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制作者们,你们真的不知道你们错过了什么?

“1986年”的剧情游离

这部长达150分钟的电影,除了前30分钟的故事和“唐山大地震”有直接关联外,后面4/5的剧情其实只是一段围绕着唐山这座城市的家庭伦理剧,且是一部连“父女情、母子情、母女情、姐弟情”都落实不了重心的电影作品。这种围绕的意味甚至连唐山震后重建城市的重大细节都含糊而过。如果把故事的背景移开唐山,用其他意外灾祸替换掉人物在地震中的遇难和震后的痛苦余生,电影后面4/5的故事放在中国任何一个北方城市其实都是说得通的。

一部电影要讲“父女情、母子情、母女情、姐弟情”不是不可以,只要讲得好,这种题材的电影可以是非常精彩的。但是电影如果非要暗指这些家庭亲情伦理的变化激荡,是因为人性曾经历经了地震灾情而才有的觉悟坚持,就叙事的很矫情了。人类历史上无数个没有经历过大地震灾情的家庭,其几代人情谊深厚相知互爱的例子比比皆是。这种把一种情感得以珍贵不凡的基础,从属于另一个情感基础之下的做法,其实是把两种情感的人性价值都说小了。

不过,这部电影把人和家庭该有的亲情关爱往小处说的地方多了去了。女儿方登(张子枫、张静初饰)因为母亲当初放弃营救自己,造成对母亲的误解失望暗藏内心多年,直到影片结尾重见母亲的那一刻才得以释怀,这段贯穿整部影片的处理,其人物调度和人性演绎简直是异化吊诡的。这样的母女应该怎么重逢?这部影片用的是母亲给女儿下跪赎罪的方式,来深化母亲对女儿的亏欠之深。那一刻,观众的哭泣同情基本都是盲目空虚的。

陈丹青在《多余的素材》一书中写自己赴对岸探望从未见过的爷爷时,老人对着不惑之年的孙儿第一句话不是亲人泪流满面、撕心裂肺的拥抱问候,而是一句“其实解放军对我很好”的开场白。正因为有这么一段意想不到的开场白,才准确的展示了一个老人在见到几十年不曾见到的亲人面前,当下该有的即时反映。

影片《三峡好人》中,贾樟柯刻意回避十几年没找妻子的矿工丈夫,在重逢的那一刻是怎么处理的。丈夫一不袒露自己的思念之情,二不解释赎罪十几年为何不联络的原因。以夫妻二人说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的表现手段,将夫妻之情流淌于日常生活的实在之中。在言简意赅的视听语言中抒发着普通人的日常温暖,这类电影叙事技巧实乃精彩之笔。人生有些小事大可如金刚霹雳裂石般的风雨雷电,但却能在转折命运的大事面前顺然承受。

女儿方登执意赴杭州学医和儿子方达(张家骏、李晨饰)执意南下打工奋斗的剧情交代,客气地说,这已经完全和唐山没关系了,这更像是在呼应常见的青春叛逆和电视剧《外来妹》南下打工的主题。随后方登的未婚先孕,宁愿退学生下孩子,远离男友诀别养父的剧情交代,似乎在透露“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对生命的重视尊重非外人所能想象,每诞生一个新生儿,就是诞生了一个新的唐山人”的意思。再加上由陈道明饰演的养父,穿着超短裤去女儿房间安慰被噩梦惊吓的方登,被养母批评不正经的古怪片段。令人觉得这些零零碎碎前后逻辑不搭调的硬伤使得电影的剧情走向显得非常奇怪透顶。

“1995年”的不伦不类

就算观众能接受影片的主题可以不去强调“地震和救灾”本身,但也没必要为了强化震后家庭的亲情伦理而让一个妻子/母亲为了坚持对丈夫与女儿的心灵守护,而拒绝搬家、拒绝新房、拒绝再婚。貌似这么多年来,在中外影视作品里,逝者已逝,生者应早成家早幸福的观念倒是备受影评界的肯定。尤其是还非要拉上一个混出名堂,有钱有地位的儿子的浮躁慕华来反衬母亲这份坚持的不凡。而且还对一个曾经没心思考大学,手提行李包南下打工的右臂残缺男青年,怎么就在9年后奋斗成一个有钱人的重要细节交代的含糊不清。这种没有充分交代的剧情横看竖看都像是软绵绵的在那强行营造戏剧张力。

为什么要交代清楚?不妨联系如今戾气四起的社会情绪来看。一个身有残疾、被迫在杭州蹬三轮的进城务工人员,居然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混成一个公司老总。有宝马开、嘴巴一张就买得起房、还外带一个死黏着自己、言听计从的漂亮女友,这真是一出响当当的个人奋斗奇迹。坦白说,这段故事对当下个人奋斗越来越难的现实状况而言,完全是一个值得独立成型的好剧本题材。如果影片不是把这段成功的个人奋斗仅仅浪费的用来反衬母亲的不凡,而能用心用力的说清楚说详细他是怎么成功的。多少“蚁族”、“贫二代”、“农民工”会以此电影作为个人奋斗的教科书、同样带着希望的寻找创造属于自己的公司、宝马、美妻。

一方面在含糊细节的戏剧冲突,一方面又在夸张细节的戏剧张力,将细节的现实感异化成舞台感。在影片第三个时空段的“1995年”,发了财的方达开着车回到唐山看望母亲,“杯具”的是,方达开在唐山街头的第三代宝马虽然配合了1995年的时代感,但镜头里分明出现了一次伊兰特出租车和一辆速腾轿车。出现伊兰特出租车说明在空间上方达不是去唐山而是在北京,出现速腾轿车说明在时间上不是1995年,而是21世纪的今天。这不叫无伤大雅的镜头穿帮,也不叫穿越,这叫制作粗糙。出现这种疏漏也许不会涣散观众观看电影的注意力,但会更进一步强化观众对电影后半段4/5篇幅的剧情是否一定要发生在唐山,是否一定要和大地震有关的错位感。

巧的是,近3小时长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前1/5也是以伟大的“诺曼底登陆”为开场。这段开场之写实之震撼亦连当年二战老兵都承认此片乃史上最接近战争史实的电影。然电影全篇紧扣生命价值与人伦精神主题,决定了电影的片名就该无条件的放弃“诺曼底登陆”这一更具知名度的历史事件名称。当初该片的制作团队显然很清楚“拯救大兵瑞恩”远不如一个历史事件名称有知名度,但随后证明,这丝毫不拖累电影的口碑效应和票房成绩。反倒“拯救大兵瑞恩”一词已成为“多人拯救一人是否值得”这一重大人性命题的代名词,而且还成为一句隐喻丰富的通用句型。比如“拯救矿工郑D世”。

不是说不能演绎套用历史事实,而是一个距今仅34年,历史资料丰富翔实,公众记忆尚未进入戏剧化、戏说化阶段,同时又是第一次将这一历史题材搬上荧幕,这些刚性条件决定了,谁敢拍出这种题材的第一部电影,谁就要开筚路蓝缕的历史之功。君不见,去年底的电影《孔子》为何广遭非议?并非《孔子》一出《阿凡达》靠边站让观众有气(虽然的确如此);也不是《孔子》拍的太差(虽然的确很一般,但部分场景和人物形象的处理亦有其亮点),主要是谁斗胆把中华民族“至圣先师”孔子第一次荧幕化为《孔子》,孔圣人传记体的拍摄基调就不能丢。尤其是成就孔子圣人地位的周游列国、因材施教、设场讲学等人生精华阶段更是不能不谈,不能不大谈重谈。而如今《孔子》一片的多数画面,假如是放在一部主讲“鲁齐争霸”、“春秋五霸”题材的电影里,反倒显得挺合适。而今《唐山大地震》追随《孔子》再次掉进“重大历史题材首次拍成电影必须以史实化纪实化处理”的陷阱里了。

说白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如果改名叫《一个不屈服命运的唐山母亲》,或者《一个唐山母亲的震后人生》似乎更好,或者干脆延用电影改编小说的原名《余震》。但制作方发行方没这么坚持,说明是没这份自信。不扯上“唐山大地震”大旗助威、不拿“大地震”说事、不借“灾难”壮胆,说明自己骨子里担忧的是没票房。所以这不由不让人觉得,为什么影片导演冯小刚会在首映前豪言这部电影的票房能过五亿?这背后透露出制作方发行方实在是太懂得当下观众会受何种情绪的勾引,而自愿买票消费本应该赋予其“严肃、沉重、伟大”格调的灾难题材电影。

至于演员刻意手执“剑南春”酒瓶商标正面,两次出现在影片画面的中央,方总(达)对秘书赤裸裸的口念出“中国人寿”四个大字。曾经在电影《大腕》中令观众会心一笑的植入广告,在《唐山大地震》里,如果只是“淡定”点说,这有点不伦不类;如果非要不客气的说,就一个字:“下流”。

多余的“2008年”叙事

凡在2008年5月12日之后计划开拍的“唐山大地震”题材电影,如何处理与“汶川大地震”的关系,考验着电影制作方的剧本创作智慧。

带着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悲痛记忆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是每一个中国人没法逃避的心灵创伤。但“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是两个性质独立的灾害事件。无需用“汶川大地震”的惨痛证据去勾起“唐山大地震”的悲痛记忆,也不需用“唐山大地震”的震撼创伤去带引我们理解“汶川大地震”的生命流逝。

且不说剧情为何很急于走向2008年,走向5.12大地震究竟是为了突出身为一公司老总的方达那大无畏的抗震救灾精神,还是为了借5.12大地震的救灾戏份实现女儿方登终于重新接纳母亲、相认弟弟的剧情需要?就算是拍摄《唐山大地震》题材必须加入“汶川大地震”,体现灾难并置的观看效果。这些信息点的拼接都显得太过生硬。

在灾难面前,在成千上万条无辜生命葬身地震灾害的事实面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通国度、不同种族的人,其内心的痛苦悲伤是一致的。而影片暗指身为唐山人的方达,因为经历过大地震灾害,对调动资源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急迫心情尤甚于其他同胞的处理,非但没有突出唐山人因为带了大地震的痛苦记忆而更加奋力救灾的热忱执着,反倒弱化了人性平等,天下共哀“汶川大地震”死难同胞的人性高度。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因唐山大地震成为孤儿的张祥青捐出巨款,还有许许多多唐山人开着自家的车没日没夜的赶赴地震前线,参与抗震救灾的感人事例,其实已经非常好的展示了唐山汉子的义气大气豪气。但如果为了突出唐山人的救灾精神而将其凌驾于其他同胞之上,估计挺过患难、坚强义气的唐山人也未必会同意这么做。至于学医的方登为何选择当英文家庭教师?为何要嫁给老外移民加拿大?放在她空墓穴下几十年的课本除了发黄,但既不受潮发霉也没一点尘土的片段,怪的让人都不“稀罕”说了。

要说这部电影为数不多的几个出色的地方,除了开场地震戏份制作态度严肃、处理认真到位外,陈道明、杨立新等几个老演员的表演真是没的挑。其实制作方发行方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电影首映前的公开预告片和宣传海报通篇充斥着地震片段来看,与其说这是为了配合“唐山大地震”的主题宣传,倒不如说是后半场4/5的戏份在制作方看来,就不具备什么高调推广的价值。

唐山这座城市是“美丽”的、唐山人是“坚强”的、唐山大地震是“悲痛无奈”的、唐山大地震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更是值得铭记历史的。但是,注意,有但是,电影《唐山大地震》是糟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