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防!应被大力倡导的一种社会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9:58
设防!应被大力倡导的一种社会文化 时间:2010-10-08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浏览次数: 5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推荐] [关闭]

“设防”是建筑工程学术语,多用于水库大坝、房屋结构的抗震设计标准。它根据需防范的地震裂度,分成甲、乙、丙、丁等类别。设防标准使建筑活动得到从设计、材料到采用施工工艺等一系列不同的配套措施。不过,如今谈及“设防”,更应被重视的是其表达的文化精神和社会效果。

青海玉树“4·14地震”的惨状触目惊心:震中地区绝大多数民房粉碎性坍塌,废墟皆为堆状土坯瓦砾沙尘,总共已造成2000多人遇难,一场7.1级地震,对总量约10万居民群体的伤害,数量可谓巨大;它与海地地震后果相似:海地总统普雷瓦尔2月21日称1月12日的7.3级地震已造成了21.5万人死亡。但是玉树和海地若与2月27日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的8.8级地震,4月4日墨西哥北部下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里氏7.2级地震相比,伤亡比重则反差巨大:智利3月5日公布的死亡人数为279人,墨西哥4月5日核实的数字仅2人死亡,100余人受伤……

玉树、海地与智利、墨西哥地震灾害损失区别的基本原因,据外电分析,后者两地建筑物比较结实。也就是说多年前“设防”上的差距,造成了如今生命财产方面受损的差距。相似灾害迥异的后果,说明应该梳理设防文化的基本意义。

一、设防,一种科学而先进的思维方式

居安思危观念,防患未然心理,作为危机文化的代表,来源于人类各民族历经重重苦难的成长过程;作为辨证唯物的精神,植根于社会各个种群从洪荒时代开始的博弈风浪的奋斗历史。因天灾人祸与社会发展如影随形,不测与不幸早已是社会常态,于是“饱带干粮暖带衣”、以丰补歉、未雨绸缪等俗谚成语揭示的真理,化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思想习惯,也是全球先进文化所认同的规律。

近几十年来,“危机管理”上升为一门显学,“危机公关”成为上至政府、名人,下至企业、学生进修的素质课程,便是证据之一。设防,通过对已知主要灾害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准备好预防应对措施,以求当具有不确定性与严重危害性的危机降临时,最大程度减少灾难损失,避免小灾大难大害类悲剧。因此设防首先是意识、观念、精神层面,然后跟进物质、技术、操作方面,设防在社会文化上发挥着与时俱进的现代性的引领作用。

对比思想上广泛缺乏对各种危机、灾害设防意识的社会现象而言,青海玉树地震中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近900师生无一伤亡的过程,堪称奇迹:既证明精神“设防”的强大功能,又让人感叹精神设防的低成本和高成效。

奇迹源于决策者的警觉与果断——值班副校长严力多德于14日5时40分时,在梦中察觉一阵轻微晃动,他认为可能是地震,马上与其余4位也被惊醒的老师,逐宿舍地连吼带拽、把迷迷糊糊还想赖床的330多个住校学生拉到操场;7点后550多名走读生陆续到校,尽管天气很凉,同样也没有让他们进教室。于是在三栋教学楼和四排宿舍之间的空地上,黑压压坐满了被安排读书的学生,仅有初三备考生在教室复习。当7点49分大地震使宿舍瞬问全部坍塌,一栋教学楼塌了一半,另两栋变成危楼时,严力多德冲进楼去,拼命推出吓得大喊大叫的初三学生们。但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之后校长布周才仁赶到学校,决定全校师生有序向校外后山转移——因为他们想到学校地处峡谷,相距几公里的峡谷上方建有禅谷水电站,万一水坝倾覆,后果不堪设想。18日,第一民族中学复课,成为灾后第一所复课的中学(参见2010年4月21日京华时报)。想到880多名学生在大难中毫发未损,想到880多名学生身后的家庭可在大难后有几分庆幸、几分安慰,真是由衷钦佩如此在思想上高度设防的一群长辈,将责任意识置于个人得失等一切之上的校长老师们!

二、设防,一种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的社会现象

玉树与海地震灾中有大量建筑因未设防或设防级别较低而遭受沉重的人员伤亡损失。这跟多年来当地未发生强烈地震有关,跟社会认知等思想状况有关,更重要的也许跟不够发达的经济、不够充实的经济实力密切相连。

工业化国家早已青睐那些搭建快捷、坚固耐用的钢铁框架建筑;发展程度稍高地区,也广泛普及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但是土坯与原始的砖木住房,在欠发达地方仍然占据现实的主体。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中国的钢产量不高,城市建设每建筑平方米的用钢量甚低,只有西方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6月调研显示,我国约有9亿人口居住在县城及以下的农村,而其中有2/3居住在具有潜在地震危险的区域。但由于受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只关注建房面积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农村自建房基本不设防。因此即使有了应该设防、怎样设防的理念与技术,得不到足够综合实力的支撑,工程设防的理想还可能为水中月、镜中花,无法在广大城乡推广实施。

青海玉树地震后的大救援,反映出改革开放30余年经济实力的增长进步:虽然玉树属于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但是己开始有了设防水平较高的建筑,党和国家领导人慰问过的玉树孤儿学校,就因为地震发生时绝大多数孤儿正在较坚固的砖混结构食堂吃早饭,而无人死亡。另外,近年修建的位于海拔3900多米高度的巴塘机场与进城公路,不仅拉近了玉树与周边、与全国的距离,还在集聚抗灾资源上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历经“非典”、汶川大震等无数灾难磨砺的中国,抗灾能力也深厚了许多。人——“4·14”震后第一时间玉树军分区的搜救小组和当地公安消防队伍便到了救援现场,截至19日22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出动兵力12798人,在结古镇等19个任务点,救灾部队承担起了搜救被埋群众、开展医疗救助、转运救灾物资和重症伤病员等任务。到19日,救灾部队抢救被压埋群众1564人,救治伤员20047人,转运伤员及陪护人员1249名。搜救——医治——转运,每一个数字,都是一程又一程争分夺秒的接力(参见2010年4月21日北京日报)。财——中央财政当日即拨出救灾资金2亿元,几日后再拨3亿元,社会捐助一周内便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物——国家7个战略物资储备库的棉帐篷、棉大衣、粮油水等快速驰援,各省区市相关物资源源不断。这样的情形不仅30多年前的唐山救灾无法望其项背,即便两年前的汶川救灾,也难以从速度上、资源条件上,与之同日而语。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大,为党和国家执行战略设防的路线方针提供了全面的物质支撑,为“设防”走向现代化、立体化、专业化奠定了基础。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总参应急办主任田义祥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组建8支共5万人的国家级专业应急救援部队,并要求2010年底便全部形成救援能力(参见2010年4月21日北京青年报),真是令人鼓舞的消息。印度洋海啸和海地地震后,美国政府在国际救援中显示的投放能力,在政治上、国家文化形象上得分不少:包括千张床位的医疗船在内的庞大舰群,重型运输机和大量直升机造就的文化展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类救援获得全面而强有力物质保障的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三、设防,一种需要科学技术含量的操作行为

有了设防的战略思想,也有了规模化的经济投入,并不一定收获预计设防的实际效果。上个月造访埃及,专程踏上当年中东战争主战场的西奈半岛,放眼著名的巴列夫防线时感慨颇多——因为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声威显赫的马其诺防线、同中国历史上气势恢弘的万里长城效果相似——都汇聚了战略防御的智慧和庞大的财力物力,却都几乎未能当预计的危机袭来时全面发挥设计功能,体现其初衷代表的价值。可见设防的确存在方向、定位、质量等一系列属于科学范畴的问题。背离科学规律的设防,没有科学素质的设防,依然值得忧虑。例如人人都知道基础的重要,但是基础建设并没受到真正和科学的重视。2006年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工程师发现,京郊农村房屋基础埋深普遍很浅,仅为0.7—1.1米,房屋基础非常不稳,极易导致出现“小震大灾”的严重后果。许多地方建房没有构造柱、过梁、圈梁、地梁等任何加固设施,即使有按设防标准存在上述加固设施,但所使用钢筋的数量、直径、质量合格度都有程度不同的缺陷。

青海玉树地震后的大救援的科技含量,比汶川抗震时又有了长足进步。除了生命搜索设备数量、品种、规格上台阶,搜救犬、生命探测仪、微型观察工具等全面普及,更多还表现在科学思想指导下的制度机制安排,高度组织化、专业化、流程化的运作掌控方式等等。这种文化软力量让四面八方赶到的救援大军、公安部紧急调集的2亿元救援装备、就近配置的设施和大型机械设备,都发挥出应有效率:使初期的混乱迅速走向有序,让交通、通信、供电、燃料、饮水、厕所等问题逐一化解。尤其从开始就有针对高原反应的充分预案,使骤然聚集的万人大军尚未出现因高原病而死亡案例,大量出现的高原病症人群在妥善处置、积极治疗、对重症者及时向低海拔医院转运等措施保障下,均很快脱离了危险。另外对灾区民众与救援人员的大范围心理干预,几乎与第一批救援行为同时展开,这在中国抗灾史上具有空前和划时代的意义。它说明与以往大规模应急救援客观存在的物质特性相比,增加了文化救援的比重,它和一系列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与配套的藏区宗教政策、与对当地文物的抢救保护行动等叠加,完整体现出高度科学文化水平,在工程设防的思维领域中代表着文明进步。

痛定思痛,梳理设防与未设防的不同结果,是认为需要将“设防”提升到主动与国策的认知层面,将其纳入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序列。在我国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之际,率先应从决策者、公务员、全体国民的不同角度,树立以设防为旗帜的危机文化意识,从理论与实践、观念与能力方面强化防范危机的综合素质。再者要主动积极地规划部署政策设防和工程设防,有专家测算设防比不设防建筑的造价会约增10%,对比灾难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用政策性补贴鼓励引导自建房采取较高标准设防,是非常合算的。与其像唐山、汶川、玉树……震后重建时的被动设防,不如从“十二五”开始,各级政府用拥有的科技力和经济力,以落后、贫弱时代不幸逝去的成千上万生命的名义,主动加快全国设防的步伐。包括通过法律手段要求凡属增量的新建项目必须按标准设防,所有存量的涉及民生的旧有建筑,根据与地震带关系,分轻重缓急逐步成片完成设防。

宁愿少办些锦上添花的“好事”,晚办些娱乐文化的浩大工程,也应从以人为本、人命关天的制高点出发,用十余年时间还清高危地带民用建筑未设防的历史欠账,让中国成为扎扎实实高擎公平正义大旗的“安全”、美好、和谐的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