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觉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11:02:30

 

(2009-05-20 08:16:43)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念觉法》

第二部分 觉法

 

 

觉就是佛

 

   整个佛教的典籍看起来浩如烟海,仿佛它在用一个沙漠里的沙来塑造一尊佛像。其实你完全不必要通过了解整个沙漠里的每一粒沙来了解佛,你只须了解一粒沙就可完全了解佛。三藏十二部典籍你没必要记住,你只时刻记得一个字即可,这个字即“觉”。记得“佛就是觉”后,其它的你完全可以放弃。

   觉是佛,念是众生。如果你时刻站在觉中,如如不动,你就是佛;如果你时刻站在念上,生灭流转,你就是众生。觉知着做一切事,即是佛在做事;不觉地跟随念头生生灭灭,即是众生在无明中轮回。

 

能觉即是成佛

 

   佛就是觉,所以能觉即是成佛。每天早上你睁开眼睛,觉知地看着天花板,然后觉知里地下地穿鞋,觉知地洗脸、刷牙、开车,觉知地注视你看到的一切,觉知地倾听这个世界……。如此,每一件事都不放过,每一个细微的发生都不错过,把你的觉知、宁静和优雅灌注每一根草叶上,每一丝听到的鸟鸣上,每一块手碰触的石头上,每一口饭上,每一个闪过头脑的念头上……觉知处处,处处觉知,如此时刻不糊涂,这就是成佛,就是佛在做事,佛在生活。

  注意到,一个佛和神通没有任何关系。任何你想象的佛具备某种神通,那是你把自己妄自想象加在了一个佛的身上,佛不需要神通。佛也不关注神通,如果你时刻活在圆满优美的世界里,你要神通干吗?佛只是能觉,时刻觉,觉一切。六根敞开,心每一用都知,这就是佛的能力。

   一个佛的能力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会飞、会穿墙而过,全知全能——佛并不是全知全能,一个佛只秉持一个“不知道的心”活在当下,他没有了解任何事物的需要,一颗是什么就爱什么的心不需要到处走着看看这、看看那,他只是不放过那来到他面前的一切。一个佛不需要“能”,更不需要“全能”,他只是知——觉知——完全的觉知。完全的觉知,就是“全知”。但一个佛不需要“全能”——那无所不能的神通。“能”属于头脑,“知”属于心,任何执着“能”、喜好“能”、发展“能”的——都是头脑,都是一颗妄心。“能”属于术,一个佛不需要任何法术,它不需要用一种常人没有的能力改变常人所不能改变的——在佛的眼里,没有什么是需要改变的,一切存在都是它本来的样子,术、能或神通,在它那里变得无用,完全无用。所以,一个佛是一个全知者——完全的觉知者,但不是一个全能者,因为他不需要任何“能”——神通。认为佛是一个全知全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完全是一种想象;想象成为佛就是成为那种无所不知道无所不能为的超人,完全是一种妄,一种大妄心。

   注意一个佛的能力是觉知——不错过任何念头的觉知。如果你能如此觉,你即是佛。在觉即是佛,失觉离佛远,无明成众生。

 

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成的

 

   能觉即是成佛,在觉知的时刻你就是佛。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成的。在开始训练觉知时,你可能会一有觉知,一会无知觉——一会儿糊涂,一会儿清醒——一会儿佛,一会不再是佛。没关系,知时就觉,觉着做事,即刻即佛。带着觉知看世界,就是佛在看世界;带着觉知倾听世界的声音,就是佛在倾听世界的声音;带着觉知呼吸空气,就是佛在呼吸空气;带着觉知吃饭,就是佛在吃饭;带着觉知感受一切,就是佛在感受一切;带着觉知观察念头,就是佛在看众生。训练觉知六根之用,有用即觉,即可是佛。佛可以通过训练而成——这是为什么所谓修炼能够成佛的原因。训练你的觉知能力吧,这就是你能够成佛的最踏实的道路。

 

 

邀请觉知到你的生命中来

 

无论觉知六根之用用在哪、如何用,最中心的觉知点都是念头。所以对于修行,最要点的修行对象是念头。

  在观察念头的修行中,你将体验三种念头和觉的关系状况:第一种情况是,念头在觉不在;第二种情况是,念头在觉在,念头不在觉不在;第三种情况是,念头在时觉在,念头不在时觉还在。

第一种情况是大多数人的情况,是梦中人的常见状态,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梦中而不知是梦,有念而无觉。这种人好像正在黑夜梦中,可被称作无明期。这是无觉的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多数修察念或觉知人的情况,是觉“有”的状态。他们觉跟念头走,念头在处觉在,念头不在处觉不在,有些在醒在梦中的味道,但他们基本无苦无烦恼,即使烦恼的念头升起,不久就被觉破。这种人好像清晨刚醒,意识正赴日中天。是觉“有”的状态。

第三种情况是念头在时觉在,念头不在时觉还在。这种情况的人的意识如日中天,太阳当头照。不管念来念往,太阳都在上空。这种情况一般贼人不出现,心中无烦恼。是修行中最后的境界。是觉“空”的状态。

如何知道觉的存在?念头静止的时刻,思维不运作的时刻,或楞神的时刻,你将被动地经验“觉”的自然之照功能。有意识的知道自己去思、去想、去行动、去做一切,将主动的体验到觉的存在和功用。觉跟念走,这是训练觉的方法之一。留心第一种情况,训练第二种情况,是邀请觉来到你生命的重要旅程。无念时觉自然临在,知念时觉移不开,让“觉”驻在你生命。

 

保持觉知的意识是贯穿所有修行的要点之一

 

修行必须从保持意识开始,到获得稳定、持续、喜悦的觉知意识结束。在开始保持意识,能够把被幻象之流带走的你拉回当下,能够让你认识到你真正的生命,同时也能让你当下的生活变得安静、美好和有情趣;在开始保持意识,还能让你获得专注,进入认真,提高生活和做事效率;在开始保持觉知,能够让你监视那来来往往进入你意识的念头,避免或减少那不法念头分子的“作案”事件,减轻那已发事件的危害,降低那未发事件的犯案率。所以,觉知的意识必须训练和保持——它对生命有重大的意义。觉知意识的训练和保持贯穿于生活的时时刻刻、饮食起居等一切时处。它不是一种技巧,它纯粹是一种训练,所以要训练它,进入它,成为它。佛说持戒,保持觉知就是持戒。

 

把意识点放在觉上,而不是觉的对象上,这就是离相

 

   觉的对象在时刻变化,如果你认同觉知的对象而忘了觉本身的话,那么你就陷入生生灭灭之中,此刻你的心性就是无明众生;而觉本身是不变的,如果你时时刻刻认同觉是自己而不是觉知的对象,那么你将不生不灭,此刻你的心性就是佛。把意识点放在觉上,而不是觉的对象上,这就是离相。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离相,离相的本质是不著相,离相目的了断生死苦恼。因为相时刻在不停地变幻,如果你著相的话,必然进入生灭流转,因而,不著相就是离相,不著相就会了断生死烦恼,不著相就是佛。

 

觉的目的:离相

 

   如果你要问训练“觉”有什么目的?很显然,离相。如果你再继续问,离相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不执相——远离生灭苦恼。

   在本质上讲,心是每一个相,因为相是心的化生;而心又不是每一个相,因为当心生出那个相时,心就已准备离开它了。心是种子,每一个相都是它的开花,每一个相都是它的花朵。花朵是由种子化现出来的,但是并不能说花朵就是种子,花朵只是种子旅程当中的一个形象和身份。心和相,就是种子和花朵的关系。了解这,非常重要,这会让你热爱上相,并同时不会被相所拉走。

   觉悟让人了解相,让人欣喜于每一个相,每一个觉悟的人都非常热爱那相,心在它的相中看见它自己。心生活在相里,心欢呼在相里。没有觉悟前,相是心苦恼的因;觉悟后,相是喜悦的果。没有修行意识的人,在相中跟随相生灭流转而不知;有修行意识的人,仇恨相害怕相远离相;唯有觉悟的人才能在相而离相,于相欣赏相。

   觉悟的人和相的关系是:若即若离——心和相的关系是离的也是不离的,他们的心与相在那看似矛盾中和谐。在矛盾中和谐看起来很难吗?嗯,一旦你知道是什么回事,它变得非常容易,它不需要任何努力,它成了“自然”。矛盾永远属于头脑,而心一直和谐。矛盾是幻象的,和谐才是本来。如果你时刻能觉知而清醒的安住在心,那么,矛盾消失了,你将一直处在和谐的世界。

 

离相,即佛

 

   能离诸相,就是佛。在相上,而心不知,是凡夫;在相上,知道,是佛。于相知相,于相离相,是佛的作为。合离和离相,一个佛自由在那里。凡夫不是著就是离,凡夫在心与相中受苦,而佛全然在心与相中自由。

   如何才能够做到心在相中自由?训练你的“觉”,这就是千百万年来,诸佛自由的方法和他们的教法。你也想自由吗?来训练你的觉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