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大学生的爱与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31:28
 

时代周报

这一代大学生的爱与怕

时间:2010-10-28 12:52

  【开篇】

  李公明:大学生的恐惧与冷漠是怎样炼成的

  近期在媒体与大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很值得思考,一是对媒体与权力的反思,二是对大学生的精神状况及其根源的研究。但是,我首先想到的是英国作曲家蒂皮特创作的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它的一些主题词使人深思:“世界正处于黑暗的边缘”,“或许选择魔鬼更好?”,这是很残酷的问题;“哦,我的孩子!”,“我究竟对你──我的儿子做过些什么?”,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

  【人人有个麦克风】

  北大人大中山大学等一批大学生:说出我们心底里的“怕”

  假设我是河北大学撞人事件的目击者,从理性角度分析,我是不会站出来作证的。所谓的“理性分析”,是指如果出来作证,会不会受到某些惩罚或者伤害,会不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后果。而我的分析是,此时缺乏这样一个组织(学生组织或社会组织),来成为个人的后盾,提供博弈的资本,所以是螳臂当车。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场景,我也拿不准我会做出什么选择,毕竟人做出任何选择都不一定是完全理性的。

  社会学里边把组织看得很重要,那是因为组织就是连结个人与社会的枢纽,组织能够提高效率,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如果没有一个组织,我们很难跟更大的权力集团进行博弈,而有了组织后,不管你站出来会面对怎样的危险,你都会有“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在战斗”的感觉,风险相对可控。

  【纵深】

  傅国涌访谈:追忆民国,今天我们的教育缺了什么?

  傅国涌: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捍卫国家利益和捍卫生命尊严态度上的不同,因为发生在河北大学校园的车祸已经导致了人的生命的消失,这不仅仅是关乎人的权益问题,而是至高无上、不可复制的生命,关乎对于生命的态度。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大学生们出于“安全”的考虑,在选择高调的反日游行和说出车祸真相之间,出于直觉、经验的考虑,大学生们觉得前者更为安全,而后者更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具体的麻烦。

  在身边同学的生命遭到剥夺时,他们依然保持沉默,这说明他们确实很精明、也可以说很成熟、很世故,他们对于自身安全的判断是如此的精准。当然,我这样说并非是责备他们,因为这种判断的背后是基于他们对社会真实的了解和感知。不过,这种安全感的丧失随之带来的后果也很惨重,比如许多大学生因此丧失了本该拥有的最基本的良知、激情和正义感。

  【观察】

  王秀宁:拯救被围困的道义

  实际上,在大量记者采访学生遭拒的情况下,无论校方是否真的下过“封口令”都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很多学生正是出于恐惧的原因而拒绝采访,而这一点和学生在与学校的权力关系上处于劣势密切相关。今天,包括河北大学在内的几乎所有高校都存在这样一种学生-学校的关系,即学生的当下完全被学校掌控,学生的未来深受校方影响。

  【意见领袖】

  石扉客,何三畏,笑蜀,张鸣:这些青春的花朵为何不愿意开放

  时代周报:据你的观察,现在的大学生与你们那一代相比,是否更加不敢说话了?大学生集体沉默的社会背景和原因是什么,他们是否面临着比过去更为严密的控制环境?他们对体制的依附性是否在增强?

      
来源:http://new.21ccom.net/articles/sxpl/pl/article_201010282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