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什么来对科学加以控制和引导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37:06
《当代大学读本·科学文化系列》主编总序
江晓原
《当代大学读本·科学文化系列》主编总序
江晓原
读本也就是文选,中国人对此并不陌生,但各种学术读本的编纂,只是近年才开始在国内流行。
读本在西方发达国家原是早就习见的。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领域都有自己对应的读本,同一学科同时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读本。多种读本之间,视角不同,侧重点不同,相竞争也互补。
读本可作教科书使用,欧美许多大学的课程就以读本为教材。当教材用的读本,有些是正式出版的,有些是由任课老师编制的、装订在一起的复印材料包(称Pack,,定价不菲,因为这种教材也要向原作者支配文献使用费)。读本不同于少数几个人撰写的普通教科书,有些读本并不以传授该领域的基础知识为己任,而是针对已经学习过基础课程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本领域中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文献。
每种读本,都有自己的诉求,至少理论上是如此。
这套“科学文化系列”读本的诉求,通俗言之,就是“提高科学素养”;以学术话语言之,则旨在于加强“Science Studies”(可译作科学元勘、科学元究、科学论等)的学科建设,提供新的平台,完成科学观的“版本升级”。
何谓Science Studies?这是对自然科学的一种多角度的元层次研究。如果科学家的对象性研究是一阶的研究的话,这种研究则是二阶的研究。
我们可以问:“科学本身可不可以被研究?”答案是:当然可以,而且要深入研究、仔细研究。
说到科学素养,很多人是有误解的。我们以前总以为,所谓“科学素养”,就是(或者主要是)对科学知识的记忆,比如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之类。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样理解科学素养,那是太落伍、太过时、太不和国际接轨了。
真正的“科学素养”,还要包括很多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以往的宣传中,长期以来有许多误解,比如许多人习惯于将宗教想象成科学的敌人,将伪科学、民间信仰、地方性知识想象成科学的敌人,甚至将幻想想象成科学的敌人。而实际情况则并非如此。
科学并不是一个从天而降、横空出世的神,它是从一篇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即使从最狭义的理解出发,将“科学”定义为发源于古希腊、成熟于近代欧洲、如今遍布于全世界的科学,也仍然是如此。那片生长出现代科学的土壤里,还有宗教、巫术、魔法……等等,所以现代科学的“血统”并不是那么纯洁、那么高贵、那么美玉无暇的。要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我们就既要纵向了解科学的前世今生,也要在横向了解科学与哲学、宗教、艺术、伦理、性别……等等方面的联系。
这套“科学文化系列”读本,以在校的研究生、本科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旨在打造一种新型的学术平台,帮助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理解那些与科学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学术脉络与经典,提供这方面的较为系统的知识和信息,造就一代知识新人。目前推出的第一批包括如下七种:
《科学史读本》(即出)
《技术哲学读本》
《科学传播读本》(已出)
《科学与宗教读本》
《性别与科学读本》(已出)
《环境伦理学读本》
《艺术与科学读本》(即出)
随着认识的深化和理论的发展,以后还会陆续推出新的品种。
对于一个当代大学生来说,这套“科学文化系列”读本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一个理工科大学生会说:我只要学好我的专业知识就行了,那才是真功夫真本事,别的都是瞎掰,至少也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
但是你错了。
上面这种错误的想法,已经造就了许许多多“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比如,许多学工程技术出身的人,一事当前,总是只想到用技术去解决问题,却往往不先思考:这个问题值不值得解决?解决了会不会生出更大的问题?会不会得不偿失?等等。科学只能教人怎样做事,人文才能教人怎样做人。一个人来到社会,要想达到他的理想,成就他的事功,那对他来说,如何做人的学问永远比如何做事的学问更重要。所以,如果你不满足于终身只当一个匠人,而想成为自己的主人,那你必须要有人文。
也许这个学理工科的大学生又会说:所谓文化,不就是背背唐诗、谈谈莎士比亚、拉拉小提琴什么的吗?我有必要读这套书吗?
不幸的是你又错了。
背背唐诗、谈谈莎士比亚、拉拉小提琴,对于一个理工科大学生来说确实不失为一种文化点缀,但那也只是点缀而已。你还需要懂得与科学有关的人文道理——因为你是学理工科的,人们认为你应该懂得这些道理,你不能只有科学知识没有科学素养。事实上,将来你要成功地为人处世成家立业,都需要懂得这些道理。
也许另一个文科大学生会说:学理工科的同学读读这套书确实有其必要,但我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吧——我学的就是人文,而我对科学技术根本不感兴趣。
但是你也错了。
如今这个世界,即使你对科学技术不感兴趣,可是科学技术却对你很感兴趣——科学技术全面包围着你、影响着你、诱惑着你、消费着你——只要你是纳税人之一,科学技术就在用着你交纳的钱。所以,不管你对科学技术有没有兴趣,你都需要懂得与科学技术有关的道理,需要不断提升你的科学素养。
为了协调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关系,一个超越传统的新概念——科学传播——开始被引进。科学传播的核心理念,是公众有权了解科学并参与科学。
近几年,在中国高层科学官员所发表的公开言论中,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对国际国内理论新发展的大胆接纳。例如,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一次讲话中说:
我们要努力破除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迷信,撕破披在科学技术上的神秘面纱,把科学技术从象牙塔中赶出来,从神坛上拉下来,使之走进民众、走向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掌握一般的科技知识,开始关注科技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关注科技的社会责任问题。……而且,科学技术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建制,调动了大量的社会宝贵资源;公众有权知道,这些资源的使用产生的效益如何,特别是公共科技财政为公众带来了什么切身利益。(载2003年1月17日《科学时报》)
又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
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而被滥用的话,也可能带来危害。在21世纪,科学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加强科学伦理和道德建设,需要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超越科学的认知理性和技术的工具理性,而站在人文理性的高度关注科技的发展,保证科技始终沿着为人类服务的正确轨道健康发展。(载2002年12月17日《人民政协报》)
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在理论上与时俱进的表现。这些理念上的更新,又必然会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传播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2007年2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公开发表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对于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社会责任等,作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论述。
《宣言》中特别要求科学工作者“更加自觉地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承担起对科学技术后果评估的责任,包括:对自己工作的一切可能后果进行检验和评估;一旦发现弊端或危险,应改变甚至中断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能独自做出抉择,应暂缓或中止相关研究,及时向社会报警”。《宣言》还呼吁:“避免把科学知识凌驾其他知识之上,避免科学知识的不恰当运用,避免科技资源的浪费和滥用。要求科学工作者应当从社会、伦理和法律的层面规范科学行为,并努力为公众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做出贡献。”
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官方文件,《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无疑反映了中国科学界高层的共识,因而应该被视为近年在国内科学文化领域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依靠什么来对科学加以控制和引导呢?
当然只能是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
2007年11月1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
《当代大学读本·科学文化系列》,江晓原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首辑7种,2007~2008