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荒背后是冷漠的“旁观者心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9:35:21

本期责编:祝姚玲
昆明血荒,合肥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北京供血紧张、武汉供血紧张、烟台供血紧张……手术被迫推迟,医生无奈封刀……近来,“血荒”二字频频映入网友的眼球,“血情”很不乐观。中国是人口大国,怎么会出现血荒?献血车前为何会门可罗雀?如何打赢这场“献血保卫战”?一起来说两句>>>>>
“血荒”背后隐藏“四大顾虑”
假如我们的爱心被烙上商品的印记
如何打赢这场“献血保卫战”?
血荒的背后是冷漠的“旁观者心态”
从平凡人身上学不平凡的心
雷锋精神在传承,雷锋不能出国
“血荒”背后隐藏“四大顾虑”
假如我们的爱心被烙上商品的印记
·网友:四大顾虑让我们在献血车前却步
顾虑一:怕被感染
网友“Irene”:在电视上曾看到有人因为献血感染乙肝,还看到有人用血浆来浇花。每次看到献血车,其实我都有献血的冲动,可再想想还是算了,万一感染上什么病呢,还有,自己献的血还指不定用来做啥用途呢。
顾虑二:会否被利用
网友“猕猴小桃”:曾在网上看到某公务员透露说,大家无偿献血,血站却用市场手段卖给医院,医院再卖给患者。我献出去的血,会否成他人牟利的资源?每次想到这,我就打消了献血的念头。[昆明公务员曝血荒黑幕:无偿献血竟被血站牟暴利]
网友“泡沫之秋”:我献过一次血,但后来我朋友住院做手术需要输血,医院却要收费,而且价钱很高。当时我就想:“这不是把我们无偿献的血拿去卖吗?”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献血了。
顾虑三:宣传不足信
网友“初见小白”:老听到一些宣传,说献血对身体有多少好处之类的,可现实情况是,医务人员本身献血的特别少,为什么他们不带头献血呢?既然对身体有好处,为何他们不积极参与?是不是宣传只说了好处没有说坏处?
顾虑四:不识好人心
“尽人事”:献血是一件光荣的事,大家献血是出于帮助他人的善心,可我上次献血,让我觉得,我倒像在求着他们让我献血。献血车上的工作人员很不热情,在抽血的过程中,他们那种冷冷的态度让我很受挫。你想,那次之后我还有热情去积极献血吗。

青年志愿者在献血车上无偿献血。
如何打赢这场“献血保卫战”?
血荒的背后是冷漠的“旁观者心态”
·赢取“信任”:领导先请,医务人员先请
网友“舒圣祥”:调查显示,大学生、农民工无偿献血比例超90%,但以昆明为例,公务员参与无偿献血的比率仅占0.92%,医务人员的比率则仅1.2%。倘若无偿献血的宣传者,自己尚且从来只说不做,公众又怎会有积极参与的热情?面对如此局势,更多的人就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公务员不带头献血?为什么医护人员很少献血?为什么学生献了,老师却不献?在这个时候,在出现“血荒”的地方,如果医务人员和地方官员能马上挽起袖子,带头献血,那该是怎样一次无声的宣传和动员?

·摒弃“旁观者心态”
网友“春天的柳絮”:记得上大学时,班干部一告诉大伙儿献血的时间和地点,很多同学立马表示愿意参与无偿献血!那时的我们很热心也很有公益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越来越冷漠了,很多时候看到街上停着献血车,从旁边走过却没有献血的冲动,仿佛这与我无关。也许很多人也都跟我一样,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少些旁观者的冷漠,多些雷锋式的热心肠。
网友“财富是怎么炼成的”:为什么仅仅是一个脱衣麻烦,就会轻易浇灭公众献血的热情?为什么大学生和农民工之外的社会群体,不能更多地站出来奉献爱心?大学生和农民工,我想他们的出发点很简单,那就是朴素的爱心。让我们一起沉思:我们多少人身上丢了这样宝贵的东西,多少人的内心在慢慢变冷漠?
·医治制度“供血不足”
加强对血站的管理,消除营利冲动
网友“魏英杰”:当无偿献血制度遭遇具有公益性特征却又充满营利性冲动的采供血制度,整个机制陷入运转不灵几乎是不难预见的结果。倘若不严加监管,有些血站在利益的诱惑下,恐怕会摇身变成具有排他性的营利机构。
网友“海上星辰”:首先,要加强对血站的管理,惩治血站存在的问题,之前暴露的种种问题已严重伤害了献血者的感情,摧残了公众的信任感;其次,要不停改善医疗条件,给献血者创造安全信任的献血条件,让献血者献了爱心,献得安心。[阅读全文]
处理好采血机构的懈怠问题
网友“议论风生”:薪酬制度改革后,献血车工作人员积极性受挫,献血车被指姗姗来迟,早早收工。因为以前每采一袋血,工作人员都会得到奖励,现在取消了奖励,所以采血员工收入降低成为“血荒”推手。如果血液部门并不急患者之所急,热心市民愿意献血却无处可献,那么“血荒”持续出现,就一点都不奇怪。处理好采血机构的懈怠问题,是解决“血荒”危机的前提之一。
加大对献血行为的回报力度
网友“回家打豆豆”:一味地强调“人心”、“觉悟”、“奉献精神”,将献血人群单一的原因归咎于缺乏“道义”,“无偿献血的鼓励措施不能落实到位,已经献过血的人肯定会寒心,没献过血的人也会热情消减。
网友“海上星辰”:首先,如果对无偿献血者不能在物质上进行奖励,那么在精神上应当给予更多的肯定,鼓励更多的人加入献血队伍;其次,献血在短时间内对人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建议能与单位企业形成一定的条约合作,凭献血证能获得一两天的休息恢复,从而鼓励在职人员也能积极参加流动车库献血。
从平凡人身上学不平凡的心
雷锋精神在传承,雷锋不能出国
·时代在变,爱心不变
网友“春天的柳絮”:平凡的人物,不平凡的感动。雷锋离我们有多遥远?也许是咫尺也许是千里,这在于心境更在于行动。时代在变,但爱心不能变。有人说雷锋出国了,玩笑话背后是一种爱心缺失的可怕现实。如果个个都只想着自己,个个不愿付出,我们的世界将变成什么样?麻木的神经,缺少的不仅仅是感动。对社会公益,每个人都不该成为旁观者,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热衷公益是道德也是责任。


他74岁时开始辛苦地蹬三轮,赚取微薄的报酬,捐给贫困学生。近20年间他前后捐了35万元,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他叫白芳礼,他感动了无数国人。[详细]

郭明义,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帮助困难群体排解困难,化解矛盾,给数百个无助家庭带来新的希望。1990年以来,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详细]

一手创办希望小学,所有学生全部免费。为了让孩子有个阅览室,她的每顿饭都是两个烧饼。烈日下,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的名字叫李灵。[详细]

09年10月,长江大学大学生手拉手组成人梯救助不慎滑入江中的两名小男孩。因大多数同学不会游泳,最终2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英勇献身。他们的名字叫陈及时、何东旭、方招。[详细]

美女研究生彭旸扎根贵州山区支教四年。[详细]

危难时刻,女护士守护路边发病男子感动网友。[详细]

饭店保安端面条张副山喂流浪老人吃面。[详细]

62岁的陈国明被誉为“雷锋式好村官”。[详细]
编后语:你献过血吗?
白岩松说:“我们要被迫地感谢一下血荒。”的确,从长远的眼光看,如此严重的血荒也许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可以引发整个社会的反思,反思为什么那么多人对社会公益持有“旁观者”的态度,反思我们的献血制度存在怎样的短板……文末加两问:你献过血吗?你的心变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