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误区(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27:37

第4章 摆脱旧的自我 摆脱旧我,消除标签的一些方法

 

    要摆脱旧我,就要冒风险.你一直习惯于某些固定的自我描述词语,在很多方面,你每天都在靠这些词语生活.然而,你可以消除这些标签,我们所有的自我描述词语都是回避尝试造成的结果,因此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消除所有此类词语.

 

第4章 摆脱旧的自我 几句结束语

 

    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一词是某些人为了给别人分类并为某些行为寻找借口才造出来的.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你就是你的选择之总和,因此你的每一个标签都可以改为"我现在另有选择".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你是谁?你对自己评价如何?其实,你可以选择一些美好的新词语——完全不同于别人或你自己所使用的标签的新词语——来描述自己.那些令人讨厌的旧标签只能妨碍你去充分地,真正地生活.

 

    请记住一位名人关于学习的论述吧: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你或许会衰老,或许会彻夜不眠,或许会失恋,或许会眼看着周围的世界受到一群狂人的毁坏,或许会得知你的名声被居心险恶的人诋毁;在这种时候,只有一件事是值得做的——学习.研究一下人世如何变迁及其原因.学习,只有学习,才会使你的心灵永远不会衰竭,使你永远不感孤独,永远不担忧或疑虑,永远不后悔.你要努力学习.看看吧,你周围有多少东西可学:科学,纯科学,世界上唯一纯洁的东西.天文学够你学一辈子,自然历史够你学三辈子,文学则够你学六辈子.当你花了无数时间学习生物学,医学,理论评论,地理,历史和经济之后,你便能够用一块木板造出个车轮,或者再花50年去练习击剑.然后,你可以再去学数学,等数学学好之后,再去学耕种."

 

    任何阻碍发展的自我描述词语都是应当驱除的恶魔.如果你非要有个自我描述标签,不妨试试这个:"我是个驱魔师,专门驱除自我描述词语这个恶魔,而且我喜欢驱除魔鬼."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前言

 

    如果你以为只要保持懊悔或忧虑的情绪,便可以改变过去或未来的事情,你就是生活在乌托邦中.

 

    为已做的事情感到悔恨以及为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忧虑,这是生活中两种最消极无益的情感.难道不是吗?忧虑和悔恨——极大的精力浪费.在审视这两个误区时,你将逐步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实际是一个问题中相对的两个方面.

 

    这样就清楚了.悔恨意味着你在现时中,由于过去的行为而产生惰性;而忧虑则使你在目前因为将来的某件事(常常是你无法左右的事)而陷入惰性.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你不妨试想一下为尚未发生的事情忧虑,或者为已经出现的事情悔恨,虽然一种针对未来,另一种针对过去,但它们的效果却都是使你在现时中产生烦恼和惰性.一位作家曾写道:

 

    "给人们造成精神压力的,并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对昨天发生的事情的悔恨,以及对明天将发生的事情的忧虑."

 

    在我们的生活中,悔恨或忧虑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人几乎都无例外.许多人要么为自己不应做的事情而自悔自恨,要么为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忧心忡忡.你自己大概也是如此.你的头脑里如果存在着大片的"悔恨忧虑区域",你就必须对之加以清扫,消毒,消灭那些侵蚀着你生活各个方面的"悔"和"忧"的蛀虫.

 

    在我们的社会中,悔恨和忧虑是精神抑郁的最常见形式.当你悔恨时,你会沉湎于过去,由于自己的某种言行而感到沮丧或不快,在回忆往事中消磨掉自己现在的时光.或利用宝贵的现时,无休止地考虑将来的事情.无论是沉湎过去,还是忧虑未来,其结果都是相同的:你在浪费目前的时光.上面提到的那位作家还写道:

 

    "一周之内有两天是决不会使我烦恼的.我对于这两天是无忧无虑的,并且丝毫不会为之而感到担忧和烦恼.这就是昨天与明天."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具体审视悔恨

 

    许多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内疚悔恨情绪的影响,成了名副其实的悔恨机器.其运转程序是这样的:某人发出了一个信息,表明由于你所说或未说,感到或未感到,已做或未做的事情,你已变成一个坏人.因此,你在现时中感到情绪低落.这样你便成了一部悔恨机器——一种能够行走,说话,呼吸的装置.只要给你加入适当的燃料(即有关信息),你便可以产生内疚悔恨.如果你完全符合我们社会——滋长悔恨的社会——的要求,作为悔恨机器,便总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你为什么长期接受各种忧虑和悔恨的信息呢?主要原因在于:你如果不感到悔恨,就会被看作"缺乏良知";如果不感到忧虑,就会被认为"不近情理".这一切都涉及到是否关心他人.如果确实关心某人或某事,那么你显示关心的方法就是为自己做的错事感到内疚悔恨,或者对其将来感到关注.这简直就等于说,你要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必须表现出各种神经机能性病症状.

 

    在各种误区行为中,悔恨是最为无益的,无疑是在浪费情感.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其定义,你是在现时中由于过去的事情而产生惰性.然而,无论你怎样内疚悔恨,已经发生的事是无法挽回的.

 

    在这里,有必要指出内疚悔恨与吸取教训二者之间的区别:悔恨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关注,而是由于过去某件事产生的现时惰性.这种惰性范围很广,其中包括一般的心烦意乱直至极度的情绪消沉.假如你是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并决意不再重做,这并不属于消极悔恨.但是,如果你由于自己过去的某种行为而到现在都无法积极生活,那便是消极悔恨了.吸取教训是健康的做法,这是个人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悔恨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因为这是在白白浪费自己目前的精力.这种行为既没有好处,又有损健康.实际上,仅靠悔恨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悔恨的起因

 

    悔恨心理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形成的.第一种是早年受其熏陶,影响,成年之后残存下来的幼儿心理.第二种是成年人违反了自己信奉的行为准则之后自找的内疚悔恨.

 

    (1)残存的悔恨心理.这是人们从幼儿时的记忆中保留下来的一种情绪.有许多可以诱发悔恨心理的信息,虽然这种信息仅对儿童有一定作用,但人们到成年之后却依然不能摆脱其影响,这里所指的促使儿童产生悔恨的信息包括下面一些训斥:

 

    "你再这样做,爸爸就不喜欢你了."

 

    "你应该感到羞愧."(仿佛这样对你能有所帮助)

 

    "你非要这样做也只好由你,我不过是你的妈妈."

 

    一个成年人可能依然受着这些话中所含潜台词的影响,当他未能达到上级或长者的期望时,仍会感到难受.人们总是希望赢得赞许,一旦未能如愿,便会产生悔恨情绪.

 

    残存的悔恨心理也反映在家庭婚姻方面.因往事而反复自责,道歉都是悔恨心理的表现.这些反应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在孩提时代已学会受大人的摆布,而且在长大成人之后,悔恨心理依然存在.

 

    (2)自寻的悔恨.这一类悔恨情绪则要复杂得多.例如某个人因为最近所做的事情产生惰性,而这些事情却未必与儿童时代有任何联系.这种悔恨是在他违背了成年人的行为标准或道德标准时强加于自己的.尽管痛苦的心情丝毫无助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有人仍会在长时间内情绪低落.典型的自寻悔恨行为包括:刚刚责备过别人,又因此怨恨自己;或者由于自己曾经在商店行窃,未上教堂做礼拜或说过不得体的话等,一直十分懊丧.

 

    因此,你可以将所有悔恨心理都视为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是你根据以往的行为标准作出的,而且依然下意识地期望以此取悦于某一位重要人物;或者你可以将悔恨视为自己期望达到某种高标准的结果,你实际上并不相信这些标准,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却在口头上表示赞同.在这两种情况中,悔恨都是愚蠢无益的行为.你可以永远坐在那里,为自己所做的错事而懊恼,内疚悔恨一直到死,但这种悔恨心理对于纠正过去的行为却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帮助.一切都成为往事!你之所以悔恨,是企图改变历史,是希望你未曾做过那件错事.不过,你已经做了错事,无论你怎么内疚悔恨,也不会改变这一事实.

 

    你可以逐步改变自己对悔恨事情的态度.在我们的社会中,有着各种清规戒律,其中所含的信息就是:"如果你得到乐趣,你就应该感到内疚悔恨."你在许多情况下自寻悔恨,都是由于这种意识在作祟.你大概已经学会:不要放纵自己,绝不能欣赏低级下流的玩笑.虽然这种抑制性信息在我们的社会中几乎比比皆是,但对于自我享受行为的悔恨却完全是你自己造成的.

 

    懂得这一点之后,你便可以学会享受乐趣而不感到内疚.你可以在不伤害别人,不妨碍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事,并且毫不因此而感到悔恨.如果你做了一件事(无论何事),而事后你并不赞赏自己的行为,那么你可以起誓绝不再做这种事.以悔恨的方式折磨自己是一种误区性心理活动,你完全不必这样折磨自己.要记住,悔恨是无济于事的.这种情绪不仅使你陷入惰性,还有可能使你重蹈覆辙.悔恨情绪本身可以成为一种自我补偿,同时也为你重走老路开放绿灯.你只要用悔恨情绪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便可以在恶性循环中反复绕圈子,永远处于精神不愉快的状态.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引起内疚悔恨情绪的方法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内疚感,驱使他去做某件事:

 

    母亲:"多尼,马上就要吃饭了,到地下室去把椅子搬上来."

 

    孩子:"好的,妈妈.再等几分钟.我正在看球赛,这一局完了我就去."

 

    母亲发出诱发内疚心理的信息——:"那就算了,我自己去搬吧,尽管我的腰不大好.你就坐在那里好好看球赛吧."

 

    多尼仿佛看到妈妈跌倒在地,身上压着六把椅子.而这都是他的过错.

 

    "我曾为你作出牺牲"一类的信息能够十分有效地引起内疚悔恨情绪.这样,父母亲会回顾他们为将你抚养成人而熬过的艰苦岁月,那时他们曾为你而放弃了幸福.你自然会想到,明知欠了这样一笔债,自己怎么能够如此自私呢?导致悔恨情绪的一种具体做法就是谈到分娩的痛苦."我在产房里熬了十八个小时,才将你生出来."另一种同样奏效的话则是"为了你,我一直没有同你爸爸离婚".这句话的用意是要你对妈妈的不美满婚姻感到内疚悔恨.

 

    导致内疚悔恨是父母支配子女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没有关系,我们就自己住在这里.你该怎么享受就怎么享受去吧,用不着惦记我们."听到这类话之后,你就不得不经常给父母打电话,不时去看望他们.另一种略有不同的抱怨是:"怎么,你是手指头断了,不能拨电话了吗?"这样,作父母的便启动悔恨机器,你虽然不大情愿,却还是要作出适当的反应.

 

    "你真给我们丢脸"的办法同样是行之有效的.要么就是"邻居们会说什么呢?"这样,借用外界因素可以使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和无法独立思考."你要是哪件事没有做好,就是给我们丢脸."听到这种话,你如果真没做好某件事,的确会感到无地自容的.

 

    父母患病是极为有助于导致悔恨心理的."你把我气得血压升高","你真要气死我"以及"你想把我气出心脏病来"等等,这些话都会使你产生内疚感,并且会使你为父母所患的各种老年人常见病而责备自己.你如果因此而感到负疚,那你的肩膀还要更宽一些,否则你承担不了这么多的内疚.这种内疚悔恨往往会陪伴你的一生,假如你是"感情脆弱"的人,你甚至会为父亲或母亲的去世而感到内疚悔恨.

 

    作父母的常常向孩子灌输对性问题的内疚悔恨.各种与性有关的念头和行为都是培养内疚悔恨心理的肥沃土壤.父母利用你的内疚心理,促使你改变这方面的态度."上帝不允许你手淫.这样做很不好.""你竟然还看这种杂志,真不害羞.你根本不应该考虑这些事情."

 

    一些父母还利用内疚悔恨心理,促使孩子懂规矩,讲礼貌."你真让我感到难堪,怎么能够在奶奶面前抠鼻子呢?""你忘记道谢了,真不害臊.别人都会以为我没有教过你要懂礼貌呢."其实,不利用孩子的内疚悔恨心理,同样可以帮助他学会正确地接人待物.只要向孩子说明某种行为为何是不可取的,然后适当加以提醒,效果就会好得多.例如,若是告诉多尼:不时打断别人的谈话会妨碍人家,使人家无法谈话,使他在未产生内疚的情况下,初步意识到打断别人谈话是不礼貌的.但是,如果对孩子说:"你总是打断别人的谈话,真是太不像话了.有你在,别人就没有办法谈话."或诸如此类的话,孩子就会感到内疚悔恨.

 

    等你长大成人,父母仍然可以利用悔恨心理来左右你的行动.我有一位犹太血统的朋友,今年52岁,是位儿科医生,娶了一个非犹太女子为妻.但是他一直对母亲隐瞒着婚事,因为他担心这一消息会"要了老太太的命",或者更为确切地说,他会要了老太太的命.他另外租有一套家具齐全的公寓,目的就是要在每个星期日接待他那位85岁高龄的老母亲.老太太根本不知道,儿子已经结婚了,有着自己的家,并且每周在那里生活六天.他玩弄这个把戏完全是出于内疚和忧虑,因为他的妻子是一个"非犹太女子."虽然我这位朋友已经完全长大成人,并且在事业上颇有成就,但他却依然受着母亲的控制.每天他都从办公室给母亲打电话,胡乱编造着自己单身生活的鬼话.

 

    要对不服管束的人加以制约,父母及家庭方面所导致的内疚悔恨心理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为了使子女培养起内疚悔恨心理(由于一件往事而在现实中产生惰性)以维持家族的传统,可以采取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上面的若干例子仅仅是一个缩影.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恋人或配偶所引起的内疚悔恨

 

    通过"如果你喜欢我"一类对话来诱发悔恨心理是支配恋人行为的一种办法.如果你想就对方的某种特定行为而惩罚他(她),采取这种办法是极为有效的.似乎人们往往认为,爱情是以对方言行适当为条件的.一旦一方表现欠佳,另一方利用内疚悔恨的心理便可以使他规规矩矩.他必须为没有爱恋另一方而感到羞愧.

 

    怨恨,长时间沉默以及冷酷的表情都是触发悔恨心理的有效手段."我不和你说话,这样就可以治住你"或者"别靠近我.看你做的那些事,怎么能让我喜欢你?"在别人做了错事的情况下,这就是最为普遍的惩罚办法.

 

    为了使一个人在现时中感到内疚悔恨,人们常常会提起许多年前发生过的事情."但不要忘记你1951年做的那件事"或者是"你过去曾使我失望,如今我怎么能再相信你呢?"通过在恋爱和家庭生活中,如果一方忘记了过去,另一方便可以不时重翻旧帐,使前者总是对往事抱有悔恨.

 

    悔恨心理可以促使爱情关系中的一方按照另一方提出的要求和行为标准行事."你心里如果还有我,就会给我打个电话."或者"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倒垃圾了,我看你是一点儿不想干家务活."这种话的用意何在?——要对方完全依照你的意愿行事;其手段是什么?利用内疚悔恨心理.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孩子引起的内疚悔恨心理

 

    父母与子女之间导致悔恨心理的游戏完全有可能颠倒过来.内疚悔恨可以成为一种双向的情感,孩子们同样能够反过来利用这种心理支配自己的父母.

 

    如果一个孩子意识到,父母在他不高兴时便感到无能为力,会因没有当好父母而感到内疚悔恨,那么孩子会常常利用父母这种心理来控制他们.只要在超级市场上哭闹一场,就能得到好吃的糖果."萨莉的爸爸就让她这样做."因此,萨莉的爸爸是个好爸爸,而你就不是."你并不爱我.假如你爱我的话,你就不会这样对待我."孩子最绝的一招是"我肯定不是你们生的,一定是你们抱来的.我的亲生父母是不会这样待我的."所有这些话都含有一个相同的信息:你们作为父母,以这种方式对待我——你们的孩子,实在应该感到羞愧.

 

    当然,孩子们会观察成年人利用悔恨心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也就学会这种导致悔恨心理的行为.内疚悔恨并不是人的天性,而是人们逐步学会的一种情感反应.只有在你告诉别人自己能够作出这种反应时,人家才能够利用你的这种心理.孩子们往往可以发现你是否具有内疚悔恨的心理.如果他们总是提到你所做或未做的事情,并期望因此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那么他们就学会了引起内疚悔恨心理的办法.如果你的孩子采用了这些手法,他们一定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而且很可能是从你那里学来的.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学校引起的内疚悔恨心理

 

    老师是最善于诱发内疚悔恨心理的人,而学生则是任人摆布的最佳对象,因为他们的可塑性最大.下面列举一些在学校中可以听到的话,这些话可以使孩子们感到内疚悔恨,并使他们情绪低落:

 

    "你妈妈真要对你感到失望的."

 

    "你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竟得了3分,真应该感到羞愧."

 

    "你父母为你费尽心血,你这样不争气,让他们多伤心呀!难道你不知道他们多希望你能到哈佛大学上学吗?"

 

    "考试不及格是因为你没有刻苦学习,现在你只得自作自受了."

 

    学校常常利用孩子们的悔恨心理,驱使他们学习,并遵守某些特定的行为准则.不要忘记:即使在你长大成人之后,你依然是学校教育的产物.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宗教方面的内疚悔恨心理

 

    宗教常常被用来诱发悔恨心理,以左右人们的行为.上帝总是使你感到悔恨的神灵.根据某些宗教的教义,如果你不是个好信徒,你便不能升入天堂.

 

    "你假如爱上帝,就不会作出这种事情."

 

    "你如果不忏悔自己的罪过,便不会上天堂."

 

    "你应该在良心上受到责备,因为你没有每周上教堂做礼拜.你真诚地悔过,就可以得到上帝的宽恕."

 

    "你违反了上帝提出的教规,你应该为此感到羞愧."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引起悔恨心理的其它因素

 

    监狱大都是以诱发犯人的悔恨心理为指导方针的.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时间地静心思考自己所做的错事,他就会悔过自新,痛改前非.对那些以非暴力形式违法(如:逃税漏税,违章驾车,民事纠纷等)的人判处徒刑,便是这种指导方针的具体表现.然而,犯人出狱后继续违法的比例高得惊人,但这一现实丝毫没有改变监狱的指导思想.

 

    让人蹲在牢房里悔恨自己的违法行为,这种做法的代价是高昂的,而其收效却微乎其微,因而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然而不合逻辑的解释则是,内疚悔恨是我们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也是我们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内容.法律并不要求违反民事法律的人为社会做些好事或将功赎罪,却要诱发他们的内疚悔恨心理,从而对他们进行改造,但是这种改造过程是无益于任何人的,尤其不利于被改造者.

 

    谁都懂得,无论怎样内疚和悔恨,人们都无法改变过去的事情.而且,牢房并不是学习奉公守法的场所;恰恰相反,犯人在这里可能会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以至继续坚持违法行为.(当然,为保护他人的利益而监禁危险犯罪分子则应另当别论).

 

    节食是一件容易使人产生悔恨的事情.有时,节食者如果多吃一块饼干,就会为自己一时的懦弱而整整一天都情绪消沉.假如你在努力减轻体重时,偶尔多吃了一些自己所喜爱的食品,你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努力加强现时的控制.然而,内疚悔恨以及自我责备都是于事无补的,因为你如果长时间地陷入这种消极情绪,很可能会恢复无节食的饮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解脱办法.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在性方面的内疚心理

 

    在我们的社会中,内疚愧疚心理在性问题上表现最为明显.前面曾谈到父母如何促使孩子为与性有关的行为和思想内疚羞愧.成年人也同样会产生这种心理.有人总是偷偷摸摸地去看黄色电影,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别人发现自己喜欢这等事情;有些人不敢承认自己喜欢口淫,甚至对于自己产生这种念头都会感到内疚羞愧.

 

    性幻想也很容易引起内疚羞愧心理.许多人都认为这种幻想是不好的,有的人甚至在私下或在心理咨询时都不承认自己的性幻想.实际上,倘若要我指出最容易造成羞愧心理的人体部位,我会说这一部位就在肚脐下三寸.

 

    上面简要列举了一些促使人们产生内疚悔恨心理的文化影响.现在我们来审视一下内疚悔恨在心理上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必然是自我挫败性的.当你今后选择悔恨而摒弃自我发展时,应记住这一点.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选择内疚悔恨的心理后果

 

    你为什么要浪费现时去悔恨自己做过或未做的事情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你悔恨往事,就不必积极利用现在的时光去进行自我发展.显然,同许多自我挫败性行为一样,内疚悔恨是回避改变目前自我的一种手段.这样,你可以将目前的状况归咎于过去,从而摆脱一切责任.

 

    如果将一切责任归咎于过去,你不仅可以回避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作出艰苦努力,而且可以避免因改变而招致的各种风险.因对往事的内疚悔恨而产生惰性,自然比在现时的荆棘路上迈进要容易一些.

 

    人们往往以为,一个人在做了错事之后,只要感到极为悔恨,最终总会被人宽恕的.这种求得宽恕的收效便是上文谈到的监狱的基本知道思想,即犯人因犯罪所受惩罚就是在长时间内感到精神痛苦.罪过越严重,所需的悔恨期便越长.

 

    内疚悔恨可以使你重新回到幼时的受保护环境.当时,别人会为你作出各种决定并关怀,照料你.这样你可以求助于过去的价值观念,而不必掌握自己的现时.其结果是依然可以避免主宰自己的生活.

 

    内疚悔恨有助于你将自己行为的责任推卸给他人.因受人摆布而激愤或将自己悔恨的焦点转向别人都是很容易的,那些可恶的人神通如此广大,以至能够控制你的感情,包括使你感到内疚悔恨.

 

    如果你因自己的行为产生内疚悔恨,即使别人并不赞许你的行为,你也往往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许.你或许有些越轨行为,但是内疚悔恨的心理表明你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且正在努力加以纠正.

 

    表示内疚悔恨是赢得别人同情的绝妙办法.你希望得到同情,这说明自尊心不强.但关系不大,因为你希望得到同情,甚于自珍自爱.

 

    以上种种便是内疚悔恨行为带来的最为明显的好处.内疚悔恨同其他自我贬低情感一样,是一种选择,是你可以控制的情感.假如你不喜欢它,并希望消除它,以使自己完全"不再悔恨",下面便是你可以采取的一些初步措施.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消除内疚悔恨的一些措施

 

    无论你感觉如何,从现在起将过去视为无法挽回的事情.往事已成为历史,不管你怎样悔恨也不会有丝毫改变.你应该铭刻在脑海里的一句话是:"内疚悔恨既不能改变往事,也无法使我有所长进."根据这一认识,你便可以将内疚悔恨与吸取经验教训区别开来.

 

    问问自己:通过对过去的悔恨,你要在现时中避免什么?只要努力解决你所要避免的问题,你便可以消除自己内疚悔恨的心理.

 

    从现在起开始接受你自己所选择的,别人未必赞许的某些事情.这样,如果父母,上级,邻居,甚至爱人不赞成的某些行为,你可以认为这是正常的.回想一下前面关于寻求赞许心理的论述.关键在于你要对自己表示赞许;得到他人的赞许是令人愉快的,但也是无关紧要的.一旦你不再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你也就不会因自己的行为受到反对而内疚悔恨了.

 

    重新审视你的整个价值观念.哪些价值观念是你所信奉的,哪些是你仅在口头上接受的?列出那些虚假的价值观念,并且尽力依照自己的道德标准,而不是他人强加于你的道德标准行事.

 

    客观分析自己行为的各种后果.不要根据直觉来判断生活中的是与非,判断的标准应当是看你的行动是否使自己精神愉快,是否有助于你向前发展.

 

    对于那些力图使你内疚悔恨,并借此控制你行为的人,应该明确表示自己完全不会因他们对你的失望而感到忧虑不安.因此,如果妈妈为让你感到内疚而说:"你什么事都不干"或者"你就坐着吧,我去搬椅子",你可以学着做出新的答复,例如你可以说"那好吧,妈妈,如果你连几分钟都等不得,并且非要为几把椅子而不顾自己腰疼,我想我也劝阻不住你."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但是当这些人意识到他们不能迫使你感到悔恨时,他们的行为就会有所转变.一旦你消除了自己的内疚悔恨心理,你就不会在感情上再受他人控制或支配.

 

    下面的一段对话是我带领一组参加心理咨询的人编排的一种实际练习,内容是一个23岁的女儿为离开安乐窝,同母亲(由另一名演员扮演)进行的针锋相对的谈话.我同这位姑娘谈了一个小时,告诉她如何应付母亲为引起她的内疚情绪的谈话,最后的结果就是下面这段对话.

 

    女儿:妈妈,我要搬出去自己住了.

 

    母亲:如果你这样做,我会发心脏病的,你知道我的心脏不好,而且我需要你帮我拿药,干干别的事.

 

    女儿:你考虑的是自己的身体,你以为没有我在,你就过不下去了.

 

    母亲:我当然过不下去了.你看,我一直这么疼爱你,现在你就这样走掉,让我在这里等死.如果你真要这样对待你的妈妈,那你就走吧.

 

    女儿:你觉得你把我抚养成人,所以我应该守在这里报答你,而不应该自己去独立生活.

 

    母亲:(捂着胸口)我现在心跳过速了.我觉得我快不行了.你这是在要我的命.

 

    女儿:妈妈,临死之前,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在这一对话中,女儿拒绝屈服于母亲发出的各种诱发悔恨的信息.过去,女儿曾经是一个顺从的奴隶,只要她稍有要求独立的表示,母亲就会发一通议论,使女儿感到内疚悔恨.母亲想方设法要控制女儿,使她依附于自己.女儿如果不学会做出新的反应,就要终身成为自己母亲以及自己悔恨心理的奴隶.仔细看看女儿在上述对话中所做出的答复,每句话都表明母亲应对自己的感情负责.女儿总是说"你认为",而不是"我认为",这样就巧妙地减少了内疚悔恨的可能性.

 

    在我们的社会中,利用内疚悔恨心理可以有效地控制他人,产生这种心理则会白白地浪费时间.忧虑作为同一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与悔恨的表现形式完全一致,只不过忧虑完全侧重于未来以及可能发生的糟糕事情.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认真审视忧虑心理

 

    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忧虑的,绝对没有!从现在起,你可以将自己的一生用于忧虑未来,然而你的忧虑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现实.忧虑的定义是:由于将来的某件事而在现时中产生惰性.必须注意不要将忧虑与计划混同起来.如果你是在制定计划,现时活动将使未来更有意义,这就不属于忧虑.忧虑仅指因今后的事情而产生惰性.

 

    忧虑同悔恨一样,也是我们社会所鼓励的一种心理.在这方面,忧虑与关心被混为一谈.这就是说,假如你关心一个人,就必须替他忧虑.假如,你会听到有人说:"我自然要担忧了,当你关心一个人的时候,这是十分自然的."我不能不为你忧虑,因为我很爱你."这样,你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忧虑来证实自己的感情.

 

    忧虑是社会中的流行病.几乎每个人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担忧未来.但这一切都是无济于事的.忧虑根本不能改变现状.实际上,忧虑的心理很可能会使你不能正视现实.而且,忧虑同爱情是毫不相关的,在爱情关系中,每个人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应被对方提出的条件所束缚.

 

    假如你生活在1860年,即美国南北战争开始的那一年.全国都在进行战争总动员,美国当时的人口大约为3200万.这3200万人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为成百上千件事情忧虑,他们花了很多时间痛苦地思索着未来.他们忧虑着战争,忧虑着食品价格的上涨,忧虑着征兵,忧虑着经济的恶化,忧虑着今天的人们所忧虑的一切事情.在1975年,即一百一十五年之后,当年的忧虑者们都入土了,然而他们的所有忧虑丝毫未能改变目前已成为历史的事情.你自己的忧虑也是如此.当世界目前人口完全为后人所取代之后,你的各种忧虑还会有一点作用吗?不会的.你的忧虑在目前会产生任何作用吗?它会改变你所忧虑的事情吗?也是不会的.既然如此,这就是你必须消除的一个误区,因为你是在为毫无积极效果的行为浪费自己宝贵的现时.

 

    人们所忧虑的,往往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无论怎样为战争,经济衰退或疾病而忧虑,都不会因此而得到和平,经济繁荣或身体健康.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是难以左右这些事情的.实际上你所担忧的灾难往往不像想象得那么可怕,那么严重.

 

    或许你是一个"职业忧虑家",对任何事情都会忧虑,从而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烦恼.或许你是一个"业余忧虑者",仅仅为自己的事情而忧虑.对于"你为何而忧虑?"这一问题的答复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列出的是最为常见的几种.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典型的忧虑行为

 

    以下资料是我在一天晚上的演讲会上,从大约二百个成年人那里得到的答复.我称之为"你的忧虑表",同上文谈到的"悔恨分"一样,你可以给自己打一个"忧虑分".各项忧虑的先后排列顺序既不反映其出现次数,也不说明其重要程度.括号中的文字是为各种忧虑所做的辩解.

 

    "我的忧虑表"

 

    我担忧的是

 

    1.我的孩子("大家都为孩子担忧,我假如不担忧就不能算一个好的父(母)亲,不对吗?);

 

    2.我的健康("人如果不担忧自己的身体,随时都可能死掉的!");

 

    3.死亡("没有人愿意死.大家都对死亡感到忧虑.");

 

    4.我的工作("如果不为工作担忧,你就可能失业.");

 

    5.经济局势("总是要有人忧虑经济的,而总统似乎并不过问经济问题.");

 

    6.心脏病发作("大家都为此而忧虑,不是吗?""人的心脏随时都有发病的可能.");

 

    7.社会保险("你如果不考虑社会保险,最后就可能会被迫申请福利救济,甚至搬入贫民院.");

 

    8.我妻子(丈夫)的幸福("天晓得我用了多长时间来考虑她(他)的幸福,而她(他)却依然不满意.");

 

    9.我的言行是否得体?("我总是担忧自己的行为是否得体,这样我才能感到放心.");

 

    10.是否会生出个健康的孩子("每一个怀孕的母亲都会为此担忧的.");

 

    11.物价("总要有人考虑价格问题,否则物价就会直线上升.");

 

    12.各种事故("我总担心爱人或孩子会遇上事故,这是十分自然的,不是吗?);

 

    13.别人会怎么想("我担心朋友们会讨厌我.");

 

    14.我的体重("没有人喜欢发胖,所以我自然担心自己刚开始下降的体重会升上去.");

 

    15.钱("我们的钱总是不够花,我担心有一天会因破产而被迫接受福利救济.");

 

    16.车子会抛锚("我的汽车是辆老爷车,而我走的又是高速公路,所以我自然要考虑车子抛锚了该怎么办.");

 

    17.我的帐单("人人都为支付帐单发愁,如果不发愁倒奇怪了.");

 

    18.父母会去世("我真不知道要是他们去世了,我该怎么办.一想到此,我就难免感到忧虑.我担心自己将不能独自生活,我觉得自己会不知道如何继续生活.");

 

    19.能否升入天堂的问题,或者不存在上帝怎么办("我不敢想象没有天堂,也不敢想象没有上帝——那多可怕啊!");

 

    20.天气("我准备去郊游野餐,可又担心会下雨.我想去滑雪,可又担心雪不够厚.");

 

    21.衰老("任何人都不希望变老,而且我知道大家都为此而感到担忧.""我真发愁退休以后做些什么.");

 

    22.坐飞机("我经常听到飞机失事的消息.");

 

    23.女儿的贞洁("每个疼爱女儿的父亲都会担心她会受到伤害或遇到麻烦事.");

 

    24.当众发言("我一站在众人面前就不知所措,每每遇到这种场合我都害怕得要命.");

 

    25.我爱人为什么没有打电话("在我看来,当一个人不知道所爱的人在哪里,也不知道她是否遇到麻烦的时候,自然会为她忧虑.");

 

    26.进城("谁知道在繁华的市区里会发生什么事情.我每次进城都担心得要命.");

 

    而最带有误区性的忧虑大概是:

 

    27.没有任何事可以忧虑("当一切都顺利的时候,我会坐立不安,我会因不知道将发生什么事情而感到忧虑.");

 

    以上是我们社会中各种人的"综合忧虑表".你可以为适合于自己的每一种忧虑打个分数,算出总分数,然而无论你最后的分数是多少,实际上一切都等于零.下面的一段话可以说明忧虑心理在现今世界的普遍程度.这段话摘自《新闻日报》上关于医院治疗过失保险的一篇文章.

 

    "昨天,纳索——萨福克医院委员会的两名官员告诫说,如果医师们完全拒绝治疗病人或仅治疗急诊病人,这种医疗保险危机将造成许多问题.为此,不少人感到忧虑,然而他们忧虑得还不够."

 

    这实在是等于要人们用更多的时间为某一个问题而忧虑.为什么要发表这样一篇报道呢?因为我们的社会文化鼓励的是忧虑,而不是行动.假如所有的人都更加拼命地忧虑,问题说不定会自然消失.

 

    要消除忧虑心理,就必须认识到这种心理背后的原因.如果忧虑在你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你肯定已经有过许多忧虑的经历了.然而,忧虑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其"好处"与你在悔恨误区方面的"好处"十分相近,因为二者同属自我贬低行为,只是在时间概念上有所不同.悔恨是针对过去;而忧虑则注重于未来.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选择忧虑的心理后果

 

    忧虑是一种现时的情绪活动.因此,如果你由于担忧未来而在现时生活中产生惰性,你便能够回避现时以及在现时中对你有所威胁的一切.

 

    你如果出于忧虑而产生惰性,便可以避免承担风险.是的,在完全陷入忧虑的情况下,你怎么可能采取任何行动呢?"我什么事也不能做,因为我非常担忧"这是人们经常发出的一种哀怨,其作用在于使得你可以无所事事,并且避免行动的风险.

 

    忧虑可以显示出你关心他人的品质.你的忧虑说明你是个好爸爸(妈妈),好丈夫(妻子)这虽不是一种健全的逻辑思维,但却可以带来不少好处.

 

    有了忧虑,你在某些自我挫败行为方面就有了现成的借口.假如你体重偏高,你在忧虑的时候必然要吃得更多,因而你完全有理由继续坚持忧虑行为.同样,人在陷入忧虑时要吸更多的烟,所以你可以利用忧虑来避免戒烟.在婚姻,金钱,健康等其它方面也有着相同的误区性效果.忧虑心理可以帮助你避免作出改变.如果你胸痛,忧虑是很容易的,而冒着风险去了解实际病情并对自己采取诚实的态度,则不那么容易.

 

    忧虑会妨碍你投身于生活.忧虑者可以整天坐在屋里,担忧各种事情;而实干家肯定要积极投身于生活.忧虑是使你无所事事的一种巧妙的办法,虽然收益不大,但与忙这忙那的积极生活相比却要轻松得多.

 

    忧虑会引起溃疡,高血压,痉挛,头痛,腰痛以及其它种种疾病.这些疾病虽然看来并不是好事,但可以使你得到他人的极大注意,并使你有理由自我怜悯.有些人宁可一事无成,也要得到别人的怜悯.

 

    你既然已经认识到忧虑的心理支撑系统,便可以为消除这一误区中的忧虑病毒,着手制定一些具体措施.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消除忧虑的一些措施

 

    从现在起就开始生活,不要总忧虑将来.一旦发觉自己在忧虑,就问问自己,"我现在为忧虑而虚度光阴是要回避什么事情呢?"然后,你便可以着手解决自己所要回避的问题.消除忧虑的最有效办法是采取实际行动.

 

    要认识到忧虑心理的荒谬之处.你可以反复地问自己:"我的忧虑情绪能够改变任何事情吗?"

 

    逐步减少你为自己安排的"忧虑时间".每天上午和下午为自己安排十分钟的时间用于忧虑.尽可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担忧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困难.然后,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将所有其它忧虑都推迟到下一个指定的"忧虑时间".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样无益地浪费时间是可笑的,最终你将彻底消除自己的忧虑误区.

 

    竭力去忧虑!看看你在忧虑时是否能表现出来.你可以对某人说:"看着我,我要忧虑了."别人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你大概都不知道如何表现出你所熟悉的这种经常性活动.

 

    为了消除忧虑,向你自己提出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或者他们)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你就会发现忧虑心理是愚蠢可笑的.

 

    针对自己通常忧虑的问题,有意识地做一些你一直在回避的事情.例如,如果你一向省吃俭用,总是担心将来有一天会手头拮据,那么你现在便可以开始将钱用掉.曾经有个富商在遗嘱中写道:"作为一个明达事理的人,我在活着的时候将自己的钱全部花掉了."你也可以如此效法.

 

    从现在起,用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正视你的恐惧心理.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在康涅狄格州附近的一个海岛上度过了一周的时间.这位女士喜欢散步,很快发现岛上有许多野狗.她本来担心这些狗可能会咬她,甚至把她撕得粉碎,这是她最害怕的悲惨结局,但是她决心克服自己的这种恐惧和忧虑.她手里拿了一块石头(以防万一),野狗逐渐靠近了,她竭力不显示出任何畏惧.当狗嗥叫着冲过来时,她也没有减慢自己的步伐.那几只野狗看到这个人并无丝毫的畏缩,自知无趣,便转身溜掉了.当然,我并不赞成这种冒险行为,但是我相信,正视并克服恐惧或忧虑心理是从生活中彻底消除这种心理的最有效的办法.

 

    上面列举了消除忧虑的一些办法.但消除忧虑的最有力武器,莫过于下决心从生活中完全摒弃这种误区行为.

 

第5章 无益的情绪:悔恨与忧虑 几句结束语

 

    要认识自己的悔恨及忧虑心理,关键在于意识到现时.应该学会在现时中生活,不要在悔恨过去或担忧将来中浪费眼前的时光.你能够真正生活的时间既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而是现在.然而,无益的悔恨和忧虑都浪费着你现在的宝贵时光.

 

    卡洛尔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一书中谈到在现时中生活的问题.

 

    "这里的规矩是明天有果酱,昨天有果酱,但是今天永远没有果酱."

 

    爱丽丝不赞同地说:"迟早总要有'今天有果酱'那一天的."

 

    你怎么样呢?今天有果酱吗?既然迟早要有的,现在就来点儿,怎么样?

 

第6章 探索未知 前言

 

    你可能是位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总是在回避未知事物.你可能总是希望知道自己在向哪里去,达到目的之后会有什么结果.我们社会的早期教育往往鼓励谨慎,压抑好奇;提倡稳妥,反对冒险:"不要去做任何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冒险","千万不要涉足于未知"这种早期教育可能成为一种心理障碍,致使你在许多方面不能得到现实的幸福,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个毕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他在<论坛>杂志上一篇题为"我的信仰"的文章中写道:"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好事物便是神秘的未知.它是所有艺术和科学的真正源泉."

 

    其实,他还可以说,神秘的未知也是人的发展和激情的源泉.

 

    然而,许多人将未知与危险等同起来.他们认为,生活的目的不过是保持熟悉的一切,因而总是希望知道自己在向哪里去.只有那些莽撞之辈才会冒险去探索生活的未知方面,而且当他们探索之后,结果往往是大吃一惊,深感失望,甚至张惶失措.当你还是童子军队员时,别人要你"时刻准备着".但你怎能为未知做好准备?显而易见,根本不能!因此,还是避免未知好,这样你永远不会落得可悲可笑的结局.还是稳妥点吧,别去冒险,你应该循规蹈矩,即使这些规矩是单调而死板的.

 

    也许你已经厌烦这些已知的肯定事物,不再愿意在每天到来之前便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如果在提出问题之前,你便已经知道其答案,那么你就不会发展.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刻,也许正是你本能地投身与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兴奋地期望神秘的未来的时候.

 

    我们一生中都在接受明确的文化信息的影响.这些信息始于家庭,在学校得到加强.学校教育儿童不要尝试新的东西,并鼓励他们回避未知."上街别走丢了.""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同你所熟悉的人待在一起."如果你至今仍持有这种观点,那么现在就应当分离挣脱其束缚.你或许认为自己不能进行没有把握的新活动,你应该摒弃这种观点.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进行这种活动.然而,你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希望避开新事物的习惯性心理.

 

第6章 探索未知 积极尝试新事物

 

    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就有能力进行任何活动.一旦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领域,便有可能体验到人世间的各种乐趣.想想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那些在生活中颇有作为的人,他们并不是仅精通一件事的人,也不是回避未知的人.例如,富兰克林,贝多芬,达.芬奇,爱因斯坦,罗素以及许多其他类似的伟人,他们都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他们和你一样,都是普通的人,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他们敢走他人不敢走的路.另一位文艺复兴式人物施魏策尔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都不会使我感到陌生."你可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打开心灵的窗子,进行那些你一向认为力所不能及的活动;否则,你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直到你进棺材为止.事实上,伟人也是普通的人,他们的伟大之处往往体现在其探索的品质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上.

 

    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就必须摒弃这种观点: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因为改变将带来许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也许你一直认为自己非常脆弱,经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是一种荒谬的观点.当你身处逆境时,你可以依靠自己战胜困难;当你遇到陌生事物,身处陌生环境时,你不会经不起考验,更不会一蹶不振.相反,如果消除一些单调的常规因素,你倒会少出现些精神崩溃.厌倦生活会削弱意志并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一旦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你就可能在精神上垮掉.然而,如果在生活中增添未知因素作为调味剂,你就不会选择精神崩溃.

 

    此外,你也许还抱有这样一种心理意识:"如果这事异常独特,我还是躲远些."这种心理状态使你不能积极尝试新的经历.例如,当你看见聋哑人用手势交谈时,只是十分好奇地观看,从不试图与他们交谈;当你遇到说外语的异国人时,不是努力猜出其谈话的意思并以某种方式同他们交流信息,你很可能会悄悄溜走,避免用你母语之外的任何一种语言进行信息处理交流,从而避免许多可能不利的未知因素.有许多人,许多活动,仅仅因为它们包含有未知因素,就被社会视为禁忌.例如,同性恋者,易装癖者,残疾者,智力迟钝者,裸体主义者等等都属于朦胧晦涩之类.你不知道应如何对待这些事情,因而干脆一避了事.

 

    你还可能认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某种理由,否则做它又有什么意义呢?纯属谬论!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去做任何事情,而不必一定要有理由.没有必要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寻找理由.你如果认为事事都要有理由,你就不能去尝试新的经历.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你会逗蚂蚁玩上一个小时,其理由只不过是你喜欢逗蚂蚁玩.你或者还曾上山藏猫猫或到树林里"探险",——为什么呢?因为你喜欢这样玩.可当你成为大人时,你却不得不为做每件事找一个充分的理由.这种对理由的"热衷"阻碍你成长发展,使你不能开放自己.如果你不必再向任何人——包括你自己——就任何事情提出理由,那将是一种多么令人宽慰的解脱啊!

 

    爱默生在其1834年4月11日的日志中写道:"四条蛇在洞穴里爬上爬下,我看不出它们这样做的用意何在.既不是为了觅食,也不是为了交配"

 

    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原因只不过是你愿意这样做.这种思维方式将向你展现出新的活动前景,并将有助于消除你迄今为止养成的消极生活方式——惧怕未知.

 

第6章 探索未知 僵化与自发性

 

    严格审视一下你的自发性.你是积极地尝试新事物,还是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所谓自发性,就是能随时根据兴致尝试你喜欢做的事情.你甚至会发现,也许这并不是你喜欢做的事情,然而你还是喜欢尝试一下.当然,别人可能会指责你不负责任或轻率鲁莽,但当你享受探索未知的极大乐趣时,别人的观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许多地位很高的人往往难于发挥其能动性,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死板僵化的,他们对于自己盲从的荒谬清规戒律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都支持其各自政党领导人的声明,并赞成各自政党的纲领.而那些积极自发,开诚布公的内阁官员往往会成为在野官员.各政党都不鼓励独立思考,并就如何思考,如何讲话正式规定了指导方针.然而,唯唯诺诺的人并不具有自发性,他们非常害怕未知,总是屈从他人的意愿,唯命是从,亦步亦趋.他们从不提出异议,一味尽力满足别人对他们的要求.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你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呢?你还是你自己吗?你还能自发地选择那些并不一定通向已知结果的道路吗?

 

    思想僵化的人永远不会有所发展.他们往往按早已习惯的固定方式去干事情.我有一个同事,在教师进修班里任教.他经常向那些已经执教三十余年,但仍需进修的老家伙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真的是教了三十年书呢,还是教了一年书,重复了三十次?"那么你呢——亲爱的读者,你是真的生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重复了一万余次?当你在生活中致力于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时,应该向自己提出这个意味深长的问题.

 

第6章 探索未知 偏见与僵化

 

    思想僵化会引起各种偏见,即"事先的判断".产生偏见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嫌恶甚至厌恶某些人,观点或活动,倒不如说是由于固守已知因素——你所熟悉的人,观点和事物——要保险得多,容易得多.偏见似乎对你很有帮助:可以借此回避未知的,因而可能产生烦恼的人,事物和观点.事实上,你的各种偏见对你是有害的:它们使你不能探索未知.要发挥能动性,就要消除你的事先判断——偏见,并允许自己去接触新的人和观点.当然,事先判断本身是避免进入朦胧迷惑境域,防止发展的一种安全措施.如果你不相信任何人,你便不会出错,可这其实是你由于某种陌生感而不相信你自己.

 

第6章 探索未知 “总要计划”——陷阱

 

    世界上并不存在"有计划的自发性",这一措辞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我们都知道,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带着安排和计划度过其一生,他们不能将其生活从原有计划上改动一星半点.计划本身不一定会产生不健康心理后果,但热衷于计划则是真正的误区性行为.你或许会有一个人生计划,把你在25岁,30岁,40岁,50岁甚至70岁时将要干什么都计划得一清二楚,到时候就看看这个计划,以确定你应该发展到什么阶段了.这样,你就不会每天都作出一个新的决定,也不会确信你能够改变人生计划.千万不要把计划看得比你自己更为重要.

 

    亨利是我接待过的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他养成了一种"总要计划"的误区性心理,因而在生活中错过了许多良好的机会.他在22岁时得到去另一个州工作的机会.可是,他被这一调动吓得不知所措.他在乔治亚州能干得好吗?他将住在哪儿?他的父母和朋友又怎么办?对未知的恐惧使亨利陷入惰性,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只求现状,从而失去了实现个人发展,经历新工作和新环境的机会.正是由于这一件事,亨利才来找我询诊.他感到僵化刻板地坚持原定计划是自己无法发展的原因;但同时,他又害怕挣脱计划的束缚去尝试新的经历.通过询诊,我发现亨利对计划的确有一种癖好.他每顿早餐总是吃一样的东西,提前好几天就计划好某天该穿的衣服,把家里的梳妆台按照化妆品的颜色和大小排放得整整齐齐.他甚至把自己的计划性强加给全家.他不让孩子们乱放东西,要妻子遵守他订下的一套死板的规定.简言之,尽管亨利干什么事都有条有理,但他仍是一个不幸福的人.他缺乏创造性,缺乏革新精神,缺乏个人激情.事实上,他本身就是一个计划,他的生活目的只不过是根据计划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在询诊之后,亨利开始努力自发的生活.他认识到,他的计划是操纵别人的手段,是避而不去探索未知的安全途径.他放松了对家庭成员的要求,允许妻子和孩子不按他原先的期望行事.几个月以后,亨利甚至向一家公司申请了一个需要经常调动的工作.原先他所担忧的事情,现在变成他所喜欢的.尽管亨利还不是一个完全自发型的人,但他已有效地向他的误区心理——"计划生存"——提出了挑战.他每天都在努力改变这种心理,并学着去享受生活,再也不按照刻板的计划生活了.

 

第6章 探索未知 内心安全感和外界安全感

 

    很早以前,你曾在学校里学过写作文.老师告诉你,要先写一个好的开头,然后写出有条理的正文,最后再写上结尾.遗憾的是,你可能将同样的顺序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将整个生活过程视为一篇作文:"开头"是为成人期作准备的童年,"正文"便是安排,计划得有条有理的成年阶段,而"结尾"则是退休阶段和幸福的晚年.所有这些有条有理的思维使得你无法生活于现时之中.根据这一计划,生活意味着稳妥的一生.安全感意味着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意味着没有激情,没有风险,没有异议;意味着没有发展,而不发展则意味着死亡.这种所谓的安全感是荒谬的.只要你生活在地球上,只要社会不改变,你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全.退一步讲,即使这种安全感不是荒谬的观点,也是一种可怕的生活方式.肯定的已知因素排除生活中的兴奋感,因而也排除发展的可能.

 

    上面讲到的安全感是指外界的保障,如金钱,房产和汽车等物质财富,或者是工作或社会地位等生活保障.但是,世界上存在着另一种值得追求的安全感,这就是内心安全感.所谓内心安全感,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任何事情的安全感.这是唯一的持久的安全感,唯一的真正安全感.财务终会毁坏,经济衰退会使你耗尽钱财,房产也会被别人占有,但是唯有你自己,可以信赖,可以依靠.你应该相信你的内在力量,而将财产,工作或社会地位仅仅视为你生活中令人愉快,但可有可无的附属物.

 

    现在,请做这个练习.假定此时此刻,当你正在阅读这本书时,突然有人扑向你,把你全身衣服剥光,仍到直升机上.假设直升机把你运到某国的内地,留在一片荒地上.你既没有预先得到警告,也没有带任何钱财,除你自己之外,一无所有.你将面临新的语言,新的风俗习惯,新的气候,而你的全部所有仅仅是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你将生存下去,还是因愁困而死?你会结交新朋友,找到吃的住的呢,还是仅仅躺在那儿哀叹自己多么不幸?如果你需要的是外部安全感,你将无法生存下去,因为你的所有个人财物都已被人剥夺.然而,如果你具有内心安全感,并且毫不畏惧未知,那你就会活下来.这样,我们就可见安全感的定义改为:知道自己可以应付各种局面,包括没有任何外界安全条件的局面.不要跌入那种外界安全感的陷阱中,因为这样你就不能生活,不能发展,不能有所作为.看看那些无需外界安全感的人,他们并不事事都定好计划,却可能事事走在前面,至少他们可以尝试新的经历并避开那种苟且偷安的思维陷阱.

 

    关于安全感的问题,一位作家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

 

    有那么一天,我将出走,

 

    去寻求自由.

 

    让那些没有头脑的人,

 

    "保险"个够.

 

    我将不透露我的去处,

 

    我将探索荒凉的道路.

 

    我将告别旧我,

 

    然后无忧无虑地游荡——

 

    就像卸下重担的阿特拉斯巨神.

 

    (阿特拉斯,希腊神话中泰坦巨神之一.因反抗主神宙斯失败,受到惩罚,在世界极西处用头和手顶着天.欧洲人常以他的画像装饰在地图册里,至今依然称地图集为"阿特拉斯/Atlas".)

 

第6章 探索未知 来自成功的安全感

 

    然而,只要你认为自己必须事事获得成功,上面所讲的"出走"以"寻求自由"就是难以实现的.惧怕失败是我们社会的一种强大恐惧心理,从孩童时期别人就向你灌输这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往往将终身陪伴着你.

 

    你或许会惊奇地得知,世界上并不存在失败.所谓失败,只不过是别人对你应该如何做某件事的看法.所以,一旦你相信没有必要事事都按别人的意图去做,你也就不会失败了.

 

    然而,有时你根据自己的标准也未能完成某项具体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不要将这件事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你在某一具体事情中的失败并不等于你作为一个人失败了,你只不过是在某一具体时刻中未能成功地进行某一具体尝试而已.

 

    你可以设想用失败来描述动物的行为.比如一条狗在那儿叫了15分钟,有人便评论说,"它叫得实在不大好,我最多给它打3分."这是多么荒谬!动物是不可能失败的,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评论自然行为的标准.蜘蛛吐丝织网,但并不存在成功或不成功的蜘蛛网.猫逮老鼠,如果一次逮不到,它会再去逮,既不会躺在地上发牢骚,抱怨自己没能逮住那只老鼠,也不会因此而精神崩溃.这只不过是自然行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种逻辑推理运用到你自己的行为之中并不再惧怕失败呢?

 

    希望取得成功的原因来自我们文化传统中最具有自我毁灭性的四个字,你成千上万次地听到并使用的这四个字——"尽力做好"!这就是渴望取得成功这一心理的根源所在."不管你做什么事,尽力做好."可是,如果一般骑自行车郊游,或到公园去随便散步,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在你生活中,为什么不能仅仅去做一件事情,而并不"尽力做好"呢?"尽力做好"这种误区心理会使你既不能尝试新的活动,也不能欣赏目前的活动.

 

    我曾接待过一位18岁的高中生,名叫卢安.她满脑子都是想要成功的概念.她是个标准的全优生,踏进校门以来就一直如此.她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拼命读书,做作业,因而没有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她简直就是一架储存书本知识的计算机.可是,卢安非常羞于和男孩子接触,长到这么大还从未同男孩子拉过手,更别说约会了.她养成了一种神经性抽搐的习惯,每当我们谈及她性格的这一方面,她的面部就会抽搐.卢安一心想做一个出色的学生,并因此而忽略了全面发展.在询诊中,我问她,在她生活中什么更重要一些,"是你的知识,还是你的感觉?"——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尽管她是个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但她却缺乏内心的安宁,而且实际上非常不幸福.在询诊之后,她开始重视自己的情感,她用学习课程的顽强精神来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一年之后,卢安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她女儿在大学一年级英语考试中有生以来第一次得了个3分,她非常担心.我告诉她,这是件大好事,正说明她女儿在其它方面开始有所用心,说明她在全面发展;当妈妈的应该带她到饭馆里好好庆贺一番.

 

第6章 探索未知 尽善尽美

 

    你为什么非得什么事情都要做好?谁又在给你记分呢?关于尽善尽美,温斯顿.丘吉尔曾讲过一句著名的话,这句话表明总想取得成功的心理会使你陷入何种惰性之中:

 

    "唯尽善尽美者为上",这句格言的含义就是两个字:瘫痪.

 

    是的,事事追求完善,都要拼命做好,这会使你自己陷入瘫痪.也许你在生活中,可以确定一些自己真的想尽力做好的事情.但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尽力做好,或仅仅是好好地做这种心理本身便是阻碍你做事的障碍.不要让尽善尽美主义妨碍你参加愉快的活动,而仅仅成为一个旁观者.你可以试着将"尽力做好"改成"去做".

 

    尽善尽美主义意味着惰性.如果你为自己制定尽善尽美的标准,那么你便不会去尝试任何事情,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因为尽善尽美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人.它也许只适用于上帝,但你作为一个人,不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你如果有孩子,不应要求他事事都要努力做好,因为这要求会使小孩子产生精神瘫痪和怨恨情绪.相反,你可以和孩子们谈谈他们似乎最喜欢的那些事情,并可鼓励他们在这些方面努力(而不是"尽力")做好.至于其它活动,"去做"要比"尽力做好"更为重要.例如,应该教育小孩打排球,而不是让他们站在一旁说"我不行".只要孩子喜欢,就应鼓励他们去滑雪,唱歌,画画,跳舞等等,而不应仅仅因为他们可能做不好某件事就不让他们去做.不要教育孩子们去竞争,去努力甚至去尽力做好.相反,在孩子们重视的那些活动方面培养他们的自尊,自豪和兴趣.

 

    儿童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将其自我价值与其成败等同起来.因此,他会避开自己做不好的那些活动.更为危险的是,他可能会养成自卑,寻求赞许,内疚等心理——由自我摒弃心理产生的所有个性误区.

 

    如果你将自己的价值与成败等同起来,必然感到自己是毫无价值的.想一想托马斯.爱迪生.如果他以某项工作的成败来衡量他的自我价值,那么他在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就会认输,就会宣布自己是个失败的探索者,并停止用电灯照亮世界的努力.然而他并没有认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它可以激励人们去努力,去探索.如果失败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人们甚至可将其视为成功.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

 

    "我最近修改了一些名言,其中之一便是将'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改为'一事成功,事事失败,因为我们从成功中学不到任何东西.唯一给我们以教益的便是失败.成功仅仅坚定我们的信念."

 

    想想看.没有失败,我们就什么也学不到;然而,我们已学会将成功视为唯一可以接受的衡量标准.我们往往避免进行可能会失败的活动.惧怕未知因素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害怕失败.人们往往不做没有成功把握的任何事情.这样,害怕失败意味着即惧怕未知,也惧怕由于没有"尽力做好"引起的别人对你的不利看法.

 

第6章 探索未知 一些“惧怕未知”的典型行为

 

    我们已经审视了由于惧怕未知而引起的一些行为,如回避新事物,僵化,偏见,盲从计划,需要外界安全感,害怕失败以及尽善尽美心理等.这些都属于这一自我限制误区范围之内.下面,我们将列举这方面常见的例子.你可以对照评价自己的行为.

 

    一辈子总是吃一种风味的饭.不愿品尝风味新奇的饭菜,总是吃自己熟悉的饭菜;经常说"我就喜欢吃土豆烧肉",或者"我总是要一份烧鸡".虽然每人都有某种嗜好偏爱,但回避没有尝过的饭菜则是一种僵化行为.有些人从来没有吃过塔果(一种未经发酵的玉米饼做成的拉美面食,中间夹肉),或者从未去希腊饭馆或印度饭馆吃过饭,其原因只不过是他们将自己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然而,他们如果愿意冲出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便可以尝到各种奇异的美味食品.

 

    总是穿同样的几种衣服,从不试试新的式样,也不穿些其它不同的衣服.称自己为"穿着保守的人",从不改变自己的服装样式.

 

    每天都看政治倾向相同的几份报刊和杂志,从不接受任何不同观点.在最近的一项心理研究试验中,研究人员请一个其政治立场众所周知的人阅读一篇报纸社论.社论开头的观点与他的观点完全一样.读到一半时,社论的观点突然改变,通过暗藏的摄像机,研究人员发现这位读者的眼睛突然该版报纸的另一部分.这个思想僵化的读者甚至不愿意考虑一个不同的观点.

 

    总是看同一类电影(尽管片名不同),拒绝去了解可能带有不同哲学或政治观点的事物,因为未知往往使人困惑,因而必须将其拒之门外.

 

    仅仅因为你的父母或你的祖父母选择了其住所,就一辈子住在同一条街,同一个城市或同一个州,害怕搬迁到新地方去,因为那里的人,气候,政治,语言,风俗习惯等等会有所不同.

 

    拒绝听取不同意见,不是认真考虑其他人的观点——"嗯,我可真没想到这一点,"而是一听到不同意见马上认为人家要么神经不正常,要么就是无知.这便是拒绝交流信息,避免与不同或未知的东西打交道.

 

    害怕尝试一项新的活动,因为你干不好."我不会干这个,我就在旁边看看吧."

 

    强迫自己在学校或工作中取得成功.分数是至高无上的,工作评语比做好工作的乐趣更为重要;只求工作,学习的成功,而不去尝试新的,未知的事物;研究问题时,总是停留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因为"这样我会得5分",而不愿冒着得3分的风险去探索一个新的学科;只想进行某种你知道将会成功的工作,而不愿冒失败的风险参加一种新的竞争.

 

    避免接触任何你认为异常的人,用贬义词描述这些人,以使你免受因接触陌生事物而带来的恐惧.你不去试图了解这些人,而是将某些带有侮辱性的标签帖在他们身上;不去和他们交谈,而仅仅在一旁谈论他们.

 

    即使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还是死守着这一工作,——不是由于你必须干它,而是由于害怕换一个新工作所带来的各种未知情况.

 

    勉强维持不美满的婚姻,因为你害怕那种陌生的独身生活;你已经记不得结婚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因而也不知道离婚之后自己的生活将会怎样.尽管你所熟悉的婚姻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这总比独身生活保险得多.

 

    不管你干什么,总是用成败权衡,而不是用乐趣来权衡,即仅仅去做那些你能干得好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些你可能失败或做不好的事情.

 

    以货币为标准来衡量事物的价值.如果某件东西价格高,那么它的价值也就高,因而也表明你个人成就更大.要记住,既使你可以用美元衡量已知事物的价值,但未知事物的价值是不能用货币标准来衡量的.

 

    想方设法获得重要称号和头衔,高级汽车,名牌商品或其它象征社会地位的东西,尽管你也许根本不喜欢这些东西或它们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当出现更好的选择机会时,你不能改变原有计划.如果你离开预先订好的计划,就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持有刻板的时间观念,让钟表主宰自己的生活,严格按照时间表生活,而不去尝试生活中大量新的未知的事物;无论何时何地,甚至在床上睡觉都带着手表,并且受着手表的控制;按时睡觉,吃饭,做爱,而不论你是否疲劳,是否饥饿或是否有愿望.

 

    不赞赏某些你从未尝试过的某些活动,包括冥想术,占星术,十五子游戏,波西球,健肌术等"古怪"活动.

 

    死板地对待性生活,总是以同样的姿势做同样的动作,从不试试新的奇异的姿势和动作,因为不合常规的活动可能是你难于接受的.

 

    总是躲在同一群朋友中间,从来不去接触代表新的未知世界的其他人;总是与同一群人来往,一辈子都置身于这个小圈子之中.

 

    当你和爱人或朋友一同参加晚会时,从头至尾都和他(她)待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你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你觉得这样做保险.

 

    见到陌生人便畏缩不前,因为你害怕同他们谈到陌生的话题,总以为陌生人肯定要比自己更强,更聪明,更有本事或更善谈吐,并且以此作为回避新经历的理由.

 

    无论干什么事,只要失败了,就贫民诅咒自己.

 

    我们还可以列举出许多其它类似的例子.你或许可以自己列一个单子,看看由于这种惧怕未知世界的心理而引起的不健康行为到底有多少.然而,花费时间列举这方面的例子有什么意义呢?你应该对自己提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平平庸庸地过一辈子.

 

第6章 探索未知 固守这些行为的心理支撑体系

 

    不到奇妙的未知世界去漫游,这对于你确实有些"好处",例如:

 

    由于你一直墨守成规,过着单调的生活,那么你就永远不必独立思考.既然你已经有一个计划,那么遇事只要看着计划就行了,而不必去动脑筋思考.

 

    回避未知事物也有"好处".你是如此惧怕未知,那么你只要固守熟悉的事物,就不必担惊受怕,尽管这对你的发展与成就会造成很大损失.走前人所开辟的道路总是保险的.然而,你可以想想哥伦布.当时,别人都告诉他,他的航海探险将彻底失败,然而他最后成功了.墨守成规总比冒险探险来得容易.毕竟,未知是一种挑战,而挑战总会构成某种威胁.

 

    你可以说,你在推迟自己的快乐,并认为这样做是"成熟的行为",从而固守熟悉事物并以此自慰.这样,似乎推迟快乐是"成熟"的"大人行为",但实际上你固守自我,回避未知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你疑虑未知,惧怕未知.

 

    你可以为自己做对了某件事而感到了不起.你一直是个好孩子.只要你以成败为衡量标准,总可以把做成某件事看作自我价值的提高,并因此自鸣得意.然而在这里,"做成了某件事"仅仅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已.

 

第6章 探索未知 对付神秘与未知事物的一些方法

 

    下面列举一些对付神秘与未知事物的方法

 

    努力选择并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即使你仍留恋着熟悉的事物.例如,在饭馆里点一道从未吃过的菜.因为这道菜与其它的菜有所不同,而且你或许会喜欢这道菜的.

 

    不要再费心去为你做的每件事找借口.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时,并不非得说出可信的理由使别人满意.你可以去做你决定去做的事,为什么呢?因为你想这样做.

 

    试着去冒冒风险,使你解脱出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例如,你可以在没有预订旅馆,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到外地度假.这样,就要凭自己的能力来解决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不,你可以报考另一个工作,或者找一个你由于害怕其后果而一直避免与之接触的人,同他谈谈话.上班时走另外一条路,或在午夜吃顿晚餐.为什么?因为这与以往不同,而且你愿意这样做.

 

    设想一种美妙的情景:倘若你可以要什么有什么.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假设你有一大笔钱,足够在两个月内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将会发现,你设想的所有计划几乎都是可以实现的.你不会去要天上的月亮或海底的珍珠,而是希望获得一些十分简单的东西;如果你不再惧怕未知并勇于奋斗,便同样可以获得这些东西.

 

    每当你发现自己避免接触未知事物时,问问你自己:"如果我接触了未知事物,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样?"这样,你很可能会看到,对未知的恐惧往往大于探索未知而产生的实际后果.

 

    试着做一些愚蠢可笑的事情,如在公园里赤脚走路,或者光着身子游泳.试着做那些因为你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而避免这样做的事情.重新看待那些你以前视为可笑愚蠢,避而不做的事情,开阔眼界,尝试新事物.

 

    常常提醒自己,惧怕失败往往是惧怕别人对你的否定或讥讽.如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你便能够用自己的标准—而不是别人的标准—评估你的行为.你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将不是你的能力是否高于或低于别人,而是你的能力不同于别人.

 

    试着去做你一直以"我做不好"为借口而回避的事情.你可以用一个下午来绘画,让自己得到充分享受.即使你画出的画不很好,你也没有失败,因为你至少高高兴兴地度过了一个下午.在我的起居室的墙上,挂着一幅油画.要从艺术角度来评价,这幅画可真是糟透了.不管谁看见这幅画,都说这幅画是如何如何地糟糕,或者极力回避这样说.然而,在油画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送给您,戴埃博士,我并没有把最好的作品给您."原来,这幅画来自我以前教过的一位学生,她曾一直不敢画画,因为她很早以前就觉得自己的画太难看了.尽管如此,她还是用了整整一个周末来画这幅画,目的只不过是消遣一下.就这样,这幅画成为我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记住:生长发展的反面是僵化死亡.这样,你可以下决心每天都以不同的新方式去生活,去发挥你的主动性,进而享受生活.否则,你就会做出另一种选择:惧怕未知,永远单调地生活—失去活力,在精神上死亡.

 

    接触那些你认为使得你惧怕未知的人,主动同他们谈谈话.向他们明确表示,你打算尝试新的事物,看看他们反应如何.你会发现,他们的怀疑态度曾是你担忧的因素之一,因而你总是在这些否定态度面前陷入惰性.既然现在你可以正视这种态度,那么你便可以发表你的"独立宣言",摆脱他们的控制.

 

    放弃"尽力做好每件事"这一信条,让你和你的孩子选择那些重要的事情,努力做好;至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只要去做就好了.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是不必要的!事实上,"尽力做好"这一概念是极为荒谬的.不论是你,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绝对"尽力"做好每一件事,—任何事物都有可供改进之处;就其属性来说,人是做不到尽善尽美的.

 

    不要让你的观点阻碍自己的发展.根据过去的经验形成看法并坚持这一看法,无异于无视现实.重要的是现在,过去的真理未必是现在的真理.在评估你的行为时,不要根据你的观点,而应根据现时的具体情况,根据你现在的经历.如果你重视现在的经历,而不是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现实,你就会发现未知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十分值得探索的世界.

 

    记住:别人能做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你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你的任何目标.牢牢记住这一点,每当为保险起见而回避未知时,都提醒自己一下.

 

    每当你发现自己回避未知时,马上警觉起来,同自己进行一场对话.告诉自己:在生活的具体关头不知道正在往哪儿走,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要改变这一习惯,首先必须对其有所意识.

 

    故意在一些事情上失败.如果你输了一场网球,或画了一幅糟糕的画,你的个人价值是有所减少呢,还是没有变化?你是不是仍然可以从愉快的活动中获得乐趣?

 

    同你过去一直避而不接触的人谈谈话.你很快就会发现,以前所持的偏见使你不再发展,并使别人对你不感兴趣.如果你在接触某人之前便对他作出评价,那么你便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他,因为你已对他有了成见.你所接触的人越多,你就越会感到,自己由于偏见而失去了多少接触人,了解人的机会,那些恐惧感和偏见是多么荒谬可笑.认识到这点之后,未知将成为你不断探索的领域,而不是你所惧怕,回避的某种怪物.

 

第6章 探索未知 几句结束语

 

    上述建议是消除惧怕未知心理的一些积极方法.要消除这种心理,首先要重新审视你的回避行为,然后对自己以往的行为严肃地提出质疑,最后积极地向新的方向发展.假设以前伟大的发明家,探险家,先驱者都惧怕未知,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整个人类可能依旧居住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历史表明,未知中孕育着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发展.

 

    假设你现在走到一个三岔口,一边是安全稳妥的道路,另一边则是通向无人涉足的未知之路.你会选择哪一条道路?

 

    弗罗斯特在他题为《没有选择的那条路》的诗中回答了这一问题:

 

    林间的小路岔为两条小径,

 

    我选择了几乎无人涉足的那一条.

 

    这个选择是个多么重要的决定!

 

    要走哪一条道路,选择完全得由你做出.惧怕未知的误区在等着你以令人振奋的崭新活动来取代,从而使你的生活充满欢乐.在生活的道路上,你不必非得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走,——只要你在走,在向前走走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前言

 

    在我们的世界上,有各种各样"应该","必须"的框框,构成了一个很大的误区,人们往往不加思索地照"章"行事.你可能对自己遵循的规则和方针不以为然,但同时又无法摆脱其束缚,无法确定适用的规则和方针.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任何规则或法律都不能保证在各种场合均能适用,或取得最佳效果.相比之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倒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然而,你可能会发现,违反一条不适用的规定或打破一种荒谬的传统却很困难,甚至不可能.顺应社会潮流有时的确不失为一种生存的手段,然而如果走向极端,这也会成为一种神经过敏症.在某些情况下,按条条框框办事甚至会使你情绪低落,忧心忡忡.

 

    当然,我们并没有提出,也丝毫没有暗示说你可以任意违反法律或规则.公共秩序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则是维持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但是,盲目遵循常规则完全不同.对于个人来说,盲目服从可能比违背规定更为有害.有些规定是荒谬的,传统习惯也常常是毫无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盲目地循规蹈矩,就无法真正地生活.现在,你应该重新审视各种规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林肯曾说过:"我从来不为自己确定永远适用的政策.我只是在每一具体时刻争取做最为合乎情理的事情."他没有使自己成为某项具体政策的奴隶,即使对于普遍性政策,他也并不强求在各种情况下都加以实施.

 

    一种规矩或规定如果妨碍精神健康,阻碍积极生活,就是不健康的.倘若你一方面遵守规矩,一方面又认为这种规矩是消极而令人讨厌的,那你便已经放弃了自己选择的自由,让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认真分析一下外界控制型及内在控制型的人,将有助于你进一步审视自己生活中的大量误区性条条框框.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内在控制与外界控制

 

    据估计,我们的社会中至少有75%的人属于外界控制型.这就是说,你也很可能属于这类人.外界控制型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如果你认为其他人或其他事物应对你现在的情绪负责,你就是外界控制型的.这样,对于"你为什么情绪不高"这一问题,外界控制型的人就会回答说,"父母待我很不好","朋友们不喜欢我","我最近倒霉得很",要不就是"事情不太顺利".反之,如果有人问道"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呢",他们就会说,"朋友们待我很好","我时来运转了","没有人找我麻烦",要不就是"她喜欢我了".这种人还是在用其他的人或事解释自己的情感,所以依然受着外界的控制.

 

    内在控制型的人勇于为自己的情感承担责任,这种人在我们社会中确属少数.对于上述"情绪为何不高"的询问,他们的回答更侧重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我自己产生了一些错误的念头","我过于注重他人的意见","我太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还不够成熟,所以难免会情绪不高","我还没有学会摆脱精神上的痛苦".同样,内在控制型的人在情绪高昂时,也会用"我"来解释:"我努力保持精神愉快","我为自己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主宰着自己,而且愿意保持精神愉快".这样,我们就有四分之一的人为自己的情感承担责任,而其余四分之三的人则将一切归咎于外界因素.你是属于哪一类呢?所有的规矩和传统几乎都是外界因素强加于你的.如果你的生活充满着他人制定的条条框框,而你又不能挣脱其束缚,那么你就是一个外界控制型的人.

 

    在这方面,我最近接待的一个顾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暂且可称她为巴巴拉.巴巴拉感到头疼的主要问题是肥胖症,当然她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在我们讨论她的肥胖问题时,她说她的体重总是过高,因为她的新陈代谢机能不太好,自幼时母亲总是让她多吃.如今她还是吃得很多,她说这是因为丈夫不照顾她,而孩子也不为她着想.她抱怨说,为了减肥,她已经尝试了各种方法——节食,减肥药,饮食医生的各种方案,甚至还使用了占星术.她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求助于心理疗法.她说,如果真有一个人能使她减肥的话,那就只能是我了.

 

    根据巴巴拉所讲的情况以及她对自己处境的看法,她不能减掉多余体重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与她作对,这其中包括她的母亲,丈夫,孩子.自己的身体和天上的星星也不例外.节食减肥和饮食医生或许对某些人是会有些帮助的,但是对巴巴拉来说,却是不够的.

 

    巴巴拉是一个外界控制型的人.在她看来,使她发胖的是自己的母亲,丈夫,孩子,以及自己身体上某些无法控制的部位.这一切与她在某时某刻大吃某种食品是毫无关系的.同她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一样,她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时,注意力也是侧重于外界的.她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过去选择了过度饮食,而要降低体重就必须学会做出新的选择.相反,她却转而求助于其他的人或事——社会所确认的减肥方法:朋友们都参加节食运动了,巴巴拉也参加了;朋友们发现了新的饮食医生,她也马上跑去登门就医.

 

    经过几个星期的询诊之后,巴巴拉逐渐认识到,她之所以精神不愉快和体重偏高,都是由于她自己选择的结果,并不是他人造成的.首先,她承认吃得太多,常常超出自己的实际需要,同时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她作出的第一个决定便是实行严格自我克制,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实际上,她可以并且愿意支配自己的大脑.后来,她在感到饿的时候,就克制自己不吃点心,努力证实自己内在的力量.她不再抱怨丈夫和孩子待她不好.她逐步认识到,自己多年来都在充当一个牺牲品,甚至一直希望丈夫和孩子来欺负她.于是,巴巴拉便开始提出要求,让丈夫和孩子不要再这样对待她.她发现他们很快都改变了对她的态度.巴巴拉与家人相敬相爱,这种关系使她得到了满足,所以她再也不必到食品中去寻求慰籍了.

 

    此外,巴巴拉决定减少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因为她开始感到母亲总要控制她的生活,要她多吃多喝,这恰恰妨碍着她的积极生活.她慢慢认识到,母亲并没有控制她,她愿意何时去看望她就何时去,而不必非要遵守母亲指定的时间;同样,即使母亲说她应该吃一块巧克力蛋糕,她也并非一定要吃不可.到这时,巴巴拉才开始从与母亲的相处中获得乐趣,而不再感到别扭.

 

    最后,巴巴拉认识到,心理疗法对她的外界环境没有丝毫影响.我并不能改变她的处境,她必须改变自己.她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终于逐步用她自己的内心标准取代了外界强加给她的条条框框.她现在身材苗条了,精神上也很愉快.她已经懂得,给她造成痛苦的,既不是丈夫和孩子,也不是母亲,更不是星星,而是她自己.她现在确实控制着自己的大脑思维.

 

    宿命论者以及相信运气的人都属于外界控制型.你如果认为自己的一生都由命运预先安排好了,那么只须按部就班地生活就行了,你很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受着约束,以至在生活中总是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

 

    倘若你不冲破外界因素的控制,或者总是认为外界因素在控制着你,就不可能真正地生活,不可能有所作为.真正的生活并不意味着要消除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而意味着将外界控制转变为内在控制.这样,你就要对自己感受到的每一种情感负责.你不是一个机器人,无须根据他人制订的各种莫名其妙的程序,糊里糊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你应该更为严格地审视这些条条框框,逐步控制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每当你不愿为生活中的某件事承担责任时,你都可以求助于抱怨责怪,这正是外界控制型人的护身法宝.

 

    抱怨责怪徒劳无益.你可以尽情地抱怨别人,拼命责怪他们,但对自己不会有任何帮助.抱怨的唯一作用是为你自己开脱,把自己的精神不快或情绪消沉归咎于其他的人或事.然而,抱怨本身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即使抱怨能够产生一定的实际效果,这种效果与你也是毫不相干的.通过抱怨,你可能会使别人悔恨,但你却不可能由此而消除使你不快的原因.对于这种原因,你或许可以不去想它,但却无法借抱怨而改变它.

 

    你如果常常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偶像崇拜.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靠别人确定你的价值观念.因此,如果别人做了一件事,你也希望做这件事.偶像崇拜实际上是自我否定,因为你在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并且将自己的生活依附于外界事物.你可以赞赏他人及其成就,——这其中并不带有任何自我挫败的因素.然而,如果你模仿他人的言谈举止,甚至顶礼膜拜,这就构成了一个误区.

 

    要记住,你所崇拜的每一个对象都是人,都是同你一样有血有肉的凡人.他们每天同你一样做着各种普通的事情.他们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身上也会发痒,早晨起床时嘴里也会发臭.(崇拜他们或许还不如崇拜火腿和干酪).所以,偶像崇拜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生活中,你所崇拜的伟大人物并不会使你本身有所提高.他们在任何方面都不比你更为高明.看看那些政治家,演员,运动员,歌星,或者你的上级,询诊医生,老师,爱人等,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其工作中颇有作为,然而也就仅此而已.如果你将这些人作为崇拜对象,把他们摆到高于你的位置,那么你就是让别人负责保持你的良好情绪,从而难免与外界控制型的人为伍.

 

    你应该看到自己的成绩,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是消除上述误区的第一步.你完全可以将自己作为崇拜对象.当你不再抱怨别人,不再崇拜偶像时,就可以从外界控制型转化为内在控制型.对于内在控制型的人来说,普遍适用的"应该"标准是不存在的,——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如此.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是非概念的陷阱

 

    我们所论述的是非问题与宗教,哲学或道德等方面的是非概念完全不同.这里的重要研究对象是你,是你的是非观念怎么会使你精神不愉快这一问题.一般而言,你的是非观念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应该"标准.在这方面,你或许有着一些不确切的认识;例如,你可能认为,所谓对的就是好的,合理的,而所谓错的则是坏的,不合理的.其实,这种认识是荒谬的,因为世上根本不存在这种意义的"是"与"非".这种"是"本身有一种保证:你如果以特定的方式做某件事,就肯定可以成功.然而,这种保证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现在起,你可以将某个决定视为不同的,有效的,或者是合理的,但如果你将其视为对的或错的,那你就掉进了一个陷阱,即"我一定要保证事事正确,如果某个人或某件事出了差错,我就要不高兴."

 

    你需要找到正确答案的心理,也许是你愿意将事物绝对化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你总是会将世界划分为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黑与白,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事实上,要将世界上的事物都这样绝对地分类往往是不可能的.聪明人通常都游荡在模糊的中间地带,他们轻易不会明确地说对或错.这种喜欢黑白分明的倾向在家庭生活及其它各种人际关系中最为明显.你或许会注意到,人们平常进行的讨论总是会发展为辩论,最后无非是要证明一方是正确的,另一方是错误的.人们常常说:"你总以为自己一贯正确",或者"你从不认错".但是,在日常讨论中,往往不存在是非问题.人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倘若非要证实一方是正确的,结局必然是中断思想交流.

 

    现在,只有改变以是非标准衡量一切的思想方法,才能跳出这一陷阱.例如,克里福德每天都在家里与妻子争吵.我向他建议说,"不要总是力图向你妻子表明她错了,你不妨只同她讨论讨论,而不去辩明谁对谁错.只要你不再强求她接受你的意见,你也就不必自寻各种烦恼,不必为证实自己的正确而无休止地争吵了."其实,各种是非观念都代表着一种"应该"框框.这些条条框框会妨碍你,当你的条条框框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尤为如此.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是非概念造成的优柔寡断

 

    我曾问过一位前来咨询的人,他是否很难作出决定.他回答说:"嗯,——这很难说."你或许会觉得难于作出决定,甚至在小事上也是如此.这是习惯于以是非标准衡量事物的直接后果.人们之所以优柔寡断,因为他们总希望作出正确的选择,以为通过推迟选择便可以避免犯错误,从而避免忧虑.如果做决定时能抛开僵化的是非观念,那你将轻而易举地作出决定.如果你在报考大学时竭力要做出正确地选择,则很可能不知所措,即使作出决定后,也还会担心自己的选择可能是错误的.因此,你可以这样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所谓合适的学校是不存在的.假如我选择甲学校,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要是我选择乙学校,则会出现另一些情况."这两者都谈不上正确或错误,仅仅是有所不同而已.无论是选择甲学校或乙学校或其它学校,都不会得到任何保证.同样,要消除优柔寡断的癖病,就不应将各种可能的结果看做对的或错的,好的或坏的,甚至不应视为更好或更差.各种选择的结果只是不同而已.例如,在商店里,如果你买这件衣服,穿上后你就是这个样子,这与你穿另一件衣服只有差异,并没有好坏区别.只要你不再采用自我挫败性是非标准,就会认识到,每当你作出一项决定时,你只是在权衡选择哪一种结果.倘若你事后后悔自己的决定,并且认识不到后悔是在浪费时间,下一次你就会作出不同的决定,以达到你的期望.但是无论如何,你决不会以"正确"或"错误"来形容自己作出的决定.

 

    任何事情都没有主次之分.一个孩子在海滩上拾贝壳,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在制定一项重大决策,这两个人所做的事都无所谓更为正确或更为错误,更为重要或更为次要.他们仅仅只是在做着不同的事情而已.

 

    你可能会认为错误的思想是不好的,甚至根本不应提出来,应当鼓励正确的思想.你或许会对孩子,朋友或妻子说:"不正确的话不说,不正确的事不做."问题恰恰出在这里.这种以权威自居的态度如果扩大到国家或国际范围,就会发展为极权主义.应该由谁来确定事物的是非曲直呢?这是一个无法圆满回答的问题.法律只能决定一件事是否合法,却不能决定它的对错.一个多世纪以前,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指出:

 

    "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我们所压制的是不是错误的意见.即使我们压制的是错误的意见,压制意见的做法比错误意见本身更为邪恶."

 

    衡量真正生活与否的标准并不在于能否作出正确的选择.你在作出选择之后,控制情感的能力则更为明确地反映出自我抑制能力,因为一种所谓正确的标准包含着我们前面谈到的"条条框框",而你应当努力打破这些条条框框.这里提出的新的思维方法将在两个方面对你有所帮助:一方面,你将完全摆脱那些毫无意义的"应该"标准;另一方面,在消除了是非观念误区之后,你便能更加果断地作出各种决定.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荒谬的“应该”、“必须”标准

 

    有人创造了一个小词,叫"必须性"(musturbation),借以描述人们循规蹈矩,安份守己的心理.每当你违心根据"必须","应该"标准行事时,你便陷入了"必须性".一位杰出的精神病学家曾指出:

 

    各种所谓的"应该"标准必然给人造成精神压力,越是努力遵照这些"应该"标准行事,所受的压力也就越大此外,由于这些"应该"标准是外界强加的条条框框,所以它们总是会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

 

    "应该"标准在你的生活中占有主导位置吗?你是否觉得自己应该和善地对待同事,应该照顾妻子,应该帮助孩子,应该努力工作?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未能达到标准,你是否会责备自己,是否会感到精神上的压力?当然,这些"应该"标准或许并不是你自己制定的.假如这些标准是别人的发明,而你仅仅是搬来借用,那你就是陷入了"必须性".

 

    实际上,同"应该"标准的框框一样,"不应该"的框框也是数不胜数的,比如:不应该粗鲁,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糊里糊涂,不应该过于幼稚,不应该没羞没臊,不应该抑郁不乐,不应该唐突无礼等.然而,你没有必要在精神上折磨自己.不能保持冷静或不善于理解人都是正常的.你只要愿意,就完全可以不去顾忌脸面问题.没有人会给你打分,你不按照别人的意愿说话办事也不会受到惩罚;更何况强迫自己做不情愿的事情肯定难以持久.因此,任何条条框框都会给你造成精神压力,因为你不可能完全按照这种误区性要求行事.给你造成精神压力的并不是你的不庄重,不顾他人,轻率随便等行为,而是外界强加于你的各种条条框框.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应该”标准之一——礼节

 

    礼节问题十分清楚地说明了那种为适应社会环境而必须遵守的"应该"标准.你不妨回顾一下那些毫无意义的规矩,人们从你小时候就告诉你要遵守这种或那种规矩,其原因仅仅是某某权威人士在某书中是这样写的.例如,吃玉米有固定的方法;出外吃饭要等女主人先动手;到教堂参加婚礼要时要坐在教堂右边;在为双方做介绍时,先将男子介绍给女士;什么情况下要给小费;应该穿哪种衣服,说什么话言下之意,不要自己去思考判断,只要查查书就行了.当然,在生活中讲礼貌是合情合理的,人人要尽量为别人着想.然而,在所谓礼节"条例"中,有90%是毫无意义的规矩,因为这种规矩是人们过去凭空武断地确定下来的.实际上,你根本不必机械地遵守这些死板的规则;只要不妨碍他人,你认为怎样做合适,就可以怎样做.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如何为人做介绍,何时给小费,穿哪种衣服,说什么话,坐在哪里,怎样吃东西等等.你如果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或"如何做事",非要去查书或请教别人,那你就是放弃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我并不是要人们成为社会的叛逆,叛逆者其实是通过标新立异而寻求赞许;我所要提倡的是在生活中以自己,而不是以外界为核心.真正的生活意味着无须在精神上求助于外界.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盲目服从规则与法律

 

    有史以来,人们在服从命令的旗号下,做出了一些最为可鄙的事情.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迫害并屠杀了600万犹太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因为这是当时纳粹的"法律".战争结束之后,这种野蛮行径的罪责被一级一级地推到了纳粹政府的最上层,以至于最后在整个德国只有希特勒及其几名高级官员对这些惨无人道的罪行负全部责任.至于其他人,仅仅在执行"元首的命令",遵守"第三帝国的法律".

 

    在纽约州萨福克县,有一位官员由于疏忽多征收了一部分人的不动产税.他决定不退回这笔多征收的税,其理由是:"对已经征收的税务不能作出任何更改.这是法律.我无能为力.我的职责是执行法律,不是解释法律."倘若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场合,这位官员肯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纳粹党卫军刽子手.然而,你从这里可以了解到这种典型腔调,你或许可以经常听到这种腔调:不要思考,执行规定!即使是错误的规定,也要执行.

 

    在游泳池,网球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大约有一半的规定都是毫无意义的.例如,不久前,在一个炎热的傍晚,我见到一群年轻人坐在游泳池边上,显然很想在水里泡一泡.我问他们说,池子里并没有人,为什么不下水游泳.他们的回答是:"下午6点至8点是成年人的游泳时间.这是规定.虽然暂时没有成年人要游泳,但是规定不能违反."这里没有任何灵活性可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不能改变规定.即使一项规定在特定条件下是毫无道理的,也应该坚决执行.我向这些年轻人建议,应该想办法修改这项规定,结果游泳池管理部门给我打电话,叫我不要煽动造反.

 

    在我们的社会上,往往可以看到严格执行荒谬规定的情况.在此方面,军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的一位同事曾给我讲过士兵们如何坚决执行规定的一件事.他的所在部队在南太平洋关岛驻扎期间,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就是许多士兵都自觉地遵守着一些显然没有道理的规定.例如,当时有这样一项规定:在露天看电影时,军官可以坐在有顶蓬的红条凳上.可是在半夜放电影时,军官是从来不去看的.这时就会有一个士兵专门守着这些空着的红条凳,禁止任何人坐上去.这样,在夜晚你经常可以看到一群水兵冒着雨看电影,而一排红条凳却空着,旁边还有一名水兵在看守,以确保规定得以遵守.我的这位同事上前询问为什么要遵守这种荒谬的规定,他得到了一个标准答复:"我不负责制订规定,我只管实施规定."

 

    黑塞曾在《德米安》一书中写道:"有些人极为贪图安逸,他们不愿思考,不愿判断问题,仅仅满足于安分守己地生活;另一些人则在内心制订有自己的法律.然而,明文法律禁止他们去做每个正直的人都会做的事情,可以去做的却往往是他们不屑一顾的事情.尽管如此,每个人又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决定."

 

    假如你要时刻遵守各种规定,就会成为规定的精神奴隶.但是,我们的社会倡导的就是循规蹈矩和不越雷池.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你自己要确定哪些规定是可取的,并且是维护社会秩序所必须的,而哪些规定是在不妨碍自己或他人的情况下可以违反的.为反叛而反叛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标准生活,你就会得到极大的收益.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抵制消极的社会习俗与传统

 

    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需要不通常理的人,而不需要顺应潮流,听天由命的人.推动社会进步的是具有革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改造环境的人.如果你要变消极适应环境为积极改变环境,就必须学会抵制促使你顺应社会习俗的各种压力,可以说这是真正生活的必要条件.这样,别人或许会认为你这是离经叛道;然而,要自己思考问题,就要准备付出这种代价.人们可能会说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正常"人可能不赞许你,甚至会孤立你.其实,既然你否定了其他人所信奉的行为标准,他们自然会不以为然.你会听到人们经常提出这样一种论点:"如果每个人都仅仅遵守自己愿意遵守的规定,那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对这种说法的一个简单答复便是:大家不会都这样做的!我们社会中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依赖外界,循规蹈矩,因此他们不可能都这样做.

 

    我们在这里决不是鼓吹无政府主义.我们并不希望破坏社会秩序,只是希望在维护社会秩序的情况下,挣脱那些毫无意义的"必须","应该"的条条框框,使个人得到更多的自由.

 

    即使是合理的法律与规则也并非能适用于各种场合,各种环境.我们要努力争取的,是灵活作出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要能够不受精神束缚,不必总是严格按照规矩办事.不必时时刻刻考虑社会环境的需要.否则,你就是一个毫无主见,随波逐流的人.要掌握自己的生活,就需要有灵活性,需要自己不断地确定在具体情况下各种规定是否适用.的确,亦步亦趋,照章办事比较容易,然而只要你认识到法律是为你服务的,而不是你的主人,你就会逐步消除自己的"必须性".

 

    要抵制不合理的社会习俗,首先要心胸开阔.别人可能会违心地按照规定办事,可你最好学会允许他们作出自己的选择.不应为了别人的选择生气,只要保持住自己的信念就行了.我的一位同事曾在海军的一艘航空母舰上服役.当艾森豪威尔总统在竞选期间抵达加利福尼亚州时,他们的军舰正停泊在旧金山.上级命令全舰官兵列队组成"HIIKE"(你好,艾克)五个字母,这样总统从直升机上便可以看到航空母舰的这一问候.我的这位同事认为这是一种荒谬离奇的做法,决定不参加这项活动,因为这种做法与他本人的信仰是格格不入的.但是,他不是公开抵制这项活动,而是在那天下午悄悄溜走了;他既没有阻碍其他人参加这种无聊的礼仪活动,也没有站在队列中,只是在字母里留出了一个小小的空档,耸耸肩膀走掉了.这样,既不会得罪愿意参加这一活动的人,也不至于引起无谓的争吵.

 

    要想不为社会环境所左右,就需要做出自己的决定,争取不声不响地付诸行动.大吵大闹,表示敌对情绪都不会起到积极作用.不合理的规定,传统和政策是不会轻易消失的,然而你却不必受其约束.其他人如果愿意听任摆布,这与你没有关系.他们要这样做完全可以,但于你是不适宜的.为这种事大吵大闹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恼怒,并且会给你自己造成更多的障碍.在日常生活的许多问题上,你将发现,悄悄回避一种规定要比公开对抗来得容易一些.你或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或可根据别人的要求生活,——这得由你来选择.

 

    各种导致社会变革的新思想最初往往是为人们所拒绝的,甚至曾经是不符合法律的.进步总是与过时的传统发生冲突.爱迪剩,福特,爱因斯坦以及莱特兄弟在取得成功之前,都曾受到人们的嘲讽.同样,你如果抵制不合理的规定和措施,也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一些典型的“必须性”行为

 

    如果要将各种"必须性"行为全部列出来,大概要写成厚厚的一本书.下面仅仅列举社会中最常见的一些典型行为:

 

    认为什么东西都要放得有条有理.否则,你就得觉得不自在,这便是一种过分爱整洁的嗜洁癖.

 

    经常问别人:"我该穿什么?"仿佛只有别人才能确定一种合适的服装.白色的裤子和浅色的衣服只能在夏季穿,毛衣和毛料衣服只能在冬季穿.另外,你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根据季节变换"的规矩.(在《夏威夷》一书中,作者詹姆斯.米切纳描述了新英格兰人在抵达夏威夷之后,不熟悉当地热带气候的情景:到了十月份,虽然气温依然高达30度,但他们却出于习惯,取出了冬季服装,穿着厚实的呢子大衣度过了极不自在的六个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按照规矩,应该如此.)你或许会盲目地听取时装评论家的意见,总是穿"时兴"的衣服,因为你毕竟不能与众不同.

 

    一定要根据饭菜决定饮料:吃鱼,吃鸡鸭时应喝白葡萄酒,吃牛肉时应喝红葡萄酒.你不能自行选配饮料,完全为别人的规定所束缚.

 

    出了问题抱怨别人."的确是她们的过错,要不是她,我们还不会迟到的.""不要怪罪我,这是他干的."

 

    别人结婚时,你觉得必须参加婚礼或送件礼物,甚至在自己不愿意时,也要这样做.当别人邀请你时,你总觉得不能不出席婚礼.你可能已厌倦送礼,但又总要走过场做做样子,因为按照常规应该如此.另一方面,违背心愿地参加,因为大家都认为你应该这样做.你必须出席这种正式仪式,表示你的悲哀和尊重,以显示出你通情达理.

 

    给那些为你服务的人封头衔,从而将他们摆到高于你的位置.你管自己的牙科医生叫什么呢?如果你称他为大夫,真的仅仅是一种职业称呼吗?你会称别人为"木匠琼斯"或者"管道工史密斯"吗?如果你这样称呼他是出于对他或他的地位的尊重,你又为什么认为他的地位高于你呢?你是出钱让他为你服务的,为什么他能得到一个头衔,反过来却能直呼你的大名呢?

 

    在性生活中,仅仅采取你所接受的一两种姿势,或者非要保证各方面条件都要得到满足,如孩子们睡着了,你不觉疲乏,屋子里的灯关了,你是在自己的床上等.

 

    根据传统习惯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分工.妇女负责收拾锅碗瓢盆,男子出去倒垃圾;家务是妻子的事,外勤则是由丈夫负责;男孩子扫地,女孩子擦玻璃.

 

    盲目地维护不适用的家规,例如:离开饭桌前应求得家人同意;要求大家一同进餐;到时间都得上床睡觉等等.

 

    遵守各个场所的标志和公告牌,而不问其是否合理."严禁喧哗","禁止入内"等等.从不对任何公告牌提出质疑,甚至从不考虑牌子是否应该立在那里.标志是由人制定的,而人是会犯错误的.

 

    成家之后,每个星期天都要到妈妈那里去吃顿饭,其实你并不愿意这样做.然而,这是一种传统,尽管每个人,包括妈妈在内都不喜欢这样,你还是要保持这一传统.

 

    读书时,即使书中有一半的内容都是无关紧要的,也总要从第一页起逐字逐句地看完全书;或者由于一本书已经读了一半,尽管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也还是要读完它.你的规矩:一本书既然已经读到一半,就必须接着读完.

 

    作为女子,决不应主动提出与男子约会,因为约会毕竟应由男子主动提出.从不主动给男友打电话,也不为男子开门,付帐,或遵守其它许多没有实际意义的传统习惯.

 

    外出度假期间,给亲友发明信片问候,同时又厌恶这种做法.你之所以发明信片,是因为别人希望你这样做,而且你一直是这样做的.

 

    在学校里一心要争取个好分数,或者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做.努力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充实自己,而是要得到最后那张文凭.

 

    总是在问:"他对我合适吗?"并且总是在困惑地寻求着一个合适的人.

 

    无论走到哪里,都同自己的伴侣在一起,因为照理应该如此.然而在某些时候,你们两人可能都希望到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情.

 

    做任何事情都要到书中寻找答案,因为每件事情都有其一定之规.不论是增长知识的小册子,还是叫你干这干那的规则条文,都不加分析地一概接受.

 

    这件衣服合适吗?这顶帽子,这辆汽车,这件家具,这所大学,这瓶沙拉油,这种食品,这类书籍,这个工作等等都合适吗?总是渴望找到合适的一切,因而常常感到困惑和犹豫不决.

 

    十分重视奖励,奖章,勋章,头衔等荣誉象征,并且将这些东西看得重于你对自己取得的成就的评价.

 

    总是说"我决不可能像某某人那么伟大."

 

    在剧院里,即使你并不欣赏某个节目,还是同其他观众一起鼓掌.

 

    在饭馆里,即使你对服务并不满意,但依然照付小费.

 

    体育迷行为:支持的球队每场比赛的输赢都会使你发狂,运动员的成败总是要在你内心引起共鸣.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常见“必须性”行为的“好处”

 

    下面将详细提出一些促使你坚持各种"应该"标准的原因.同其他误区一样,"必须性"的各种"好处"大都是自我挫败性的,不过它们本身也构成一种自我支撑系统.

 

    你如果听话,守规矩,就会被人视为"乖孩子".你可以赞赏自己的顺从行为.这种好处使你退回到儿童时代,也就是说每当你听话,守规矩时,都会得到赞许,这样你就总是要靠别人来确定你的行为准则.

 

    只要遵守外界的"应该"标准,那么即使自己毫无长进,一事无成,也可以将责任归咎于外界.如果是外界的"应该"标准使你陷入目前状况,你也就不必冒着风险去做出改变.例如,玛乔里是位34岁的女士.由于十分忌讳婚前性行为,迄今为止她从未体验过性生活.然而,玛乔里在内心里并不感到很自在.她在这方面很不得志,并且十分希望改变一下现状.此外,玛乔里也许不会结婚的,这样她的"应该"标准(在这里说"不应该"标准更为贴切)就会使她终身无法体验生活的这一方面.她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总是有些惶惶不安,然而她的"不应该"标准却依然如故.在某些方面,她也由于这种规矩而受到束缚.她怕别人说长道短,甚至不敢在男友家中过夜.这样她就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不便,每天晚上她都必须赶回家待在妈妈身旁.玛乔里一直坚持守规矩,因而也就无法进一步深入发展与男友的关系.但是,她总是回答说:"我不应那样做."显然,她的各种"应该"标准使得她难以得到幸福.

 

    你的"必须"标准使你便于控制他人.只要你告诉别人应该怎样做事,你就可以让别人根据你的意愿行事.

 

    当你缺乏自信时,求助于"应该"标准是一种很容易的解决方法.当自我形象下降时,"应该"标准便成为一种防御系统.

 

    当别人违背了某种行为标准时,你可以反对,并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你蔑视其他人"不守规矩",这样便可相应地提高你的形象.

 

    你如果循规蹈矩,便可以得到赞许.只有顺应环境,不作出任何出格的事,才能保持精神愉快,这是你一直受到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前面已经谈到的寻求赞许心理也在作祟.

 

    如果你的眼睛总是盯在别人身上,总是通过别人的成功和失败来体验生活,你就无须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树立崇拜对象会使你进一步降低对自己的看法,这样你就不必努力改进或提高自己.如果你心目中的偶像可以影响到情绪好坏,你就没有理由承担任何责任.这样,你的自我价值实际上是他人的价值,因而也是短暂而不稳定的.为什么?因为你的自身价值完全取决于那些偶像以及他们对你的影响.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消除“应该”标准的一些办法

 

    要克服这方面的错误观念,主要是应该敢于冒风险.要采取行动!在别人的规矩不适用于你时,下决心努力作出改变.下面是一些有助于你克服"必须性"习惯的方法.

 

    首先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好好想一想上述各种误区性"好处".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背这么多的"应该"包袱.仔细想一想自己是真的相信这些"应该"标准,还是仅仅习惯于这种行为方式.

 

    列出你所遵守,但实际上又不适用的规则和标准.你可能不赞成这些荒谬的规则,似乎又无法改变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制订出最为适用于自己的"行为准则".现在就将自己的"准则"写出来,即使你认为目前自己不可能达到要求,也先写下来.

 

    不应将各种决定分为对错两类,应当看到不同的决定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在做决定时,要摆脱对与错的概念,因为做出哪种选择只是最后结果不同而已.要确信你自己有能力做出决定,而不要总是从外界求得保证.应该努力使自己精神愉快,而不要只是满足于符合外界的标准.

 

    努力生活在现时中,根据眼前的具体情况确定适用的规则和标准.不要将任何规矩都视为是普遍适用的,应当认识到,任何标准都仅仅适用于其特定环境.

 

    不要在生活中勉强扮演某种角色.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要因为自己是男人,女人,中年人就去做按"常规"应该做的事.

 

    平时谈话,少评论其他人.争取在一段时间内不以抱怨或挑剔的方式议论其他人,事或观点,并逐步延长这一时间.

 

    不要再期待别人做出改变.别人为什么仅仅因为你有看法就要作出决定呢?应该承认每个人都有权作出自己的选择,即便是你所不满意的选择.

 

    列出使你感到头痛的问题,详细指明你在哪些方面不喜欢自己.例如,可以这样编制清单:

 

    使我头疼的是:责任在于:

 

    我太胖。新陈代谢,妈妈,汉堡包

 

    我视力很差。父母,祖父母,上帝,遗传,家庭作业

 

    我数学极糟。小学老师,姐姐,缺乏数学基因,妈妈

 

    我没有男朋友。运气,我不会打扮,我们学校的人全是市侩

 

    我个子太高。遗传,上帝,妈妈

 

    我很不愉快。经济局势,离婚,孩子厌恶我,疾病,工作不顺心

 

    我乳房太小。妈妈,遗传,运气,幼时营养不良,上帝,魔鬼

 

    我头发颜色不好。遗传,太阳,女朋友

 

    我为世界局势担忧。福特总统,尼克松总统,约翰逊总统,整个人类

 

    我网球赛输了。风,太阳,球网太高,干扰,抽筋,胳膊疼,腿疼

 

    我情绪不好。月经,医生,食品,气温,寒冷,风,雨,花粉,新陈代谢不好,等等

 

    好,你将自己的各种问题都适当地归咎于具体的人和事,正是这些人和事使你情绪不佳.现在,请你把这些可恶的原因加在一起,看看自己是否有变化.你不感到奇怪吗?你依然还是精神不愉快.不管是否将问题归咎于别人,只要你不积极解决问题,一切都将照旧.通过上面这种练习,你会认识到:抱怨是毫无意义的.

 

    要认识到:如果你不愉快,这决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你以及你的行为造成的.应该注意的是,如果你认为是外界因素使你不愉快,那就是说你控制不了自己,也控制不了外界因素;相反,倒是外界因素控制着你.

 

    当别人抱怨时,你可以有礼貌地问问他:"要不要我告诉你我是否想听这些话?"这样,你就可以使别人知道不应总是在你面前抱怨,并且明确指出别人的抱怨行为,挑剔行为,从而使你对自己的类似行为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向正在抱怨的人指出:"你说乔治使你生气,你真的这样认为吗?"或者"你总是说只要行情好转,你的情绪就会好起来.你倒真愿意让股票市场主宰自己的生活!"认识别人的抱怨行为,将有助于你逐步克服自己的此类行为.

 

    要记住:问题并不在于其他人的所做所为,而在于你自己的反应.不要说:"他们不应该那样做",最好说"他们这样做了,但我却不会因此烦恼".

 

第7章 冲破习俗的束缚 几句结束语

 

    1838年,爱默生在《论文集》中写道:

 

    "人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些陈辞滥调,然而,一旦他们冲破传统的束缚,开始积极思考,便会创作出大量诗歌和故事,显示出极大的智慧,希望,美德和学识."

 

    这确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观点.坚持因循守旧,你可以永远保持现状;摒弃旧的传统,你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生活中大有作为.

 

    是的,你应该确立自己的行为,学会独立地作出决定.不要总是从传统习惯和规定中寻求答案,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谱写你的幸福之歌.

 

第8章 强求公正——陷阱 前言

 

    我们都习惯于在生活中寻求公道和正义,一旦感到失去了公正就会愤怒,忧虑或者失望.然而,寻求公道同寻求长生不老一样不会有任何结果.我们周围的世界本身就不是一个公平的世界.知更鸟吃虫子,对于虫子来说是不公正的;蜘蛛吃苍蝇,对于苍蝇来说也是不公正的.只要环顾一下大自然,就不难看出世界上没有任何公道可言.龙卷风,洪水,海啸和干旱都是不公道的.实际上,这种公道的概念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整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处在不公道之中.你可以高兴,或者不高兴,然而这与你周围的不公道现象依然毫无关联.

 

    我们提出的并不是什么犬儒哲学,而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描述.公道是一个脱离现实的概念,在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中,尤其如此.然而,许多人认为正义感在人际关系中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常常会说:"这是不公平的","如果我不能这样做,你也没有权利这样做"或者"我会这样对待你吗"等等.人们渴望公道,在没有公道时就会不愉快.寻求公道并不是什么误区性行为,但是如果你一味追求正义和公道,未能如愿便消极处世,这就构成了一个误区.这种自我挫败行为并不是指寻求公道行为本身,而是指由于不公道的现实存在而产生的惰性.

 

    我们的社会提倡伸张正义,主持公道.政治家们在每一篇竞选讲话中都说:"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不公正的现象依然存在着.贫困,战争,瘟疫,犯罪,卖淫,吸毒和谋杀等各种社会弊病一代代地延续着.事实上,自人类有史以来,这些现象从未消失过.

 

    不公道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然而你可不使自己因此而陷入惰性,并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进行积极斗争.首先争取从精神上不为这种现象所压垮,然后努力在现实中消除这些现象.

 

    在任何国家中,法律制度是伸张正义的.人民需要正义,有些人甚至为正义而奋斗.但是,正义往往难以伸张.例如,在美国,有钱的人一般不会被定罪判刑;法官与警察往往会被有权有势的人收买.监狱里关押的都是穷人,他们在法律制度面前没有任何自卫的手段.大家都清楚,美国的一位总统和一位副总统显然犯有重罪,然而一个得到赦免,另一个仅受到轻微的处罚.这是不公道的,然而却是事实.(这里指的是美国现代两大政治丑闻.尼克松1974年因与"水门事件"有牵连,遭到全国强烈指责,被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其继任总统福特就任后宣布尼克松得到赦免.阿格纽,美国前副总统,1973年因贪污丑闻辞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罚款一万美元.)阿格纽靠逃避所得税发家,尼克松则获得赦免,他手下的几个心腹仅仅在一个管理不严的监狱中服了几个月的徒刑.相反,那些穷人,那些少数民族的人却拥挤在牢房里等待着审判,听任命运的摆布.只要走访一下美国的地方法庭和警察局,你不难发现:尽管官方一再否认,实际上对于有权有势的人,法律总是有另一套不同的规则.正义和公道又在哪里呢?哪里也没有!你如果决定同这种现象进行斗争,那的确是值得钦佩的.但是如果你决定因为不公道而感到烦恼,那你便同产生悔恨,寻求赞许以及其他自我折磨情绪一样,陷入了一种误区.

 

第8章 强求公正——陷阱 “这不太公平”——消极的口号

 

    渴望公正的心理可能会体现在你与他人的关系中,妨碍你与他人的积极交往."这不公平!"—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但又十分消极的抱怨.当你感到某件事不太公平时,必然会把自己同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进行比较.你可能会想:"既然他们能做,我也能做.""你比我得到的多,这就不公平.""我没有那样做,你为什么可以那样做?"不难看出,你是根据别人的行为确定自己的得失.支配你情感的,是别人,而不是你自己.如果你未能做别人所做的事情,并因此而烦恼,你就在让别人摆布你.每当你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时,你就是在玩"不公平"的游戏,这样你采取的就是着眼于他人的外界控制型思维方法.

 

    一位前来询诊的人曾经清楚地表明了这种自我挫败的思维方法.朱迪是一位颇有魅力的女士.她抱怨说,结婚五年了,可她的家庭生活一直不大和谐.在一次小组询诊过程中,她扮演了一个卷入家庭纠纷的妻子.当扮演丈夫的年轻人说了几句让她不高兴的话之后,朱迪反驳说:"你为什么说出这种话?我可从来没说过这种话."当他谈到他们的两个孩子时,朱迪就说:"这不公平,我吵嘴时从来不把孩子扯上去."当他们提到业余时间的文娱活动时,朱迪说的还是:"你总是往外跑,让我在家里带孩子,这太不公平了."

 

    朱迪实际上是把家庭事情列出清单,夫妻二人各占一栏.必须公平.我这样做,你也得这样做.难怪她常常愤愤不平,总是考虑着要纠正她认为不公平的现象,而不是考虑如何使家庭生活更加美满起来.

 

    像这样寻求公正,无异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她是在根据自己的行为衡量丈夫的做法,又根据丈夫的做法确定自己幸福与否.只要她不再无休止地进行这种比较,独立地积极投身她所向往的生活,她便可以有效地改善家庭关系.

 

    要求公正是一种注重外界环境的表现,也是一种避而不掌管自己生活的办法.你可以确定自己的切实目标,着手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具体步骤,不必顾及不公平的现象,也无须考虑其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你无论怎样抱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境遇.你应该避免总是提及别人,不要总是拿望远镜瞄着别人.有些人工作不多,报酬却很高;有些人能力不如你强,却因受宠而得到晋升;不管你怎样不愿意,你的妻子和孩子依然会以不同于你的方式行事.然而,只要你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去同别人比来比去,你就不会因周围的不公平等现象而烦恼.各种误区性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将别人的行为看得更为重要.如果你总是说:"他能做,我也可以做."那你就是根据别人的标准生活,你永远不可能开创自己的生活.

 

第8章 强求公正——陷阱 忌妒:“寻求公正”的一种表现

 

    如果嫉妒心理妨碍你的生活,使你陷入某种惰性,就应该有意识地消除这种思想情绪.嫉妒其实是这样一种心理:要求别人以某种特定方式给你以满足.由于别人没有这样做,所以你感到"不公平".嫉妒的根源在于缺乏自信心,因为这本身是一种着眼于他人的心理活动.嫉妒心理表明,你由于别人的行为造成自己精神上的不快.真正自爱的人是不会去嫉妒别人的,也不会因为别人办事不公正就愤愤不平.

 

    你永远不可能预料到自己所爱的人会如何对待另一个人.当他们相互亲密或爱恋时,你如果认为这种决定同你有关,就必然会因为嫉妒而陷入惰性.这是你的选择.如果你的伴侣爱着另一个人,那么他并没做任何"不公正"的事,而仅仅是在生活.

 

第8章 强求公正——陷阱 一些典型的“寻求公道”行为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明显地看到"渴求平等"行为.你只要稍加观察,就会在自己和别人身上发现许多这种行为的缩影.下面是一些较为常见的例子.

 

    抱怨别人的工作和你一样,但工资却拿得比你多.

 

    认为那些歌星收入之高实在不公平,并因此感到恼火.

 

    认为别人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总是逍遥法外,而你却一次也溜不掉,因此感到十分不平.无论司机超速行车还是尼克松水门事件,都要求做出公正处理.

 

    总是说:"我会这样对待你吗?"其实就是希望别人都同你一模一样.

 

    总要报答别人的友善行为.你要是请我吃饭,我也应该回请你,或者至少送你一瓶酒.人们常常认为这样做才是懂礼貌,有教养.然而,这实际上仅仅是保持公平对等的一种做法.

 

    在爱人对你表示亲热之后,总要回吻,要不就是说"我也爱你",而不会自己选择表达感情的时间,方式和场所.这说明在你看来,接受了别人的亲吻或"我爱你"而没有相应的表示,就是不公平的.

 

    即使自己不愿意,也会处于义务去做爱,因为没有一点合作精神实在太不近情理.这样,你就不是根据自己在具体情况下的意愿,而是根据公平对等的原则而生活.

 

    对任何事情都要求前后一致,始终如一.爱默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味愚蠢地要求始终如一,是心胸狭窄者的癖病之一."倘若你坚持始终如一地以"正确"方式做事,就很可能属于心胸狭窄的一类人.

 

    在争论时,非要辨出个明确的结论:胜利的一方就是正确的,失败的一方则应承认错误.

 

    以"不公平"的论据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昨晚出去了,今晚让我待在家里就太不公平了."要是对方不接受你的意见,就愤愤不平.

 

    做自己本不愿做的事情(如带孩子上街玩,周末去父母那儿作客),因为你担心不这样做会对孩子,父母太不公平了.其实,不要将一切问题都归罪于不公平的现象.应该客观地考虑一下你为什么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适当的决定.

 

    提出"如果他能这样做,我也可以这样做"的论点,用别人的行为为自己辩解.你可能用这种误区性理由解释自己的作弊,偷窃,轻佻,欺诈,迟到等不符合你的价值观念的行为.例如,在公路上开车时,一辆车把你挤到了路边,你也要去挤他一下;一个开慢车的人在前面挡了你的路,你也要赶上去挡他一下;迎面来车开着大灯晃了你的眼,你要打开自己的大灯.实际上,你是因为别人违反了你的公正观念,而在拿自己的性命赌气.这就是在孩子们中间经常出现的"他打了我,所以我要打他"的做法,而孩子们则是在多次见到父母的类似行为之后才学会这样做的.如果这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做法扩大到国家关系上,就会导致战争.

 

    上面就是我们在"公正之路"上可以见到的一些具体现象.在这里,你同你身边的人多少都会受到一些震动,因为你们头脑中有一种完全不现实的概念:一切都必须是公平合理的.

 

第8章 强求公正——陷阱 “寻求公正”行为的心理好处

 

    这种行为的"好处"往往是自我挫败性的,因为这些行为脱离现实,将你引向一种乌托邦的幻境.人们之所以对"寻求公正"心理和行为恋恋不舍,其常见原因包括:

 

    你可以为自己的正直而沾沾自喜,自以为高人一等.只要你坚决奉行不切实际的公正标准,并且努力维持均衡平等,就可以继续自视清高,无需投身于真正的生活,并且可以自鸣得意的生活.

 

    你可以将一切问题归咎于不公平的人和事,不必为自己负任何责任,并且也为自己陷入某种惰性找到了理由,—好像未能根据自己的选择来生活的原因,是由于这些不公平的人和事.这样,你可以避而不去冒任何风险,无需努力作出改变.既然是不公平现象带来了各种问题,那么只要这种现象不消失,就不可能有所改变.当然,这种现象是永远不会完全消失的.

 

    抱怨不公正的现象,这可以使你赢得别人的关注与同情,又可以使你自我怜悯.世界对你是不公平的,所以你和你周围的人都应该愤愤不平.这是避免改变的另一种绝妙手法.别人对你的关注与同情以及你的自我怜悯,都是你所得到的"好处",但只会使你产生依赖感,不会促使你支配自己的生活并克服喜欢比来比去的习惯.

 

    只要别人应该对你的言行负责,你就可以为自己的各种不道德,不合法,不适宜的行为辩解.如果他可以这样做,我也可以这样做.这是适用于任何情况的"完美"推理.

 

    在抱怨不公正时,你完全有理由不采取任何行动."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我也不做."这是你在太懒,太累或太怯懦的情况下都可以玩弄的小手法.

 

    抱怨不公正现象可以成为你的话题,这样你就可以不与别人谈论自己.抱怨世界上的各种不公正现象于其本身无济于事,却可以帮你消磨时间,或许还可使你避免过于坦率地谈论周围的人.

 

    你只要保持住公正的概念,总可以做出公正的决定.

 

    你可以支配其他人,尤其是你的孩子们.告诉他们,如果不能像你那样在人际关系上严格保持公正对等,那就是不公正的.这是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人的一种好办法.

 

    既然一切都必须是公平的,所以你的报复行为也就是合理的.这样,你就可以为自己的各种恶劣做法辩解.报复是完全合理的,因为一切事物都必须是公平对等的.对别人的恩惠应当报答,对别人的刻薄也必须回敬.

 

    上述种种"好处"便是你寻求公正心理所赖以存在的支撑系统,不过这一支撑系统并非不可动摇的.下面就是为摒弃这种信赖,消除这一误区而可采取的一些办法.

 

第8章 强求公正——陷阱 消除寻求公正心理的一些措施

 

    将你所见到的各种不公正现象全部列出来.将这些现象作为你采取切实行动的出发点.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这些不平等现象会因为我愤愤不平而消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努力消除致使你烦恼的误区性心理,你便可以逐步跳出寻求公正心理这一陷阱.

 

    尽量不再说:"我会这样对待你吗?"或其它类似的话,而应该说:"你我有所不同,只不过我暂时难以接受这一点."这样你就可以建立,而不是断绝与别人的交往.

 

    不要再让别人左右你的情绪.这样,在别人未按你的意愿行事时,也就不会陷入惰性.

 

    争取客观地看待每一项决定,而不要将其视为转变生活的重大事件.

 

    将"太不公平"之类的话改为"真令人遗憾"或"我倒真希望"这样,你就不致对世界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并逐步接受现实,接受你并不赞赏的现实.

 

    不要把自己同别人或别的事情比来比去.在制定自己的目标时,不要考虑周围的人在做什么.如果你要做一件事情,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做好它,而不必羡慕别人所具备的优越条件.

 

    假使你又讲出"我如果晚回家总要给你打电话,你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之类的话,立即改正自己,大声地说"我觉得你要是给我打个电话,就更好了".这样,你就不会根据自己的行为要求别人给予同等待遇,同时也就消除了一个误区性观念.

 

    不要忘记:报复也是受他人控制的一种表现.不要根据他人的行为采取行动,应该按自己的判断行事.

 

    这里提出的仅仅是一些初步建议,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你避免拿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或者以别人的境遇作为衡量自己幸福与否的标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世界上存在着不公正现象,而在于你对这些现象所持的态度如何.

欢迎访问心灵读吧www.psy163.com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心灵读吧是一个专业提供免费心理书籍在线阅读和提供心理书籍下载的网站,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有心理学习教材书籍、心理咨询类书籍、教育心理、生活心理、社会心理、心理小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