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工文学”闯进主流视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42:51
广东“打工文学”闯进主流视野2010-10-27 11:27   南方日报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我有话说

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王十月在车间里。(图片由本人提供)

《国家订单》收入王十月的小说集。资料图片

本月19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尘埃落定。与以往相比,本届鲁迅文学奖显得格外热闹,先有获奖官员诗人车延高的几首旧作被网民挖掘出来,并被冠以“羊羔体”,在网上引发争议不断,后有著名出版人沈浩波在微博中爆料:“鲁迅文学奖是可以用钱买来的,不少‘鲁奖’得主是用钱买的,还有一些,是谋来的。跑奖,是作协体制内作家的人生大事。”又掀起了一场关于“鲁奖”是否公正公平的唇枪舌剑。

在各种争议的轮番轰炸下,“鲁迅文学奖”这个字眼频频曝光于媒体的娱乐版与社会版上,反倒鲜有人真正从文学的角度去关注获奖的作品。诗人、评论家陈立红在博客上写道:“‘羊羔体’成了本届‘鲁奖’的最大新闻,而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打工作家王十月爆冷门荣获鲁迅文学奖’,却乏人问津。为何如此,值得深思。”首次获得鲁迅文学奖肯定,王十月本人的写作甚至是“打工文学”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凭中篇小说《国家订单》获奖的王十月以及有关评论家。

“羊羔体”成了本届“鲁奖”的最大新闻,而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打工作家王十月爆冷门荣获鲁迅文学奖”却乏人问津。

——诗人、评论家陈立红

《国家订单》写什么?将社会底层图景展露无遗

谈起自己这部《国家订单》,王十月说最初的想法来自广东作协作家培训班上一堂名为“全球化与经济”的课。“老师说,美国的国旗几乎都是由中国生产的,这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虽然只是只言片语,这个消息却给王十月以极大震撼,他开始琢磨如何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虽然写这篇小说只用了几天,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几乎都在想,如何写出全球化大背景和中国最底层工人之间的矛盾。”

最终,《国家订单》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9·11事件过后美国国民爱国热情高涨,国旗供不应求,给中国的订单源源不断,一个频临倒闭的工厂因为这批“国家订单”而起死回生,但一个工人却因为日夜赶工而过劳死。“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大的悖论:中国的工厂因为这批订单而活了,但工人却为了制造美国国旗这样的‘国家订单’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王十月说,在这篇小说里,他无意于“妖魔化”老板的罪恶和工人的痛苦,而是要展现全球化背景下劳资双方新的矛盾。

对于《国家订单》,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终评委员会委员丁帆给予了很高评价,“我将《国家订单》这部小说作为第一名推荐,作者王十月我以前也没有听说过,这部作品从广义上仍然可以归为‘底层写作’的名下,但它却很有新意,它关注的是劳资矛盾这样的重大题材。他写的是深圳打工者和老板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小老板既是压迫者也是受害者,虽然文字不算精致,但将社会底层图景展露无遗。”

“打工文学”受关注?获奖是对打工作家的肯定

“以前虽然也拿了很多奖,但是获得国家级文学奖项,这还是第一次。”王十月说,听到这次获得“鲁奖”的消息非常意外。其实,这不仅是王十月的第一个国家级奖项,这也是“打工文学”首次受到主流文学界如此高的评价和认可。

上世纪90年代,广东的“打工文学”蓬勃发展,以林坚为代表的第一代“打工文学”作家闯入文坛。当时,上海《文汇报》发表了《“打工文学”异军突起》的文章,称其“以短、平、快的节奏冲入中国文坛,掀起一股旋风”。但长期以来,“打工文学”却一直游移于文坛边缘,难以获得主流文学界的认可。

此次王十月获得鲁迅文学奖,无异于为“打工文学”正名。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著名评论家胡平表示,此次“鲁奖”获奖者除了有苏童、方方这些知名作家,原来没多大名气的新作家也有不少,就是为了鼓励扶持新的实力派作家。谈到《国家订单》,胡平说,王十月是打工族,他的作品获奖是对打工族作家的肯定。在王十月自己看来,“打工文学”受重视是必然的结果,以前人们对打工族这一庞大群体的关注不够,但现在整个社会都开始反思改革开放30年来的得与失,对底层工人的关注也是趋势。

作为媒体所称的“‘打工文学’领军人物”,王十月早已脱离了在深圳浩瀚的打工大军中生活的日子,坐进了办公室,但他说,自己以后仍然会关注打工者。获了鲁迅文学奖之后,王十月说会对自己的要求多一点,写作的空间也会大一些,所谓空间,是指“其他行政工作不会那么多,可以多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本届鲁迅文学奖所引起的争议,他不无遗憾地说:“这次‘鲁奖’,关注文学的声音似乎都被淹没在各种争论中了。”

“打工文学”何处去?思考打工族群体的归属感

王十月、郑小琼等作家近年来获奖频频,反映了广东“打工文学”创作已逐渐进入主流文学的范畴。然而,这种变化会不会影响“打工文学”的本质,变成一种噱头?对此,文学评论家雷达认为,作为平民化、粗加工的文学类型,打工文学为主流文学提供了丰富的体裁、话语、问题和人才资源,但是,它大可不必硬要与纯文学攀比,维持它本身粗粝的自然的风格就好。

雷达同时指出,打工文学确有提高文化品位的必要。创作者应该把更多笔墨放在表现打工者的精神世界上去,写出种种冲突———如劳动者和资方的冲突、农业文明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冲突、农村与城市的冲突,尤其是写出人的灵魂嬗变之痛,这才是打工文学的应有要义。

对于雷达的这种观点,王十月表示赞同。他说自己下一部小说思考的是打工族群体对城市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他们虽然身处城市,但每天在工厂的流水线工作,几乎与城市是隔绝的。”王十月说,20余年的打工经历,在他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随着写作越来越多,思考的层面也慢慢深入。

○记者手记

鲁迅文学奖的悲哀

曾经有人说,鲁迅文学奖乏人问津,可悲可叹。经历了今年的“鲁奖”,或许这句话应该改成鲁迅文学奖最大的悲哀在于奖红了,却与文学无关。“羊羔体”、“买奖跑奖”……媒体不停地质疑,评奖办公室不停地澄清,整个颁奖几乎变成了一场闹剧。且不论“买奖”这些事情是否属实,仅仅是这种闹剧式的你来我往就足以证明“鲁奖”在人们心中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最低谷。

“鲁奖”的悲哀更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比起质疑得奖作品是否够分量,人们更愿意挖掘出作者某一年的一篇旧作大加挞伐;比起讨论中国文学未来的走向,人们更痴迷于证明“权力”与“得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乍看,评论都冠冕堂皇,如“鲁奖应该坚持鲁迅的风骨”之类,说得正义凛然。但细细回味,这些评论大多建筑在“官员写诗得奖”这些热点报道上,有多少人认真看过除车延高作品以外的其他得奖作品?有多少人从文学出发?

回望鲁迅文学奖1986年时创办的宗旨———“鼓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如今,文学圈内圈外忙着争论作品该不该得奖,却忽视了鲁迅文学奖“鼓励”这个重要的定位。

热闹过后,更需要冷静。因此,比起对“羊羔体”和对评奖的相关质疑,我们更关注鲁迅文学奖“冰点”的另一面,关注那些真正认真创作的作家,关注那些被人忽视的作品。

○相关

广东三作品获奖为历年之最

10月19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正式揭晓。由广东省作家协会推荐的3部作品获奖,分别为王十月中篇小说《国家订单》、盛琼短篇小说《老弟的盛宴》、熊育群散文集《路上的祖先》。这是我省在该奖历届评奖中获奖最多的一次,也是本届获奖较多的团体单位之一。除了王十月外,记者采访了其他两位获奖作家评点他们自己的作品。

盛琼:我把自己想象成那个盲人(获奖作品:短篇小说《老弟的盛宴》)

很偶然地,我在收音机里无意听到一段采访,是采访一个先天的盲人。这个盲人回答记者,自己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看一眼自己到底长什么样的。他还说了自己的一些心愿,都是最基本、最简单、我们正常人视为理所当然或者完全忽视的小事。当时我惊呆了,心都碎了。泪流满面的我,那一刻,决定为盲人写一篇小说。

当我用心想象盲人的世界,我一下子感到自己就变成了那个先天的盲人。故事、人物、场景仿佛都自己长腿跑了出来。语言也是自然而然就找到了它应有的节律。我把自己想象成那个盲人按摩师,他苦难的一生,他对温暖和尊严的渴求,都是从我自己的灵魂中发出的呐喊。因为我做过多年的记者,所以我对现实生活、对社会各个阶层是比较了解和熟悉的。

我一直关注底层,关注弱势群体,对他们有一种刻骨的同情。这种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感同身受的。因为作家的本性都是敏感和敏锐的,他的感受力是不同一般的,所以,我懂得一切“苦难”的滋味,而这些滋味无需自己亲身经历。

熊育群:可触摸的现实正是历史的延续(获奖作品:散文集《路上的祖先》

以前我主要是写诗,来到广州后开始写散文。这和对生活的感受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自身之外的东西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受,例如历史。这本书的题材是在行走中遇到的。就像我写的客家人的观念、文化、能力都带着中原痕迹,这种可触摸的现实正是历史的延续。广东三大民系文化差异很大,我对他们的根源十分感兴趣,所以常常跑到潮汕、客家的边远地区去探索他们的生存状态、文化脉络。创作这本书是一个六七年积累的过程,每篇散文写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悟都是偶然所得。

此外,中国南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意义很大。当北方还在穿长袍的时候,广东已经开始穿西装,吃巧克力西餐,听留声机,即使是像开平这样的农村也如此。人们从这里走出了国门,把西方文化又带回中国,并以物质形式固定下来。正是这种中西文化的融合催促了中国的发展。所以,广东这片土地让我开拓了眼界,让我有了对历史更深的理解,也产生了心灵震撼。

○广东获奖作品简介

王十月《国家订单》

发表于《人民文学》2008年第4期,作品关注“全球化”宏大背景下的劳资矛盾,探讨了工业社会伴生关系背后所牵扯到的多层次社会矛盾,曾被《新华文摘》等多家选刊转载。

盛琼《老弟的盛宴》

发表于《十月》2007年第2期,作品关注社会底层一个盲人按摩师的命运,信息量大,语言优美,心理刻化细致入微。

熊育群《路上的祖先》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于2008年12月出版,作品分为“路上的祖先”、“迁徒的跫音”、“客都”、“广府人的南方”、“水上来的祖先”等章,以中原文化的视角探寻广东文化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